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各章习题及答案汇总

第三篇各章习题及答案汇总
第三篇各章习题及答案汇总

第10章投资与决策分析

一、单选题

1.在D18单元格输入公式“= ROUND, -1)”,则D18=________

A)53

B)52

C)51

D)50

2.在D18单元格输入公式“=IF(C7<90, "活期", IF(C7<180, "三个月", IF(C7<360, "半年期", "一年期")))”,若C7= 125,则D18=_________

A)活期

B)三个月

C)半年期

D)一年期

3.以在D18单元格输入公式“= ROUND, -2)”,则D18=_________

A)100

B)90

C)80

D)70

4.在D18单元格输入公式“=( INT(C2))*2+C1”,其中C2=,C1=10,则D18=

A)

B)

C)210

D)211

5.小王购买一套住宅,总价格30万元,首付10万元后从银行获得商业按揭贷款200000元,年利率%,期限10年,采用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小王每月的还款额的Excel函数为_________

A)OMT

B)PMT

C)QMT

D)SMT

函数PMT(Rate,Nper,Pv,Fv,Type),参数Type的值可以是 _________

A)1

B)3

C)6

D)12

函数PPMT(Rate,Per,Nper,Pv,Fv,Type),参数Nper是指 _________

A)贷款利率

B)本金数额的期次

C)贷款偿还期限

D)贷款本金

函数PPMT %/12,10,120,240)表示基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在月利率为x、还款期为y个月、贷款金额为z元的条件下第m个月所需要偿还的本金。则m=_________

A)10

B)12

C)120

D)240

函数PPMT %/12,10,120,240)表示基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在月利率为x、还款期为y个月、贷款金额为z元的条件下第m个月所需要偿还的本金。则z=_________

_________

A)10

B)12

C)120

D)240

10.基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需要10个月付清的年利率为8%的10000元贷款的月支额为:_________

A)FV(8%/12,10,10000)

B)IPMT(8%/12,10,10000)

C)PPMT(8%/12,10,10000)

D)PMT(8%/12,10,10000)

11.打开Excel,设单元格B1为年利率=%,设单元格B2为贷款的年限(年)=15,设单元格B3为贷款的现值=100000,基于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第2年利息的公式为:_________

A)IPMT(2, B1,B2,B3)

B)IPMT(B1,2,B2,B3)

C)IPMT(B1,B2,2,B3)

D)IPMT(B1,B2,B3,2)

12.打开Excel,设单元格B1为年利率=%,设单元格B2为贷款的年限(年)=30,设单元格B3为贷款的现值=500000,计算该笔贷款第4年应付的全部本金之和的公式为:_________

A)CUMPRINC(B1,B2,B3,1,4,0)

B)CUMPRINC(B1,B2,B3,2,4,0)

C)CUMPRINC(B1,B2,B3,3,4,0)

D)CUMPRINC(B1,B2,B3,4,4,0)

13.郭先生2013年1月采用公积金贷款的形式购买住房一套,购买当月开始还款。其中4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贷款利率为%,贷款年限为20年。计算郭先生公积金贷款的第一个月偿还的本金额的Excel财务函数为:_________

A)PMT

B)IPMT

C)PPMT

D)MPMT

14.郭先生2013年1月采用公积金贷款的形式购买住房一套,购买当月开始还款。其中4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贷款利率为%,贷款年限为20年。计算郭先生公积金贷款的第三年最后一个月月利息的Excel财务函数为:_________

A)PMT

B)IPMT

C)PPMT

D)MPMT

15.郭先生2013年1月采用公积金贷款的形式购买住房一套,购买当月开始还款。其中40

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贷款利率为%,贷款年限为20年。计算郭先生公积金贷款的第一个月还款额的Excel财务函数为:_________

A)PMT

B)IPMT

C)PPMT

D)MPMT

16.郭先生2013年1月采用公积金贷款的形式购买住房一套,购买当月开始还款。其中4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贷款利率为%,贷款年限为20年。计算郭先生公积金贷款偿还的利息总额的Excel财务函数为:_________

A)CUMPRINC

B)CUMIPMTC

C)CUMIPMT

D)CUMPRNT

函数PPMT(Rate,Per,Nper,Pv,Fv,Type),参数Per是指 _________

A)贷款利率

B)本金数额的期次

C)贷款偿还期限

D)贷款本金

函数PPMT(Rate,Per,Nper,Pv,Fv,Type),参数Pv是指 _________

A)贷款利率

B)本金数额的期次

C)贷款偿还期限

D)贷款本金

19.以下关于等额本息还款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等额本息贷款还款方式是指每月以相等的还本付息数额偿还贷款本息

B)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C)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

D)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

20.以下关于等额本金还款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月还款额=贷款总额÷还款总期数

B)初期由于本金较多,将支付较多的利息

C)还款额在初期较多,并在随后的时间每月递减

D)等额本金还款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还款方法

三、填空题

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办公软件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集数据录入、表格制作、表格计算、图表生成、__________和处理等功能于一身的应用软件。

2.活期储蓄利息计算,根据计息规定,元以下不计息,余额算日积数时要用INT函数来__________。

3.存期计算:算头不算尾,存入日期起息,支取日期止息;每年按__________天计,每月以30天计;按对年对月对日计算到期日。

4. Excel提供了一个函数DAYS360 (Start_date, End_date, Method),其中参数Start_date 和End_date是用于计算天数的起止日期,Method为__________,通常省略。

函数的形式为IPMT(Rate,Per,Nper,Pv,Fv,Type),其中参数:Pv是__________。

6. CUMPRINC函数的形式为CUMPRINC(Rate,Nper,Pv,Start_period,End_period,Type),其中参数:Nper是__________。[1] 贷款偿还期限

7. PPMT函数的形式为PPMT(Rate,Per,Nper,Pv,Fv,Type),如果参数Type省略,则假设其值为__________。

8.计算每月偿还利息额。在某单元格输入公式“=ROUND($C$3*$C$5/12, 2)”,计算每月应偿还利息额。这里使用ROUND函数对计算结果进行分以下金额的__________处理。

9.公式PPMT(,1,1,100000)中的是指__________。

10.假如你为购房贷款100000万元,如果采用10年还清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月还款额计算公式为“= __________”。

11.假如你为购房贷款150000元,如果采用20年还清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第1月利息额计算公式为“ = __________”。

, 2),结果为__________。

13.假如你为购房贷款800000元,如果采用5年还清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第1月本金计算公式为“ = __________”。

14.假如你为购房贷款200000元,如果采用2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第1年中支付的利息总数“= __________”。

15.假如你为购房贷款100000元,如果采用1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第1年中支付的本金总数“= __________”。

16.假如你为购房贷款130000元,如果采用8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月还款额计算公式为“= __________”。

17.固定利率,等额本息还款条件下计算在某一特定还款期内的需要向银行偿还的利息额的函数是__________。

18.固定利率,等额本息还款条件下计算在给定的 Start-period 到 End-period 期间累计向银行偿还的本金金额的函数是__________。

19.若PMT=100,PPMT =70,请问IMPT=__________。

、IMPT与PPMT函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四、判断题

1.对于定期性质的存款,包括整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及定活两便等,银行采用逐笔计息法计算利息。( )

2.存期计算:算头不算尾,存入日期起息,支取日期止息;每年按365天计算。( )

3.定活两便储蓄按支取日不超过一年期的相应档次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打6折计息。( )

提供了一个函数DAY365 (Start_date, End_date, Method),该函数是计算两个日期间隔的天数。( )

5.利息税由银行代扣代缴,所以我们得到储户可以提取的利息所得计算公式:储户所得利息=利息-应纳税额。( )

6.活期储蓄,积数计息法就是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除以日利率计算利息的方法。( )

7.使用DAYS360函数计算的结果是90天。而按照对月对日的计息法则,这笔存款可能还未满3个月。( )

8.零存整取存款是指开户时约定存期,约定每月存入金额,本金分次存入,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存款方式。存期分一年、三年、五年3个档次。( )

9.一年期的累计月积数为(12+1)×12÷2 = 78,以此类推,三年期的累计月积数为234。

( )

年2月1日开户,2007年5月1日支取,按照实际天数计算结果为89天,使用DAYS360函数计算的结果是90天。而按照对月对日的计息法则,这笔存款已经满了3个月。( )

提供了一批功能强大的财务函数,其中包括贷款分析计算关系较密切的函数。( )

12.假如你为购房贷款100000元,如果采用1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则第1年中支付的利息总数“=IPMT%/12,120,100000,1,12,0)”。( )

13.假如你为购房贷款100000元,如果采用1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则第1年中支付的利息总数“=PMT%/12,120,100000,1,12,0)”。( )

14.假如你为购房贷款100000元,如果采用1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则第1年中支付的利息总数“=PPMT%/12,120,100000,1,12,0)”。( )

15.假如你为购房贷款100000元,如果采用1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年利率为%,每期末还款。则第1年中支付的利息总数“= CUMPRINC %/12,120,100000,1,12,0)”。( ) 16.在IPMT函数是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本息分期付款方式,返回给定期数内对投资的利息偿还额。( )

%/12,120,200000) 表示基于等额还款方式,在月利率为%、还款期为120个月、贷款金额为200000元的条件下每月所需要偿还的金额。( )

%/12,10,120,200000) 表示基于等额还款方式,在年利率为%、还款期为120个月、贷款金额为200000元的条件下第10个月所需要偿还的本金。( )

函数语法:IPMT(rate,per,nper,pv,fv,type),其中rate表示贷款利率。( )

函数语法:IPMT(rate,per,nper,pv,fv,type),其中fv称为本金。( )

第11章数据整理与描述性分析

一、单选题

1.某医院获得2013年12月在该院出生的20名初生婴儿的体重数据。若要了解这20名初生婴儿的体重分布情况,需考察哪个特征数___________

A)频数

B)极差

C)平均数

D)方差

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___________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3.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___________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4.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相关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___________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5.以下各种图形中,以图形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是___________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6.下列类型中,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动情况及变化趋势的图表类型是___________

A)雷达图

B)XY散点图

C)饼图

D)折线图

7.饼图所显示出不同于其他类型图表的关系是___________

A)能够表现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

B)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动情况及变化趋势

C)能够反映多个数据在幅度上连续的变化情况

D)能够用于寻找两个系列数据之间的最佳组合

8.在Excel中修改数据透视表,除直接通过拖动字段来添加或删除字段以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任务窗格来重新组织数据透视表

A)数据透视表-选项

B)数据透视表-布局

C)编辑-添加/删除

D)数据透视表字段列表

9.双击数据透视表汇总数据区域中的某个数据项,结果是___________

A)产生该数据项的一个明细工作表

B)出现I字型光标,可以修改

C)直接展开该数据项的明细数据

D)没有任何反应

10.要创建数据透视表,第一步应该做的是___________

A)整理数据清单

B)打开数据透视表制作向导

C)将数据从工作表拖放到数据透视表视图中

D)确定想知道什么

11.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_______

A)离散系数(如标准差系数:标准差和均值的比率)越大,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越

B)离散系数越小,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C)离散系数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D)离散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数

12.以总体各单位数值之和除以总体单位总数所得就是___________

A)算术平均数

B)加权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总体标准差

13.以下所列不属于集中量数的是___________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对Excel工作表单元格绝对引用的是___________

A)B2

B)¥B¥2

C)$B2

D)$B$2

15.离中趋势指标中,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__________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方差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___________

A)代表值

B)常见值

C)典型值

D)实际值

17.四分位数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_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位置平均数

D)数值平均数

18.四分位差排除了数列两端各___________单位标志值的影响

A)10%

B)15%

C)25%

D)35%

19.当数据组高度偏态时,哪一种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___________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几何平均数

20.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可以用Excel函数实现,也可以用___________工具快速实现主要描述性统计

A)相关系数

B)协方差

C)直方图

D)描述统计

三、填空题

1.在Excel中,要求在使用分类汇总之前,先对__________字段进行排序。

2.在抽样调查中,需要用样本统计量来对__________参数进行估计。

3.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轴中,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__________。

4.频数分布折线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__________。

5.在Excel中使用直方图分析工具在创建图表的同时也可以显示__________。

6.在Excel中,最适合反映单个数据在所有数据构成的总和中所占比例的一种图表类型是__________。

7.在Excel中,__________是数据透视表和图表的结合,它以图形的形式表示数据透视表中的数据。

8.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又名高斯分布(Gaussian distribution),是一个在数学、物理及工程等领域都非常重要的概率(或数据)分布,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分布,该分布由两个参数__________和方差决定。

9.数据分布的特征和测度:__________用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离散程度用全距,方差和标准差,分布的形状用偏度和峰度决定。

10.在Excel中,若要对A3至B7、D3至E7两个矩形区域中的数据求平均数,并把所得结果置于A1中,则应在A1中输入公式__________。

11.在Excel操作中,统计函数“MODE”代表__________。

12.除了中位数和均值之外,把样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目称为__________。

13.描述性统计的离中趋势指标越小,则说明数据值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或低)__________。

14.描述性统计的离中趋势指标包括全距、四分位数、__________、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15.偏度数值等于0,说明分布对称;如果偏度数值大于0,说明分布呈现__________偏态。

16.描述性统计可通过Excel提供的统计__________或加载宏来完成。

17. Excel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函数和图表描述总体分布的特征,同时也提供了__________分析工具来计算数据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峰度和偏度等有关的描述性统计指

标。

18.运用Excel数据分析可以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选择Excel __________选项卡,再选“数据分析”按钮,在弹出的“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描述统计”。

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做好这第一步是进行正确统计推断的先决条件。

数据有四种基本数据类型: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型和__________。

四、判断题

函数返回的结果是数组形式,因此公式输入完成后必须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进行确认。( )

2.在企业中,利用Excel可以很方便地整理出产值、销售统计等一些资料。( )

的频数分布函数能对数据进行分组,建立频数分布,较好地描述数据分布状态。( )

提供了许多数据整理的工具,如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频数分布函数、直方图、数据透视表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工具等。( )

提供了许多数据整理的工具:包括频数分布函数、直方图、数据透视表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工具等,但不包括Excel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中,保存文件要做三件事情:一是确定保存位置,二是确定文件名称,三是确定文件保存类型。( )

中,频数分布函数是数组形式的函数。( )

中,SQRT(64)与64^都表示求64的平方根。( )

9.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轴中,用纵轴表示分组,横轴表示频数或频率。()

10.直方图是用矩形的高低来表示数值的大小。()

11.在Excel中,数据透视表可用于对数据清单或数据表进行数据的汇总与分析。( )

12.在Excel中,数据透视图可用于查看数据的预测趋势和动态变化。( )

的外部数据库是数据透视表中数据的来源之一,其外部数据库是指在其他程序中建立。( )

14.数据透视表和一般工作表一样,可在单元格中直接输入数据或变更其内容。()

15.一般情况下,重新修改了数据源的数据,则相应数据透视表中的汇总数据不会自动随之更新。()

16.在采用Excel建立的数据管理系统中可以采用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

17.数据透视表的汇总方式有多种,包括“占同行数据总和的百分比”,也包括“占同列数据总和的百分比”。( )

18.当某现象呈左偏态(负偏态)分布时,下列平均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9.不论数据的分布是否有明显的集中趋势或最高峰点,众数都存在。()

提供了一组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称为“分析工具库”,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等。( )

第12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一、单选题

1.相关图又称为_________

A)散布表

B)拆线图

C)散点图

D)曲线图

2.下列相关系数取值错误的是_________

A)

B)

C)

D)0

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_________

A)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4.当所有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_________

A)1

B)-1

C)1或-1

D)大于-1且小于1

5.下列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_________

A)y=+9x,r=

B)y=+9x,r=

C)y=+9x,r=

D)y=,r=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拟合的直线方程为y=,回归系数表示_________

A)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产品成本每变动1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D)时间每减少1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7.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_________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不完全相关关系

8.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愈不密切,相关系数r值就愈接近_________

A)-1

B)+1

C)0

D)1或+1

9.相关系数的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间_________

A)正线性相关关系越弱

B)负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C)线性相关关系越弱

D)线性相关关系越强

10.根据回归方程y=a+bx _________

A)只能由变量x去预测变量y

B)只能由变量y去预测变量x

C)可以由变量x去预测变量y,也可以由变量y去预测变量x

D)能否相互预测,取决于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因果关系

11.研究一个随机变量与一个(或几个)可控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统计方法称为_________

A)一元回归分析

B)多元回归分析

C)列联分析

D)回归分析

12.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_________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

13.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_________

A)估计标准误

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相关系数

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14.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_________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和随机关系

D)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15.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_________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

16.配合回归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_________

A)因变量是给定的数值,自变量是随机的

B)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17.估计标准误差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_________

A)估计标准误差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

B)估计标准误差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C)估计标准误差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D)估计标准误差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小

18.相关关系是_________

A)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

B)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数值是固定的依存关系

C)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数值不固定的依存关系

D)函数关系

19.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绘制相关图

D)计算相关系数

20.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称为_________

A)单相关

B)无相关

C)复相关

D)多相关

21.回归估计的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单位与_________

A)自变量相同

B)因变量相同

C)自变量及因变量相同

D)相关系数相同

22.回归估计标准误是反映_________

A)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B)序时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

C)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

D)回归直线代表性的指标

三、填空题

1.在相关关系中,把具有因果关系相互联系的两个变量中起影响作用的变量称为__________,把另一个说明观察结果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2.在相关关系中,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__________相关、零相关和负相关。

3.在相关关系中,完全正相关的相关系数为__________。

4.在相关关系中,完全负相关的相关系数为__________。

5.在相关关系中,当变量x值增加,变量y值也增加,这是__________相关关系。

6.在相关关系中,当变量x值减少,变量y值也减少,这是__________相关关系。

7.在相关关系中,__________是在线性相关条件下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统计分析指标。

8.社会经济现象间的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确定性关系,另一种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

9.在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_____变量。

10.在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变量。

11.若商品销售额和零售价格的相关系数为,据此可以认为,销售额对零售价格具有__________相关关系。

12.若商品销售额和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关系数为,销售额与人均收入具有__________相关关系。

13.当变量x按一定数额变动时,变量y也按一定数额变动,这时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关系。

三、判断题

1.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种十分严格的确定性的数量关系。( )

2.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不同分为正相关、负相关。( )

3.回归分析要求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

4.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b的绝对值大小与变量所用计量单位的大小有关。( )

5.如果估计标准误差为0,说明实际值与估计完全一致。( )

6.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不是对等关系,但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

7.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8.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于+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

9.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变量y的值也减少,说明变量x与y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 )

10.在相关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在回归分析中,要求两个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

11.当变量x按固定数额增加时,变量y按大致固定数额下降,则说明变量之间存在负直线相关关系。( )

12.相关系数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相关系数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

13.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 )

14.利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的直线回归方程,要求实际测定的所有相关点和直线上的距离平方和为零。( )

15.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 )

16.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完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完全负相关关系。( )

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选题

1.用X t, X t-1, X t-2… X t-n+1表示截止到t时刻的n个观察值序列,则t+1时刻的预测值用简单移动平均法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A)(X t+ X t-1+X t-2+…+ X t-n+1)/n

B)(X t+ X t-1+X t-2+…+ X t-n+1)/(n+1)

C)(X t+ X t-1+X t-2+…+ X t-n+1)/(n-1)

D)(X t+ X t-1+X t-2+…+ X t-n+1)*n

2.简单移动平均法计算时使用到的Excel公式是_________。

A)IF

B)COUNT

C)AVERAGE

D)PMT

3.用X t, X t-1, X t-2… X t-n+1表示截止到t时刻的n个观察值序列,W t,W t-1,W t-2… W t-n+1表示对应的权重,则t+1时刻的预测值用加权移动平均法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A)(X t+ X t-1+X t-2+…+ X t-n+1)/(W t+W t-1+W t-2+…+W t-n+1)

B)(X t+ X t-1+X t-2+…+ X t-n+1)/n

C)(X t W t + X t-1 W t-1+X t-2W t-2+…+ X t-n+1W t-n+1)/n

D)(W t+W t-1+W t-2+…+W t-n+1)/(X t+ X t-1+X t-2+…+ X t-n+1)

4.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中,以下哪个不是确定权重的方法。

A)经验法

B)试算法

C)综合使用A,B方法

D)随机法

5.在使用移动平均线进行股票价格分析时,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移动平均线。

A)短期移动平均线(5天)

B)即时移动平均线(1天)

C)中期移动平均线(60天)

D)长期移动平均线(200天)

6.利用Excel数据图表功能绘制股价K线图来分析股票数据,选择的图表类型是_________。

A)盘高-盘低-收盘图

B)开盘-盘高-盘低-收盘图

C)成交量-盘高-盘低-收盘图

D)成交量-开盘-盘高-盘低-收盘图

7.用X t,表示t期的观察值,α表示平滑系数,0<α<1,则指数平滑法的基本公式可以展开成_________。

A)αX t+α(1-α)X t-1+α(1-α)2X t-2+…+α(1-α)n-1X t-n+1

B)(X t+ X t-1+X t-2+…+ X t-n+1)/α

C)(αX t+αX t-1+αX t-2+…+αX t-n+1)/(1-α)

D)(X t+ X t-1+X t-2+…+ X t-n+1)/α(1-α)

8.在指数平滑法的计算中,为了对初始设置的α进行修正,需要用到的函数是_________。

A)SUMXMY2

B)AVERAGE

C)CORREL

D)COVAR

9.趋势预测法常用的基本预测模型不包括_______。

A)多项式曲线预测模型

B)指数曲线预测模型

C)对数曲线预测模型

D)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10.趋势预测法不适用于以下哪个场合_______。

A)某一生命周期中的商品销量数据

B)人口增长数据

C)某中生物繁殖数量数据

D)婴儿出生性别预测

11.为了观察时间序列的数据分布情况,对观测值生成“散点图”的操作,对图表中的数据点鼠标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_______来观察其可能与哪种曲线拟合较好。

A)更改系列图表类型

B)选择数据

C)添加趋势线

D)添加数据标签

中进行多项式拟合所提供的最高阶多项式是_______。

A)5次

B)6次

C)7次

D)8次

13.常见的时间序列趋势预测法中,_______预测法的预测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时间增长率。

A)多项式曲线

B)线性

C)指数

D)对数

14.某一项待分析的数据有着比较稳定的相对时间的增长率,那么使用_______曲线预测模型比较合适。

A)多项式

B)线性

C)指数

D)对数

15.使用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行趋势预测时,不同的模型拟合后R平方值如下所示,则_______的预测值与观测值拟合的效果较好。

A)

B)

C)

D)

16.使用股票趋势分析法时,_______不是常用辅助线。

A)趋势线

B)支撑线

C)阻力线

D)抛物线

提供的趋势线类型不包括_______。

A)指数

B)多项式

C)对数

D)正弦函数

18.为了将不能够定量处理的变量量化,从而对周期性变化进行预测,可以加入_______。

A)哑元变量

B)因变量

C)自变量

D)静态变量

中直接对两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拟合的工具函数是_______。

A)AVERAGE

B)IF

C)TREND

D)COUNT

中直接对成组数据进行操作的函数称为数组函数,这种函数在函数参数输入完成后,需要按住_______,单击“确定”按钮来完成计算。

A)Ctrl+Shift

B)Ctrl+Alt

C)Shift+Space

D)Alt+Space

三、填空题

1.时间序列分析的两个要素是:__________要素和数据要素。

法是用一组最近的观察值序列的均值来预测未来一期或几期某个随机变量值的方法。

3.移动平均法根据预测时各元素的权重不同,可以分为简单移动平均和__________移动平均。

4.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把随机事件变化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构成了一个__________。

5.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中,各观察值的权重之和等于__________。

6.在指数平滑法的计算公式中,平滑系数以__________形式递减,故称为指数平滑法。

7.使用Excel进行指数平滑法的计算中,需要逐步调整α的值,使得预测值与观察值的误差尽可能地__________。

8.使用Excel提供的趋势线函数拟合观测值,可以在图表中显示R平方值。该值越接近__________,则曲线拟合的效果越好,数据点的分布与这种函数的曲线越接近。

进行多项式预测时,多项式次数不超过6次的原因是因为次数过高时有可能会发生__________错误。

10.实际生活中,有些数据是呈现周期性波动变化的(例如冰激淋的销售量),这种时间序列分析属于__________变动分析与预测。

三、判断题

1.简单移动平均法认为观察值序列中各元素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不同,对观测值的影响不同。()

2.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待预测的随机变量在短期内发生剧烈变化的场合。( )

3.使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n的值总是越大越好。( )

4.移动平均法可以有效地消除预测中的随机波动。()

5.为了消除观测数据波动的影响,简单移动平均法的n值取得越大越好。( )

6.简单移动平均法的n值取得大,虽然可以消除波动的影响,但同时会掩盖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

7.加权移动平均法通过赋予较近的观测值较大的权重,来反映较新的数据对当前的数据影响较大。( )

8.加权移动平均法设置不同的加权系数,对于预测结果没有影响。( )

9.加权移动平均法将远离预测值的观察值给予较低的权重。( )

10.指数平滑法中,平滑系数α越接近1,过去的观察值对于预测值的影响程度下降越快。( )

11.指数平滑法中,新数据给予较小的权重,旧数据给予较大的权重。( )

12.指数平滑法中,所有的旧数据都会对预测值产生影响,区别在于影响的大小不同。( )

13.趋势预测法假定事物发展的过程没有跳跃式变化,一般属于渐进变化。()

14.一般而言,多项式曲线的预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移动平均法。( )

15.趋势预测法可以看成是回归分析在时间-数量关系领域的一个应用。( )

16.回归分析使用的理论、方法和工具都不能应用在趋势预测中。()

17.通过绘制股票价格K线图,发现股市跌破某一支撑线。从操作角度说,应该卖出股票,出场观望。( )

18.只要严格按照K线图等技术手段进行股市分析,就一定能在股市中赢利。( )

19.所谓哑元变量,就是在周期变动分析中完全不起作用的变量。()

20.哑元变量一般取0或1的值。( )

第10章投资与决策分析

一、单选题

三、填空题

1.数据分析

2.取整

4.计算方法

5.贷款本金

6.贷款偿还期限

8.四舍五入

9.利率

(%/12,120,-100000)

(%/12,1,240,-150000)

12.

13. PPMT(%/12,1,60,-800000)

14. CUMIPMT%/12,240,200000,1,12,0)

15. CUMPRINC %/12,120,100000,1,12,0)

16. PMT(%/12,96,-130000)

=IMPT+PPMT

四、判断题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第11章数据整理与描述性分析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1.分类汇总

2.总体

3.频数(或频率)

4.波动情况

5.频数分布

6.饼图

7.数据透视图

8.平均值

9.集中趋势

(A3:B7,D3:E7)

11.众数

12.众数

13.高

14.方差

15.右(或正)

16.函数

17.描述性统计

18.数据

19.描述性统计分析

20.逻辑型

四、判断题

1.( √ )

2.(√ )

3.(√ )

4.(√ )

5.(×)

6.(√ )

7.(√ )

8.(√ )

9.(×)

10.(×)

11.(√ )

12.(√ )

13.(√ )

14.(×)

15.(√ )

16.(√ )

17.(√ )

18.(×)

19.(×)

20.(√ )

各章作业参考答案解析

材料科学基础练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一章原子排列 1. 作图表示立方晶系中的(123),(012),(421) 晶面和[102],[211],[346]晶向. 附图1-1 有关晶面及晶向 2. 分别计算面心立方结构与体心立方结构的{100},{110}和{111}晶面族的面间距, 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设两种结构的点阵常数均为a). 解由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结构中晶面间的几何关系, 可求得不同晶面族中的面间距如附表1-1所示. 附表1-1 立方晶系中的晶面间距 晶面{100} {110} {111} 面间距FCC 2 a2 4 a3 3 a BCC 2 a2 2 a3 3 a 显然, FCC中{111}晶面的面间距最大, 而BCC中{110}晶面的面间距最大. 注意:对于晶面间距的计算, 不能简单地使用公式, 应考虑组成复合点阵时, 晶面层数

会增加. 3. 分别计算fcc和bcc中的{100},{110}和{111}晶面族的原子面密度和<100>,<110>和<111>晶向族的原子线密度, 并指出两种结构的差别. (设两种结构的点阵常数均为a) 解原子的面密度是指单位晶面的原子数; 原子的线密度是指晶面上单位长度所包含的原子数. 据此可求得原子的面密度和线密度如附表1-2所示. 晶面/晶向{100} {110} {111} <100> <110> <111> 面/线密度 BCC 2 1 a2 2 a2 3 3a 1 a 2 2a 23 3a FCC 2 2 a2 2 a2 43 3a 1 a 2 a 3 3a 可见, 在BCC中,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为{110},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为<111>; 在FCC 中,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为{111}, 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为<110>. 4. 在(0110)晶面上绘出[2113]晶向. 解详见附图1-2. 附图1-2 六方晶系中的晶向 5. 在一个简单立方二维晶体中, 画出一个正刃型位错和一个负刃型位错. 试求: (1) 用柏氏回路求出正、负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 (2) 若将正、负刃型位错反向时, 说明其柏氏矢量是否也随之反向. (3) 具体写出该柏氏矢量的方向和大小. (4) 求出此两位错的柏氏矢量和. 解正负刃型位错示意图见附图1-3(a)和附图1-4(a).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电力系统的干扰指什么?什么情况下的干扰最大? 答:电力系统的干扰指任何可以引起系统参数变化的事件。例如短路故障、电力元件的投入和退出等。其中短路造成的干扰最大。 2、为什么说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运行状态? 答:由于实际电力系统的参数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电力系统总是处在暂态过程之中,如果系统参数在某组数值附近作微小的持续变化,则描述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运行参量持续在某一平均值附近做微小的变化,我们就认为其运行参量保持平均值不变,即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由此可见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实际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3、为简化计算,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过程分析和机电暂态过程分析中都采用了那些基本假设? 答:电磁暂态分析过程中假设系统频率不变,即认为系统机电暂态过程还没有开始;机电暂态过程中假设发电机部的机电暂态过程已经结束。 4、简述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 答:电力系统的故障主要包括短路故障和断线故障。短路故障(又称横向故障)指相与相或相与地之间的不正常连接,短路故障又分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各种短路又有金属性短路和经过渡阻抗短路两种形式。三相短路又称为对称短路,其他三种短路称为不对称短路;在继电保护中又把三相短路、两相短路称为相间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接地称为接地短路。断线故障(又称纵向故障)指三相中一相断开(一相断线)或两相断开(两相断线)的运行状态。 5、简述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 答:短路的主要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短路电流大幅度增大引起的导体发热和电动力增大的危害; 2)短路时电压大幅度下降引起的危害; 3)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的负序电流对旋转电机的影响和零序电流对通讯的干扰。 6、简述断线的特点及危害 答:断线的特点是不会出现大的电流和低电压,但由于三相不对称,将在系统中产生负序和零序电流,所以断线的主要危害是负序电流对旋转电机的影响和零序电流对通讯的干扰。 7、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电压基准值、变压器变比通常如何选择?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中电压基准值通常选择基本级的平均额定电压作为电压基准值,变压器的变比

基础工业工程各章节作业习题答案.doc

各章节作业习题 ※<第一、二章> 1.什么是工业工程?试简明地表述IE的定义。 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 3.试述经典IE与现代IE的关系。如何理解经典IE是现代IE的基础和主要部分? 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 5.IE学科的性质如何,这样理解这一性质? 6.IE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7.IE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主要知识领域?企业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哪些? 8.企业工业工程师要求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9.什么是IE意识?为什么说“掌握IE方法和技术是必要的,而树立IE意识更重要”? ※<第三章生产率概述> 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2.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生产率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什么?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

5.生产率测评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6.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有哪些? ※<第四章工作研究> 1.什么是工作研究?工作研究的对象、特点是什么? 2.工作研究的内容和分析工具是什么? 3.工作研究包括哪些内容?工作研究的两种技术的关系如何? 4.工作研究的步骤是什么? 5.方法研究的概念、特点与目的是什么? 6.方法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7.方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第五章程序分析> 1.程序分析的概念、特点、种类是什么? 2.程序分析的步骤和常用工具是什么? 3.工艺程序分析的概念、特点和分析对象是什么? 4.工艺程序图的组成和作用规则是什么? 5.工艺程序图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6.流程程序分析的概念、特点和种类是什么?

7.布置和经路分析的概念、特点、目的是什么? 8.布置和经路分析的种类有哪些? 9.任意选定一个超市,绘出其设施布置简图以及顾客移动路线图,分析现行布置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10.某空气调节阀由阀体、柱塞套、柱塞、座环、柱塞护圈、弹簧、O型密封圈、锁紧螺母、管堵等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加工工艺和装配顺序如下: (1)阀体:切到规定长度、磨到定长、去毛刺、钻铰4孔、钻铰沉头孔、攻螺纹、去毛刺、检验与柱塞以及柱塞套组件装配、加锁紧螺母、加管堵、检查、包装、贴出厂标签、最终检查、出厂。 (2)柱塞套:成型、钻、切到长度、加工螺纹、钻孔、去毛刺、吹净、检查与柱塞组件装配、装配后在加弹簧与阀体装配。 (3)柱塞:铣、成型、切断、检查与座环组件装配,装配后在加O 形环与柱塞套装配。 (4)座环:成型、钻、切断、检查与柱塞护圈装配,装配后组件加O形环与柱塞装配。 (5)柱塞护圈:成型、钻、攻内螺纹、套外螺纹、检查与座环装备。根据给定的资料数据,绘制出该空气调节阀的工艺流程图。 11.某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如表4-1所示,绘制该产品流程程序图。(表格) 12.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产家,打算组装汽车内部用来连接电气零部件的电线,并将其制作成一个用组合电线。现行设施布置以及物流路线

新人教版七年级第五章 ~第七章知识点及习题归纳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结构图: 1.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___. 2.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__________.对顶角的性质:______ _________. 3.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互_______.垂线的性质:⑴过一点______________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在线段中,_______________. 4.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八个角,在那些没有公共顶点的角中,⑴如果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 ;⑵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并且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侧,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 ;⑶如果两个角都在两直线之间,但它们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一旁,具有这种关系的一对角叫做_______________. 6.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________与_________两种.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______.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平行线的判定:⑴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⑵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_______ . 11. 平行线的性质:⑴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⑵两条平行直 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__.命题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 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_____,“那么”后接的部分是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___________.定理都4132 b a 3 2 1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及性质 垂线及性质 邻补角、对顶角及性质 平移的两个特征 平行公理、三个性质一个结论、三个判定方法平移 性质判定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两条直线相交 平行线 相交线 第五章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A.日本B.俄国C.德国D.英国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洋务派D.义利团 4.“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 C.《四洲志》D.《瀛环志略》 5.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B.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C. 八国联军战争爆发后 D.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 8.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 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 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9.从1840年至1919年,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制度的腐败 B. 军事技术的落后 C. 西方列强的强大 D. 经济力量的薄弱 10.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 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 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 11.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12.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1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 A、40至50年代 B、50至60年代 C、60至70年代 D、70至80年代 14.标志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相互勾结的事件是() A.签订《天津条约》 B.签订《北京条约》 C.北京政变 D.签订《辛丑条约》 15.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B.签订《马关条约》 C.三国干涉还辽 D.签订《辛丑条约》 16.近代中国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是()

最新软件工程各章作业习题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参考答案讲课稿

软件工程各章作业习题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软件危机 开发软件由于管理混乱,加入软件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造成软件开发失败。 2:软件工程过程 指获取、供应、开发、操作和维护软件时要实施的过程、活动和任务。 3:软件生成周期 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测试、使用与维护 4:有哪些软件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

旋模型。 5:软件 计算机程序及说明程序的各种文档6:个体手工劳动 个人编写程序 7:小生产合作方式 多人编写程序 8:软件的特点 是一种逻辑产品,软件的生产主要是研制,软件产品不会用坏,软件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软件的成本高。

9:软件文档 有关程序的功能、设计、图形资料等等。 第二章: 三. 名词解释 1.可行性研究 以最小代价,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 是否值得开发. 2.技术可行性 主要研究开发的软件技术风险有多大 3.经济可行性 主要研究开发成功后能否得到应有的效益 4.社会可行性 主要研究开发的软件是否存在责任和侵

权, 以及与当前管理制度, 人员素质, 操作方式的矛盾能否解决. 四.问答题 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是什么? 首先初步确定项目的规模, 目标, 约束和限制条件, 决定系统的主要功能, 进行简要压缩, 提出几种解决方案.对每种方案提出意见. 2.可行性研究有那些步骤? 确定任务; 分析技术可行性; 分析经济可行性; 分析社会可行性; 作出系统流程图; 作出开发计划。

3.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减少开发大型软件的风险,缩短开发周期, 减小投资, 减少使用资源,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确定该软件项目是否能够开发, 是否值得开发. 第三章 三. 名词解释 1. 需求分析 指开发人员为了准确地理解, 表达用户的要求, 通过调查, 分析, 把系统的功能, 性能等方面准确地表达出来 2. DFD 数据流图 四.简答题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复习资料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 1、记作(a ,b); 2、注意:a、b的先后顺序对位置的影响。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 1、历史: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 2、构成坐标系的各种名称; 3、各种特殊点的坐标特点。 (三)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 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2、用坐标表示平移。 二、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六、用坐标表示平移:见下图 ~ 五、经典例题 知识一、坐标系的理解 例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图形 C 一个数 D 一个有序数对 { 坐标不同 同 y >0 y <0 ) P (x ,y -a ) P (x -a ,y ) P (x +a ,y ) P (x ,y +a ) 向上平移a 个单位 ~ 向左平移a 个单位

学生自测 1.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 B 原点O 的坐标是0 C 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 D 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 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 ( 点在x 轴上,坐标为(x,0)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x<0, 在x 轴的正半轴上时,x>0 点在y 轴上,坐标为(0,y )在y 轴的负半轴上时,y<0,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y>0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同;坐标点(x ,y )xy>0 第二、 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相反;坐标点(x ,y )xy<0 例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 ,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 对应的实数是 3 1 ,则点Q 的坐标是 , 例2 点P (a -1,2a -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学生自测 … 1、点P(m+2,m -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2、已知点A (m ,-2),点B (3,m -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高分子物理】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

本习题参考答案大部分均来自于《高分子物理》(修订版),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名词解释 ●旋光异构体: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能够形成互为镜像的两种异构体,表现出不同 的旋光性,称为旋光异构体。p12 ●顺序异构体:由结构单元间的联结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体称为顺序异构体,即头尾、 头头、无规表示的键接异构。p6 ●有规立构高分子:“等规高聚物”。分子链中旋光异构单元有规律性地排列的高分子。一 般指全同或间同高分子。p13 ●立构规整度:“等规度”。是指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的总的百分数。p13 ●链段:我们把由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算作一个独立的单元,称它为“链段”。P27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P17 ●平衡态柔顺性:静态柔顺性又称平衡态柔顺性,是指大分子链在热力学平衡条件下的柔 顺性。高分子链的平衡态柔顺性,通常用链段长度和均方末端距来表征。链段是指从分子链划分出来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运动单元。动态柔顺性是指高分子链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从一种平衡态构象转变到另一种平衡态构象的速度。 ●高斯链:高分子链段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函数的高分子链。P28 ●受阻旋转链: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对于分子骨架中环绕单键的旋转造成了阻碍,这种类型 的高分子链称为受阻旋转链。 ●自由旋转链:假定分子链中每一个键都可以在键角所允许的方向自由转动,不考虑空间 位阻对转动的影响,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旋转链。P21 ●自由联结链:假定分子是由足够多的不占有体积的化学键自由结合而成,内旋转时没有 键角限制和位垒障碍,其中每个键在任何方向取向的几率都相等,我们称这种链为自由联结链。P20 ●等效自由结合链:令链段与链段自由结合,并且无规取向,这种链称为“等效自由结合 链”。P27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错误构象数与规整度无关。 (2)错误共轭双键间的单键实际上具有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 (3)错误与结晶条件有关(如淬火样品中可能没有结晶);正确,具有结晶能力。 (4)正确温度高,内旋转越容易,内旋转异构体数目越多。 (5)正确结晶是三维有序,取向是一维、二维有序,有序代表着构象数减少,显然结晶构象数最少。 (6)错误高分子处于无定形态时,其末端距相等。 (7)错误自由结合链统计单元是一个化学键。而高斯链的统计单元是一个链段。高斯链包括自由结合链,而自由结合链只是高斯链的一个特例。 (8)错误高分子链段无固定长度,无固定位置,是个统计概念。可以通过le=h2/lmax求得平均链段长度,但是h2仍需通过实验得到。 (9)正确对于极端刚性链,高斯统计理论不适用。 (10)错误依据分子链柔顺性的不同,几何计算得到的末端距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无扰状态分子链的末端距。 (11)正确键角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长变大,均方末端距变大;键个数变多,均方末端距变大。 (12)错误长支化---分子链之间的物理缠结作用增加,分子链活动受阻,柔顺性下降。短

化工原理(各章节考试重点题与答案)汇总

第1章流体流动重点复习题及答案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密度、压强、绝压、表压、真空度的有关概念、有关表达式和计算。 2、掌握流体静力学平衡方程式。 3、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流量和流速,掌握稳定流和不稳定流概念。 4、掌握连续性方程式、柏努利方程式及有关应用、计算。 5、掌握牛顿黏性定律及有关应用、计算。 6、掌握雷诺实验原理、雷诺数概念及计算、流体三种流态判断。 7、掌握流体流动阻力计算,掌握简单管路计算,了解复杂管路计算方法。 8、了解测速管、流量计的工作原理,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某设备的真空表读数为200 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________mmHg。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 103Pa. 2.在静止的同一种连续流体的内部,各截面上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和为常数。 3.法定单位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_,cgs制中粘度的单位为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4.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它适用于_________流体呈__________流动时。 5.开口U管压差计是基于__________原理的测压装置,它可以测量管流中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6.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是_____________形曲线,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速度的________倍。摩擦系数与_____________无关,只随_____________加大而_____________。 7.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湍流流动时,摩擦系数λ是_____________函数,若流动在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是_____________函数,与_____________无关。 8.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_____________。邻近管壁处存在_____________层,Re值越大,则该层厚度越_____________ 9.实际流体在直管内流过时,各截面上的总机械能_________守恒,因实际流体流动时有_____________。

第七章重点和例题

?净现值法的优点是:此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的影响;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净现值法的缺点是:净现值法并不能揭示各个投资方案本身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而内含报酬率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在互斥项目决策中,没有考虑互斥项目的投资规模差异。 决策规则: ?在评价独立项目时,只要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公司的资本成本或要求收益率时,投资项目可行,反之,则目不可行。 ?在评价互斥项目时,应选择内含报酬率较高的项目。 内含报酬率法的优点: ?内含报酬率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资本预算决策标准,它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正确反映投资项目本身实际能达到的真实报酬率。 内含报酬率法的缺点: ?内含报酬率法的计算比较复杂,特别是每年NCF不相等的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多次测算才能求得,只能借助计算机的使用解决这一问题。 获利指数法的优点: ?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投资项目的盈亏程度; ?由于获利指数是用相对数来表示,所以可以对投资规模不同的互斥项目进行比较。获利指数的缺点: ?该方法无法反映投资项目本身的收益率水平。 ?净现值率法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反映项目投资的资金投入与净产出之间的关系; ?缺点:与净现值指标相似,同样无法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而且必须以已知净现值为前提。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该法适用于原始投资不相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非折现现金流量方法 1、投资回收期法 回收期法是用投资回收期(PP)的长短作为评价长期投资项目优劣的一种决策分析方法。 回收期是指投资项目收回全部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回收年限越短,投资越有利。 ?决策原则: 静态投资回收期≤基准投资回收期→具有财务可行性 ?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n/2(即项目计算期的一半) ?不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PP’≤p/2(即运营期的一半) ?优点:投资回收期法的概念容易理解,计算也比较简便 ?缺点: (1)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2)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的不同对项目的影响 (3)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 补充例题:核力公司投资一项8年期的设备项目。购置一台新设备800万元,使用年限为8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整体水平。 3.体液是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细胞外液又称为内环境。 4.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5.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6.稳态的意义: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7.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8.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9.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神经分泌。 10.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11.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 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2.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①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②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③温度 3.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的跨膜转运。 4.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①特异性高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 5.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以下特征:①离子的选择性②转运速度快③门控特性 6.主动转运特点:①耗能②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所进行的跨膜转运 7.原发性主动转运 钠-钾泵:实质: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②具有ATP酶的活性③分解ATP释放能量④供Na+、K+逆浓度梯度运输。 特点:钠泵每水解1分子ATP可逆着浓度梯度将3个Na+移出细胞外,2个K+移入细胞内。 钠泵活动的意义:①建立和维持的Na+、K+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是细胞生物电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②细胞内高K+浓度是细胞内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③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和细胞容积的相对稳定④细胞外较高的Na+浓度所贮存的势能可用于其他物质⑤具有生电作用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万元是“好企业”;105 ~ 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是“落后企业”尝试按先进企业、好企业、一般企业和落后企业进行分组。2、按工人日产量分组的车间数据如下:工人(人)日产量(件)50-60 60-70 12 70-80 18 80-90 10 90-100根据上表,指出:(1)上表中的变量序列属于哪个变量序列;(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和次数(频率);(3)计算各组的组距、组中值和频率 3、商店中XXXX年龄段人群的中位频率呈上升趋势,并呈下降趋势。距离值(%)频率频率(%)频率频率(%)(一岁)(人)(人)0-4 192 5-17 459 18-24 264 25-34 429 35-44 393 45-64 467 65和 6 *6基于318。现调查如下:一、为了解钢材积压情况,上级机关向单位一次性发放调查表进行填写b、一批货物送到商业仓库,在这批货物中选择10件进行仔细检验,以判断和记录质量c、一个乡镇在春播期间每5天向上级部门提交一次播种进度报告d、为了了解科技人员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有关部门向各单位布置问卷,要求填写e、调查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f、选择一些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试点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结果和问题。要求:(1)指出上述调查中哪些是按组织方法分类的?(2)指出根据登记事项的连续性,上述调查属于哪类调查?(3)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指出上述调查属于哪种调查?(4)根据收集数据的方法,指出每项调查属于哪种调查?

第3章数据分布特征描述 1,选择题1,经验表明当数据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时,95%的数据位于区间()a,x??乙、乙?2?c、X?3?d、X?4?2.在实践中,最广泛使用的离散测量值是() A、范围和平均差异 B、平均差异和四分位数偏差 C、方差和标准偏差 D、异常值比率和四分位数偏差 3以及集中趋势。最重要的是() A,模式b,中值c,平均值d,几何平均值 4,有10个数据,它们与数据6的偏差分别为:-3,-2,-2,0,0,4,4,5,5由此可见,() A,平均值0 B,平均值1 B,平均值6 C,平均值6.9 5,一个生产团队由36名工人组成,每个工人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其中14人生产每个产品需要8分钟;每个产品需要16个人10分钟才能生产出来。生产每种产品需要6个人5分钟。生产团队生产的每种产品的平均耗时应使用() A、简单算术平均值b、简单调和算术平均值c、加权算术平均值d、加权调和平均值 6进行计算,疗养院中9位百岁老人的年龄分别为101、102、103、104、108岁。102、105、110、102,计算结果为() A,均值=中值=模式b,均值>中值>模式c,模式>中值>均值d,中

(完整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及习题总结

第七章力 【考点一】力 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理解: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若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推、拉、提、压等作用也不会产生力,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与墙面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 (3)力的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F 表示。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4)常见力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500N。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2. 运动快慢(速度大小)的变化; 3.运动方向的变化;以上三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改变其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3)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 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 端。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 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练习、作业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的生产 2.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共同构成( )。 A.劳动产品 B.生产资料 C.生产方式 D.劳动过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D.企业行为和居民行为 4.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生产关系 D.外交关系 5.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6.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其实质是( )。 A.政治关系 B.物质利益关系 C.人际关系 D.经济关系7.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科学技术 D.劳动力 8.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矛盾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力自身的内存矛盾 9.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 )。 A.主观主义 B.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 D.科学抽象法(二)多选题 1.如果撇开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只是生产产品的劳动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 A.劳动技术 B,劳动者的劳动 C.劳动对象 D.劳动方式 E.劳动资料 2.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对象的是( )。 A.原始森林中正在被砍伐的树木 B.开采中的地下矿藏 C.炼钢厂的生铁 D.织布厂的棉纱 E.织布厂的纺织机 3.劳动资料主要可以分为( )。 A.生产工具 B.基础设施

初中数学各章节重难点及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各章节重难点 第一章实数 ★重点★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重要概念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 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1/a(a≠±1); B.1/a中,a≠0; C.0<a<1时1/a>1;a>1时,1/a<1; D.积为1。 4.相反数: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0时,a≠-a;B.a与-a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n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a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 1.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 3.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 到“右”(如5÷×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代数式 ★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重要概念 分类: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x, =│x│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 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0—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联系:都是非负数,=│a│ 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 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数 ⑴( —幂,乘方运算) ①a>0时,>0;②a<0时,>0(n是偶数),<0(n是奇数)

1. 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 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4.(Q4) List six access technologies. Classify each one as residential access, company access, or mobile access. Answer:1. Dial-up modem over telephone line: residential; 2. DSL over telephone line: residential or small office; 3. Cable to HFC: residential; 4. 100 Mbps switched Etherent: company; 5. Wireless LAN: mobile; 6. Cellular mobile access (for example, 3G/4G): mobile 5.(Q5) List the available residential access technologies in your city. For each type of access, provide the advertised downstream rate, upstream rate, and monthly price. Answer: Current possibilities include: dial-up (up to 56kbps); DSL (up to 1 Mbps upstream, up to 8 Mbps downstream); cable modem (up to 30Mbps downstream, 2 Mbps upstream. 6.(Q7) What are some of the physical media that Ethernet can run over? Answer: Ethernet most commonly runs over twisted-pair copper wire and “thin” coaxial cable.It also can run over fibers optic links and thick coaxial ca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