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百虫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林蛙人工养殖常见疾病及治疗措施

·159·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期摘要:林蛙人工养殖过程中,从蝌蚪期到成蛙期都极易患病。
本文针对林蛙人工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结合本地区林蛙的防病实践,介绍林蛙疾病诱因、防治原则、预防措施及常见疾病治疗措施。
关键词:林蛙;疾病;治疗措施在林蛙高密度、集约化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放养密度大,其生活空间受到极大限制,排泄物清理十分困难,蛙圈内的病源微生物明显增多。
此外,投喂饵料营养成分不全面,管理技术不科学、不规范等因素,均造成林蛙的自身免疫力降低。
因此,林蛙从蝌蚪期到成蛙期都极易患病。
1 疾病诱因1.1 生物因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水环境中除存在着一些致病微生物外,多数是兼性致病菌。
这些病菌在数量少、蛙体健康的条件下,不会使林蛙致病。
但随着水质变差、气候恶化、饵料不足、饲料单一、密度过大等不利因素出现,这些病菌就会成为致病菌。
目前发现最严重的病害是林蛙红腿病、烂皮病、肠炎等。
1.2 环境因素例如水温、水的酸碱度、水中溶氧量、水中有害气体、农药、化肥等,超过允许范围时均可能导致林蛙生病。
1.3 饲养管理因素如不合理的放养密度、饲料变质、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蛙池及蛙场设计不合理等,可导致林蛙生病。
蛙场环境恶劣,不定期消毒,也可使林蛙患病,所以蛙场应定期消毒,严格防疫程序,控制细菌和病毒繁殖和产生,保证林蛙不得疫病。
林蛙养殖主要是防疫和预防。
得病后治愈率较低。
2 防治原则基于林蛙发病诱因,疾病防治基本原则是:无病有防,遇病早治,防病重于治病。
避免林蛙疾病发生,林蛙人工养殖才能健康发展。
3 预防措施3.1 环境消毒林蛙生活在水中,水体环境对林蛙影响很大。
在放养林蛙前半个月左右,对林蛙孵化、饲养池进行彻底消毒。
用生石灰(300kg/hm 2)进行全池抛洒消毒。
林蛙孵化、饲养池注水后,还要对水体消毒。
用浓度为0.5g/m 3的硫酸铜和0.2g/m 3的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消毒。
鱼池中使用敌百虫的注意事项

鱼池中使用敌百虫的注意事项敌百虫(C4H8O4Cl3P)属有机磷脂类化合物,是一种低毒的广谱杀虫剂。
敌百虫在水产养殖中多用于防治鱼体内、外的寄生虫病以及清除水中敌害生物。
如防治吸虫、线虫、棘头虫以及蠕虫和甲壳动物引起的鱼病以及杀灭水中枝角类、桡足类、蚌、钩介幼虫、水蜈蚣等害虫。
由于敌百虫对脊椎动物的低毒性、残留少,使用的安全浓度大,所以增加用药量,频繁使用的现象增多。
由此而导致的负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其主要表现在,鱼病的复发率增高,大量的敌百虫对鱼类健康产生了危害。
因为在低浓度的敌百虫水溶液中敌百虫会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而且还损害肝、肾功能及破坏体内遗传物质;此外,过量使用敌百虫还会造成残留药物污染,对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好药”也不易多用,要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应科学用药。
下面介绍使用敌百虫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对症下药敌百虫不是万能杀虫剂,要先经诊断。
确诊后,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的程度,选择药物,实施对症治疗。
要尽量减少使用次数,以免产生抗药性及副作用。
2.掌握用量如用0.3~0.5ppm防治指环虫、蚣藻虫、中华鳋、锚头鳋等;1.5~2ppm 用于带水清塘,杀灭鳝、鳅及水生昆虫。
并注意每次不超量使用。
3.灵活用药用药时测pH值,当pH=6.5~7时用0.5ppm,pH=8~9时用0.4ppm。
4.混合使用可增加药效,降低治疗成本,而且有明显的克服和抑制抗药性的发展作用,如用90%晶体敌百虫和硫酸亚铁合剂(0.5:2)0.25ppm防治鲢中华鳋和鱼虱并发症;用敌百虫和碱面合用(1:0.6)0.25ppm可杀灭三代虫、指环虫。
5.隔天连用可防止抗药菌群的形成,敌百虫对白鲳的毒性大施0.2~0.4ppm就会引起死亡在这些水域中不易使用。
敌百虫与碱性物质混用时要慎重,因敌百虫与碱性物质反应可生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
敌百虫还有一个新产品称“新敌百虫”,该药是复配PHC—吡尔啶类增效剂的敌百虫。
由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姜礼燔等研制,普通敌百虫的触杀功能较弱,有些虫体在用药后不立即死亡,而是处于短期昏迷、麻痹状态,短则几日长达10数日还可复苏,继续危害鱼类。
敌敌畏和丁草胺对沼蛙蝌蚪的毒性影响

敌敌畏和丁草胺对沼蛙蝌蚪的毒性影响
耿宝荣;姚丹;张秋金;黄浩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5(25)B06
【摘要】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的测定方法研究敌敌畏和丁草胺对沼蛙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对精巢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4~25℃条件下,敌敌畏对沼蛙蝌蚪的24,48,72,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104,8.064,6.304,5.680mg/L;丁草胺对沼蛙蝌蚪的24,48,72,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400,0.860,0.795,0.735mg/L.暴露在低剂量的敌敌畏(1.42mg/L)和丁草胺(183.75×10-3mg/L)溶液中20d,沼蛙蝌蚪精巢体积分别缩小了68.14%和68.27%.污染物对蛙类生殖腺发育的影响会导致两栖动物种群的衰退.
【总页数】4页(P118-121)
【作者】耿宝荣;姚丹;张秋金;黄浩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94.6
【相关文献】
1.敌敌畏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
2.敌敌畏和丁草胺对沼蛙蝌蚪的毒性影响
3.杀虫剂敌敌畏和除草剂丁草胺对斑腿树蛙蝌蚪的遗传毒性
4.敌敌畏对多疣
狭口蛙不同发育期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5.杀虫剂敌敌畏和除草剂丁草胺对饰纹姬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林蛙蝌蚪对盐度的适应性

万方数据
38・
(总弟132期)
水利
渔
业
2004年第24卷第2期
表2一些淡水养殖动物对盐度的半致死浓度(LG01和安全浓度(S(:
盐度是淡水养殖水环境质量调控的主要生态 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的生存、生长和繁 殖,研究其对养殖动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 以往研究中的实验用水,大多数为充分曝气的自 来水,按倍比稀释直接加人分析纯或化学纯的 Naa,配成浓度梯度组。其结果,备实验组96
L舀值而高于sc值);用食盐进行
蝌蚪体表消毒时,其浓度不应超过8.o‰(应低于 LCs。值)。但在蝌蚪数量较多、且蝌蚪饲养 池和变态池为同池时,为了确保蝌蚪正常变态和 变态幼蛙规格足够大,可允许有10%的死亡率, 这时水体的盐度可增至3.0‰左右(应低于96 LClo值)。
h
蝌蚪(幅度分别为5%、40%和9%)。可以认为, 中国林蛙蝌蚪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要略逊于美国青 蛙蝌蚪。 3.2安全浓度
h
表1不同盐度下中国林蛙蝌蚪的死亡率、致死浓度和安垒浓度
3讨论
3.1不同种类的耐盐性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与本实验的水体pH范 围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中国林蛙蝌蚪的耐盐能力 要比一般淡水养殖的鱼、虾类低得多,其24 LG。僖仅相当于耐盐能力较差的鲢鱼鱼苗的96
h h
蛙类的蝌蚪可通过调节机体渗透压来适应不 同盐度的水体,这与淡水鱼类相似。但蝌蚪自身 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环境水体的渗透压 超出蝌蚪的调节适应能力,则蝌蚪机体水分及血 液平衡遭到破坏,鳃表皮破坏,体组织透过性改 变.最终导致死亡。本实验结果表明,虽然中国林 蛙蝌蚪对盐度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但与常见的 淡水养殖动物相比,其安全浓度较低。尽管如此, 对于我国淡水渔业用水的盐度指标即NaCI含量 ≤1.5‰,中国林蛙蝌蚪仍可适应。故实际牛产 中,蝌蚪饲养池的水体盐度应控制在2.o‰以下 (应低于96
吉林省中国林蛙蝌蚪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有丰富的林蛙 自然资源 , 更有中国林蛙 的繁殖 、 半人 工、 全 人 工 和 温 室大 棚 养 殖 技 术 。吉 林 省 主 要 是 以 林 地 养 殖 为 主 的 半 人 工 养殖 , 具有约 7 5 0 0条 沟 可 以进 行 中 国林 蛙 的 养殖 , 养殖面 积 6 0多 万 公 顷 , 养 殖 户达 到 7 0 0 0多 户 , 使 得 林 蛙 年 养 殖 量 达 到 几 十亿 只 ,吉林 省 年 回捕 商 品 林 蛙 量 3 亿 只左右 , 但 以 上 内容 的 开展 , 需 要 以 中 国林 蛙 幼蛙 的 提 供 做 保 证 , 而 中 国 林 蛙 幼 蛙 是通 过 蝌 蚪 培 育 来 完成 的 。 目前 , 就 吉 林 省 中 国林 蛙 蝌 蚪 培 育 存 在 问题 及 发 展对 策 , 笔 者观 点如 下 : 1吉林省 林蛙蝌 蚪培育 中存在 的 问题 目前 , 中 国林 蛙 的 全 人 工 、 半人工和温室大棚养殖 , 需 要 大 量 的 中 国林 蛙 幼 蛙 ,而 中 国 林 蛙 幼 蛙 是 通 过 蝌 蚪 培 育 来 完 成 的, 中 国林 蛙 蝌 蚪 的培 育技 术 目前 研 究 的 尚少 , 很 多 单 位 和 个 人利 用 山塘 进 行培 育 , 成 活 率极 低 , 有 的是 自制 的 蝌 蚪 饲 料 , 营 养 不全 面 , 使蝌 蚪 生 长 缓 慢 或 不健 壮 。 蛙成活率低 , 质 量 不 理想 等, 都 是 亟 需解 决 的 问题 。 山区 林 地 林蛙 蝌 蚪 孵化 和 培 育时 的昼 夜 温 差 比 较 大 , 并 且 温 度低 , 而培 育 池 水 深 仅 4 0厘 米 , 为此受环境影响很大 , 这 不 仅 影 响 蝌 蚪 生长 , 而且水 质极易变坏 , 疾病时 有发生 , 成 活 率 低; 蝌 蚪 培 育 的温 度 与 以后 蛙 的雌 雄 比例 关 系 非 常 密 切 , 雌 蛙 经 济价 值大 , 当培 育 蝌 蚪 的 水 温 1 3 ' Y 2 ~1 8 q c  ̄ J , 雌 雄 比例 7: 4 , 而 正 常 情况 是 1: 1 ,水温 高 于 3 2℃ 时 蝌 蚪 可 能 会死 亡 ; 在 蝌 蚪培育时, 饲料质量和科学投喂也是相 当重要 , 如果 饲料 不好 , 蝌蚪可能延后于 2 0天变态 , 否 则提前 2 o天 , 同时还会 影响蝌 蚪的质量。 2吉 林省 中国林蛙 蝌蚪培 育发展 对策 2 . 1建 立 林 蛙 蝌蚪 培 育 示 范 基地 目前 , 有约 5 0 %以上 的养 殖 户 还 是 采 取 原 始 方 法 进 行 蝌 蚪 养殖 , 用 极 其 简 易 的水 池 对 蛙 的卵 团 进 行 9 呼化 , 并 没 有 按 照 标 准建立“ 三池 ” , 即: 9 呼化 池 、 越冬池和变态池 , 建 议选择养殖规 模大 、 技术水平高 、 管 理 规 范 的林 蛙 养殖 场 , 建 立林 蛙 蝌 蚪 培 育 示范基地 , 并 利 用基 地 的 示 范 和 带 动 作 用 , 促 进 中国 林 蛙 蝌 蚪 培 育的 整 体 水平 。
中国林蛙生长发育盐效应的研究进展

生物资源2019,41(5):397~401Biotic Resources中国林蛙生长发育盐效应的研究进展王立志(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00)摘要:本文对中国林蛙受精卵、蝌蚪和幼蛙等不同发育阶段生长发育的盐效应进行了综述。
盐度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中国林蛙均有影响。
中国林蛙受精卵孵化的最适盐浓度范围为0~5g/L,孵化率超过80%;在2~3g/L盐浓度下孵化的中国林蛙雌性个体超过90%,孵化后中国林蛙蝌蚪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变化;中国林蛙蝌蚪和变态幼蛙的安全盐度上限分别为2g/L和1.5g/L。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国林蛙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林蛙;受精卵;蝌蚪;幼蛙;盐效应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491(2019)05⁃0397⁃05Research progress on salt effect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ana chensinensisWANG Lizhi(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Food Engineering,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Xi’an710100,Shaanxi,China)Abstract:The salt effect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Rana chensinensi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fertilized eggs,tadpoles and young frogs)are summarized.Salinity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Ra⁃na chensinensis.The optimum salt concentration for the fertilized egg hatching is0~5g/L,the hatching rate is more than 80%.The female individuals hatched at2to3g/L salt concentrations are more than90%.After incubation,the survival rate of tadpoles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at2to3g/L salt concentrations.The upper limit of safe salinity of tadpoles and abnormal young frog of Rana chensinensis is2g/L and1.5g/L,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wild resources and artificial cultivation of Rana chensinensis.Key words:Rana chensinensis;fertilized egg;tadpole;young frog;salt effect0引言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我国二级保护两栖动物[1~4]。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使用敌百虫杀虫?

为什么我不建议你使用敌百虫杀虫?1、敌百虫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在养殖过程中,主要被用于处理(B)A.体表的原虫类寄生虫B.体表的蠕虫类寄生虫C.寄生在鱼体内的原虫及蠕虫D.以上均不正确解析:敌百虫属于有机磷类杀虫剂,在养殖过程中,主要被用于处理蠕虫类寄生虫以及一些寄生的甲壳类动物,如指环虫,三代虫,锚头蚤等。
2、敌百虫的毒性随着水体pH的提高而(A)A.增大B.降低C.不变解析: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敌敌畏,毒性增强。
3、敌百虫主要是通过(A)途径来处理寄生虫A.破坏寄生虫的神经传导功能B.氧化虫体蛋白质C.影响虫体蛋白质代谢D.以上都不对解析:敌百虫通过抑制虫体内胆碱酶的活性,导致虫体内乙酰胆碱的积累,最终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虫体出现痉挛,麻痹,死亡。
4、对于敌百虫敏感的水生动物包括(E)A.鳜鱼B.虾蟹C.淡水白鲳D.海水鱼E.以上都是解析:虾蟹类,鳜鱼,淡水白鲳,海水鱼等对敌百虫敏感,为了避免药害事故的发生,需要避免使用。
5、80%的精制敌百虫粉用于成鱼养殖池塘的杀虫,用量通常为(B)A.100-200克每亩米B.200-300克每亩米C.300-500克每亩米D.以上均不正确解析:80%的精制敌百虫粉用于成鱼养殖池塘的杀虫,用量通常为200-300克每亩米。
1为什么不建议用杀虫药?1、水产养殖上的杀虫剂多是农药、重金属等,这些药物除了能杀寄生虫,同时它自身的毒性会影响养殖动物。
例如,造成养殖动物不肯吃食、黑身黑头、溜边、兴奋、麻木、抽搐等,严重时直接毒死养殖动物;如外用阿维菌素或菊酯类药物因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匀导致死鱼,治疗孢子虫时因内服盐酸氯苯胍剂量过大或拌不匀导致鱼吃料毒死。
2、影响养殖动物生长,增加养殖成本。
杀虫后养殖动物不肯摄食,即使强喂,吃下去也影响消化吸收,饲料系数升高。
频繁使用杀虫剂,鱼长得慢。
3、破坏水质如转水、倒藻(缺氧)等。
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是使用杀虫剂,很多塘口在使用完杀虫剂后,发生转水、倒藻等,造成水体缺氧、养殖动物中毒等综合性问题。
敌百虫

敌百虫敌百虫学名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中文别名: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敌百虫兽用;敌百虫原粉;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磷酸酯;精制敌百虫一种有机磷杀虫剂。
工业产品为白色固体,纯品熔点83~84℃,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性质较稳定,但遇碱则水解成敌敌畏,急性毒性LD50值:大白鼠经口为560~630mg/kg。
敌百虫属于有机磷农药磷酸酯类型的一种。
磷酸分子中羟基被有机集团置换形成磷碳键的化合物成为磷酸,磷酸被酯化即为磷酸酯。
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01mg/(kg.d)成为有机磷农药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而失去毒性,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较稳定,但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分解的产物敌敌畏,其毒性增大了10倍。
其毒性以急性中毒为主,慢性中毒较小.理化特性主要成分:含量: 90.0%敌百虫原粉; 80.0%可溶性粉剂。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白色结晶,有醛类气味。
沸点(℃):100(13.33kPa)相对密度(水=1):1.73饱和蒸气压(kPa):13.33(100℃)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48溶解性:溶解度水(20℃)120g/L,溶于大多有机溶剂,但不溶于脂肪烃和石油,己烷0.1~1,二氯甲烷、异丙醇>200,甲苯20~50(g/L,20℃),易水解和脱氯化氢反应,加热,>pH6时分解迅速,光解缓慢。
被碱很快地转化成敌敌畏,22℃水解时,半衰期随pH值增加而缩短。
主要用途:用作杀虫剂。
各种危害抑制胆碱酯酶,造成神经生理功能紊乱。
出现毒蕈碱样和烟碱样症状。
急性中毒:短期内接触大量引起急性中毒。
表现有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瞳孔缩小、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多汗、肌束震颤等。
重者出现肺水肿、脑水肿、昏迷、呼吸中枢麻痹。
部分病例可有心、肝、肾损害。
少数严重病例在意识恢复后数周或数月发生周围神经病。
个别严重病例可发生迟发性猝死。
可引起皮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敌百虫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马瑜;李勃;张育辉
【期刊名称】《生态毒理学报》
【年(卷),期】2014(009)003
【摘要】为评价水域环境中敌百虫(trichlorfon)污染对两栖类幼体的急性毒性,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28~29期(Gos-ner)蝌蚪分别暴露于10~30 mg· L-1敌百虫5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分别在24、48、72和96 h统计蝌蚪的死亡率,计算半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暴露24、48、72和96 h,敌百虫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14250±3.23、49.19±128、25.68±2.04、1555±1.93 mg·L-1,安全浓度(SC)为156±0.19 mg· L-1.蝌蚪中毒后尾部多呈弯曲状,仰翻,外观浮肿.对死亡蝌蚪的解剖表明,其鳃腔内充水,内鳃萎缩,肝脏、肠管和肾脏呈灰白色.另外,将28~29期蝌蚪分别暴露于0.2 ~2.0 mg·L-1敌百虫4个不同浓度的水体中进行慢性暴露实验,检测蝌蚪暴露28和42 d时的体重和体长以及75%个体变态所需的时间.结果表明,蝌蚪在低剂量敌百虫水体中持续暴露,其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并可导致蝌蚪身体扭曲、尾部强直性弯曲等畸型发生,蝌蚪的死亡率显著增高,作用强度呈现剂量和时间的累积效应.慢性暴露实验证明SC以下的敌百虫水体仍威胁着蝌蚪的生存.
【总页数】7页(P531-537)
【作者】马瑜;李勃;张育辉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巴山区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安710062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安710043;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巴山区
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安710062 ;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西安710043;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巴山区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5
【相关文献】
1.Pb2+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J], 王健鑫;王日昕
2.辛基酚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J], 洪燕燕;张育辉
3.双酚A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J], 牛海岗;王宏元;张育辉
4.杀虫剂敌敌畏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 [J], 王健鑫;张秋秋;王日昕
5.氟离子慢性暴露对中国林蛙蝌蚪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研究 [J], 李艳斌;柴丽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