卵母细胞的核相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后巩固练习:第2章第1节第2课时 受精作用 Word版

姓名,年级:时间:1.下列选项中,属于形成配子多样性原因的一组是( )①交叉互换②同源染色体联会③同源染色体分离④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2.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受精作用时,精子尾部的线粒体全部进入卵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D.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无关解析:发生受精作用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留在了外面,因此精子尾部的线粒体不会进入卵细胞,A 项错误。
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为体细胞的一半,再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恢复为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B项正确。
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于母方,C项错误。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的多样性,再加上受精时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必然导致产生的后代具有多样性,D项错误.答案:B3.从某动物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其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来源的猜测,错误的是( )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解析:由于两图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因此它们不可能来自于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4.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D.细胞中的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解析:受精卵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细胞的营养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绝大多数由卵细胞提供。
答案:B5.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判断,发生着丝点分裂的区段有()A.A—B和K—L B.D-E和J—KC.H—I和J-K D.E—F和K—L答案:B6.图甲为某高等生物的受精作用,图乙为其生活史示意图,据图回答:(1)由图甲可知: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________,一半来自________.染色体A与a(B与b)是________,由于来自不同的亲本,所以颜色不同。
习题1: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章受精作用

2.1.2《受精作用》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50.0分)1.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精子形成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携带遗传信息的不同的原因一定是基因突变C.基因重组和受精作用,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D.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卵细胞核的融合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看到人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中含两条X染色体B.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会出现着丝点分裂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是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应选用雌性个体生殖器官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因为卵细胞的体积较大,便于观察3.如图是雌雄异体某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的受精作用示意图。
图中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2n、2n和2nB.2n、2n和nC.n、n和nD.n、n和2n4.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D.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无关5.下列有关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核中1/2的遗传物质B.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是多种多样的,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有多种表现型D.通过受精作用,使得子代个体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亲代的两倍6.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那么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46、46、23条,染色单体0、92、0条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不同C.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D.一个卵细胞一般只能同一个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7.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①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②L点→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③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④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8.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遵循了自由组合定律B.受精作用实现了同源染色体在受精卵中的两两配对C.受精作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和膜的流动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9.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可得出()A.MN段染色体复制使核DNA含量加倍B.CD段同源染色体会发生两两配对现象C.a、b阶段为减数分裂、c阶段为有丝分裂D.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等的10.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后代A.继承双亲全部的遗传物质B.获得双亲全部的优良性状C.从双亲各获得一半的DNAD.染色体数目和双亲均一致1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形成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精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不相同B.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D.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12.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C.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样性,利于生物的进化13.关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产生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B.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使后代具有多样性C.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几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1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的生殖、遗传和变异有着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只分裂一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C.受精作用与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有关D.受精卵中的DNA仅有一半来自卵细胞15.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的细胞质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B.同源染色体进入卵细胞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D.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携带的细胞质很少16.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时段是()A.oa、ab、bcB.oa、ab、deC.ab、bc、cdD.ab、bc、de17.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精卵结合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C.若形成m个受精卵,至少需要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各m个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维持了物种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18.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受精卵是全能性最高的细胞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细胞C.受精卵和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相同D.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19.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也复制两次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基因主要来自母方20.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前后代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二、主观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1.(6分)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简要过程。
卵母细胞基础知识

卵母细胞基础知识
卵母细胞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卵子发生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的卵原细胞。
它分为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和成熟的卵母细胞,这些不同阶段的卵母细胞代表着卵子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初级卵母细胞是在卵原细胞分化后形成的,经过DNA复制分裂后成为次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初级卵母细胞,再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后形成次级卵母细胞。
成熟的卵母细胞即为卵细胞,它是在第二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
卵母细胞的生理发育和结构功能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例如,性激素、生长因子等会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和成熟。
同时,卵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也是非常复杂的,它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代谢和调控过程才能保证正常的发育和成熟。
在人类生殖过程中,卵母细胞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产生卵子,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繁衍后代。
同时,卵母细胞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和生殖健康,因此,保持卵母细胞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卵母细胞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育能力。
小议“哺乳动物卵子成熟的标志”

小议“哺乳动物卵子成熟的标志”
哺乳动物卵子成熟的标志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考虑。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标志:
1. 细胞核的染色质形态:卵母细胞分裂的最终目的是使卵子细胞核浓缩成一个大核。
成熟卵子具有一个特征性形态,其中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呈球形,称为“沙漏形核”。
2. 总卵原含量:卵子成熟的另一个标志是总卵原含量的变化。
在卵子成熟过程中,卵细胞贮存的蛋白质、脂类和核酸含量会逐渐减少。
成熟卵子具有较低的总卵原含量,这一变化也许可以被用作特征性的标志。
3. 剥脱囊层的变化:在一些哺乳动物中,卵子成熟后,卵子外面的透明层称为剥脱囊层会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也许可以作为成熟卵子的标志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志并不是所有哺乳动物都适用。
不同物种中,卵子成熟的标志可能会有所不同。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判断。
卵母细胞资料

卵母细胞
导言
卵母细胞,又称卵细胞或卵子,是生物体中的一种特殊细胞,女性生殖系统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卵母细胞是生殖细胞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对生命的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卵母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生殖过程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结构
卵母细胞是一种巨型细胞,大小通常比普通细胞大很多倍。
卵母细胞含有丰富
的负电荷物质,形成透明带,有利于其他细胞在受精过程中穿过。
卵母细胞包含丰富的质膜原体和储备营养物质的游离细胞质颗粒,以应对受精卵在早期发育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功能
卵母细胞是生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细胞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生殖。
在受精
过程中,卵母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使生命得以延续。
此外,卵母细胞还具有激素分泌以及胚胎早期发育的作用。
重要性
卵母细胞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卵母细胞的结构和特殊功
能使其成为受精的基础,从而确保生命的继续传承。
其次,卵母细胞还参与了胚胎早期的发育过程,为胚胎提供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因此,可以说卵母细胞是生物繁衍繁衍生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结语
总的来说,卵母细胞作为生物体中至关重要的细胞之一,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使其在生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卵母细胞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的探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物繁衍的奥秘,也更加珍惜和珍视生命的延续。
希望本文
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卵母细胞的认识和理解,引起更多人对生命起源和延续的思考。
国家标准猪牛羊体细胞克隆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猪牛羊体细胞克隆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8〕41号》,项目编号“20180921-T-424”。
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9年完成。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
二、目的和意义体细胞克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生物技术,在科研、医疗和畜牧产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科研方面,体细胞克隆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体细胞克隆的过程,实质上是细胞重编程以及胚胎发育两个生物学过程,而目前我们对这两个过程都知之甚少。
在细胞重编程方面,体细胞克隆技术是唯一的能够获得完整个体的细胞重编程技术。
2014年,高绍荣等的研究表明,与iPS技术相比,以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的干细胞,其端粒和线粒体更容易得到保护。
表明体细胞克隆在细胞重编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研究中,体细胞克隆技术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目前的研究发现,相比于正常受精的胚胎,克隆胚胎的滋养层细胞明显发育不正常,并且这有可能是导致克隆胚胎流产率高的主要原因。
这实际上为我们研究胚胎滋养层发育、胚盘发育以及哺乳动物尤其是猪等非侵入性胎盘动物中胎盘与子宫的相互作用等科学问题提供了最佳的研究材料。
除此之外,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研究表观遗传学、核质相互作用等基础科学问题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医疗研究方面,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以生产出供人类移植用的各种器官、组织;又解决了移植手术中器官或组织异体排斥的难题。
更进一步地还可以建立各种基因模型,把握如癌症等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为根治这些疾病提供技术条件。
在畜牧产业方面,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不仅能快速复制优良种畜,扩大种畜群体规模,而且与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后,能够快速获得大量具有特定表型的畜牧品种,对培育新型畜牧品种具有重大意义。
牛卵母细胞发育过程的细胞核变化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在光学显微镜下如何区分

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层,体积小,数量多,呈球形,中央有一较大的卵母细胞。
卵母细胞核圆形,着色浅。
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
初级卵泡:由原始卵泡生长发育而来,较原始卵泡大,逐渐移至皮质深层。
中央有一个卵母细胞,外围的卵泡细胞为单层立方形或柱状,一层或多层。
在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之间出现了透明带。
次级卵泡:卵母细胞体积增大,透明带更为增厚,呈粉红色。
卵泡细胞增至6至12层,卵泡细胞之间出现大小不等的腔隙,有的连成较大的卵泡腔。
岁卵泡腔增大,则可见卵母细胞及周围的一部分卵泡细胞被推向卵泡一侧,形成卵丘。
紧靠卵母细胞的一层卵泡细胞整齐的排列呈放射状,称放射冠。
其余卵泡细胞形成卵泡壁,称粒层。
卵泡周围的结缔组织随着卵泡的生长而增生形成卵泡膜。
卵泡膜份内、外两层:卵泡膜内层比较疏松,富有血管,含有梭形或多角形的膜细胞;卵泡膜外层较致密,与周围结缔组织无明显分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