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政体

合集下载

国体、政体、国家结构、政党制度

国体、政体、国家结构、政党制度
3、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A、有效性、虚伪性或阶级局限性,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民主 共和制成为他们有效地管理国家的形式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B、不适应性——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的模式,但 由于不符合本国的国情,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有 效行使国家职能,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已
• 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 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首先,它取决于国内各阶 级、阶层和集团之间力量的对比,以及各政党的 状况。其次,它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直接相关。 再次,各国的选举制度对政党制度起着促成和巩 固作用。由于国家的性质不同,政党制度也有不 同的类型,主要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 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两大基本类型。
1、影响国家结构形式的因素 ——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
2、如何维护国家统一 (1)维护民族的团结 (2)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一、含义
• 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 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 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与其他政党的相互 关系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议会制和总统制
(三)半总统制
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内阁总 理,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这种管理形式,既有议会制的 特征,又有总统制的特征,被称为半总统制。
(四)委员会制
---瑞士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实行委员会制的国家
• 委员会制集内阁制和总统制(首长负责制)的特点于一体, 其最主要特点在于:
关键是获取议会的多数席位
(二)总统制
1.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大 权。(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2.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 3.总统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沙特阿拉伯政权稳定的根源

沙特阿拉伯政权稳定的根源
样重 大 ,甚至在很多时候超过外部威胁 。这一点从 中 东近百年 的历史中已经得 到反复证明。
个基本 的道理 ,即 “ 平衡 ”是治 国理政之道 ,平衡
的打破或极端 的出现基本 意味着混乱 的开始 和衰朽 的 临近。在 政治制度发达 和社会成熟度较高 的国家 ,平 衡 可以通 过权力 之间的制衡 以及公开 的、在制度框 架
是 国家利益 。[ 2 1 戴维的观察无 疑是正确 的。对绝 大多
学家帕森斯提出 ,一个 社会要 维持 良性状态需要维持 其各子系统之间最低 限度 的平衡 。他们都在告诉我们

数第 三世 界 国家领导人来说 ,维护其统治远 比维护国 家利 益要 重要得多 ( 当然在他们 眼中 ,自身利 益就是 国家利益 ) ,而对其统治的内部威胁至少 与外部威胁一
0、
国际视 野 T H E O R E T I C  ̄ L H O R I Z O N


下的 “ 讨价还 价 ”( 比如政策 或法律 的制定 以及选举 等 )实现 ,但在很 多第 三世 界 国家 ,这样 的路径难 以 走 通 ,更多 的需要依靠 统治 者的意愿及其治 国理政能

圾堆 ,因为这种政权形式 是过 时的 ,是与现代 化过程 相悖 的。…但 与学者 的断 言相 反 ,君主制 的沙 特阿拉
伯政权经历 了多次挑 战仍然保持稳定 ,继续统 治着这
个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国家 ;尤其是在 2 0 1 1 年 以来的
“ 阿拉伯之春” 中,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中东君主制
力 。当然 ,动态多元平衡并 不意味着所有 因素 的一锅
于 国家发展道路选择和王位传承制度 。王室 的大多数
选 择 了费萨尔事实上就是选择 了一条渐进性改革 的道

阿拉伯帝国ppt课件

阿拉伯帝国ppt课件
三、阿拉伯文化
2.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先知寺(麦地那清真寺) 扎耶德清真寺(阿联酋)
泰 姬 陵 ( 印 度 )
( 中 国 新 疆 )
艾 提 尕 尔 清 真 寺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三、阿拉伯文化
2.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 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 《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 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数仍在不断增加。根据沙特 国家气象中心,17日麦加禁
更换的黑色锦缎幔帐,金线绣着《古兰经》
寺内气温高达51.8摄氏度。 经文。朝圣的穆斯林要围绕克尔白逆时针
据沙特官方统计,今年约有 180万名朝圣者到麦加朝觐
转七圈。几十万朝觐者构成一个巨大的漩
,其中160万来自其他国家 涡,表达他们对信仰的忠诚。
和地区。
● 阅读材料,说说伊斯兰教教义有哪些?
据伊斯兰教历史记载,公元610年的一个夜晚,穆 罕默德在希拉山洞潜修冥想时,安拉派遣天使向他 传达旨意,启示《古兰经》文,授命他作为安拉的 使者,向世人“传警告”“报喜讯”,教导人们信 奉伊斯兰教。从此,穆罕默德接受真主赋予的“使 命”,独尊安拉,开始传播伊斯兰教(多神崇拜改 为一神教)。
b.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大
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②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
哈里发麦蒙以译出书稿同 等重量的黄金来支付稿酬。
‫بيت الحكمة‬
智慧宫的学者们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三、阿拉伯文化

2.2 单一制和复合制(最新版)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2.2 单一制和复合制(最新版)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邦联制 特点
组成 单位
法律 体系
国家机 区 构组成 别 权力
授予
对外 关系
典型 国家
联系
【比较】单一制和联邦制
单一制
联邦制
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 自治区域
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一种法律体系
有联邦宪法,联邦各组成单位也有自己 的宪法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一个立法机关
有联邦中央政府,联邦各组成单位也有 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
探究与分享
美国建国后,国家实行邦联制, 但随着邦联制体制问题的出现, 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协商讨论 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依 据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由邦 联制转变为联邦制,一个新生的美 国就此诞生。
➢思考:什么是邦联制?有何特点?
2、 邦联制
“国家的联合“
(1)含义 联邦是主权国家为某种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国家联盟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
巴西联邦共和国
联邦制
文莱达鲁萨兰国 单一制
摩洛哥王国 俄罗斯联邦 南非共和国
单一制 联邦制
单一制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联邦制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
合王国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
美利坚合众国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联邦制 单一制
法兰西共和国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 塞内加尔共和国 单一制
国家形式包括国家管理形式(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
知识拓展: 联邦制的具体特征:
法律体系
多部宪法(联邦宪法、州宪法)
国家机构
一个联邦政府,联邦宪法规定,都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 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 干涉。
对外关系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拥有外交权,个别联邦允 许组成成员有外交权;国民具有两个国籍,既有联 邦国籍,也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国家的政治制度:国体,政体和国家结构

国家的政治制度:国体,政体和国家结构

国家的政治制度:国体,政体和国家结构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为了要实现其统治,统治阶级总是要建立某种形式的政权,在政权形式中,既包括政治制度,也包括国家的结构。

(一)国体国体是指国家的本质,它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在各阶级社会中,有不同的阶级,其地位亦各有不同,因而也就出现了不同的国体。

在奴隶制社会中,有奴隶主与奴隶阶级。

奴隶主剥削、压迫奴隶,甚至对奴隶进行人身残害,实行的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

其国家的国体就是奴隶制国家。

我国的夏、商、周三代就是奴隶制国家。

夏、商实行的是奴隶主神权政治制度,而周实行的是奴隶主宗法贵族政治制度。

在西方的古希腊城邦国家中,雅典实行的是奴隶主民主政治制度,而斯巴达则是奴隶主贵族寡头政治制度。

而古罗马,前期实行的是奴隶主贵族共和制度,可是,后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共和国变为帝国,实行的是奴隶主军事独裁政治制度,开始是元首制,后为君主制。

在封建社会,国家是地主阶级掌握政权,在地主剥削农民的经济基础上,建立起对农民实行专政的政治制度。

我国从秦直到清末,两千多年间,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欧洲,封建时期亦是君主制。

不过,早期封建领主势力强大,在其领地内,享有至高的权力。

君主形式上是一国之主,但其统治权还仅限于其自己的领地;后来,君主权力增加,但僧俗各界参与等级会议,对君权起了一定制约作用,形成等级君主制;最终则形成专制君主制。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对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实行专政,就主权归属而言,有君主制与共和制。

从上所述,国体有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些统属于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现在还有一种由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专政的国家,它不属于上面任何一类,而属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二)政体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但是,政体既然是形式,它必须与国体相适应,这是政体一个方面。

沙特阿拉伯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沙特阿拉伯历史发展阶段简介

沙特阿拉伯历史发展阶段简介沙特阿拉伯王国(英语:Kingdom of Saudi Arabia,阿拉伯语:ةيبرعةيدوعس),通称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台湾译为沙乌地ةكلمم阿拉伯),简称沙特。

沙特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巴林、卡塔尔等国接壤。

沙特阿拉伯王国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面积2149690平方公里。

人口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

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英语。

首都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

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他的继承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逐步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

16世纪阿拉伯半岛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1446年前后,沙特家族的祖先离开半岛东部卡提夫,来到内志地区的瓦迪-木勒噶河谷附近定居,并将这个地方定名为德尔伊叶。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沙特家族成为内志地区三个最有势力的家族之一。

18世纪上半叶,在内志地区出现了伊斯兰教的一个新教派-瓦哈比派。

瓦哈比派作为实现政治统一的思想武器,被沙特家族全盘接受下来,并在沙特家族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沙特家族的首领先后征服内志,占领利雅得,并袭击科威特、卡尔巴拉,吞并了哈萨,攻克麦加和麦地那,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整个汉志,于1811年建立了第一个沙特家族统治的瓦哈比派王朝。

1924年内志酋长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兼并汉志,次年自称为国王。

经过多年征战,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终于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于1932年9月23日宣告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国,这一天被定为沙特国庆日。

伯格斯政体分类

伯格斯政体分类

伯格斯政体分类
伯格斯政体分类是指由法国政治哲学家蒂耶里·伯格斯(Thierry Berger)所提出的政体分类理论。

根据他的理论,政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共和制、君主制和专制制。

1. 共和制:共和制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政体形式。

在共和制中,国家权力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机构行使,代表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

共和制追求民主、平等和法治,并强调公民参与和自由。

民主共和制是其最典型的形式,如美国、法国等国家。

2. 君主制:君主制是一种由君主或皇帝统治的政体形式。

在君主制中,君主独揽国家权力,具有终身制或世袭制。

君主制通常包含一定程度的封建制度和等级制度,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决策权。

绝对君主制是其典型形式,如沙特阿拉伯、摩纳哥等国家。

3. 专制制:专制制是一种个人或集团专制统治的政体形式。

在专制制中,权力被集中在少数人或一个人手中,政府通常不受制约和监督。

专制制往往缺乏政治自由、公民权利和平等保障,个人或集团的意志成为最终决策的唯一依据。

例如,北朝鲜、古巴等国家被认为是专制制政体。

需要注意的是,伯格斯政体分类只是一种理论框架,实际上存在许多
国家的政体形式介于这些分类之间或具有其他特殊的制度安排。

此外,不同国家的政体也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变化或混合多种元素。

国家的政体名词解释

国家的政体名词解释

国家的政体名词解释政体是一个国家运行的体制和规则的总称,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式。

在国际关系中,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政治体制,包括民主制、专制制、君主制、议会制等等。

不同政体的特点和运行方式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福祉。

一、民主制民主制是一种基于民主原则的政治体制,即国家政权由人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决策,并通过选举或公投来选举领导人或制定法律。

民主制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尊重不同政治派别和民意的多样性。

议会制和总统制是民主制中常见的两种形式。

1.1 议会制议会制是民主制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特点是通过选举产生议会成员,并由议会选出国家元首或总理。

议会成员代表着选民的意愿,通过辩论和协商制定法律和政策,对政府行使监督和决策权。

英国和德国等国采用议会制。

1.2 总统制总统制是民主制另一种常见的形式,主要特点是通过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或总统,并由总统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总统制下,政府的成员由总统任命,总统独立于议会,但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美国和法国等国家采用总统制。

二、专制制专制制是一种以个人、党派或团体为中心,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且对人民自由和权利限制严重的政治体制。

专制制强调统一指挥和集中决策,对异议声音采取打压控制的措施。

这种政体往往缺乏廉政和监督机制,极易造成腐败和滥权。

2.1 独裁制独裁制是专制制的一种形式,主要特点是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或少数人手中,决策和控制权高度集中,对政治反对派采取镇压手段。

独裁制往往伴随着严格限制言论自由、封闭的媒体环境和违反人权的现象。

朝鲜和古巴是典型的独裁制国家。

2.2 专制党制专制党制是专制制的另一种形式,政治权力集中在一个党派或政党组织手中,个人或团体对政党高度控制,常存在长期执政和党内高度权力集中的现象。

在专制党制下,政府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和民意参与,权力滥用和腐败较为突出。

中国和朝鲜是专制党制的代表。

三、君主制君主制是一种政治权力由君主继承或世袭,国家元首为君主的政治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特阿拉伯王国的政体
阿拉伯国家伯实行的政体主要有俩类,一类是君主制国家,另一类是共和制国家。

沙特阿拉伯王国实行的则是君主制。

君主制即君主立宪制是以君主为国家元首的政治制度。

君主通常由世袭或由王族推选产生,但终身任职。

目前,实行君主制的阿拉伯国家基本上分为俩类:由君主个人独揽国家权力的君主制,和由掌握实际统治权的君主与议会共同执政,但以君主为权利核心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而沙特阿拉伯王国正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禁止政党活动。

这与美国的君主立宪制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相似。

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有权任命、解散或改组内阁,有权立、废王储,解散协商会议,有权批准和否决内阁会议决议及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协议。

沙特阿拉伯国家没有宪法,国家执法依据的是《古兰经》和《圣训》,但是法律的权威解释属于国王,发挥宪法作用的是1926年的《希贾兹约法》、1927年的《希贾兹王国赦令》、1932年的《沙特阿拉伯王国赦令》和1958年得《大臣会议条例》该文件的颁布标志着王国政体的统一。

国王也被称为“真主的仆人”。

国王集三权(族权—酋长、教权—伊玛姆、政权—国王)与一身,负有保护伊斯兰宗教社会、保卫国家安全和增进民族利益的责任。

作为君主,他可以统帅三军,任免使节,行驶国家元首的职权。

沙特是以伊斯兰教法为国家的根本大法的。

根据王国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就是王室长老委员会,由国王、王储和国防大臣等人组成,委员会有权讨论国家重大事务和决策,包括立、废国王等国家头等大事。

内阁会议是王国的最高权力机构,首相由国王本人兼任。

另外,国家还设有咨询会议,会议主席也由国王兼任,成员主要是沙特家族各分支的首领,他们负责向国王进谏和传达国王旨意。

议会为政治协商会议是由王族、贵族、大资本家和中产阶级组成的咨询机构,于2001年规定为法定立法机关。

政治沙特协商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国家政治咨询机构,下设12个专门委员会。

协商会议由主席和150名委员组成,由国王任命,任期4年,可连任。

2002年2月,法赫德国王任命萨利赫·阿卜杜拉·哈米德为政治协商会议主席,2005年4月连任。

除政治协商会议外,沙特还有包括立法委员会、公民委员会、贵族委员会在内的10余个立法机关,但是立法大权几乎完全掌控在沙特国王手中。

政府机构上,称部长会议或大臣委员会,部长会议一般均由王族及贵族组成,本届部长会议于2003年5月组成,现由29名成员组成,1982年继承王储爵位并担任第一副首相。

多年来,阿卜杜拉国王强有力地领导着世界第一石油大国。

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曾于2000年10月访华。

国王有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1932-1953)、沙特国王(1953-1964)(被废黜)、费萨尔国王(1964-1975)(被杀害)、哈立德国王(1975-1982)、法赫德国王(1982-2005)、阿卜杜拉国王(2005-今)。

司法的设置上,前面有提到过,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执法依据。

设有高等法庭和普通法庭。

高等法庭设在麦加、吉达和麦地那。

特别上诉法庭设在利雅得和麦加。

另有普通法庭处理一般案件和贝都因部落事务,该类法庭由宗教法裁判官主持。

司法机构隶属司法部。

现代中央专门部门的建立和地方政权的发展。

沙特尤其在纳季德,政府体制最初只有内政和外交两个部门。

自20世纪30年代,沙特一些重要现代部门和专门委员会相继成立。

目前,沙特现代政府体制基本成型。

王国的地方行政规划,可以追溯到1934年的14个埃米尔区,当时埃米尔只是国王的私人代表而已。

1963年的《各省条例》规定全国分5省,省长直属内务部,官员的选任机制也有章可循。

1993年全国分为13省。

新省市的建立有助于打破地区之间的隔阂,促进彼此交流。

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逊尼派是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君主制政体中最为典型的。

而它实行的
是以国王为主导的政教合一制政体。

沙特政体的产生是和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信仰和自身的民族特性紧密相关的。

所以,历代沙特君王都不约而同的把伊斯兰教视为立国之本,这不仅因为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和沙特家族虔诚的信仰,而且还因为他们清楚的意识到了伊斯兰教同其臣民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和道德观念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正如沙特的开国君王伊本.沙特所说:只要《古兰经》在,我们的信念就不会动摇:只要骆驼在,我们的荣誉就不会丧失。

”宗教地域特点和阿拉伯民族性决定了伊斯兰教和沙特王国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那么这就导致了现代沙特政治体制的产生。

其原因一,历史上历代沙特国王都以瓦哈比教义作为其立国之本。

在此基础上,国王既是世俗政权的元首,又在精神领域享有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二是,伊斯兰教的政治标准和沙特王国在政治价值上趋同一致。

沙特家族确立的家族君主制,无论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和文化的基础来衡量,同样也是一种传统守旧的政体。

这种政体是由落后且封闭的游牧社会演进而来的。

三,作为政治实体的沙特以伊斯兰社会组织为基础,脱胎于部落或部族,同部落有着渊源久远的联系,它借助高于部落利益的“感情纽带”来维系。

《古兰经》宣扬“穆斯林皆兄弟”的思想,这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沙特民众间确立了一种特殊的非常人所能理解的额“兄弟情谊”。

四,沙特家族在部落和宗教信仰上都具有其作为君主统治沙特阿拉伯的合法性。

沙特君主以真主在大地上的代理人自居,认为有权统治和代为管理真主的国度,是穆斯林社会在世俗和神权上不容置疑的领袖。

按照阿拉伯人的传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他出身的家庭以及所在部落的名望。

因此,作为阿拉伯人一部分的沙特人极为重视自己的血脉。

同时又对那些历史悠久且势力强大的部落有一种无形的敬畏感和依附心理。

沙特阿拉伯王国作为美国在中东的两大支柱之中的唯一阿拉伯国家和作为伊斯兰盟主的地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尤其是在当今时代,沙特阿拉伯王国面临宗教、石油财富、新兴中产阶级、大国影响等的双刃剑作用的影响日益突出,其政治现代化走向不得不引起深思。

沙特王国的现代政治体制构建是沙特政治现代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革运动。

在现代沙特政权面临着许多挑战。

沙特现代政治体制是古代政教合一整体的演进。

伴随着沙特经济特区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大,沙特阿拉伯无可避免地要和国际社会进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的交往和合作。

这将使沙特卷入保守的宗教人士所担心的“全球化”中,而由此引发的“民主化”和“自由化”运动,将严重威胁和挑战沙特家族在世俗与神圣上的地位,并且还将挑战沙特政权的合法性。

一,有别于其它君主专制神权政体的是,沙特国王的继承人是由沙特王室成员组成的国王推举委员会推选产生的。

二、沙特内部的派系矛盾以及日益扩大的阿拉伯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三、新伊斯兰主义的冲击。

在目前的沙特社会,伴随着石油财富的剧增,人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是极度不平衡所带来的失落感加剧了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而在提升他们政治地位的同时他们又无可避免地要和把持着国家政治部门的庞大的沙特王室家族发生直接的正面冲突。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上看,沙特的政治体制可以和是逆潮流而存在的。

虽然有比如说美国的西方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极力维护这一不合理的制度,沙特国内的各种利益集团也在努力保持这种封建的王权政教合一政体的统治地位。

但是改良不能等同于革命,沙特国内还是有无法解决的矛盾,只有在彻底推翻沙特的君主专制政体后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在西方非议最多的妇女问题上,沙特妇女的地位也得以相对提升。

总之,在各种挑战与冲击接踵而至的今天,沙特的统治者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尽一切努力维护着现政权。

所以,沙特的政局在一定程度上又呈现出缓和的趋势。

在未来的沙特国内首先会增加统治的民主性,即让更多的人参加政治,他们中可能有大量的新伊斯兰主义者或中产阶级。

沙特经过改革后可能出现君主立宪、议会分权的局面,国王和王室的地位比以往会有所降低。

沙特王国之所以能够坚持和维系其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同沙特王国的政教联盟及教俗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