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系统组织设计方案

混凝土生产系统组织设计方案
混凝土生产系统组织设计方案

1、概述

本工程混凝土生产系统位于大坝右岸下游251m高程平台,距大坝约2.0km,系统设有4×3m3拌和楼一座、胶凝材料储罐、制冷车间(预设)、外加剂车间、供风、供水、供电及其它附属设施组成。

系统供应混凝土主要部位有: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基础缺陷处理及导流洞封堵等,总方量30.68万m3,其中碾压混凝土23.35万m3,常态混凝土5.62万m3,变态混凝土1.71万m3。

系统计划于2006年10月1日进场开工,2006年12月31日前完成土建与设备安装,2007年1月15日前通过验收试运行,并正式投产使用。

2、系统生产规模及设备选择

2.1 生产能力确定

根据混凝土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本标段碾压混凝土月高峰强度为6.0万m3/月,出现于2007年10月,常态混凝土月高峰强度为2.1万m3/月,出现于2008年2月。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小时生产能力:

Q

h =K

h

·Q

m

/(M·N)

式中:Q

h

—混凝土系统所需小时生产能力 m3/h;

K

h

—小时不均匀系统取 1.5;

Q

m

—混凝土高峰月浇筑强度 m3;

M—月工作天数,取25d;

N—日工作小时数,取20h;

经计算小时生产能力为180m3/h,主要由碾压混凝土强度控制。

2.2 拌和设备选型

根据混凝土最大小时生产能力要求,本系统配置1座型号为HL240-4F3000LB的混凝土拌和楼,其碾压混凝土生产能力为200m3/h(常态混凝土为240m3/h,制冷混凝土为180m3/h),能满足混凝土浇筑强度要求。

HL240-4F3000LB型混凝土拌和楼采用计算机全自动控制,可在骨料仓安装冷风机和片冰等温控措施。拌和楼采用双线出料,可以同时生产两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