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损伤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对损伤病理的认识

人体为统一的整体,其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筋骨,脏腑,经络等各部分之间的功能正常.若机体遭受损伤后,脏腑,气血,筋骨,经络之间的功能必然产生紊乱或异常,因而导致一系列病变.正如<正体类要>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骨伤科疾病发生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也发生病理变化。人体的损伤,虽有外伤与内损之分,从表面上看,外伤似乎主要是局部皮肉筋骨的损伤,但人体受外力影响而遭受的局部损伤,每能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素乱,因而一系列症状随之而来. 所以在整个诊治过程中,应从整体观点出发,对气血、筋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加以研究探讨,才能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外伤疾患多由于皮肉筋骨损伤而引起气血瘀阻,经络阻塞,或津血亏损,或瘀血邪毒由表入里,而导致脏腑不和;亦可由于脏腑不和由里达表引起经络、气血、津液病变,导致皮肉筋骨病损。

第一节损伤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的生理功能

一气

气的生理意义有二,一是指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之溉,是谓气”, 气功的“气”即非气体的“气”,也非单纯的人体精微物质,而是相对于形体而言,是形体功能及功能性物质的系统性的整体。另外是指脏腑组织的机能活动,如<素问.经脉别论篇>说,”脾气散精.”这里的脾气,实则是脏腑功能的代称.水谷就是食物进入胃后精气被脾向上输运到肺,向下输送到膀胱,脾主运化的功能,就是脾气散精. 是指将饮食中的营养成分有效地输送至全身被充分利用的过程,是人体获得有效能源和维持正常代谢的关键环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重要环节。所以说“脾气散精”的功能关系到人体营养及代谢的全过程。

人体的气,来源有二,一为禀赋于父母,藏之于肾的肾之精气,另一来源为脾,肺摄取”水谷之精气”与”自然之清气”而成的结合体.前者又称为先天之气,后者称为后天之气.二者相互结合,入藏于肾,即称真气,真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力量源泉.循行分布到全身各处,内而五脏六腑,外则体表肌肤

. 真气形成以后,随经脉循行分布到全身各处,内而五脏六腑,外则体表肌肤.四肢百骸的功能,全赖真气的推动,其行于脉外,皮肤之中,分肉之间,性质刚悍者为卫气,具有温养肌肤,保护体表,抗御外邪的作用.其行于脉中,性质柔和者称营气,

具有生化血液内营脏腑,外营四肢的作用,其活动于胸中者称宗气,主要作用是上达于喉而司呼吸,贯于心肺以行血.上述各气,均属物质的气,若脏腑得此物质的气,就能各自表现自己的功能活动,由于脏腑功能并不相同,功能活动的气的名称,也就各不相同,如肝气,心气,脾气,肺气,胃气,,肾气等,经络得此物质的气,就在体内产生联络和传导作用,经络的这种功能,又称经络之气,

物质的气和功能的气二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资源,不可分割,物质的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脏腑经络机能的气相互协同作用,又能不断化生物质的气,如精,血,津液.脏腑经络机能活动的协同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化气,吸收,转化,排出的变化过程,称气化,物质的气,可以各自独司其功,而脏腑经络的气化,则

必须协同作用,缺一不可,故人体任何一处受损,都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气化,

除此之外,气尚有另一特点,它周流全身,上升下降,维持人体动态平衡.

中医临选方,是在立法前提下进行的,而立法又是在运用中医的辨证思维方法,进行确立证候的前提下进行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思维方法和过程。通过四诊收集患者的病史、症状等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分辨出证候,并拟定治疗方法。也包括中医理论贯穿在预防与养生实践中的过程。这就是辨证论治.依证立法,依法选方,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的意思。清热解毒法,一可用于外感热病病中毒热内盛的证候。如湿毒、温疫病程中,或风热疫毒攻冲头面红肿,口糜咽烂,或火热肿毒充斥三焦,而成烦恼、狂乱、吐衄、发斑。如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一类;二可用于火毒蕴结,气壅血滞,热炽肉腐而发痈疽疔疖疮疡,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一类,

由于受现代医学炎症概念的影响,清热解毒一法每用于临床各种疾病之中。由于此法的适应证多属于西医所说的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范围,又由于此法所用的方剂和药物在实验中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效果,往往使人在临证时,凡见传染性疾病则不分在表、在里,在脏、在腑,是风、是寒,是湿、是热,即投清热解毒法;凡见感染性疾病则不分初起与久病,脓成与未成,己溃与未溃,气血之盛与衰,即投清热解毒法,甚至把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与方剂当作西药抗生素使用。凡见西医所说的炎症,即投清热解毒之品。如此造成了此法的泛用、滥用的结果。其危害,轻者使病症迁延难愈,重者致寒凉伤中败胃而贻害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