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大连市对外贸易情况
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研究

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研究作者:车振佳王鑫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33期目前,因為受国家政策、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辽宁省外经贸结构转轨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辽宁对外贸易受到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辽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一系列创新措施,希望对辽宁对外贸易发展有所帮助。
一、辽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一)当前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辽宁进出口贸易在总量上和发展方向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从2015-2020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变化趋势来看,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虽变化幅度较小,但总体上并未达到稳定增长的趋势,尤其是2020年以来,对外贸易程度降低,进口额为715.12亿美元,和2019年相比,同比下降8.4%,出口额为460.32亿美元,和2019年相比,同比下降17.5%,进出口总额为1175.43亿美元,相比2019年减少了161.79亿美元,同比下降12.2%。
从2015-2020年的数值中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辽宁省的对外贸易情况一直呈现逆差态势,且贸易差额不断增大,尤其是2020年辽宁省进出口差额达到-2547976万元。
由此可见,辽宁的对外出口贸易仍需要加强,在未来的外贸发展中需要调整与出口相关的机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出口贸易,扭转逆差态势。
从全国角度来看,辽宁省对外贸易进出口规模虽总体靠前,但占全国进出口贸易规模比例较小,与位居前列的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且2020年,辽宁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累计同比有所下降,说明辽宁省对外贸易面对风险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因此应在原有模式上向其他省市进行学习和借鉴,有所创新,有所完善。
(二)辽宁对外贸易所面临的风险与机遇1.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对比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市场已趋于稳定,对外贸易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对我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目前,国际范围内许多国家制造业重启生产,国际市场出现了一定的供需缺口,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我国应该抓住机会,调整外贸供应链体系,快速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挑战,充分调动国内生产资源,提供国际市场上适销对路的产品,使我国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3年上半年大连市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大政办发 [2013] 82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3年上半年大连市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大政办发 [2013] 82号](https://img.taocdn.com/s3/m/2954f50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6.png)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3年上半年大连市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3年上半年大连市县域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大政办发 [2013] 82号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人民政府,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花园口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省县域经济第二个“三年倍增”计划的收官之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以全域城市化为抓手,统筹城乡、区域和陆海发展,积极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向北转移、基本公共服务向北延伸、城市空间向北拓展,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夯实县域产业基础和城市基础,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309.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5.1%,占全省县域总量的22%;可比增长11.1%,比全市平均增幅高1.8个百分点,比全省县域平均增幅高1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合计93.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2%,占全省县域总量的17.6%;同比增长17.2%,比全市平均增幅高4.1个百分点,比全省县域平均增幅高6.8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1087.7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7.9%,占全省县域总量的24.8%;同比增长24.1%,比全市平均增幅高1.3个百分点,比全省县域平均增幅高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2552.1亿元,占全市总量的50.5%,占全省县域总量的20.9%;同比增长27.6%,比全市平均增幅高15.7个百分点,比全省县域平均增幅高5.9个百分点。
大连外贸发展现状、困难及对策

大连外贸发展现状、困难及对策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快速的发展着。
大连作为沿海城市,进出口贸易成为了推动大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自我国加入世贸以来,大连的进出口贸易飞速的发展,使得大连对外出口的结构得到了优化,呈现出了以加工贸易为主、国际市场开拓显著等多方面的特点。
但是与此同时,大连的外贸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使得大连的外贸发展在近几年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所以,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大连外贸发展遇到的困难,才能更好地促进大连外贸的发展。
标签:大连;外贸发展;困难;对策大连外贸无论是在东北还是在全国都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所以对大连外贸发展现状的分析,值得全国发展外贸的地区进行参考。
大连对外贸易对大连市乃至辽宁省的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的贡献,然而虽然大连外贸发展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却拖住了大连外贸持续发展的脚步,影响了大连外贸发展的速度。
因此,采取一定的对策解决外贸发展的困难,是大连经济发展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大连外贸发展现状近两年,大连市的外贸发展虽然缓慢,但仍然是推动大连经济进步的主要力量。
剧海关统计,大连2014年前5个月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739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809.6亿元,下降15.7%;进口929.7亿元,增长14.4%,而同期辽宁省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940亿元人民币。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外贸进出口总值占辽宁省进出口总值的59%,大连外贸发展情况对整个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然而较去年同期来说,大连市的外贸进出口总值略有下降,呈现了缓慢发展的趋势。
然而就大连外贸近两年的发展来说,呈现出了一些较为固定的特点。
1.出口结构的优化不同于其他依赖劳动密集型为主要出口模式的外贸城市,大连的外贸出口结构在近几年得到了优化,在面对世界经济危机时,还是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的。
就2014年前5个月来说,大连市出口机电产品375亿元,占同期大连市外贸出口总值的46.3%。
大连市国税局2013年税收收入为529亿元

大连市国税局2013年税收收入为529亿元营改增的那个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除了为相关企业减轻了税负,更提高了纳税人的积极性,使得各地的税务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辽宁大连市国家税务局在2013年的税费说让达到了529亿元。
记者了解到,除“营改增”4个月减税4.5亿元外,全年出口退税(含免抵)140亿元,其中直接退税88亿元;各项减免税120亿元。
全年共组织国税收入529亿元(不含海关代征),其中地方级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收3.4亿元,增长3.1%。
从各税种来看,实现国内增值税241.5亿元,国内消费税136亿元,企业所得税128亿元。
受制于国际、国内经济下行,2013年大连市部分行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大,但中间得益于“1+7”个行业“营改增”试点减税政策,以及2014年铁路运输、邮政业再扩围利好预期,逐渐部分对冲了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中全会后,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决定,特别是财税改革举措,对大连市经济发展无论目前还是未来都带来了积极有利。
“营改增”行业减税户数比例达到“营改增”政策于2013年8月1日“落户”大连市,共涉及8.9万户纳税人,其中一般纳税人6771户,小规模纳税人82998户。
4个月来,大连市增值税纳税人整体减轻税收负担4.5亿元,其中试点纳税人因为改征增值税直接减税3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为购入应税服务增加抵扣减税1.5亿元。
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营改增’后,减轻的税负远不止这个数据。
显性上看,‘营改增’直接受益者是现代服务业,部分制造业企业直接减税效应不那么突出,但从隐性方面分析,‘营改增’能够避免重复征税,制造业企业购买服务负担的增值税可以抵扣,这就是最大的政策亮点。
至于通过‘营改增’打通第二、第三产业的抵扣链条,则更体现了该政策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此外,“营改增”解决了营业税体制下服务贸易出口无法退税或减免的弊端,降低了税负,增强了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大连市外贸发展现状研究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04期No.04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一、大连市外贸的现状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和港口。
近十年来,大连对外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出口贸易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出口市场逐步扩大,合作伙伴增多。
但大连市进出口差额从2009年的贸易顺差到2015年的贸易逆差,贸易失衡问题加剧。
2016—2018年,政府积极完成“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设立辽宁自贸区,自此大连市进出口贸易告别颓势,外贸经济上行。
2019年前11个月,全市进出口总额3938.3亿元,其中,出中口1776.8亿元,同比增长2%;进口2161.5亿元,同比下降16.7%,贸易逆差384.7亿元,收窄54.9%。
大连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省比重继续提升。
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其次为高新技术产品。
大连市的最主要的外贸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所占贸易主体比重最大。
而大连市增速最快的贸易主体是民营企业。
2017年,全市民营企业出口578.7亿元,增长17.9%,占33.2%,居于全市各类企业外贸增速之首。
大连市主要贸易方式为加工贸易,次要贸易方式的一般贸易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外贸增长仍主要依靠粗放型外贸增长方式。
大连市外贸发展现状研究张汇欣,肖杨(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摘要:大连市作为中国东北最具优势的港口城市,在全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分析新常态下大连市对外贸易的结构特点和发展优势,指出其发展中面临的贸易摩擦、增长方式粗放及出口市场单一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提出促进市场多元化、增强企业创新活力、打造贸易平台、加强国际合作及促进港口物流发展、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连市;对外贸易;现状;优势;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75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2021)04-0144-03收稿日期:2020-06-09基金项目:大连民族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省级项目201912026149)作者简介:张汇欣(199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学生,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研究;通讯作者:肖杨(1976-),女,吉林通化人,副教授,从事民族地区对外经贸及国际贸易实务研究。
2013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辽宁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一、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707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1.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4269.5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10486.6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7∶53.2∶38.1变为8.6∶52.7∶38.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
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2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8%。
其中,农业增加值1011.2亿元,增长5.9%;林业增加值79.8亿元,增长6.2%;畜牧业增加值677亿元,增长0.7%;渔业增加值448.2亿元,增长7.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26.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3%。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49.2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245.6千公顷。
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82.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1%。
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54.7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92.1千公顷。
全年粮食总产量2195.6万吨,比上年增产125.1万吨,增长6%。
其中,水稻产量506.9万吨,下降0.2%;玉米产量1563.2万吨,增长9.8%。
全年油料产量113.6万吨,比上年下降6%。
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70.9万吨,增长9.8%。
水果产量944.7万吨,增长5.6%。
全年人工造林作业面积236.8千公顷,新增封山育(护)林面积265.3千公顷;中幼龄林抚育及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00千公顷;新增育苗面积6.5千公顷。
退耕还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1千公顷。
大连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困难及对策

大连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困难及对策近年来,大连市的国际贸易发展突飞猛进,对城市经济起到非常大的带动作用,其在国际市场开拓中成绩突出,吸引了大量的外商企业在大连市进行贸易投资,在一般贸易形式上多呈现为进口贸易产品,而忽略了进出口贸易共同发展相结合。
为了解决大连贸易形式上出现的问题,采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战略思想的方法,分析了大连国际贸易不良影响的内容。
结果表明大连市应以政策为主导,推进国际贸易结构优化,不断提升贸易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大连外贸发展水平。
标签:大连;国际贸易发展;短木板;对策一、大连国际贸易发展的优势近年来,虽然大连市的国际发展力度有所减小,但仍然还是大连经济推进的主要力量。
据大连市海关统计,得出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约为521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23.5%。
其中出口273.9亿美元,增长23.6%;进口247.2亿美元,增长23.3%。
同期,辽宁省外贸进出口总值增幅为28.2%、出口增幅为29%、进口增幅为27.2%。
结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大连市的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的进出口收入已经起到主要作用。
2014年大连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5774.26百万美元,2015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56034.16百万美元,较去年而言,货物进出口总额减少了9740.1百万美元。
数据表明,大连市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有所下滑,但近两年来大连市凭借特有的外贸优势,使大连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逐步趋于平稳上升状态。
1.大连优越的地理条件大连市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城市之一,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与黄海、渤海交接,是东三省通海的重要门户,正是大连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国际贸易发展优势。
大连港三面环山,港口有小岛作为天然屏障,港阔水深,由于大连市是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再加上暖流的影响,促成海水表面温度保持0°以上,使大连港成为了一个深水不冻港,这是东北乃至环渤海地区唯一的不冻港。
大连的运输交通也非常的便利,不仅有周水子国际机场、高铁,也有海洋运输。
大连市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连市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作者:吴圆圆吴然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01期[摘要]基于大连市1985—2009年出口额与GDP的数据,对大连市经济增长和外贸出口的关系进行了向量自回归(VAR)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的外贸出口对其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期限越长其影响程度越大;相反,大连市的经济增长对其外贸出口影响程度较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应加快大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优化进出口结构等建议,以确保大连市进出口贸易平衡发展,促进大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外贸出口;经济增长;向量自回归模型;出口结构[中图分类号]F 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1-00-02一、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大连市作为中国重要的港口、工业、商贸、旅游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已基本形成了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连市的出口额逐年增长,从1985年的1.2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17.7367亿美元,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李有(2010)利用协整技术分析出口、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检验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出口结构变化亦是出口扩张和经济增长的原因。
吕延方(2010)基于产业间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模型估计方法,得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出口贸易变化重要的推动力量,资源禀赋并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变化的结论。
李玲慧(2010)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增长能直接拉动GDP的增长,并且就业、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也受其影响。
戴明华,王箐伟,范晓男(2009)利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大连市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大连市的经济增长与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辽宁省大连市对外贸易情况2013年,大连市继续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努力克服外需市场持续低迷、国内成本不断上涨等困难,全市对外贸易稳步发展,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并呈现出贸易结构优化,市场多元化稳步推进等特点。
一、对外贸易发展特点
1.对外贸易小幅回升,总额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2013年,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676.5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见图1),比2012年增加20.9亿美元,增长8.1%,加快近1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367.5亿美元,增长9.1%;进口309亿美元,增长7%。
从全年发展情况看,对外贸易呈稳中向好态势。
2013年,全市对外贸易增速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累计增速加快7.6个、7个和5.1个百分点(见图2)。
2.对外贸易增幅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小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3年,大连市进出口及出口的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1.8个百分点,但从全省平均水平看,大连市进出口、进口及出口的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0.8个和2.3个百分点。
3.一般贸易发展加快,对外贸易方式结构日趋优化。
在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具有增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等特点的一般贸易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对外贸易活跃,比重持续提高;而受订单减少、劳动力等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等不利影响,加工贸易的表现不容乐观,进出口持续下降,比重降低。
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贸易方式,开展一般贸易活动,对外贸易结构正逐步优化升级。
2013年,大连市两大主要对外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进出口301.5亿美元,增长13.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4.6%,提升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4.7亿美元、进口136.8亿美元,分别增长21.9%和4%。
加工贸易进出口294.5亿美元,增长3%,占43.5%,下降2.2个百分点(见图4)。
4.私营企业对外贸易增长迅猛,外资企业独大的格局受到冲击。
从对外贸易主体发展情况看,随着私营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已成为全市出口增长的有力拉动因素;外资企业受部分加工贸易企业持续不景气的影响,对外贸易额呈下降趋势;受国有造船企业等影响,国有企业对外贸易额也呈下降态势。
2013年,全市私营企业进出口235.8亿美元,增长40.3%,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10.8个百分点,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4.9%(见图5),提高8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23.9亿美元,下降5.1%,占比为47.9%,下降6.7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进出口111.7亿美元,下降0.5%,占比为16.5%,下降1.4个百分点。
5.欧美日传统市场较为稳定,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较快发展。
2013年,大连市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对传统市场出口继续增加,对新兴市场出口呈现总量、比重双双增长的趋势。
全年,大连市对日本、中东、欧盟、东盟、美国和韩国等传统市场贸易额仍居主体地位,合计实现进出口达513.3亿美元,增长5.8%,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75.9%(见图6)。
其中,除对日本和中东分别下降1.4%和2.1%外,对欧盟、东盟、美国和韩国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8.4%、3
6.4%、4.2%和0.3%。
对新兴市场贸易额不断扩大,其中对俄罗斯、拉丁美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38.7%、51.5%和9%,占全市进出口比重均有提高。
图6:2013年大连市进出口情况构成(按贸易市场分)
东盟,12.4%
中东,13.9%
6.成品油、塑料制品、艺术收藏品等出口对全市出口增长支撑作用明显。
2013年,大连市主要的出口商品中,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较大的为成品油、塑料制品、艺术收藏品等,而以船舶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出口有所下降。
全年,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前10位的商品依次为成品油、塑料制品、艺术收藏品、服装、陶瓷制品、灯具、水海产品、箱包、农产品、纺织品等(见图7),出口额合计达156.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1.2亿美元,拉动全市出口增长9.3个百分点。
机电产品出口173.7亿美元,下降3.7%,其中船舶出口40.2亿美元,下降16.7%。
图7:2013年出口增加额居前10位商品 单位:亿美元
4812成品油
塑料制品艺术收藏
品服装
陶瓷产品
灯具
水海产品
箱包
农产品纺织品
二、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4年,大连市对外贸易的增长预期虽然有国际需求增加和国内宏观政策环境改善等积极因素,但也存在着成本要素上升和贸易摩擦加剧等制约因素,全市对外贸易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
对此,全市应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继续加快贸易方式转变。
1.在鼓励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继续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均出现下降,其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分别由2012年的9.8%和53.5%,下降至8.8%和47.3%。
对此,全市应予以重视,
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以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扶持力度,促进全市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全市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2.推动企业走出去,努力开拓海外市场。
加快“走出去”步伐,依托广交会、出国展等途径,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在巩固传统市场的业务基础上,加强与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