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睫综合征中西医治疗的诊疗思路 (2)
李庆生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门诊病历
【关键词】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用药经验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A
PharmaceuticalstudyonPosner-SchlossmansyndrometreatedbyLIQingsheng
WEIWei1,LIQing-sheng2,WANGJun-jie2,LUOXu-sheng2,ZHENGYu-qin1 (1.BeijingShijingshanHospital,ShijingshanTeaching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43;2.Ophthal mologyHospital,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040)
DOI:10.13935/j.cnki.sjzx.190811 基金项目:北京市石景山 区 卫 生 和 计 划 生 育 委 员 会 北 京 市 石 景 山 区 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李庆生名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 作者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北京 100043;2.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 100040 通讯作者:李庆生,Email:8877234284@qq.com
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

中西医眼科诊治思路方法发表时间:2020-12-15T06:45:12.07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0期作者:罗建平谢钊张露[导读] 本文就针对中西医治疗眼科疾病的相关思路和方法进行理论阐述。
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611733眼科疾病的治疗与研究深度度不断拓展,如何借助中西医相互结合的治疗方式,优化眼科疾病的诊治流程,借助我国中医传统治疗模式,加上西医,在眼科治疗过程中可起到关键性作用,当前,国内的研究人员,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科疾病这一课题越来越重视,对中西医眼科诊治的思路和方法更加关注,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中西医治疗眼科疾病的相关思路和方法进行理论阐述。
一、相互渗透、扬长补短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是发挥中医与西医各自的优点,可各取所长,扬长避短,相互利用,保证医学体系的完善,研究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治疗模式,不应将简单的中医和西医进行叠加式的治疗,也不要认为重要治疗就是简单的中西医结合了。
根据医学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2019年发表在部分刊物上和参加有关学术会议交流的文章中有约50%属于此类。
其中,重点探讨了如何评价和分析中西医治疗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应用,应当充分的结合诊断与辨证相关性原则,规范治疗,准确治疗。
在诊疗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整体与个体、局部的思想,辨证性的规律化保障思维,中药协同作用及拮抗作用等,精确梳理中药的作用机理,对中药有效成分及炮制、配伍等方面,需要充分的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和方法,从而寻找中西医治疗的最佳方案,以此解决高疗效环节的基本问题。
在中医眼科“五轮”、“八廓”及“六经”学说中,重点体现的是中医整体化的观念和辩证性的论治哲学思想,能够通过一个特殊的方面,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眼科疾病的诊疗模式,对眼科疾病的患病本质进行探索,不仅能够揭示出眼科疾病的患病规律,同时能够有效的收集治疗信息,促进眼科疾病发展规律的不断实现。
中医治疗青光眼的方法

中医治疗青光眼的方法青光眼在中医属五风内障范畴,即绿风内障,类似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青风内障,类似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黄风内障,类似于绝对期青光眼;黑风内障,亦类似于闭角型青光眼;乌风内障,类似于开角型青光眼或继发性青光眼。
中医的许多文献对五风内障的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有全面的论述。
目前中医治疗青光眼大致有四法:内治法,外治法,针灸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治法:强调辩证论治。
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属肝胆火炽、风火攻目者,应清热泻火,凉肝熄风;属痰火动风,上阻清窍者,宜降火逐痰,平肝熄风;属肝郁气滞,气火上逆者,予清热疏肝,降逆和胃等。
开角型青光眼,属气郁化火者,应清热疏肝;属肝热生风者,宜清肝熄风;属痰火升扰者,予清热祛痰,和胃降逆等。
绝对期青光眼,属肝热风盛者,应清热平肝熄风;属阴虚风动者,予滋阴柔肝熄风等。
通过中药治疗,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部分病人可得救治。
外治法:①丁公藤碱Ⅱ滴眼液:可缩瞳降压,疗效与匹罗卡品相似。
②槟榔碱滴眼液:也有一定缩瞳降压作用。
针灸法:针灸对于青光眼,尤其是急性发作时,有显著止痛效果和一定程度的降眼压作用,与其它疗法合用时还可产生协同作用,对于中晚期青光眼,则可提高视功能。
因此,针灸法可作为青光眼综合征治疗方法之一。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西药控制眼压后,用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口服,中药提取液静注等,以活血化瘀,健脾利水之法,以获取改善青光眼视盘血供,利尿减少房水生成或促进视神经细胞代谢等功效,达到协同治疗作用,优于单用西药。
关于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中药方剂的原因,关于青光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中药方剂的相关知识。
中医方剂(一)【辨证】痰火郁结,邪热内侵。
【治法】清痰泻火,祛邪逐瘀。
【方名】清痰利水汤。
【组成】黑元参24克,半夏12克,吴茱萸6克,广陈皮6克,胆星10克,泽泻10克,防己10克,石苇10克,黄连6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升麻10克,藁本10克,甘草3克,代赭石21克(为引)。
【青光眼】的中医治疗

【青光眼】的中医治疗青光眼,中医称绿风内障,是一种以眼内压增高为特征的眼病。
正常的眼球经常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这种紧张度是由眼内容物对于眼球壁所加的压力形成,这种压力称为眼内压。
正常眼内压在10 ~ 21mmHg之间。
影响眼内压的因素极为复杂,主要是受房水和眼球内血流量的影响,尤其是房水的产生和排出的平衡,直接影响眼内压的稳定性。
房水主要由睫状突产生,它的循环路径是先到后房,通过瞳孔而流人前房,再由前房角进入静脉系统。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异常,均可造成眼内压增高,中医称这个现象为神水瘀滞、玄府闭塞。
玄府是组织间的最小气道(或窍道)。
临床上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中医则多按致病原因分型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忧思忿怒,情志内伤,肝胆风火上扰;或劳神过度,真阴暗耗,虚阳浮越,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造成神水瘀滞、玄肝闭塞所发。
【临床表现】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为叙述方便,做如下分型:1、肝经风火型头痛如劈,目胀甚,按之坚如石;伴恶心呕吐,抱轮红赤,黑睛昏暗,瞳神散大,突然昏盲。
脉弦数有力,舌红苔黄,古人称为雷头风。
眼压多在50mmHlg以上。
此时在裂隙灯下观察,可见黑晴呈雾状水肿,内壁可有色素沉着,黄仁水肿,隐窝消失。
此属急症,当急治之。
其转归有三:①如果治疗及时,以上症状很快缓解,眼压逐渐下降至正常,视力可以逐渐恢复。
2)反复发作或未经有效治疗,则转为慢性,迁延不愈。
③眼压过高,而又未及时得到治疗,则可在短期,甚至数日内失明。
此型相当于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充血性发作期。
2、肝血不足,虚风内动型头痛眼胀可以耐受,时有抱轮红赤但不甚,视物昏雾,虹视现象时轻时重,或瞳神散大,瞳神渐变绿色,古人称为绿风内障。
眼压多在30~ 50mmHg。
兼见头眩,精神倦怠,情绪抑郁,胸闷纳少、脉弦细。
此型相似于闭角型青光眼亚急性发作期。
此时如果在裂隙灯下检查,则可黑睛轻度水肿,前房变浅,黄仁向前膨隆。
如果再做前房角镜检查时,则可进一步发现此类青光眼的房角极窄,全部或大部关闭。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临床分析王卉;马志彪【摘要】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病程发展和视野改变等。
方法收集8年来眼科门诊就诊青睫综合征患者78例(87只眼)进行分析。
结果78例患者中男48例,女30例,其中单眼发病63例,双眼交替发病者15例,未见双眼同时发病的患者。
发病时年龄18~62岁。
全部病例有轻度眼胀不适感,视物模糊,少数患者出现虹视,发作时头痛、眼睛痛,患眼轻度睫状充血。
少数患者角膜轻度水肿,多数患者羊脂状KP出现、眼压升高。
治疗应用卡替洛尔滴眼液降眼压,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滴眼,中成药熊胆开明片口服,总好转率97.44%。
结论青光眼一睫状体炎综合征,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效果佳。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6(038)024【总页数】3页(P3768-3770)【关键词】青光眼一睫状体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熊胆开明片【作者】王卉;马志彪【作者单位】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眼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十三研究所职工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5.3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glaucomatocyclitic criais)简称青睫综合征,是由Posner-Schlossman首先报道于1948年,是一种临床非常多见的继发性青光眼,常伴有短时的眼压升高症状,好发生于20~50岁青壮年人,常单眼发病,复发率较高,其发病机制目前仍未明确,但是多数学者认为同房水中前列腺素增加有一定关系[1-3]。
只要患者及时就诊,积极接受治疗,一般情况下均视力恢复较好。
近八年间,我院共收治78例青睫综合征患者,通过降眼压和抗炎等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后,效果满意,根据观察情况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是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07至2015年眼科门诊收治青睫综合征患者78例(87只眼),男48例(53只眼),女30例(34只眼)。
靑光眼治疗方案

靑光眼治疗方案第1篇靑光眼治疗方案一、前言鉴于我国眼科医疗领域的发展,为提高靑光眼治疗效果,保障患者视觉健康,结合当前医疗技术及法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治疗原则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靑光眼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疾病进展。
2.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3. 综合治疗:采用药物、激光、手术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4. 规范治疗:遵循国家相关规定,确保治疗方案合法合规。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降低眼压:使用降眼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药物、α受体激动剂等。
(2)保护视神经: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
(3)改善微循环: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川芎嗪等。
(4)抗炎、抗感染: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抗炎、抗感染药物。
2. 激光治疗:(1)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适用于早期开角型靑光眼患者。
(2)激光房角成形术:适用于中期开角型靑光眼患者。
(3)激光睫状体光凝术:适用于晚期靑光眼患者。
3. 手术治疗:(1)小梁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2)巩膜咬切术:适用于晚期靑光眼患者。
(3)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适用于难治性靑光眼患者。
四、治疗周期及评估1. 治疗周期: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制定相应的治疗周期。
2. 治疗评估:(1)短期评估:治疗初期,观察患者眼压、视力、视野等指标的变化。
(2)中期评估:治疗中期,评估患者病情稳定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3)长期评估: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评估患者视力、眼压、视野等指标,确保病情稳定。
五、患者教育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劳累。
2. 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使用药物,不得随意更改药物种类及剂量。
3. 定期复查:按照医嘱,定期到眼科门诊复查。
4. 自我监测:学会监测眼压、视力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5.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怎样治疗?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应该吃什么药。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药物治疗青-睫综合征是一种自限性眼病,但可再次复发。
在发作期间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可控制炎症发展。
高眼压需要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
服用消炎痛可以抑制PG的生物合成,对治疗本症可达到部分降压效果。
氟灭酸(flufenamic acid)不仅能抑制PG的生物合成,并可直接对抗PG的生物效应,故较消炎痛更好。
局部应用肾上腺素、噻吗心安亦有助于降低眼压。
药物治疗不能预防本病的复发,皮质类固醇药物亦不应延长使用,以免姓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1)糖皮质激素在患者出现眼压升高时,通常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滴眼剂点眼治疗,可选用0.1%地塞米松或1%泼尼松龙滴眼剂,3~6次/d,在眼压恢复正常时,则应迅速降低点眼频度或停药。
(2)非甾体消炎药对一些患者可给予非甾体消炎药如吲哚美辛(消炎痛)口服,也可给予非甾体消炎药滴眼剂如普南扑灵点眼治疗。
(3)降眼压药可选用β受体阻断药(如0.5%噻吗洛尔滴眼剂)或0.1%肾上腺素、1%阿可乐定等降眼压药物点眼治疗。
通过药物点眼治疗,患者的眼压通常于短期内即恢复至正常水平。
2.手术治疗患者的眼压升高一般不宜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手术不能预防疾病的复发。
但应严密观察,长期随访,若与原发性或继发性开角青光眼合并存在时,视功能有遭受威胁之可能,应考虑手术治疗。
*2、预后多数患者视力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出现视野缺损和(或)视杯扩大。
*二、中医1,中医疗法: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复发作的单眼青光眼合并睫状体炎。
单眼反复发作,轻度睫状充血,角膜上皮水肿,有少量大小不等灰白色角膜沉着物,大者呈羊脂状,一般不超过25个,多位于角膜下方,房水偶见浮游物,房角开放,瞳孔轻度开大,虹膜无前后粘连,眼压中等度升高。
青光眼的中医分型与治疗

青光眼的中医分型与治疗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它可以导致眼压升高并损害视神经,最终导致视力丧失。
青光眼还会让患者感觉到头部疼痛、眼睛疼痛、恶心的感觉,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中医中,青光眼被归类为不同的分型,每种分型都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青光眼的中医分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1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在中医中,青光眼被划分为“五风内障”中,青光眼的发生与脏腑、经络、气血等有关。
中医认为,在对青光眼进行治疗时,需注重多个方面的调养,以达到控制青光眼的目的。
中医中有一些句子,描述了该疾病的症状,如“眼先见有花无花,瞳仁不开不大”、“眼部微有痛涩,头旋脑痛”等,就讲述了青光眼患者有视力下降、模糊、头痛、眼睛痛等症状。
中医还认为,身体疲劳,脏腑会受到损害,也会进一步加重青光眼的症状。
2青光眼的中医分型中医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对青光眼进行分型。
(1)肝肾两虚型。
此型具体表现为患者视力慢慢降低,眼睛干涩、瞳孔散大、膝盖和腰部无力酸软,脉搏细弱,舌苔变得白而薄。
(2)心脾两虚型。
患者过度疲劳后会明显感觉到眼睛肿胀,瞳孔出现发散的情况。
还会出现失眠、耳鸣、口干舌燥的症状。
(3)水湿内阻型。
患者眼压较高,眼睛有发胀的情况,明显头痛。
(4)肝阳上亢型。
青光眼患者的症状为视力模糊、眼睛发红、眼睛有酸涩感、眼角膜水肿、发胀伴随疼痛,还会伴随面色发红、头痛、口干、烦躁不安、舌苔黄腻等症状。
(5)痰火上扰型。
这类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心悸、眼压高、眼睛痛、头晕等,有些患者还会有胸口发闷、恶心、痰液增多的表现。
3中医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对于青光眼的治疗,关键点在于保护患者的视功能。
发生青光眼后,患者出现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这些情况都无法逆转。
眼压升高,还可能导致患者失明。
因此,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具有保护患者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对青光眼的治疗关键点是使眼压的波动减少、降低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