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章

土力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章
土力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章

Q2第4章土中应力

一简答题

1.何谓土中应力?它有哪些分类和用途?

2.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地下水位的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

4.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简化直线分布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5.如何计算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两者概念有何不同?

6.土中附加应力的产生原因有哪些?在工程实用中应如何考虑?

7.在工程中,如何考虑土中应力分布规律?

二填空题

1.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和。

2.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和。

3.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

4.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应从算起。

5.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

三选择题

1.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

(A)基底压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附加应力

2.在隔水层中计算土的自重应力c时,存在如下关系()。

(A) =静水压力

(B) =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

(C) =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

(D)=总应力—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

3.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A)静水压力

(B)总应力

(C)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

(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

4.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

(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

(C)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

(D)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

5.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

(A)有效应力;(B)总应力;(C)附加应力;(D)孔隙水压力

6.某场地表层为4m厚的粉质黏土,天然重度=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sat=19 kN/m3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72kPa ; (B)36kPa ;(C)16kPa ;(D)38kPa

7.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91kPa ; (B)81kPa ;(C)72kPa ;(D)41kPa

8.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800kN,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1.5m,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0.3m,基础底面积为4m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3,则基底压力为()。

(A)229.7kPa ; (B)230 kPa ; (C)233 kPa ;(D)236 kPa

9.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A)自重应力; (B)附加应力;(C)有效应力; (D)附加压力

10.已知地基中某点的竖向自重应力为100 kPa,静水压力为20 kPa,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为0.25,则该点的侧向自重应力为()。

(A)60 kPa ; (B)50 kPa ; (C)30 kPa ; (D)25 kPa

11.由于建筑物的建造而在基础底面处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

(A)基底压力; (B)基底反力;(C)基底附加应力;(D)基底净反力

12.计算基础及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

(A)17 kN/m3; (B)18 kN/m3;(C)20 kN/m3;(D)22 kN/m3

13.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若基底反力呈梯形分布,则偏心距与矩形基础长度的关系为()。

(A); (B); (C); (D)

14.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A)3b ; (B)4b ; (C)5b ; (D)6b ;

15.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方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A)1.5b ; (B)2b ; (C)2.5b ; (D)3b ;

16.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是()。

(A)两基础基底下z深度处应力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B)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C)大尺寸基础角殿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焦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17.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的影响是()。

(A)没有影响; (B)基底附加压力增大; (C)基底附加压力减小

18.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形式为()。

(A)圆形均布荷载 (B)矩形均布荷载

(C)条形均布荷载 (D)无穷均布荷载

19.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应采用()。

(A)湿重度; (B)饱和重度; (C)浮重度; (D)天然重度

20.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0=P—m d,d为()。

(A)基础平均深度

(B)从室内地面算起的深度

(C)从室外地面算起的深度

(D)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埋深,对于新填土场地应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四、判断改错题

1.在均质地基中,竖向自重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加,而侧向自重应力则呈非线性增加

2.由于土中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而与地下水位的升降无关

3.若地表为一无限大的水平面,则土的重力在土中任一竖直面上产生的剪应力等于零4.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中,对于新填土场地,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应从填土面算起5.增大柱下独立基础的埋深,可以减小基底的平均附加压力

6.柱下独立基础埋深的大小对基底附加应力影响不大

7.由于土的自重应力属于有效应力,因此在建筑物建造后,自重应力仍会继续使土体产生变形

8.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为土的侧向与竖向自重应力之比

9.在弱透水土层中,若地下水位短时间下降,则土的自重应力不会明显增大

10.基底附加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上部结构荷载在基底所产生的压力增量

11.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范围相当大,它不仅分布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还分布到荷载面积以外,这就是所谓的附加应力集中现象

五计算题

1.某建筑场地的地层分布均匀,第一层杂填土厚1.5m,=17KN/;第二层粉质黏土厚

4m,=19KN/,=2.73,w =31%,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m深处;第三层淤泥质黏土厚8m,

=18.2KN/,=2.74,w=41%;第四层粉土厚3m,=19.2KN/,=2.72,w=27%;第五层

砂岩未钻穿。试计算各层交界处的竖向自重应力,并绘出沿深度分布图。(答案:第

四层底=306.9KPa)

2.某构筑物基础如图4-1所示,在设计地面标高处作用有偏心荷载680KN,偏心距1.31m,基础埋深为2m,底面尺寸为4m2m。试求基底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并绘出沿偏心方向的基底压力分布图。(答案:=301KPa)

图4-1

3.某矩形基础的底面尺寸为4m 2.4m,设计地面下深埋为1.2m(高于天然地面0.2m),设计地

面以上的荷载为1200KN,基底标高处原有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18KN/。试求基底水平面1点及2点下各3.6m深度点及点处的地基附加应力值(见图4-2)。(答案:

点处=28.3KPa)

图4-2

4.某条形基础的宽度为2m,在梯形分布的条形荷载(基底附加应力)下,边缘(=

200KPa,(=100KPa,试求基底宽度中点下和边缘两点下各3m及6m深度处值的值。(答案:中点下3m及6m处分别为59.4及31.2KPa)

5.某路基的宽度为8m(顶)和16m(底),高度H为2m(图4-3),填土重度为18KN/,试求路基底面中心点和边缘点下深度位m处地基附加应力值。(答案:中心点下2m深处=35.41KPa)

图4-3

6.按图4—4中给出的资料,计算地基中各土层分界处的自重应力。如地下水位因某种原因骤然下降至▽35.0高程,细砂层的重度为=18.2kN/m3,问此时地基中的自重应力有何改变?

图4—4

7.某场地自上而下的土层分布为:杂填土,厚度1m,=16kN/m3;粉质黏土,厚度5m,

=19kN/m3,/=10kN/m3,K0=0.32;砂土。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2m深处。试求地表下4 m深处土的竖向和侧向有效自重应力,竖向和侧向总应力。

8.某外墙下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1.5m,基础底面标高为-1.50m,室内地面标高为±0.0 00,室外地面标高为-0.60m,墙体作用在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230kN/m,试求基底压力P。9.某场地地表0.5m为新填土,=16kN/m3,填土下为黏土,=18.5kN/m3,w=20%,d =2.71,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m。现设计一柱下独立基础,已知基底面积A=5m2,埋深d=1. s

2m,上部结构传给基础的轴心荷载为F=1000kN。试计算基底附加压力P0。

10.某柱下方形基础边长4m,基底压力为300kPa,基础埋深为1.5,地基土重度为18kN /m3,试求基底中心点下4m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已知边长为2m的均布方形荷载角点和中心殿下4m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系数分别为0.084和0.108。

11.已知条形均布荷载P0=200kPa,荷载面宽度b=2m,试按均布矩形荷载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公式计算条形荷载面中心殿下2m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

12.有相邻两荷载面积A和B,其尺寸,相应位置及所受荷载如图4—5所示。若考虑相邻荷载B的影响,试求A荷载中心点以下深度z=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z。

图4—5

13.某地基地表至4.5m深度为砂土层,4.5~9.0m为黏土层,其下为不透水页岩。地下水位距地表2.0m。已知水位以上砂土的平均孔隙比为0.52,平均饱和度为37%,黏土的含水量为42%,砂土和黏土的相对密度均为2.65。试计算地表至黏土层底面范围内的竖向总应力,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并绘制相应的应力分布图。(取w=9.81kN/m3)

14.图4—6中所示的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5m×2.5m,试根据图中所给资料计算基底

压力,,及基底中心点下2.7m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

图4—6

15.已知一条形基础底面尺寸为60m×4m,设基底压力均匀分布,基底中心点下2m深度处

的竖向附加应力为,问基底角点下4m深度处竖向附加应力为多少?

16.图4—7所示为一座平面是L形的建筑物的筏型基础,试按角点法计算地基附加应力的概念分析建筑物上各点A~F中,哪一点的沉降最大?为什么?

图4—7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答】

土体在自重、建筑物荷载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均可产生土中应力。一般来说土中应力是指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土中应力按其起因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自重应力是指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尚未完成的压缩变形,因而仍将产生土体或地基的变形。附加应力它是地基产生变形的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地基土的强度破坏和失稳的重要原因。

土中应力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两种。土中有效应力是指土粒所传递的粒间应力。它是控制土的体积(变形)和强度两者变化的土中应力。土中孔隙应力是指土中水和土中气所传递的应力。

2.【答】

我们把天然土体简化为线性弹性体。即假设地基土是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空间弹性体而采用弹性理论来求解土中应力。

当建筑物荷载应力变化范围比较大,如高层建筑仓库等筒体建筑就不能用割线代替曲线而要考虑土体的非线性问题了。

3.【答】

地下水下降,降水使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与降水前比较犹如产生了一个由于降水引起的应力增量,它使土体的固结沉降加大,故引起地表大面积沉降。

地下水位长期上升(如筑坝蓄水)将减少土中有效自重应力。

1、若地下水位上升至基础底面以上,它对基础形成浮力使地基土的承载力下降。

2、地下水位上升,如遇到湿陷性黄土造成不良后果(塌陷)

3、地下水位上升,粘性土湿化抗剪强度降低。

4.【答】

基底压力的大小和分布状况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基础的刚度、基础的埋置深度以及地基土的性质等多种因素。

假设条件:刚性基础、基础具有一定的埋深,依据弹性理论中的圣维南原理。

5.【答】

基地压力P计算: (中心荷载作用下)

(偏心荷载作用下)

基地压力计算:

基地压力P为接触压力。这里的“接触”,是指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接触,这接触面上的压力称为基底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为作用在基础底面的净压力。是基底压力与基底处建造前土中自重应力

之差,是引起地基附加应力和变形的主要原因。

6.【答】

由外荷载引起的发加压力为主要原因。需要考虑实际引起的地基变形破坏、强度破坏、稳定性破坏。

7.【答】

由于附加应力扩散分布,他不仅发生在荷载面积之下,而且分布在荷载面积相当大的范围之下。所以工程中:

1、考虑相邻建筑物时,新老建筑物要保持一定的净距,其具体值依原有基础荷载和地

基土质而定,一般不宜小于该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2、同样道理,当建筑物的基础临近边坡即坡肩时,会使土坡的下滑力增加,要考虑和

分析边坡的稳定性。要求基础离开边坡有一个最小的控制距离a.

3、应力和应变时联系在一起的,附加应力大,地基变形也大;反之,地基变形就小,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在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时,“沉降计算深度”用应力比法确定。

二、填空题

1.自重应力、附加应力

2.有效应力、孔隙压力

3.增加

4.天然地面(老天然地面)

5.有效重度(浮重度)

三、选择题

1 .A

2 .B

3 .C

4 .A

5 .A

6 .B

7 .B

8 .C

9 .B 10 .D 11 .C 12 .C 13. A

14. A15 .A 16 .B 17 .A 18 .D 19 .C 20 .D

四、判断改错题

1.×,均呈线性增长。

2.√

3.√

4.×,应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5.×,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由于一般略小于

20,故增大埋深反而会使略有增加。

6.√

7.×,土的自重应力引起的土体变形在建造房屋前已经完成,只有新填土或地下水位下降等才会引起变形。

8.×,应为侧向与竖向有效自重应力之比。

9.√,因为有效应力的增长在弱透水土层中需较长的时间。

10.×,还应包括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重量在基底所产生的压力增量。

11.×,改“集中”为“扩散”。

五、计算题

1.解:第一层底:

第二层土:

地下水位处:

层底:

第三层底:

第四层底:

第五层顶:(图略)2.解:荷载因偏心而在基底引起的弯矩为:

基础及回填土自重:

偏心距:

因,说明基底与地基之间部分脱开,故应从新分布计算

(图略)

3.解:基底压力:

基底附加压力:

点:过1点将基底分成相等的两块,每块尺寸为故,

,查表4-5得故有:

点:过2点做如下图所示矩形,对矩形ac2d ,,

查表4-5得;对矩形

bc21 ,查表4-5得

,故

a b c

d12

均布荷载=100kPa 三角形分布荷载

(kPa)(kPa)

5.解:土坝最大自重应力

(1)中心点下2m深处:

f e

a b c d

对于△abf(或者△cde),,,

查其表,得,故有

对于□bcef,,,

查其表,得,,故有

(2)边缘点下2m深处:(以右边缘点为例)

应力系数列表:

载荷面积

abf 4 0.5 0.003

bcef 1 0.25 0.019

cde 0 0.5 0.127

故有:

6.解:地下水位处:

黏土层底:

粉质黏土层底:

细砂层底:

地下水位骤然下降至▽35.0高程时:

黏土和粉质黏土层因渗透性小,土体还来不及排水固结,孔隙水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含水量不变,故自重应力没什么变化。

细砂层渗透性大,排水固结块,因水位下降而产生的应力增量很快就转化为有效自量应力,故细砂层底的自重应力为:

7.解:

土的自重应力

静水压力:

竖向总应力:

侧向总应力:

8.解

9.解:

先计算黏土层的有效重度:

基底压力:

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从黏土层算起):

基底附加压力:

10.解:

11.解因为是中点下所以,故查表4-10得,于是有

12.解:A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荷载可按均匀布计算,。

由,

B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根据角点法)

●由,于是

13.解:

●砂土层水位以上:

●砂土层水位以下:

●黏土层:

●地下水位处:

●砂土层底:

●黏土层底:

14.解:

15.解:

●采用角点法计算时,对基底中心点下2m深处:应将基底面积分为4块,每块得

16.解:

● D点沉降最大,按角点法划分基础D点处在角上的最多,所以影响最大。

土力学作业习题

《土力学》 思考题及习题 清华大学

土力学1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土的灵敏度?灵敏度反映土的什么性质?如何测定土的灵敏度? 2.粗粒土与细粒土如何区分? 3.什么叫做粒径级配累积曲线,曲线上一点代表什么意思? 4.土中水分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与土的状态什么关系? 5.如果试验结果表明某天然砂层的相对密度Dr>1,这是否有可能,为什么? 6.什么是粘性土的最优含水量?它与击实能有什么关系? 7.什么叫土的液性指数?如果试验结果表明某天然粘土层的液性指数大于1,但该土并不 呈流动状态而仍有一定的强度,这是否可能,为什么? 8.片架结构和片堆结构性质有何不同? 9.已知某粘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值,能否判断该土的软硬程度,为什么? 二习题 1.有一土体,测定的天然密度为ρ=1.85g/cm3,含水量为ω=14%,土颗粒的比重为G s=2.67。 计算其孔隙比e。 2.在某土层中用体积为72cm3的环刀取样。经测定,土样质量为129.1g,烘干后土样质量为121.5g,土粒比重为2.7,求该土样的含水量、湿容重、饱和容重、干容重和浮容重,并比较该土在各种情况下的容重值有何区别? 3.饱和土孔隙比为0.7,比重为2.72。用三相草图计算干容重、饱和容重和浮容重。并求当该土的饱和度变为75%时的容重和含水量。 4.有一湿土样质量为200g,已知含水量为15%,要制备含水量为20%的土样需加多少水?5.某料场的天然含水量w=22%,G s=2.70,土的压密标准为ρd=1.7g/cm3,为避免过度碾压而产生剪切破坏,压密土的饱和度不宜超过0.85。问该料场的土料是否适合筑坝,如果不适合应采用什么措施? 6.8度地震区要求砂压到相对密度达0.7以上,经试验某料场砂的最大干密度为1.96g/cm3,最小干密度为1.46g/cm3,问这类砂碾压到多大的干密度才能满足抗震的要求?(砂的比重为2.65) 7.装在环刀内的饱和土样加垂直压力后高度自2.0cm压缩至1.95cm,取出土样测得其含水量为28%,已知土粒比重为2.7,求压缩前土的孔隙比?

岩土力学试题2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15分) 1、土的三相组成是指: 固相 、 液相 、 气相 。 2、土层中的毛细水带分:正常毛细水带、毛细网状水带、毛细悬挂水带三种。 3、土的三轴试验方法分: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剪。 4、均质粘性土圆弧滑动面的形式有:坡脚圆、坡面圆、中点圆。 5、地基剪切破坏的形式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刺入剪切破坏 二、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下面表格中)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总计15分)) 1、已知土的重度γ,土颗粒重度γS 、土的含水量ω、水的容重γW ,则浮重度r '为 (A ) ω +1r w γ+ (B ) () 11-+r S ωγ (C ) ) 1()(ωγγγ +-S W S r -w γ (D ) w S W S r γωγγγ++-) 1()( 2、已知某粘性土的液限为42%,塑限为22%,含水量为52%,则其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分别为: (A ) 20、1.5 (B ) 20、30 (C ) 1.5、20 (D ) 1.5、30 3、某土层厚度为3m ,重度为193 /m KN ,则该土层深2m 处的自重应力为: (A ) 5.7 KPa (B ) 3.8 KPa (C ) 57 KPa (D ) 38 KPa 4、已知土层的前期固结压力c p 为0.2MPa ,土层自重应力0p (即自重作用下固结稳定的有效竖向应力)为0.3 MPa ,则该土层属于: (A ) 超固结土 (B ) 欠固结土 (C ) 正常固结土 (D ) 不能确定 5已知某土样内摩擦角0 26=φ,粘聚力为KPa c 20=,承受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分别为 KPa 4501=σ,KPa 1503=σ,则该土体:

(完整版)大学土力学试题及答案

第1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一.填空题 1. 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不均匀系数越大,颗粒级配越好。为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良好的土料作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 2. 粘粒含量越多,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亲水性越强,可吸附弱结合水的含量越多,粘土的塑性指标越大 3. 塑性指标p L p w w I -=,它表明粘性土处于可塑状态时含水量的变化范围,它综合反映了粘性、可塑性等因素。因此《规范》规定:1710≤

p I 为粘土。 4. 对无粘性土,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的密实度,工程上用指标e 、r D 来衡量。 5. 在粘性土的物理指标中,对粘性土的性质影响较大的指标是塑性指数p I 。 6. 决定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好坏是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度,它是用指标r D 来衡量。 7. 粘性土的液性指标p L p L w w w w I --= ,它的正负、大小表征了粘性土的软硬状态,《规范》 按L I 将粘性土的状态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8. 岩石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 9. 岩石按坚固程度划分为硬质岩石,包括花岗岩、石灰岩等;软质岩石,包括页岩、泥岩等。 10.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20=sat γkN/m 3,土粒比重68.2=s G ,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重度1.17max =d γkN/m 3,最小干重度4.15min =d γkN/m 3,则天然孔隙比e 为0.68,最大孔隙比=max e 0.74,最小孔隙比=min e 0.57。 11.砂粒粒径范围是0.075~2mm ,砂土是指大于2mm 粒径累计含量不超过全重50%,而大于0.075mm 粒径累计含量超过全重50%。 12.亲水性最强的粘土矿物是蒙脱石,这是因为它的晶体单元由两个硅片中间夹一个铝片组成,晶胞间露出的是多余的负电荷,因而晶胞单元间联接很弱,水分子容易进入晶胞之间,而发生膨胀。 二 问答题 1. 概述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与土的工程性质的关系? 答:三相组成的性质,特别是固体颗粒的性质,直接影响土的工程特性。但是,同样一种土,密实时强度高,松散时强度低。对于细粒土,水含量少则硬,水含量多时则软。这说明土的性质不仅决定于三相组成的性质,而且三相之间量的比例关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土力学》第四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四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第4章土中应力 一填空题 1.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和。 2.土中应力按土骨架和土中孔隙的分担作用可分为和 。 3.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的有效自重应力。 % 4.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应从算起。 5.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 。 二选择题 1.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 A )。 (A)基底压力; (B)基底附加压力; (C)基底净反力; (D)附加应力 2.在隔水层中计算土的自重应力c时,存在如下关系( B )。 (A) =静水压力 (B) =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 } (C) =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 (D)=总应力—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 3.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和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的土中自重应力为( C )。 (A)静水压力 (B)总应力 (C)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 (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 4.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 )。 & (A)地基中原水位以下的自重应力增加 (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的自重应力增加 (C)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减小 (D)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 5.通过土粒承受和传递的应力称为( A )。 (A)有效应力; (B)总应力; (C)附加应力; (D)孔隙水压力 6.某场地表层为4m厚的粉质黏土,天然重度=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sat=19 kN/m3的很厚的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B )。 (A)72kPa ;(B)36kPa ; (C)16kPa ; (D)38kPa

! 7.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A )。 (A)91kPa ;(B)81kPa ; (C)72kPa ; (D)41kPa 8.某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荷载为800kN,从室外地面算起的基础深度为,室内地面比室外地面高,基础底面积为4m2,地基土的重度为17kN/m3,则基底压力为( C )。 (A) ;(B)230 kPa ;(C)233 kPa ; (D)236 kPa 9.由建筑物的荷载在地基内产生的应力称为( B )。 (A)自重应力;(B)附加应力; (C)有效应力;(D)附加压力 10.已知地基中某点的竖向自重应力为100 kPa,静水压力为20 kPa,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为,则该点的侧向自重应力为( D )。 (A)60 kPa ;(B)50 kPa ;(C)30 kPa ;(D)25 kPa " 11.由于建筑物的建造而在基础底面处产生的压力增量称为( C )。 (A)基底压力;(B)基底反力;(C)基底附加应力; (D)基底净反力 12.计算基础及上回填土的总重量时,其平均重度一般取( C )。 (A)17 kN/m3;(B)18 kN/m3;(C)20 kN/m3; (D)22 kN/m3 13.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若基底反力呈梯形分布,则偏心距与矩形基础长度的关系为( A )。 (A); (B) ; (C) ; (D) 14.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A )。 (A)3b ;(B)4b ; (C)5b ; (D)6b ; # 15.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方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A )。 (A) ; (B)2b ; (C) ;(D)3b ; 16.已知两矩形基础,一宽为2m,长为4m,另一宽为4m,长为8m,若两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相等,则两基础角点下附加应力之间的关系是( B )。 (A)两基础基底下z深度处应力竖向应力分布相同 (B)小尺寸基础角点下z深度处应力与大尺寸基础角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C)大尺寸基础角殿下z深度处应力与小尺寸基础焦点下2z深度处应力相等 17.当地下水位突然从地表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基底附加应力的影响是( A )。(A)没有影响; (B)基底附加压力增大; (C)基底附加压力减小 【 18.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形式为( D )。 (A)圆形均布荷载 (B)矩形均布荷载 (C)条形均布荷载 (D)无穷均布荷载 19.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应采用( C )。 (A)湿重度; (B)饱和重度; (C)浮重度; (D)天然重度 20.在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P0=P—m d,d为( D )。 (A)基础平均深度 (B)从室内地面算起的深度 ^ (C)从室外地面算起的深度 (D)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埋深,对于新填土场地应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三、判断改错题 1.×,均呈线性增长。 2.√

最新土力学试题与答案

1.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什么是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土粒的大小及其组成情况,通常以土中各个粒组的相对含量(各粒组占土粒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土的颗粒级配(粒度成分)。根据颗分试验成果绘制的曲线(采用对数坐标表示,横坐标为粒径,纵坐标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重(累计百分)含量)称为颗粒级配曲线,它的坡度可以大致判断土的均匀程度或级配是否良好。 2.土中水按性质可以分为哪几类? 3. 土是怎样生成的?有何工程特点? 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沉积物。与一般建筑材料相比,土具有三个重要特点:散粒性、多相性、自然变异性。 4. 什么是土的结构?其基本类型是什么?简述每种结构土体的特点。 土的结构是指由土粒单元大小、矿物成分、形状、相互排列及其关联关系,土中水的性质及孔隙特征等因素形成的综合特征。基本类型一般分为单粒结构、蜂窝结(粒径0.075~0. 005mm)、絮状结构(粒径<0.005mm)。 单粒结构:土的粒径较大,彼此之间无连结力或只有微弱的连结力,土粒呈棱角状、表面粗糙。 蜂窝结构:土的粒径较小、颗粒间的连接力强,吸引力大于其重力,土粒停留在最初的接触位置上不再下沉。 絮状结构:土粒较长时间在水中悬浮,单靠自身中重力不能下沉,而是由胶体颗粒结成棉絮状,以粒团的形式集体下沉。 5. 什么是土的构造?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土的宏观结构,常称之为土的构造。是同一土层中的物质成分和颗粒大小等都相近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性、裂隙性及大孔隙等宏观特征。 6. 试述强、弱结合水对土性的影响 强结合水影响土的粘滞度、弹性和抗剪强度,弱结合水影响土的可塑性。 7. 试述毛细水的性质和对工程的影响。在那些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毛细水是存在于地下水位以上,受到水与空气交界面处表面张力作用的自由水。土中自由水从地下水位通过土的细小通道逐渐上升。它不仅受重力作用而且还受到表面张力的支配。毛细水的上升对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和地基特的浸湿及冻胀等有重要影响;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中的可溶盐随毛细水上升后不断蒸发,盐分积聚于靠近地表处而形成盐渍土。在粉土和砂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土力学习题及答案第四章

Q2第4章土中应力 一简答题 1.何谓土中应力?它有哪些分类与用途? 2.怎样简化土中应力计算模型?在工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地下水位得升降对土中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有哪些问题应充分考虑其影响? 4.基底压力分布得影响因素有哪些?简化直线分布得假设条件就是什么? 5.如何计算基底压力与基底附加压力?两者概念有何不同? 6.土中附加应力得产生原因有哪些?在工程实用中应如何考虑? 7.在工程中,如何考虑土中应力分布规律? 二填空题 1、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与。 2、土中应力按土骨架与土中孔隙得分担作用可分为与 。 3、地下水位下降则原水位出处得有效自重应力。 4、计算土得自重应力应从算起。 5、计算土得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得重度应取。 三选择题 1.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得压力,称为()。 (A)基底压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附加应力 2.在隔水层中计算土得自重应力c时,存在如下关系()。 (A) =静水压力 (B) =总应力,且静水压力为零 (C) =总应力,但静水压力大于零 (D)=总应力—静水压力,且静水压力大于零 3.当各土层中仅存在潜水而不存在毛细水与承压水时,在潜水位以下得土中自重应力为()。 (A)静水压力 (B)总应力 (C)有效应力,但不等于总应力 (D)有效应力,但等于总应力 4.地下水位长时间下降,会使()。 (A)地基中原水位以下得自重应力增加 (B)地基中原水位以上得自重应力增加 (C)地基土得抗剪强度减小 (D)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大 5.通过土粒承受与传递得应力称为()。 (A)有效应力;(B)总应力;(C)附加应力;(D)孔隙水压力 6.某场地表层为4m厚得粉质黏土,天然重度=18kN/m3,其下为饱与重度sat=19 kN/m3得很厚得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得竖向自重应力为()。 (A)72kPa ; (B)36kPa ;(C)16kPa ;(D)38kPa 7.同上题,地表以下5m处土得竖向自重应力为()。 (A)91kPa ; (B)81kPa ;(C)72kPa ;(D)41kPa

国开《岩土力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岩土力学》2022 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 1 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若土的压缩曲线(e-p 曲线)较陡,则表明( )。 A.土的密实度较大 B.土的空隙比较小 C.土的压缩性较高 D.土的压缩性较低 2.控制坝基的渗流变形,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 A.尽量缩短渗流途径 B.尽量提高水力坡降 C.尽量减少渗透量 D.尽量采取蓄水增压措施 3.前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层自重应力的土称为( )。 A.欠固结 B.次固结 C.正常固结 D.超固结 4.当土体中某个方向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称该点处于( )状态。 A.允许承载 B.剪切破坏 C.稳定 D.极限平衡 5.用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基本假设之一是( )。 A.墙后填土必须是干燥的 B.墙背直立 C.填土为无黏性土 D.墙背光滑 6.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失去整体稳定时的基底最小压力为( )。 A.允许承载力 B.极限承载力

C.承载力特征值 D.原始土压力 7.围岩变形破坏的形式与特点,除了与岩体内的初始应力状态和洞形有关外,主要取决于( )。A. 围岩的岩性 B.围岩的岩性及结构 C.围岩的结构 D.围岩的大小 8.岩石在破坏之前的变形较大,没有明显的破坏荷载,表现出显著的塑性变形、流动或挤出,这种 破坏即为( )。 A.脆性破坏 B.弱面剪切破坏 C.塑性破坏 D.受压破坏 9.下面关于地应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层中由于过去地质构造运动产生和现在正在活动与变化的力或地质作用残存的应力 B.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存在的内应力 C.由上覆岩体的自重所引起的应力 D.岩体在外部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 10.弹性抗力系数不仅与岩石性质有关,而且与隧洞的尺寸也有关系,隧洞的半径越大,则岩体的弹 性抗力系数将( )。 A.越大 B.越小 C.稍微增大 D.不变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在各题后的括号内进行标注。正确的标注√,错误的标注×) 11.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岩石的软化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 12.达西定律只适用于层流的情况,对于粗砂、砾石等粗颗粒土不适用。( ) 13.根据有效应力原理,外力作用于饱和土体后,由土的骨架承担的部分称为孔隙压力,由水承担的 部分称为有效应力。( ) 14.砂土在振动荷载作用下,从固体状态变为液体状态的现象,称为砂土液化。( )

岩土力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标准答案

岩土力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标准答案

————————————————————————————————作者:————————————————————————————————日期: 2

岩土力学 作业一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25分) 1.工程上常用的土的密度有湿密度、饱和密度、浮密度和干密度。 2.土是由 固相 、 气相 、和 液相 三部分组成。 3.土体的应力按引起的原因分为 自重应力 和 附加应力 两种。 4.对于天然土,OCR>1时的土是 超固结土 ,OCR=1的土属于 正常固结土 ,而 OCR<1的土是 欠固结土 。 5.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最常用的室内试验方法有 筛析法 和 比重计法 。 6. 土体的变形可分为由正应力引起的 体积变形 和由剪应力引起的 形状变形 。 7.按照土颗粒的大小、粒组颗粒含量把地基土分成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8.根据渗透破坏的机理,渗透破坏的形式主要有流土、管涌、接触流失和接触冲刷。 9.控制坝基及地基的渗流,其主要任务可归结为三点:一是尽量减少渗漏量;二是提早释放渗透压力,保证地基与水工建筑物有足够的静力稳定性;三是防止渗透破坏,保证渗透稳定性。 二、问答题 (每小题5分,共计35分) 1.什么是孔隙比e 、孔隙率n ,二者的关系。 孔隙比为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粒的体积之比;孔隙率为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关系为:n=e/(1+e),或e=n/(1-n) 。 2.固结度指:在某一固结应力作用下,经某一时间t 后,土体发生固结或孔隙水应力消散 的程度。 3. 在压力作用下,饱和土体固结的力学本质是什么? 在某一压力作用下,饱和土体的固结过程就是土体中的超孔隙水应力不断消散、附加有效应力不断增加的过程,即超孔隙水应力逐渐转化为附加有效应力的过程。 4. 土的级配曲线的特征可用哪两个系数来表示?这两个系数是怎样定义的? 答: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1060d d C u = , ()60 102 30d d d C c = 10d ,30d ,60d 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别为10%,30%,60%时所 对应的粒径。

大学土力学试题及答案

第1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一.填空题 1.颗粒级配曲线越平缓,不均匀系数越大,颗粒级配越好。为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级配良好的土料作 为填方或砂垫层的土料。 2.粘粒含量越多,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亲水性越强,可吸附弱结合水的含量越多,粘土的塑性 指标越大 3.塑性指标I P r W L -W P ,它表明粘性土处于可塑状态时含水量的变化范围,它综合反 映了粘性、可塑性等因素。因此《规范》规定:10 ::: I P _17为粉质粘土,I P 17为粘土。 4.对无粘性土,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的密实度,工程上用指标e、D r来衡量。 5.在粘性土的物理指标中,对粘性土的性质影响较大的指标是塑性指数I P 6.决定无粘性土工程性质的好坏是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度,它是用指标D r来衡量。 W-W P 7.粘性土的液性指标I L ,它的正负、大小表征了粘性土的软硬状态,《规范》 W L-W p 按I L将粘性土的状态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 &岩石按风化程度划分为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 9.岩石按坚固程度划分为硬质岩石,包括花岗岩、石灰岩等;软质岩石,包括页岩、泥岩 10.某砂层天然饱和重度sat =20kN∕m3,土粒比重G^ 2.68 ,并测得该砂土的最大干重 度dmax =17.1kN∕m3,最小干重度dmin =15.4 kN/m3,则天然孔隙比e为0.68,最大孔隙比e f maχ =0.74,最小孔隙比e min =0.57。 11.砂粒粒径范围是0.075~2mm,砂土是指大于2mm粒径累计含量不超过全重50%,而大 于0.075mm粒径累计含量超过全重50%。 12.亲水性最强的粘土矿物是蒙脱石,这是因为它的晶体单元由两个硅片中间夹一个铝片组成,晶胞间露出的是多余的负电荷,因而晶胞单元间联接很弱,水分子容易进入晶胞之间,而发生膨胀。 二问答题 1.概述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与土的工程性质的关系? 答:三相组成的性质,特别是固体颗粒的性质,直接影响土的工程特性。但是,同样一种土, 密实时强度高,松散时强度低。对于细粒土,水含量少则硬,水含量多时则软。这说明土的性质不仅决定于

《岩土力学(本科必修)》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岩土力学(本科)》2017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均匀系数C。愈大,说明土粒愈不均匀。( ) 2.同一种土的抗剪强度是一定值,不随试验方法和排水条件不同而变化。( ) 3·根据莫尔一库伦准则可证明均质岩石的破坏面法线与大主应力方向间夹角为45。一号。( ) 4.由于洞室围岩的变形和破坏而作用于支护或衬砌上的压力称为围岩压力。( ) 5.洞室的形状相同时,围岩压力与洞室的尺寸无关。( ) 6·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最常用的室内试验方法有筛析法和比重计法。( ) 7·岩石的破坏形式可分为脆性破坏、延(塑)性破坏和弱面剪切破坏三种。( ) 8.岩石的饱水系数对于判别岩石的抗冻性有重要意义。( ) 9.土的抗剪强度试验的目的是测定土的最大主应力。( ) 10·库仑土压力理论的计算公式是根据滑动土体各点的应力均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而导出的。 ( ) 二、简答题(每题l0分,共40分) 1.土的级配曲线的特征可用哪两个系数来表示?这两个系数是怎样定义的? 2.什么叫土的抗剪强度?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哪些? 3.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有哪些? t 4.什么叫滑坡?滑坡滑动面的形式有几种? ’’ 三、计算题(每题l5分,共30分) 1.某试样,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为140cm3,质量为240g,烘干后的质量重为190g,设土粒比重为2.67,试求该试样的天然容重、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 2.有一8m厚的饱和粘土层,上下两面均可排永,现从粘土层中心处取得2cm厚的试样做固结试验(试样上下均有透水石)。试样在某级压力下达到60%的固结度需要8分钟,则该粘土层在同样的固结压力作用下达到60%的固结度需要多少时间?若该粘土层单面排水,所需时间为多少?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土力学习题与答案三

土力学习题与答案三 一、判断题。(60题) 1、黄土在干燥状态下,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压缩性,但在遇水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沉降,产生严重湿陷,此性质称为黄土的湿陷性。(√) 2、经试验得知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圆锥仪入土深度为17mm,则土样的含水率等于其液限。(√) 3、土的饱和度只与含水率有关。(×) 4、土的密实度越大,土的渗透性越小。(√) 5、一土样颗粒分析的结果d10=0.16mm,d60=0.58mm,它的不均匀系数Cu=3.63。(√) 6、根据颗粒分析试验结果,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图中纵坐标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土占总质量的百分数,横坐标表示土的粒径。(√) 7、黄土都具有湿陷性。(×) 8、经试验得知液塑限联合测定法圆锥仪入土深度为2mm,则土样的含水率等于其液限。( × ) 9、土的含水率直接影响其饱和度的大小。(√) 10、土的孔隙比越大,土的渗透性越大。(×) 11、常用颗粒分析试验方法确定各粒组的相对含量,常用的试验方法有筛分法和密度计法、比重瓶法。(×) 12、湖积土主要由卵石和碎石组成。(×) 13、土层在各个方向上的渗透系数都一样。( × ) 14、土的物理指标中只要知道了三个指标,其它的指标都可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15、粘性土的界限含水率可通过试验测定。(√) 16、一土样颗粒分析的结果d10=0.19mm,它的不均匀系数Cu=3.52,d60=0.76mm。(×) 17、土的饱和度为0,说明该土中的孔隙完全被气体充满。(√) 18、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残留在原地未经搬运的碎屑堆积物为坡积土。(×) 19、一般情况下土层在竖直方向的渗透系数比水平方向小。(√) 20、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可通过试验测定。( × ) 21、一土样颗粒分析的结果d10=0.17mm,d60=0.65mm,它的不均匀系数Cu=3.82。(√) 22、残积土一般不具层理,其成分与母岩有关。(√) 23、两个土样的含水率相同,说明它们的饱和度也相同。(×) 24、同一种土中,土中水的温度越高,相应的渗透系数越小。( × ) 25、粘性土的塑性指数与天然含水率无关。(√) 26、土的含水率的定义是水的体积与土体总体积之比。(×) 27、土中水的温度变化对土的渗透系数无影响。( × ) 28、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29、岩石在风化以及风化产物搬运.沉积过程中,常有动植物残骸及其分解物质参与沉积,成为土中的次生矿物。(×) 30、粘性土的液性指数可通过试验测定。( × ) 31、曲率系数在1~3之间,颗粒级配良好。(×) 32、渗透力是指渗流作用在土颗粒上单位体积的作用力。(√)

土力学习题

第二章土的物质组成及土水相互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粒径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 土粒大小较均匀,级配良好 (B) 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C) 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2. 土的可塑性范围与比表面大小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粘土的比表面比砂土大,所以可塑性范围大 (B) 粘土的比表面比砂土小,所以可塑性范围大 (C) 粘土的比表面与砂土相似,颗粒细,故可塑性范围大 3. 对土粒产生浮力的是。 (A) 毛细水(B) 重力水(C) 结合水 4. 如果用高价阳离子置换双电层中的低价阳离子,则粘土的塑性指数。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 5. 当粘土矿物成分已知时,颗粒水膜厚度与水化阳离子的原子价大小的关系:。 (A) 高价阳离子比低价阳离子构成水膜厚 (B) 低价阳离子比高价阳离子构成水膜厚 (C) 与阳离子的阶数无关,只与离子的浓度有关 6. 毛细水的上升,主要是水受到下述何种力的作用? (A) 粘土颗粒电场引力作用 (B) 孔隙水压力差的作用 (C) 水与空气交界面处的表面张力作用 7. 三种粘土矿物中,的结构单元最稳定。 (A) 蒙脱石(B) 伊利石(C) 高岭石 8. 颗粒表面具有很强的吸附水化阳离子和水分子的能力,称为表面能。颗粒大小和表面能之间的关系 为。 (A) 颗粒越大,表面能越大(B) 颗粒越细,表面能越大(C) 颗粒越圆,表面能越大 9. 三种粘土矿物的亲水性大小,哪种次序排列是正确的:

(A)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B) 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C) 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粒组?什么是粒度成分?土的粒度成分的测定方法有哪两种,它们各适用于何种土类? 2. 什么是颗粒级配曲线,它有什么用途? 3. 粘土矿物有哪几种?对土的矿物性质有何影响? 4. 土中水有几种存在形态,各有何特性? 5. 土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各对应哪类土? 三、计算题 1.a、b、c三个土样的颗粒分析成果如下表,做出它们的颗粒级配曲线,并判断它们的颗粒级配情况和 均匀性。 第三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 1. 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密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为实 测指标。 (A) 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B) 密度、含水量、孔隙比(C) 土粒比重、含水量、密度 2. 砂性土的分类依据主要是。 (A) 颗粒粒径及其级配(B) 孔隙比及其液性指数(C) 土的液限及塑限 3. 已知a和b两种土的有关数据如下: Ⅰ、a土含的粘粒比b土多Ⅱ、a土的重度比b土大 Ⅲ、a土的干重度比b土大Ⅳ、a土的孔隙比比b土大

东北大学岩土力学考试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岩石力学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 B 卷(共 6 页) 一、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B )。 (A)岩石就是岩体(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C)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流变性质指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 B )因素有关系的性质。 (A)强度(B)时间(C)载荷大小(D)材料属性 3、比较岩石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大小为( C )。 (A)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B)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C)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4、影响岩体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为( B )。 (A)地下水(B)结构面(C)构造应力场 5、巴西试验是一种间接测定岩石( B )强度的试验方法。 (A)抗压(B)抗拉(C)抗剪 6、蠕变是指介质在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的外力作用下,介质的(B )随时间的变化而 增大的现象。 (A)应力(B)应变(C)粘性 7、下列参数不是岩石强度指标的为( A )。 (A)弹性模量(B)内聚力(C)摩擦角 8、在地应力测量中以下那种方法不属于直接测量法(D ) (A)扁千斤顶法(B)声发射法(C)水力劈裂法(D)全应力解除法 9、按照库仑—莫尔强度理论,若岩石强度曲线是一条直线,则岩石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 主应力作用方向的夹角为( C )。 (A)45°(B)(C)(D)60° 10、岩石质量指标RQD是(A)以上岩芯累计长度和钻孔长度的百分比。 (A)10cm(B)20cm(C)30cm 11、下列关于岩石长期强度S∞和瞬间强度S0的关系正确的是(D)。 (A)S∞>S0 (B)S∞≤S0 (C)S∞≥S0 (D)S∞<S0 12、下列关于库伦强度理论论述不正确的是(B) (A) 库伦准则是摩尔强度理论的一个特例(B)适用于受拉破坏 (C) 适用于岩石压剪破坏(D)适用于结构面压剪破坏 13、关于格里菲斯强度理论论述不正确的是(C) (A)岩石抗压强度为抗拉强度的8倍

土力学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第二章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 一填空题 1.粘性土中含水量不同,可分别处于、、、、四种不同的状态。其界限含水量依次是、、。 2.对砂土密实度的判别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3.土的天然密度、土粒相对密度、含水量由室内试验直接测定,其测定方法分别是、、。 4. 粘性土的不同状态的分界含水量液限、塑限、缩限分别用、、测定。 5. 土的触变性是指。 6.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越。 7. 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8.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mm的颗粒超过总重量50%的土。 9.土的饱和度为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与孔隙之比。 10. 液性指数是用来衡量粘性土的状态。 二、选择题 1.作为填土工程的土料,压实效果与不均匀系数C u的关系:( ) (A)C u大比C u小好(B) C u小比C u大好(C) C u与压实效果无关 2.有三个同一种类土样,它们的含水率都相同,但是饱和度S r不同,饱和度S r越大的土,其压缩性有何变化?( ) (A)压缩性越大(B) 压缩性越小(C) 压缩性不变 3.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怎样改变?( ) (A)γ增加,减小(B) γ不变,不变(C)γ增加,增加 4.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 ) (A)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C)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5. 已知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为e=0.303,最大孔隙比e max=0.762,最小孔隙比e min=0.114,则该砂土处于( )状态。 (A)密实(B)中密 (C)松散(D)稍密 6.已知某种土的密度ρ=1.8g/cm3,土粒相对密度ds=2.70,土的含水量w=18.0%,则每立方土体中气相体积为( ) (A)0.486m3 (B)0.77m3(C)0.16m3(D)0.284m3 7.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直接通过室内试验测定的是()。 (A)d s,w,e; (B) d s,w, ρ; (C) d s,e, ρ; (D) ρ,w, e。

土力学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习题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选择题 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 .土颗粒大小较均匀,级配良好 B.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C. 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2.作为填土工程的土料,压实效果与不均匀系数u C 的关系: A .u C 大比u C 小好 B. u C 小比u C 大好 C. u C 与压实效果无关 3.有三个同一种类土样,它们的含水率w 都相同,但是饱和度r S 不同,饱和度r S 越大的土,其压缩性有何变化? A.压缩性越大 B. 压缩性越小 C. 压缩性不变 4.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w 怎样改变? A .γ增加,w 减小 B. γ不变,w 不变 C. γ增加,w 增加 5.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 A .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C. 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判断题 6.甲土的饱和度大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含水率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率 7.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是用含水率表示的,现有甲、乙两种土,测得它们的含水率乙甲w w ,则可以断定甲土比乙土软 8.土的液性指数L I 会出现L I >0或L I <0的情况 9.土的相对密实度r D 会出现r D >1或r D <1的情况 10.土的天然重度越大,则土的密实性越好 计算题 11.击实试验,击实筒体积1000cm 2,测得湿土的质量为1.95kg ,取一质量为17.48kg 的湿土,烘干后质量为15.03kg ,计算含水率w 和干重度d r 。 12.已知某地基土试样有关数据如下:①天然重度r =18.4 kN/m 3,干密度d r =13.2 kN/m 3;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岩土力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岩土力学》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18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所列备选项中,选1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若土的压缩曲线(e-p曲线)较陡,则表明()。 A.土的密实度较大 B.土的空隙比较小 C.土的压缩性较高 D.土的压缩性较低 2.控制坝基的渗流变形,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A.尽量缩短渗流途径 B.尽量提高水力坡降 C.尽量减少渗透量 D.尽量采取蓄水增压措施 3.前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层自重应力的土称为() A.欠固结 B.次固结 C.正常固结 D.超固结 4.当土体中某个方向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称该点处于()状态。 A.允许承载 B.剪切破坏 C.稳定 D.极限平衡 5.用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基木假设之一是()o A.墙后填土必须是干燥的 B.墙背直立 C.填土为无黏性土 D.墙背光滑 6.地基土发生剪切破坏而失去整体稳定时的基底最小压力为()。

A.允许承载力 B.极限承载力 C.承载力特征值 D.原始土压力 7.围岩变形破坏的形式与特点,除了与岩体内的初始应力状态和洞形有关外,主要取决于()。 A.围岩的岩性 B.围岩的岩性及结构 C.围岩的结构 D.围岩的大小 8.岩石在破坏之前的变形较大,没有明显的破坏荷载,表现出显著的塑性变形、流动或挤出,这种破坏即为()。 A.脆性破坏 B.弱而剪切破坏 C.塑性破坏 D.受压破坏 9.下面关于地应力的描述正确的是()o A.地层中由于过去地质构造运动产生和现在正在活动与变化的力或地质作用残存的应力 B.岩体在天然状态下所存在的内应力 C.由上覆岩体的自重所引起的应力 D.岩体在外部载荷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 10.弹性抗力系数不仅与岩石性质有关,而且与隧洞的尺寸也有关系,隧洞的半径越大,则岩体的弹性抗力系数将()。 A.越大 B.越小 C.稍微增大 D.不变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并在各题后的括号内进行标注。正确的标注J 9错误的标注X ) H.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岩石的软化性,用软化系数表示。() 12.达西定律只适用于层流的情况,对于粗砂、砾石等粗颗粒土不适用。()

岩土力学 作业 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岩土力学 形成性考核手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班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使用说明 本考核手册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岩土力学”课程形成性考核的依据,与《岩土力学》教材(主编刘汉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 形成性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反馈学习信息,提高学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保证。 “岩土力学”课程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其特点是既具有丰富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基本概念多,公式多,系数多,学员有时感到抓不住重点。通过形成性考核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明确应掌握的课程重点。同时,形成性考核对于全面测评学员的学习效果,督促和激励学员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课程以计分作业方式进行形成性考核。全部课程要求完成4次计分考核作业,分别对应于文字教材的1~3章、4~6章、7~9章和10~12章。学员应按照教学进度按时完成各次计分作业,教师根据学员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每次作业以100分计,并按4次作业的平均成绩计算学员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课程 总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 2004年3月10日

岩土力学作业一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3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5分) 1.工程上常用的土的密度有湿密度、饱和密度、浮密度和干密度。 2.土是由固相、气相、和液相三部分组成。 3.土体的应力按引起的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两种。 4.对于天然土,OCR>1时的土是超固结土,OCR=1的土属于正常固结土,而OCR<1的土是欠固结土。 5.土的颗粒分析试验最常用的室内试验方法有筛析法和比重 计法。 6. 土体的变形可分为由正应力引起的体积变形和由剪应力引起 的形状变形。 7.按照土颗粒的大小、粒组颗粒含量把地基土分成碎石土、砂土、粉 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 8.根据渗透破坏的机理,渗透破坏的形式主要有流土、管涌、接触流失和接触冲 刷。 9.控制坝基及地基的渗流,其主要任务可归结为三点:一是尽量减少渗漏量;二是提早释放渗透压力,保证地基与水工建筑物有足够的静力稳定性;三是防止渗透破坏, 保证渗透稳定性。 二、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35分) 1.什么是孔隙比e、孔隙率n,二者的关系。 孔隙比为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粒的体积之比;孔隙率为土中孔隙的体积与土的体积之比;关系为:n=e/(1+e),或e=n/(1-n)。 2.固结度指:在某一固结应力作用下,经某一时间t后,土体发生固结或孔 隙水应力消散的程度。 3. 在压力作用下,饱和土体固结的力学本质是什么?

土力学题库及答案讲解

习题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选择题 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 .土颗粒大小较均匀,级配良好 B.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C. 土颗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2.作为填土工程的土料,压实效果与不均匀系数u C 的关系: A . u C 大比 u C 小好 B. u C 小比 u C 大好 C. u C 与压实效果无关 3.有三个同一种类土样,它们的含水率w 都相同,但是饱和度r S 不同,饱和度r S 越大的土,其压缩性 有何变化? A.压缩性越大 B. 压缩性越小 C. 压缩性不变 4.有一非饱和土样,在荷载作用下,饱和度由80%增加至95%。试问土样的重度γ和含水率w 怎样改变? A .γ增加,w 减小 B. γ不变,w 不变 C. γ增加,w 增加 5.土的液限是指土进入流动状态时的含水率,下述说法哪种是对的? A .天然土的含水率最大不超过液限 B. 液限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C. 天然土的含水率可以超过液限,所以液限不一定是天然土的饱和含水率 判断题 6.甲土的饱和度大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含水率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率 7.粘性土的物理状态是用含水率表示的,现有甲、乙两种土,测得它们的含水率乙甲w w ,则可以断定甲土比乙土软 8.土的液性指数L I 会出现L I >0或L I <0的情况 9.土的相对密实度r D 会出现r D >1或r D <1的情况 10.土的天然重度越大,则土的密实性越好 计算题 11.击实试验,击实筒体积1000cm 2 ,测得湿土的质量为1.95kg ,取一质量为17.48kg 的湿土,烘干后质量为15.03kg ,计算含水率w 和干重度 d r 。 12.已知某地基土试样有关数据如下:①天然重度r =18.4 kN/m 3 ,干密度 d r =13.2 kN/m 3 ;②液限试验, 取湿土14.5kg ,烘干后质量为10.3kg ;③搓条试验,取湿土条5.2kg ,烘干后质量为4.1kg ,求(1)土的天然含水率,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2)土的名称和状态。 13.从A ,B 两地土层中个取粘性土进行试验,恰好其液塑限相同,液限 l w =45%,塑限 p w =30%,但A 地 的天然含水率为45%,而B 地的天然含水率为25%。试求A ,B 两地的地基土的液性指数,并通过判断土的状态,确定哪个地基土比较好。 14.已知土的试验指标为r =17 kN/m 3 , s G =2.72,和w =10%,求 е和r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