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
软土路基的五种处理方法

排水 砂垫层
软土层
堆载产生超静水压力
排水砂井
砂井堆载预压排水固结示意图
12
袋装砂井
砂袋:聚丙烯、聚乙烯、聚酯编制 施工机械:导管式振动打设机械
轨道门架式 履带臂架式 步履臂架式 吊机导架式
13
❖直径多为7cm ❖每台班(8h)可打设100根 ❖砂井间距 2~4m ❖砂井长度10~20m
3、填料应及时运进、随挖随填,防止挖方边坡坍塌。
24
二、路堤载荷强制换填法
定义:把好土直接铺撒在软土地基表层,靠土 的自重将软土挤向周围,从而换上好土的施工方 法。
适用:对于薄软土层特别有效,对于厚软土层, 视工程种类及加固目的而定。
施工要点:从路中线逐渐向两侧填筑。 注意:对于宽路堤,由于软土厚度不一致,从 而若在路堤下面残留部分软土,完工后会产生不 利的不均匀沉降。
⑶机具就位
⑷塑料排水板穿靴
⑸插入套管
⑹拔出套管
⑺割断塑料排水板
⑻机具移位
⑼摊铺上层砂垫层
19
软土地基用塑料排水带排水加固的施工过程 示意
20
4、真空预压、真空堆载联合预压
基本原理:利用薄膜密封技术,在膜下形成真空,使薄 膜内外产生一个气压差,地基在等向气压差作用下进 行排水固结。
优点:加荷时间短,工艺简单、造价低,地基不存在失 稳问题。
14
1、将钢套管(下端用可开闭的底盖或预制桩靴)打 入土中要求的深度(管径较砂袋直径大,一般袋装砂 井直径为7cm,导管采用 89×4.5㎜
2、将准备好的砂袋,长比砂井长2m,扎好下口后向 袋内灌入洁净的粗砂约20cm上下(高度)作为重压,
3、在将砂井放入套管内不能达到要求深度,会有一 部分拖留在地面,此时需机械排泥处理,继续下沉达
浅谈普通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浅谈普通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参建的沙县顺昌连接线工程,简单介绍了普通公路软基处理中遇到的问题及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公路;软土;路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普通公路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 尤其是在内陆地区,正在积极新建等级较高(二级或三级)的普通公路;多数等级较高普通公路深挖高填的路段多,路基填土高度较大(超过8米),路堤所处的软土环境若未进行处理,将会给公路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此外软土在大交通量, 重载车辆的作用下, 路基容易产生侧向膨胀挤出滑动, 基底沉降现象也比较严重。
为了增强压密稳定力度和较短时间达到最终沉降, 消除侧向滑动位移, 必须对软基进行浅层或深层处理。
沙县顺昌连接线道路是顺昌县通往福银高速公路的连接线,路线长9.8公里,是一条2007年完工的新建二级公路。
公路全线高填深挖路段达18处之多,且大部分路基都是软土路基,现就结合本人参与建设管理的顺昌连接线工程,谈谈普通公路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
一、处理的方法(一)浅层处理1、砂垫层。
这是一种比较经济、便捷的方法,但对软土路基的实际条件要求较高,主要用于软土距地面不深且厚度薄,地下水较多但分散,排水容易固结的湿软路基,同时不必采用深层处理或仅用堆载加压便可使其达到沉降稳定的情况。
砂垫层的作用是为了加固地基和增强排水。
具体方法如下:砂垫层一般以中、粗砂和含泥量少于3% 的砂为宜, 厚度应控制在50cm~80cm。
先在原地面上铺一层30~40cm砂垫层, 经轻压后, 再铺第二层。
原地面有硬壳层时, 应加保护, 砂垫层可直接铺设在硬壳层上。
例如:沙县顺昌连接线工程K0+800~K1+000段,原地表是农田,软土淤泥厚约50~60cm;据了解,到了冬季,农田表面均比较干燥,淤泥的排水性能较好,因此施工时采用了砂垫层的方法,经过四年的运营,路基保持稳定。
2、换填。
这是现行用得较为普遍的浅层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主要适用距地面近, 软土厚度较薄,排水不容易固结的软土路基。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施工难度。
其中,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是一种常见的地质条件,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甚至造成严重质量问题。
因此,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措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一、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一)加固处理法1、振动法振动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高频振动作用于地下,使其松动,从而提高地基的密实程度和承载能力。
同时,振动法还可以促进软土中水和气体的释放,使得软土中的孔隙度变小,达到加固的效果。
振动法的加固效果与振动频率、振动幅度、振动周期等因素有关。
2、预压法预压法是指在施工前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先压实,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其原理是通过在地基上安装加压装置,并施以一定的压力,使得地基中的空隙度变小,同时使土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达到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效果。
1、桩基处理法桩基处理法是指在地基中安装特殊的桩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其原理是通过桩基的搭建,将地基转化为复合地基,使得原本单一的软土地基成为更加牢固和稳定的复合地基。
桩基的形式有很多种类,如灌注桩、挤密桩、混凝土桩等。
2、路基填筑法路基填筑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上填筑一定厚度的路基,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其原理是通过对地基进行填充,使得原本不稳定的软土地基变得更加牢固。
填筑材料可以选用石方、混凝土等。
(一)在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软土地基,要掌握其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从而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二)在实施软土地基处理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开挖和勘探,以深入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层性质,从而决定选取何种处理方法。
(三)采用处理方法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例如,在进行桩基处理时,需要严格控制桩之间的距离和深度,并确保桩之间的间距和平整度。
(四)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3 设 计
31 方案 论证 .
常用 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有清淤换填 、 装砂井 ( 袋 插塑板) 、 强夯法 、 真空预压 、 碎石桩 、 搅拌桩、 F C G桩等 多种 。 袋装砂井 ( 塑板 ) 预压排水 固结方法需预 压, 插 加 一般固结 的时间较长 (8 ~ 6 d , 10 30 ) 工后沉 降较 大; 同时本工程所处的位置 距江 边非常近 , 受潮汐影响水位变 化大 , 由于微薄砂 层的存在 , 与附近河水水力联系密切, 排水固结效果不甚 明显 。 特别是有些 地段 地层上部分布杂填土 ( 原 已填鱼塘地 段) 地基采用 此方 如 , 法处理 困难 。对桥头路堤, 由于填土相对较 高, 工后沉降要求不
袋装砂井 ( 插塑板) 加强夯法: 它通过设置竖 向排水体系 ( 袋装砂 井) 并结合静荷载 ( , 填土堆载) 和动荷载 ( 夯夯击能) 使 得地 强 , 基土在较短时间 内完成大部分固结沉降 ,减少工后沉降并迅速 提 高承载力; 此外, 还可通 过对地基 的预 震作用 , 有效地 消除砂 土液化 、 基坑 开挖涌砂现象 ; 有利于地下管线的开挖埋设 。 本工程中, 我们通过对 不同处理方法 的对 比, 并结合周边 已 建工程 的实例及 效果, 于软土埋深小于 8 对 m的地段, 我们采用
大于 01 可 采 用 复 合 地 基 处 理 。 对 于 软 ± 厚 度 小 于 1m 的 桥 .m, 5
基 的强度并 降低其压缩性,还能改善其抗震动液化 的能力和消
除土的湿 陷性 。 它实用于多种土性地基 , 如碎石土、 砂土、 低饱和 度 的粉土 、 湿陷性黄土 、 杂填土和 素填土等 , 具有效果 明显 、 经济 易行、 设备简单、 节约三材等优点。 但对 于饱和软黏土 , 由于其含 水量 高、 渗透性差, 当受到强烈冲击 时, 不能迅速排水 , 因而孔隙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说到道路建设,那可是个技术活,特别是碰到软土地基,真是让人头疼。
咱们得说说那些对付软土地基的小技巧,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哦!你知道嘛,软土地基就像是个温柔的小姑娘,总是爱撒娇、爱闹情绪。
你要是不细心照顾,她可就跟你唱反调,让路基变得乱七八糟,甚至让你的路基“咯吱咯吱”地响个不停。
这时候,就得来点硬核技能了!首先得来看看“换土法”。
就像你搬家一样,把软土层给挪走,换上硬邦邦的石头或水泥,这样软土的脾气就收敛多了,路基也稳如老狗。
不过这招得小心,弄不好会伤到地基里的宝贝们,所以得慢慢来,一点一点地换。
再来说说“加固法”,就像给地基穿上铁甲,用钢筋、混凝土这些“钢铁侠”来加强它,让它变得坚不可摧。
这样一来,软土的“小情绪”就不敢再捣乱了,路基也能稳稳当当,像头老牛一样耐劳。
还有“排水法”,这可是治标不治本的一招。
你得想办法把软土里的水排出来,比如挖沟渠、建泵站,让水流走,这样软土就不会那么湿哒哒的,路基也就不那么滑溜溜的了。
别忘了“预压法”,就像给地基做按摩,先给它加点儿压力,让它变得更结实。
这样软土就不那么容易变形了,路基也更稳定,就像个有力量的战士。
最后说说“化学处理法”,这可是高科技操作,得请专家来帮忙。
他们会给软土里加点化学药剂,让它变得硬梆梆的,这样路基就能稳稳当当了。
不过这种方法得小心谨慎,毕竟化学药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说了这么多方法,你是不是觉得路基建设也有了新的认识?其实啊,道路工程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我们耐心和智慧去面对各种挑战。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总能找到最适合的解决办法,让道路更加坚固、平坦、安全。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换土法、加固法、排水法、预压法还是化学处理法,都是为了让路基变得更加稳固、可靠。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也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让道路建设成为造福人类的美好事业。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者想法,欢迎继续交流哦!。
路基软基处理方法【精选文档】

1 换填垫层法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
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
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
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
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
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 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 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
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
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2 深层密实法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 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
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引言软土地基简称软基,在公路桥梁等工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指的是含有大量软土成分,且掺杂一定量粉砂或粉土等土质的复合型地基,这种地基的强度很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如果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将有可能引发沉降等不良现象。
然而,由于软基形成原因与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的处理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软基特点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对策。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1高水分性与普通地基相比,软基的含水量非常大,最大值甚至可以超过70%。
正因如此,软基中的软土就可以像水一样进行流动。
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可以十分容易地判断出软土结构,以便于后续处理工作。
由于软基含水量较大,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所以公路桥梁施工不允许直接在软基上进行,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危害。
1.2压缩能力强一般而言,软基液限与压缩系数成正比关系。
随液限的持续增大,压缩系数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大迹象,最大系数可以达到1.1MPa。
由于土壤环境复杂多变,各个工程项目的地基情况各不相同,豁土固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在对软基进行处理时,除f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压缩能力,施工人员还要对其豁土的固化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3渗透能力差由于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沙土,导致豁土的固化速度明显快于软土,实质上软土就是渗透能力较差的豁土。
在理想状况中,即使给予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也无法有效提升软基的固化速度。
如果实际状况并不理想,比如软基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则会使排水管道被大量的有机物堵塞,进而进一步降低了软基的渗透能力。
1.4抗剪能力低软土与黏土虽具有多种特性,但就抗剪能力而言,二者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6个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6个
1.土体加固:软土路基可以通过加固土体来增加承载力。
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填充砂石、灌浆加固等。
2.地基改良:地基改良可以改善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
常用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振实加固、预压加固、排土加固等。
3.土体置换:软土路基可以通过将软土替换成更具承载力的土体来加固。
常见的置换土体有填土、石方等。
4.加固结构:在软土路基上设置加固结构,如横梁、护坡等,可以提供辅助支撑,增加软土路基的稳定性。
5.排水处理:软土路基常常伴随着水分过多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排水处理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稳定性。
常见的排水处理方法有设置排水系统、加装护坡等。
6.施工加固: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加固措施也可以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能力。
例如,在软土路基上铺设土工格栅、加设加固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方法
对于道路工程来说,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考虑不少问题,不仅要重视道路的整体观,也要结合实际投入。
而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遇见软土地基。
对于软土来说,其中的水分含量是比较丰富的,而且也伴随着比较大的内部空隙,故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处理,才能避免施工后期的运费负担太重而引起道路不可避免的下沉,从而保证道路的稳定性,进而避免道路受到破坏。
而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与个人经验,主要就处理这些情况的方法做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今后的相关处理提供现实与理论参考。
标签: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方法
道路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因为要考虑道路的整体美观性和资金等投入的实际情况,往往会碰到软土地基的状况。
因为软土中水的含量相对较多,内部的空隙相对也较大,所以,只有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不会因为后期交通运输负担的增加而造成道路的下沉,进而不会使路基因失去稳定性而受到破坏。
通过以前的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结合个人经验,笔者归纳出了一些处理软土路基的可行性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排淤或换土垫层法
所谓换土垫层法就是挖走路基下面一定范围内的软土,然后把高强度、低压缩性和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填充到路基下面被挖走的软土所在的位置,并且在填充材料的过程中按层将其压实,把这些材料当做路基承受外力的主要部分。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这些材料承受压力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垫层的承受压力分担垫层下面天然图层所承受的压力,因此,这样会大大减少路基的下沉。
但是,由于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挖软土和填充新的材料,这样会大大地增加道路工程建设的成本。
所以,这种方法仅在小范围的道路工程中适用。
在换土垫层的方法中对填筑路堤材料的选择必须要科学合理。
在挖走软土的地基上面填筑路堤必须要使路堤和地基之间能够很好地结合,为了能够使两者之间更好地结合,就必须要选取渗透性好的砂土作为填筑路堤的材料,而不能使用那些水稳定性差的材料填充到地基上,如果不可避免的要使用渗透性差的材料,那就要填充到路基的上层,不一样的土类不能相互混乱进行填充,必须按层进行水平叠加。
所有在软土地基上建筑物都要尽量减轻其重量。
在软土地基上建设的路堤,不能够用作停车或者在其表面放过于重的一些材料和物体,这样是为了防止软土路基承重过大而导致路基失去稳定性。
2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法就是用起重设备将重锤升到一定的高度,让后让重锤自由下落,不断地循环撞击夯实地基。
在夯实过程中地基上层的土在受到外力后会传递到地基的软土层,使其承受其不能承担的外力,在这个过程中地基上层的土在受到重
锤的夯实中会不断地向下移动,软土层因而也会受到外来的压力,从而大大的压缩并向各个方向进行移动。
我们在有的工地做过同样的实验,在软土层中放上一个物体作为标志物,并记录其所在的位置,然后对其进行重锤夯实。
在受到重锤的压力后,被夯实的地面向下进行了移动,然后在原位置填土继续进行夯实,把所有的软土都挤压到规定的范围外,标志物出现在了距离原位置十几米外的地方。
这种方法能够大大地增加地基的强度和减小地基的压缩性。
但是,这种方法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软土路基问题,道路工程的路基范围是有限的,这种方法需要庞大的机械,而且这种机械价格相对较高,并不是所有的施工队伍都有这种机械设备。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厚的软土层,范围和工程较大的软土路基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那些渗透系数小的软土。
3振冲法
振冲法就是用振冲器在土中不断振动,使土层中形成振冲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向振冲孔里面填充砂子和小石头等物质,从而形成振冲柱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振冲桩作为稳固软土层的材料,而并不是通过水泥等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材料。
另外这种方法的操作比较简单,工期也相对较小。
但同样也有一定的缺点,就是排水相对较难,而且在振冲过程中对附近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影响。
当前,对于公路建设施工人员最大的问题就是桥头跳车,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空间的局限性,没有对桥台和桥头进行良好的压实工作,从而造成了桥头的沉降现象。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振冲法来对桥头的路基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桥头路基的承载力。
振冲法对稳固软土地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优点:第一,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地基深层的软土上,主要使软土进行侧向的位移,这样能够使土压实的效果最佳。
第二,对不均匀的地基采取振冲法同样可以得到相同的密实效果,使其成为均匀的地基。
第三,施工相对较简单、易操作,并且工期短,还能保证稳定的质量。
当前的施工水平可以达到三十米。
第四,资金投入少、成本低。
第五,经过振冲法形成的振冲桩可以改变地基的排水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地震的破坏性地基的液化。
振冲桩在设计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加固的面积要根据建筑物的自身性质和场地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加固面积都要比基底面积大。
对普通的基地,基础外缘一般要扩大一到两排,液化基地一般要增加两到四排。
对于大面积的桩位最好是采取三角形的设计,正方形的桩位设计主要针对条形基础,而圆形基础则最好使用放射形设计。
4高压旋转法(深层搅拌法)
近几年高压旋转法的使用越来越多且此法在使用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总起来说,此种方法就是将化学液体打入到土中相互混合来对软土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一定的承受力,还能避免水的渗透以及防震和减小路基的下沉。
高压喷施法就是用钻机进行钻孔,达到一定深度后,向里面注射化学浆液,在钻杆不断旋转的条件下使化学浆液和土进行重新结合形成均匀的柱体。
湿喷桩的化学浆液种类很多,在浆液的选择上一般是根据土质情况和设计的规定进行选择,另外还要结合价格和有无污染等问题。
现在主要使用水泥浆。
如果渗水性较
高,我们可以加入氧化钙等物质使浆液加速凝固。
在软土层中湿喷桩的抗压强度最高可到4.9兆帕。
柱体的直径是与湿喷压力的大小相关。
深层搅拌法在软土处理的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这种方法是将化学浆液注入到软土中进行加固,充分利用了地基下面的软土,而且比钢筋混凝土桩的方法资金投入少,节省了资源并且降低了成本。
第二,在搅拌的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仅仅将少量的地基挤到外侧,从而对减小了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第三,根据土质情况选择固化剂,选择面比较广,而且没有污染。
第四,加入化学浆液后土的重量一般不会变化,因此不会因为加入其他物质而导致增加附加重量引起下沉。
5结语
当然,在道路工程处理软土法的方法中,除了上述办法外,还存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塑料板排水法,但是此法也存有一定缺陷,比如在软土处理上的效果不佳;第二,砂浴法,当路基下面有管线等线路穿过时,选择此法就是对软土加固最好的方法;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软土在最短的时间内压载下沉,来降低完工后路基的下沉,即压载法。
总起来说,路基的稳固对于建筑物来说至关重要,它作为一个基础性质的处理,若控制不好,极可能影响到一个建筑物的成功,因此,我们必须对其加以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刚.浅析公路桥梁软土路基处理的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4:56-57.
[2]陆青松.浅谈软土路基处理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4,159-160.
[3]殷亚波.对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刍议[J].,2013,19,231-232.
[4]王焕新.浅谈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