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合集下载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怎么做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怎么做

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怎么做蛋鸡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一年左右就会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休产期可长达4个月,这时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饲养成本,而且产蛋率极低,蛋壳质量不一致,极大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而通过人工强制换羽,缩短换羽时间,延长蛋鸡产蛋年限,换羽后的蛋鸡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

那么蛋鸡该怎么人工强制换羽呢?随专业人士一起来看看吧。

一、蛋鸡强制换羽方法1、药物法即在饲料中田间氧化锌或者硫酸锌,锌的含量占饲料的2%-2.5%,连续供应一周,第八天开始饲喂正常饲料,第10天全部停产,三周以内就可以重新产蛋。

2、饥饿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换羽方法,使得停料期间蛋鸡的体重下降三分之一为宜,经过9-10天后,前两周光照缩短为2小时,只供应饮水,之后每天增加光照一小时,供应饲料和饮水,直至光照延长到14小时。

日粮中的蛋白质为16%、钙为1.1%,待产蛋开始回升后,再将钙提升到3.6%,蛋鸡在一周内停产。

第十天开始脱羽,35-45天后结束换羽。

3、药物饥饿法首先对蛋鸡停水断料2天班,同时也要停止光照,之后再回复饮水,同时在饲料中加入2.5%的硫酸锌或氧化锌,让鸡群自由采食,连续饲喂6天半左右。

第十天期恢复正常喂料和光照,3-5天后开始脱毛换羽,一般在两周后完全停产,三周后即可重新产蛋,六周后达到产蛋高峰期,产蛋率高达70%-75%以上。

二、注意事项人工换羽和自然换羽对比,具有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但是也要注意几点。

首先鸡群应该选择第一年产蛋率高的鸡群,而且蛋鸡只能选择健康的鸡,因为只有健康的鸡才能耐受断水断料的强烈应激影响,如果是病弱鸡在断水断料过程中会很快死亡。

换羽也要注意经济因素、鸡群状况和气候条件,在高温和低温季节严禁换羽,一般选择在秋季自然换羽是进行强制换羽,效果比较好。

以上是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鸡的强制换羽的效果和分析

鸡的强制换羽的效果和分析
物理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诱导换羽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在物理法中,通过降低鸡舍的温度、增加通风等措施来改变环境条件,以刺激鸡的换羽。这种方法可能需要一些 特定的设备或技术来实现,但可以有效地促进鸡的换羽。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物理法时需要密切关注鸡的健康 状况,以防止过度应激导致健康问题。
03
强制换羽的效果
目的
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为了调整鸡群 的产蛋周期,提高产蛋量和蛋的 质量,同时改善鸡群的健康状况 。
强制换羽的历史
01
02
03
起源
强制换羽技术起源于20世 纪初,当时人们已经认识 到鸡的产蛋周期可以被人 为干预。
发展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发展, 强制换羽技术不断改进和 完善,成为现代家禽养殖 中常用的管理措施之一。
03
定期进行防疫和保健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肉质
和饲料转化率。
THANKS
感谢观看
鸡的年龄
年轻鸡比年老鸡对强制换羽的适应性 更强,恢复产蛋的速度也更快。
饲养环境和管理条件
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鸡的强制换羽效果有影响。高温环境可能导致鸡 的食欲减退,影响其恢复产蛋。
饲养空间
饲养空间过小或过于拥挤可能限制鸡的活动,影响其健康状 况和恢复产蛋的能力。
饲料营养和健康状况
饲料营养
强制换羽期间,饲料中营养物质的缺乏或不足可能导致鸡的恢复产蛋速度减慢。
鸡的强制换羽的效果和分析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鸡的强制换羽的基本概念 • 强制换羽的方法和步骤 • 强制换羽的效果 • 强制换羽的影响因素 • 强制换羽的利弊分析 • 强制换羽的实践应用和建议
01
鸡的强制换羽的基本概念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

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

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失败,反而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几年我们总结出了几点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的技术要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确定适宜的换羽季节和时间。

一批鸡何时进入强制换羽阶段,主要是根据经济因素、鸡群状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的。

在炎热和严寒季节进行强制换羽,会影响换羽效果。

一般根据市场需要,避开严寒的酷暑季节,对62―72周龄的产蛋鸡进行有选择地强制换羽,效果较好。

(二)进行鸡群的选择及整顿。

它是影响换羽后产蛋率高低的关键,也是降低换羽过程中鸡只死亡率的主要因素,以保证达到理想的换羽效果。

首先选择的应是第1年产蛋率高的鸡群;其次要剔除鸡群中的大肚子鸡,淘汰病、弱、残次、过肥、过瘦和精神不振的鸡只,同时也要把已经自然换过羽的鸡和精神不振的鸡只去除,使鸡群整体精神状态良好。

所以,一般选择体重在1500―1700克的健康鸡群作为换羽对象,但要求同一品种鸡的体重均匀度至少要保持在85%以上。

(三)疾病防治。

在强制换羽过程中,鸡群经历停水、停料后,抵抗力很弱,一旦感染疾病,会造成大批死亡,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常在换羽前1周注射鸡新城疫i系苗,并对鸡舍和周围环境消毒,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同时工作人员也必须严格消毒。

并预备好换羽时所需的饲料及生物药品等。

(四)做好环境控制。

1、温度:一般控制在15―25℃。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饲料管理
逐渐减少
在蛋鸡换羽前一周,逐渐减少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直到换羽期间不再投 喂饲料。
逐渐增加
在蛋鸡换羽后一周,逐渐增加饲料中的蛋白质和能量含量,直到恢复到正常水平 。
光照管理
减少光照
在蛋鸡换羽前一周,逐渐减少光照时间,以促进蛋鸡换羽。
增加光照
在蛋鸡换羽后一周,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以促进蛋鸡恢复健康。
07
结论
优点
提高产பைடு நூலகம்量
通过强制换羽技术,蛋鸡的产蛋量可以显著提高 。
优化蛋品质
强制换羽技术还可以改善蛋的品质,如增加蛋黄 比例和降低胆固醇含量。
提高饲料利用率
在强制换羽期间,鸡的代谢和饲料利用率有所提 高,从而减少了饲料消耗。
缺点
增加应激反应
强制换羽技术可能会引起蛋鸡的应激反应,如脱水和体重下降。
对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的机制和效果 进行深入研究,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加大对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的宣传和 推广力度,促进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技术改进
政策支持
针对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提高其可 靠性和效果。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蛋鸡 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 其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02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概述
强制换羽的定义
强制换羽是指通过人为干预,使蛋鸡 在产蛋期后强制进入休产期,以达到 调整产蛋周期、提高产蛋率、优化蛋 品质的一种技术手段。
强制换羽是一种蛋鸡生产管理技术, 可应用于现代蛋鸡生产中,以适应市 场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益。
强制换羽的目的
调整产蛋周期
通过强制换羽技术,可以控制蛋 鸡的产蛋周期,使其在一定时间 内集中产蛋,便于生产安排和孵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效果分析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效果分析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效果分析第一篇范文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效果分析引言产蛋鸡的换羽是一个自然现象,但为了保持高产蛋率和提高经济效益,养殖户常常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

饥饿法是一种常用的强制换羽方法,通过限制饲料的摄入量,使鸡体消耗自身的羽毛和脂肪储备,从而达到换羽的效果。

本文将对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一、饥饿法强制换羽的原理饥饿法强制换羽主要是通过限制饲料的摄入量,使鸡体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从而促使羽毛和脂肪储备的消耗。

饥饿状态下,鸡体会启动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减少蛋的大小和产蛋频率,同时也会促使羽毛的脱落和新羽毛的生长。

二、饥饿法强制换羽的效果1. 优点(1)节省饲料成本:饥饿法强制换羽可以减少饲料的消耗,降低养殖成本。

(2)提高产蛋率:经过饥饿法强制换羽后,鸡体会重新调整生理状态,从而提高产蛋率。

(3)改善鸡肉品质:饥饿法强制换羽可以减少脂肪的积累,改善鸡肉的品质。

2. 缺点(1)对鸡只健康的影响:长时间的饥饿状态可能会对鸡只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体重下降、体质减弱等。

(2)产蛋性能下降:饥饿法强制换羽后,鸡体的产蛋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产蛋率下降。

(3)死亡率增加:饥饿法强制换羽可能会导致鸡只的死亡率增加,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鸡只。

三、饥饿法强制换羽的适用条件饥饿法强制换羽适用于以下条件:1. 养殖环境较好:在养殖环境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养殖场,饥饿法强制换羽的效果更为显著。

2. 鸡只品种适宜:不同品种的鸡只对饥饿法强制换羽的适应性不同,应选择适宜的鸡只品种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

3. 养殖周期合适:饥饿法强制换羽适用于养殖周期较长的鸡只,对于养殖周期较短的鸡只效果不明显。

四、结论饥饿法强制换羽是一种有效的产蛋鸡换羽方法,可以节省饲料成本、提高产蛋率并改善鸡肉品质。

然而,养殖户在采用饥饿法强制换羽时应注意控制饲料摄入量,避免对鸡只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应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鸡只品种选择适宜的养殖周期,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蛋鸡在产蛋后期时强制换羽的应用

蛋鸡在产蛋后期时强制换羽的应用

蛋鸡在产蛋后期时强制换羽的应用母鸡(商品蛋鸡、蛋用种鸡及肉用种鸡)经过一个产蛋年(一般68~72周)后,就会出现自然换羽生理现象,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这期间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造成休产。

饲养自然休产的母鸡是极不经济的,生产上产蛋年结束后,国内一般整群淘汰,而美国30%的蛋鸡、日本40%的蛋鸡实施强制换羽。

采用强制换羽技术可以延长鸡的利用期限,节约培育费用,争取时间。

目前实施强制换羽技术,已经上升为回避经营风险的一种技术手段来应用了。

所谓强制换羽是指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应激,引起鸡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体重下降、停止产蛋、羽毛脱落及更新,然后恢复产蛋,可再利用4~5个月时间,甚至更长时间。

这里介绍的是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1)优点:强制换羽延长了产蛋鸡的利用年限,减少了培育育成鸡的费用;第二个产蛋期母鸡存活率高,蛋重大;缩短了换羽期,任其自然换羽需2个月,而人工强制换羽只需5个月;可根据市场需要,控制休产期和产蛋期。

(2)缺点:强制换羽后的第二个产蛋期比第一个产蛋期短6个月;体重大,维持需要多,饲料效率低。

是否采用强制换羽饲养二年鸡,应根据市场需要和鸡群状况而定。

如果鸡群健康无病,鸡种优良,不易买到,第一个产蛋期产蛋水平高,或因没有育雏设施,没有新鸡更新鸡群,或为了利用二年鸡抗病力强、蛋重大等优点,均可采用强制换羽,饲养二年鸡。

例:内蒙古正大小龙事业部托县蛋鸡场:10000羽蛋鸡,目前50周产蛋率92%,如72周时产蛋率还可维持到70~90%,如市场价格高可延长饲养周期。

再根据其他因素考虑是否强制换羽,或者推迟换羽。

一、强制换羽原理对产蛋母鸡采取断料、断水、停止补光等人为应激刺激后,尽管脑下垂体促黄体素(LH)分泌有所增加,但血浆中促黄体素量却减少到产蛋时的50%,从而导致了来自卵巢的而作用于卵泡的雌激素分泌量减少;血浆中的雌二醇也减少50%,甲状腺机能下降。

饥饿法强制换羽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饥饿法强制换羽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饥饿法强制换羽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吕颜枝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24(44)1
【摘要】强制换羽,又称为“人工诱导换羽”,是家禽生产中的一项成熟可靠的老技术,尤其在蛋鸡生产上最常用,能够使产蛋率低的老龄鸡只快速进入新的一轮产蛋周期,提高产蛋率,改善蛋品质,在种鸡上也用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提高产蛋率这方面的效果主要与换羽对象的日龄,前期产蛋率及施行换羽原因有重大关系,本文结合某鸡厂因突发禽流感的产蛋高峰鸡实施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换羽前后的指标,揭示换羽后产蛋率的变化及在防治禽流感方面的应用,为该技术的科学运用奠定基础。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吕颜枝
【作者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31
【相关文献】
1.浅谈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2.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践
3.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的影响
4.饥饿法强制换羽对蛋鸡免疫功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的影响
5.蛋鸡强制换羽饥饿法在生产中的探索及运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农业科技 2006 年第 3 期
·37 ·
表 2 不同药剂防治小菜蛾的持效期
处 理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5 %锐劲特 5 %抑太保 40 %毒死蜱 清水对照
稀释 倍数
4000 1500 1500 600
减退率
( %) 86. 66 39. 52 31. 58 22. 11 + 126. 72
饲料 ———恢复投料 ,在 5 %产蛋率之前 ,可以使 用碎谷粒饲料 ,以后换成产蛋料 。
3 判断强制换羽成功与否的指标
(1) 从强制换羽开始处理到 50 %的产蛋率间隔 时间 ,蛋鸡一般 40~50d ,肉种鸡 60~70d ;
(2) 50 %产蛋率时 ,若死亡率在 5 %以下 ,属于 正常的 ;
药后 6d
校正防
LSR
效 ( %) 0. 05 0. 01
94. 48
a
A74.Biblioteka 99bB68. 38
b
B
66. 68
b
B
注 :表中数字均为 3 次重复平均值 ,每重复查 0. 25m2 。
减退率
( %) 73. 34 18. 5 13. 7 - 10. 19 + 161. 59
药后 9d
校正防
LSR
公鸡 ———第 1~3d 停水 、断料第 4d 给水投料 ,蛋 用种公鸡投 90g/ 只·日 ,直到最高 120~130g/ 只·日 ; 肉用种公鸡 120g/ 只·日 ,直到最高 135~140g/ 只·日 。 最初开始增料时在饲料 (专用公鸡料或产蛋前期料) 中拌入鱼肝油 0. 5 毫升/ 只·日 。
4 结束语
强制换羽的效果随品种 、季节 、鸡龄 、鸡舍环境 条件不同而不同 ,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做出 正确判断 ,灵活实施 !
·34 ·
杭州农业科技 2006 年第 3 期
产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
楼立峰1 徐红辉2 徐美娟3
(1. 杭州市农科院畜牧研究所 310024 ;2. 龙游县康绿养鸡场 324401 ;3. 余杭区畜牧兽医局 311100)
母鸡 (商品蛋鸡 、蛋用种鸡及肉用种鸡) 经过一 个产蛋年 (一般 68~72 周) 后 ,就会出现自然换羽的 生理现象 ,换羽时间长达 4 个月 ,这期间因卵巢机能 减退 ,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造成休产 。饲养自 然休产的母鸡是极不经济的 ,生产上一个产蛋年结 束后 ,国内一般整群淘汰 ,而美国 30 %的蛋鸡 、日本 40 %的蛋鸡实施强制换羽 。采用强制换羽技术可以 延长鸡的利用期限 ,节约培育费用 ,争取时间 。目前 实施强制换羽技术 ,已经上升为回避经营风险的一 种技术手段来应用 。
所谓强制换羽是指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 素 ,造成强应激 ,引起鸡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 态和机能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 :体重下降 、停止产蛋 、 羽毛脱落及更新 ,然后恢复产蛋 ,可再利用 4~5 个 月时间 ,甚至更长时间 。这里介绍的是饥饿法强制 换羽技术 。
1 饥饿法强制换羽原理
对产蛋母鸡采取断料 、断水 、停止补光等人为应 激刺激后 ,尽管脑下垂体促黄体素 (LH) 分泌有所增 加 ,但血浆中促黄体素量却减少到产蛋时的 50 % , 从而导致来自卵巢的作用于卵泡的雌激素分泌量减 少 ;血浆中的雌二醇也减少 50 % ,甲状腺机能下降 。 共同作用的结果 :母鸡体重不断减轻 ,卵泡萎缩 ,引 发休产 、换羽 。生殖器官是按体重减轻的比例萎缩 的 ,普遍认为断料终止时间 :体重比断料前减轻大约 30 % ,死亡率 3~4 % ;之后随着恢复喂料 、光照不断 增加 ,母鸡促黄体素和雌二醇分泌量也急剧恢复 ,生 殖器官迅速发育 ,达到母鸡短时间内恢复产蛋的目 的。
2 饥饿法强制换羽阶段要点
2. 1 准备阶段 季节 ———强换时间江南尽量避开酷暑 ,北方应
避开严冬 。 年龄 ———商品蛋鸡 、蛋种鸡的母鸡在 68~72 周
龄进行 ;肉用种鸡的母鸡在 64~68 周龄进行 ;过早 、
过晚效果都不好 。 健康 ———进行人工强制换羽的鸡以未经自然换
羽 ,体重在该鸡群的平均体重 ±15 %以内的健康 、高 产鸡群的鸡只为佳 。这种鸡群在整个换羽期间和第 二个产蛋期死淘率低 ,平均产蛋率高 ,产蛋高峰维持 时间长 。产蛋性能不好的鸡群强制换羽后的产蛋性 能也不高 ,因而要选择产蛋率高的鸡群 ,淘汰低产 鸡。
恢复 投 料 ———减 重 25 ~ 30 % , 死 亡 率 控 制 在 3 %以下时 ,恢复投料 ,第 1 、2d 投料蛋鸡45g/ 只·日 , 之后渐渐自由采食 ;肉种鸡第 1 、2d 投料 60g/ 只·日 , 一周后每天投 90g/ 只·日 ,再一周末投料提高到 110g/ 只·日 ,下周投 120 克/ 只·日 ,再下周 130g/ 只·日 ,以后 随着产蛋率的提高增加投料量 ;注意 :第 3d 增加投 料量时 ,有必要分上下午两次投喂 ,以免出现噎食现 象。
调整鸡群 ———将鸡群中过肥 、过瘦 、病 、弱 、残鸡 淘汰 ,体重过低 ,脂肪沉积少 ,因承受不了换羽期间 巨大的应激而死亡 ,进入恢复期后体能恢复较慢 ,开 产晚 ,产蛋高峰推迟 ,产蛋率也不理想 ;体重过大的 鸡 ,脂肪沉积过多 ,换羽期体重下降不够 ,换羽不彻 底 。另外将已经自然换羽的鸡挑出来 ,它们不参加 强换 。
免疫 、驱虫 ———鸡群调整后应根据鸡群状况 ,及 时进行新城疫活疫苗滴眼 、传染性支气管炎 ( H52) 疫苗饮水 、鸡痘疫苗刺种 。疫苗接种后进行一次驱 虫 (每公斤体重 20 毫克盐酸左旋咪唑) 。
清粪 、消毒 ———清理鸡粪 ,用 0. 02 %百毒杀进 行带鸡消毒 。严禁换羽鸡舍以外人员进入 ,本鸡舍 的工作人员必须消毒后进入 。
(上接第 34 页) 每天增加 0. 5h 光照 ,至 16~17h 光 照。
补钙 ———开始断料后 ,鸡不会立刻停止下蛋的 , 为了减少软壳和破壳鸡蛋 ,应按 2kg/ 100 只鸡的量 添加 ,在食槽里添加贝壳粉 。
死亡率 ———在减重 25~30 %范围内死亡率控 制在 3 %以下 。
人工拔羽 ———建议断料最后 1d ,人工拔掉最外 两只主翼羽毛 ,可以提早完成换羽过程 。
效 ( %) 0. 05 0. 01
89. 81
71. 22
b
B
67. 01
b
B
57. 88
b
B
2. 2 持效期考查 药后 6d ,调查表明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
盐校正效果为 94. 48 % ,持效表现突出 。5 %锐劲特 、 5 %抑太保 、40 %毒死蜱校正效果为 74. 99 %、68. 38 %、 66. 68 % ,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水平 ,三者与0. 5 %甲氨 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达显著性差异水平 。
药后 9d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校正效 果为 89. 8 l % ,5 %锐劲特 、5 %抑太保 、40 %毒死蜱校 正效果为 71. 22 %、67. 01 %、57. 88 % ,三者间无显著性 差异水平 ,三者与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达
显著性差异水平 ,见表 2。
(3) 第二个产蛋周期平均产蛋率为第一个产蛋 周期平均产蛋率蛋鸡 70~90 %、肉种鸡 70 ~80 % 时 ,即达到了换羽的目的 ;
(4) 强制换羽过程中 ,注意观察换羽顺序 ,是不 是按照颈部 、腹部 、主 、副主翼羽 、尾羽的顺序进行 的 ,换羽成功与否要看主翼羽更换情况 ,在 50 %产 蛋率时观察鸡只主翼羽 ———如果有五个主翼羽更换 了 ,说明强制换羽成功了 ;主翼羽更换少于五个 ,说 明换羽不完全 。
3 小结
(1)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小菜蛾 具有一定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 ,防效好 ,可广泛 用于蔬菜小菜蛾的防治 。
(2) 5 %锐劲特具有一定的速效性 ,但持效期短 , 为了避免小菜蛾产生抗性 ,延缓药剂寿命 ,生产上建 议 0. 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 5 %锐劲特药 剂交替使用 。
光照 ———断料开始前 7d ,采用 24h 光照 。 称重 ———断料开始的前 1d ,在鸡舍中不同的上 中下层鸡笼 ,各选 5 只笼子 ,大约包含 30 只鸡 ,在上 面做记号 ,并逐只称重 ,计算出平均体重 ,记录数据 。 2. 2 强制换羽操作阶段 断水 ———在开始断料的前 2~3d 实施断水 ,断 水对母鸡会产生非常大的应激 。蛋鸡 、蛋种鸡 (母) 断水 2~3d ,肉种鸡 (母) 断水 3~4d ,之后恢复自由 饮水 。 断料 ———蛋鸡 、蛋种鸡 (母) 断料 8~12d ; 大型 肉种鸡 (母) 断料 18~25d ; 称重 ———每天在固定时间 ,对做记号的鸡进行 称重 ,与断料前的体重相比较 ,直至减重 25~30 %。 光照 ———断料期间密闭舍保持 8h 光照 ;开放鸡 舍自然光照 ,不补光 。恢复投料后 , (下转第 37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