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高垄栽培技术
加工番茄烂果减产的原因及其对策

加工番茄烂果减产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分析了加工番茄烂果减产的主要原因,如气候因素、种子处理不当、栽培模式单一、偏施氮肥、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品种老化等,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加工番茄;烂果;减产;原因;对策加工番茄是昌吉州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受传统栽培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单产低、烂果多、质量下降、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加工番茄可持续发展。
1加工番茄烂果减产的主要原因1.1气候因素前期干旱,植株长势弱,抗逆、抗病性差,遇到后期降雨或浇水时,番茄果皮果肉易干裂,感染疫霉病菌后,极易造成大量烂果。
1.2种子处理不当播前种子未进行处理,直播后造成种子表面带菌,引起病害发生;同时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增加,生产布局趋于单一,与同源作物棉花倒茬,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1.3栽培模式单一目前加工番茄主要栽培模式是平畦直播,占总播种面积的近85%,而高垄栽培及膜下滴灌等新技术应用面积仅占15%。
由于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平铺直播模式,密度大、行距小、开沟浅,通风透光差,植株密闭遮荫,再加习惯性的大水漫灌,导致植株和果实易感染病菌,品质下降。
1.4偏施氮肥本地区加工番茄平均施肥只有750kg/hm2左右,且氮肥偏多,钾肥缺乏。
肥料不足,营养不平衡,番茄难以高产。
1.5种植密度过大种植密度过大,导致后期生长密闭不透风,加速营养生长,抑制了生殖生长,从而引发病害,导致减产。
1.6种植品种老化目前我州仍以里格尔87-5品种为主栽品种,但由于种植年限已久,混杂退化严重,抗病性差,严重制约着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
且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没有跟上,也是加工番茄病害得不到控制、造成减产的原因。
2解决加工番茄烂果减产的对策2.1种子处理对于连作条田,要做好番茄种子消毒和播前土壤处理,种子处理用0.1%磷酸三钠浸种10min,土壤消毒应在清晨用500倍敌克松进行喷洒。
2.2栽培模式2.2.1高垄栽培。
番茄覆膜高垄滴灌全价营养液栽培技术

要用 1 k W 的离心泵或潜水泵 ) 、 进 液 主管 道 、 支 管 和 滴 头 。 主管 为 4 0 m m 的黑 色 P E管 或 P V C管 , 在 每 一 行 装 置 主 管 与 支 管 连 接 处 安 装 一 个 供 液 水 阀控 制 该 行装 置 营 养 液 的供 应 量 。 整 个 系 统 通过 灌 溉 机 或 水 泵供 水 。 小 规 模 的也 可安 装 高 出地 面的储
中旬 播 种 , 1 2月 下 旬 到 1 月上 中旬育苗 , 2月 中 旬
定植 , 4月 中旬 开 始 采 收 。秋延 晚茬 7月 中旬 播 种 ,
吉艳 玲 , 周 成松 , 田 昌站 , 新 疆 吐 鲁 番 地 区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 邮编 8 3 8 0 0 0 。 高 垄 滴灌 全 价 营 养 液 栽 培技 术 示 范与 推 广 ” 项目
毒可用温烫法 , 即在 5 5 ℃的 热 水 中 浸 泡 1 0分 钟 ,
也 可用 1 %磷酸三钠溶液浸种 2 0 分钟, 或用 1 %高
锰 酸 钾溶 液 浸 种 1 5 分钟 。 消毒 后 在 常温 下 浸 种 4 — 6小 时 , 让 种 子 吸 足水 分 。然 后 用 湿 纱 布包 裹 放 在 2 5 - 2 8℃的条 件下 催 芽 ,一 般 4 8小 时 即 有 6 0 %出 芽, 此 时 即可 播 种 。
有机 肥 + 河沙 , 比例 为 6: 3: 1 。 营养 土 消 毒用 甲基 托布津 、 多菌灵 、 硫菌灵 等 , 用量为 1 m 3 营 养 土 用 药8 0 g 。 将营养土 、 药 剂 洒 水拌 匀 后 覆 盖 塑料 膜 3 — 5天 。 把 营 养 土 均匀 地 撒在 苗 床 上 , 厚度为 3 - 5 c m,
加工番茄机械采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加工番茄机械采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番茄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
如何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成为了农民们持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番茄的加工采收机械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一、加工番茄机械1、番茄收割机番茄收割机是一种能够帮助农民收割番茄的机械设备。
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体力劳动负担,同时对于大面积种植的番茄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番茄收割机主要有摆臂式、滚筒式、拍打式等多种类型。
其中摆臂式收割机适合于范围较大的番茄种植区域,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番茄的收割。
滚筒式收割机则适合于户外、温室等小范围的种植,并且操作稳定,效果显著。
2、番茄挑选机番茄挑选机可以将收获的番茄按照大小、品质等加以区分并分拣。
它一般采用运输带和照相技术实现自动挑选,能够大幅度提高分选效率和精度。
同时,它也能够起到减轻人工劳动和提高作业效率的作用。
3、番茄切割机番茄切割机是一种能够将番茄切成均匀小块的机械。
它能够代替人工进行番茄的加工,同时还能够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加工效率。
因此,其广泛应用于番茄酱、番茄汁等生产中。
目前市面上的番茄切割机主要有旋转刀片式、滚筒式、压力式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机型。
1、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高产的番茄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优质的品种能够具有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当前市面上比较好的品种有微笑番茄、大红番茄、童子鸡番茄等。
2、合理施肥番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参与,并且对于施肥的依赖较大,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必须合理施肥。
一般来说,番茄生长的初期以氮肥为主,生长过程中以磷、钾肥为主,同时还要适量喷施微量元素,如铁、锌、硼等。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以避免过量施肥影响番茄的生长和品质。
3、适时浇水番茄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保障,能够保证其长势的顺畅。
但是过度浇水也会造成植株萎缩或根腐。
露地番茄高产栽培及综合防病技术要点

2 培 育适 龄 壮 苗
( 1 ) 选 用 肥沃 的大 田土;
( 1 ) 甲霜 磷 铜 5 0 0 ~6 0 0 倍液 ( 2 ) 甲霜 灵锰 锌5 0 O 倍液 。 ( 3 ) 代 森 锰 锌4 0 0 ~ 5 0 O 倍液 。 ( 4 ) 杀毒矾 3 0 0 ~ 4 0 0 倍液。 ( 5 ) l : 1 : 2 0 0 - 2 4 0 倍 的波 尔多液 。 ( 6 ) 4 0 %的 疫 霉 净 ( 乙磷 铝 、 霜霉净) ( 7 ) 瑞 毒 铝 铜5 0 0 倍液 ( 兼 治 细 菌 性 为 了防 治 灰 霉 病 , 在 防 治 晚 疫 病 打 药
治( 选 用 良种 、 培育壮苗 、 严格选地 、 高 垄
复膜 栽培 , 定 植 时 苗 带 药 下 地 、浇 定 植 药
1 选 用良种
强、 丰产 、 优 质 的品 种 , 以L 一 4 0 2 、 中蔬 五号 为主 , 搭 配 强力米 寿 、 强丰等 。
( 4 ) 定 植 灌 定植 水 时 带 1 5 0 0 - 2 0 0 0 倍 水 ) 措施外, 要 及 时用 药 防 治 , 定 植 后 每 隔 l 0 ~l 5 d 用一次 药, 前 期 用波 尔 多 液 。 后 期搭 配其他药剂交替 使用, 如 果 打 药 后下 雨, 要 及时补 喷一次 药, 主 要 药 剂 及 浓 度
节 间短 , 茎 上 茸 毛 多。 株 高l 5 ~1 8 c m, 叶片 钾进 行 一次 叶 面喷肥 。
( 5 ) 定 植 前 用一 次 药 防 病 ; 用5 0 %的 多 到 鸡 蛋 黄 大 小 时 根 据 天 气情 况 开 始 灌 水 ,
为增 加 果 实品质 , 可 多施 有 机 肥少 施 化 肥, 缓 苗 后搭 架前 可亩 施 人 粪 尿4 0 0 0 k g , 3 0 ~4 0 k g , 过磷 酸 钙 8 0 k g , 在 果 实生 长
加工番茄机械采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加工番茄机械采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加工番茄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加工番茄机械采收和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下面将介绍加工番茄机械采收和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
1. 机械采收设备:选择适合的机械采收设备是实现番茄机械采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番茄机械采收设备有采摘机、采收机和收获机等。
根据不同的地块面积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机械采收设备。
2. 机械采摘时间:机械采摘的最佳时间是番茄成熟度达到一定标准时。
采摘机械对主茎、侧枝、叶片和果实的适应性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采摘机械的最佳时间。
3. 机械采摘方式:机械采摘时应避免叶片和枝条的破损,避免果实受损。
采摘时要注意刀片的角度和力度,保证果实完整无损。
4. 机械采摘后处理:机械采摘后,应及时将果实转运到加工厂进行加工,避免果实破损、变质等不必要的损失。
1. 地块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地块进行种植。
避免选择重力土壤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块。
2.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环境和市场需求的番茄品种,根据栽培目的选择适用的生产季节和产量。
3. 土壤改良:对于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可以进行有机物的添加和肥力修复,改善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肥力状况。
4. 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对番茄高产栽培非常重要。
根据品种和生长条件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株距,保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和病虫害的防治。
5. 管理措施:及时修剪和支撑植株,保持植株整洁有序;合理施肥和浇水,确保植株的营养供应和水分需要;科学管理病虫害,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6. 病虫害防治:对于常见的番茄病虫害,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避免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7. 采收和贮藏:番茄成熟后及时采收,避免果实超熟或烂掉。
采收后及时清洗、除杂、分类和贮藏,合理控制温度和湿度,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加工番茄机械采收和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择适合的机械采摘设备、掌握机械采摘的时间和方式,选择适宜的地块和品种,合理改良土壤,掌握适宜的种植密度和科学管理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后的贮藏处理。
加工型西红柿种植技术

加工型西红柿种植技术西红柿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
下面我们来看看加工型西红柿种植技术。
加工型西红柿种植技术1种植条件加工型西红柿适应于稍粘重的沙壤土种植,忌盐碱地和茄科作物迎茬地,以及农药残留量大的地块(如施用过地乐安、福乐灵及除草剂的地块)。
发芽的适宜温度需要在28~30℃,每亩保苗3000~3500株左右。
2起垄2.1起垄前先在选好的地块里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5立方米/亩,同时施入磷肥50kg/亩、硝铵20kg/亩,撒施整平后起垄。
育苗移栽西红柿在4月20日左右起垄覆膜,5月初开始定植;直播西红柿在播种前10天进行,4月10日到5月20日期间播种。
2.2起垄标准:加工型西红柿起垄的塘宽应为70~80cm,高15~20cm,水沟宽40~45cm,垄起好后要拍实垄土,覆膜宽100~120cm。
3种植技术3.1育苗移栽西红柿的种植技术3.1.1苗床设计(1)苗床应选地势较高,避风向阳,灌溉方便,5年内没有茄科作物轮作的地块,苗床净面积应保持在20平方米/亩;(2)把苗床土整平后撒施磷二铵2kg/平方米,腐熟的农家肥20kg/平方米,草木灰5kg/平方米,50%多菌灵8~10g/平方米,做实后即可播种;(3)播种时先用1.5%福尔马林液浸种15~20分种后,闷种2小时左右。
土壤解冻后播种,播种采用8mtimes;8cm的穴盘,每穴2粒,其上覆沙0.5cm或营养土1cm左右,播种后灌水。
3.1.2苗床管理(1)播种后棚内保持相对密闭、高温、高湿,温度控制在28~30℃,苗出全后,当棚温达到18℃时揭天棚两端放风,放风时温度控制在20~24℃间,夜温在10~15℃。
2叶1心时间苗;(2)炼苗:当幼苗达到5叶时,浅灌水一次,有助于须根的形成,此后不再灌水。
炼苗以苗色深绿带紫色,根系多而白,叶片大而肥厚,高度应不超过25cm为宜。
3.1.3定植定植前7天浇水荫塘,定植时把苗栽在旱塘上离边缘10cm处,株距为45cm,二行定植呈梅花型,定植深度以不超过子叶下1cm为宜,苗孔处的破膜孔应尽量拉大用土压严,以防膜下热气窜出烧苗,同时随定植随浇水。
浅谈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河南农业2024年第7期浅谈番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缓苗后再淋1次透水,一般需要淋水2~3次,以便移苗栽种和壮苗。
(一)土地整理与施肥整地时要精耕细,如温室内应避免深耕作业,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翻地作业,可采用旋耕和翻耕结合作业。
施肥应遵循有机肥为主、微肥和化肥为辅的原则。
如露天种植时,可选择土层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种植,底肥按每公顷施用腐熟无害化处理的优质有机肥7100~7200 kg,复合肥(15-15-15)750~1000 kg,以充分挖掘番茄的增产潜力。
(二)定植时间和方法不同地区可根据气候条件进行定植,黄淮地区可在立春时节前后定植,温室大棚可在 3月10—20日定植,4月13—18日定植,塑料大棚可在7日定植。
日光温室越冬茬9月上旬前后定植。
667 m2种植2400~2600株 也可以按45~52 cm的窄行、75~85 cm的做成凸垄(马鞍垄),垄高18~22 cm,株距32 cm,每公顷保苗56 000~57 000株。
越冬茬可避免棚内通风透光不够,造成病害加重。
四、田间管理保护地栽培,可低温季节定植,如日光温室冬春茬在早春塑料大棚在3月14—17日中 定植后应提高室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9~32 ℃,15~18℃,最低温度应控制在12℃,10℃。
4~7 d缓苗期后至第一穗果膨大期,白天气温24~25℃,夜间气温15~17℃;第一25~26℃,夜~18℃,阴雨天白天气温23~24℃,夜间气温16℃。
如出现气温升高时,及时做好降温通风工作,逐步增大放风量,对大棚进行降温通风,34℃以下。
定植后,可根据湿度进行浇灌,但要及时透光通风62%~65%,土壤湿度保76%~84%为宜,以保障植株正常健康生长。
阴667 m2追施复合肥50 kg,或磷酸二铵30 kg,硫酸钾40~50 kg,可按穴施法或沟施法,深度10~12 cm。
(三)保果保果时应注意,在不适宜番茄挂果的时节,可用防落素、番茄灵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
番茄低产原因及解决对策_番茄低产

番茄低产原因及解决对策_番茄低产番茄低产原因及解决对策_番茄低产番茄作为一种特色经济作物近年来发展很快,主要体现在面积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方面。
但是番茄种植水平发展很不平衡,高产田面积小。
为了促使番茄产业均衡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结合实际就番茄低产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低产的原因分析1.种植模式单一,目前我们加工番茄大部分采取平畦直播,高垄种植与膜下滴灌面积较小,由于传统的平畦种植方式开沟较浅,浇水后行间容易积水,导致番茄病虫害加重,烂果现象严重。
2.多年连茬种植,加工番茄对前作要求比较严格,据调查,由于在同一地块连续多年种植(三年以上)不仅病虫害产生严重、烂果增多、而且品质差,产量低。
3.品种杂乱,田间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州加工番茄品种杂乱,有常规品种10多个,杂交品种6~7个,品种种性退化,种植技术又跟不上,大田管理粗放,从而导致产量降低。
4.病虫害产生严重!由于多年连作,品种选择不当,大水漫灌等因素造成土壤中养份平衡破坏,土壤条件恶化,加之不利的气候条件导致加工番茄病虫害严重产生,产量降低。
5.施肥量不足,施肥方式不当:有机肥偏少或者不施,氮、磷、钾、铁、锌比例失调,有的甚至只施氮肥及磷肥,这是制约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6.白色污染: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大量农田残膜遗留在土壤中,严重影响加工番茄的正常成长发育,特别是阻碍了根系下扎和对土壤水份及养分的吸收利用。
二、解决对策1.加大推广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目前栽种品种有:里格尔87-5种了十几年,品种退化严重,抗病性差,严重制约本地加工番茄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及时进行品种更新换代。
据试验立厚8号、Q27、新番13号、98-1、屯河3号等品种体现优良,应加大推广力度,另外还有堤防早、中、晚熟品种搭配,良种良法配套。
2.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技术,特别是推广移动加压滴灌技术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技术是我区推广的一项重大节水高产技术,能最终实现番茄的高产,优质、高效、移动式加压滴灌与固定式加压滴灌相比,具有灵活机动,成本低,便于倒茬等优点,g服了固定式加压滴灌不便倒茬的不足,在价格方面,固定式加压滴灌当年需投人力约6750元/hm2左右,而移动式加压机当年投入人力约3450元/hm2,且机器能够用六年以上,平均费用只有130元/hm2,值得本地区示范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番茄高垄栽培技术
加工番茄高垄栽培较常规平铺直播栽培有灌水不漫秧,植株通透性好,病果、烂果少,品质好,产量高,商品率高等优点。
2006年,全市共推广加工番茄高垄栽培面积333公顷。
一、播前准备
1.土地选择
前茬以绿肥、豆类、油菜、小麦茬为好,其次为玉米、棉花,为防病虫害,前茬不能选择茄果类和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地。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有机质含量1%以上,土壤pH值7左右,土层深厚、排灌配套、保水保肥的地块。
2.品种选择
在早期原料供应区,要选择生育期100天以内的早熟品种,目前有常规品种87~5、杂交种立原8号、屯河45号;中晚期原料供应区应选择生育期大于100天的中晚熟品种,有新引98~1、Q027、屯河3号、红番部落2号等。
3.施肥起垄
结合秋翻667平方米施农家肥2~4吨、磷酸二铵25~30千克、尿素10~15千克、生物钾肥5千克。
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墒、净六字标准。
秋天起垄或播前15天起垄,垄高30~35厘米,垄背70~80厘米,垄宽100~120厘米。
二、播种时间
1.种子处理
先用清水浸泡种子,漂去不饱满种子,沥干,将种子放在50~55℃温水中浸泡15分钟后,在清水中浸泡6~8小时,捞出后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洗净晾干待播。
2.适期播种
雪融化后铺膜,采用90厘米宽薄膜,垄背每隔7~10米压土防风。
当土壤10厘米地温达10℃时即可人工点播,一般昌吉地区早番茄4月1~15日播种,晚番茄5月10~15日播种。
播深2.5~3厘米,常规种每667平方米播种量120克,杂交种每667平方米播种量80克。
株距30~35厘米,行距55~60厘米,播后用细土封洞。
三、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2片真叶时间去弱苗、病苗,每穴留2株,5~6片真叶时定苗,缺苗处用点灌法移栽补苗。
2.追肥灌水
一般灌头水时间在6月中旬,挂果初期即可灌水,提倡细流沟灌,严禁大水漫灌。
当番茄进入挂果期时,结合灌水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酸二铵10千克、尿素15千克,在两株番茄间人工穴施,第1茬采收后每667平方米再追施尿素5~8千克,促进番茄的二次结果,防早衰。
为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在果实膨大期至结果成熟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
3.清沟扶秧
扶秧时间不宜过早,最适宜的时间为第1果序果实着色期,将沟内枝
蔓果实按自然生长状态摆在垄上,禁忌大翻身。
四、病虫害防治
1.棉铃虫
棉铃虫幼虫在三龄以前抗药性差,是最佳防治时期,当番茄第1穗果长至乒乓球大时,每隔7~10天打1次菊脂类农药,连续4次。
2.病害
从番茄进入挂果期始每隔10~15天喷施1次百菌清、大生M45、氧氯化铜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连续3~4次,可有效防治各种病害的发生。
常规平铺直播产量4972千克/667平方米,高垄栽培产量6679千克/667平方米,增产1707千克/667平方米,增产幅度为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