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折弯标准

钣金折弯标准
钣金折弯标准

折弯

一、折弯

⑴首先检查上工序冲切好的产品与图纸是否一致,在做好工作前的准备时严格按图纸进行调机折弯。

⑵ 做到无图纸不施工、不审图不施工、无上岗证不施工的三无原

则。

⑶ 成型好的板面平整度公差2mm,≤2000mm,≥2000mm 的公差在3mm-4mm。

⑷ 成型好的板 5 件以内的板面长≤2000mm、宽≤1200mm 公差控制在±0.5mm,5 件以上的公差要与图纸相符,≥2000mm 的公差在±1mm。

⑸ 密拼板的角度控制在88-89°为宜,除特殊情况下(包柱最佳角度为88°)。

⑹ 成型好的板对角线公差在±1mm。

⑺ 成型好的板非标件要全检、标准件要进行三检的标准,(三检是,首检、过程检验、最终检验)。

⑻ 对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板成型好后要进行拼装检验。

⑼ 对以加工的产品数量要做上记录以方便查阅数量。

⑽ 小角度 5 件以上的板要用折弯机折压而成。

⑾ 大小角度的公差控制在±1°

⑿ 对成型好的产品要轻拿轻放并放到指定位置。

⒀ 样板的制作要专人负责生产,尺寸公差应与图纸尺寸公差一致,

表面要美观。

二、焊接

1先审图后施工,严格按图纸进行焊接。

2焊接前要对成型好的角度进行初矫,在焊接时要牢固、不得漏焊、少焊、脱焊、裂缝、而且满焊要平整光滑。

3焊接后不管是大角度还是小角度还是90°都要进行角度娇正。

4图纸要求特殊焊接的要特殊焊接并确保质量。

5焊接的配件公差不得超过±2mm。

6样品要专人负责焊接并作满焊处理。

7超大板组焊焊接时内须做点焊处理。

8刨槽后的板在焊接时不管长与短均做点焊处理。

三、辊弧(内装、外装通用)

1 严格按图纸要求的半径进行滚弧。

2 辊弧时注意正反滚的方向。

3 滚出来的弧一定要顺,不能有直线段,滚出来的半径与实际半径小10mm 为宜。

4 滚弧前要对滚铜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5 滚弧时要从大的半径逐步下调到图纸所要半径为止,并做到是从大件到小件或小件到大件的方式进行。

6 滚弧好的板面不能有滚铜印,并要对半径进行初娇,到烧焊,粗磨后进行所要半径样板的娇直处理。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钣金件折弯展开计算方法

一、折床工作原理 折弯就是将上、下模分别固定于折床的上、下工作台,利用液压伺服电机传输驱动工作台的相对运动,结合上、下模的形状,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折弯成形。 二、展开的定义和折弯常识 ★折弯展开就是产品的下料尺寸,也就是钣金在折弯过程中发现形变,中间位置不拉伸,也叫被压缩的位置长度,也叫剪口尺寸。 ★折弯V槽选择公式:当R=0.5时,V=5T;当R>0.5时V=5T+R 折弯展开会根据上模和下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更换模具时必须考虑进去。 ★折床的运动方式有两种: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下动式: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工艺特性 1.折弯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由内到外进行折弯;由小到大进行折弯;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一般形状。 2.90°折弯及大于90°小于180°折弯选模:一般在SOP没有特殊要求或没有 特殊避位的最好选用刀口角度为88°或90的折弯上模,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折弯角度的稳定性。

三、折弯展开尺寸计算方法,如右图: <1>直角展开的计算 方法 当内R 角为0.5 时折弯系数(K )=0.4*T , 前提是料厚小于5.0MM , 下模为5T L1+L2-2T+0.4*T =展开 <2>钝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如图,当R=0.5时的展 开计算 A+B+K=展开 K= ×0.4 a=所有折弯角度 1800-2 900

<3>锐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900折弯展开尺寸=L1+L2-2T+折弯系 数(K),如右图: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 =0.4*T,L1和L2为内交点尺寸 展开=L1+L2+K K=( 180—@) /90 *0.4T <4>压死边的展开计算方法 选模:上模选用刀口角度为300小尖刀,下模根据SOP及材料厚度选择V槽角度为300的下模。 先用 4.4.1所选的模具将折弯角度折到约300-650. 展开=L1+L2-0.5T 死边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1范围和简介 1.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钣金结构设计所要注意的加工工艺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钣金结构设计必须遵守的加工工艺要求。 1.2简介 我司产品结构件主要是由钣金材料经过冲压加工而成,这些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冲压工艺影响很大。冲压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有利于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 按钣金件的基本加工方式,如冲裁、折弯、拉伸、成型,本规范通过阐述每一种加工方式所要注意的工艺要求,提出对钣金件结构设计的限制。 1.3关键词 钣金、冲裁、折弯、拉伸、成形、排样、最小弯曲半径、毛边、回弹、打死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3 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冲裁件的加工工艺性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司通信产品结构件一般只用到普通冲裁。下面介绍冲裁的工艺性,是指普通冲裁的结构工艺性。 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3.2

图3.2.1 冲裁件圆角半径的最小值 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1.5t(t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见图3.3.1。 3.4 图3.4.1 冲孔形状示例 * 高碳钢、低碳钢对应的公司常用材料牌号列表见第7章附录A。 表1冲孔最小尺寸列表

折弯计算公式

买两本书,一本是钣金手册,桔黄色皮的,很厚,另外一本是冷加工手册,绿色封面的,薄一些。 如果是简单的直角折弯,一般来说,算料的时候,数一下有多少个弯就行了,每个弯减一个板厚。 L=外形长-2*R/tan(α/2)+α/180*3.1416*R 其中,α为30度可者90度,R为弯曲半径 展开尺寸是把每段相加,在减去你每道弯有1,8倍SECC,SPCC和如果折弯数连续有4折以上的建议你先试样。折弯件上面折边如果要开孔,一般将它们画出来,找到延长线(按照中线),按几何法计算: L=外形长-2*R/tan(α/2)+α/180*3.1416*R ;其中,α为30度或90度,R为弯曲半径;如你折的是1.0的板子,折弯件的宽度加高度再减1.0X折弯的刀数。 理论计算法:1,圆角很小(R<0.5δ)的弯曲件展开法。 L=L1+L2+Kδ ,式中K——介于0.48~0.5之间,软料取下限,硬料取上限。多角弯曲时:L=L1+L2+.......+Ln+K1δ(n-1), 式中 L1,L2.....Ln——各直边的内线长度(毫米),n——直边的数量。K1——在双角弯曲时,介于0.45~0.48之间;在多角弯曲时为0.25(对于塑 性更大的材料可减至0.125). 如何算折弯尺寸 现在经常要算一些板金及铁线的下料,但碰到折弯的地方,算出来总会差1—2mm(一般用1.6x厚度来减),如果碰上角度问题,那就差更远了。哪位师傅能帮忙讲解一下如何算?越详细越好! 我也有个折弯公式,但不会用。BA=P(R+KT)A/180 算你问对人了。我发明的一个最简单公式: L=k*(1.6r+0.5t) 其中:L----圆弧部分的展开长度;mm k----圆心角除以直角的值; r----工件园角的内半径;mm t----工件板厚;mm 计算板金下料时经常总是相差1-2mm,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 1、可能你在计算长度时,不是用中性层来计算,因为板材在折弯时,里 层组织受压,外层组织受拉,一定要用中性层来计算。 2、你可能没有考虑折弯时的变薄系数,系数可以《板金下料手册》中 查到。 建议去买一本《板金下料手册》来看,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直角展开公司:0,28*1,57*t(料厚) 角度展开公司:0,28*1,57*t(料厚)*角度/90度 反折平:1,5t(料厚) 以上为五金模具设计经验值。希望能帮上你 Q235B材料的话一般是用材料厚度的1.75至2倍,要求不高的话就用2倍计算,要求高的话那就要看下模大小,还有材料的拉申度的,这个就要在实际工作中去试了,不同批次的材料都不一样的,有时就是同一张钢板上剪下来的也会不一样。比如我做过一批出口产品,414的材料4.75mm,在折四次的情况下公差要在50丝之内,我用的是1.85倍,下模36,供参考。 折弯一次的:外型尺寸相加减去两个材料厚度再加一个材料厚度X折弯系数。

华为钣金设计规范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4031-2003.06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2003-06-30发布2003-07-XX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5) 1范围和简介 (6) 1.1范围 (6) 1.2简介 (6) 1.3关键词 (6) 2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冲裁 (6) 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 6 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6) 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7) 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7) 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8) 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8 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8) 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9) 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9) 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9) 4折弯 (10) 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0) 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0) 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0)

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1) 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1) 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1) 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2) 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2) 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2) 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3) 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13) 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13) 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14) 4.9弯曲件的回弹 (14) 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14 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14) 5拉伸 (15) 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15) 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15) 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15) 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15) 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 16 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6) 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16)

钣金展开图计算方法

钣金展开图计算方法 一般铁板0.5—4MM之内的都是A+B-1.6T。(A,B代表的是折弯的长度,T 就是板厚) 例如用2.5mm的铁板折180mm*180mm的直角,那么你下的料长就是 180mm+180mm再减去2.5mm*1.6也就是4mm就好了,也就是356mm 钣金展开图的计算是要用一个系数来计算的,这个系数一般都用1.645! 计算方法是工件的外形尺寸相加,再减去1.645*板厚*弯的个数, 例如,折一个40*60的槽钢用板厚3的冷板折,那么计算方法就是40+40+60(外形尺寸相加)—1.645(系数)*3(板厚)*2(弯的个数)=130.13(下料尺寸) 一般6毫米之内都是这样计算的了 展开的计算法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 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 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0.3时, K=0≤T'1. 当0 2. 对于铁材:(如GI,SGCC,SECC,CRS,SPTE, SUS等) 1.5时, K=0.4T'T'a. 当0.3 2.5时, K=0.35T'T≤b. 当1.5 2.5时, K=0.3T/c. 当T 3. 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CU: 0.3时,?当T K=0.5T 2.0时, 按R=0处理.≤注: R 一般折弯(R≠0 θ=90°) L=A+B+K K值取中性层弧长 1.5 时'1. 当T λ=0.5T 1.5时/ 2. 当T λ=0.4T

钣金件折弯系数计算法

折弯系数折弯扣除K因子值的计算方法 一、钣金的计算方法概论 钣金零件的工程师和钣金材料的销售商为保证最终折弯成型后零件所期望的尺寸,会利用各种不同的算法来计算展开状态下备料的实际长度。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简单的“掐指规则”,即基于各自经验的算法。通常这些规则要考虑到材料的类型与厚度,折弯的半径和角度,机床的类型和步进速度等等。 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为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超强的分析与计算能力,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手段,但是当计算机程序模拟钣金的折弯或展开时也需要一种计算方法以便准确地模拟该过程。虽然仅为完成某次计算而言,每个商店都可以依据其原来的掐指规则定制出特定的程序实现,但是,如今大多数的商用CAD和三维实体造型系统已经提供了更为通用的和强大功能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应用软件还可以兼容原有的基于经验的和掐指规则的方法,并提供途径定制具体输入内容到其计算过程中去。SolidWorks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提供这种钣金设计能力的佼佼者。 总结起来,如今被广泛采纳的较为流行的钣金折弯算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折弯补偿的算法,另一种是基于折弯扣除的算法。SolidWorks软件在2003版之前只支持折弯补偿算法,但自2003版以后,两种算法均已支持。 为使读者在一般意义上更好地理解在钣金设计的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同时也介绍S olidWorks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本文将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概括与阐述: 1、折弯补偿和折弯扣除两种算法的定义,它们各自与实际钣金几何体的对应关系 2、折弯扣除如何与折弯补偿相对应,采用折弯扣除算法的用户如何方便地将其数据转换到折弯补偿算法 3、K因子的定义,实际中如何利用K因子,包括用于不同材料类型时K因子值的适用范围 二、折弯补偿法 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1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图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图1 折弯补偿算法将零件的展开长度(LT)描述为零件展平后每段长度的和再加上展平的折弯区 域的长度。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则被表示为“折弯补偿”值(BA)。因此整个零件的长度就表示为方程(1): LT = D1 + D2 + BA(1)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 一.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钣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UPS需注意的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UPS产品中使用的钣金零件,其它产品可参考使用 二.常用板金材料及加工工艺 1. 常用的钣金材料对照表 2.常用钣金材料,厚度,规格,表面保护处理。 (1)电镀锌钢板(SECC):耐指纹,具有很优越的耐蚀性,及有较佳的烤漆性,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 用途:UPS机壳、门板、面板及内部结构件。 (2)冷轧板(SPCC): 无防锈能力,表面需电镀或烤漆。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 用途: 山特仅使用3mm SPCC,表面电镀或烤漆。 (3)覆铝锌钢板(SGLD): 是一种包含富铝及富锌的多相合金材料,外观美观,耐划伤性能,耐蚀性,其能力比SGCC高出很多。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 用途:常用于热插拔模块,但价格较贵。 (4)铝板(AL):强度较低,成形性能优良,焊接性和耐腐蚀性好,散热能力强。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2.5、3.0、4.0、5.0 用途:使用时表面需做拉丝氧化处理,常用于要求重量轻机器上。 (5)热浸锌钢板(SGCC):外观美观,有两种锌花,小锌花,很难看出锌花;大锌花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那种六边形的花块。具有耐蚀性、上漆性、成形性、点焊性。 常用板厚:0.8、1.0、1.2、1.5、2.0、3.0 用途:用在对外观要求较好的地方,因价格较贵,基本用SECC代替。 3.NCT钣金加工 (1)冲孔要求 钣金上的开孔尺寸一般大于板厚,否则易损伤模具。NCT冲压的最小孔径见附表

钣金加工计算公式集合.pdf

钣金折弯计算公式 1.生产车间经验值 2.PROE计算公式 PROE钣金展开经验公式

经验公式(车间老师傅的算法,在实际中略有不同,需要调整) 前提条件:内r<2 壁厚<2.5 折弯角度90° 展开长度L=L1+L2-2T+0.5T (1)L1 L2为外径T为板厚 也即L=L1'+L2'+0.5T (2) L1' L2'为内径T为板厚 还即L=L1"+L2"+2r+0.5T (3) L1" L2"为直段长度r为折弯内径我这里是用的0.5T,大多数人有用0.3T的 如果内r/T>2,就直接用中性层K=0.5计算好了再看PROE中的展开 PROE中的展开长度就是: L=L1"+L2"+DL L1" L2"为直段长DL为弧段展开长 请记住这个DL,这个DL就是我们要制作的折弯表内的值!

再回过来看看上贴的第三个公式 L=L1"+L2"+2r+0.5T 很容易导出: DL=2r+0.5T DL为弧段展开长r为折弯内径现在要制作折弯表了 折弯系数DL弧长=2(R+KT)*3.14*(折弯角/360) K为K因子 T为厚 R为内侧半径 折弯系数DL弧长=2R+0.2T =K=0.41因子折弯扣除L=2R-0.2T 折弯系数DL弧长=2R+0.3T =K=0.46因子折弯扣除L=2R-0.3T 折弯系数DL弧长=2R+0.35T =K=0.5因子折弯扣除L=2R-0.35T 钣金展开经验计算方法 声明:本计算方法为本人经验算法,只在本人现工作之处适用,照搬可能会有偏差。先说一个名词:折弯余量 折弯余量这个名词我在论坛别的贴子已经说过,这里再重复一下: 一个已成形的钣金折弯,它有三个尺寸:两个轮廓尺寸和一个厚度尺寸,定义两个轮廓尺寸为L1、L2,厚度尺寸为T,我们都已知道,L1+L2是要大于展开长度L的,它们的差值就是折弯余量,我定义为K,那么一个弯的展开尺寸L=L1+L2-K。一般冷轧钢板的K值(条件:90度弯,标准折弯刀具) T=1.0 K=1.8 T=1.2 K=2.1 T=1.5 K=2.5 T=2.0 K=3.5 T=2.5 K=4.3 T=3.0 K=5.0

钣金件设计工艺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工艺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钣金件材料选用规范及冲裁件、弯曲件、拉伸件、特殊零件设计规范共五个方面阐述空调器钣金件的通用设计工艺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工艺及其它相关人员,在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审查及编制工艺时执行相应的工艺规范。 2 引用标准 QJ/GD 10.05.003 非标准紧固件 QJ/GD 30.03.004 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 QJ/GD 15.05.001自攻螺钉及其配孔 3 材料选用规范 3.1 材料的选用原则 3.1.1 按零件的结构和受力情况选取材料的厚度。零件的受力大小决定零件材料的厚度。 3.1.2 按零件的结构和加工中的变形情况选取不同牌号的材料。具体选择参考QJ/GD 30.03.004《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见表1) 表1 钢板使用牌号性能和技术指标归类

3.1.3 按零件的表面是否进行表面处理选取材料的种类。 3.1.3.1 零件表面需要喷塑处理的,可选用电镀锌板、冷轧板,如室外机底盘、外罩等。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电镀锌板,低成本机或客户指定材料为冷板时可选用冷板,3.0及以上厚度因没有镀锌板的情况下也可选用冷板,对需要电焊加工并在喷涂前需电泳处理的零件应尽量选择冷轧板。 3.1.3.2 零件表面不需喷塑处理的,选用热镀锌板,如内部结构零件等。 3.2 材料标注规范具体参考QJ/GD 30.03.004《空调器用金属材料及其标注》. 4 通用设计工艺规范 4.1 冲裁件 4.1.1 冲裁零件的工艺性规范 4.1.1.1 冲裁件的形状应能符合材料合理排样,减少废料。 4.1.1.2 冲裁件各直线或曲线连接处如结构无特别要求时,倒圆角R2;无法倒R2时,参考表2倒适当的圆角。 表2 注:t为材料厚度,当t<1时,按t=1mm计算。此要求适用模具加工零件,对数控件不做此要求。 4.1.1.3 冲裁件凸出或凹入的部分宽度不宜太小,应避免过长的悬臂和悬槽。(见图1) 图1 4.1.1.4 腰圆形冲裁件,如允许圆弧半径,则(见图2)所示R应大于料宽的一半。

折弯展开计算公式【超简单】

折弯展开计算公式【超简单】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更多折弯等钣金设备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在钣金展开中,影响展开长度计算精度的因素有: 折弯内弧半径r下模V型槽宽,板料实际厚度t',和弯曲曲角度α。自由折弯板料在展开长度计算时,没有明确的公式来计算折弯系数,只能查到不同折弯内弧半径的折弯系数。而内弧半径与加工工艺有关,使用不同的下模V型槽宽,内弧半径也不相同,导致无法获得折弯系数的准确性。一般是凭经验判断折弯系数,不同的人判断的折弯系数也不相同。 在钣金中折弯中,经常用到形式分为L折N折和Z折几种。下面我们对几种钣金的展开做个探讨。 1、L折,L折分90°折和非90°折。 在90°折方面,根据经验折弯系数总结如下表

在非90°方面,根据经验折弯系数总结如下。 L=A+B+补偿量*仅供参考 T=0.8 R=0.5 120°≤q≤160° 补偿量为0.1 160°<q≤180° 可忽略不计 T=1.0 R=0.5 120°≤q≤145° 补偿量为0.2 145°<q≤170° 补偿量为0.1 170°<q≤180° 可忽略不计

T=1.2 R=0.5 补偿量与T=1.0相同 T=1.5 R=0.5 120°≤q≤130° 补偿量为0.3 130°<q≤150° 补偿量为0.2 150°<q≤170° 补偿量为0.1 170°<q≤180° 可忽略不计 180& deg;-q L=A+B+------ (2*∏*r) 360°

钣金件折弯展开计算方法(改正版)

?折床工作原理 折弯就是将上、下模分别固定于折床的上、下工作台,利用液压伺服电机传输驱动工作台的相对运动,结合上、下模的形状,从而实现对板材的折弯成形。 ? ? ? ?展开的定义和折弯常识 ★折弯展开就是产品的下料尺寸,也就是钣金

在折弯过程中发现形变,中间位置不拉伸,也叫被压缩的位置长度,也叫剪口尺寸。 ★折弯V槽选择公式:当R=0.5时,V=5T;当R>0.5时V=5T+R 折弯展开会根据上模和下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更换模具时必须考虑进去。 ★折床的运动方式有两种: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下动式:上部机台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工艺特性 1.折弯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l由内到外进行折弯;由小到大进行折弯;先折弯特殊形状,再折弯一般形状。 2.90°折弯及大于90°小于180°折弯选模:一般在SOP没有特殊要求或没有 特殊避位的最好选用刀口角度为88°或90的折弯上模,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折弯角度的稳定性。

三、折弯展开尺寸计算方法,如右图: <1>直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0.4*T,前提是料厚小于5.0MM,下模为5T L1+L2-2T+0.4*T=展开 <2>钝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如图,当 R=0.5时的展开计算 A+B+K=展开

K= 1800-2/900 ×0.4 a=所有折弯角度 <3>锐角展开的计算方法 900折弯展开尺寸=L1+L2-2T+折弯系数(K),如右图: 当内R角为0.5时折弯系数(K)=0.4*T,L1和

L2为内交点尺寸 展开=L1+L2+K K=( 180—@) /90 *0.4T <4>压死边的展开计算方法 选模:上模选用刀口角度为300小 尖刀,下模根据SOP及材料厚度选 择V槽角度为300的下模。先用 4.4.1所选的模具将折弯角度折到约 300-650.

SolidWorks钣金展开计算方法

一、折弯补偿法: 为更好地理解折弯补偿,请参照图1中表示的是在一个钣金零件中的单一折弯。图2是该零件的展开状态。 图1 折弯补偿算法将零件的展开长度(LT)描述为零件展平后每段长度的和再加上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展平的折弯区域的长度则被表示为“折弯补偿”值(BA)。因此整个零件的长度就表示为方程(1): LT = D1 + D2 + BA(1) 折弯区域(图中表示为淡黄色的区域)就是理论上在折弯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区域。简而言之,为确定展开零件的几何尺寸,让我们按以下步骤思考: 1、将折弯区域从折弯零件上切割出来 2、将剩余两段平坦部分平铺到一个桌子上

3、计算出折弯区域在其展平后的长度 4、将展平后的弯曲区域粘接到两段平坦部分之间,结果就是我们需要的展开后的零件 稍有难度的部分就是如何确定展平的弯曲区域的长度,即图中由BA表示的值。很显然,BA的值会随不同的情形如材料类型、材料厚度、折弯半径与角度等而不同。其它可能影响BA 值的因素还有加工过程、机床类型、机床速度等等。 BA值到底从何而来?实际上通常有以下几种来源:钣金材料供应商,实验数据,经验以及一些工程手册等。在SolidWorks中,我们即可以直接输入BA值,提供一个或多个带BA值的表,也可以使用另外的方法如K因子(后面将会深入探讨)来计算BA值。对所有这些方法,根据需要我们既可以为零件中的所有折弯输入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为每个折弯单独输入不同的信息。 对于不同的厚度、折弯半径和折弯角度的各种情况,折弯表方法是最为准确的让我们指定不同折弯补偿值的方法。一般来说,对每种材料或每种材料/加工的组合会有一个表。初始表的形成可能会花些时间,但是一旦形成,今后我们就可以不断地重复利用其中的某个部分了。 二、折弯扣除法 折弯扣除,通常是指回退量,也是一种不同的简单算法来描述钣金折弯的过程。还是参照图1和图2,折弯扣除法是指零件的展平长度LT等于理论上的两段平坦部分延伸至“尖点”(两平坦部分的虚拟交点)的长度之和减去折弯扣除(BD)。因此,零件的总长度可以表示为方程(2):LT = L1 + L2 - BD(2) 折弯扣除同样也是通过以下各种途径确定或提供的:钣金材料供应商、试验数据、经验、带方程或表格的针对不同材料的手册等。 三、折弯补偿与折弯扣除之间的关系 由于SolidWorks通常采用折弯补偿法,对熟悉折弯扣除法的用户来说了解两种算法的关系就很重要了。实际上利用零件的折弯和展开的两种几何形状是很容易推导出两个值之间的关系方程的。回顾一下,我们已有两个方程式: LT = D1 + D2 + BA (1) LT = L1 + L2 - BD (2) 以上两个方程右边相等可以变化成方程(3): D1 + D2 + BA = L1 + L2 –BD(3) 在图1的几何形状部分做几条辅助线,形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变为如图3所示。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 一.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钣金件设计得一般要求与UPS需注意得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UPS产品中使用得钣金零件,其它产品可参考使用 二.常用板金材料及加工工艺 1。常用得钣金材料对照表 2.常用钣金材料,厚度,规格,表面保护处理。 (1)电镀锌钢板(SECC):耐指纹,具有很优越得耐蚀性,及有较佳得烤漆性,而且保持了冷轧板得加工性。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 用途:UPS机壳、门板、面板及内部结构件。 (2)冷轧板(SPCC): 无防锈能力,表面需电镀或烤漆。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 用途: 山特仅使用3mm SPCC,表面电镀或烤漆。 (3)覆铝锌钢板(SGLD): 就是一种包含富铝及富锌得多相合金材料,外观美观,耐划伤性能,耐蚀性,其能力比SGCC高出很多。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 用途:常用于热插拔模块,但价格较贵。 (4)铝板(AL):强度较低,成形性能优良,焊接性与耐腐蚀性好,散热能力强。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2、5、3.0、4、0、5。0 用途:使用时表面需做拉丝氧化处理,常用于要求重量轻机器上、 (5)热浸锌钢板(SGCC):外观美观,有两种锌花,小锌花,很难瞧出锌花;大锌花很明显得可以瞧到那种六边形得花块、具有耐蚀性、上漆性、成形性、点焊性。 常用板厚:0。8、1、0、1、2、1、5、2。0、3、0 用途:用在对外观要求较好得地方,因价格较贵,基本用SECC代替。 3、NCT钣金加工 (1)冲孔要求

钣金折弯展开快速计算方法【干货】

钣金折弯展开快速计算方法【干货】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m2, 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 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自动化、数字无人 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钣金折弯跟展平时,材料一侧会被拉长,一侧被压缩,受到的因素影响有:材料类型、材料 厚度、材料热处理及加工折弯的角度。 展开计算原理: 1.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2.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入表示. 展开计算的基本公式: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2.1 R=0?折穹角e =90 0 (T<1.2.不含1.2mm) L?(A-T)+(B-T)+K T<1.2mm =A-B ?2T丰0.4T 上式中取:入-T/4 K?A U/2 = T/4e x/2 -0.4T 2.2 R-0? 0 ?90G(T±12含 L?(A?T)+(B?T)+K ?A*B ?2T+O?ST 上式中取:入-T/3 K=A U/2 ■T/3F2 =0.5T 23 R=0 0 =90 f L?(A-T-R)*(B?T?R)+(R*入)?M2 当R M5T 时A =T/2 ITS R : L=A? T+C+B + K (3)当CW3T时<一次成型〉: L=A ?T+C*B + K/2

钣金加工:折弯工艺手册

钣金加工:钣金制造工艺手册—3 1 数控折弯(Numerical Control To Bend) 1、1 折弯机得结构 折弯机由机械、电气控制、电气、液压四大部分构成 1、2 折弯机得工作原理 1、2、1 折弯机得工作就是利用液压传输驱动机身上、下得相对运动,结合折弯上、下模具得形状实现平板绕折弯线被弯曲为具有一定折弯角度与折弯半径得特性功能,与简易模具完成特殊形状成形;其运动方式分为上、下运动两种: a)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b) 下动式:机身上部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1、3 折弯机得加工技术数据 机型 项目RG50RG100 工作台长度20003000 最大折弯长度20853100

最大折弯尺寸(深度)500500 D轴行程0~99、990~99、99 最大压力50T100T 工作台开口高度370370 后定位升降量60~14060~140 后定位宽度6060 L轴后定位行程420420 L轴定位精度±0、1±0、1 D轴运行精度±0、1±0、1 折弯加工精度±0、2±0、2 1、4 1、4、1 折弯上模也称为折弯刀具,它有整体式与分割式两种: a) 整体式上模长度(mm):835 b) 分割式上模长度(mm):10、15、20、40、50、100、200、400 1、4、2 常用折弯刀具R为R=0、 2、R=0、6,刀具角度有88o、90o两种,折弯刀具类型(见下图) 大R刀模段差模压平模 88o小弯刀压线模 88o鹅颈刀 88o直弯刀 30o尖刀 88o直刀 1、4、3 折弯下模也称为V槽,它有整体式与分割式两种: a) 整体式上模长度(mm):835 b) 分割式上模长度(mm):10、15、20、40、50、100、200、400 1、4、4 常用折弯下模类型(见下图)

钣金件设计设计

钣金件设计设计

技术规范 DKBA4031-2003.06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目次 前言 (6) 1范围和简介 (7) 1.1范围 (7) 1.2简介 (7) 1.3关键词 (7) 2规范性引用文件 (7) 3冲裁 (8) 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8 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8) 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9) 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 (9) 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10) 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11 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11) 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12) 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12) 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13) 4折弯 (14) 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14) 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 (16) 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 (16) 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 (16) 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 (17)

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 (17) 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 (18) 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 (18) 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 (19) 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 (19) 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 (20) 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 (20) 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 (21) 4.9弯曲件的回弹 (21) 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 . 22 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 (22) 5拉伸 (22) 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 (22) 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 (23) 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 (23) 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 (23) 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 24 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25) 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 (25) 5.6.2拉伸件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 (25) 6成形 (25) 6.1加强筋 (25) 6.2打凸间距和凸边距的极限尺寸 (26) 6.3百叶窗 (26) 6.4孔翻边 (27)

钣金折弯展开的计算方法

钣金折弯展开的计算方法 钣金折弯跟展平时,材料一侧会被拉长,一侧被压缩,受到的因素影响有:材料类型、材料厚度、材料热处理及加工折弯的角度。 展开计算原理: 1.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称为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 2.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半径变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心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计算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1)一般折弯:(R=0,θ=90°) L=A+B+K 1.当0≤T≤0.3时,K=0 2.对于铁材: a.当0.3≤T≤1.5时,K=0.4T b.当1.5≤T≤2.5时,K=0.35T c.当T>2.5时,K=0.3T 3.对于其它有色金属材料如AL,CU: 当T<0.3时,K=0.4T 注:R≤2.0时,按R=0处理. 2)一般折弯(R≠0θ=90°)

L=A+B+K K值取中性层弧长 1.当T≤1.5时λ=0.5T 2.当T>1.5时λ=0.4T 3)一般折弯(R=0θ≠90°) L=A+B+K’ 1.当T≤0.3时K’=0 2.当T<0.3时K’=(u/90)*K 注:K为90°时的补偿量 4)一般折弯(R≠0θ≠90°) L=A+B+K 1.当T≤1.5时λ=0.5T 2.当T>1.5时λ=0.4T K值取中性层弧长 注:当R≤2.0,且用折刀加工时,则按R=0来计算,A﹑B依倒零角后的直边长度取值5)Z折1(直边段差) 1.当H>5T时,分两次成型时,按两个90°折弯计算 2.当H≤5T时,一次成型,L=A+B+K K值依附件中参数取值 6)Z折2(斜边段差)

五金钣金展开计算参数

五金钣金展开计算参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目的:为完善作业标准,制订本文件。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设计部门之作业。 3.职责:针对设计计算展开统一计算参数。 4.内容: 展开计算原理 板料在弯曲过程中外层受到拉应力,内层受到压应力,从拉到压之间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压力的过渡层—中性层,中性层在弯曲过程中的长度和弯曲前一样,保持不变,所以中性层是计算弯曲件展开长度的基准。中性层位置与变形程度有关,当弯曲半径较大,折弯角度较小时,变形程度较小,中性层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处,当弯曲关径弯 小,折弯角度增大时,变形程度随之增大,中性层位置逐渐向弯曲中收的内侧移动,中性层到板料内侧的距离用λ表示. 展开的基本公式: 展开长度=料内+料内+补偿量 4.1中性层系数 注明:K1适用于有顶底的V形或U形弯曲,K2适用于无顶底的V形弯曲.但通常我们习惯取K2值。 4.2压弯90度角的修正系数a值 注明:此数据可单独用于90度角的折弯修正,也可与中性层系数互相检查核对。 4.3其余图形展开计算方法:

4.4当折弯角度为90度,r=0(俗称“90度清角”)时,各材料厚度对应的经验值: r/t≦时,均可按90度清角计算展开长度. 展开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产品展开过程中的失误,造成下料模的多次修改, 特制定下料模的制作方式. (1). 凡对一些展开存在不确定因素的产品, 例如, 有拉伸性质的展开, 多次折弯, Z折,有拉料现象 等产品的下料模, 经工程分析有必要先试模的, 其制作方式如下: A.下料模的模板先不完全加工完毕,先完成机加及热处理部分,线割部分暂缓加工. B.成型模先做, 试模时先镭射(按下料模展开尺寸)试模, 产品先做实测, 不合格时修正展开尺 寸再 镭射,一直修到合格为止, 合格样品送客户先承认. C. 样品经客户承认后, 按修正展开尺寸整理下料模, 进行下料模的线割加工.

钣金件设计规范

目次 1范围和简介4 1.1范围4 1.2简介4 1.3关键词4 2规范性引用文件4 3冲裁4 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5 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5 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5 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5 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6 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7 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7 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8 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8 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9 4折弯9 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9 4.2弯曲件的直边高度10 4.2.1一般情况下的最小直边高度要求10

4.2.2特殊要求的直边高度11 4.2.3弯边侧边带有斜角的直边高度11 4.3折弯件上的孔边距11 4.4局部弯曲的工艺切口12 4.4.1折弯件的弯曲线应避开尺寸突变的位置12 4.4.2当孔位于折弯变形区内,所采取的切口形式13 4.5带斜边的折弯边应避开变形区13 4.6打死边的设计要求13 4.7设计时添加的工艺定位孔14 4.8标注弯曲件相关尺寸时,要考虑工艺性14 4.9弯曲件的回弹14 4.9.1折弯件的内圆角半径与板厚之比越大,回弹就越大。15 4.9.2从设计上抑制回弹的方法示例15 5拉伸15 5.1拉伸件底部与直壁之间的圆角半径大小要求15 5.2拉伸件凸缘与壁之间的圆角半径16 5.3圆形拉伸件的内腔直径16 5.4矩形拉伸件相邻两壁间的圆角半径16 5.5圆形无凸缘拉伸件一次成形时,其高度与直径的尺寸关系要求17 5.6拉伸件设计图纸上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17 5.6.1拉伸件产品尺寸的标准方法17 5.6.2拉伸件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18

关于钣金折弯的展开计算2007

关于钣金折弯的展开计算 在我国钣金加工行业里,钣金折弯是一种重要方式,钣金弯曲件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关于钣金折弯的加工,计算弯曲零件毛坯长度是制订工艺方案的前提。 以左图(图1)所示,一个已成形的钣金折弯,它有三个尺寸:两个轮廓尺寸和一个厚度尺寸,定义两个轮廓尺寸为A 、B ,厚度尺寸为T ,我们都已知道,A+B 是要大于展开长度L 的,它们的差值就是X (修正系数),那么一个弯的展开尺寸L=A+B+X 。 通常,X (修正系数)与弯曲零件的材料、加工模具的精密度、折弯角度及加工方法等多个因素都有影响,这也造成了钣金展开计算的不确定性。 这里我以常用材料(SPCC :普通钢板)的 弯曲为例,把如何进行钣金折弯的展开计算过程进行分解,制订了《折弯( 15°~165°)的展开修正系数表》,以方便查询。并结合本人实际常见折弯的情况,列举几个折弯展开计算的实例。 一、弯曲过程分析和计算原理 弯曲件毛坯的长度,是根据中性层在弯曲前后长度不变的原则求得的。板料弯曲时,切向毛坯断面的外层被拉伸,里层被压缩,端面上由拉伸向压缩过渡时,必然有一层金属的应力和应变为零,即未发生变化,这就是中性层。 在塑性弯曲时,圆角区材料开始变薄、加宽,造成中性层由弯曲时所处的板料中间位置向内侧转移。相对弯曲半径(内层弯曲半径与板料厚度之比)愈小,圆角区材料变薄的程度也加剧,中性层内移量也越大。 因此,计算弯曲毛坯件长度的关键就在于确定中性层的位置,而中性层的位置,则是根据变形前后毛坯体积不变的条件确定的。 二、弯曲展开长度计算公式 以右图(图2)为例,折弯展开的计算公式:L=A+B+X 式中:L---中性层展开长度, A 、B---折弯后两边长度, X---折弯修正系数 其中,折弯修正系数X 的计算公式 应为: X=π×[(180-α)/180]×(R+K*T )-2×(R+T )tan[(180-α)/2] 式中:T---料厚, R---折弯内半径, α---开口角度, K---中性层系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折弯修正系数X 的主要有K 值、α值、R 值、T 值等

关于钣金折弯的展开计算

关于钣金折弯的展开计算 在我国钣金加工行业里,钣金折弯是一种重要方式,钣金弯曲件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关于钣金折弯的加工,计算弯曲零件毛坯长度是制订工艺方案的前提。 以左图(图1)所示,一个已成形的钣金 折弯,它有三个尺寸:两个轮廓尺寸和一个厚 度尺寸,定义两个轮廓尺寸为A、B,厚度尺 寸为T,我们都已知道,A+B是要大于展开长 度L的,它们的差值就是X(修正系数),那 么一个弯的展开尺寸L=A+B+X。 通常,X(修正系数)与弯曲零件的材料、 加工模具的精密度、折弯角度及加工方法等多 个因素都有影响,这也造成了钣金展开计算的 不确定性。 这里我以常用材料(SPCC:普通钢板)的弯曲为例,把如何进行钣金折弯的展开计算过程进行分解,制订了《折弯(15°~165°)的展开修正系数表》,以方便查询。并结合本人实际常见折弯的情况,列举几个折弯展开计算的实例。 一、弯曲过程分析和计算原理 弯曲件毛坯的长度,是根据中性层在弯曲前后长度不变的原则求得的。板料弯曲时,切向毛坯断面的外层被拉伸,里层被压缩,端面上由拉伸向压缩过渡时,必然有一层金属的应力和应变为零,即未发生变化,这就是中性层。 在塑性弯曲时,圆角区材料开始变薄、加宽,造成中性层由弯曲时所处的板料中间位置向内侧转移。相对弯曲半径(内层弯曲半径与板料厚度之比)愈小,圆角区材料变薄的程度也加剧,中性层内移量也越大。 因此,计算弯曲毛坯件长度的关键就在于确定中性层的位置,而中性层的位置,则是根据变形前后毛坯体积不变的条件确定的。 二、弯曲展开长度计算公式 以右图(图2)为例,折弯展开的 计算公式:L=A+B+X 式中:L---中性层展开长度, A、B---折弯后两边长度, X---折弯修正系数 其中,折弯修正系数X的计算公式 应为: X=π×[(180-α)/180]×(R+K*T)-2×(R+T)tan[(180-α)/2] 式中:T---料厚, R---折弯内半径, α---开口角度, K---中性层系数 从上式可以看出,影响折弯修正系数X的主要有K值、α值、R值、T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