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基础知识

微波炉基础知识
微波炉基础知识

微波炉基础知识

第一节高压变压器

一、高压变压器的识别

高压变压器也称漏感变压器,它是微波炉中的一个重要器件,对微波炉发生器(磁控管)直接提供灯丝电压,通过整流滤波提供微波发生器3680V左右的阴极负高压。阴极负高压决定着微波炉发生器的额定微波发射功率。

高压变压器其性能远远高于普通变压器,且体积小、容量大、耐热性等级高、电流密度大、抗电强度高、具有稳定性。为了得到最小的几何尺寸,必须把微波炉高压变压器的磁通密度和电流密度取得很大。

高压变压器要求有很高的耐热等级。因为微波炉在工作时高压变压器温度可达100℃左右,所以高压变压器所用漆包线质量要求很高,其耐热度应在180℃以上。还要说明的是,由于外电网电压的波动,高压变压器应采用磁饱式结构。

当高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在额定电压的±10%范围内波动时,输出电压在额定的±3%范围内变化。高压变压器的这种稳压特性,既满足了微波发生器对阳极稳定性的要求,又保证了微波发生器获得最佳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

二、高压变压器的检测

由于高压变压器工作时次级绕组输出1860V的高压和15A以上的电流,所以绝对不能在微波炉通电工作情况下进行电压或其他测量。一般应在拆卸高压变压器后方可对它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 在断开高压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引线(即220V电源进入线)后,断开微波发生器灯丝和高压变压器的次级高压绕组与其他高压电路的连线,用万用表R×1档测量高压变压器初级绕组、高压绕组和灯丝绕组。

(2)用万用表R×1档测量初级绕组的直流电阻,应在1.5Ω左右,如阻值过小,则说明初级绕组有局部短路现象。

(3)用万用表R×1档测量高压变压器次级高压绕组的阻值时,一般应大于100Ω,如阻值过小,则说明次级高压绕组有局部短路现象。

(4)用万用表R×1档测量高压变压器灯丝绕组时,其阻值应小于10Ω。

(5)用万用表R×10K档测量高压变压器初级绕组、次级的高压绕组和灯丝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以及测量高压变压器各绕组与其铁芯之间的绝缘电阻阻值状况。若测得其值都为无穷大,则相应绕组正常;反之,则说明相应绕组对铁芯有短路现象。

第二节磁控管

一、磁控管的识别

磁控管也叫微波发生器,它是微波炉的心脏(属于真空管器件)。它所发射的微波功率强度,由阴极电压值、连续发射微波时间及微波发生器的性能决定。

家用微波炉采用的是连续微波发生器,它由直热式阴极(灯丝和阴极一体化)、阳极、磁钢(永久性磁铁)和天线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二、磁控管的检测

微波炉在工作时,不要用手或绝缘工具接触电路中的任何部件。检测磁控管时,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打开炉门,并呈楔形打开,再将高压电容放电,拆除所有与磁控管灯丝端子连接的引线,将磁控管与高压电路隔开。

用万用表R×10K档测量微波发生器灯丝与阳极(接地)间电阻,其阻值应为无穷大。如果阻值很小或为零,则该微波发生器已漏气或已损坏,需要更换磁控管。

第三节 高压二极管

一、高压电容器的识别

微波炉所用高压电容器的耐压应在2100V以上,它是微波炉专用高压电容器,其容量一般在1~1.5μF之间,其内部并联着9MΩ或10MΩ的电阻,用于微波炉停止工作后给高压电容器自行放电。

另外,微波炉中的高压电容器还具有滤波和升压作用,这与其他普通电子电路相似。它与高压二极管配合,将高压变压器输出地1860V左右的交流进行半波倍压整流得到-3600V~-4200V的直流负高压,提供给微波炉发生器的阴极。由于高压电容器还用于功率的补偿,这样还可使微波炉整机功率因数达到95%以上。

二、高压电容器的检测

高压电容器的检测应在确认电源已切断、高压电容器内部储存的电能已释放的情况下方可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 拆除高压变压器次级的灯丝绕组引线和高压连线。

(2)用万用表R×10K档两表笔分别和高压电容器两极相接,此瞬间应有高压电容器充电现象,指针显示导通,然后充电后的电阻值应在9~1010MΩ间。若高压电容器两端始终导通或阻值很小,则说明该高压电容器已击穿损坏,需更换。若时间很短并且无充电导通显示,而阻值始终固定在9~1010M Ω间,则说明该高压电容器已开路损坏,需更换。

(3)测量高压电容器两极中任一级与其外壳间的直流阻值应为无穷大。若已导通或阻值很小,则说明高压电容器极壳间已被击穿,需更换。

第四节高压二极管

一、高压二极管的识别

高压二极管也称高压整流器组件。它在微波炉中的作用是整流,其耐压应在10000V以上,额定电流为1A。

二、高压电容器的检测

在切断电源、拆除外壳、高压电容器已放电的情况下,对高压二极管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用万用表测量高压二极管阻值的方法如下:用指针万用表“+”端(即红表笔线段,数字万用表表笔极性刚好与指针万用表相反)接高压二极管的“-”端,万用表的“-”端(即黑表笔线端)接高压二极管的“+”端,用万用表R×10K档测得阻值应为100KΩ左右,然后将万用表两表笔对调,测得阻值应为无穷大,则说明此高压二极管正常。若用万用表测得的正反方向的阻值均为无穷大或均为较小的阻值,则说明高压二极管已损坏,需更换。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采用电阻测量法时,万用表量程一定要在R×10K档以上,且表内电池电压也需大于6V。否则,在测量时,两个方向都会显示阻值无穷大,从而导致误判。

第五节微波炉中的一般元器件

一、转盘电机

为了使食物在加热时更加均匀,一般都在微波炉炉腔的底部设置转盘电机,带动食品慢速转动,使食品各部位均匀吸收微波能量。

转盘电机带动颅腔内的转盘旋转,使置于转盘上的食物随转盘一起做圆周运动,从而使食物的各部位在炉腔内能得到比较均匀的微波能量,达到均匀加热的目的。

二、风扇电机

由于高压变压器的微波发生器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很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它们工作安全可靠,就必须设置风扇电机进行强制散热,如图所示。风扇电机、转盘电机在电路总的电气符号如图所示。

如果风扇电机不工作,就很容易造成微波发生器温升过高,一般表现为微波发生器表面的热切断器工作,切断微波炉的供电电源。

三、热继电器

这种继电器是为了防止磁控管过热、炉腔温度过高而设置的。

热继电器也称温控器,或叫热敏开关,它是一种热敏保护器件。它固定在磁控管的外面,两引线串联在高压变压器的初级电路总,控制输入电路的通断。

微波炉中的热继电器采用封闭式速动限温器,是利用双金属片的原理制成的。

四、双向二极管

双向二极管并联与高压电容器两端。它用于保护磁控管在外界电网电压过高时,不受开机时电容器充电的过大浪涌电流冲击而被烧坏(这在早期生产的微波炉中较常见,目前生产的微波炉已不采用此双向二极管)。

五、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又叫温度传感器,它安装在微波炉炉腔内的排气孔中,不过目前也只有少数厂家采用热敏电阻了。它在微波炉中的作用是“启动”微波炉后,加热开始,炉腔内的温度也随着升高。炉腔内的热空气从排气孔排出,热敏电阻阻值随之变化,导致CPU温度检测脚电压变化,CPU在炉腔温度达到规定范围的极限值是,发出停止加热指令,并发出报警声。

六、压敏电阻

压敏电阻是并联在220V进线两端的,为防止电网电压过高导致损坏微波炉而设置的。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在交流400~450V之间。在正常电压范围内,它处于截止状态,对电路的工作无影响。当电网电压高于220×(1±10%)V时,压敏电阻就会击穿,将220V电源短路,熔断微波炉8A的保险管,保护其他的元器件。

七、蜂鸣器

蜂鸣器在微波炉中的作用是在烹调结束时发出声响,让用户知道设置烹调的时间已到。该器件呈圆柱形,多为黑色,直径1.5cm,高约0.8cm,上表面圆心处有小孔。

八、炉灯

炉灯安装在微波炉的炉腔内,用它来观察腔内食物的多少,食物加热到何种程度,转盘电机是否工作等。微波炉在正常工作时,它会被点亮。

九、定时器

定时器只在机械型微波炉中使用,它的作用是为用户准确地选择烹调时间。定时器是一种开关,它的触点式常开型的,它的导通时间是可以调节的。时间选择按钮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即被接通,旋转角度越大,定时时间久越长。到达设定时间后开关自动断开,并发出铃声。

十、开关

在微波炉中,不管是机械型的还是电脑型的,主要的开关有3个,即闩锁开关1、闩锁开关2和短路开关。闩锁开关1控制主电路的工作,闩锁开关2控制数字程序电路的工作。当炉门打开时,闩锁开关1和闩锁开关2的阻值都应为无穷大;炉门关闭时,这两个开关的阻值均为0Ω。短路开关是用来控制高压电路工作的。当炉门打开时,其阻值为0Ω;炉门关闭时,其阻值为无穷大。

十一、微波炉常见故障

1.无电压显示,无功率显示---------------------------------------------------------二极管故障

2.电源报警---------------------------------------------------------------------------------电容故障

3.工作过程中,电源报警,温升高,微波炉断电------------------风扇故障,电容烧坏

4.无功率显示或功率过低------------------------------------------------------------磁控管故障

5.有电压显示,微波炉不能正常显示---------------------------------------------保险丝故障

磁控管和微波谐振腔的

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一节 磁控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磁控管的种类有好几种,家用微波炉所用的磁控管是磁控管的一种,它的作用是把直流电转变成超高频振荡波(微波)输出。家用微波炉都利用磁控管作用微波源。

一、磁控管的结构

磁控管的基本结构由磁铁和管芯两部分组成,如图3-1-1所示。

1.磁铁

磁控管工作时所需的轴向恒定磁场由磁铁产生。大功率的微波发生器大多采用电磁铁,家用微波炉采用永久磁铁制成的筒装式结构的中、小功率连续微波发生器,管外永久磁铁通过磁控管的阳极端盖作为极靴。磁场的强弱对磁控管的工作影响是很大的。永久磁铁的磁感应强度在管子的制作过程中已调好。因此,在使用或放置磁控管时,要按制造厂商的规定,务必远离铁磁性的物质,以免磁控管的磁感应强度受到影响。

2.管芯

(1)阳极。磁控管的阳极一般是用导电性能和气密性能都很好的无氧铜制成圆形的阳极块,用于接收阴极发射的电子。工作时,在阳极上要加上2000多伏的直流高压,磁控管的阳极是接地的,而将阴极接负高压,在阳极和阴极间就会产生一个径向直流电场,磁控管的工作效率(输出微波功率与输入直流功率之比)一般在60%~80%之间。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其自身损耗的功率以热能的形式通过阳极散发掉了。因此,阳极必须要冷却。小功率管通常在阳极块外面安装散热片,以便其自然冷却;大功率管则在阳极块外加装水套,用流动水强制冷却。

在磁控管阳极块上一般有偶数个空腔,腔口对着阴极,空腔常见形式有孔槽式和扇形式两种,如图3-1-2所示。家用微波炉一般是用孔槽式的。

(2)灯丝和阴极。磁控管灯丝的作用是用来加热其阴极的。阴极的作用是被加热后其表面迅速发射足够量的电子,以维持磁控管的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流。因此,阴极是由发射电子能力很强的材料制成的。阴极可分为间热式和直热式两种。

(3)微波能量输出器。微波能量输出器的作用是把磁控管产生的微波能量耦合出来,并输送到负载上,对它的基本要求是无损耗地传输微波能量。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清洁状态。否则,在污染处会因微波功率损耗过大而发热,严重时还有可能损毁真空封结,损坏磁控管。

家用微波炉通常采用轴向发射式能量输出结

构,输出天线直接连接在阳极的翼片上。其天线做

成棒状或条状,用陶瓷或玻璃密封于真空中。这样,

磁控管通过输出天线就可将微波能量耦合输出。在

微波炉的具体应用中,这种类型的磁控管还须配上

耦合接头(如图3-1-3所示),才能把微波耦合出去,

并经过波导管传输到炉腔(负载)。

二、磁控管的工作原理

磁控管灯丝两端加上3.4~3.6V的额定电压,

在阴极与阳极(灯丝)之间通上几千伏的直流高压,

这样从阴极上发射出来的电子在径向电场的作用

下,将直接打到阳极上。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压越

高,则电子的运动速度也就越快,打到阳极上的电

子动能也越大。如图3-1-4(a)的直线a所示。

如果在磁控管的轴向再加上恒定磁场,这个磁

场与阳极、阴极之间的电场相互垂直。从阴极发射出的电子一方面受电场力的作用,向阳极做加速运动,另外一方面运动的电子受磁场力的作用,运动的方向会发生弯曲,电子沿圆周运动接近阳极时,又受电场力的排斥,电子将沿阳极表面做轮摆线形运动,如图3-1-4(b)的曲线b所示。

如果有高频电场存在的话,从阴极发射出来

的电子在空间的运动轨迹又发生变化,如图3-1-5

所示。在运动过程中,电子将从直流电场获得的

能量不断地传递给高频电场。这个高频电场又能

将能量通过磁控管发射天线引至能量输出器,以

微波的形式将能量输送给负载(微波炉的炉腔)。

三、磁控管的工作特性

对于家用微波炉所使用的磁控管,其磁

场是由永久磁铁产生的,且磁感应强度为一恒定

值,所以通常只给出简化的工作特性曲线,如图

3-1-6所示。

从图中可看出额定输出功率为 2.2KW的磁

控管的阴极平均电压Ua、输出功率Pout、效率

η与阳极电流Ia之间的关系。在图中可以看出,当阳极电流Ia为0.7A时,输出功率Pout为2.2KW,此时效率η约为58%,所要施加的阳极平均电压约为4.5KV。并且,只有当阴极电压高于产生振荡所需

的最低电压时,磁控管才开始振荡,输出微波功率。反之,只要阳极电压有很小的变化,就引起阴极电流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磁控管的一个重要特性,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

第二节 微波谐振腔的结构与特性

一、微波谐振腔的结构

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围的空腔,具有谐振电路的性质,称为谐振腔。

谐振腔具有结构简单、坚固牢靠。损耗小。加工容易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微波领域中,因此又叫微波谐振腔。谐振腔的形状有圆柱体、长方体以及圆环等多种。家用微波炉采用长方体形式的谐振腔。

二、微波谐振腔的特性

在LC振荡电路中,将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拉大,将两极板间的电介质取消掉,将线圈的匝数减为半匝,将导线拉直并让无限多根直导线并联在一起。概况地说,在不断减小电容量和电感量的过程中,LC并联谐振电路就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空腔谐振器——谐振腔。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损耗小

金属腔对电磁场有很好的屏蔽作用,因此谐振腔没有辐射损耗,金属腔内壁面积大,再加上镀银抛光处理,因此腔壁的电流密度非常小,欧姆损耗也很小,所以谐振腔的品质因数非常高。还有金属腔体内无需支撑介质,所以它几乎没有什么介质损耗。

2.多模式

谐振腔是一个多模谐振器,任何一个结构尺寸确定的谐振腔,都存在着许多模式的地磁场分布形式。特别是多模式中包括简并模式(相同谐振频率的不同模式)。不同结构的电磁场分布可以存在相同的谐振频率。

3.多谐性

谐振腔具有多谐性,因为结构尺寸确定的谐振腔,还存在着若干种不同模式的电磁场分布,这些模式所对应的谐振频率也各不相同。

微波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微波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1.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微波网络及网络参数 3.Smith 圆图 4.简单的匹配电路设计 5.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常用的CAD 软件 6.常用的微波部件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7.微波信道分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指标分配 8.测试及测试仪器 9.应用电路举例

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1. 概述 所谓微波电路,通常是指工作频段的波长在10m?1cm(即 30MHz?30GHz)之间的电路。此外,还有毫米波(30?300GHz )及亚毫米波(150GHz ?3000GHz )等。 实际上,对于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人们也经常称为“高频电路”或“射频(RF)电路”等等。 由于微波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因此在材料、结构、电路的形式、元器件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与一般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和许多独特的地方。 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微波电路技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材料、工艺、元器件、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并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另外,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芯片的工作速度已经超过了1GHz 。在这些高速电路的芯片、封装以及应用电路的设计中,一些微波电路的设计技术也已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以往传统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与微波电路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相互间的借鉴和综合的技术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2. 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1电路分类 2.1.1按照传输线分类 微波电路可以按照传输线的性质分类,如:

J ER E I B 3 Di Er 图3同轴线 图1微带线 图2带状线

图4波导 DIELECTRIC ER 图5共面波导 2.1.2按照工艺分类 微波混合集成电路:采用分离组件及分布参数电路混合集成。 微波集成电路(MIC):采用管芯及陶瓷基片。 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采用半导体工艺的微波集成电路。 图6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示例

微波谐振腔特性参数的计算和仿真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论文 二0一一年六月

微波谐振腔特性参数的计算和仿真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3班 姓名:张振北 指导教师:傅世强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摘要 微波谐振腔其内部的电磁场分布在空间三个坐标方向上都将受到限制,均成驻波分布.微波谐振腔在微波电路中起着与低频LC振荡回路相同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储能和选频特性的谐振器件.这次主要研究矩形谐振腔和圆柱体谐振腔的特性参数的计算和仿真.计算时用VC++中的MFC编写一个小界面计算工具,当输入变量参数时,类似计算器形式直接输出计算结果,仿真所用软件为HFSS,对矩形谐振腔和圆柱谐振腔进行仿真,输入变量得出仿真结果并与上述结算结果进行比较。本文首先介绍了微波谐振腔的发展及前景和理论基础知识和MFC,Hfss等软件.然后分别进行了: 1.对金属谐振腔中特性参数的特性及计算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学习其基本特 性与基本分析方法。 2.矩形谐振腔和圆柱谐振腔特性参数的计算在小界面计算方式方式下表示, 并举例输入变量得出计算结果。 3.用Hfss微波技术仿真软件对矩形谐振腔和圆柱谐振腔仿真,与之前的结 果进行比较。 4.在小界面计算工具在输入不同尺寸,内部填充不同材料,以及用铜,铁, 铝等材料作为谐振腔表面材料等多种情况下计算,得出不同结果,并用仿 真软件对矩形及圆柱谐振腔仿真,两组数据比较并得出结果。 本文主要研究金属谐振腔中矩形谐振腔及圆柱谐振腔特性参数的特性及计算方法,对其特性参数的特点,计算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然后运用编程软件对其编程,得到一个便捷的计算工具,并对矩形及圆柱谐振腔仿真,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比较来判别计算工具的实用性与便捷性。 关键词:金属谐振腔,特性参数,MFC,小界面,Hfss,仿真

微波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微波电路及设计的基础知识 1. 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 微波网络及网络参数 3. Smith圆图 4. 简单的匹配电路设计 5. 微波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及常用的CAD软件 6. 常用的微波部件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7. 微波信道分系统的设计、计算和指标分配 8. 测试及测试仪器 9. 应用电路举例

微波电路及其设计 1.概述 所谓微波电路,通常是指工作频段的波长在10m~1cm(即30MHz~30GHz)之间的电路。此外,还有毫米波(30~300GHz)及亚毫米波(150GHz~3000GHz)等。 实际上,对于工作频率较高的电路,人们也经常称为“高频电路”或“射频(RF)电路”等等。 由于微波电路的工作频率较高,因此在材料、结构、电路的形式、元器件以及设计方法等方面,与一般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和许多独特的地方。 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微波电路技术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材料、工艺、元器件、以及设计技术等方面,都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并且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另外,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芯片的工作速度已经超过了1GHz。在这些高速电路的芯片、封装以及应用电路的设计中,一些微波电路的设计技术也已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以往传统的低频电路和数字电路,与微波电路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相互间的借鉴和综合的技术应用也会越来越多。 2.微波电路的基本常识 2.1 电路分类 2.1.1 按照传输线分类 微波电路可以按照传输线的性质分类,如:

图1 微带线 图2 带状线 图3 同轴线 图4 波导

图5 共面波导 2.1.2 按照工艺分类 微波混合集成电路:采用分离元件及分布参数电路混合集成。 微波集成电路(MIC):采用管芯及陶瓷基片。 微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采用半导体工艺的微波集成电路。 图6微波混合集成电路示例 图7 微波集成电路(MIC)示例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复习知识要点 (2007版) 第一章 “微波技术基础引论”知识要点 廖承恩主编的《微波技术与基础》是国内较为经典的优秀教材之一,引论部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微波的工作波段、特点及其应用,大部分应用背景取材于微波通讯占主导地位的上世纪80’s / 90’s 年代。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建议同学们关注本网站相关联接给出的最新发展动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特别是看看微波在现代无线和移动通信、射频电路设计(含RFID )、卫星定位、宇航技术、探测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不要局限于本书的描述。(Microwaves have widespread use in class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rom long-distance broadcasts to short-distance signals within a computer chip. Like all forms of light, microwaves, even those guided by the wires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consist of discrete photons ….. NATURE| Vol 449|20 September 2007)1 本章的理论核心是在对导行波的分类的基础上推导了导行系统传播满足的微波的波段分类、特点与应用(TE 、TM 、TEM )和基本求解方法,给出了导行系统、导行波、导波场满足的方程;(Halmholtz Eq 、横纵关系)、本征值---纵向场法、非本征值---标量位函数法(TEM )。{重点了解概念、回答实际问题,比如考虑一下如按如下的份类,RFID 涉及那些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 呢?提高微波工作频率的好处及实现方法?} 1.微波的定义 把波长从1米到1毫米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微波。微波波段对应的频率范围为: 3×108Hz ~3×1011Hz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微波处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段总和宽1000倍。一般情况下,微波又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和毫米波三个波段。 2.微波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1) 似光性、2) 频率高、3) 能穿透电离层、4) 量子特性。 3.微波技术的主要应用:1) 在雷达上的应用、2) 在通讯方面的应用、3) 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4) 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5) 微波能的应用。 4.微波技术是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发射、接收和测量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是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场”的分析方法,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特定边界条件下解电磁波动方程,求得场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磁波沿线的各种传输特性;另一种是“路”的分析方法,即将传输线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用克希霍夫定律建立传输线方程,求得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各种传输特性。 需要重点记忆的公式:表1-2(要求会用); 理解纵横f λ31081051010(m)(Hz)3103231063109-13101210-43101510-73101810-10无线电波 光波宇宙射 线视频射频

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

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前言 (1) 一、背景知识 (2) 1、滤波器的发展 (2) 2、微波滤波器的应用 (2) 3、交叉耦合滤波器提出与发展 (3) 二、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设计原理 (4) 1、交叉耦合滤波器的设计思路 (4) 2、新型耦合开环结构 (5) 3、交叉耦合滤波器的设计 (6) 三、仿真步骤 (9) 1、建立新工程 (9) 2、设置求解类型 (9) 3. 设置模型单位 (10) 4、建立滤波器模型 (10) 5、创建端口 (19) 6、创建Air (20) 7、设置边界条件 (20) 8、为该问题设置求解频率及扫频范围 (22) 9、优化仿真 (23) 10、保存工程 (24) 11、后处理操作 (25) 四、设计总结 (25) 参考文献 (27)

前言 微波滤波器是微波系统中重要元件之一,它用来分离或者组合各种不同频率信号的重要元件。在微波中继通信、卫信通信、雷达技术、电子对抗及微波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众所周知,滤波器的设计在低频电路中是用集总参数元件(电感L和电容C)构成的谐振回路来实现。但当频率高达300Mhz以上时,低频下的集总参数的LC谐振回路已不再适用了。这一方面由于当回路的线性尺寸和电磁波的波长可以比拟时,辐射相当显着,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大大下降,因而必须采用分布参数的微波滤波器。?任何一个微波系统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微波器件、有源电路和传输线等组成的。微波元件种类很多。按传输线类型可分为波导式、同轴式和微带式等;按功能可分为连接元件、终端元件、匹配元件、衰减元件、相移元件、分路元件、波型变换元件、滤波元件等;按变换性质可分为互易元件、非互易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等。 本文正是根据微波滤波器的特性设计一种微带交叉耦合带通滤波器,要求其小型化、频段规则性高、边缘陡峭,可用于小型化天线系统。 摘要: 交叉耦合滤波器具有高选择性、低插入损耗、宽阻带、高的带外截止特性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微波通信系统中,本文拟采用高品质谐振腔交叉耦合的形式实现该带通滤波器,结构简单紧凑,通带陡度较高,适合小型化设计,性能较高的天线或雷达双工器等电路使用。 关键词: 交叉耦合滤波器、微带线、设计、HFSS 一、背景知识 1、滤波器的发展 凡是有能力进行信号处理的装置都可以称为滤波器。在近代电信设备和各

微波技术基础 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传输线理论 1-1.什么叫传输线?何谓长线和短线? 一般来讲,凡是能够导引电磁波沿一定方向传输的导体、介质或由它们共同体组成的导波系统,均可成为传输线;长线是指传输线的几何长度l远大于所传输的电磁波的波长或与λ可相比拟,反之为短线。(界限可认为是l/λ>=0.05) 1-2.从传输线传输波形来分类,传输线可分为哪几类?从损耗特性方面考虑,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按传输波形分类: (1)TEM(横电磁)波传输线 例如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共同特征:双导体传输系统; (2)TE(横电)波和TM(横磁)波传输线 例如矩形金属波导、圆形金属波导;共同特点:单导体传输系统; (3)表面波传输线 例如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共同特征:传输波形属于混合波形(TE波和TM 波的叠加) 按损耗特性分类: (1)分米波或米波传输线(双导线、同轴线) (2)厘米波或分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带状线、微带线) (3)毫米波或亚毫米波传输线(空心金属波导管、介质波导、介质镜像线、微带线) (4)光频波段传输线(介质光波导、光纤) 1-3.什么是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它和哪些因素有关?阻抗匹配的物理实质是什么? 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是传输线处于行波传输状态时,同一点的电压电流比。其数值只和传输线的结构,材料和电磁波频率有关。 阻抗匹配时终端负载吸收全部入射功率,而不产生反射波。 1-4.理想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在什么情况的终端负载下得到这些工作状态?

(1)行波状态: 0Z Z L =,负载阻抗等于特性阻抗(即阻抗匹配)或者传输线无限长。 终端负载吸收全部的入射功率而不产生反射波。在传输线上波的传播过程中,只存在相位的变化而没有幅度的变化。 (2)驻波状态: 终端开路,或短路,或终端接纯抗性负载。 电压,电流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相差π/2,传输线上无能量传输,只是发生能量交换。传输线传输的入射波在终端产生全反射,负载不吸收能量,传输线沿线各点传输功率为0.此时线上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叠加,形成驻波状态。 (3)行驻波状态: 终端负载为复数或实数阻抗(L L L X R Z ±=或L L R Z =)。 信号源传输的能量,一部分被负载吸收,一部分反射回去。反射波功率小于入射波功率。 1-5.何谓分布参数电路?何谓集总参数电路? 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参数元件组成,连接元件的导线没有分布参数效应,导线沿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与空间位置无关。分布参数电路中,沿传输线电压、电流的大小与相位随空间位置变化,传输线存在分布参数效应。 1-6.微波传输系统的阻抗匹配分为两种: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阻抗匹配的方法中最基本的是采用λ/4阻抗匹配器和支节匹配器作为匹配网络。 1-7.传输线某参考面的输入阻抗定义为该参考面的总电压和总电流的比值;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等于入射电压和入射电流的比值;传输线的波阻抗定义为传输线内横向电场和横向磁场的比值。 1-8.传输线上存在驻波时,传输线上相邻的电压最大位置和电压最小位置的距离相差λ/4,在这些位置输入阻抗共同的特点是纯电阻。 第二章 微波传输线 2-1.什么叫模式或波形?有哪几种模式?

微波技术基础复习重点

第一章引论 微波是指频率从300MHz到30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相应的波长从1m到0.1mm。包括分米波(300MHz到3000MHz)、厘米波(3G到30G)、毫米波(30G 到300G)和亚毫米波(300G到3000G)。 微波这段电磁谱具有以下重要特点:似光性和似声性、穿透性、信息性和非电离性。 微波的传统应用是雷达和通信。这是作为信息载体的应用。 微波具有频率高、频带宽和信息量大等特点。 强功率—微波加热弱功率—各种电量和非电量的测量 导行系统:用以约束或者引导电磁波能量定向传输的结构 导行系统的种类可以按传输的导行波划分为: (1)TEM(transversal Electromagnetic,横电磁波)或准TEM传输线 (2)封闭金属波导(矩形或圆形,甚至椭圆或加脊波导) (3)表面波波导(或称开波导) 导行波:沿导行系统定向传输的电磁波,简称导波 微带、带状线,同轴线传输的导行波的电磁能量约束或限制在导体之间沿轴向传播。是横电磁波(TEM)或准TEM波即电场或磁场沿即传播方向具有纵向电磁场分量。 开波导将电磁能量约束在波导结构的周围(波导内和波导表面附近)沿轴向传播,其导波为表面波。 导模(guided mode ):即导波的模式,又称为传输模或正规模,是能够沿导行系统独立存在的场型。特点: (1)在导行系统横截面上的电磁场呈驻波分布,且是完全确定的,与频率以 及导行系统上横截面的位置无关。 (2)模是离散的,当工作频率一定时,每个导模具有唯一的传播常数。 (3)导模之间相互正交,互不耦合。 (4)具有截止频率,截止频率和截止波长因导行系统和模式而异。 无纵向磁场的导波(即只有横向截面有磁场分量),称为横磁(TM)波或E波。 无纵向电场的导波(即只有横向截面有电场分量),称为横电(TE)波或H波。 TEM波的电场和磁场均分布在与导波传播方向垂直的横截面内。 第二章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是以TEM模为导模的方式传递电磁能量或信号的导行系统,其特点是横向尺寸远小于其电磁波的工作波长。 集总参数电路和分布参数电路的分界线:几何尺寸L/工作波长>1/20。 这些量沿传输线分布,其影响在传输线的每一点,因此称为分布参数。 传播常熟是描述导行系统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和相位变化的参数。 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是由从源到负载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电压以及电流叠加,在传输线上呈行驻波混合分布。 特性阻抗:传输线上入射波的电压和入射波电流之比,或反射波电压和反射波电流之比的负值,定义为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决定的传输线阻抗是分布参数阻抗。

各专业软件大全

EDI SACS5.2 pressCAD PARADIGM EPOS3.0 地球物理数据处理应用软件 Excess Plus5.8模具设计 ATLAS.ti5.0 StruCAD*3D应力分析有限元软件 PAM STAMP 2G v2005(世界首屈一指的冲压模拟软件) JmatPro4.1 材料性能模拟软件 Space-E v4.6 KD-RTI和KD-FRMC软件 E-Prime2.0 心理软件 GENESIS2000V9.0a5 SpeedCAD for electric motor desing Crystal Report 11开发版 Crystal Report 11开发版 Crystal Reports 10 Advanced Developer(水晶报表10高级开发版) Green Hills 3.0/3.5/3.6/4.0.7/4.2.3 GreenHills Multi for ARM v4.2.3 GreenHils Multi For MIPS V4.2.3 Metrowerks CodeWarrior 6.0/8.1 Metrowerks CodeWarrior HC05/HC08 WindRiver Diab 4.3/4.4/5.0/5.2 北京灵图VRMAP3.0软件 中视典VR-Platform7.0企业版 FLAC3D/FLAC2D SPSS 14/SPSS 15/SPSS 16统计软件 MAGMA压注模流分析软件 SURPAC5.2矿山工程软件 surpac vision LandMark 地震处理解释系统软件 流体计算软件FLUENT 6.3 Fluid Plan气动/液压设计工程软件 热力学计算软件THERMCAL 电子散热软件icepak4.3 Flomerics flotherm 7.0(电子电器设备空气流和热传导分析的专用CFD软件) Fluent Icepak v4.3(专用的热控分析CFD软件) 质的研究软件QSR NVivo 7.0 流体动力仿真软件HyPneu 汽车仿真软件Avl advisor2004 Avl Cruise4.0汽车性能仿真软件 韩国铸造分析软件AnyCasting9.2 anyPRE 前处理模块 anyPOST 后处理模块 anySOLVER 求解器模块 anyDBASE 数据库模块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一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试题一 选择填空题(共30分,每题3分) 1.下面哪种应用未使用微波() (a)雷达(b)调频(FM)广播 (c)GSM移动通信(d)GPS卫星定位 2.长度1m,传输900MHz信号的传输线是() (a)长线和集中参数电路(b)长线和分布参数电路 (c)短线和集中参数电路(d)短线和分布参数电路 3.下面哪种传输线不能传输TEM模() (a)同轴线(b)矩形波导(c)带状线(d)平行双线 4.当矩形波导工作在TE10模时,下面哪个缝不会影响波的传输() 5.圆波导中的TE11模横截面的场分布为() (a)(b)(c) 6.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有三种,分别为,和。

7.耦合微带线中奇模激励的对称面是壁,偶模激励的对称面是壁。 8.表征微波网络的主要工作参量有阻抗参量、参量、参量、散射参量和参量。 9.衰减器有衰减器、衰减器和衰减器三种。 10.微波谐振器基本参量有、和三种。 二.(8分)在特性阻抗Z0=200?的传输线上,测得电压驻波比ρ=2,终端为 U0V,求终端反射系数、负载阻 =1 电压波节点,传输线上电压最大值 max 抗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 三.(10分)已知传输线特性阻抗Z0=75?,负载阻抗Z L=75+j100?,工作频率为900MHz,线长l=0.1m,试用Smith圆图,求距负载最近的电压波腹点的位置和传输线的输入阻抗(要求写清必要步骤)。 四.(10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0=50Ω,负载阻抗为Z L=75Ω,若采用单支节匹配,求支节线的接入位置d和支节线的长度l(要求写清必要步骤)。五.(15分)矩形波导中的主模是什么模式;当工作波长为λ=2cm时,BJ-100型(a*b=22.86*10.16mm2)矩形波导中可传输的模式,如要保证单模传输,求工作波长的范围;当工作波长为λ=3cm时,求λp,vp及vg。 六.(15分)二端口网络如图所示,其中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0=200Ω,并联阻抗分别为Z1=100Ω和Z2=j200Ω,求网络的归一化散射矩阵参量S11和S21,网络的插入衰减(dB形式)、插入相移与输入驻波比。

微波基本知识

微波加热技术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微波是什么? 问题2:微波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3:微波应用的频率有那些? 问题4: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 问题5:微波杀菌的机理是什么? 问题6:微波的穿透能力如何? 问题7:什么叫微波的选择性加热? 问题8:微波加热为什么称之为内部加热方式? 问题9:各种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如何? 问题10:微波的脱水效率如何? 问题1:微波是什么?答: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KMHz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问题2:微波是怎样产生的?答:微波能通常由直流或50MHz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可以产生微波的器件有许多种,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电真空器件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运动来完成能量变换的器件,或称之为电子管。在电真空器件中能产生大功率微波能量的有磁控管,多腔速调管,微波三、四极管,行波管等。在目前微波加热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及速调管。

问题3:微波应用的频率有那些?答:因为微波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通信领域,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国际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频率的划分作了具体规定。分给工业、科学和医学用的频率有 433 兆赫、915兆赫、2450兆赫、5800兆赫、22125兆赫,与通信频率分开使用。目前国内用于工业加热的常用频率为915兆赫和2450兆赫。微波频率与功率的选择可根据被加热材料的形状、材质、含水率的不同而定。问题4: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答:介质材料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组成,在电磁场作用下,这些极性分子从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转向依照电场的极性排列取向。而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这些取向按交变电磁的频率不断变化,这一过程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从而产生热量。此时交变电场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介质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对微波加热最通俗的解释。 问题5:微波杀菌的机理是什么?答:微波灭菌的机理在于,细菌、成虫与任何生物细胞一样,是由水、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物等复杂化合物构成的一种凝聚态介质。其中水是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在75~85%,因为细菌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必须有水参与才能进行,而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对各种营养物的吸收是通过细胞膜质的扩散、渗透和吸附作用来完成的。在一定强度微波场的作用下,物料中的虫类和菌体也会因分子极化驰豫,同时吸收微波能升温。由于它们是凝聚态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加剧了微波能向热能的能态转化。从而使体内蛋白质同时受到无极性热运动和极性转动两方面的作用,使其空间结构变化或破坏,而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学习知识要点 1.微波的定义—把波长从1米到0.1毫米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微波。微波波段对应的频率范围为: 3×108Hz~3×1012Hz。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微波处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段总和宽10000倍。一般情况下,微波又可划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波段。 2.微波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1) 似光性、2) 频率高、3) 能穿透电离层、4) 量子特性。 3.微波技术的主要应用:1) 在雷达上的应用、2) 在通讯方面的应用、3) 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4) 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5) 微波能的应用。 4.微波技术是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发射、接收和测量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是经典的电磁场理论,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场”的分析方法,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特定边界条件下解电磁波动方程,求得场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磁波沿线的各种传输特性;另一种是“路”的分析方法,即将传输线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用克希霍夫定律建立传输线方程,求得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各种传输特性。 第二章学习知识要点 1. 传输线可用来传输电磁信号能量和构成各种微波元器件。微波传输线是一种分布参数电路,线上的电压和电流是时间和空间位置的二元函数,它们沿线的变化规律可由传输线方程来描述。传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中的基本方程。 2. 均匀无耗传输线方程为

() ()()()d U z dz U z d I z dz I z 22222 20 -=-=ββ 其解为 ()()() U z A e A e I z Z A e A e j z j z j z j z =+=---120121ββββ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终端电压U 2和电流I 2,则: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始端电压U 1和电流I 1,则: 其参量为 Z L C 00 0=,βπλ=2p ,v v p r =0 ε,λλεp r =0 3. 终端接的不同性质的负载,均匀无耗传输线有三种工作状态: (1) 当Z Z L =0时,传输线工作于行波状态。线上只有入射波存在,电压电流振幅不变,相位沿传播方向滞后;沿线的阻抗均等于特性阻抗;电磁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 (2) 当Z L =0、∞和±jX 时,传输线工作于驻波状态。线上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振幅相等,驻波的波腹为入射波的两倍,波节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无限大,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零,沿线其余各点的阻抗均为纯电抗;电压(电流)波腹点和电压(电流)波节点每隔λ4交替出现,每隔2λ重复出现;没有电磁能量的传输,只有电磁能量的交换。 (3) 当Z R jX L L L =+时,传输线工作于行驻波状态。行驻波的波腹小于两倍入射波,波节不为零;电压波腹点的阻抗为最大的纯电阻R Z max =ρ0,电压波节点的阻抗为最小的纯电阻R Z min =0ρ; ()()?????-=-= sin cos sin cos 011011Z z jU z I z I z Z jI z U z U ββββ()()?????+=+= sin cos sin cos 022022Z z jU z I z I z Z jI z U z U ββββ

最新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微波技术基础》课程学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 学习知识要点 1 ?微波的定义一 把波长从1米到0.1毫米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微波。微波波段对应的频率范围 为:3X 108H Z ?3X 1012H Z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微波处于普通无线电波与红外线之间,是频率最高的 无线电波,它的频带宽度比所有普通无线电波波段总和宽 10000倍。一般情况下,微波又可划分为 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四个波段。 2 ?微波具有如下四个主要特点:1)似光性、2)频率高、3)能穿透电离层、4)量子特性。 3 ?微波技术的主要应用:1)在雷达上的应用、2)在通讯方面的应用、3)在科学研究方面的 应用、4)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5)微波能的应用。 4?微波技术是研究微波信号的产生、传输、变换、发射、接收和测量的一门学科,它的基本理 论是经典 的电磁场理论,研究电磁波沿传输线的传播特性有两种分析方法。一种是“场”的分析方 法,即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在特定边界条件下解电磁波动方程,求得场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电磁波沿线的各种传输特性;另一种是“路”的分析方法,即将传输线作为分布参数电路处理,用 克希霍夫定律建立传输线方程,求得线上电压和电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电压和电流的各种传输 特性。 第二章学习知识要点 1. 传输线可用来传输电磁信号能量和构成各种微波元器件。微波传输线是一种分布参数电路, 线上的电压 和电流是时间和空间位置的二元函数,它们沿线的变化规律可由传输线方程来描述。传 输线方程是传输线理论中的基本方程。 2. 均匀无耗传输线方程为 其解为 U Z i= A “e 八 A 2e j Z I Z 丁 Z — A 2e j 'Z Z o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已知终端电压U 2和电流丨2,则: U Z =U 2COS :Z jl 2Z 0sin :z d 2 U Z d 平 2Z dz 2 -:2 U Z ]=0 -■21 Z = 0 I Z = l 2 COS :Z jU

微波应用技术常识

微波能应用技术常识解答 地点:微朗科技微波实验室 单位: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1-12-23 声明:本研究成果归株洲市微朗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仿冒必究. 问题1:微波是什么? 答: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KMHz 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问题2:微波是怎样产生的? 答:微波能通常由直流或50MHz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可以产生微波的器件有许多种,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电真空器件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运动来完成能量变换的器件,或称之为电子管。在电真空器件中能产生大功率微波能量的有磁控管,多腔速调管,微波三、四极管,行波管等。在目前微波加热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及速调管。 问题3:微波应用的频率有那些? 答:因为微波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通信领域,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国际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频率的划分作了具体规定。分给工业、科学和医学用的频率有433

兆赫、915兆赫、2450兆赫、5800兆赫、22125兆赫,与通信频率分开使用。目前国内用于工业加热的常用频率为915兆赫和2450兆赫。微波频率与功率的选择可根据被加热材料的形状、材质、含水率的不同而定。 问题4: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 答:介质材料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组成,在电磁场作用下,这些极性分子从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转向依照电场的极性排列取向。而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这些取向按交变电磁的频率不断变化,这一过程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从而产生热量。此时交变电场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介质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对微波加热最通俗的解释。 问题5:微波杀菌的机理是什么? 答:微波灭菌的机理在于,细菌、成虫与任何生物细胞一样,是由水、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物等复杂化合物构成的一种凝聚态介质。其中水是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在75~85%,因为细菌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必须有水参与才能进行,而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对各种营养物的吸收是通过细胞膜质的扩散、渗透和吸附作用来完成的。在一定强度微波场的作用下,物料中的虫类和菌体也会因分子极化驰豫,同时吸收微波能升温。由于它们是凝聚态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加剧了微波能向热能的能态转化。从而使体内蛋白质同时受到无极性热运动和极性转动两方面的作用,使其空间结构变化或破坏,而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粘度、膨胀性、渗透性、稳定性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失去生物活性。另一方面,微波能的非热效应在灭菌中起到了常规物理灭菌所没有的特殊作用。也是造成细菌死亡的原因之一。 问题6:微波的穿透能力如何? 答:穿透能力就是电磁波穿入到介质内部的本领,电磁波从介质的表面进入并在其内部传播时,由于能量不断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它所携带的能量就随着深入介质表面的距离,以指

微波炉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微波炉的基本知识 1、微波简介 微波是频率非常高的电磁波,波长介于1m-1mm之间,其频率一般在300-300000MHz之间,属超高频波段。其低端与无线电的超短波波段相接,高端与远红外波段相接。微波在真空中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都为3×108m/s(在真空中时)。 微波主要应用于通信、雷达、导航、气象等方面、随着微波在工业和家庭方面的应用,为了防止它对通信、广播、电视和雷达等的干扰,国际上规定工业、科学及医学等等使用的微波频段只有4个,即:915±25MHz;2450±50MHz;5800±75MHz;22500±125MHz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微波加热频率为915MHz和2450MHz。加热频率为915MHz(波长约32.97cm)的微波炉(也称为微波灶)主要在产业和工业部作烘烤、干燥、消毒用;加热频率为2450MHz (波长约12.24cm)的微波炉主要作家庭烹调用。 2、微波的基本特性 微波是电磁波,它与可见光一样是直线传播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发生反射和折射。它与加热有关的特性主要有: ⑴吸收性:微波遇到含水或含脂肪的食物,能够被大量地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微波炉就是 利用这个特性来加热食物的。另外,木材、橡胶、土壤等也会吸收微波而发热。 ⑵反射性:微波遇到金属良导体,如银、铜、铝等会像镜子反射光线一样被反射。因此,常用金属隔离微波。微波炉中常用金属制作箱体和波导,用金属网外加钢化玻璃制作微波炉的 炉门观察窗。 ⑶穿透性: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陶瓷、云母、聚乙烯、聚丙烯、纸等,会像光线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而不被吸收,所以也不会发热。因此,常用绝缘材料制作微波炉中使用的盘碟、覆盖食物的薄膜等,它们不会影响微波对食物的加热效果。 3、微波辐射简述 微波是电磁波中的一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如表1.1所示。 家用微波炉的微波频率为2450MHz,它不可能穿透人体损伤内部器官,只是对皮肤和体表组织有所影响,一般不影响健康。不过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眼睛水晶体没有血管散热及睾丸对辐射比较敏感,因此在长时间的微波辐射下,人体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眼睛水晶体和睾

微波技术基础第三章课后答案---杨雪霞

微波技术基础第三章课后答案---杨雪霞

3-1 一根以聚四氟乙烯 2.10 r ε =为填充介质的带状 线,已知其厚度b =5mm ,金属导带厚度和宽度分别为0t =、W =2mm ,求此带状线的特性阻抗及其不出现高次模式的最高频率。 解: 由于/2/50.40.35W b ==>,由公式 2 0(0.35/)e W W b b W b ?=-?-? /0.35/0.35W b W b <> 得中心导带的有效宽度为:2e W W mm ≈=, 077.30.441e r Z W b ε= =Ω + 带状线的主模为TEM 模,但若尺寸不对也会引起高次模,为抑止高次模,带状线的最短工作波长应满足: 10 10 max(,) cTE cTM λλλ> 10 2 5.8cTE r mm λε== mm b r cTM 5.14210 ==ελ 所以它的工作最高频率 GHz c f 2010 5.141033 8 =??==-λ 3-2 对于特性阻抗为50Ω的铜导体带状线,介质厚度b =0.32cm ,有效相对介电常数 2.20 r ε =,求线的 宽度W 。若介质的损耗角正切为0.001,工作频率为10GHz ,计算单位为dB/λ的衰减,假定导体的

厚度为t =0.01mm 。 解 : 因 为 0 2.2(50)74.2120 r Z ε==<和030/()0.4410.830 r x Z πε=-=,所以 由公式 00,1200.850.6, 120 r r x Z W b x Z εε??? 其中, 0.441r x Z ε= - 计算宽度为(0.32)(0.830)0.266W bx cm ===。 在10GHz ,波数为 1 2310.6r f k m πε-== 由公式 )(/2 tan 波TEM m Np k d δ α= 介电衰减为 m Np k d /155.02 ) 001.0)(6.310(2tan === δα 在10GHz 下铜的表面电阻为0.026s R =Ω。于是,根 据公式 300002.710120 ,30()/0.16120,s r r c s r R Z Z A b t Np m R Z B Z b εεπαε-????? 其中 2121ln()W b t b t A b t b t t π+-=+ +-- 0.414141(0.5ln ) (0.50.7)2b t W B W t W t ππ=+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技术基础07期末考试考题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试 题(A ) 1.考试形式:闭 卷; 2.本试卷共 五 大题,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一、简答题(每题3分,共45分) 1、 传输线解为z j z j e U e U U ββ21+=-,上面公式中哪个表示+z 方向传输波?哪个表示-z 方向传输波?为什么? 2、 若传输线接容性负载(L L L jX R Z +=,0

第2页 共4页 5、矩形波导和圆波导的方圆转换中各自的工作模式是什么? 6、带线宽度W ,上下板距离b ,当W 增大时,带线特性阻抗如何变化?为什么? 7、 微带或者带线的开口端是否相当于开路端?为什么?如果不是,如何等效? 8、 一段矩形波导,尺寸b a ?, TE 10模的散射矩阵如下,写出其传输TE 20模时的散射矩阵。 []?? ? ???=--00θ θj j e e s 9、 金属圆波导的模式TE mnp 和TM mnp ,下标m, n, p 各自代表什么含义? 10、 写出如图双口网络的输入反射系数in Γ的表达式。 11、 环行器的端口定义和散射矩阵如下,该环行器环行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12、 说明下图E 面T 的工作特点 13、 写出如图理想两端口隔离器的S 矩阵

最新9微波基础知识及测介电常数汇总

9微波基础知识及测 介电常数

实验五微波实验 微波技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尖端科学技术,它不仅在通讯、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量子电子学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观测手段,微波的研究方法和测试设备都与无线电波的不同。从图1可以看出,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处于光波和广播电视所采用的无线电波之间,因此它兼有两者的性质,却又区别于两者。与无线电波相比,微波有下述几个主要特点 图1 电磁波的分类 1.波长短(1m —1mm):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利用这个特点,就能在微波波段制成方向性极好的天线系统,也可以收到地面和宇宙空间各种物体反射回来的微弱信号,从而 确定物体的方位和距离,为雷达定位、导航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应用。 2.频率高:微波的电磁振荡周期(10-9一10-12s)很短,已经和电子管中电子在电极间的飞越时间(约10-9s)可以比拟,甚至还小,因此普通电子管不能再用作微波器件(振荡器、放大器和检波器)中,而必须采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电子管(速调管、磁控管和行波管等)、微波固体器件和量子器件来代替。另外,微波传输线、微波元件和微波测量设备的线度与波长具有相近的数量级,在导体中传播时趋肤效应和辐射变得十分严重,一般无线电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都不再适用,也必须用原理完全不同的微波元件(波导管、波导元件、谐振腔等)来代替。

3.微波在研究方法上不像无线电那样去研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而是研究微波系统中的电磁场,以波长、功率、驻波系数等作为基本测量参量。 4.量子特性:在微波波段,电磁波每个量子的能量范围大约是10-6~10-3eV ,而许多原子和分子发射和吸收的电磁波的波长也正好处在微波波段内。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来研究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发展了微波波谱学和量子电子学等尖端学科,并研制了低噪音的量子放大器和准确的分子钟,原子钟。(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 5.能穿透电离层:微波可以畅通无阻地穿越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为卫星通讯,宇宙通讯和射电天文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途。 综上所述微波具有自己的特点,不论在处理问题时运用的概念和方法上,还是在实际应用的微波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上,都与普通无线电不同。微波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 验 目 的 1. 学习微波的基本知识; 2. 了解微波在波导中传播的特点,掌握微波基本测量技术; 3. 学习用微波作为观测手段来研究物理现象。 微波基本知识 一、电磁波的基本关系 描写电磁场的基本方程是: ρ=??D , 0=??B

实验一 MWO基本操作

实验一MWO基本操作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icroWave 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 2、熟悉软件的主要界面和基本功能应用。 二、实验内容 1、在MWO软件中建立工程,画电路原理图。 2、设计全局变量和仿真频率。 3、分析电路,完成电路的调谐与优化。 三、实验仪器 装有MicroWave Office软件的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 4.1软件主界面 Microwave office 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建立线性,非线性,EM分析的电路和物理设计的用户界面。软件的主界面如图MWO_1所示,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菜单栏、工具栏、Design Explore、以及主设计区。

图MWO_1 软件主界面 4.2 MWO菜单栏和工具栏 在进入MWO2007软件的界面后,软件已经为我们新建了一个Project工程文件。在以后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新建另一个Project工程文件,也可以在File 菜单中选择New Project新建一个工程文件。同时也可以选择Open Project来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Project。 4.2.1 MWO菜单栏: File:主要功能为新建、打开、关闭、保存工程和文件等。以及进行打印和相应的打印设置等。 Edit:主要功能为拷贝、粘贴、删除等。 Project:主要功能为新建和添加各种工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文件,如电路原理Schematic、网络表Netlist、显示图形Graph、输出文件Output File等。Simulate:主要功能为选择各种仿真工具,如: Analyze:为依据电路原理图的各种参数相应的输出结果计算进行仿真。 Tune:为对所选择的变量进行设置范围内的调谐,其仿真的结果随调整 的结果实时发生相应的改变。 Optimize:为优化选项,对参与优化的变量在较大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搜索,以达到最接近你所设定的优化目标。 Yield Analysis:在工程上准备进行量产前进行的仿真,以分析设计 的系统所用的元件的精度所允许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