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主题三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化学 主题三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中考化学 主题三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D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铁是含杂质很多的铁合金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D、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4.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5.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

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 氧元素

B.氧气

C.水

D.氧化物

6.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 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D. 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8.A图是物质M和N的溶解度曲线。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N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N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

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

...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固体

9.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1—、OH— B.H+、SO42—、HCO3—;

C.Ba2+、H+、SO42— D.Cu2+、C1—、N03—

10.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C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碳酸盐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B.H2点燃前需验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不一定都需验纯

C.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

D.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碱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11.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

成) 选项 ( )

1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二、填空与简答题

13.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以下八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

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A .盐酸

B .氯化钾

C .氧化铜

D .淀粉

E .五氧化二磷

F .氮气

G .氢氧化钙

H .甲烷

题号 物质分类标准 字母序号 题号 物质分类标准 字母序号

(1) 金属氧化物 (5)

非金属单质

(2) 非金属氧化物 (6)

挥发性酸

(3) 易溶性盐 (7)

最简单的有机物

(4) 微溶性碱 (8)

糖类

14.在元旦联欢晚会上,被誉为化学魔术师的晓慧同学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

支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用酒瓶装的一种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A 杯

中变成了“红葡萄酒”(变为红色);B 杯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C 杯中变成了

“牛奶”(有白色沉淀)。请你来揭开魔术秘密:(1)酒瓶中的液体可能是 。(2)B 杯中产生的气体是 。

(3)写出C 杯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15.有X 、Y 、Z 三种金属,如果把X 和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 不反应;

把Y 和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 表面有银析出,而Y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

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X 、Y 和Z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2)举出符合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种常见金属(写化学式) ;并

写出在Z 表面有银析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为了探究“不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物质 A B C D X Fe 2O 3 C CaCO 3 Cu Y Fe CO CaO CuO Z FeCl 2 CO 2 Ca (OH )2 Cu (OH )2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⑴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

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

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⑵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 2+H 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

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⑶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⑷将自来水蒸馏得到纯净水,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纯净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形成无

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 .粉笔灰

B .硫酸铜

C .蔗糖

D .食用油

17.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右图是

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

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

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 。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

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 ;她建议在原来实验

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 ,若看

到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1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

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 +、Ba 2+、Cu 2+、OH -、NO 3-、CO 32- 六种离子,经

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 2+、Cu 2+、OH -、CO 32- 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清液中含有的

溶质主要是 (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2)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

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3)根据以上溶解性表判断,C u (N O 3)2和B a (O H )2溶液 (填“能”或“不能”)

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

由: 。

19.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 、G 是组成元素相同

的两种气体,Q 、R 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 、G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若E 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 则C 的化学

式为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09泉州)20.小强同学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后,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在老师指导下,小强与同学们展开了以下两个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活动Ⅰ:用下图所示的由a、b、c、d组合成的成套装置和有关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

a b c d

(1)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a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②③

(2)用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二氧化碳。请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法收集氧气,该收集方法是根据氧气的性质而确定的。证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使用进行检验。

活动Ⅱ: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还声称什么其它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两种,其一是氧气,其二是一种化合物。[作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到底是哪种物质?小强作出了以下三种猜想:①是一种酸;②是一种碱;③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对反应物有关的元素组成的分析,小影同学认为猜想、(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小强同学的另一个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猜想(填序号)是正确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填名称

..)。

[交流与讨论](1)小影认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老师指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也能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小影简述了鉴定氧自救器药罐中生氧剂超氧化钾是否需要跟换的简便的化学方法:

(3)小强简述了化学氧自救器能达到氧自救的化学反应原理。四、计算题

21.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请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地球周围的空气》(1)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典型例题】略

【反馈练习】

1、D

2、D

3、D

4、铁丝表面有铁锈、氧气浓度低、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铁丝太粗(合理即可)

5、(1)A (2)可燃性、还原性它们都是碳的单质

(3)在氧气中燃烧,然后再向瓶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地球周围的空气》(2)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典型例题】略

【反馈练习】

1.略

2.(1)Zn、CaCO3(2)用气流吹肥皂泡(合理即可)(3)略

《水与常见的溶液》(1)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典型例题]略

[反馈练习]

1、A

2、D

3、C

4、略

5、①C

②次氯酸使有机色素褪色、盐酸和烧碱溶液反应使溶液成中性

《水与常见的溶液》(2)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典型例题]略

[反馈练习]

1、C

2、B

3、BC

4、D

5、离子、Na+ Cl- H+ SO42-

6、7略

《金属与金属矿物》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典型例题]略

[反馈练习]

1、A

2、CD

3、A

4、C

5、D

6、[分析](1)减少0.34g就说明反应生成氢气0.34g,由氢气的质量求出10.0g铁屑样品中铁的质量(化学方程式计算),(10.0g --铁)/10.0g*100%得出生铁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2)由100 t这种生铁求出其中纯铁的质量(100 t乘以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再由纯铁的质量求出Fe2O3的质量(纯铁的质量除以Fe2O3中铁的质量分数)

由的质量除以80%就得出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的质量。

结果(1)4.8% (2)170t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1)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典型例题]略

[反馈练习]

1、C

2、(2

(3)AC

(4)①新鲜西红柿的汁液②蔬菜、水果应该在新鲜时吃(合理即可)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2)

[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典型例题]略

[反馈练习]

1、(1)②(2)①(3)③(4)③

2、D

3、C

4、D

5、(1)“离子(2) 放出(3)熟石灰NaHCO3、Na2CO3

(4)Ca(OH)2+CO2== CaCO3↓+H2O

主题三

1.D

2.C

3.B

4.D

5.A

6.C

7.B

8.B

9.D 10.A 11.B 12.C

13.(1)C (2)E (3)B (4)G (5)F (6)A (7)H (8)D

14.(1)Na2CO3溶液(2)CO2(3)N 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该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均给分)

15.(1) X Z Y (2)Fe Cu Pt(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Cu + 2gNO3==Cu(NO3)2 + 2Ag

16. ⑴过滤;吸附;物理⑵+1 ⑶肥皂水⑷C

17.(1)无色晶体,能溶于水(2)①酸性溶液可以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②CO2通入石蕊试液也能使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加热不褪色

18.(1)KNO3(2)NO3-(3)能、C u(N O3)2+B a(O H)2=C u(O H)2↓+Ba(NO3)2

19.(1) CaCO3CO (2) HCl CaCl2+Na2CO3 ===CaCO3↓+2NaCl

(3) 碱(4) 置换反应

20.活动Ⅰ

(1)③;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2)2NaOH + CO2=Na2CO3 + H2O

(3)排水(或向上排空气);不易溶于水(或密度比空气大);带火星的木条

活动Ⅱ

[作出猜想]①②

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含有氢元素的酸与碱(答案合理即可)(2分)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取样加入稀盐

有大量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③(填序号)是正确

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

酸,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碳酸钾 或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后的固体取样加入蒸馏水,配成饱和溶液,再加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无色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猜想 ③ (填序号)是正确的,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 碳酸钾 [交流与讨论]

(1)4KO 2 + 2CO 2 = 2K 2CO 3 + 3O 2

(2)取戴鉴定的生氧剂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的水,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即可判断生氧剂是否需要更换

(3)超氧化钾能吸收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能供给呼吸的氧气

21.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则:

2H 2O 2= 2H 2O+O 2↑ 68 32

X 1.6g

X 68=6.132

X=3.4g 则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104.3g

=34g

M n O 2

中考化学训练题练习(带答案)

2019中考化学训练题练习(带答案)临近中考,学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光跟着老师跑没用。 因为每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复习进度也不同。 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2019中考化学训练题练习,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助到大家。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9青岛)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2019x疆)生活中的加碘盐、含氟牙膏、加铁酱油,其中的碘、氟、铁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加碘盐、含氟牙膏、加铁酱油,其中的碘、氟、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

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碘、氟、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3.(2019莱芜)氯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元素 C.氯原子易得电子形成氯离子(Cl﹣) D.氯气(Cl2)是由氯气分子构成 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海洋中的资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据此结合常见的元素符号进行解答即可 B、根据海水中元素含量分析;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D、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解答:解:A、氯元素带气字旁,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正确; B、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C、已知氯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则每个氯原子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正确 4.(2019泉州)下列元素摄入缺乏会导致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的是() A.钙 B.铁 C.锌 D.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毕业试卷附参考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小学数学毕业试卷 一、填空 (共26分) 1、一个数是由3个十万、6个百、9个一、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读作(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2、5.05L=( )L ( )ml 2小时15分=( )小时 3、在未来的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这四个年份中,( )年有366天。 4、小明在期中测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三科的平均分是a 分,语文和数学共得b 分,英语得( )分。 5、6 13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6、( )÷4= 75.0 9=) (=( )∶20=( )% 7、8 3与0.8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8、5是8的) ()( ,8比5多( )%。 9、一个3mm 长的零件画在图上是15cm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0、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8 10 6 4 10 21 4 32 17 4 11、在○里填“<”、“=”或“>” 1.5○1.50 -5○-1 1.3÷13 8○1.3 8.7×0.93○8.7 12、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大小一样的红、白、黄三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至少要摸出( )个才能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至少要摸( )个才能保证有两个球的颜色不同。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8分) 1、最小的质数是1。 ………………………………………………………………………………………( ) 2、小明看一本书,看过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 ………………………………………………( ) 3、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 4、15 12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 5、李师傅做了95个零件,全都合格,合格率是95%。 ………………………………………………………( ) 6、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 ) 7、如果+300元表示存入300元,则-500元表示支出500元。 ………………………………………………( ) 8、口袋里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一次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3 2。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把5 4米长的绳子剪成4段,平均每段占全长的( ) A 5 1 B 4 1 C 51m D 4 1m 2、把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 1∶11 B 11∶1 C 1∶10 D 10∶1 3、一瓶矿泉水大约是550( ) A L B ml C m 3 D m 2 4、下面属于方程的是( ) A x+5 B x-10=3 C 5+6=11 D x ÷12>20 5、小明有4本不同的科技类图书和3本不同的故事类图书。在一次为贫困学校捐书的活动中,他准备捐科 技类和故事类图书各一本, 他有( )种不同的捐法。 A 3 B 4 C 7 D 12 四、计算(共32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9.9+9= 2.5×40= 6.1-2.01= 2.5-0.36-0.64= 1.8÷0.18= 13÷80 = 0.32 = 45÷1.25÷8= 2、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 1.2-0.5×1.8÷0.9 8×7×1.25 5 3×8.8+0.6×5 1+60% 3、解方程(比例)(8分) 35x 75= 43∶x=5 2∶24 9 16 388383?÷-)(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无锡市东亭中学顾丽娅 【设计思想】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掌握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 2.通过复习有关“水”的一系列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水相关的知识以及水的用途。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并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实验准备:维生素C泡腾片、澄清石灰水、水、试管、导管(带橡皮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实验)向烧杯的水中加入一粒“糖”(预先准备好的维C泡滕片)。 (现象)杯中嘶嘶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变成了一杯鲜甜的橙汁。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

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遵守实验室规则,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液体的量取 C.液体的加热 D.稀释浓硫酸. 2 . 某含碳的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时,消耗化合物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3,则该有机物是:()A.CH4B.C2H6C.C3H6D.C2H6O 3 .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构成B.实验操作 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空气、液氧、过氧化氢中都含有氧分子 ③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可燃性气体燃烧:先检验纯度后点燃 ③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 C.性质与用途D.物质鉴别 ①氦气密度小——填充探空气球 ②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 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①鉴别空气、呼出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 ②鉴别双氧水、水﹣﹣﹣用二氧化锰 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

A. A B. B C. C D. D 4 . 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2+2CaCO3+X=2CaSO4+2CO2来减少SO2的排放,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B.CO C.CO2D.H2 5 . 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有两种氧化物 C.A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17∶3 6 .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分子特征 B. 物质用途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②固体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③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①金刚石可以用作切割大理石 ②使用氢氧化钠改良土壤 ③草木灰可以用作钾肥 C. 生活经验 D. 节约资源 ①常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②食品包装中抽真空防腐 ③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①提倡使用太阳能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农业灌溉采用滴灌 A.A B.B C.C D.D 7 . 下图为某元素的一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4年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第一学月测试题

三年级下期数学第一学月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细心读题,认真填空。(共14分) 1、在东南西北的方向中,南与 是相对的,东与 是相对的。 2、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情况下把上方定为 方,左方定为 方,右方定为 方,下方定为 方。 3、小红下午放学面向太阳,她的前方是 方,后方是 方,右方是 方,左方是 4、看图填空: (1)校门的北面有和______。 (2)食堂在办公室的面,在教学楼的_____面,在花园的______。 (3)花园在教学楼的______面,在电教室的______面,在图书室的______面,在车库的______面。 5、口算360÷6时,想:360里面有______个十;______个十除以6等于______个十,也就是______。 6、估算75÷9时,可以把75看作______,而______÷9=______,所以75÷9≈______。 7、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必须比除数______。 二、直接写出得数。(共12分) 15÷5= 80÷2= 90÷3= 600÷3= 21÷7= 19÷8= 63÷7= 2400÷6= 4000÷8= 900÷3= 500÷5= 400÷2= 三、估一估。(共8分) 52÷6≈ 71÷8≈ 93÷9≈ 44÷5≈ 360÷5≈ 178÷6≈ 358÷9≈ 2690÷3≈ 四、仔细看图,填空解答。(共10分) (1)广场的东面是______, 西面是______,东北面是_____, 西南面是______。 (2)从学校到动物园可以从学 校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从学校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______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用竖式计算。(共24分) 28÷2= 96÷3= 52÷2= 72÷6=

1.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性的多,基础性强,学好初中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同学们中考后两个多月的长期暑假,会遗忘掉不少化学内容。因此,我们准备用2~3周时间复习初中内容,切实做好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为学好高中化学做好充分准备。我们的复习内容准备按4个专题进行。主要形式是问题设计,问题分析。争取以题带理。 这节课我们首先进行专题一的复习。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化学物质无处不在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可以说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正是化学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酒精可用作液体燃料() (2)用铜或锌可以冶炼金() (3)铁桶可以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4)用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 (5)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燃料油() (6)利用太阳能将水变成氢能源() (7)石墨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8)铜的性质不活泼,是制造餐具、炊具的良好材料() (9)熟石灰可用作食品、衣物存放的干燥剂() (10)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轮船的理想材料() 二. 物质变化随时发生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前者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后者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如冰的熔化、酒精的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酿酒、制药、炼铁、钢铁生锈、食物腐败、蜡烛燃烧等等都包括多个复杂的化学变化。日常生活生产中物质变化随时随地发生,往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常蕴含着多个复杂的变化。例如蜡烛的燃烧,既有石蜡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物理变化,还有石蜡蒸气和烛芯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变化。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本身所表现出的状态、颜色、气味、挥发性、密度、熔点、沸点等,我们称之为物理性质,而物质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例如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碱中和、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精选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B.维生素C.油脂D.糖类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入固体B.量取液体 C.收集氢气D.点燃酒精灯 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Al3+﹣﹣铝离子B.2K﹣﹣2个钾元素 C.F2﹣﹣2个氟原子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热水蒸发B.蜡烛燃烧 C.滚摆上升D.影子形成 9.“山青水绿、天蓝地净”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改进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 C.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医院里用紫外线灯灭菌B.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 C.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锅D.发霉的大米多淘洗几次食用 1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2.归类整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6分) 1.拼音是你学习的好伙伴,请你借助拼音朋友,写出词语。(6分)líng lìwǔrǔ máo dùn ()()() pái huái kāng kǎi zī xún ()()() 2.这句话,你很熟悉。请你拼一拼,认真写出句子。(2分) suí fēng qián rù yè,rùn wù xì wú sh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时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成语,现在就来考考你。(4分) 废()忘()舍()为人同心()力 居()思()万古长()神机()算 4.下面的句子有错误。不要急,请你用修改符号改病句。它们谢谢你了! (1)小明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4分) (2)暑假快到了,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学习生活。 (3)不亲身体验,怎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5.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8分)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年语文学习,你已熟记了不少古诗词。请把下面诗词补充完整。(4分)(1)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持彩练当空舞?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4)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文课本中许多精彩段落,你一定记得。试一试,你能行!(8分)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选自《为人民服务》) (2)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选自《匆匆》)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其一人专心致志,(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选自《学弈》) 二、阅读:(34分) 1.课内阅读 回顾我们学过的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要细心哟! (1)将相“不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相”认为“将相和”就会_____ _______________;“将相不和”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将相和》) (2)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的事物,都是小女孩的____________,符合小女孩的处境和心理活动,作者写这些,进一步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_______________ _,更引起了人们对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意思是____________。“心跳得很厉害”,说明_____________ ___。(课文《穷人》) 2.课外阅读(20分)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详细答案)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2B.NO2 C.SO2D.PM2.5 2.(3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酒精燃烧C.沸水汽化D.水汽凝结 3.(3分)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A.棉花B.黄金C.食盐D.大理石 4.(3分)化学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钙会导致贫血 B.吸烟对健康有危害 C.甲醛对健康无危害D.碘只能通过加碘盐摄入 5.(3分)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罝①可用于制二氧化碳B.装罝②可用于制氧气 C.装罝③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D.装罝④可用于收集氢气 6.(3分)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 7.(3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8.(3分)2017年5月9曰,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铘剑含有镆元素 C.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 D.镆铘剑由合金铸造 9.(3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变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2CO2+H2O 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10.(3分)如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原子、Y为离子 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试卷 推荐

2018年小学毕业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 (共26分) 1、 2007年“五·一”黄金周,孝感市共接待游客127345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一亿三千五百万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约是( )亿. 2、 5.05L=( )L ( )ml 2小时15分=( )小时 3、 有一个小数,先把它的小数点向左移动2004位后,再向右移动2005位,结果是40.3, 原来的小数是 。 4、 一根长a 米的绳子,如果用去5 3米,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它的53 ,还剩( ) 米。 5、6 13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6、( )÷4=75.0 9=) (=( )∶20=( )% 7、求20 1:5的比值是( )。如果前项乘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它的顶角是( )。 9、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 )比例。 10、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众数是( )。 8 10 6 4 10 21 4 32 17 4 11、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和是28立方米, 则圆柱体的体积是( ), 比圆锥的体积多( )立方米。 12、口袋里有2个白球,1个红球、1个黄球,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有( )种结果,不可能一次摸出两个( )球。 13、找规律填数:2,3,4,7,8,11,( ),( ),32,19,……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6分) 1、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 2、水结冰,体积增加约9%,冰化水,则体积减少约8%。 ( ) 3、用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 4、李师傅做了95个零件,全都合格,合格率是95%。 ( ) 5、中国承办奥运会那一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 ( ) 6、小明身高1.5米,他要涉水通过一条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一定没有危险。(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6分) 1、一项工程,甲单独要6天完成,乙单独要8天完成,甲与乙的工作效率比是( ) A 、3:4 B 、4:3 C 、81:6 1 D 、14:8 2、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面积比较大的是( )。 A 、 一样大 B 、 正方形 C 、 圆 D 、无法确定 3、小明在读一本248页的书,她每天读12~17页,以此速度,小明读完这本书大约要用的时间是( )。 A 不到1星期 B 1~2星期 C 2~3星期 D 3~4星期 4、、右图中有( )个面中露在外面。 A.18 B.15 C.16 D.17 5、一件商品,先提价20%,以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小明有4本不同的科技类图书和3本不同的故事类图书。在一次为贫困学校捐书的活动, 他准备捐科技类和故事类图书各一本, 他有( )种不同的捐法。 A 3 B 4 C 7 D 12 四、计算(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25%×4= 5.2+8= 2.5-0.36-0.64= 3∏= =?125256 5×4÷5×4 = 0.32 = 1÷3×3 1=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学校班级 姓名 考号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月 日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食物腐烂 C .剪贴窗花 D .钢铁生锈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 )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 3),硅酸钙 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4 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1.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B .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12.右图是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3.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C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14.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 中 X 是( )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试卷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试卷 (A) 一、填空题(1-2每题 2分, 3-4每题 6分, 共 16分) 1. (1)60除3240, 商是( ). (2) 3484÷19的商是( )位数. 2. (1)3065÷5的商估算大约是( ). (2) 一个数除以58, 商是12, 余数是5, 这个数是( ). 3. 单价(元) 数量(个) 总价(元) 1254 45360 2424 4. 填表. 速? 时间路程 每秒340米5秒 9小时72千米 每小时50千米400千米 二、口算题(每道小题 12分共 36分 ) 1. 80÷40 = 100÷20 = 100÷4 = 240÷40 = 920÷4 = 300÷6 0= 2. 64÷2 = 64÷4 = 50÷5 = 60÷8 = 96÷4 = 90÷6 = 3. 400+80 = 400 80 = 40×80 =

400÷80 = 48÷16 = 96÷24 = 三、计算题(每道小题 3分共 24分 ) 1. 1980+900÷45 2. (238+136)÷34 3. 375÷(46-21) 4. 计算并验算 6240÷20= 5. 计算并验算. 2660÷28= 6. 5871-9840÷48 7. 3845÷16= 8. 计算并验算. 4608÷53= 四、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共 24分 ) 1. 红星小学把356张桌子分给三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几张桌子?还剩多少张? 2. 从煤矿要运走2500吨煤,用每节装50吨煤的车皮来运,已经装了36节车皮,还要装多少节车皮才能完成任务? 3. 果园里有595棵苹果树,是桃树的17倍.桃树有多少棵?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五、选作( 10分 ) 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一年级和三年级共做好事360件,三年级做的好事是一年级的3倍,一年级、三年级各做好事多少件?

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一71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1、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2、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A.Zn B.Cu C.K 2SO 4 D.NaOH 3、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 3 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 2CO 3 溶液D.Na 2 SO 4 溶液 4、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A.FeO+2HCl═FeCl 2+H 2 O B.FeO+2HCl═FeCl 3 +H 2 O C.Fe 2O 3 +6HCl═2FeCl 2 +3H 2 O D.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5、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 ..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 D.用氨水(NH 3·H 2 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 A.鸡蛋清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7、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HCl、Na 2CO 3 、NaOH B.H 2 SO 4 、BaCl 2 、KNO 3 、NaOH C.CuSO 4、Na 2 CO 3 、NaOH、KCl D.NaCl、KCl、HCl、NaNO 3 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 3、CaCO 3 、NaOH、CuCl 2 、NaCl和Ca(NO 3 ) 2 中的一种或 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1分)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A.杜绝污染源B.治理污染点C.深埋有毒物D.处理废弃物 2.(1分)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 3.(1分)下列课外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B.用灼烧法区分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4.(1分)在今年无锡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溶解氯化钠 B. 熄灭酒精灯

C . 将铁钉放入试管内D . 取用少量硫酸溶液 5.(1分)镓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镓的核电荷数是31 B.镓原子核外电子数是31 C.镓属于非金属元素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6.(1分)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脱排油烟机排气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7.(1分)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甲包含乙、丙),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8.(1分)下列有关化肥或农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硫酸铵属于复合肥料,所含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硫 B.氯化铵和磷矿粉从外观即可区分 C.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D.化肥和农药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9.(1分)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B.60℃时,把4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钾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降温至10℃,剩余晶体的质量氯化钾多 C.70℃时,50g硝酸钠饱和溶液与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之比为1:2 D.80℃时,向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50g硝酸钠,充分搅拌后,最终得到250g溶液 10.(1分)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知识结构梳理 初中化学教材中主要介绍30种物质,其中有6种混合物,7种单质,13种 无机化合物和4种有机化合物。现将30种物质以物质分类的形式归纳如下: 1、空气和水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及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03% 0.94% 0.03%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及主要用途: 氮 气(N2) 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等) 物理性 质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常温下稳定。 (2)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氧气等物质反应。 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故又称惰性气体。 用 途 保护气 电光源 (4)空气和水的污染和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③ 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水的污染源: ①业生产中的三废: 废液 、 废渣 、 废气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 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2、碳及其化合物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 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a 充分燃烧生成CO2 ,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 ,化学方程式为 2C+O2=2CO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蓝色。 氧化物:H 2O 、CO 2、CO 、CaO 酸:HCl 、H 2SO 4、HNO 3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CuSO 4·5H 2O 、CaCO 3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混合物:空气、煤、石油、生铁、钢、无定形碳 无机化合物 物 质 纯净物 单 质 金属单质:Fe 、Al 、Cu 。 非金属单质:O 2、H 2、金刚石和石墨。 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为H 2O 。 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休,凝固点0℃,沸点100℃,4℃时 密度最大,为1g/cm 3 ,冰的密度比水小。 ①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H 2O 2H 2 ↑+ O 2 ↑ ②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H 2O+CO 2 = H 2CO 3 ③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CaO+ H 2O = Ca(OH)2 用途:工业、农业、生活等 性质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第4讲溶液专题练习

第4讲溶液 命题点1溶液的形成 1.(xx·无锡)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C) A.甜面酱 B.豆奶粉 C.白砂糖 D.花生油 2.(xx·梧州)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D)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固体溶解时都放出热量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3.(xx·绥化)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醋酸能洗去暖水瓶内壁的水垢 D.酒精能洗涤瓷砖上的水锈 命题点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4.(xx·宜昌)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B)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5.(xx·兰州)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内装有某种固体,向其中滴加某种液体后U形管内液面a 低于b,不符合上述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C)

A.生石灰和水 B.铁粉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纯碱和稀盐酸 命题点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6.(xx·嘉兴)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操作I一定是降温 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7.(xx·宁波)20 ℃时,四个实验小组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加入到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 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水的质量/g5******* 所取NaCl的质量/g1******* 乘余NaCl的质量/g027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20 ℃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NaCl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命题点4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8.(xx·孝感)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8 g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9.(xx·荆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 1.(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B.杯弓蛇影C.冰消雪融D.铁杵磨针 2.(2分)下列物品主要由合金制成的是() A.塑料水杯B.单车轮胎C.羊毛衣服D.青铜塑像 3.(2分)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 A.氯化钠B.蒸馏水C.浓硫酸D.葡萄糖 4.(2分)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A、 B.B、C .C、D.D、 5.(2分)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蛰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食盐水(pH≈7)B.牙膏(pH≈9)C.肥皂(pH≈10)D.米醋(pH≈3) 6.(2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三个二氧化硫分子:2SO3B.两个氧分子:2O C.Co元素的化合价:Na O2D.一个铝离子:Al+3 7.(2分)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A. 测定空气中O2含量B. 检验氢气的纯度 C. 探究燃烧的条件D. 证明密度:CO2>空气 8.(2分)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 B.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 C.人体中锗是常量元素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 9.(2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A.C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B.CO2(HCl):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C.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 D.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0.(2分)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温度为10℃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 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C.在10℃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有晶体析出的是Ce2(SO4)3 D.22℃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70% 11.(2分)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 B.B、C.C、D.D、 12.(2分)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H3D.N2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