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广告的区别

合集下载

新闻与广告关系之辨析

新闻与广告关系之辨析

新闻与广告关系之辨析作者:徐存甫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2期广告与新闻是传媒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两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同时又互有联系。

根据笔者从事广告多年的经验,本文试图通过对广告与新闻之间的区别与关联的探讨,让媒体及广告业在远离有偿新闻漩涡的前提下寻求策划活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广告活动的效果。

新闻与广告的不同点两者对真实性要求的标准不同。

新闻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准则是保证新闻的真实、准确、公正。

而且为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性,绝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要求记者在撰写报道时尽量避免感情色彩过浓;为保证新闻的准确完整性,记者的报道必须与他所知道的事实相一致,特别是直接引用的资料、图片、事件发生地点、发生过程等重要细节必须准确,甚至对发生冲突的双方或多方在报道上给予均等的篇幅或时间。

广告是在遵循商品和服务的性能、质量、用途、用户评价和反映等事实基础上策划制作的,广告的内容可以是某种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本身,而只是在事实基础上由广告主对受众作出的某种承诺、广告主希望传递的某种观念等。

如直观肯定地宣称“用纯天然的一定没错”,主观而又充满感情地表露“某产品我喜欢”,这样的诉求在广告中比比皆是。

付费与否是新闻与广告之间质的区别。

新闻是无偿的,新闻的无偿性也是保证新闻客观公正的基础。

相反,广告则是一种有偿的传播活动,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法,通过一定的媒介向一定的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以期达到一定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

广告是对企业主委托刊播的信息进行传播,对所传播的信息根据其时间的长度或面积的大小进行不同标准的收费,广告的内容也是广告主与广告人主观意识的体现。

正因此,受众对新闻与广告的信任程度也大不相同。

对信息传播的时效与频率要求不一。

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之一。

“前一段时间”或“近日”等词语是新闻的大忌,但对广告来说却没有这样的约束。

中国青春宝集团公司将20世纪80年代初在电视上播出的广告片重新播出,以期唤起老顾客对青春宝的回忆与感情。

简述新闻与广告研究的着重点有什么不同

简述新闻与广告研究的着重点有什么不同

简述新闻与广告研究的着重点有什么不同引言新闻和广告是两个具有不同目的和特点的领域。

虽然它们都处于传媒领域,但在研究方法和着重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简述新闻和广告研究的主要差异。

新闻研究的着重点新闻研究的着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事实真实性:新闻的核心特点是追求事实真实性,新闻研究注重通过采访、调查等手段验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公共利益:新闻研究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强调新闻报道对社会的贡献,如揭示社会问题、警示公众等。

3. 新闻价值: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包括重要性、紧迫性和冲突性。

新闻研究关注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评估和分析。

4. 叙事结构:新闻报道通常采用叙事结构,通过叙事手法来传递新闻信息。

新闻研究关注新闻报道的叙事结构和传播方式的分析。

广告研究的着重点广告研究的着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营销效果:广告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宣传和促销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

广告研究关注广告对消费者行为、品牌认知和销售业绩的影响。

2. 消费意象:广告研究关注广告对消费者意象和态度的影响,如品牌形象、情感共鸣等。

广告研究注重通过调查和实验来评估广告的感染力和有效性。

3. 创意和创新:广告研究强调广告的创意和创新性,注重研究广告创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记忆点。

4. 传播效果:广告研究关注广告的传播效果,包括广告曝光、传播渠道选择、传播效果评估等。

总结新闻研究和广告研究在着重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新闻研究更加注重事实真实性、公共利益和新闻价值,强调对社会的贡献;而广告研究更加注重营销效果、消费意象、创意和传播效果,关注广告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这些差异使得新闻和广告研究在方法和研究对象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对传媒行业的发展和社会舆论有着重要影响。

以上是对新闻与广告研究的主要差异的简要概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闻伦理与法规

新闻伦理与法规

新闻从业者必遵守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名词解释1.有偿新闻:是在新闻活动中,一切以金钱或金钱等价物的形式(的方式)进行交易的行为都是有偿新闻。

有偿新闻表现形式如下:(1)以新闻之名行有偿广告之实;(2)以刊发、撤回批评稿件为条件直接索要钱物;(3)在采访活动中提出生活上的奢求要求;(4)被动接受各种礼金有价证券;(5)为非法行为宣传,接受贿赂;有偿新闻的刑事责任:三万以上判有期徒刑,4千—5千即要付刑事责任。

2.避免行为评价中的“道德虚无主义”问题的讨论需要先确立两个基本准则:(一)新闻行业不应有其特殊的道德评价标准:新闻伦理,即是生活中的伦理应用到新闻报道实践中去。

(二)新闻职业没有任何法律上的特权,珍视采访报道对象作为人的尊严、生命价值,不能为了追求独特的视角忽略一切,记住,记者首先是一个人。

3.灾害采访报道中,忽视人的尊严生命的表现:(1)记者“特权”行为与累赘(2)对受害者或亲属应持有的尊重与关怀(3)避免采访行为给未成年人心灵留下阴影。

4.在灾难采访应遵循的规则:(1)不以任何方式干扰受害者的亲友(2)即使在公共场所,不征得同意,不要用摄像机拍摄受害者的亲友(3)不要询问“请问你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不要使这些受害者的亲友调入必须表达他们情绪的陷阱。

(4)可以在确认悲剧发生之后,提出进行采访的要求。

不要期待这些伤透手刹的采访者对媒体的反应一致。

5.公众人物:是指因其职业性质、特殊能力或特殊经历等,对社会公众在一定范围内有影响与知名度,并与社会公众的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密切相关的人物。

6.隐私权:公民依法享有的个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侵扰,个人信息事项(如内心世界,财政状况,社会关系,生活经历,自然状况等)不被非法获悉和公开,以及纯粹个人私事而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考)7.隐私权与名誉权的区别:(1)隐私的内容是客观的。

名誉则包含了不同程度的主观因素(2)隐私是否放弃在于当事人。

浅谈广告与新闻的关系_赵楠

浅谈广告与新闻的关系_赵楠

要作为虚假广告受到处罚。
(下转第 604 页)
623
2010 年 第 23 期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 T 论坛○
科技信息
{ int fd; struct video_capability capability; struct video_channel channel[8]; struct video_ image image; struct video_mmap mmap; struct video_mbuf mbuf; unsigned char *map; unsigned char *buffer; int frame_current; int frame_using[2]; }; typedef struct _v4l_struct v4l_device; v4l_device vd; 这些数据结构的用途如下: video_capability 包 含 摄 像 头 的 基 本 信 息 ,例 如 设 备 名 称 、支 持 的 最大最小分辨率、信号源信息; video_ image 包含设备采集图象的各种属性:亮度、色调、对比度、 色度、深度、调色版; video_channel 包含信号通道的各种属性,例如信号源的编、名字、 类型等; video_mmap 用于内存映射; video_mbuf 利 用 mmap 进 行 映 射 的 帧 信 息 ,包 括 帧 大 小 、最 多 支 持帧数、每帧相基址的偏移; Map 是 mmap 方式获取数据时,数据的首地址; Buffer 是图像数据存放区,即帧地址; frame_current 是保存当前使用的那一帧; frame_using[2] 是保存这一帧的状态:0 表示可用,1 表示不可用。 本系统采用网眼 V2000 摄像头, 内置 OV511 芯片,Linux 内核中 含 有 对 OV511 芯 片 的 USB 摄 像 头 的 驱 动 。 驱 动 加 载 过 程 如 下 : 在 kernel 目 录 中 选 择 Multimedia device 下 的 Video for Linux, 在 usb support 目录下选择 support for usb 和 usb camera ov511 suppor , 保存 退出,新内核加 载 到 开 发 板 上 ,启 动 板 子 后 ov511.o 就 可 以 成 功 加 载 。 在监控端 ARM 的 LCD 上就可以看到摄像头所采集到的图像。 视频图 像采集流程如图 3 所示。

新闻、宣传与广告的关系及在我国的特殊表现完整

新闻、宣传与广告的关系及在我国的特殊表现完整

新闻、宣传及广告的关系一、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新闻与宣传的关系问题,曾在80年代初有过一场激烈的讨论。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的到来,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阔。

在80年代,第一次有人主张把宣传和新闻分开,可以想象这在那些一直以来接受新闻就是宣传的人的心里会产生多大的震荡。

这就像现在告诉我们新闻等同于宣传一样,很难让人接受。

80年代的学者在对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争论中留下了大量的观点各异论文。

杨思讯把这些不同的观点总结为四种,包容说,交叉说,并列说和无差别说。

用圆圈来图示这四种观点的话,那么包容说就是新闻这个大圆包含了新闻这个小圆,也就是说新闻是属于宣传的一种,这是论战之前人们,特别是新闻业界所持的观点;交叉说是两个相互交错的圆,也就是说两者即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用我们最熟悉的话来讲就是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列说是两个并列的圆,两者完全独立,毫无关系;无差别说则是一个圆,两者毫无差别,新闻就是宣传,宣传就是新闻。

[1]这一总结相对全面和生动地综述了当时的各种观点。

这四种关系中并列说和无差别说过于极端,大多数人并不会接纳这样的观点;但是在包容说和交叉说两者中,学者们还是有不同的观点。

郑保卫认为包容说从广义上认识,有一定道理。

他引用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所写的,“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

”以及鲁迅的“一切文学都是宣传,但一切宣传都不是文学”说法,认为“如果按此理解,说一切新闻都是宣传,但是一切宣传不都是新闻,把新闻包含在宣传中是说得通的。

”但是他认为,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容易混淆宣传与新闻相区别的界限,造成新闻实际工作中的某种混乱,为一些只是为了宣传需要但却物新闻价值的东西挤占新闻阵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所以他坚持交叉论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意义在于他既看到宣传与新闻相联系的地方,使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借助新闻进行宣传,又指出了宣传与新闻相区别的地方,提醒人们不应当完全不顾新闻规律,在新闻报道中传播毫无新闻价值的东西。

新闻记者培训教材中新闻和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新闻记者培训教材中新闻和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新闻记者培训教材中新闻和宣传的区别与联系新闻和宣传,这俩词儿在咱新闻记者的世界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概念,不过很多人老是分不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今天咱就好好唠唠。

新闻呢,就像是一个公正的记录员。

它的任务就是把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大家。

比如说大街上有个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跑,周围围了一群人在那笑,新闻就会把这个事儿按照事实描述出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小狗啥样儿、人群啥反应。

它可不会添油加醋,就像一个诚实的孩子,只说看到的,不讲没发生的。

这就是新闻的客观性,是它的命根子。

宣传就不太一样啦。

宣传有点像一个推销员。

它心里头有个东西想要推广出去,可能是一种理念,也可能是一个产品。

就好比说有个新出的保健品,宣传的人就会把这个保健品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包治百病啊,吃了能年轻十岁啊。

这时候你可能就会想,这也太夸张了吧。

没错,宣传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会有一些主观的倾向在里面。

不过你可别以为新闻和宣传就完全是两码事,它们之间的联系可不少呢。

你看啊,新闻有时候也能起到宣传的作用。

比如说一个地方政府做了一件特别好的事儿,改善了当地的环境,新闻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不也顺便把这个地方政府给宣传了一把嘛。

这就像是新闻这个记录员在记录的过程中,无意间给旁边的一个东西做了个广告。

那从另一个角度看呢,宣传有时候也得依靠新闻的手法。

如果一个宣传老是在那自吹自擂,大家肯定不爱听。

这时候要是用新闻那种客观真实的讲述方式,把要宣传的东西巧妙地融入进去,效果就会好很多。

这就好比一个推销员,要是能像一个老实巴交的朋友那样,跟你讲产品的真实情况,你是不是就更容易接受呢?再说说受众对它们的感受吧。

新闻就像是一杯白开水,虽然平淡,但解渴啊。

大家看新闻就是想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儿,没那么多花花肠子。

宣传呢,就像是一杯加了糖的饮料,甜是甜,但有时候甜得过头了就会腻。

如果宣传的内容不真实或者太过于功利,受众就会反感。

在操作过程中,新闻记者得特别注意区分新闻和宣传。

广告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异同

广告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异同

论广告传播与新闻传播的异同概念: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广告包括非经济广告和经济广告。

非经济广告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又称效应广告,如政府行政部门、社会事业单位乃至个人的各种公告、启事、声明等,主要目的是推广;狭义广告仅指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通常是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沟通信息的重要手段,或企业占领市场、推销产品、提供劳务的重要形式,主要目的是扩大经济效益。

现代广告的构成要素有广告主、广告信息、广告费用、广告对象(目标市场)、广告媒介。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

广告与传播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广告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是以整个传播学体系作为自己的依据的,从本质上说广告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必须依靠各种传播手段,广告信息才能传递给一定的受众。

广告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和传播技术现代化的过程并驾齐驱的,而作为广告效果的评定,在相当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与信息传播学规律的吻合程度。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信息是传播的内容。

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它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新闻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来研究传播的本质和概念;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的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馈,信息与对象的交互作用;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功能;各种传播媒介的功能与地位;传播制度、结构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总和。

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第九章 广告传播法规

第九章 广告传播法规

第九章 广告传播法规

Hale Waihona Puke (三)侵权广告的责任 1、《广告法》第47条规定 2、案例 据《江南时报》报道,2003年非典期间,79岁的吴凤珠 老人从电视上看到白衣天使为治疗病人忘我付出后大为感 动。她亲手剪制百只“寿桃”,要献给小汤山白衣天使, 祈求他们健康平安。 后来,吴大妈剪制“寿桃”的图片被很多新闻媒体刊用。 然而,时隔一年,这贴画新闻图片却被南京某报用在银离 子2000医疗器械的广告宣传上,广告内容说的是79岁的 吴大妈一年四季天天鼻涕不断,被鼻炎、咽炎折磨了50 年,用美国银离子20天就好了。身体健康的吴大妈,看 到自己的照片被用在这样的广告上心中很难过。平时她就 喜欢看电视中有关案例的报道,她感到肖像权被侵犯了, 决定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维权,要该报停止侵权,并赔 偿精神损失5000元。同时还要求在他们的报纸上对侵犯 肖像权的行为进行公开道歉。


2、不得含有淫秽、迷信、恐怖、暴力、丑恶的内 容; 案例1:2001年,一则“玩美女人”灯箱广告引 起广泛关注:在沪台资企业“思微尔”委托上海 华智地铁广告公司在该市地铁的4个站点发布品牌 内衣广告时,打出了“玩美女人”的广告语。4月 19日《解放日报》提出异议。8月,上海市工商局 黄浦分局以广告内容违反《广告法》中“妨碍社 会公共秩序和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为由,责令 “思微尔”停止发布广告,公开更正,并罚款20 多万元。“思微尔”不服,诉至法院。
第九章 广告传播法规


二、特殊商品广告准则 (一)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规定 《广告法》对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的规定包含三 方面:限制性规定、忠告性语言规定、特殊药品 的限定。 1、案例:武汉当加广告传播有限公司代理发布违 法医疗广告案件 武汉当加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在《长江日 报》上刊登“东方之子邵霞龄征服了肾病、尿毒 证”的广告。广告中含有根治肾炎、彻底治愈肾 病不复发、治疗有效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等不 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内容,并利用医 疗机构、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与广告的区别
新闻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什么是新闻?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新闻指一切新的信息的传播,包括广告.狭义新闻仅指由新闻机构向社会公开发布的新闻信息。

广告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广告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为广而告知,通过公文、榜示向人们介绍或说明某种事物的宣传活动。

狭义是指以一种盈利性的面向目标市场服务对象迅速传递供求信息及商品劳务进行宣传的经济活动。

新闻与广告的不同
一、两者所使用的媒介范围不一。

在我国,通常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客观报道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这些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而广告的媒介却丰富得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地扩大和延伸。

对新媒介的创新使用也是国际广告界十分推崇的,许多国际广告大奖,如“嘎纳广告奖”等都对广告人创新运用媒体的成就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奖励。

二、对信息传播的频率与时效要求不一。

新鲜,是新闻存在的价值之一。

“前一段时间”或“近日”等词语是新闻的大忌,但对广告来说却没有这样的约束。

在广告中“乐百氏纯净水经过27层净化”是事实,但却不具有“新近发生”这一新闻要素。

前不久,中国青春宝集团公司将80年代初在电视上播出的广告片重新播出,以期唤起老顾客对青春宝的
回忆与感情。

而这在新闻中至多只能作为新闻背景或资料加以运用。

此外,作为新闻而言,同一条一模一样的新闻不能在媒体中重复作为新闻刊登或播出(不包括电视中整档节目的重播),除非仅作为报道中提供的一个背景资料。

广告则没有这样的禁忌,相反,反复诉求还是广告的一条金科玉律,尤其是对稍纵即逝的视听媒体而言,重复诉求才能吸引消费者注意,进而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三、传播的目标对象范围有所不同。

新闻是针对大众的一种传播行为,尽管在新闻接受过程中,接收者是尽量注意和接触那些与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及观点相一致的新闻,但就新闻而言则没有针对某一部分特定的受众。

广告则是有其明确的目标对象,即某一产品的使用者或购买者(包括对购买者能产生影响的人)。

广告只有正确地面对诉求对象,准确地选择符合目标对象心理和需求的诉求内容,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付费与否是新闻与广告之间质的区别。

新闻是无偿的,新闻的无偿性也是保证新闻客观公正的基础。

有偿新闻,指的是新闻报道或明或暗地向被报道者索取一定费用的新闻活动。

有偿新闻向受众提供的信息服务是建立在破坏受众对新闻报道应该是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的预期基础上的,因此,有偿新闻是一种欺诈受众的行为。

相反,广告则明确为是一种有偿传播活动,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法,通过一定的媒介向一定的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以期达到一定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

广告是对企业主委托播报的信息进行传播,对所传播的信息根据其时间的长度或面积的大小进行不同标准的收费,广告的内容也是广告主与广告人主观意识的体现。

正因此,受众对新闻与广告的信任程度也大不相同。

五、两者对真实性要求的标准不一。

事实是新闻的源头,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事实同样也是广告诉求的基础和依据,但两者对真实的要求程度却不同。

新闻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准则是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公正。

而且为保证新闻的客观公正性,绝大多数国家的新闻职业道德要求记者在撰写报道时尽量避免感情色彩过浓;为保证新闻的准确完整性,记者的报道必须与他所知道的事实相一致,特别是直接引用的材料、事件发展过程的重要细节必须准确,甚至对发生冲突的双方或多方在报道上给予均等的篇幅或时间。

在新闻报道中,主观是大忌,比如对一个犯罪嫌疑人而言,新闻可以如实报道、可以揭露事实真相,但却不应充当法官予以主观量刑定罪。

广告是在遵循商品和服务的性能、质量、用途、用户评价、反映等事实基础上策划制作的,广告的内容可以是某种事实,也可以不是事实本身,而只是在事实基础上的由广告主对受众作出的某种承诺、广告主希望传递的某一种观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