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合集下载

英美日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对比研究

英美日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对比研究

英美日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对比研究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项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图书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学术素养。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存在差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英美日三个国家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对比研究。

在英国,大多数高校都会为新生提供入馆教育,通常是在新生报到之前或者开学后的第一周举办。

这次入馆教育包括两个部分:课堂教学和图书馆参观。

课堂教学是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图书馆的教育工作者主持。

这些工作者会向新生介绍图书馆的服务、资源、组织结构以及使用规则。

他们还会教授新生如何进行图书分类、检索和借阅。

同时,他们还会讲解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和在线数据库。

图书馆参观是另一重要的入馆教育组成部分。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图书馆的服务设施、收藏资源和布局结构。

此外,学生还可以了解如何寻找所需资源以及如何打印、复印和借阅书籍。

在美国,大多数高校都会为新生提供一系列的入馆教育项目,包括远程教育、课程设计和现场培训。

这些教育项目主要涵盖以下方面:信息素养、学术诚信和学术写作。

其中,信息素养是重点培训项目之一。

这类教学通常包括如何识别信息需求、如何访问和利用学术资源、如何评价信息来源以及如何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术研究等。

学术写作是另一门重要的入馆教育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学术写作的基本技能,如论文结构、引用和文献撰写。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术写作的原则与技巧,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

在日本,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主要涵盖以下方面:服务介绍、检索技能和学术道德规范。

服务介绍主要是为学生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如图书馆开放时间、借阅政策和服务项目等。

检索技能指新生如何寻找所需的文献资源,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以及如何访问学术数据库。

学术道德规范则主要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诚信,如防止抄袭、正确引用资料、保护知识产权等。

英美数字素养教育研究

英美数字素养教育研究

APEC)、经 济合作 与发展组 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 OECD)等组织将 数 字 素养提升 到了 “21世 纪技能 ”的高 度…。作为世 界经济 、 技 术 、教育 引领者 的美国 ,其 政府尤 其重视公 民数字 素养 教 育 。由美 国联邦 通信 委员会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简称 FCC)主持 的一 次美 国公 民素养评 估
判思 维能力 等教育 内容 上拓展 ,培养公 民利用批 判式思 维 此 同时 ,英 国 、欧 盟 、澳大利亚 等一批世 界发达经 济体纷 或通过 开展 实验来解决 开放性 问题的能 力 、创造 性地理 解 纷致 力于支持数 字素养教 育研究 与实践 ,推 动 了数据 素养
并使 用技术的能 力就 成为 了新 时期提升 国民素养的重要 方 式 ,而这 相关的教 育 内容 与数字 素养 (Digital Literacy)教 育 密不可 分 。作 为数字 环境 下公 民素养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亚 太经合组 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
里蔓焦 篓一l




…பைடு நூலகம்



一…
一…

一…

一一





英美数 字素养教 育研究
Study on Digital Literacy Education in England and America
杨文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 重庆 400067)

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然后在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与学术部门合作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建立评估机制等方法和策略。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大学图书馆在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不断改进方法和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推动数据素养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培训课程,数字资源,学术部门,评估机制,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术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教育的普及,数据素养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

数据素养不仅是一种基本能力,更是一种必备技能,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应当积极开展数据素养教育,为师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学习支持。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往往面临着海量信息无法有效利用的困境。

数据素养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还能够提高其信息筛选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其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

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与学术部门合作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建立评估机制等措施,大学图书馆可以全面提升数据素养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研究意义数据素养教育是当前大学教育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新课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术信息资源的主要管理者和提供者,承担着培养学生数据素养的重要责任。

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在大学图书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外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及其启示

国外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及其启示

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的优势 和启示
1、数字人文资源共享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的一个重要优势是数字人文资 源共享。通过数字化处理和整合各类人文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 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效率和水平。例如,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项目, 汇集了欧洲各国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的数字化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 欧洲历史文化资源。
在国外,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已经得到广泛和实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 家和地区的高校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数字素养教育计划和项目。例 如,美国一些高校通过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建立信息素养教育中心、加强数字 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
英国高校则更加注重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在线教育和学习,推出了众多与数字素 养相关的多学科交叉课程。而在澳大利亚,高校普遍实行“技术与继续学习” 计划,将数字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
2、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应加大对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校 园网络的覆盖率和稳定性,加强数字化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建设,为学生 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化学习和科研环境。
3、推行混合式教学:高校可以积极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利用 数字化技术改进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 协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结论
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对于推动数字人文的发展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 意义。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和共享人文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深入开展学术研 究等举措,国外图书馆在支持数字人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我国图书馆 界而言,可以借鉴国外图书馆支持数字人文的经验和启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改革和创新。
总之国外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信息素养是其中最重要的能 力之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以及完善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这些高校 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必备的信息技能和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学数据素养已成为现代高校图书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与发展,以期为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科学数据素养的概念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综述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资源建设、实践平台等方面。

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的深入研究,本文揭示了其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国外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的现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学数据素养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一背景下,国外的高校图书馆纷纷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纳入其服务范畴,积极应对并适应这一变革。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表现出极高的重视程度。

许多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数据服务部门,为学生提供从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到共享和保存的一站式服务。

图书馆还与教师合作,将数据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确保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科学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

除了传统的讲座和培训课程外,图书馆还利用在线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型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图书馆还积极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外部合作伙伴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案例研究。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数据素养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还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这些图书馆也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服务,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素养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效。

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于我们国内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面向学科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面向学科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面向学科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蔡洪齐
【期刊名称】《图书与情报》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数据素养是一种对数据能够客观认识和科学管理与应用的能力,是大数据时代高校师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对师生的数据素养教育也是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一项职能和职责。

文章在概述数据素养的产生源起与多维度内涵表述基础上,对英美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典型实践进行了介绍,重点就面向学科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特征与模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总页数】5页(P138-141,74)
【作者】蔡洪齐
【作者单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 5104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7;G252
【相关文献】
1.面向研究生的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J], 张群;刘玉敏
2.面向"双一流"的涉农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J], 刘敏; 许伍霞
3.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J], 朱丹阳
4.基于用户差异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J], 杨丽
5.5G技术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J], 李学庆;黄常青;罗学妹;郑美玉;吴建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信息素养到人工智能素养: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的演进

从信息素养到人工智能素养: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的演进

从信息素养到人工智能素养: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的演进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信息素养的概述 (6)2.1 信息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7)2.2 信息素养的发展历程 (8)2.3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9)三、人工智能素养的兴起与发展 (11)3.1 人工智能概述 (12)3.2 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与特点 (13)3.3 人工智能素养的发展趋势 (15)四、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16)4.1 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 (17)4.2 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 (18)4.3 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0)五、从信息素养到人工智能素养的演进路径 (22)5.1 信息素养向人工智能素养的转化机制 (24)5.2 信息素养教育向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的拓展方向 (25)5.3 跨学科融合在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6)六、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28)6.1 建立健全素养教育体系 (28)6.2 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 (30)6.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31)6.4 优化教育资源与环境 (33)七、案例分析——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 (34)7.1 案例背景介绍 (35)7.2 案例实践过程 (36)7.3 案例成效与反思 (37)八、结论与展望 (39)8.1 研究结论总结 (40)8.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41)8.3 对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发展的建议 (43)一、内容描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获取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深刻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传统的信息服务和文化中心,其素养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从信息素养到人工智能素养:高校图书馆素养教育的演进”分析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和人工智能素养培育方面的实践历程、当前状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摘要】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强调其在提升学生信息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随后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角色,以及提供的丰富资源和服务。

具体举措包括开展培训课程、举办讲座以及提供研究指导等。

对于挑战和对策部分,则讨论了信息爆炸带来的挑战以及图书馆应对之道。

结论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在高校图书馆中应持续发展,不断跟进新技术和信息趋势,以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水平。

整体来看,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目的和意义, 角色, 资源与服务, 具体举措, 挑战与对策, 持续发展.1. 引言1.1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获取、评估、管理、利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是当代社会人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储和传播机构,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的重要任务。

通过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和专业服务,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高校图书馆也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促使他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他们获取、评估、利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教育旨在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学生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提升学术和职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1 引言e-Science科研环境下,数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调查或科学实验产生的定量分析结果,而被视为独立的科研成果,是科研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1]。

资助机构(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NSF[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3]、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4]、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6])、期刊出版商(如:Nature、Springer、Wiley、Elsevier、RSC、ACS)以及研究机构 (如:JISC、ANDS、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纷纷发布数据管理政策,要求科研人员提交数据管理计划,规范科学数据管理流程 [7]。

而研究人员缺乏数据管理知识和技能,在科研过程中面临数据产生与收集、数据记录与处理、数据存储与备份、数据发表与共享等复杂问题,具有强烈的数据素养需求,使得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和数据素养教育面临挑战。

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开展数据管理培训和数据素养教育是其基本的职能和责任。

同时,图书馆作为海量资源的集散地和学术信息的交流平台,以及在服务于科研一线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据管理经验,使之成为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和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不二人选,搭建起研究人员与科学数据之间的桥梁。

为了顺应数据科学发展的潮流,同时应对e-Science科研环境下数据开放共享的挑战,以及研究型图书馆职能的内在驱动,国外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面向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开展数据管理培训和数据素养教育。

例如普渡大学、康奈尔大学、俄勒冈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联合开展的数据信息素养培训项目(Data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jects)[8]、雪城大学信息学院的科学数据素养项目(Science Data Literacy)[9]、剑桥大学图书馆的DataTrain数据管理培训项目[10]、爱丁堡大学图书馆的MANTRA数据管理培训平台[11]、布里斯托大学的Research Data Bootcamp科研数据训练营[12]等,都是数据素养教育的最佳实践,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开展数据素养方面的研究,如张静波[13]论述了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的关系以及数据素养的重要性,指出数据素养将促进数据密集型研究环境的建设,是科研人员必备的创新能力;鄂丽君[14]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介绍了开展数据管理教育的背景,调研了国外大学图书馆数据管理教育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以及特点;朱玉奴[15-16]对比论述了传统的数据素养教育和数字科研环境下的数据素养教育,强调区分信息素养、数据素养和统计素养,列举数据管理机构的数据素养教育实践,对数据管理培训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总结;孟祥保[17]从科研生命周期、学科专业和大数据的角度介绍了数据素养教育的背景,指出数据素养包含数据意识、数据基本知识与技能、利用数据资源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三个层次;朱大丽[18]从科学数据管理的角度论述数据文化、数据意识和数据技能的概念;杨晓琼[19]认为数据素养的内涵包括数据意识、对数据环境的感知、数据技能和数据道德;詹洁[20]介绍了四个英国高校科研数据培训项目,分析他们在数据素养教育方面的实践及举措;孟祥保[21]和尹春晓[22]调研了国外数据管理专业教育实践情况,对国外信息学院开设的数据管理专业认证、数据管理课程、数据管理继续教育、数据管理研究课题等情况进行了总结;刘彩娥[23]总结了国内高校数据素养教育在数据获取、教学模式、数据引用规范和伦理道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同时,国内的机构组织也开始积极探索数据素养教育实践,如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面向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生专门开设了“地学科学数据管理”课程;邀请国外专家为图书馆员做“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实践”的短期课程培训;CODATA中国每年召开科学数据大会,探讨科研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开设“数据科学家”培训课程等。

总的来说,国内专门论述数据素养教育、针对数据管理培训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尚未形成系统的数据素养教育研究体系,而数据素养教育实践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也未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和长期有效的教学模式。

目前英美两国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数据管理培训资源和实践经验,是国际数据素养教育的前沿和标杆。

笔者通过网络调研US News发布的2015年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500名高校[24]的图书馆,对其中150所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据管理服务和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并选取英、美两国各10所数据素养教育开展较好的高校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以数据素养教育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途径、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等角度分析英美两国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开展数据管理培训和数据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这20所高校分别是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巴斯大学、利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爱丁堡大学、莱斯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拉夫堡大学;美国的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伊利诺伊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普渡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麻州大学医学院、雪城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

本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自高校图书馆的官方网站,并结合文献调研和资料进行补充(调研截止时间为2015年10月27日)。

2 英美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教育模式是指运用现代学习、教学、传播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来分析教学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评价教学效果以及修改执行方案的系统过程[25]。

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样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媒体选用等)所进行的设计。

教学模式包含广泛的内容,就数据素养教学而言,主要有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途径和模式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用、教学的监控与评价等。

因此,本文分析英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途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五个角度展开。

2.1 教学目标研究人员面临管理、共享和监管数据的新需求,因而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然而,数据管理能力教育往往并不作为学生课程体系的内容,通常在实践工作中遇到迫切需求时才盲目求学[26]。

科研数据管理需求与研究人员数据管理能力脱节成为数据保护和充分发挥科研数据价值的主要障碍[27]。

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大多具有明确的目标,如普渡大学数据信息素养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图书馆学界数据素养教育的基础,基于学科领域教授学生恰当的数据管理能力,为图书馆员开发数据素养课程和项目提供标准的流程;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的数据管理培训目标是帮助科研人员学习科研数据管理的技能,包括科研数据管理基础知识、科研数据文件组织和版本控制等。

英国数据管理中心(DCC)认为,e-Science科研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开展数据管理培训和数据素养教育旨在帮助科研人员武装起在数据共享、保存和长期访问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目标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28]。

2.2 教学对象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是英美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

研究生是未来科研工作的承担者和接班人,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学生的角色转变为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一名学生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可能要扮演如研究人员、老师、管理员、作者、数据管理员等不同角色,并在其中履行相应的职责[29]。

在学习和职业生涯早期接受数据素养教育,对于研究生适应学习生活投身科研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已经从事科研一线工作的研究人员接受数据管理培训也必不可少,他们面临着庞大的数据处理与保存等问题。

如何制定数据管理计划满足资助机构和出版商的数据管理和共享要求,如何规范地管理数据以便未来的发现与重用,如何实现数据的安全与备份以及长期保存,如何遵守数据伦理与道德……这些问题都需要图书馆员提供必要的辅助与支持。

2.3 教学途径图书馆在开展数据素养教学时选用了多种教学途径,根据教学对象、教学需求、教学内容灵活地设置课程形式。

在调研的20所英美高校图书馆中,主要包含传统学分课程、短期培训班、在线课程、讲座、研讨会几种途径(见表1)。

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教学途径是研讨会,灵活性和针对性强,能够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深入学习和讨论;其次是传统学分课程,学分效应和考核机制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在线课程形式灵活方便,不受时空因素的限制,也受到图书馆和学生的青睐。

此外,部分图书馆还采用了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暑期学校、建立互动交流学习社区等多样化的教学途径。

2.4 教学内容2013年,ACRL发布《信息素养白皮书》,指出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应包含以下内容:(1)数据发现与评估;(2)数据内容理解和数据使用;(3) 数据归属权和数据责任问题;(4)数据引用;(5)数据购买中的伦理问题[30]。

面向不同的教学对象和素养需求,不同图书馆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各有差异,表2是调研的20所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课程的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来看,国外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主要围绕数据生命周期展开,而科研数据生命周期与科研工作流密不可分,数据管理工作贯穿项目启动、项目实施和项目结题的始终,教学内容也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数据需求进行设置。

首先,在项目启动阶段,科研人员应具备数据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资助机构和出版商的数据管理政策,学会制定数据管理计划;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科研人员将产生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及进行数据保存和备份,需要科研人员了解不同数据类型和数据格式的相关知识,知晓如何进行文件命名和组织(版本控制),学会利用元数据来描述数据集,具备数据分析处理的技术和技能,还要注意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保存备份与安全问题;第三,在项目结题阶段,科研人员面临数据存档与共享问题,这时需要科研人员进行数据遴选和评估,将有价值的数据存储在数据仓储或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长期保存和访问。

最后,虽然科研工作流结束,但数据生命周期还在继续运转。

作为数据利用者,通过数据发现和数据检索,复用已有的数据,发挥数据集的最大价值,但应遵守数据引用规范,了解数据伦理与相关的法律问题。

2.5 教学评估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的收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否恰当、有效,以确保数据素养教学的有效开展,达到不断完善、最终提高学生数据素养能力的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数据素养课程评估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两方面。

教师教学评价包括对数据素养教学所采用的途径、方法、模式等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实现了数据素养教学的预期目标以及各种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如普渡大学图书馆在课程结束后开展焦点小组讨论会以评估课程结果;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是评价通过数据素养教学,学生在数据管理意识、数据伦理与道德方面的加强,在数据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提高程度,例如康奈尔大学、剑桥大学图书馆采用期末考核、学习成果汇报(平时论文及作业)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