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的康复训练
肩袖损伤的术后康复课件

肩袖损伤的症状与诊断
要点一
总结词
肩袖损伤的症状包括肩部疼痛、僵硬和无力,以及夜间疼 痛和压痛。医生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诊断肩 袖损能包括肩部疼痛、僵硬和无力。疼痛通 常在肩关节的前部和上部区域,尤其是在夜间和活动时加 重。患者还可能出现肩部无力,难以完成日常活动,如梳 头、穿衣等。体格检查中,医生可能会发现肩关节的活动 受限、肌肉萎缩和压痛。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或超声 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诊肩袖损伤,并确定损伤的程度和 位置。
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
总结词
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 术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通 常是针对严重或长期的肩袖损伤。
详细描述
非手术治疗是肩袖损伤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 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休息可以减轻肩部疼痛和炎症,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肩关节的运动范围和力量,药物 治疗则可以缓解疼痛和消炎。对于严重的或长期的肩袖 损伤,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缝 合撕裂的肩袖组织、修复受损的肌腱等,以恢复肩关节 的正常功能。
2023 WORK SUMMARY
肩袖损伤的术后康复 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 肩袖损伤概述 • 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 肩袖损伤术后的日常生活指导 • 肩袖损伤术后的康复训练 • 肩袖损伤术后的复查与随诊 • 肩袖损伤术后的预防措施
PART 01
肩袖损伤概述
肩袖损伤的定义与成因
PART 06
肩袖损伤术后的预防措施
预防再次损伤的措施
遵循医生的建议,避 免剧烈运动和重复性 上肢运动,以免加重 肩袖损伤。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 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 势,以减轻肩部压力。
肩袖损伤的康复

肩袖损伤的症状
肩部疼痛:可能逐渐加剧或突然 出现,通常在夜间或活动时加重 。
肩部活动受限:可能难以完成某 些日常活动,如穿衣、梳头等。
肩袖损伤可能会导致以下症状
肩部无力:感觉难以抬起或转动 手臂,尤其是在上举或外展时。
肌肉萎缩:如果损伤严重,可能 会出现肌肉萎缩。
02
肩袖损伤的诊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生诊断
医生通常会询问受伤的原因和症状,并进行身体检查,以确定肩袖损伤的程度和 位置。
通过进行平衡和稳定性训练,如瑜伽、普拉提等,可以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减轻肩袖负担。
借助器械的康复训练
01
电动助力器
使用电动助力器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减轻肩
袖负担。
02
水中运动
在水中进行运动可以减轻肩袖负担,缓解疼痛,如游泳、水中健身操
等。
03
体外冲击波疗法
对于顽固性肩袖损伤,可以尝试体外冲击波疗法,以刺激肩袖细胞的
再生和修复。
05
肩袖损伤的生活影响及预防
日常生活的影响
疼痛
肩袖损伤可能导致肩部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功能受限
肩袖损伤可能导致肩部活动范围受限,影响患者进行日常活动 ,如穿衣、洗澡、写字等。
社交障碍
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活动,使其难以参加 社交活动或体育运动。
工作的影响
工作效率下降
加强肩部肌肉 锻炼
通过进行适当的肩部肌肉 锻炼,可以增加肌肉的强 度和稳定性,预防肩袖损 伤。
避免过度使用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 持电话等姿势不当的行为 ,以减少肩部疲劳和损伤 风险。
注意保暖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计划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DEPARTMENT OF TRAUMA & ORTHOPAEDICS. PKUPH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计划
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和联系电话:
诊断:住院号
手术名称:手术时间:
备选训练项目术后1~3周术后4周术后6周术后8周1患肢等长收缩、健肢躯干正常活动
2垂肩旋转运动√√√√
3耸肩运动√√√√
4扩胸运动√√√√
5内收被动拉伸肩关节√√√√
持棒被动活动
6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7持棒屈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8持棒屈肘被动上举肩关节√√√√
9持棒伸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10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11背后持棒被动内旋肩关节√√
12持棒被动外旋肩关节√√√
持拉力器主动活动
13持拉力器前屈45°上举肩关节√
14持拉力器外展45°上举肩关节√
15持拉力器上举肩关节√√
16持拉力器向健侧拉伸肩关节√√
17持拉力器等肩高扩胸运动√√
18持拉力器屈肘前屈肩关节90°√√
19持拉力器向后拉伸肩关节√√
20固定拉力器一端水平向前拉伸肩关节√√
21固定拉力器一端腋下夹枕外旋肩关节√
22固定拉力器一端水平向后拉伸肩关节√
23固定拉力器一端掌心向上上举肩关节√
24固定拉力器一端掌心向下上举肩关节√
25固定拉力器一端内收肩关节√√。
肩袖损伤治疗方法

肩袖损伤治疗方法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onservative(保守治疗)和surgical(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方法针对轻度到中度的肩袖损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休息和限制运动:在损伤初期,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限制活动来减轻疼痛和炎症。
2.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可以帮助减轻炎症、保持关节灵活性和增强肌肉力量。
3. 药物治疗: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以
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
医生可能还会建议使用止痛药或进行局部注射以减轻疼痛。
4. 康复训练:通过定制的肩关节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肩袖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这些训练包括肩关节的活动和锻炼,以及逐渐增加负荷和运动幅度。
对于严重的肩袖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修复肩袖。
手术方法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1. 肩袖缝合:通过将损坏的肩袖组织接合到骨头上,可以实现肩袖的修复。
2. 肩袖重建:在肩袖损伤无法缝合修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用
其他组织(如肌腱移植)重建肩袖。
3. 肩关节镜手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肩关节内的小切口来进行修复和恢复肩袖。
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经过康复训练,并且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以达到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最佳效果。
肩袖损伤训练方法

肩袖损伤训练方法
肩袖损伤通过被动运动、主动运动、肌肉力量训练等方式锻炼。
以下是训练方法:- 被动运动:肩袖损伤手术治疗后一周可开始肩部被动运动,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屈曲和外旋运动。
- 主动运动:进行主动关节运动,如耸肩、扩胸,有意识地进行关节囊的收缩。
手术患者在术后1-3周逐渐进行,保守治疗患者在炎症反应减轻后,肩部固定3-4周后可进行主动关节活动。
运动后应按摩肩周,放松局部肌肉。
- 肌肉力量训练:肩部固定解除后,可逐渐通过屈肘、伸肘、扩胸、耸肩等动作,锻炼肩关节周围肌肉群。
肩袖损伤的训练方法需要根据损伤程度和恢复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如果疼痛或不适持续存在或加重,请及时咨询医生。
(医学课件)肩袖损伤的康复

使肩袖损伤患者能够恢复正常的肩部活动和肌 肉力量。
3
预防再损伤
通过全面的康复训练,预防肩袖损伤的再次发 生。
康复计划
急性期治疗
在肩袖损伤的急性期,应进行冰敷、压 迫包扎和抬高受伤部位等处理,避免剧 烈活动。
加强肌肉力量训练
在疼痛和活动度问题得到解决后,应着 重进行肩部肌肉力量训练,包括等长收 缩和等张收缩练习。
治愈标准
肩袖损伤完全愈合,无明显疼痛和功能 障碍,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或接近 正常。
有效标准
肩袖损伤有所改善,疼痛和功能障碍有 所减轻,肩关节活动范围有所改善。
显效标准
肩袖损伤明显好转,疼痛和功能障碍得 到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 。
无效标准
肩袖损伤未得到改善,疼痛和功能障碍 未得到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未得到改 善。
损伤程度评估
根据肩袖损伤的范围、程度和类型,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评估工具介绍
Neer评分
基于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体征,对肩袖损伤进行评 估。该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主动外展和外 旋等指标,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肩袖损伤 越轻微。
ASES评分
该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肌力等指标,总分 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肩关节功能越好。ASES 评分也是目前常用的肩关节功能评估工具之一。
03
肩袖损伤的康复方案
康复原则
01
渐进性训练
肩袖损伤的康复需要循序渐进,训练强度和量应逐渐增加。
02
疼痛控制
在康复过程中,应控制疼痛,避免过度疼痛导致二次损伤。
03
全面康复
不仅需要针对肩袖损伤本身进行治疗,还需促进肩部整体功能恢复。
康复目标
肩袖损伤的康复训练

肩袖损伤的康复锻炼有很多种类,要根据损伤的程度、修复的效果以及病人的配合程度,选择不同的康复锻炼,原则上说康复锻炼可以分为保守型和激进型两类康复锻炼,保守型康复锻炼的原则是在手术后的6-8周之内,进行肩关节的吊带或者支具的保护,在这段时间之内进行小范围的肩关节被动活动,在支具去除之后到术后三个月这段时间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练习,同时逐渐增加主动活动练习,三个月以后开始进行肩胛带肌肉和肩袖肌肉的康复力练习,恢复运动需要一年的时间,恢复日常生活需要半年到九个月的时间。
对于比较激进的康复锻炼,术后可以佩戴吊带,甚至都不佩戴吊带,术后可以在疼痛可以耐受的范围情况下,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和轻度的主动活动,六周之后开始增加主动活动的量,并且同时继续进行肩关节的被动牵拉训练,在之后的恢复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选择抗阻力训练和日常活动的使用,运动也要在半年以上才能开始。
肩袖损伤康复训练方法

肩袖损伤康复训练方法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影响肩部肌肉群的功能,使运动肩关节、颈椎和上肢的功能及活动度受到影响。
肩袖损伤可以分为三类:尿布类肩损伤、肩关节膝损伤和肩关节骨折性损伤。
肩损伤的症状包括疼痛、僵硬、失去活动度,甚至出现肌肉萎缩、疼痛加剧等。
康复训练是恢复肩袖损伤的必要手段,其目的是改善肌肉活动能力,缓解症状,恢复肩关节、颈椎和上肢的功能及活动度。
在进行康复训练前,应该先进行一些基础训练,包括体育运动、拉伸训练和冷热疗法。
此外,也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手段,如热敷疗法、腰部悬吊等,来帮助肩部肌肉放松。
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功能性测试,以预测康复效果,防止运动过度或运动无益。
其次,可以开展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肩袖和上肢肌肉锻炼、改善运动技术和坐立姿势矫正等。
在锻炼肩袖和上肢肌肉的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的持久性,力量的逐渐增加,以促进肌肉在训练中获得更好的结果。
另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进行定制化训练,结合热敷疗法、牵引疗法、电疗法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
同时,也可以采取支持手段,如针对性的肌肉功能支持仪和支撑带等,以有效地缓解肩损伤症状,延缓肩损伤的发作,增强肩部肌肉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恢复性运动,如跳跃、体操、游泳等,以增强肩袖的力量和灵活性,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肩袖损伤的相关因素,如过度劳累、肩袖运动的不当、肩部结构的倒置和不协调等,以防止肩袖损伤的二次发作。
总之,康复训练是恢复肩袖损伤的有效手段,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
只有严密地执行训练方案,才能有效地改善肩损伤,缓解症状,从而恢复肩部肌肉群的功能,让肩关节、颈椎和上肢的功能及活动度得到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罗维丝(中国羽毛球队队医)
最近一段时间,我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询问关于肩伤的问题。
根据信中的描述,我发现这些肩部的伤病中,大部分都是肩袖损伤造成的。
之前对肩袖损伤的问题曾经做过一些解答,在本期我将对肩袖损伤的判断和康复训练进行系统的介绍。
首先来说说肩袖损伤自我判断的一些方法。
肩袖受伤时,疼痛部位常位于肩的前方和外侧。
当你举起上臂或把什么东西举起超过头部时,疼痛感通常会有所加重。
这种疼痛甚至会使你连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抬起胳膊都不能完成。
如果你的症状与上面所述基本一致,那你很可能就是肩袖受伤了。
在医生确诊之后,大家除了要按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外,还要做一些康复训练,帮助恢复。
康复训练要针对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
一、疼痛初始阶段——有限活动范围的练习
图1
方法:站立、弯腰、面向地面、手臂悬垂,以肩为中心用手臂画圈(图1),在肩膀感到酸胀时停下来,每天做2次至3次。
二、疼痛减轻阶段——肩袖部的加强训练
图2 图3
方法:取一根橡皮条,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用患侧的手抓住另一端,小臂抬起与大臂成90度,然后以大臂为轴,小臂分别向内侧(图2)或外侧(图3)转动90度,用力拉伸橡皮条。
以8次至10次为一组,每天2组至3组。
提示:以感觉肩部稍有酸胀感为好。
在训练一个阶段肩部疼痛减轻后,可增加每组的动作次数。
训练应该坚持每天做,这样才能取得成效。
三、疼痛消失阶段——上肢力量加强训练
图
4
图5
方法:侧躺,保持大臂紧贴身体,小臂与大臂成90度置于体前,手握哑铃,然后以大臂为轴,让大臂紧贴身体,抬起小臂向上转动180度(图4、图5)。
每组6次至8次,每天2组至3组。
提示:当肩部疼痛逐渐消失后,可逐渐增加次数和组数,训练以肩部略有酸胀感为度。
Tips:有关肩袖损伤的康复训练都要以减少疼痛,恢复肩部运动能力为目的。
在训练的过程中,如有疼痛加重的情况出现,则需减少次数和组数,或者休息1天至2天,等疼痛减轻后再开始训练。
另外,做动作时一定不能让肩部感到疼痛,就是说动作的幅度要控制在不疼痛的范围内,随疼痛的消失,逐渐加大动作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