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鱼腥草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鱼腥草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鱼腥草注射液

***********有限公司

鱼腥草注射液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鱼腥草注射液

剂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支,每1ml相当与原药材2g.。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有鱼腥味。

包装规格:10ml/支×5支/盒×120盒/箱

批量:60L

批准文号:待批

(二)处方和依据

1. 处方:

原辅料处方量规格每100支量鱼腥草 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3g 分析纯

氯化钠9g 分析纯

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000ml

每千支量

鱼腥草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30g 分析纯

氯化钠90g 分析纯

注射用水适量稀释至10000ml

每批量

鱼腥草1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180g 分析纯

氯化钠540g 分析纯

注射用水适量稀释至60000ml

2. 依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四)生产工艺操作过程及条件

4.1原辅料的领取

根据本工艺处方及生产指令,车间领料员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按“原辅料领用发放规程”到原辅料仓库领取辅料。领料前,认真核对所领辅料的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用及检验合格报告单和辅料放行单,核对无误后,称取规定量的辅料,需拆零称量的辅料,可以整件领取到车间称量室称量,剩余辅料包装密闭,挂上物料标签,并填上品名、批号、当次称量日期、剩余量,称量人签名。仓库保管员及车间领料员分别称量及复核,并在领料单上签字,运至中药提取车间,同步填写生产记录,与下工序进行交接。

4.2提取冷凝

取药材饮片,置提取罐中,以水浸没药材为度,冷浸1小时,加温至100℃,提取2小时,收集冷凝液,用整洁密闭的容器在洁净取样车内进行提取冷凝液的采集(洁净级别不低于10万级)。转入小容量注射剂车间,进行注射剂的配制。

4.3 配制

4.3.1 配制的洁净级别为10万级洁净区。配制应检查生产指令内容与生产所用的原辅料进行核对。取检验合格的鱼腥草蒸馏和辅料聚山梨酯80、氯化钠,清洁后脱去外包,消毒后经传递窗传至配制室,核对生产指令及处方,然后进行称量。

4.3.2 先向浓配罐内加入1/3量的合格的注射用水。

4.3.3 按照原辅料顺序进行投料,搅拌至全溶。

4.3.4用钛棒过滤器过滤至稀配罐。加注射用水至规定体积。

4.3.5 测试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再用钛棒过滤器过滤,进行灌装。

4.3.6 称量前应该对原辅料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格等,应与检验报告单相符。调

换原辅料供应商时应有小样试验合格单或已经经过验证的报告。

4.3.7称重前应先对称量器(定期由计量部门校验)校零,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称量,称量

时必须有复核人,操作人和复核人均应在称量原始记录上签名。处方必须复核按处方量的100%投料。

4.3.8配料前应对配料罐的容量进行验证。每一个配制罐必须标明配制液的品名、规格批号和配制量。

4.3.9配制时,每一种原辅料的加入和调制,必须由核对人确认并做好记录。配制过程中

的温度调节和配制的最后定量均要有复核人确认,并有操作人和复核人签字。

4.3.10药液配制完毕后,须按半成品质量标准(含量、pH等指标)进行检查。使用的注射用水在80℃以上保温,或65℃以上循环保温。

4.3.11易产生粉尘的原辅料在投料前进行前处理,如用水润湿。

4.3.12滤棒按品种专用,用于同一品种连续生产时要每天清洗消毒。

4.3.13凡接触药液的设备、管道和容器等,应根据品种制定清洗要求,定期用清洁剂进行处理。更换品种时必须用清洁剂处理,处理后应用注射水洗涤至清洁。

4.3.13药液经含量、pH检验合格后方可精滤,精滤药液经澄明度检查合格后才能灌装。药液的精滤用孔径为0.22 μm滤膜进行过滤,使用前滤膜用注射用水漂洗或压滤至无异物脱落,并在使用前后做起泡点试验。精滤药液的盛装容器应封闭,并标明药液的品种、规格、批号。在精滤过程中,如发现过滤压力突然下降或过滤速度突然加快,则应重新测试滤膜的完好性。

4.3.14药液自配制至灭菌应在24小时内完成。

4.3.15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进行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后方可继续向下工序传递。

4.3.16工艺要点:

(1)所领辅料必须有检验合格报告单及物料放行许可证。

(2)领取时,必须逐件检查物料质量,发现不合格时应拒绝领取。

(3)进入称量室的辅料,其外包装必须进行除尘处理,凡与当日生产无关的辅料不得进入称量室。

(4)所领辅料称量前必须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经称量的辅料应装入洁净容器内,并挂上物料标签。

(5)衡器每次使用前应调零校正,并定期由计量部门校验,作好校验记录。

4.4 洗安瓿

4..4.1理瓶、粗洗工序的操作在一般生产区;安瓿精洗洁净级别为10万级洁净区。

4.4.2 安瓿用经0.45um微孔滤膜过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注射用水进行洗瓶。

4.4.3洗涤后的瓶子应进行清洁度检查。洗净的瓶子在存放和传送时,应在万级洁净区。

4.4.4洗净的瓶子应在4小时内灭菌。

4.4.5冲瓶用水管道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并做好有关记录

4.4.6生产结束,按设备清洁规程处理设备,按清场管理制度清场。

4.4.7 安瓿干燥灭菌

4.4.7.1烘干灭菌洁净级别为10万级洁净区。

4.4.7.2洗涤后的安瓿应进行干燥、灭菌和冷却,在320℃,5分钟对瓶子烘干灭菌。4.4.7.3灭菌后的安瓿应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

4.4.7.4 灭菌烘箱的冷却段设在万级洁净区。干燥灭菌后的瓶子应进行清洁度及澄明度检查。灭菌后的瓶子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如已超过,则必须重新灭菌或重新洗涤灭菌。

4.5 灌封

4.5.1配制完毕后,进入灌封工序。灌装管道、针头等使用前,用注射用水洗净并煮沸消毒,必要时应干燥灭菌,软管应选用不脱落微粒的药用软管。灌封的洁净度级别为万级洁净区。

4.5.2开始灌封后,应及时抽取半成品检查装量、澄明度、封口,应严密光滑。随时查看灌药情况,每隔2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为了保证注射液剂量,灌装时应将瓶壁粘附量计算在装量内,按《中国兽药典》规定的注射液增加装量标准,增加规定量。装量为10.0ml~10.5ml/支。

4.5.3灌封的半成品应在4小时内灭菌。

4.5.4生产结束,按设备清洁规程处理设备,按清场管理制度清场。

4.5.5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4.6灭菌检漏。

4.6.1灭菌检漏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4.6.2 按照灭菌柜(采用双扉式)操作规程进行灭菌,温度为115℃,灭菌30分钟。4.6.3 升压与降压不可过快,以防药品受热不均会爆瓶。灭菌柜应定期再验证,定期校验温度计、压力表,测定柜内温度的分布均一性。

4.6.4每批灭菌前,应核对品名、批号、数量等。

4.6.5灭菌时应及时做好记录,并密切注意温度、压力、时间,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6.8 灭菌后的产品应进行检漏。检漏的真空度必须在﹣8kPa以上。

4.6.6灭菌结束后出料后,仔细清除灭菌柜中遗漏的半成品,以防混入下一批。生产结束,按灭菌柜设备清洁规程清洁设备,按清场管理制度清场。

4.6.7配制、灌封、灭菌的过程应24小时内完成。

4.7 灯检

4.7.1 灯检操作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4.7.2 按岗位操作法进行灯检。逐支目检,一次只能抓起3支,并在15秒钟内完成。

4.7.3 单个灯检人员连续灯检时间不宜过长,每工作2小时眼睛休息10分钟。

4.7.3 灯检操作人员的视力应在0.9以上,每年检查一次。

4.7.4 检查后的半成品应标明检查者的姓名或标记,由质量管理部生产现场质监员随时

抽检,不符合要求者要返工重检。

4.7.5 合格品、待验品、不合格品应分区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4.7.6 灯检不合格产品应及时分类记录,标明品名、规格、代号、批号、置于盛器内移交专人处理。

4.7.7 每批结束后,按清场要求清场。

4.7.8 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

妥善处理。

4.8印字和包装

4.8.1印字和包装操作在一般生产区进行。

4.8.2 操作前应该对半成品名称、规格、批号及数量是否与领用的包装材料、说明书、

标签一致。

4.8.3 打印的批号应与生产指令一致,其编制方法应符合相关要求。

4.8.4装盒、装箱后应有复核员核对数量,无误后方可贴封口签、封箱。

4.8.5包装结束后认真清点标签的领用数、实用数、剩余数和损坏数,剩余包装材料应及时退回仓库。已打印批号的剩余包装材料和损坏的包装材料清点数量后,由质监员监督销毁,并做好记录和签名。

4.9 更换品种时,必须将顶棚、墙面、地板用消毒剂擦拭干净。接触药物的容器、器件洗涤干净后灭菌。工具、台板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消毒剂擦洗;

10 洁净室不得安排三班生产,每天必须有足够时间用于消毒,更换品种时也必须至少

有6小时的间歇。

11 工艺质量监控要点:

工艺质量监控要点

12 所执行质量监控的操作规程:

(五)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5.1原辅料卫生

5.1.1原辅料进入车间前,必须在脱包间去除外包装或对外包装清洁灭菌后,经传递窗进入车间。

5.2称量、配料必须在称量间,配料间进行,以防在称量配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污染。

5.3设备容器具卫生。

5.3.1凡与兽药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耐腐蚀,不与兽药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作用。

5.3.2设备的传动部件和管道要密封良好,要防止润滑油对兽药的污染。

5.3.3严格按照设备清洁规程对生产设备进行清洁,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接触兽药部位应进行消毒。

5.3.4生产所用器具按其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并进行消毒,按规定存放、领取、使用。

5.4生产介质卫生:

5.4.1空气净化:整个车间密封,进入洁净车间的空气经三级过滤净化,洁净级别达到相应标准,温度18℃~26℃,相对湿度30%~65%,并按规定对空气定期进行消毒。

5.4.2工艺用压缩空气经过滤器过滤,并定期检查。

5.4.3纯化水和注射用水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测。

5.4.4饮用水按《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规定定期检测。

5.5工艺卫生

5.5.1中间产品应放在洁净容器内,以防止污染。

5.5.2各生产操作间应洁净,每天上班前用臭氧灭菌30分钟、局部用紫外线消毒30

分钟。

5.6各关键工序的卫生:

5.6.1物料程序: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单向顺流,无往返运动)。

5.6.2配料工序工艺用水为注射用水,清洁设备和容器的最后一遍洗涤用水必须是注射用水。

5.7人员卫生:

5.7.1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在工作期间,每年体检一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及皮肤病患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不得直接从事兽药生产。

5.7.2人员净化程序:

a、进入一般生产区:人员→门厅→更拖鞋→换工作鞋→脱外衣→穿一般工作服→在缓冲间洗手→进入一般生产区

b、进入万级、10万级洁净区:人员→门厅→更拖鞋→换工作鞋→脱外衣→穿一般工作服→在缓冲间洗手→换洁净工作鞋→脱一般工作服→穿无菌服→在缓冲间洗手、消毒→万级(10万级)洁净区。

5.7.3非本车间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车间。

5.7.4一切操作人员必须经人净程序进入车间,日常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任何人不准在车间吃食物、吸烟、吐痰。

5.7.5人员净化标准

5.7.6工作服标准

(六)本产品工艺过程中所执行的设备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鱼腥草注射液工艺过程主要操作规程目录

以上标准操作规程已经批准生效。

(七)原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

1 原料质量标准

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标准文件名称:鱼腥草质量标准

鱼腥草检验操作规程

(八)半成品检查方法及控制

1、半成品的检查方法:

按照鱼腥草注射液半成品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pH:5.5~6.5

装量:10.0ml~10.5ml。

(九)需要进行验证关键工序及其工艺验证的具体要点

(十)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附样本)与产品贮存方法及有效期

1 安瓿质量应符合GB2637-1995。

2 包装:外观大方,箱体工正,字迹清晰,不缺项少字。包装数量:准确无误,装箱单(代合格证)填写完全,与实物相符,并有装箱人,复核人签字。

3 标签:标签粘贴工整,高度适中,不歪斜、无挂损。印刷应符合标签管理办法要求,样本附后,并打印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限。

4 说明书:内容包括:批准文号、商标、品名、成分、规格、批号、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禁忌、贮藏方法、生产单位等。

5 产品贮存方法: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6 有效期:从生产之日算起,向后顺延两年。

(十一)原辅料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1原辅材料消耗定额

2技术经济指标

2.1 成品率:是指投入主药对成品入库数量与应生产的数量之比,应为95-

100% 。

成品率%= 包装成品数量

×100%理论产量

2.2 单耗:是指主料每万支消耗量

单耗= 总投料量

实际产量(万支)

2.3 收率

理论值:为按照所用的原料(包装材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数量。

实际值:为生产中实际产出量、包括本工序正品产出量,废品量,生产中取样(留样)量,丢弃的物料(管道中收集的残余物)。

在生产过程中,如有跑料,散装后跌落在地上的物料,应及时通知质监员,详细记录损失数量及事故过程,其损失数加在实际值之内进行计算。上工序移交下来的有效物料并经复核的数量,为下工序计算收率的理论值。收率合格评判标准,灌装工序物料平衡计算的收率不低于97%;其他工序物料平衡计算的收率不低于98%;标签、说明书的物料平衡收率应为100%为合格。凡物料平衡收率在范围之内就可转交下道工序。凡物料平衡收率超出合格范围时,要查明原因,并由计算人填写《偏差处理记录》,按《生产过程偏差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十三)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 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动操作内容,如需更改时,应按审批程序,批准后变动。

2 同一时间、同一场所不得生产两种以上规格的产品。

3 对重点工艺控制点要严格把关,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4 进入生产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衣、帽、鞋、手套、口罩,接触酸碱、高温蒸汽、液体的岗位,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防止高温烫伤。

5 操作中如发生炸瓶、漏液、机械故障等,必须首先停车,再检排故障,排除故障后重新开车,严禁边开车边排故障。

6 压力容器如灭菌柜等,必须在规定的压力、温度下操作控制,更不得擅自脱岗。

7 所用的电机、皮带轮、传送带必须安装防护罩。

8 注意防火安全,纸箱、标签、易燃品周围严禁烟火,并要明显警示,车间内需配置消防器材,未经许可不得乱动。

9 禁止使用含有石棉的过滤器材。

10 车间应根据生产和人员安全的需要,各岗位按需配发劳动保护用品。接触酸碱的岗位及相关岗位(如水处理、洗瓶)配发半筒工矿靴,及耐酸带衬里橡胶手套;接触高温气物的岗位(如灭菌、烘箱出盘),按月发放帆布手套。

11移动或检修电路、电线,必须有电工断电后进行。各电器设备接地线应牢固可靠。

12 以紫外线灭菌的房间,开紫外线灯时,不得留人在紫外线下操作。

13 机械操作人员不得穿着宽大衣服或留长发。

(十四)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5 附录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15.1 名词表示:

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混入。

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污染。

遮光:系指用棕色容器或其它不透光容器包装。

熔封或严封: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材料封严,以防止空气与水份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15.2 法定计量单位,国际符号含义:

15.2.1 长度:以m(米)表示,或以其分数单位表示

米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um 纳米 n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um

15.2.2 质(重)量

千克(公斤)kg 克 g

毫克 mg 微克 ug

1kg=1000g 1g=1000mg 1mg=1000ug

15.2.3 体积

升 L 毫升 mL

微升 uL

1L=1000mL 1mL=1000uL

15.2.4 压力: 以Pa(帕)或KPa(千帕)表示

1atm(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3Kpa

1KPa=1000Pa 1mmHg=133.322Pa

15.2.5百分比:百分比用符号“%”表示;纯度百分比系指重量的比例,溶液百分比系指溶液100ml中含有溶质若干g。

%(g/g)表示100g中含有若干g

%(mL/mL)表示100mL中含有若干mL

%(mL/g)表示100g中含有若干mL

%(g/mL)表示100mL中含有若干g

15.3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mL/mL)的乙醇。

15.4 温度以“℃”表示

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

热水系指70—80℃

室温系指10—30℃

15.5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凉处系指避光并且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

鱼腥草注射液法定质量标准

鱼腥草注射液 Yuxingcao Zhusheye 本品为鲜鱼腥草经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制法】取鲜鱼腥草2000g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初馏液2000ml,再进行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约1000ml,加入7g氯化钠及5g聚山梨酯80,混匀,加注射用水使成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微黄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5ml,至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1ml,用氯仿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分取氯仿液,挥干,残渣加氢氧化钠试液3ml使溶解,加二硝基苯肼试液1ml,振摇,即生成橙红色沉淀。 (2)本品2ml,加品红亚硫酸试液3-5滴,放臵片刻,即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检查】pH值应为4.0~6.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Ⅶ G) 异常毒性取本品,依法检测(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 C),按静脉注射法给药注射,应符合规定。 热原取本品,依法检测(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ⅩⅢA),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3.5ml,应符合规定。 不溶性微粒取装量为100ml或100ml以上的本品1瓶,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X C)。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ⅠU)。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OV-17毛细管柱,柱温为120℃,理论塔板数按甲基正壬酮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校正因子测定取正十五烷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含0.3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5mg,精密称定,臵10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液并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ml,臵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0μg,摇匀,吸取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口服液工艺规程10ml

1. 主题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责任 (3) 4. 产品名称及剂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产品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艺流程图 (2) 7.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 .处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称量 (3) .配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洗瓶 (4) .灌装加塞轧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过程 (4) .灭菌 (4) .灯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包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生产过程中重点工艺控制检查(包括中间体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场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设备 (6) 防火..............................................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7) 11.原辅料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成品、半成品、中间体质量标准 (8)

穴位注射诊疗操作规范

10、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规范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如入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是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 (一)用具及常用药液 1.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和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规格为1毫升、2毫升、5毫升、10毫升、20毫升;常用的针头为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 2.常用药物: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常用的药物有以下3类: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 (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 (3)其他常用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地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 (二)穴位的选择 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取穴;也可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选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软组织损伤者先取最明显的压痛点。选穴宜精练,以1-2个穴位为妥,最多不超过4个穴位,并宜选用肌肉丰满的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三)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根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按注射药量的不同选用注射器和针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织,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一般疾病用中等速度推人药液;慢性病或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人;急性病或体强者,可用强刺激,快速推人药液。如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注射药液。 2.注射剂量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物的性质和浓度。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常规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耳穴可注射0.1毫升,四肢部可注射0.5-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或5%-10%葡萄糖注射液10—20毫升。 3.疗程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疗程间可休息3—5日。 (四)适用范围 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如痹证、中风、痿证、扭挫伤、面瘫、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头痛、失

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

目录 1. 剂型、规格 (3) 2. 生产工艺流程 (3) 3.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4.质量控制要点 (7) 5.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7) 6.工艺过程中的SOP (8) 7.中间产品的控制 (9) 8.验证工作要点 (9) 9.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 (10) 10.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10) 11.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 (10)

一、制剂类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10ml规格,安瓿瓶包装。10ml:0.2g 二、流程图: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 生产前的检查与确认 1.1 是否还留有前批生产的产品或物料,是否已清洁并取得“清场合格 证”。 1.2 检查确认生产现场的机器设备和器具是否已清洁并准备完毕挂上 “合格”标示。 1.3 所使用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有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品才能 使用。 1.4 检查工艺用水是否新鲜制备,贮存不得超过24小时。 1.5 检查确认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批生产指令、配套文件及有关记录是 否已准备齐全。 1.6 检查确认生产场所的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18-26℃,相对湿度在 30%-65%)。 2 洗瓶、干燥灭菌 2.1理瓶:根据“批生产指令”准备所需的清洁盘、领取必须的安瓶。在 理瓶室将安瓶的合格品摆满瓶盘。 2.2粗洗:把安瓿瓶盘放在不锈钢传送链条上,开动洗瓶机用高压循环纯 化水洗安瓿瓶内外壁。将安瓿瓶盘对称放置,固定在甩水机上,启动 甩水机,甩水处理8分钟,至安瓶甩干。重复上述操作。 2.3 精洗:用水温50--60℃,经孔径0.45um滤膜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 注射用水清洗安瓿瓶内外壁,重复粗洗步骤。定时检查安瓿的清洁度: 目检1000ml注射用水无可见异物,抽50支,毛、块≤2%。 2.4 干燥与灭菌:安瓿盘均匀放入烘干箱内,150℃烘干1小时,消除热 原。 2.5 灭菌后的安瓿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贮存不得超过48小时。洗瓶岗 位按清场SOP进行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3 称量、配料 原辅料除去外包装、经净化处理后,经缓冲区进入称量室。对称量室 内的案称、天平、量筒等计量器具进行校零。称量人核对原辅料、中

口服液工艺设计规程10ml

专业文档 1. 主题内容 (1) 2. 适用范围 (1) 3. 责任 (3) 4. 产品名称及剂型 (1) 5. 产品概述 (2) 5.1.产品特点 (2) 6. 工艺流程图 (2) 7.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 7.1.处方 (2) 7.2.称量 (3) 7.3.配液 (3) 7.4.理瓶 (3) 7.5.洗瓶 (4) 7.6.灌装加塞轧盖 (3) 7.7.操作过程 (4) 7.8.灭菌 (4) 7.9.灯检 (4) 7.10.包装 (4) 8. 生产过程中重点工艺控制检查(包括中间体检查) (5) 9. 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 (6) 9.1.工作场所 (6) 9.2.机器设备 (6) 9.3防火 (6) 9.4.工艺卫生 (6) 10.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7) 11.原辅料质量标准 (7) 1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7) 13.成品、半成品、中间体质量标准 (8) 14.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7) 15.主要设备一览表 (8) 16.原材料消耗定额 (8) 17.物料平衡、收率 (8) 1主题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过程、人员配备、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要求、三废处理、物料平衡等内容。 2适用范围本文件是生产口服液的基础技术文件,用于指导生产操作。 3责任本文件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4产品名称及剂型 产品名称:单糖浆口服液 汉语拼音名: dan tang jiang kou fu ye

5产品概述 5.1产品特点 5.1.1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液体,无味5.1.2规格:10ml/瓶 5.1.3类别:口服溶液剂 5.1.4用法与用量:-- 5.1.5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5.1.6有效期:二年 6工艺流程图 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1处方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1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1. 剂型、规格 (2) 2. 生产工艺流程 (2) 3.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 4.质量控制要点 (6) 5.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6) 6.工艺过程中的SOP (7) 7.中间产品的控制 (8) 8.验证工作要点 (8) 9.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 (9) 10.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9) 11.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 (9)

一、制剂类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10ml规格,安瓿瓶包装。 二、流程图: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 生产前的检查与确认 1.1 是否还留有前批生产的产品或物料,是否已清洁并取得“清场合格 证”。 1.2 检查确认生产现场的机器设备和器具是否已清洁并准备完毕挂上 “合格”标示。 1.3 所使用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有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品才能 使用。 1.4 检查工艺用水是否新鲜制备,贮存不得超过24小时。 1.5 检查确认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批生产指令、配套文件及有关记录是 否已准备齐全。 1.6 检查确认生产场所的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18-26℃,相对湿度在 30%-65%)。 2 洗瓶、干燥灭菌 2.1理瓶:根据“批生产指令”准备所需的清洁盘、领取必须的安瓶。在 理瓶室将安瓶的合格品摆满瓶盘。 2.2粗洗:把安瓿瓶盘放在不锈钢传送链条上,开动洗瓶机用高压循环纯 化水洗安瓿瓶内外壁。将安瓿瓶盘对称放置,固定在甩水机上,启动 甩水机,甩水处理8分钟,至安瓶甩干。重复上述操作。 2.3 精洗:用水温50--60℃,经孔径0.45um滤膜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 注射用水清洗安瓿瓶内外壁,重复粗洗步骤。定时检查安瓿的清洁 度:目检1000ml注射用水无可见异物,抽50支,毛、块≤2%。 2.4 干燥与灭菌:安瓿盘均匀放入烘干箱内,150℃烘干1小时,或350℃ 烘干5分钟,消除热原。 2.5 灭菌后的安瓿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贮存不得超过48小时。洗瓶岗 位按清场SOP进行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3 称量、配料 原辅料除去外包装、经净化处理后,经缓冲区进入称量室。对称量室内的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目录 1、剂型及规格 (3) 2、处方和依据 (3) 3、生产过程质控要点 (3) 4、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4)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6、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及要求 (8) 7、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 (8) 8、工艺验证及具体要求 (9) 9、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9) 10、物料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9) 11、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 1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0)

1.剂型及规格 剂型:合剂。 2.处方和依据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第二部。3.生产过程质控要点:

4.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1 生产前准备: 5.1.1上一批次是否进行清场。清场者、检查者是否签字,将“清场合格证” 副件归入本批生产记录。未取得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下一批次的生产。 5.1.2检查生产场所的环境、设施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不得 有上批生产遗留物。 5.1.3检查设备有“已清洁”标牌,并进行试运转,检查合格后,挂上“运 行中”标牌后才能使用。所有工具、容器、设备是否已按清洗规程完

成并符合标准。 5.1.4对计量容器、衡器要进行检查、校正以后才能使用。 5.1.5检查与生产相适应的相关文件,记录等是否齐全。 5.1.6对所用物料、半成品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准确无误后方可 使用。 5.2 指令的下达: 由生产部提前一天下达批生产指令单与批包装指令单,质管部审核后工艺员将批生产指令一份送中药原辅料仓库管理员,另一份送生产部口服液车间班长,准备生产。 5.3 备料 仓库管理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按《原辅料备料、称量岗位操作规程》准备所需原料、辅料,按包装指令和《标签、包装、使用说明书管理制度》准备规定数量的包装材料。并由质量监督员复核品名、数量、规格、编号、检验报告单,复核无误后,通知生产部领料。 5.4 领料 5.4.1由领料员接收物料,领料时严格按《领料岗位操作规程》操作,并由 质量监督员进行监督复核,复核物料的品名、规格、编号、数量、供 货单位及检验合格证明,核对无误后由领料员在领料单及批生产指令 单上签字。领料员将物料送到车间,在提取车间将包装袋外灰尘用抹 布擦试干净。 5.4.2不合格的物料拒绝接收。 5.5 称量 5.5.1进行生产前检查,检查合格后按《提取车间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 5.5.2原料、辅料按生产指令单下达的要求的重量及原料水分、含量进行计算称 量,填写岗位记录和盛装单并悬挂于周转桶上,标明品名、批号、编号、数量、使用日期、使用者。剩余的原料退回原料库。 5.5.3称量后的净药材,从提取罐的投料口放入提取罐中,打开自来水阀门加入 自来水3000kg,封闭投料口。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

穴位注射操作流程 【概念】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适应症】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如痹证、中风、痿证、扭挫伤、面瘫、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头痛、失眠等。 【禁忌症】 局部有溃疡或者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 对注射药物过敏的患者 【目的】 把针刺与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 【评估】 1、了解患者病情、体质、既往史,排除禁忌症,评估患者针刺 部位皮肤有无感染、损伤、溃疡。 2、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安抚患者,取得患者合作。 【告知】 1、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会有不适,如疼痛、出血,但这些不适是可以忍受的。 【用物准备】皮肤消毒液、镊子、棉签、吸入药液的注射器置于治疗盘内。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大小和针刺的深度选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针头。常用的注射器规格为1毫升、2毫升、

5毫升、10毫升、20毫升;常用的针头为5-7号普通注射针头,封闭用的长针头。常用药物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银黄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威灵仙注射液等; (2)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l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 (3)其他常用药:5%-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注射用水、三磷酸腺苷、辅酶A、神经生长因子、硫酸阿托品、山莨菪碱、加兰他敏、强地松龙、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 【操作程序】 推治疗车至病人床前→核对病人姓名、床号→做好解释工作→按穴位取舒适体位→暴露部位(注意保暖)→正确取穴→常规消毒皮肤(碘伏消二次)→再次核对药物→排气→取棉签夹住→一手拇指食指固定和绷紧穴位周围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并固定针栓→上、下提插针头回抽→无回血即将药液缓慢注入(观察及询问患者的感觉)→注射药毕→快速拔针→用干棉签轻压针眼片刻→再次核对药物→观察注射后反应→分离注射器与针头置于治疗车下层弯盘内→协助患者整理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或刺激性强药物不宜采

冻干粉针生产工艺规程通则

1.目的:建立冻干粉针生产工艺规程,确保冻干粉针的生产过程按规定程序进行。 2.范围:适用于冻干粉针生产的全过程。 3.责任者:生产管理部技术员、质量管理部QA 监督员、车间工艺员、各工段长、操作工。 题 目 冻干粉针工艺规程通则 编 码 STP-TF (Z ) -1001-02 制 定 人 制定日期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生产管理部 颁发数量 3份 执行日期 替 代 STP-TF (Z ) -1001-01 分发部门 质量管理部、生产车间、生产管理部 变更原因 更换版本 共 11 页 第 1 页 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 HEILONGJIANG AOLIDANED PHARMACEUTICAL CO.,LTD . 标 准 技 术 规 程

4.正文 冻干粉针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2.1洗瓶 4.2.1.1瓶子需经纯化水或注射用水冲洗,最终淋洗用μm滤膜滤过的注射用水至少冲洗一次。 4.2.1.2洗净的瓶子应在4小时内灭菌,灭菌温度设为350℃,时间在5分钟以上。 4.2.1.3隧道式干热灭菌器已灭菌/去热原瓶子的出口应在单向流保护罩内存放。 4.2.2胶塞清洗:丁基胶塞需用注射用水清洗,至最终淋洗水符合质量要求。 4.2.3胶塞的灭菌:经125℃灭菌150分钟。 4.2.4称量 冻干粉针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例 D 级区 C 级区 B 级区 ﹡ A 级区 非最终灭菌无菌冻干粉注射剂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 图

4.2.4.1按处方及SOP要求配料,记录原辅料代号、品名、批号并做好称量记录。 4.2.4.2称量及计算必须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应在记录上签名。 4.2.4.3剩余的原辅料应封口贮存。 4.2.4.4天平及其他称重设备每次使用前应校正,并定期由计量部门专人校验,校验结果应予记录。 4.2.5配液 4.2. 5.1配制药液用的注射用水必须符合要求。 4.2. 5.2按品种进行在线控制。如测定PH值等。 4.2. 5.3凡接触药液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具,应根据SOP进行清洁,必要时进行灭菌处理。 4.2. 5.4在线控制用计量器具应按SOP要求校验后方可使用。 4.2. 5.5按批生产记录及SOP的要求做好各种记录。 4.2.6过滤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双黄连口服液 工 艺 规 程 *******有限公司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规程,形成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总则,使生产能按规定的工艺程序进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全过程。 3责任者:口服溶液剂生产线生产人员负责实施,生产部及质保部负责监督。4正文: 一、产品概述: 通用名:双黄连口服液 商品名:/// 剂型: 口服溶液剂 规格: 250ml/瓶 包装规格:250ml/瓶×30瓶/件 批准文号:待批 二、处方和依据 处方:

每批投料量(75000ml)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提取部分: 图示: 一般生产区 100,000

制剂部分: 图示: 一般生产区 100,000级洁净区

四、生产过程及工艺条件 中药前处理过程: 1. 依据配料单对药材进行验收,核对其品名、数量、规格、件数、批号、质量、日期等,确认后,开始下列步骤。 2. 投料量为处方量的整倍量,但不超过多功能提取罐80%的量。批次划分以多功能提取罐一次为标准 3.提取、浓缩: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1.0~2.0,加温1小时,静止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0.5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做好原始记录。 C2 × V1 V = --------- C1 - C2 V为需加入浓乙醇体积(ml);V1为浓缩药液的体积(ml);C1为加入乙醇的浓度(%);C2为所需达到的含醇量(%)。

近年药害事件

1. “齐二药”事件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用工业原料二甘醇替代药用辅料丙二醇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 国家局调查结果表明:“齐二药”生产和质量管理混乱,检验环节失控,检验人员将二甘醇判为丙二醇投料生产,造成假药案件的发生 结局:5种假药现身市场,11名病人被夺去生命,《药品生产许可证》被吊销,企业被关闭,职工失业 2.“欣弗”事件 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由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对相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无菌检查和热原检查不符合规定。 由于使用它造成的上百例严重不良反应,其中8人不幸死亡 8月3日卫生部叫停“欣弗”,安徽华源药厂全面停产,近两千多名员工停工回家 停产后,其母公司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开盘后跌停,公司损失了1.967亿元市值 3. 广东佰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事件 非法购进血浆原料、不能提供有效完整的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套用正常生产批号上市销售,涉案药品市场流通量大于批生产记录产量,即实际销售量大于生产量。故意造假,套用正常产品的批号生产并上市销售,妄图逃避监管,把非法产品合法化,把违法行为隐秘化 佰易药业生产的药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导致部分患者检验出丙肝抗体呈阳性 结局:收回“药品GMP”证书,停止生产和销售产品 4. “刺五加注射液”事件 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 完达山药业公司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药品在流通环节被雨水浸泡,使药品受到细菌污染,后被更换包装标签并销售。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在被雨水浸泡药品的部分样品中检出多种细菌。此外,完达山药业公司包装标签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完达山药业公司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淡薄,包装标签管理不严,提供包装标签说明书给销售人员在厂外重新贴签包装。 导致云南省红河州3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的严重后果。

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参考

(前面目录包括1-3项参照片剂) 4 产品概述 4.1 产品名称及剂型 产品名称:鹿茸口服液 剂型:液体口服液剂 4.2产品特点 4.2.1规格:每支装10ml。 4.2.2性状:本品为橙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甜。 4.2.3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阳,生精养血,补髓健骨。用于阳萎滑精,胃寒无力,血虚眩晕,腰膝痿软,虚寒血崩。 4.2.4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4.2.5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4.3 处方来源 本处方出自。。。。。。。。。。。。(此处写自己处方来源,和标准号)

5.处方与依据 5.1处方 物料名称处方量批量 鹿茸(去毛) 10g 7.2kg 蜂蜜 700g 504kg 枸橼酸钠 10g 7.2kg 香精(乙醇溶解)适量适量 制成 1000ml 7.2万支 5. 2依据:部颁标准十一册九六版第176页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2653 6.生产工艺流程 见附录中附图:鹿茸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7.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7.2 整理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D药材炮制通则)的方法和操作。 8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按100付处方量) 8.2 提取 8.2.1 物料恒算 8.2.2提取当归、川芎 8.2.3操作人员将领取的当归、川芎,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重量的6倍量的饮用水,浸泡1小时后,将汽阀打开,同时打开冷却循环水,开始蒸馏。用洁净的容器收集芳香液(芳香液为白色浑浊液体),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直至芳香液无白色为止。在蒸馏过程中温度控制在95~100℃,夹层压力不得超过0.1MPa。芳香液放入洁净桶中,入冷库。 8.2.4设备操作执行型多功能提取罐标准操作规程。 8.2.5提取鹿茸口服液提取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七个品种

说明 致:各省区经理 近段时间,由于个别厂家鱼腥草水针频频出医疗事故,导致国家药监局出台了一份“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七个品种”的文件,而我公司生产的“丽思青”——注射用新鱼腥草素钠也在其中。“丽思青”自上市以来,已销售了200多万支,一直以质量过硬、疗效确切著称,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例因质量原因导致的过敏反应,更谈不上医疗事故了。现在我们生产企业正在按照国家药监部门的相关要求对冻干粉进行质量稳定性检测,如果检测合格,即可以继续销售;如果确实是因为共性问题而不能销售,那么我们承诺将该品种召回。请各位省区经理等待检测结果,有进一步消息我们会立刻通知。 通用药业商务部 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出决定暂停使用 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七个品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作出决定,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的各类注册申请。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报告。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防止意外用药事故或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做出以上决定。 这类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的注射剂主要包括:鱼腥草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注射用新鱼腥草素钠、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目前在我国有100多家生产企业在生产这类产品。临床使用主要是抗感染治疗。 2003年8月,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了鱼腥草注射液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第四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对该品种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提醒临床应用时务必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按照药品适应症范围使用,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静脉滴注时不应与其他药品混合使用,并避免快速输注。通报发出后,各地仍有大量的不良反应出现,特别是今年以来,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频率增加。 从目前收到的病例报告和文献资料分析表明,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的注射剂主要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和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死亡,存在较明确的关联性。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来源和涉及企业、批号无明显集中现象,说明过敏反应可能是该类品种的共性问题。

鱼腥草注射液工艺验证报告

编号: 鱼腥草注射液工艺验证报告 版本: 0 制定人:制定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一、验证的目的及要求 鱼腥草注射液工艺规程是我公司根据《中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鱼腥草注射液项下有关内容制定的,在此验证之前已对水系统、空调净化系统、生产设备设施、计量器具等进行了验证;所用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经检验合格,本验证方案对鱼腥草注射液生产工艺中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进行验证,也是对以上各系统联合起来的复验证,以证明在规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始终如一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二、生产过程和各部分生产过程的说明,流程图,关键工序 生产过程和各部分生产过程的说明:鱼腥草注射液是由鱼腥草提取液与聚山梨酯80、氯化钠制成的无菌注射液,其具体制法是按生产指令单领取原辅料,准确称取,按照原辅料顺序进行投料,搅拌至全溶,粗滤后,把溶液通过管道打到稀配罐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精滤、灌封、灭菌、灯检、包装即可。三、验证方案实施情况 验证工作小组严格按已批准的方案中所规定的内容对鱼腥草注射液生产工艺进行验证。由生产管理部下达生产指令,组织生产;质量管理部组织质量检验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取样分析,并由生产部汇总验证资料,出具正式验证报告。具体时间如下: 第一批生产:年月日生产批号: 第二批生产:年月日生产批号: 第三批生产:年月日生产批号: 四、验证测试方法及其结果: 4、验证内容 4.1配液过程验证 4.1.1验证目的 配液过程的验证,是为了验证现行的工艺条件即配液的搅拌时间条件下

药液是否能够始终如一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现行的过滤设备能否达到预期的过滤效果。 4.1.2操作方法及规程 生产前,依据《过滤器完整性测试规程》先做滤芯起泡点试验,合格后方可生产。按生产指令单领取原辅料,准确称取,按照原辅料顺序进行投料,搅拌至全溶,粗滤后,把溶液通过管道打到稀配罐中,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启动搅拌和卫生泵循环,搅拌5分钟、10分钟、15分钟分别取样,并分别作含量测定。再经孔径为0.22μm的精密过滤器过滤。使用后的滤芯做起泡点试验,确保滤芯的完整性。 4.1.3取样检验规程和质量标准 取稀配罐中配制好的药液作为样品(取两个样品),照鱼腥草注射液检查项目下PH值检查方法检测,pH值应为4.6~6.4 4.1.4所用试验仪器及其校正 所用试验仪器详见鱼腥草注射液检验操作规程项下有关内容,实验中所用的仪器已经过校正,且使用时在其校正合格期内。 4.1.5试验原始数据及其整理 4.1. 5.1鱼腥草注射液pH值检验数据 见附件 4.1. 5.2鱼腥草注射液澄明度检验结果 见附件 4.1. 5.3原始数据整理 其中pH值数据分析如下: 见附件 4.1.6验证小结 根据以上连续三批抽样结果,数理学统计检验可知,本工序(配液)的生产工艺符合生产的要求,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性和重现性。 4.1.7验证小组签字 4.2洗瓶及瓶干燥灭菌过程验证

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与厂方设计布局

2.2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图1:注射剂生产流程图 由图1,注射剂生产流程图可以看出: 注射剂生产流程[4]主要包含以下工序:原料领料工序,要求领料人员进行原料品种、批号的复核。原料经过拆外包工序,由一般区经传递窗消毒和灭菌后,传递至十万级暂存称量间存放。称量工序,要求操作人员准确对衡器进行校验,进行称量时要求双人二次复核品种、批号和质量并做好标识。配液工序要求操作人员应完全遵守并按照生产指令和生产工艺卡片执行配液的各项操作,依此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中间品(半成品)。半成品经取样交质保部检测,检测标准依据《兽药典》[5]半成品检验检测合格后,药液被送入灌装工序。 内包材领料工序,要求领料人员复核瓶子外观和规格。经过拆外包后,由一般区经传递窗传至十万级洗瓶间,由洗瓶机进行洗瓶。西林瓶经超声清洗后进行烘干灭菌工序,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和实际生产需要进行洗瓶,根据生产要求,合理控制洗瓶数量,待灭菌冷凉瓶后,由十万级经传递窗转移至万级灌装间进入灌封工序。灌封工序为灌装和加塞操作,其主要要求是最大限度保证装量均匀度。灌装加塞后由传送带送至十万级扎盖间,进行扎盖工序后,进行最终灭菌工序,按照每种产品的灭菌工艺要求灭菌。灯检工序要求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灯检,应明确标识待灯检品的品种、批号,灯检后的合格与不合格品,杜绝混批事故出现。灯检合格后,进行贴签。 外包装材料领料工序,其主要要求准确复核标签规格和批准文号。依据生产 贴 签 湿热灭菌 灯 检 包 装 装 箱 入 库 拆外包 原 料 配 液 称 量 灌 封药液 西林瓶 拆外包 洗 瓶 烘干灭菌 扎 盖 库房领料 批 生 产 指 令

指令进行打印标签和合格证,经复核无误后进行贴签。贴签工序要求按统一整齐美观标准进行贴签。包装后进行装箱,装箱要求产品按顺序摆放并放置合格证。包装完毕后进行入库。 3.生产车间介绍 3.1车间平面布局 图2:注射剂车间平面布局图 由图2,注射剂车间平面布局图可以看出: 注射剂车间包含非洁净区的普通区和洁净区的十万级区和万级区[6]。非洁净区(普通区)与洁净区的十万级区间人流通道设有缓冲间,物流通道设有传递窗,洁净区内不同洁净级别间,十万级区与万级区间同样设有缓冲间和传递窗。 非洁净区和洁净区分别配有各自级别内且独立的其他房间有洁具洗、洁具存和器具洗、器具存,以及洗衣间和整衣间。其中洁净区的洗衣间设在十万级区,万级服在洗衣间(十万级)洗衣后,经低温烘干臭氧灭菌柜(双扉互锁)灭菌后,由后门整衣间(万级)取出并整衣备用。 此外,普通区的地面为灰色环氧树脂涂层,十万级区为绿色环氧树脂自流平,万级区为黄绿色环氧自流平。

鱼腥草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资料

鱼腥草注射液 工 艺 规 程 ***********有限公司

鱼腥草注射液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鱼腥草注射液 剂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支,每1ml相当与原药材2g.。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有鱼腥味。 包装规格:10ml/支×5支/盒×120盒/箱 批量:60L 批准文号:待批 (二)处方和依据 1. 处方: 原辅料处方量规格每100支量鱼腥草 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3g 分析纯 氯化钠9g 分析纯 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000ml 每千支量 鱼腥草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30g 分析纯 氯化钠90g 分析纯 注射用水适量稀释至10000ml

每批量 鱼腥草1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180g 分析纯 氯化钠540g 分析纯 注射用水适量稀释至60000ml 2. 依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四)生产工艺操作过程及条件 4.1原辅料的领取 根据本工艺处方及生产指令,车间领料员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按“原辅料领用发放规程”到原辅料仓库领取辅料。领料前,认真核对所领辅料的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用及检验合格报告单和辅料放行单,核对无误后,称取规定量的辅料,需拆零称量的辅料,可以整件领取到车间称量室称量,剩余辅料包装密闭,挂上物料标签,并填上品名、批号、当次称量日期、剩余量,称量人签名。仓库保管员及车间领料员分别称量及复核,并在领料单上签字,运至中药提取车间,同步填写生产记录,与下工序进行交接。 4.2提取冷凝 取药材饮片,置提取罐中,以水浸没药材为度,冷浸1小时,加温至100℃,提取2小时,收集冷凝液,用整洁密闭的容器在洁净取样车内进行提取冷凝液的采集(洁净级别不低于10万级)。转入小容量注射剂车间,进行注射剂的配制。 4.3 配制 4.3.1 配制的洁净级别为10万级洁净区。配制应检查生产指令内容与生产所用的原辅料进行核对。取检验合格的鱼腥草蒸馏和辅料聚山梨酯80、氯化钠,清洁后脱去外包,消毒后经传递窗传至配制室,核对生产指令及处方,然后进行称量。 4.3.2 先向浓配罐内加入1/3量的合格的注射用水。 4.3.3 按照原辅料顺序进行投料,搅拌至全溶。 4.3.4用钛棒过滤器过滤至稀配罐。加注射用水至规定体积。 4.3.5 测试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再用钛棒过滤器过滤,进行灌装。 4.3.6 称量前应该对原辅料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格等,应与检验报告单相符。调 换原辅料供应商时应有小样试验合格单或已经经过验证的报告。 4.3.7称重前应先对称量器(定期由计量部门校验)校零,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称量,称量 时必须有复核人,操作人和复核人均应在称量原始记录上签名。处方必须复核按处方量的100%投料。 4.3.8配料前应对配料罐的容量进行验证。每一个配制罐必须标明配制液的品名、规格批号和配制量。 4.3.9配制时,每一种原辅料的加入和调制,必须由核对人确认并做好记录。配制过程中

11恩诺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1产品概述 2处方依据 3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6质量控制要点 7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8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9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10主要设备及生产能力 11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 12物料平衡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13常用理化常数及换算表 14、附页

目的:建立恩诺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流程,使其生产能按规定的工艺程序进行。范围:适用于恩诺沙星注射液的生产。 职责:生产管理部、小容量注射剂生产车间及质量管理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规程: 1 产品概述 1.1品名及规格 通用化学名称:恩诺沙星注射液 规格:100ml:2.5g 包装规格:5 ml×5支×60盒 1.2剂型 小容量注射剂(安瓿瓶拉丝灌封) 2 处方与依据 2.1处方 2.2 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0年版一部 2、批准文号:粤兽药字

3 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一般生产区为100000级区为10000级区

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 安瓿的处理 4.1.1拆外包与理瓶: 按领料单领来安瓿,先在拆外包间做好安瓿箱的外清洁,除去外包装箱后由物料传递口传入理瓶间,将安瓿整理并清出破损安瓿后,装盘,送入粗洗瓶间,进行清洗。 4.1.2安瓿的清洗及干燥灭菌: 4.1.2.1首先按超声波洗瓶机操作要求调试机器,检查使用纯化水是否合格,合格方可 使用,检查超生波洗瓶机各运转部位的润滑情况,接通电源,开动超生波洗瓶机试运行。一切正常后,将安瓿托盘置于安瓿洗瓶机清洗槽内,开始进行粗洗。粗洗使用水源为纯化水。将用纯化水进行粗洗后的安瓿瓶,经传递窗传至精洗 间,精洗瓶条件为100000级区,精洗使用水源为经孔径为0.45μm滤膜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注射用水。 4.1.2.2清洗干净后安瓿应进行清洁度检查。 4.1.2.3清洗干净后安瓿必须在4小时内灭菌处理。 4.1.2.4将安瓿置于托盘上烘箱内进行灭菌,灭菌条件为167O C、120分钟; 4.1.2.5安瓿干燥后,由灌装岗位操作人员出瓶,并将安瓿凉瓶间自然冷却降温待用, 贮存至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2原辅料称量备料 4.2.1称量备料 4.2.1.1从质量管理部批准的供货单位进购原辅材料。原辅料须验合格由质量管理部门放 行后,方可使用。原辅料生产商的变更应通过小样试验,必要时须通过验证。 4.2.1.2物料应经脱外包间及传递窗进入暂存室,原辅料配料室的环境和空气洁净度与生 产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 4.2.1.3称量时应一人称量一人复核,并填写相应称量记录,称量好后的物料应做好明显 的状态标志。 4.3配液 4.3.1检查配好料的物料标签,物料标签应标有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日期和操作者

兽用鱼腥草注射液功效与使用注意事项.doc

兽用鱼腥草注射液功效与使用注意事项 概述:兽用鱼腥草注射液是作为一种中兽药在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用于病毒引起的发热性疾病,如流感等,下面,我们将通过鱼腥草本身的性能特点和鱼腥草注射液的产品说明来详解此药,还有在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兽用鱼腥草注射液是作为一种中兽药在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用于病毒引起的发热性疾病,如流感等,下面,我们将通过鱼腥草本身的性能特点和鱼腥草注射液的产品说明来详解此药,还有在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鱼腥草功效 1、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兔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的作用 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

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此外,鱼腥草还有抗病毒作用、利尿作用、镇痛、镇咳、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伤愈合促进红皮病、银屑病的好转等作用,蕺菜碱有刺激皮肤发泡的作用。皮下注射鱼腥草水溶物还具有轻度的镇静、抗惊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下面是一个鱼腥草注射液的产品说明: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保肝利胆、凉血消肿、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功能。 1、鸭病毒性肝炎、鸭瘟、番鸭细小病毒、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病等。 2、禽温和型流感、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等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