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综合利用

合集下载

野生茶管护措施有哪些方面

野生茶管护措施有哪些方面

野生茶管护措施有哪些方面野生茶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茶树,它不同于人工种植的茶树,具有更加天然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然而,由于野生茶生长环境的特殊性,野生茶的保护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保护野生茶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护措施,下面将就野生茶管护措施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生态环境保护。

野生茶的生长环境对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保护野生茶生长环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保护野生茶生长地的水源,避免水源污染和过度开发。

其次,需要保护野生茶生长地的植被,防止过度砍伐和滥伐,保持植被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此外,还需要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避免人为破坏和干扰。

2. 合理采摘。

野生茶的采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茶树的生长和繁衍。

首先,需要遵循采摘季节,避免在茶树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时期进行采摘。

其次,需要遵循适当的采摘量,避免过度采摘导致茶树生长受损。

同时,还需要遵循正确的采摘方法,避免对茶树造成伤害。

3. 病虫害防治。

野生茶的生长环境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

首先,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天敌和捕食者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

其次,可以采用植物药剂和有机农药来进行防治,避免使用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化学农药。

4. 科学管理。

野生茶的管护工作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首先,需要对野生茶生长地进行科学的调查和评估,了解茶树的分布和数量。

其次,需要建立野生茶资源的档案和数据库,对野生茶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制定野生茶资源的保护规划和措施,确保野生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茶作为一种珍贵的资源,需要合理开发和利用。

首先,需要建立野生茶资源的保护区和管理区,对野生茶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需要推广野生茶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野生茶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需要建立野生茶的品牌和营销渠道,推动野生茶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野生茶的管护工作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采摘、病虫害防治、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

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茶叶是中国传统饮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叶的开发与利用一直以来都是科研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茶文化的日益受到重视,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

首先,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在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儿茶素、茶多酚、茶氨酸等。

研究发现,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保健功效。

科研人员通过提取和纯化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开发出了一系列的茶叶保健品和药物。

例如国内一项研究发现,茶多酚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对预防和治疗癌症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在农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种植。

科研人员通过对茶树的遗传育种研究,培育出了多个优质品种,如黄金桂、碧螺春等。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特点,极大地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同时,研究人员还研究了茶叶的栽培与养护技术,比如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等,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并为茶园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再次,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在食品工程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茶叶是我国特色食品之一,茶叶加工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科研的重点之一、研究人员通过改进传统的炒青、揉捻等加工工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现代化的茶叶加工技术。

例如,利用超声波辅助炒青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此外,研究人员还研究和开发了茶叶的营养调理技术,利用茶叶加工废弃物提取茶多酚、儿茶素等有益物质,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工业,开发出了一系列茶叶食品,如茶叶饼干、茶叶巧克力等。

最后,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茶树生长对土壤肥力的要求较高,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土壤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肥力调控技术,提高了茶园土壤的肥力和抗逆性。

茶叶的成分及功效和作用详细介绍

茶叶的成分及功效和作用详细介绍

茶叶的成分及功效和作⽤详细介绍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种饮品,喜爱喝茶的⼈也是⾮常多。

不过茶叶的成分是什么?有什么功效和作⽤⼤家知道吗?下⾯就由店铺为⼤家介绍下茶叶的成分、功效和作⽤,希望对⼤家有帮助。

茶叶的成分 1.热能 热能是维持机体代谢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它是由碳⽔化合物、蛋⽩质和脂肪这些⽣热营养素提供的。

从有关资料来看,与其他⾷品相⽐,茶叶是⼀种低热能⾷物,但不同种类的茶叶所能提供的热能不⼀样。

每100克茶叶提供热能以绿茶最⾼,达1255~1464千焦,红茶、花茶和乌龙茶均低于1255千焦,砖茶最低。

可见茶叶所含的热能与其品质和种类有关。

⼀般来说,品质越好,热能越⾼;砖茶的热能最低,这是因⽤为原料的茶叶质量不⾼。

⽬前,茶叶的使⽤仍以泡饮为主,绝⼤部分的营养物质被当作废物⽽丢弃。

在国内外都有吃茶叶的报道,如湖南等地的居民有饮茶后将茶渣嚼⾷的习惯,⽇本⼈将茶叶按⼀定的⽐例加到⾷物中,这样可使茶叶的营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在⼈类⾷品资源不太丰富的今天,综合利⽤茶叶有很⼴阔前景。

2.蛋⽩质 蛋⽩质和⽣命活动的关系极为密切,“⽣命是蛋⽩质的存在形式”,即没有蛋⽩质就没有⽣命。

蛋⽩质是⽣长发育必不可少和物质,是修复损伤的组织原料,是构成组织、酶、激素和抗体的主要成分。

蛋⽩质还能调节⾎浆渗透压,必要时也能分解提供热能参与体内众多的代谢过程。

与⼀般⾷物相⽐,茶叶中的蛋⽩质含量是相当⾼的。

达20%~30%,其含量与茶叶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绿茶中的蛋⽩质⾼于其他类型的茶叶。

在泡茶时,茶叶中能溶于⽔的蛋⽩质还不到2%,其余绝⼤部分留在茶渣中不能被利⽤,因此每天从饮茶摄取的蛋⽩质是很少的,对⼈体的营养价值不⼤,但如果吃茶则可得到数量可观的蛋⽩质。

我国少数民族和欧美⼈常喜欢在茶汤中加⼊⽜奶、酥油和乳酪等,这就给茶叶增加了多量的优质蛋⽩,可以有效地提⾼茶叶原有蛋⽩质的营养价值。

⽜奶和茶多酚可形成酪朊复合物,降低了茶的收敛性和苦涩味,也不妨碍蛋⽩质的正常吸收,如藏族的酥油茶和蒙古族的奶茶。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实验报告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学院:园艺学院专业:茶学(加工与贸易)学号:201030030213姓名:骆彩萍指导老师:黄亚辉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制备技术一、实验原理:利用茶多酚在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的效果。

二、实验准备:(一)材料:绿茶、没食子酸丙脂、氯仿、乙酸乙酯、蒸馏水(二)酒石酸亚铁溶液:称取硫酸亚铁(FeSO4∙7H2O)1g与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5g,加水稀释至500ml。

(三)PH7.5的磷酸缓冲溶液:先配置以下两种溶液(A)1/15M的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11.876g的Na2HPO4∙12H2O,加水溶解,稀释至1L。

(B)1/15M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称取KH2PO49.078g,加水定容至1L。

取(A)85ml和(B)15ml混合后,即为pH7.5的缓冲液。

三、实验方法:(一)没食子酸丙酯标准曲线制作(已制备好)(二)茶汤制备:称取3g茶样(稍研磨),置于三角瓶中,加入100ml沸蒸馏水(茶水比:3:100),摇匀后,沸水浴1h,每15min搅拌一次,浸提结束后,用滤纸趁热过滤与干净的三角瓶中,洗涤残渣,冷却至室温。

(三)萃取:滤液移入分液漏斗中,用等体积的氯仿萃取1次,除去咖啡碱、树脂、脂溶性色素等,静置分层,取水层,再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上层乙酸乙酯层,于旋转蒸发器浓缩并在60℃下真空干燥,得到橙黄色粉末,真空干燥得茶多酚成品,称量重量A,回收氯仿、乙酸乙酯。

(四)茶多酚纯度测定:准确称取1份0.0500g茶多酚加入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摇匀至溶解,得到1mg/mL的茶多酚溶液,备用。

然后用移液管从容量瓶中吸取1mL茶多酚溶液加入25mL的容量瓶中,再加入4mL蒸馏水,加入酒石酸亚铁溶液5mL,用配制好的PH值为7.5的磷酸缓冲溶液冲稀至刻度,摇匀。

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在540nm处,用1cm比色皿,空白试剂作参比,测量吸光度,计算茶多酚纯度。

茶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茶籽、茶花和茶树皮

茶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茶籽、茶花和茶树皮

茶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茶籽、茶花和茶树皮
1.茶籽茶籽含油率30%左右。

其化学成份与花生油、橄榄油十分相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特别是亚油酸,香味纯正,除食用外还可作为制药和化工原料。

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与浙江茶叶公司等单位协作,研制出一种适合制茶工业用的氢化茶油,经龙井茶炒制试用,符合要求。

脱脂茶籽饼中含的茶皂素约占茶籽构成的10-15%,是具有优良乳化性能的植物配糖体,有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

日本已用作摄影用胶卷感光乳化剂的稳定剂和增加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溶解度的发泡剂。

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与其它单位协作研制出茶皂素洗理香波,能去污、止痒、去屑,且洗发后易梳理。

该所还以茶皂素为主体研制出TS-861稳泡剂和TW301稳泡型发气剂,前者提高铝粉悬浮率近5倍,获得了加气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后者既能在料浆中发生氢气形成气泡,又能提高浇注的稳定性。

斯里兰卡用纯茶皂素处理修剪的茶树,可以加快恢复树势,促进萌发新芽。

用它处理苗圃幼苗,可以增加根的重量和嫩枝生长。

茶籽壳的糠醛含量达47%,是所有农作物废料中含量最高的,日本已开始从茶籽壳中提取糠醛。

2.茶花茶树开花多,花期长。

原苏联从茶花中提取维生素B1和B2。

日本用茶树花粉快速鉴定有机肥最佳腐熟程度。

我国杭州民生药厂用茶花粉监测环境污染。

3.茶树皮茶树皮含有鞣质和葡萄糖没食子素,茶树台刈、修剪掉的枝干和换种挖除下的茶树,均可以剥皮利用。

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茶渣是指泡茶后所剩余的茶叶残渣,通常被认为是垃圾,很少有人注意到它还可以被综合利用。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资源利用的重视,茶渣的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介绍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探讨茶渣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的潜在用途。

一、茶渣的主要成分及特点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咖啡因、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

而茶渣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咖啡因、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等,具有抗氧化、抗菌、消臭等特性。

茶渣在综合利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多种作用。

二、农业利用1. 施肥:茶渣中富含有机质和多种元素,对土壤肥力有很好的改良作用,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研究表明,茶渣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同时还能改善土壤的肥力。

2. 动物饲料:茶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纤维,可以作为畜禽饲料的原料之一。

在一些养殖场,茶渣被用来喂养猪、鸡、鹅等家禽,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成本,还能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1. 化工原料:茶渣中的多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生产抗氧化剂、防腐剂等产品。

茶渣中的咖啡因也可以提取出来,用于制造保健品、化妆品等。

2. 新能源开发:茶渣中的有机质可以通过生物发酵产生甲烷等生物天然气,为生活和工业提供清洁能源。

四、生活利用1. 美容保健:茶渣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咖啡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可以用来制作美容面膜、沐浴露等产品,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作用。

2. 清洁除臭:茶渣具有吸附异味的功能,可以用于清洁衣物、清洁家具、除臭等。

茶渣还可以作为天然的洗涤剂,对环境无污染,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茶渣具有丰富的资源价值,可以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得到综合利用。

当前,国内外对茶渣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很多潜在的利用价值有待挖掘。

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茶渣的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其产业化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投入到茶渣的研究与开发中,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茶叶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茶叶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

茶叶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近年来,各式各样的茶制品登上了货架,袋泡茶、速溶茶、茶面包、茶月饼、茶瓜子等都已成为消费者的新宠儿。

这些茶制品的大量涌现标志着茶产业的一个重要的进展方向,即对茶叶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自20世纪80年月,茶叶的精深加工讨论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茶叶深加工产业也随之崛起。

茶叶深加工技术大体上可分为4种类别,它们分别是:机械加工、物理加工、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及综合技术加工。

茶叶机械加工。

这种加工方法不转变茶叶的基本本质,只转变茶叶的外部形态(如外形、大小等),从而使其产品便于贮藏、冲泡,符合卫生标准,也更为美观。

袋泡茶就是茶叶机械加工的典型产品。

茶叶物理加工。

通过膜浓缩、真空冷冻干燥、超细粉碎等技术转变茶叶的原始形态,使其成品不再是叶形的固体。

速溶茶、茶浓缩汁、超微茶粉就是此种加工工艺的典型产品。

茶叶化学和生物化学加工。

指采纳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将茶鲜叶或成品原料加工形成具有某种特别功能的产品的加工方法。

其特点是从茶原料中分别和纯化某些特效成分加以利用,或是转变茶叶的本质制成新的产品。

如茶色素系列、维生素系列、抗腐剂等等。

茶叶综合技术加工。

是指综合利用上述的几种技术制成含茶制品的加工方法。

目前的技术手段主要有:茶叶药物加工、茶叶食品加工和茶叶发酵工程等。

通过茶叶的综合技术加工,可以拓展大批新产业原料,促进并延长产业的进展。

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是现代茶业区分于传统茶业的关键要素,是现代和传统的分水岭。

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兴起,将新的技术和管理思想传播、渗透到传统茶叶加工业,对促进传统茶叶加工业的改造具有重大的意义。

通过茶叶深加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茶叶资源。

茶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20%左右低档茶和副产品,这部分产品经常由于没有直接的市场出路而被白白铺张,可以通过茶叶的深加工制作茶浓缩汁和茶粉等产品不需要使用数量稀有、价格很高的早芽。

通过茶叶的深加工技术,转变了茶叶的固有形态,制造出更多更新既便利又健康的茶产品,丰富了市场,满意了人们共性化消费的需要。

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茶叶的可持续发展
茶叶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茶叶生产和消费需求的同时,保障未来茶叶产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实现茶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面:
1. 生态环境保护:茶叶的生长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保护茶园的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这包括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 可持续农业实践:采用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实施有机农业和综合虫害管理等。

3. 社会经济发展: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应考虑社会经济方面。

这包括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改善茶农的生活水平、支持当地社区的发展以及促进茶叶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4. 质量和安全: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是消费者的核心关注。

因此,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推广良好农业规范和食品安全管理,对于茶叶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5. 创新和技术:持续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研发新品种、改进种植和加工技术、提高能效以及利
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可追溯性。

6. 教育和意识:提高公众对茶叶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推广可持续茶叶消费,引导消费者选
择对环境和社会负责的茶叶产品。

茶叶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实践、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和安全、创新和技术以及教育和意识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取得平衡和协调,才能实现茶叶产业的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叶的综合利用
摘要详细介绍了茶叶中所含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影响,茶饮料和17种茶叶保健食品的制作方法,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碱的方法及其这些产品的用途,讨论了对云南经济的意义。

关键词茶叶;综合利用;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茶饮料;保健食品;抗氧化剂
中图分类号S571.1
茶叶是世界性三大无醇饮料之一,被誉为“21世纪饮料”。

茶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茶单宁、茶素、芳香油、蛋白质、维生素、色素、果胶、酶和矿物质等,并对人们产生兴奋、益智、消食、解腻、止渴、利尿、消除疲劳、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减肥、增加抗辐射、抗癌、抗衰老等作用,是公认的健康食品之一。

据文献报道,茶叶中含有20%~35%的儿茶素类、黄酮甙类、花青甙类、酚酸等30多种具有抗氧化性能的酚类物质——茶多酚。

以云南大叶茶系为例,一般含茶多酚23.76%,咖啡碱2.71%,铅(以Pb计,mg/kg)1.75,砷(以As计,mg/kg)0.07,汞(以Hg计,mg/kg)来检出,茶皂甙:属三萜皂甙类,粗皂甙<0.09%。

在云南大叶茶系中,云南普洱大叶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和儿茶素中的(一)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均在云南大叶茶中名列前茅,茶多酚含量高达38.37%,每克茶叶中含儿茶素总量达198.64mg,EGCG达112.75mg,咖啡碱也高达3.98%~5.25%,其中茶多酚是一类混合物,占可溶性内含成分总量的65%左右。

在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占鲜叶中干重的5%~28%左右(有报道为10%~25%),主要成分是儿茶素、黄酮、花青、酚酸,其中儿茶素的含量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鲜叶中干重的12%~34%是儿茶素。

茶叶的取料不同,茶多酚含量也不相同,一般嫩叶高于老叶,鲜叶高于成品茶叶,在茶树生长不同时期采摘的茶叶,茶多酚(TPP)含量也不同,同一茶树,但经不同方法制作的茶叶中,其含量也有差异。

据测试分析尤以绿茶含茶多酚量最高,约占茶叶干重的15%~25%。

近年来,一方面随着饮料业的发展,天然植物饮料,特别是茶叶天然饮料、茶叶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和人们的广泛欢迎;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副产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深加工越来越发达,每年对食品保鲜剂的需要量很大,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就是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对霉菌生长也具有抑制能力,可从茶叶中大量提取,用来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保鲜剂,使用天然保鲜剂来生产对人体安全又符合环境和保健要求的绿色食品,是今后食品工业发展的方向。

此外,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茶多酚、儿茶素和咖啡因等,本身就是药用价值很高的药物,茶多酚、儿茶素可以作抗菌抑菌药物和抗癌降脂药物;咖啡因可用于制安钠咖(苯甲酸钠咖啡因),一种中枢兴奋药,加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用于神经衰弱和精神抑制状态.咖啡因小剂量能振奋精神、祛除瞌睡疲乏,使动作敏捷,改善思维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医药上可用作心脏和呼吸兴奋剂,在欧美等地区,还大量用作饮料添加剂。

咖啡因也是配制复方乙酰水杨酸和氨非咖片等的主要原料。

综上所述,茶叶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开发茶叶系列产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茶叶食品的特殊风味,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茶饮料成了走俏的产品,例如,在日本,易拉罐装乌龙茶水的年销量持续保持在3亿罐以上,台湾人也非常嗜好茶饮料。

我国有传统的饮茶习惯,也是茶叶生产大国之一,茶叶产品市场广阔,但是开发工作做得远远不够,茶叶深加工产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品质优良,全省茶园总面积为16.33万公顷,产茶6000万kg。

每年在生产高档茶的同时副产大量低档茶,余下大量下脚料,其经济价值不高,茶厂对这些茶叶不好处理,成了茶厂生产中的负担。

但是,如果将这些茶叶作为生产茶系列产品的原料,则可以使它们得到合理利用和升值。

因此,大力开展茶叶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应该增大投入、加快发展,尽快创出名牌产品。

1 茶系列产品的生产
1.1 纯茶饮料
1.1.1 茶水饮料
茶水饮料在日本、台湾大受欢迎,销量增长迅猛,我国在茶水饮料生产方面才刚刚起步,具有广阔的前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茶的加工和饮法也应有所改进,茶水饮料就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其生产过程如:茶叶→粉碎→浸汁→压滤→调味→保鲜→罐装→封口→杀菌→冷却→检验→合格产品合格的茶水饮料要求在感观上:色泽为茶色,香气清新、愉快、无异味,滋味上口感舒畅、有清爽感。

在物化指标上:可溶性固形物≥12%(折兑计),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均在标准以下。

茶水饮料生产过程中的取汁工艺是生产茶系列产品的基础,如何控制条件来保持茶水特有的清香风味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