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和检测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实验七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综述:辣椒红色素为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是以辣椒为原料,用石油醚、丙酮、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提取得到的天然色素。
主要由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辣椒酮、辣椒红呋喃素、玉米黄质等化合物组成,,依据来源和制法的不同,因含有辣椒碱而具有不同程度的辣味。
辣椒红素几乎不溶于水,可任意溶解于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易溶于乙醇,稍难溶于丙三醇。
紫外光可以使辣椒红素褪色,但辣椒红素对热稳定,160℃加热两小时几乎不褪色,Fe3+、Cu2+可使之褪色。
pH对色素色度无影响。
辣椒红素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为自主设计实验,要求学生几人一些小组,自己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讨论通过后进行实验。
通过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分离及测定,初步了解和掌握食品中某些成分的提取技术、分离技术以及测定方法,从而对食品有效成分的分析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为能灵活运用食品化学的研究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实验还拟通过这种方式,使同学们了解一个研究性试验的基本过程,从而提高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今后创新性实验的开发奠定一定的能力基础,同时也在于培养大家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
二、实验原理辣椒红色素为脂溶性色素,选用适当的方法提取后,可采用不同的分离技术对色素进行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干红辣椒2.试剂: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氯仿、甲醇、柱层析用硅胶、薄层层析用硅胶、0.5%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3.设备:粉碎机、超声波清洗机、旋转蒸发仪、薄层层析板、柱层析、层析缸等。
四、实验步骤1.色素的提取:称取1-2g 干红辣椒,掰开去籽,放入粉碎机中粉碎。
将粉碎好的粉末倒入一干燥洁净的三角瓶,加入50-100ml 丙酮,用保鲜膜封口,并在保鲜膜上扎几个眼儿。
将三角瓶放入超声清洗机20-30min ,过滤后放入旋蒸瓶内旋蒸,直至完全蒸干。
向内壁附着有辣椒红色素的旋蒸瓶内加入3-4ml 左右的石油醚,轻摇将辣椒红色素溶解在石油醚中,最后把石油醚倒入小试管,密封好放入冰箱保存。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

文献检索大作业姓名:吴海明学号:06209229 课题: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一、课题背景及意义目前,国家对色素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促使天然色素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
天然色素一般来源于天然成分,比如甜菜红、葡萄和辣椒,这些食品已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接受,因此,从无毒、无害及绿色环保的天然产物中提取色素,是当今食用色素的发展新趋势,尤其以常见蔬菜为原料提取的天然色素的开发更受人关注。
我国辣椒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从红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红色素作为绿色环保产品具有色泽鲜美、性质稳定、无毒副作用,并具有一定疗效保健功能和较高的营养生理价值,己被美国FDA、英国、日本、EEC、FAO/WHO和中国GB等组织审定为A类食用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饮料和儿童玩具等领域辣椒红色素是一种色价高的天然类胡萝卜素食用色素,它不仅无毒副作用,还有益于身体抗氧化、调节免疫系统活性等生理功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儿童玩具等领域。
我国辣椒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具有广阔的前景。
辣椒中含有辣椒素、色素、维生素、蛋白质、糖类、油脂和多种矿物质,有着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辣椒作为调味品和药物在我国使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辣椒性热,味辛辣,具有温中健胃及杀虫功效,且对于治疗胃寒、食饮不振、消化不良、风湿痛、腮腺炎、多发性疖肿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国外辣椒深加工产品的应用已非常普遍,对辣椒红色素的研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己经大量地研究生产高纯度的辣椒色素及辣椒素纯品。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规模相对都较小,资金投入少、技术力量薄弱,而进行辣椒红色素、辣椒素等高附加值的红辣椒精细产品深入研制开发的企业不多,现全国已有20多家生产企业生产辣椒红色素;但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检索思路我国对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的研究已经开展很多年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与检测工艺也比较完善。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用不同溶剂提取的比较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有机溶剂提取取辣椒红色素的方法2.掌握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吸光度并计算辣椒色价和提取率二.实验原理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食用色素,其主要成份是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皆是类胡萝素,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并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它不仅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和医疗作用,被广泛运用于饮食、糕点、饮料、化妆品、医药、儿童玩具等的着色,倍受世界各国的重视。
辣椒红素的外观为深红色粘性油状液体,易溶于植物油、丙酮、乙醚、三氯甲烷,溶于乙醇,不溶于甘油和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耐热性、耐酸性、耐碱性,但耐光性较差。
不同的溶剂对辣椒红色素提取都会有所差异,本次实验设计将通过索氏提取法制取辣椒油树脂中间产品,用不同的溶剂提取辣椒红色素,比较哪一种溶剂提取的回收率高,以及辣椒红色素的色价高。
三.辣椒红色素分析方法1.决定辣椒红色素经济价值的是色价,准确称取0.1醚样,精确至0.0002 g,用丙酮稀释于100 M L容量瓶中,再精确吸取稀溶液10 ML,稀释至100 M L,用分光光度计于460 n波长处,用丙酮作参比液,于1 c m比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
比色液的吸光度范围A=0.30-0.70。
如比色液的A值大于0.70,则需用丙酮稀释至原浓度的一半,若比色液的A值小于0.30,则须弃去,用较大试样量重新制备比色液。
2.在最大吸收峰460n 处的吸光度(最大吸光波长随溶剂不同有所变化),即为色价。
A—实测试样的吸光度;3.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率计算: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率100 %=(提取的辣椒油树脂的质量/原辣椒粉的质量)100 %四.实验流程图丙酮浓缩辣椒树脂辣椒粉索氏萃取提取丙酮回收五.实验试剂实验原料:干红尖椒实验试剂:丙酮,石油醚,95 % 乙醇,二次蒸馏水六.实验设备50 0m L 索氏提取器,EM 2 15S 精密电子天平(1/10万),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ZK-8 2B 真空干燥箱,98-1-B型电子调温电热套旋转,蒸发仪,紫外光谱仪七.实验步骤1.原料处理:将干红尖椒置于70℃真空干燥箱中2h左右至用手一捏即破的程度,粉碎过筛后放置干燥环境中待用。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

从红辣椒中提取红色素实验报告红辣椒是我国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常用的蔬菜。
它不仅可以为菜肴增添辣味,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
而红辣椒的红色素正是由胡萝卜素组成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红辣椒中的红色素,了解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及其特性。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红辣椒、酒精、石油醚、无水硫酸钠、滤纸等实验器材。
b. 红辣椒切成细碎的颗粒,使得红辣椒中的红色素更容易提取出来。
2. 提取红色素:a. 将切碎的红辣椒放入一个容器中。
b. 加入足够的酒精,使红辣椒完全浸泡在酒精中。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促使红色素与酒精充分混合。
d. 将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待红色素充分溶解在酒精中。
e. 使用滤纸等过滤器将混合液过滤,使得提取出的红色素分离出来。
3. 分离红色素:a. 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倒入一个蒸发皿中。
b. 加入少量的石油醚。
c.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石油醚与酒精中的红色素充分混合。
d. 将蒸发皿放置在通风处,使石油醚缓慢蒸发。
e. 待石油醚完全蒸发后,可以观察到蒸发皿中残留的红色素。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
红色素在酒精中溶解度较高,但在石油醚中溶解度较低,因此通过加入石油醚并蒸发石油醚,我们成功地将红色素分离出来。
实验探究:胡萝卜素是一种植物可溶性黄色颜料,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在红辣椒中,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因此红辣椒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采用了酒精提取法。
酒精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有效地溶解红辣椒中的胡萝卜素。
而石油醚则是一种较好的分离剂,通过蒸发石油醚,可以将红色素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提取效果较好。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从红辣椒中提取到了红色素。
胡萝卜素是红辣椒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作用。
了解红辣椒中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特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红辣椒的营养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合理饮食。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二、实验原理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 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其中极性较大的红色 组分主要是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占总量 的50 %~ 60 % ; 另一类是极性较小的黄色组分, 主要成分是 β -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 辣椒红色素不仅色泽鲜艳, 热稳定性好, 而 且耐光、耐热、耐酸碱、耐氧化, 无毒副作 用, 是高品质的天然色素, 广泛用于食品、 化妆品、保健药品等行业四、Fra bibliotek验步骤1.
色素的萃取和浓缩
将干的红辣椒剪碎研细,称取2g-5g,置 于1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0 mL二氯甲烷和 少许沸石( 两三粒), 装上索氏提取器, 7080℃水浴加热回流提取 30 分钟。冷至室温后 抽滤。蒸馏浓缩至干即为混合色素的粗品( 小 心水进入容器, 影响干燥的速度和效果) 。 称重, 计算得率。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了解从现代分离技术分离活性有机化合物 的过程和基本操作;
掌握薄层色谱板、色谱柱的制作及用以分 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
辣椒是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 因其具有独 特的风味在全世界普遍种植使用。
我国是辣椒的种植大国,全国有五、六百 万亩辣椒。我国的辣椒分为福建的小米椒、 四川的朝天椒、江南的羊角椒、河南的樱 椒、山东的大红椒等辣椒果实所含辛辣成 分为辣椒碱类物质
四、实验步骤
2.
柱层析分离 选用内径1 cm,长约15-20 cm 的层析柱,用 硅胶20g,再将40-60ml 二氯甲烷与20g 硅胶 调成糊状(如不能调成糊状, 可以多加二氯 甲烷,硅胶和二氯甲烷用量可以根据柱的大小 灵活调整,硅胶柱的高度达到便于加样和操作 就可以),通过大口径固体漏斗加入到柱中, 边加边轻轻敲击层析柱,使吸附剂装填致密, 并保持层析柱中的固定相不干 ( 其二氯甲烷液 面高出砂层2 cm 即可)。
毕业论文-辣椒红色素的提取

毕业设计(论文)令狐采学题目辣椒红色素的提取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年月目录题目1摘要及关键词11 前言11.1辣椒概况11.2辣椒红色素21.3实验目的52 材料和方法52.1主要材料52.2实验方法63 结果与分析73.1辣椒红色素最佳吸收峰的确定7令狐采学创作3.2 辣椒红色素标准曲线83.3辣椒红色素提取结果测定83.4试验偏差分析94 结论85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献10令狐采学创作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王炼(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07级生物技术专业,重庆万州404000)【摘要】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
本实验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以丙酮、四氯化碳、乙醚、石油醚为萃取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萃取的辣椒红色素的含量。
观察并统实验测量结果,结果表明:总体上四氯化碳、石油醚、乙醚和丙酮提取辣椒红色素的产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乙醚例外。
石油醚在60℃3小时内对辣椒进行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辣椒辣椒红色素吸光度1 文献综述1.1辣椒概况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作为佐料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1.1.1 辣椒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点辣椒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和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地区及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
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花萼杯状,花白色;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向有朝天或向下之分,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酱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种子肾形、淡黄色,胚珠弯曲。
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及测定辣椒红素综述辣椒辣椒红色素又名辣红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玉米黄质一胡萝卜素、隐辣质等,辣椒红色素作为从成熟辣椒果皮中提取的天然红色素的主要成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红色素。
我国早在“七五”期间就将辣椒红色素列为重点开发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
理化性质:纯品为深红色液体,无辣味,其显色强度强于其他天然色素。
辣椒红色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酮、油脂等有机溶剂,因其极性较强,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几乎不溶解。
具有如下稳定性:1.光对稳定性的影响在室内光线下,稳定性较好,放置4周,色素无褪色现象。
但如直接暴露在室外强光之下则很容易褪色。
2.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温度对辣椒红色素有一定影响。
温度越高色素损失愈多,加热至70℃以上则损失更明显。
3. pH值对稳定性的影响辣椒红色素的耐酸、耐碱性好。
pH值在3—12之间时色泽稳定不变。
4.金属离子对稳定性的影响cu、Fe对辣椒红色素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Sn、A1+在浓度较高,即大于400 mg/kg时对红色素的色价有影响,而Fe3+、Na+、K+、M矿等对红色素的影响可以忽略。
提取方法比较:辣椒红素是从红辣椒果皮中得到的深红色天然红色素,色泽优良、性质稳定,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饲料等领域,另外还具有抗癌功能。
目前,辣椒红色素提取方法大致可归为油溶法、溶剂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溶剂提取法、溶剂微波提取法和酶法提取六类。
国内外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油溶法、有机溶剂法和超临界CO 流体萃取法三种。
油溶法因油与色素难分离不易得到纯净的辣椒红色素,所以该种方法现已基本停止使用;溶剂法使用较普遍,通常用丙酮、乙醇、正己烷等有机溶剂浸提。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溶剂无毒、易回收、所得产品具有非常高的纯度。
提取目的及社会需求:辣椒红色素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很大。
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标题: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红辣椒是一种辣椒品种,具有辛辣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其中的辣椒红色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探讨其最佳工艺条件,以期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辣椒红色素是从辣椒中提取的一种红色天然色素,具有良好的色泽和稳定性。
它不仅能够提高食品的色彩鲜艳度,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菌等。
因此,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实验方法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红辣椒作为实验材料,将其洗净,并切碎备用。
2.提取液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无水乙醇和纯净水混合,制备合适浓度的提取液。
3.提取操作:将切碎的红辣椒与提取液混合,进行搅拌和浸泡,然后进行过滤,得到辣椒红色素提取液。
4.进一步纯化:采取某种纯化方法对提取液进行纯化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纯化的辣椒红色素。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1)提取液浓度: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液浓度为30%。
(2)提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辣椒红素的提取时间需要在30分钟左右,过长或过短时间均会导致提取效果下降。
(3)提取温度:提取温度对辣椒红素的提取效果有一定影响。
在本实验的条件下,辣椒红素的最佳提取温度为50℃。
2.辣椒红色素的纯化效果:(1)通过纯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成功去除了提取液中的大部分杂质,得到了辣椒红色素的纯化产物。
(2)纯化后的辣椒红色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具备更好的应用性能。
四、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纯化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辣椒红色素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使用过的展开剂倒入指定的回收瓶中。
六、思考题
1、干红辣椒用NaOH溶液浸泡后,为什么不采用过滤 或抽滤的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2、干红辣椒的除辣操作时,水浴温度不能超过90℃, 水浴时间不宜过长,其原因是什么?
3、薄层色谱中的Rf值有何意义?不同的展开系统对Rf 值会产生什么影响?
愿每位同学掌握好在本课程学习中 学得的实验操作技能,在后续课程的实 验和研究型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成为一名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欢送各位进入大二学习!
保留固形物备用。将干的红辣椒剪碎去籽并捣碎,
称取20g,加入180mL(按1︰9的比例)15%NaOH 溶液于烧杯中,在90℃水浴上加热1.5h后,将杯内 液体倾倒于洁净的纱布上滤去碱液,用水洗涤至中
性,拧干纱布,保留固形物备用。
2、辣椒色素的提取
置于索氏提取器的滤纸筒中装入辣椒,筒上 口放一小团脱脂棉;250mL洁净的圆底烧瓶中加 入120mL95%乙醇和几粒沸石,加热进行抽提五 次以上(提取液颜色很淡时即可停止抽提)后, 将提取装置改成常压蒸馏装置,蒸出大部分乙醇 (约剩余5~6mL乙醇)。将残液及少量馏出液 洗烧瓶的洗涤液倾入已准确称出重量的试剂瓶中, 在100℃烘干后称重,计算提取率。
3、薄层色谱分析分离
取少量干燥的辣椒色素于点滴板上,用适量石油醚溶
解。用平口毛细管吸取辣椒色素溶液点样在两个点样原点
上,点样2~5次,点样后的斑点直径小于3mm,用石油醚 (沸点30~60℃)与丙酮10︰1(体积比)的混合液作展开剂展开。
展开后取出薄层板,立即划出前沿位置,电吹风吹干除
去展开剂,轻画出各斑点的位置、观察斑点颜色并计算Rf 值,并根据薄层色谱展开图以及它们的结构确定这三个斑点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和 检测
浙江万里学院化学实验中心 2008.12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掌握索氏提取、薄层色谱和吸 光度测定等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红辣椒中含有多种色素,其含量可高达 3.2g/100g( 成 熟 的干 辣 椒 ) , 已 知 的 有 辣 椒 红色 素 ( C40H56O3 , M=584.85g·mol-1 ) 、 辣 椒 玉 红 素 (C40H56O4,M=600.85g·mol-1)和β-胡萝卜素,它 们都是类胡萝卜素,在结构上都属于二环四萜化合 物。辣椒红色素是深红色粘性液体或深胭脂红色结 晶的天然食用色素,并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和抗癌能 力。辣椒红色素易溶于乙醇、丙酮、二氯甲烷、植 物油而不溶于甘油和水。
的归属。
4、辣椒红色素的色价测定
准确称取0.0020g(精确到0.0002g)辣椒色素,用丙酮 溶解并定容成25mL,以丙酮作参比,测定460nm处的吸光
度,计算 E11c%m来确定辣椒红色素的色价,换算460 ,计算辣
椒红色素的含量。
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实验流程
烧瓶:20g去蒂 去籽的辣椒粉 120mL15%NaOH
辣椒中含有强烈辛辣味的辣素(辣椒碱),含量
一般为0.2%~0.5%。固态辣椒碱是白色或淡黄色针 状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
辣椒碱都是酰胺类化合物,通式为
O
OCH3
R-C-NH-CH2- -OH
其酚羟基具有弱酸性,可溶于NaOH溶液中。 用有机溶剂提取红辣椒中的辣椒红色素过程中,
4、硅胶薄层板上的点样量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 故在薄层板上应尽量点上多个有区别的试样,确保能 有展开结果。
5、层析缸中应提前加入展开剂,避免边缘效应。
操作注意事项
1、固-液提取和常压蒸馏时,应加沸石,冷却 水应低进高出。
2、滤纸筒的直径应略小于提取器内径,其高 度应高于虹吸管,低于蒸气上升管。
3、只能用铅笔在薄层板上轻轻画出点样原点, 点样量不能过多或太少,以免影响展开效果。展 开结束后,应立即画出前沿位置。
测460nm 吸光度A
称取0.0020g
丙酮溶解 定容成25mL
少量溶解 展开 点样
薄层色谱图
计算Rf值
五、实验关键
1、用量筒量取不同试剂前,应将量筒清洗干净, 避免带入杂质。
2、辣椒粉除辣后,需用自来水反复漂洗至中性, 并尽可能挤干水分。
3、在装入辣椒红色素浓缩液前,应称出试剂瓶的 准确质量,便于计算色素提取率。
需先除去辣椒碱,提取得到的辣椒色素经浓缩、干燥 后,可用薄层色谱进行分析分离,由分光光度法测定 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及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圆底烧瓶(250mL),索氏提取器,直型水冷凝管,蒸馏 头,层析缸,CMC硅胶薄层板(5×15cm玻璃板),烧杯(250 mL),锥形瓶(100mL),试剂瓶(100mL),量筒(100mL),点 滴板1个,温度计(100℃),电热套,恒温水浴锅,722光栅 型分光光度计,药物天平,电子天平,组织捣碎机,电吹 风,剪刀(公用),玻棒,铅笔,小尺子(自备)。
试剂:
红辣椒干、95%乙醇,丙酮,石油醚(沸点30~60℃), 15%NaOH溶液。
材料:
毛细管,沸石,纱布,脱脂棉,滤纸,擦镜纸,pH试 纸。
四、实验步骤
1、辣椒碱的除去
将干的红辣椒剪碎去籽并捣碎,称取20g,加入 180mL(按1︰9的比例)15%NaOH溶液于烧杯中, 在90℃水浴上加热1.5h后,将杯内液体倾倒于洁净 的纱布上滤去碱液,用水洗涤至中性,拧干纱布,
4、薄层板上点样量过多或过少,对薄层色谱分离效果 有什么影响?
5、如需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定量测定红辣椒中辣椒红色 素含量,应怎样进行实验操作?请设计出定量分析的实验 方案。
6、如何从NaOH辣椒碱浸提液验报告,认真总结、分析、讨 论。
回答思考题1、2、3、4。
复习实验基本知识
1、《基础化学实验2实验指导书》P3~5,P6~11, P14~19的内容,掌握(能叙述)722型分光光度计、Delta 320-s型酸度计和2WA-J阿贝折射仪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 项。
2、下列实验所涉及的实验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和思考 题等内容:有机物熔点沸点的测定,有机染料吸附柱色谱, 乙酸乙酯的合成,液-液萃取,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和薄层 色谱,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90℃水浴 2h
置双层纱布中 自来水冲洗
提取器的滤纸筒中: 去除辣素的辣椒粉 圆底烧瓶中:180mL 15%NaOH溶液 沸石3~3粒
提取2~3h
至提取液 颜色很浅
常压蒸馏 补加沸石
挤干水分 去除辣素 的辣椒粉
乙醇
烧瓶内 残留物
回收
烧瓶洗 涤液
计 换算算::E411c%6m0
红色素含量
计算提取率
称重 辣椒 100℃ 试剂瓶 红色素 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