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和可持续发展ppt
合集下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优秀课件

想想议议
能源家族中,有木柴、煤炭、石油、天然气、 水能、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哪 些属于不可再生 能源?哪些属于可再生能源?
你认为风能、太阳能、核能以及你所想到的可 能的能源,哪些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理想能源,为什 么?
未来的理想能源:(1)足够便宜,多数人用得起 ;(2)相关技术必须成熟,保证大规模使用;(3)足够 安全、清洁。
练一练
1. 为控制大气污染,下列措施目前不可行的是( D ) A.尽量用天然气代替煤作城市居民生活用的燃料 B.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C.改进消烟和除尘装置,提高其性能 D.禁止使用石油资源
2.用下图所示的各种获取电能的设备,在工作中利用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 能源的是( D )
A.太阳能电池板 B.风车发电机 C.水力发电站
实验体转探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如果要使热量从低
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就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 量。
例如电冰箱就需要消耗电能。
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轮胎、地 面和空气的内能,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动地被 用来驱动汽车。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有些能量可以 利用,有些则不能。
我们所能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节约 能源。
在下表中,用“√”表示大量耗用该类能源对
环境会有明显破坏,用“×”表示对环境不会造成
明显破坏。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在能源使用中对环 境的破坏。
一次能源
风能
自2012年6月1日起 ,北京的机动车燃 油进行了最新一轮 的升级,升级后的 燃油更加环保,可 以改善大气质量。
柴油
2.发展新的理想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核能等
能源会越用越少。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详细描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清洁 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未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将在能源结构 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核能的安全与利用
总结词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安全和利用问题备受关注,需要加强监管和 技术创新。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目录
• 能源概述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 实践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能源概述
能源定义与分类
能源定义
能源是一种自然界中能够提供能 量的物质和自然现象,是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 宝贵资源。
能源分类
能源可以根据其形成方式、利用 方式和属性进行分类,如化石能 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制定排放标准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 污染产业的发展。
实施绿色税收政策
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征收环 保税,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
04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
总结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的 主导。
德国政府推出了多项计划,以提高能源效 率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些计划包 括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推广节能设备 和技术、提高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能效标准 等。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德国的能源效率 ,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清洁 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未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将在能源结构 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核能的安全与利用
总结词
核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安全和利用问题备受关注,需要加强监管和 技术创新。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目录
• 能源概述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 实践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能源概述
能源定义与分类
能源定义
能源是一种自然界中能够提供能 量的物质和自然现象,是人类社 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必需的 宝贵资源。
能源分类
能源可以根据其形成方式、利用 方式和属性进行分类,如化石能 源、核能、太阳能、风能等。
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国 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
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制定排放标准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 污染产业的发展。
实施绿色税收政策
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征收环 保税,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
04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
总结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将逐渐成为未来能源的 主导。
德国政府推出了多项计划,以提高能源效 率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些计划包 括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推广节能设备 和技术、提高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能效标准 等。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德国的能源效率 ,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第一次
第二次
人工 取火 (réngōng)
蒸汽机
以柴薪为燃料 一万年
化石燃料
二百年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第三次
核能(hénéng)
铀
几十年
发电机
电灯(diàndēng) 电扇(diànshàn)
输电(shūdiàn)
空调
电力机车 电能的优点:便于输送和转化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电车
问题1、豆子(dòu zi)的生长是否可逆?电影技术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能量的转化(zhuǎnhuà)、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五〕能源(néngyuán)与可持续开展
1、21世纪的能源(néngyuán)趋势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未来的理想能源满足的条件①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
证长期使用;②必须足够廉价,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③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④必须 足够平安、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4、未来理想的能源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火灾(huǒzāi)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伊朗 大地十五页。
雪崩(xuěbēng)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海啸(hǎixiào)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雷电(léidiàn)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分
能源、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如:水的动能、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3、化石能源: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 年代形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4、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tígōng)的能量。
第二次
人工 取火 (réngōng)
蒸汽机
以柴薪为燃料 一万年
化石燃料
二百年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第三次
核能(hénéng)
铀
几十年
发电机
电灯(diàndēng) 电扇(diànshàn)
输电(shūdiàn)
空调
电力机车 电能的优点:便于输送和转化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电车
问题1、豆子(dòu zi)的生长是否可逆?电影技术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能量的转化(zhuǎnhuà)、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五〕能源(néngyuán)与可持续开展
1、21世纪的能源(néngyuán)趋势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3、未来的理想能源满足的条件①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
证长期使用;②必须足够廉价,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 ③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④必须 足够平安、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4、未来理想的能源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火灾(huǒzāi)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伊朗 大地十五页。
雪崩(xuěbēng)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海啸(hǎixiào)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雷电(léidiàn)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分
能源、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如:水的动能、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3、化石能源: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 年代形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4、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tígōng)的能量。
《核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2 .关于核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核能很小,无法利用 B .核能巨大,但现在无法利用 C .核动力航母利用的是核能 D .核能是可再生的
3 .关于裂变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所有原子核都能发生裂变反应释放能量 B .裂变反应是重原子核吸收中子后发生的 C .原子弹是利用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 D .核电站是利用可控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 4 .以下属于核聚变反应的是( AC ) A .氢弹爆炸 B .原子弹爆炸 C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 D .连续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
中国核聚变实验装置
可能有的同学会产生疑惑:使 反应物获得极高的温度,要消耗不 少能量,一旦发生聚变,获得的核 能能弥补之前的付出吗?不会有“ 入不敷出”的现象发生吧?
事实上,聚变释放的核能远大于我们“点火” 所需的能量。太阳的能量,就来自核聚变——这把 “火”自从46亿年前“点燃”后,至今未熄。
二、裂变
1938年,科学家用中子轰击质量比较大的铀235 原子核,使其发生了裂变。
1 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 t煤完全 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1.发生裂变的条件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 量。
外界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了。怎样才 能让裂变继续下去呢?
2.链式反应 将火柴搭成左下图所示结构,点燃第一根火
太阳内部发生的聚 变反应,每秒钟把7 ×108 t的氢变为氦。
氢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课堂小结
质子 原子 原子 核 中子
核外电子
核
定义
能
裂变 链式反应
核能 聚变
应用:原子弹、核电站 定义 应用:氢弹
课堂练习
1 .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B )
A .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B .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C .带正带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D .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A .核能很小,无法利用 B .核能巨大,但现在无法利用 C .核动力航母利用的是核能 D .核能是可再生的
3 .关于裂变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所有原子核都能发生裂变反应释放能量 B .裂变反应是重原子核吸收中子后发生的 C .原子弹是利用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 D .核电站是利用可控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 4 .以下属于核聚变反应的是( AC ) A .氢弹爆炸 B .原子弹爆炸 C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 D .连续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
中国核聚变实验装置
可能有的同学会产生疑惑:使 反应物获得极高的温度,要消耗不 少能量,一旦发生聚变,获得的核 能能弥补之前的付出吗?不会有“ 入不敷出”的现象发生吧?
事实上,聚变释放的核能远大于我们“点火” 所需的能量。太阳的能量,就来自核聚变——这把 “火”自从46亿年前“点燃”后,至今未熄。
二、裂变
1938年,科学家用中子轰击质量比较大的铀235 原子核,使其发生了裂变。
1 kg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 t煤完全 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1.发生裂变的条件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才能发生裂变,放出能 量。
外界中子停止轰击,裂变也就停止了。怎样才 能让裂变继续下去呢?
2.链式反应 将火柴搭成左下图所示结构,点燃第一根火
太阳内部发生的聚 变反应,每秒钟把7 ×108 t的氢变为氦。
氢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课堂小结
质子 原子 原子 核 中子
核外电子
核
定义
能
裂变 链式反应
核能 聚变
应用:原子弹、核电站 定义 应用:氢弹
课堂练习
1 .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B )
A .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B .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C .带正带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D .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人教版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复习课件

核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在初中阶段未作深入研究,中考 物理试题中常以拓展阅读题出现,解答此类题的有效方法是 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阅读科技文章,找出其中的有用信息 并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是近年来较为常见 的中考试题,它考查阅读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物理知识的 应用能力,也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7
10
例1 [盐城中考]下列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C )来自A.风电厂 C.热电厂
B.水电站 D.光伏电站
11
考点二、核能的利用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另一种是利用 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原子弹是对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 的武器;而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的是核电站。氢弹是利用核聚 变的原理制成的。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以铀为核燃料,反应堆中放出的核 能转化为高温蒸汽的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核能发电具有消耗燃料 少、废渣少、无污染、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缺少煤、石油和水力资源的地区。 但利用核能发电时,需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避免放射性污染,确保安全。
原子 核能 应用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含义
质子 中子
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核裂变、核聚变 核裂变:原子弹、核电站 核聚变:氢弹
3
能源
与可 持续 发展
太阳 能
核能 火炉
能源 宝库
太阳的基本情况
发热发光的特点 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来源
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太阳能的关系
太阳能 的利用
间接利用 直接利用
光热转换 光电转换
29
(4)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 年需要6×106t的煤炭。则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是_1_.8_×__10_1_7J。(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 (5)核电站的核废料具有__放__射___性,对环境会造成相当大的 危害,因此要将核废料深埋到人迹稀少的沙漠地带,同时如何 在开发新能源时保护环境,是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
27
10
例1 [盐城中考]下列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C )来自A.风电厂 C.热电厂
B.水电站 D.光伏电站
11
考点二、核能的利用
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另一种是利用 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原子弹是对核裂变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 的武器;而人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和平利用核能的是核电站。氢弹是利用核聚 变的原理制成的。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以铀为核燃料,反应堆中放出的核 能转化为高温蒸汽的内能,再通过汽轮发电机转化为电能。核能发电具有消耗燃料 少、废渣少、无污染、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缺少煤、石油和水力资源的地区。 但利用核能发电时,需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避免放射性污染,确保安全。
原子 核能 应用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含义
质子 中子
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核裂变、核聚变 核裂变:原子弹、核电站 核聚变:氢弹
3
能源
与可 持续 发展
太阳 能
核能 火炉
能源 宝库
太阳的基本情况
发热发光的特点 地球上大部分能量的来源
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和太阳能的关系
太阳能 的利用
间接利用 直接利用
光热转换 光电转换
29
(4)如果核电站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 年需要6×106t的煤炭。则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是_1_.8_×__10_1_7J。(煤炭的热值为3×107J/kg) (5)核电站的核废料具有__放__射___性,对环境会造成相当大的 危害,因此要将核废料深埋到人迹稀少的沙漠地带,同时如何 在开发新能源时保护环境,是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
《能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优秀课件

石油煤 地热能风能
水能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汽油、柴油
太阳水地风能力热力发发发发电电电电
能源分类
按能源的来源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常见的一次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 电能等
生物质能、化石能源、核能、风能、 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
四、21世纪的能源趋势
钻木取火
柴薪主要通过砍伐树木获得
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 命,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开启了以柴薪 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蒸汽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令人类成功地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汽机的能量转变:化学能(煤)→内能(蒸汽)→机械能 (推动机械)
一、能源概念
能够提供热、光、机械能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就叫能源。
煤
汽油
水能
水能
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钻木取火——人类最早的“技术革命”
钻木取火这项技术的出现, 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 用人工火的转变。开启了人类以 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如果把全世界的能源 消耗量折合成热值为 2.93×107 J/kg的标准煤来 计算,1950年为26 亿吨, 1987年为110 多亿吨, 2003年接近140 亿吨, 2007年达到160 亿吨。
我国能源消耗扇形图
世界能源消耗扇形 图
思考:(1)能耗结构比的不合理,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2)从我国的能源人均拥有量偏低中感悟到什么?
A.冬天门打开后未关好 B.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
C.用煤气灶取暖
水能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汽油、柴油
太阳水地风能力热力发发发发电电电电
能源分类
按能源的来源分: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常见的一次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 电能等
生物质能、化石能源、核能、风能、 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等。
四、21世纪的能源趋势
钻木取火
柴薪主要通过砍伐树木获得
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 命,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开启了以柴薪 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蒸汽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令人类成功地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蒸汽机的能量转变:化学能(煤)→内能(蒸汽)→机械能 (推动机械)
一、能源概念
能够提供热、光、机械能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就叫能源。
煤
汽油
水能
水能
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钻木取火——人类最早的“技术革命”
钻木取火这项技术的出现, 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 用人工火的转变。开启了人类以 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如果把全世界的能源 消耗量折合成热值为 2.93×107 J/kg的标准煤来 计算,1950年为26 亿吨, 1987年为110 多亿吨, 2003年接近140 亿吨, 2007年达到160 亿吨。
我国能源消耗扇形图
世界能源消耗扇形 图
思考:(1)能耗结构比的不合理,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2)从我国的能源人均拥有量偏低中感悟到什么?
A.冬天门打开后未关好 B.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
C.用煤气灶取暖
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三册1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共18张ppt)

量目前已经达到1533.2亿千瓦时
大亚湾核电站
华龙一号
秦山核电站
广西防城港核电站
防城港核电站三台在运机组累计上网电量已
超120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
比,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3624万吨,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量约9888万吨,相当于种植了27
万公顷森林
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
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
9.8 m/s2)
答案:4.26×104 m
解析:设冰的质量为m,则这么多质量的冰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Q=3.34×105 J/kg×m
设下落的高度为h,则下落h高度减小的重力势能为Ep=mgh
落地时其势能的80%转化为本身的内能,所以0.8Ep=Q,解得h=4.26×104 m。
过一会水的温度自发地降低,而鸡蛋的温度上升?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即一切与热
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1.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如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2.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如机械能可以自发地完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
不能自发地且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能源的分类与应用
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
的主要能源,这类能源又叫作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无法在短时间内
再生,所以这类能源被叫作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潮汐能等能源,归根结底来源于太阳能。这些能源
在自然界可以再生,叫作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
柴薪时期
煤炭时期
石油时期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和石油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到了20世纪50年代,世界石油和天
大亚湾核电站
华龙一号
秦山核电站
广西防城港核电站
防城港核电站三台在运机组累计上网电量已
超120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
比,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3624万吨,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量约9888万吨,相当于种植了27
万公顷森林
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
气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
9.8 m/s2)
答案:4.26×104 m
解析:设冰的质量为m,则这么多质量的冰化成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Q=3.34×105 J/kg×m
设下落的高度为h,则下落h高度减小的重力势能为Ep=mgh
落地时其势能的80%转化为本身的内能,所以0.8Ep=Q,解得h=4.26×104 m。
过一会水的温度自发地降低,而鸡蛋的温度上升?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即一切与热
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1.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如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2.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如机械能可以自发地完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
不能自发地且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
能源的分类与应用
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
的主要能源,这类能源又叫作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无法在短时间内
再生,所以这类能源被叫作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潮汐能等能源,归根结底来源于太阳能。这些能源
在自然界可以再生,叫作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
柴薪时期
煤炭时期
石油时期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和石油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到了20世纪50年代,世界石油和天
2023人教版选修(3-3)《能源和可持续发展》ppt

阳光
科学家通过计算和测定发现,每分钟 射到垂直于阳光的1厘米2地球表面 上的能量有8.16焦——太阳常数。请 你计算一下,每分钟射到地球上的能 量是多少?地球上接受太阳辐射的总 功率为多少?
大气升温被绿色植物 微生物吸收
能
直接利用太阳灶
使大地变热
被海水吸收
太阳辐射
地球上
地热能
• 冰岛地热
地热能
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是我 国最大的地热电站
可燃冰
• 11月2日,新华社发布的一项 消息说,一项针对南海北部 的勘测显示,那里的可燃冰 储量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 的一半左右,这些可燃冰有 望在2023年进行试开采。
• 对于可燃冰,你还想知道什 么呢?
资源丰富的南海
可燃冰
2、按能源原有形态是否改变,可将能源分为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3.按能源能否“再生”,即自然界能否源源 不断的提供,可将能源分为 可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
4.按能源的利用,即可否被广泛利用,可分为
非常规能源
常规能源
在以下能源中,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水流能 ④电能
⑤氢能源 ⑥核能⑦草木燃料 ⑧煤
⑨波浪能 ⑩汽油 ⑾天然气 ⑿酒精
形成风(空气动能)
形成水流(水流能)
食物 煤 石油 天然气
(化学能)
形成洋流(波浪能) 各种能源
能源的分类
来自地球以外天体
(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1、 从 来 源 上 分
地球本身蕴藏的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 风能、水能
草木燃料 生物质能 沼气 原子核能 地热能
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源:
潮汐能
(2)从能源利用角度看,属于非常规能源的有 ②⑤⑦,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丰富干净的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 等,它们不仅可以再生,还具有不污染环境的优点。据科学家估 计,世界海洋能源总量为40多万亿千瓦,这些能量超过目前世界 能源消费的一万倍,如果开发出其中一小部分,即可满足人类对 能源的全部需求。
潮汐发电站
5.深藏不露的地热能: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储热库。地热能指 地球内部可释出来的热量。据估计,从地球内部每年传到地球表面的热 量,相当于370亿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BC
A.能量的耗散说明自然界中能量是不守恒的
B.能量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
有方向性
C.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都是常规能源
D.具有能量的物质都是能源
3.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油在气缸燃C 烧后变成废气排出,说明汽油能量消失了 B.汽油机的效率总小于1,说明能量转化时,总能量是减小的 C.汽油机中,汽油的能量除转化为机械能外,还转化为其它的能量, 总能量并未变化
开发新能源
.新能源:指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 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如 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氢能等。
1.无穷无尽的太阳能:太阳以其巨大的、无穷无尽的辐射能形式提供 地球最清洁的能源能。 ①数量巨大:太阳辐射功率为3.9×1026瓦。能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 每年约为1.3×1010吨标准煤,是目前全世界所消耗的各种能量总和的 1×104倍。 ②清洁安全:太阳能素有“干净能源”和“安全能源”之称,它不仅毫 无污染,也毫无危险。
地热发电站
6.未来能源的希望——核能:在当前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中,核能尤 其重要。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其中受控热核聚变的原料氘和氚可 取自海洋,足够人类使用几十亿年,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秦山核电站
课堂小结
1. 能量耗散 2. 环境污染 3. 开发新能源
课堂练习
1.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D.机械钟表中,发条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钟表走动的动能,机械能 守恒
课后答案
1.答:A、D 2.解:设通过这个截面的风的发电功率为P 则在时间t内通过这个截面的风的质量m=ρ·S·vt ① 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Pt 1 mv2 20% 2
①②联立并代入数值得:P=140000W
3.解: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有:
远古时期人类以 天然的火作为能 源
现在人类利用的风能,地热,核能等新能源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
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环境问 题
(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 大而形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 氧化碳。
(2)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 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氧化物等, 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 雨。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燃烧时产 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E0tS 20% cmt
代入数值得:Δt=19.2℃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成。
太阳能发现站
2.永葆青春的风能:风能是由于太阳辐射造成地球各部分受热不 均匀,而引起的空气流动所产生的能量。整个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能 辐射能约有0.2%被转换成风能,全球的风能总量估计有1.6×1022J。 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能源宝库,如果1%被利用,即可满足人类对 能量的全部需求。
风能发电站
被酸雨毁坏的森林
(3)光化学烟雾:氮氧化合物和碳氢 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的紫 外 线 照 射 后 产 生 的 二 次 污 染 物 质 —— 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
光化学烟雾下的城市
(4)臭氧层的破坏:臭氧层的存在对 吸收紫外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对生物有害的紫 外线会毫无遮拦地照射到地面上,会提 高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也会影响 我们的免疫系统。同时对不同生态系统 中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分布和生 物地球化学循环都会造成一系列危害。
D
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③所谓“能源”,指的就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
④能量耗散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的方向
性
A.①② B. ①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0.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ppt
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
1. 这些能量都转化了么?其余的部分呢?
2.能源和环境是两个全球所关注的问题,能源是现代社会生活的 重要物质基础,而常规能源的有限储藏量与人类的需求存在矛盾,同 时大量消耗常规能源带来了环境问题,正确地协调和解决这一矛盾和 问题是生活在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职责。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10.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能量耗散与品质降低
机械能 电能 化学能 ······
转化为内能
流散在环境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能量耗散:系统的内能流散到周围环境中,没
有办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耗散。
品质降低:能量从高度有用的形式降级为不大可用
的形式叫品质降低。 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总是由高品质的能量 最终转化为低品质的内
能。
熵与能量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物 理量。能量代表着能的“量”,而熵则 代表着能的“质”。在利用能源的过程 中,虽然能量总量在减少,但随着熵的 增加,能量的品质在降低,做功的本领 在减少,称之为能量退降。它从能量转 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 向性。
能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1.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 2.常规能源: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人类消耗的能 量主要是常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