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现场急救

骨折固定现场急救
骨折固定现场急救

手指口述部分(随机选两项进行考试)

骨折固定的目的:

1.避免骨折端刺伤血管、神经、皮肤;

2.固定肢体,减轻疼痛,使病人安静;

3.便于运送,避免在搬运和转运过程中增加病人痛苦。

判定骨折的几种简单方法:

1.疼痛:突出表现是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移动时有剧痛,静止时则疼痛减轻。根据疼痛的轻重和压痛点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骨折的部位。无移位的骨折只有疼痛没有畸形,但局部可有肿胀或血肿。

2.肿痛: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

3.功能障碍: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4.畸形:受伤部位或者伤肢与健侧相比失去正常形态,呈现短缩、成角、旋转等。※

5.反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骨折后有不正常的活动。

6.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摩擦时可以听到或感到。

备注:骨折类型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不相通。骨折处的皮肤、黏膜完整。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相通。骨折处的皮肤、黏膜破裂损伤,骨折端与外界接触,暴露在体外。

骨折程度分为完全性骨折(骨断裂成三块以上的碎块又称为粉碎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和嵌顿性骨折(又叫嵌插骨折,断骨两端相互嵌在一起)。

固定材料有哪些:

夹板、绷带、三角巾。四肢骨折需特制的夹板,临时没有特制夹板可就地取材,使用硬纸板、木板条、甚至书本、杂志、树枝(粗)、雨伞等。

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1.有伤口和出血时,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然后再进行骨折固定。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

2.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上、下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3.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处的下端,以免导致骨折端面错位。

4.夹板和就便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用一些棉花、碎布、毛巾等软的物品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尤其是夹板两端和有间隙的地方,防止松动及引起皮肤损伤。

5.绷带松紧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

6.在四肢固定时,要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随时观察有无苍白、青紫、皮温降低等现象。如发

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

实践部分(随机选两项进行考试)

1.前臂骨折临时固定法:先用两块相应大小的夹板置于前臂掌、背侧,绑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上臂骨折临时固定法:用两块相应大小的夹板置于上臂内、外侧,绑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3.小腿骨折临时固定法:用两块等长夹板从足道大腿内、外侧绑扎固定。

4.大腿骨折临时固定法:用一块从足跟到腋下的长夹板,置于伤肢外侧。另一块从大腿根部到膝下的夹板置于伤肢内侧,绑扎固定。

备注:

1.骨折包扎前要先判断是否为开放性骨折,若为开放性骨折,这需要先止血。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不要送回伤口内,开放性骨折现场不要冲洗,不要涂药。

2.暴露肢体(手指、脚趾)末端以便观察末梢血运。

3.固定伤肢后,如有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4.如现场对生命安全有威胁要移至安全区再固定。

5.固定时,固定要牢固,不能过松或过紧。在夹板与骨折、关节突出处要加衬垫,以加固和防止皮肤损伤,固定时操作要轻。

6.现固定骨折的上端(近心端),再固定下端(远心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7.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以防止肢体旋转及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

8.止血材料:a止血带:气囊止血带、表带式止血带,也可用宽的、扁平的布制材料(如三角巾、手绢、衣服、毛巾)折成三指宽的宽带以应急。b敷料(控制出血,保护伤口,预防感染):纱布垫、创口贴、创伤敷料(大而厚的具有吸附能力的无菌敷料,敷料要比伤口大至少3厘米)

9.止血方法:包扎止血(表浅伤口,出血量小)、加压包扎止血(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指压止血法(出血量多的伤口,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加垫屈肢止血(用于外伤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填塞止血、止血带止血(采用其他止血法人不能止血的方可用止血带止血,止血带放置在上肢上臂的上1/3处,下肢大腿的中上部;止血带放置部位要有衬垫,松紧适度;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上肢每60min、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放松1-2min,放松期间要用指压法、直接压迫法止血,扎紧时间不宜超过4h,严禁用电线、铁丝、绳做止血带。)

骨折急救五原则以及处理方法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

骨折的现场急救

骨折的现场急救 骨折是一种很常见的骨科疾病,现实生活骨折都是突发性的,所以面对这种突发病,其急救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着你的病情是否能急时的治疗。那么骨折的现场急救方法有哪粘结呢?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能了解到骨折的急救方法,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骨折急救的方法: (1)首先检查病人的一般情况,以判断局部及全身损伤的严重性,以便及时抢救或挽救生命。 (2)如果肢体完全离断,就应将断端肢体包扎止血后,再将离断肢体放入冰桶(夏天),连同病人一块送到医院急救。 (3)若为不完全离断肢体,就应在近端用止血带止血,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还应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每次5分钟。 (4)简单固定:在骨折现场找些木棍、扁担、木板等物对骨折肢体进行固定。若没有任何东西可用来固定骨折肢体,可将骨折上肢固定在胸侧,骨折下肢固定在健侧,一般固定用品长度应超过上下两个关节。 (5)安全搬运病人。若为一般肢体骨折,在固定好后,用担架或其他工具运送即可。若为脊柱骨折,在搬动时,最好3人站在同侧,用手平平托起,再平放于木板上,以防脊柱扭曲造成截瘫。若为颈椎骨折,搬动时,应由一人轻轻牵引头部,平放在担架上,而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应保持牵引位,以防翻身时扭动颈椎。 以下是下肢骨折的固定法: 参考资料:《骨折急救》https://www.360docs.net/doc/b112072075.html,/guzhe/

户外骨折现场急救第一步是要求对伤员骨折情况进行判断: 在不知道伤员受伤程度的情况下,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如果伤员正身处危险境地,如燃烧的汽车内、车辆较多的马路上,救助者应以不扭动伤员体位的方式,将伤员移到安全的地方。注意应该平行搬运。 对骨折伴有伤口的伤者,应立即封闭伤口。包扎时,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过紧时会导致伤肢的缺血坏死,过松时起不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如有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引起深部感染。 临时固定: 车祸往往导致骨折,伤者出现局部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情况。有的骨折外观无创口,称为闭合性骨折。同时存在有创口的骨折,称为开放性骨折。 肋骨骨折往往伴有胸腔脏器损伤,要注意有无血气胸发生。对没有明显呼吸困难的肋骨骨折,可在呼气未了时用宽胶布或三角巾紧贴廓扎好,以便限制呼吸运动,减少痛苦。 肩部骨折:可将上臂固定于胸侧,前臂用颈腕带悬吊。 手臂骨折包扎: 上臂骨折:上臂骨折可用前后夹板固定,屈肘悬吊前臂于胸前。如无夹板,也可屈肘将上臂固定与胸部。 前臂及腕部骨折:前臂及腕部背侧放一夹板。用绷带或布带缠绕固定,并屈肘、悬吊前臂于胸前。 髋部及大腿骨折:夹板放在上肢外伤,上自腋下,下至踝上,用绷带缠绕固定,也可用两侧并拢中间放衬垫,用布带捆扎固定。 小腿骨折:内外侧放夹板,上端超过膝关节,下端到足跟。再缠绕固定。 躯干部骨折:伤员应平卧于硬板上,最好仰卧位,两侧放沙垫等物防止滚动。 颅骨骨折: 开放性颅骨骨折有头皮裂开,所以容易发现。闭合性颅骨骨折有时可见局部凹陷或头皮有血肿而隆起,这多半表明有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如果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颅内血肿压迫,则昏迷时间较长,或清醒后又陷入昏迷,说明情况十分严重,应即速外理,否则有生命危险。正确的急救措施是将伤员平放,头稍垫高。有创口或脑脊液外溢时,按前面所述原则处理。耳鼻有溢液者,切不可加压填塞。应急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尽可能保持伤肢于伤后位置,不要任意牵拉或搬运病人。 单纯的颜面骨折、上肢骨折,在做好临时固定后可挽扶伤员离开现场。 膝关节以下的下肢骨折,可背运伤员离开现场。 颈椎骨折:一人双手托住枕部、下颌部,维持颈部伤后位置,另两人分别托起腰背部、臀部及下肢。 受伤者搬运 胸腰椎骨折:一人托住头颈部,另两人分别于同侧托住胸腰段及臀部,另一人托住双下肢,维持脊柱伤后位置。 髋部及大腿骨折:一人双手托住腰及臀部,伤员用双臂抱住救护者的肩背部,另一人双手托住伤员的双下肢。

骨折现场急救五原则

骨折现场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作者系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张力丹)

骨折的急救处理

骨折的急救处理 教学目标: 1、了解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 2、掌握对骨折伤肢的固定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书本、树枝、布条等。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书本,布条。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有意外情况发生,骨折就是一种较常见、后果比较严重的意外伤害。同学们必须掌握急救知识,才能在老师和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及时处理,将伤害降至最低。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骨折的急救处理,板书课题。 二、骨折的急救处理演示讲解 骨折往往是由摔伤、撞伤和击伤所致。判断骨折主要看皮下是否出血、畸形、骨擦音、肿胀以及非正常(非关节)运动等现象。如果自己判断可能是骨折了,应立即用夹板固定,无夹板时也可用书本等固定,否则触及血管,会造成畸形,这样做即使没有骨折也无坏处。例外,准备急救物品和药品,如无菌敷料(纱布和纱垫等)、绷带、三角巾等。 ●锁骨骨折 症状:锁骨变形,有血肿,肩部活动时疼痛加重。

处理:这时应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刺激,以免损伤锁骨下血管,只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即可。如无三角巾可用围巾代替。 ●上臂骨折(肱骨干骨折) 症状:上臂肿胀、瘀血、疼痛。活动时出现畸形。上肢活动受限制。 处理:用夹板先放后侧,再放前侧,最后放内、外侧夹板,然后用四条绷带或2—3条三角巾固定。由于桡神经紧贴肱骨干,固定时骨折部位要加厚垫保护以防止桡神经损伤(桡神经负责支配整个上肢的伸肌功能。桡神经一旦受损,便不能伸肘,不能抬腕和手指伸直有障碍)。同时肘部要弯曲,悬吊上肢。如果现场没有夹板等固定物,可用三角巾将上臂固定在身体上,方法是将三角巾叠成宽带后通过上臂骨折部位绕过胸前和胸后在对侧打结固定,同样上臂也要悬吊在胸前。 ●前臂骨折 症状:前臂骨折分桡骨或尺骨,或桡尺骨双骨折。活动时有非关节运动,显现畸形。 处理:前臂骨折对血管神经损伤机会不大。可用小夹板或用上下两块木板固定,肘部弯曲90度悬吊在胸前。也可用书本垫在前臂下方直接吊起前臂。 ●股骨骨折(大腿骨骨折) 症状:股骨干粗大,只有巨大暴力如车祸等所致。损伤大时出血多,易出现休克。骨折后大腿肿胀、疼痛、变形或缩短。 处理:如果有条件,可用一块长夹板从伤侧腋窝下到脚后跟,一块短夹板从大腿根内侧到脚后跟,同时将另一条腿与伤肢并拢,再用

骨折现场急救知识

骨折现场急救知识 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难免有跌、坠、撞、扭伤等不幸发生,轻者造成软组织损伤,重者会发生骨折,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创伤发展和预后影响极大。 现场急救,首先要及时止血和治疗休克,骨折后引起休克的重要原因是出血、疼痛和内脏损伤,一般出血多数可用纱布等消毒物品在伤口处加压包扎止血,如果现场没有消毒物品,可用干净的手帕或衣服等包扎,四肢大出血可用止血带在伤口上端进行止血,止血带扎在衣服外面,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时间长时,每间隔一小时松一次,见到伤口渗血时再扎上。如果没有止血带,可用布带等物代替。 现场急救中,对疑为骨折的伤员,可做临时固定,目的是防止因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减轻疼痛,预防休克,这对骨折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处的上、下两关节,对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穿出皮肤)必须先行止血、包扎,再固定骨折肢体,固定的材料可用绷带、棉垫、木夹板等,亦可采用树枝、竹杆、木棍、纸板、书卷、雨伞、衣服、腰带等代用品,固定夹板与肢体之间要加棉垫、衣片等衬垫,防止皮肤受压损伤;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便于观察血循环。固定完成后,如出现指、趾苍白、青紫,肢体发凉、疼痛或麻木,表明血循环不良。应立即检查原因,如为缚扎过紧,需放松缚带或重新固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部位骨折的急救法: 前臂骨折:用一块从肘关节至手掌长度的木板或用一本16开杂志,放在伤肢外侧,以绷带或布条缠绕固定,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悬吊胸前。 上臂骨折:把长达肩峰至肘尖的衬垫木板或硬纸板。放在伤肢外侧,以绷带或布条缠绕固定,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悬吊胸前。

[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骨折现场急救措施

[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骨折现场急救措施盆骨骨折主要是指骨盆的损伤,盆骨骨折主要多发于交通事故或者是各类工程事故中。今天为大家了盆骨骨折的急救处理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骨折的部位与合并伤的发生密切相关: 耻骨支骨折、耻骨联合分离及弓状韧带撕裂容易合并膀胱及男性后尿道损伤; 坐、耻骨支骨折易合并女性生殖道损伤; 坐骨支骨折合并直肠损伤; 骶髂关节脱位及其周围骨折易合并髂内血管及腰骶神经根损伤; 骶骨骨折及半骨盆脱位易合并髂外血管及骶1、骶2 神经根损伤; 髂耻隆起骨折可能合并股动脉、闭孔神经损伤;坐骨结节及坐骨下支骨折易合并坐骨神经损伤。

骨盆骨折的常见合并症: 休克、腹膜后血肿、髂血管损伤、腹内实质脏器(内出血)或空腔脏器(腹膜炎)伤、膀胱尿道损伤、肛门直肠损伤、腰骶丛或周围神经损伤、四肢脊柱骨折脱位以及诸如头颅、胸部损伤等等。 一般来说,前环损伤多伴脏器伤,而后环损伤则多伴血管、神经损伤。 分阶段治疗策略: 第一阶段——在急救室或手术室: 首先应仔细排除盆腔脏器损伤,如膀胱、尿道、直肠及盆腔大血管、神经的损伤。积极控制出血、抗休克治疗(输血、输液),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盆,血管栓塞、腹腔填塞等。 第二阶段——在ICU: 复苏、纠正凝血功能紊乱、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体征、重新进行检查评估。

第三阶段——在手术室: 取出盆腔填塞物,治疗脑、胸、腹外伤等其他合并损伤,进行骨盆骨折的二期手术治疗。 骨盆骨折一般出血较多,且多伴有休克征象。急诊入院时,病情急,变化快。接诊人员首先应迅速、敏捷、沉着冷静地配合抢救,及时测量血压、脉搏以判断病情,同时输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备好手套、导尿包、穿刺针等,以便待病情稳定后配合医生检查腹部、尿道、会阴及肛门。 牵引治疗其间,要观察病人的体位、牵引重量、肢体外展角度,保证牵引效果,耍将患者躯干、骨盆、患肢的体位联系起来观察。要求躯干要放直,骨盆要摆正,脊柱与骨盆要垂直。同时要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如牵引针服疼痛、牵引肢体麻木、足部背伸无力等,警惕因循环障碍而导致的缺血性痉挛,或因排总神经受压而致的足下垂发生。 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及呼吸、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尤其是年老体弱者,长期卧床,呼吸变浅,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及排尿不全,尿渣沉淀。要鼓励病人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评分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共10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物品准备:(10分) 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操作内容: (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其中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曲90 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 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 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其中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 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3)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其中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4)胫排骨(小腿)骨折固定法(70分)其中口述(10分) 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定至跖关节及足底。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大腿、膝、踝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骨折的急救措施

骨折的急救措施 (一)处理伤口。对出血伤口或大面积软组织撕裂伤,应立即用急救包、绷带或清洁布等予以压迫包扎,绝大多数可达到止血的目的。有条件者,在包扎前先用双氧水和凉开水清洗伤口,再用酒精消毒,作初期清创处理。 对伤口处外露的骨折断端、肌肉等组织,切忌把它们送回伤口内,因为已被污染,会将细菌和异物带进伤口深部而引起化脓性感染。如有条件,可用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暂时包扎,送到医院后再作进一步处理。 (二)固定断骨。及时正确地固定断骨,可减少伤者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的继发损伤,同时也便于伤者的搬运和转送。固定断骨的工具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但其长短要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处错动为准。如一时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 (三)适当止痛。骨折会使人疼痛难忍,特别是有多处骨折,容易导致伤者发生疼痛休克,因此,可以给伤者口服止痛片等,作止痛处理。(四)安全转运。经过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将伤者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救治。转运伤者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撞伤处,以减少伤者的疼痛。同时还要注意伤者的保暖和适当的体位,昏迷伤者要保持呼吸道畅通。 在搬运伤者时,不可采取一人抱头、一人抱脚的抬法,也不应让伤者

屈身侧卧,以防骨折处错移、摩擦而引起疼痛和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及重要器官。抬运伤者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 脊柱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五)多处受伤的伤者,急救应以关键部位为主。

骨折固定现场急救

骨折固定现场急救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手指口述部分(随机选两项进行考试) 骨折固定的目的: 1.避免骨折端刺伤血管、神经、皮肤; 2.固定肢体,减轻疼痛,使病人安静; 3.便于运送,避免在搬运和转运过程中增加病人痛苦。 判定骨折的几种简单方法: 1.疼痛:突出表现是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移动时有剧痛,静止时则疼痛减轻。根据疼痛的轻重和压痛点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骨折的部位。无移位的骨折只有疼痛没有畸形,但局部可有肿胀或血肿。 2.肿痛: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 3.功能障碍: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4.畸形:受伤部位或者伤肢与健侧相比失去正常形态,呈现短缩、成角、旋转等。※ 5.反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骨折后有不正常的活动。 6.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摩擦时可以听到或感到。 备注:骨折类型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不相通。骨折处的皮肤、黏膜完整。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相通。骨折处的皮肤、黏膜破裂损伤,骨折端与外界接触,暴露在体外。 骨折程度分为完全性骨折(骨断裂成三块以上的碎块又称为粉碎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和嵌顿性骨折(又叫嵌插骨折,断骨两端相互嵌在一起)。 固定材料有哪些: 夹板、绷带、三角巾。四肢骨折需特制的夹板,临时没有特制夹板可就地取材,使用硬纸板、木板条、甚至书本、杂志、树枝(粗)、雨伞等。 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1.有伤口和出血时,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然后再进行骨折固定。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 2.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上、下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3.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处的下端,以免导致骨折端面错位。

四肢骨折固定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共2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1)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曲90 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 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 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2)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 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3)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 1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4)胫排骨(小腿)骨折固定法 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定至跖关节及足底。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

掌握医疗急救常识的重要性

现场急救的重要性 现场急救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于医护人员还是我们每个人来说,了解和学习它意义重大。 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 急救的目的是保存生命──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部。促进复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卧姿势、善言安慰。 现场救护是指在事发的现场,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事故发生后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抢救危重伤员最重要的时刻,医学上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刻”。在此时间内,抢救及时、正确,生命有可能被挽救;反之,生命丧失或病情加重。现场及时、正确的救护,为医院救治创造条件,能最大限度地挽救伤员的生命和减轻伤残。在事故现场,“第一目击者”对伤员实施有效的初步紧急救护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然后,在医疗救护下或运用现代救援服务系统,将伤员迅速送到就近的医疗机构,继续进行救治。 应急救援工作中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发生事故的处理和人员的及时救护,在现场救护中人们常常将抢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伤员寄托于医院和专业的医护人员,缺乏对在现场救护伤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这种传统的观念,往往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救命的黄金时刻”。实际在救援中最有效的救援人员往往是第一目击者。 现场急救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挽救生命。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如对心跳呼吸停止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 2.稳定病情。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对症、医疗支持及相应的特殊治疗与处置,以使病情稳定,为下一步的抢救打下基础。 3.减轻痛苦。通过一般及特殊的救护安定伤员情绪,减轻伤员的痛苦。 4.减少伤残。发生事故特别是重大或灾害事故时,不仅可能出现群体性中毒,往往还可能发生各类外伤,诱发潜在的疾病或使原来的某些疾病恶化,现场急救时正确地对病伤员进行冲洗、包扎、复位、固定、搬运及其他相应处理可以大大降低伤残率。 对于企业员工而言,学习和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救和救援常识,对于减轻事故后果,实施有效的救援非常必要。因为在发生事故紧急情况下,各种复杂问题都会出现,即使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救护的原则与在医院里也大有不同,应学习和了解应急救援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便实施有效的方法。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最新版)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最新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36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最新版) 骨折现场急救需遵循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

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

骨折现场急救处理 骨折现场急救需遵循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 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

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骨折现场急救

骨折现场急救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那么,遇到骨折时你该如何进行现场急救?以下就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骨折现场急救(1)首先检查病人的一般情况,以判断局部及全身损伤的严重性,以便及时抢救或挽救生命。 (2)如果肢体完全离断,就应将断端肢体包扎止血后,再将离断肢体放入冰桶(夏天),连同病人一块送到医院急救。 (3)若为不完全离断肢体,就应在近端用止血带止血,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还应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每次5分钟。 (4)简单固定:在骨折现场找些木棍、扁担、木板等物对骨折肢体进行固定。若没有任何东西可用来固定骨折肢体,可将骨折上肢固定在胸侧,骨折下肢固定在健侧,一般固定用品长度应超过上下两个关节。 (5)安全搬运病人。若为一般肢体骨折,在固定好后,用担架或其他工具运送即可。若为脊柱骨折,在搬动时,最好3人站在同侧,用手平平托起,再平放于木板上,以防脊柱扭曲造成截瘫。若为颈椎骨折,搬动时,应由一人轻轻牵引头部,平放在担架上,而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应保持牵引位,以防翻身时扭动颈椎。 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1.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2.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3.简单固定 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4.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物品准备(10分):1. 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的操作(70分):该考题灵活一般是在模拟人跟前一边口述一边操作。 一、肱骨(上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曲90 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 无夹板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10~15cm 宽的条带,其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屈肘90 度,再用小悬臂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二、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 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2 .无夹板固定法采用大悬臂带、三角巾固定法。用大悬臂带将骨折的前臂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再用一条三角巾将上臂带一起固定于胸部,在健侧腋下打结。 三、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 .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用两块夹板(内侧夹板长度为上至大腿根部,下过足跟;外侧夹板长度为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分别放在伤腿内外两侧(若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伤腿外侧),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腋下、腰部、膝、跖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四、胫排骨(小腿)骨折固定法(70分)口述(10分) 1.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夹板长度超过膝关节,上端固定至大腿,下端固定至跖关节及足底。并将健肢靠近伤肢,使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关节处及空隙部位均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带先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固定,然后分别固定大腿、膝、踝等处。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2 .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 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考官提问:(20分) 1、问题: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骨折临时固定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①.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②.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员。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折的远端夹板必须托扶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的关节均必须固定。绷带、三角巾切忌绑扎在骨折处。

实用现场急救技术试题及答案

实用现场急救技术试题及答案 1、构成膝关节的骨有:d A.股骨和胫骨 B.股骨、胫骨、腓骨 C.股骨、腓骨、髌骨 D.股骨、胫骨、髌骨 2、.包扎止血法不能用的物品是d A.绷带 B.三角巾 C.止血带 D.麻绳 3.小儿心肺复苏循环支持中,以下哪项不对d A.儿童、婴儿触摸肱动脉判断心跳是否存在 B.若无循环体征或伴灌注不良且心率<60次/分时应给予胸外按压 C.儿童胸外心脏按压采用单手胸部按压技术 D.婴儿胸外心脏按压深度1.5~3厘米 4.搬运昏迷伤员时应取的体位是c A.仰卧位,下肢屈曲 B.侧卧位,下肢屈曲 C.侧卧位,头偏向一侧 D.仰卧中凹位 5.有关骨折处理,不正确的是d A.前臂骨折可用夹板固定 B.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固定于胸廓 C.下肢骨折可以和另一腿一起固定 D.开放性骨折可以将骨折端还纳 6.开放性气胸的急救,首先要:d A.肋间插管引流 B.胸探查 C.气管插管辅助呼吸 D.迅速封闭胸壁创口 7.抢救过敏性休克时,应首先选用:d A.多巴胺 B.地塞米松 C.异丙嗪 D.肾上腺素 8.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区别是:c A.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 B.紫癜呈对称分布 C.血小板正常 D.有过敏史 9.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转运前首先应:c A.持续中心静脉压测定

B.彻底清创 C.建立静脉输液途径 D.消毒敷料包扎创面以免再污染 10.挤压伤不常发生于:d A.肺 B.心 C.膈肌 D.空虚的膀胱 11.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12.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a A.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 B.行12导心电图检查 C.建立深静脉通道 D.准备电除颤 13.用绷带包扎上下粗细不等的肢体时应当选用()方法比较合适c A.环形包扎 B.八字包扎 C.螺旋反折包扎 D.蛇形包扎 14.支气管哮喘转送注意事项哪个不正确d A.吸氧 B.保持静脉通道通畅 C.途中严密观察神志、呼吸、血压、心率、心律等变化 D.给予强心药 15.胸外电除颤时,两电极板应分别置于c A.胸骨右缘锁骨下方,胸骨左缘第2肋间 B.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3肋间 C.胸骨右缘锁骨下方,左侧乳头外下方 D.胸骨右缘第3肋间,心尖区 16.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b A.颈动脉搏动 B.面色由紫绀转为苍白 C.出现自主呼吸 D.瞳孔恢复对光反射 17.左前臂有一3公分长的伤口,见渗血,适宜的止血方法是d A.指压伤口近心端 B.加压包扎止血法 C.止血带止血法 D.加垫屈肢止血法

骨折固定现场急救

手指口述部分(随机选两项进行考试) 骨折固定的目的: 1.避免骨折端刺伤血管、神经、皮肤; 2.固定肢体,减轻疼痛,使病人安静; 3.便于运送,避免在搬运和转运过程中增加病人痛苦。 判定骨折的几种简单方法: 1.疼痛:突出表现是剧烈疼痛,受伤处有明显的压痛点,移动时有剧痛,静止时则疼痛减轻。根据疼痛的轻重和压痛点的位置,可以大体判断骨折的部位。无移位的骨折只有疼痛没有畸形,但局部可有肿胀或血肿。 2.肿痛:出血和骨折端的错位、重叠,都会使外表呈现肿胀现象。 3.功能障碍: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4.畸形:受伤部位或者伤肢与健侧相比失去正常形态,呈现短缩、成角、旋转等。※ 5.反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骨折后有不正常的活动。 6.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端摩擦时可以听到或感到。 备注:骨折类型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不相通。骨折处的皮肤、黏膜完整。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或体内空腔脏器相通。骨折处的皮肤、黏膜破裂损伤,骨折端与外界接触,暴露在体外。 骨折程度分为完全性骨折(骨断裂成三块以上的碎块又称为粉碎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和嵌顿性骨折(又叫嵌插骨折,断骨两端相互嵌在一起)。 固定材料有哪些: 夹板、绷带、三角巾。四肢骨折需特制的夹板,临时没有特制夹板可就地取材,使用硬纸板、木板条、甚至书本、杂志、树枝(粗)、雨伞等。 骨折固定的注意事项: 1.有伤口和出血时,应先止血和包扎伤口,然后再进行骨折固定。如有休克,同时进行抢救。 2.固定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上、下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3.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处的下端,以免导致骨折端面错位。 4.夹板和就便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在固定时用一些棉花、碎布、毛巾等软的物品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尤其是夹板两端和有间隙的地方,防止松动及引起皮肤损伤。 5.绷带松紧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 6.在四肢固定时,要露出手指或脚趾,以便随时观察有无苍白、青紫、皮温降低等现象。如发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魏永忠 【目的】 急救时的固定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运输和搬运。 【物品准备】 1.木质、铁质、塑料制作的夹板或固定架。 2.就地取材,选用适合的木板、竹竿、树枝、纸板等简便材料。 【操作步骤】 1.上臂骨折固定:将夹板放在骨折上臂的外侧,用绷带固定;再固定肩肘关节,用一条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悬吊前臂于胸前,另一条三角巾围绕患肢于健侧腋下打结。若无夹板固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用三角巾先将伤肢固定于胸廓,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 2.前臂骨折固定:将夹板置于前臂四侧,然后固定腕、肘关节,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吊于胸前,用另一条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若无夹板固定,则

先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3.股骨骨折固定:①健肢固定法: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双下肢绑在一起,在膝关节、踝关节及两腿之间的空隙处加棉垫。②躯干固定法:用长夹板从脚跟至腋下,短夹板从脚跟至大腿根部,分别置于患腿的外、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捆绑固定。 4.小腿骨折固定:用长度由脚跟至大腿中部的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亦可用三角巾将患肢固定于健肢。 5.脊柱骨折固定:将伤员仰卧于木板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绷带将脖、胸、腹、髂及脚踝部等固定于木板上。 【注意事项】 1.有创口者应先止血、消毒、包扎,再固定。 2.固定前应先用布料、棉花、毛巾等软物,铺垫在夹板上,以免损伤皮肤。 3.用绷带固定夹板时,应先从骨折的下部缠起,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

急救现场处理概念及主要任务

急救现场处理概念及主要任务 急救现场处理,也叫现场抢救或入院前急救。它是指一些意外伤害、急重病人在未到达医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目的是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和痛苦,为了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急救现场处理的主要任务 急救现场处理的产要任务是抢救生命、减少伤员痛苦、减少和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送到医院。 1、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中毒现场,如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 4、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同时尽快送往医院。 5、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6、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7、神志昏迷者,未明了病因前,注意心跳、呼吸、两侧瞳孔大小。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8、迅速而正确地转运:按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病情变化。 总之,就地抢救就是保证维持伤病员生命的前提下,应抓主要矛盾,分清主次,有条不紊的进行,切忌忙乱,以免延误功丧失有利时机。 ●开放伤口处理 意外发生后,常常造成伤员皮肤、肌肉或其他组织的裂开,甚至骨折断端外露、腹腔脏器、颅脑组织外溢等情况,都应进行严密的包扎保护,以减少受伤部位暴露时间和污染的程度。覆盖伤口的敷料应尽量用干净的毛巾或软质布料,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包扎范围应超出伤口边缘5-10公分。避免外露的骨折断端因活动而引起疼痛和继续损伤。 颅脑开放性损伤有脑组织膨出,或腹部损伤有脏器出时,不能直接加压包扎或将脏器强行放入,应在膨出或脱出组织周围用纱布、毛巾等围起一道"围墙",再用适合大小的干净搪瓷碗或其他能起到保护作用的器皿罩上,然后包扎固定。运送时,如系腹部伤时,取仰卧屈膝位,使腹部松驰。如系颅脑部部,则固定头部。 ●骨折固定 意外伤害面致骨折,出现局部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情况。有的骨折外观无创口,称为闭合性骨折。同时存在有创口的骨折,称为开放性骨折。 骨折后要限制伤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和减少疼痛。用夹板固定骨折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所用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小木板条、木棒、竹片、手杖、硬纸板等。上夹板前,可用棉花、软物垫好,绑扎时应将骨折上下两个关节都必须同时固定,才能限制骨折处的活动。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随时观察末梢血液循环。如果指(趾)尖苍白、发凉、发麻或发紫,说明固定太紧,要松开重新调整固定压力。上肢骨折固定的位置要取屈肘位,绑好后用带子悬吊于颈部,下肢骨折要取伸直位固定。脊柱骨折要将伤员平抬平放在硬板上再给予固定。千万不能用帆布、绳索等软担架运送,一定要保持脊柱挺直位置,更不能扶持伤员试图行走。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脊髓神经损伤,导致截瘫,后果不堪设想。 肋骨骨折往往伴有胸腔脏器损伤,要注意有无血气胸发生。对没有明显呼吸困难的肋骨骨折,可在呼气未了时用宽胶布或三角巾紧贴胸廓扎好,以便限制呼吸运动,减少痛苦。 ●车祸 车祸又称交通肇事。车辆自撞或互撞易造成各种伤害,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多为复合伤,应全面检查,防止漏诊。下面介绍脑震荡、颅骨骨折、胸部和腹部创伤的处理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