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蝌蚪期,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合集下载

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养殖技术

林蛙养殖技术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近年来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在其主产地东北已初具规模,并且正向着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下面店铺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林蛙养殖技术吧。

林蛙全人工养殖可行吗林蛙的全人工养殖(圈养网棚养)是成功的,我们95年10月16日由市科委组织鉴定,认为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开发研究,符合生态经济理论,多层次综合利用对保护资源,加快大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解决林蛙人工养殖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该研究成果具有实用价值,由于大规模实现林蛙全人工养殖,为中国林蛙基础理论研究和育种提供了物质基础,林蛙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在高密度大面积集约化方面在国内首创,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工厂化生产黄粉虫解决了大面积林蛙养殖的人工饵料一大难题。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全人工养殖林蛙成功的要点是什么答:1、要完全模拟野生自然的生活条件,有水,有三层植被。

2、有很好的防逃措施。

3、有严密的防敌措施。

4、有充足的饵料(黄粉虫)。

5、有很好的越冬条件。

以上要点全部解决人工养蛙就会成功的,反之,如果有一点做不到,就会失败。

用日光温室无休眠养林蛙当年长到50克出栏是真的吗目前有很多人在炒这个东西。

为了自己的收入把其说的如何如何。

我们养林蛙二年出商品,也长不到50克,何必当年长50克,无休眠养殖是可以成功的。

但我们北方的寒冬不要搞这个东西,成本高,卖商品的钱还不够投入的钱。

怎样才能养好黄粉虫喂蛙答:黄粉虫是好养的,我们总结了一套方法,而黄粉虫是养林蛙的主体饲料。

有些人搞了一点虫就养蛙,喂一段时间就没有了,养林蛙就失败了。

黄粉虫是好养,繁殖也快,但要有一定的量,同步繁殖,因为它的生长周期要120天左右,要提前养好虫,做到大蛙吃大虫,小蛙吃小虫。

比如明年养蛙,今年就要开始养虫,这样才有保证用量。

春、夏、秋温度好,菜便宜,我们就多养多喂,冬天天冷,菜贵,我们就少养。

这样才能提高效益。

我国南方可以养中国林蛙和黄粉虫有很多我国南方朋友的电话,问有关林蛙人工养殖的问题,中国林蛙是我们东北东部山区的特产,必定生活在冷凉的森林里,南方的林蛙和我们东北的长白山林蛙决对不一样的,有想养殖的,可以在东北引种少量的试养。

4.2 林蛙的养殖技术

4.2 林蛙的养殖技术

第二节林蛙的养殖技术1.林蛙种类与分布概述中国林蛙,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两栖钢、无尾目、蛙科、蛙属。

别名蛤士蟆、金鸡蛤蟆、田鸡、红肚田鸡、油蛤蟆、雪蛤等,是我国东北特产的珍贵药用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在内蒙古、山西、河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有长白山亚种、甘肃亚种、康定亚种、指名亚种四个变种。

2.林蛙药用价值与应用:哈蟆油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用于病后体弱、神疲乏力、神经衰弱、肺虚咳嗽、气血不足、精力亏损、肾虚以及妇女产后出血、产后无乳等症。

价格:2012年:4800-6000元/Kg 2008年:5000元/Kg 2009年: 6400元/Kg 2010年: 9000元/Kg正品特征1:外观为不规则相重叠为弯曲的块粒片,并附有韧皮连附及黑色卵和蛤蟆油粒;特征2:水浸泡膨胀可达15倍以上;特征3:闻之微腥,嚼之味甘伪品的鉴别1:青蛙卵酷似真品,但尝之麻舌;2:蟾蜍输卵管,明太鱼精巢类似真品,但浸泡后膨胀度可区别;3:薯类伪造,外形可判断,水浸后可确定真伪哈蟆油营养价值: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B、C、E、K等,还含雌二醇等天然性激素以及锡、锌、磷、硫等微量元素特殊药膳:木瓜雪蛤、口蘑烩雪蛤、芙蓉雪蛤、银耳雪蛤、珍珠雪蛤等。

3.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前肢短而细,指尖无蹼,有4趾,后肢较大,长度为前肢的2.7倍,具有5趾,指尖有蹼,体背面呈黑褐色,腹面呈灰白色带褐斑(雄蛙)或黄白色夹橙红色斑纹(雌蛙),鼓膜区有三角形黑斑,四肢背面有显著的黑横纹。

雄蛙第一趾特殊,短而粗壮,有明显四块灰白色婚垫,生殖季节显著膨大。

4.林蛙的养殖技术(1)林蛙放养技术○1场地选择:选择有山有水,植物茂盛的地方。

林下草灌木丛生,郁闭度高湿度大,昆虫及小动物多,可提供丰富的食源和庇荫条件。

水域是林蛙产卵期、蝌蚪期生长发育或成蛙的场所。

所以养殖场要设在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森林茂密和水源充足的两山夹一沟的地带,沟底最好有一定的宽度的平坦地带,以利养殖场的建设和幼蛙上山前的捕食活动○2a.产卵池:供成蛙产卵用。

林蛙养殖技术封沟蝌蚪期阉养管理要点

林蛙养殖技术封沟蝌蚪期阉养管理要点

林蛙养殖技术封沟蝌蚪期阉养管理要点【林蛙养殖技术】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又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

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具有明显的润肺养阴、补肾益精、补脑益智等功能,是男女皆宜的保健品。

封沟养殖林蛙,蝌蚪期饲养技术不过关,易造成大量蝌蚪死亡,甚至全场性毁灭。

其主要原因有饲喂不当、管理不细、水污染、水中缺氧、放养密度过大及天敌、疾病危害等。

该期饲养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养蛙的成败。

因此,封沟养殖林蛙,蝌蚪期饲养管理是关键。

1 池塘管理、设置要精心合理蝌蚪饲养池用前要彻底消毒,原有饲养池要提前20 天用生石灰水清池消毒。

排水口要采用向池内凸起的弧形防逃网,以减小水的冲刷力,使排水时冲到网上的蝌蚪能安全游走。

池中或侧面设深30cm 左右、上口直径50cm 左右2~3 个锅底形的安全坑,以备供水中断时让蝌蚪集中其内。

饲养池底、尤其是周边要保持平坦,且池底上游向下游方向应依次渐低,以防水位变化时把蝌蚪搁浅在不平的水洼中干死。

据笔者观察,仅干死在1 个脚印中的蝌蚪少则有几十只,多则达数百只,因此,管理人员应随时平整池底周边留下的脚印。

2 放养密度要合理根据蝌蚪的日龄,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蛙卵孵化时宜放入5~6 团/平方米,孵化成蝌蚪后要疏散,15 日龄前放养密度为3000 只/平方米,15~25 日龄为2000 只/平方米,25 日龄到变态初期为1500 只/平方米左右。

疏散蝌蚪时要防止碰伤,应快速放入新水池。

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着因放养密度过大而造成水质污染、溶氧不足及争夺食物现象,中午大批蝌蚪的头部顶出水面,死亡现象较重。

这样育成的幼蛙瘦弱,当年成活率低,且下年大部分不能育成商品蛙,生产周期要推迟1 年。

3 灌水技术15 日龄前的蝌蚪,晴暖的白天要浅灌水,水深。

怎样养好中国林蛙

怎样养好中国林蛙
避免高温
在高温天气下,应增加通风换气次数,以降低养殖场内温度,保 持适宜的湿度。
防止潮湿
通风换气时应注意防止潮湿,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在墙壁和地 面,影响林蛙生长。
防止天敌侵害
封闭养殖场
为避免天敌进入养殖场, 应将养殖场殖场进行驱虫处 理,防止寄生虫对林蛙造 成危害。
饲养密度
根据养殖规模和环境条件合理调整饲 养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导致缺氧、营
养不良等问题。
饵料管理
合理安排饵料种类和投喂量,以促进 种蛙生长和繁殖。可投喂活饵料如蚯 蚓、黄粉虫等,也可添加适量的蛙类 配合饲料。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种蛙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 治疗疾病,防止疾病传播。
种蛙繁殖
01
03
繁殖季节
03 养殖环境
应选择安静、远离污染源和人类活动的地方,以 保证林蛙生长环境的安静和卫生。
养殖池设计
01 养殖池大小
根据养殖规模和林蛙生长需求设计养殖池大小, 一般以10-20平方米为宜。
02 养殖池深度
根据林蛙生长阶段和习性设计养殖池深度,一般 以1-1.5米为宜。
03 养殖池形状
养殖池形状以长方形或圆形为宜,有利于林蛙活 动和生长。
蝌蚪的营养需求。
人工饲料
使用专门为蝌蚪配制的饲料,确保 饲料营养均衡,避免使用劣质饲料 。
投喂管理
根据蝌蚪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合 理安排投喂时间和投喂量,避免过 量或不足。
04
成蛙养殖
成蛙养殖池管理
养殖池选址
选择安静、避风、向阳、近水源 的地方,利于成蛙生长和繁殖。
养殖池规格
养殖池大小适中,一般以20-30 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保
体质健壮

林蛙有怎样的生活周期

林蛙有怎样的生活周期
生长速度
幼蛙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一年内体重可增加10倍 左右。
成蛙生长
成蛙生活习性
成年的林蛙通常生活在森林中,以树栖为主,也会在地面活动。 它们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如溪流、沼泽等。
繁殖习性
每年春季是林蛙的繁殖季节,雄蛙会发出特有的叫声吸引雌蛙。 雌蛙产卵于水中或潮湿的土壤中。
生长速度与寿命
成蛙的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需要3-5年才能达到性成熟。它们的 寿命通常为5-8年,个别个体可达10年以上。
为。
生物因素
03
林蛙的冬眠和迁徙还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如繁殖需求、食物
供应等。
05
林蛙的繁殖、生长与生存 的关系
繁殖与生存的关系
繁殖是生存的关键
林蛙繁殖的目的是为了延续种群,通过产卵和孵化,确保下一代林蛙的数量和品质。只有当种群数量足够且个 体品质优良时,林蛙种群才有可能更好地生存。
繁殖与生存相互影响
林蛙有怎样的生活周期
2023-11-07
目 录
• 林蛙的繁殖与孵化 • 林蛙的变态与生长 • 林蛙的生存环境 • 林蛙的冬眠与迁徙 • 林蛙的繁殖、生长与生存的关系 • 林蛙的生活周期对人类的影响
01
林蛙的繁殖与孵化
繁殖习性
季节性繁殖
林蛙通常在春季和夏季进行繁 殖,具体时间因地区而异。它 们通常在静水区域或潮湿的草
蝌蚪生长
蝌蚪阶段
一旦孵化出蝌蚪,它们会以水中的藻类和小型水生生物为食。随着蝌蚪成长,它 们会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
变态过程
蝌蚪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会进入变态期,开始长出四肢和肺部,最终发育成成 年林蛙。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
02
林蛙的变态与生长
蝌蚪变态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林蛙养殖技术大全

中国林蛙是我国名贵的集药用、食用、保健于一身的蛙类,与猴头、熊掌、飞龙并称“四大山珍”。

中国林蛙的全身均可入药,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如何建设林蛙养殖场地。

林蛙养殖场地可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空地,如果是租借场地应选择地势略高、靠近清洁水源、水源充沛、排水畅通的地方,无污染的河水、经存放的井水、自来水均可使用。

场地四周用塑料薄膜、塑料纱网或水泥砖墙做成T形防逃网,高度在1.2米左右即可,四周拉上防鸟网,顶部覆盖遮阴网进行全封闭养殖,场内可以大量种植绿色植物进行遮阴、保湿。

场地大小以30对种蛙占地0.1~0.2亩,也就是(70~140平方米)推算,建议初养者以10对种蛙占地0.1~0.2亩的密度建场。

在封闭的场地内,可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最好再围成若干个养殖圈,以便于管理。

每个养殖圈可圈成100平方米,在养殖圈的中央开挖一个20平方米的水池,水位保持30~40cm,该池作为孵化池、蝌蚪池和变态池共用,水池的四周做成斜坡,以便变态后的幼蛙能顺利上岸;水池的进、出水要畅通,以便蝌蚪期内调节水质;整个水池应铺上塑料薄膜,待蝌蚪稍大时,可抽去薄膜。

越冬池可在封闭的场地内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建立,水位应保持在1米左右,总体要求是越大越好、越深越好。

如有条件的话,可建自动喷淋,以便在高温及干燥时喷水降温、调湿,也可进行人工喷水。

养殖场地的建设可根据具体的周边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安排,要做到保持场地荫凉、潮湿而不积水,防逃和防敌,同时,清除场地中玻璃等尖锐物,以免划破蛙皮而遭感染。

场地建好后,必须进行消毒,如果使用传统的消毒剂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时,需等毒性完全消失后,大致10天左右,方可进行养殖。

森瑞林蛙卵油片产品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的天然保健食品,它对人体会产生各种神奇的效果。

森瑞林蛙油中含丰富纯天然动物激素的作用,能促进荷尔蒙分泌,并能刺激性腺分泌激素,使人体机能恢复正常。

药性和缓,对人体无副作用。

森瑞林蛙油能治疗精亏劳损、神经衰弱、心悸失眠、流汗不止、肺虚胲嗽、产后无乳、脾胃虚弱及一切消耗性疾病。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林蛙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林蛙养殖是一种常见且盈利较高的养殖业,因其味道鲜美且养殖成本低廉而受到市场的欢迎。

本文将介绍林蛙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为创业者提供养殖林蛙的有益指导。

正文:一、选址和养殖环境林蛙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生长,选址时应选择有湖泊、水库或池塘等水源的地方,水源要保持清洁,并具备一定的水质监测和处理能力。

同时,应考虑养殖环境的通风情况,保证林蛙养殖场的空气流通,并降低成蛙的死亡率。

二、饲养管理1. 蛙苗的饲养:蛙苗需要适宜的饲料和环境来稳定自身的生长。

从出苗一周开始,初次喂食应以微小的饵料为主,过度大的饵料可能引发蛙苗的窒息。

饵料的选择包括蜂蛹、水蚯蚓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且易于蛙苗消化吸收。

2. 成蛙的饲养:成蛙的饲养要保证饲料的均衡、多样性。

常见的饲料包括小鱼、虾、蚯蚓等。

同时应考虑到蛙类嗜食天性,合理安排饲料的喂养时间和方式,避免浪费,并定期整理废饲料。

3. 水质管理:保证养殖环境的水质稳定和清洁对于林蛙的养殖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更换水源、增加活性炭过滤等方式来维持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还需监测水质中的pH值和溶解氧浓度,保证蛙类的生长和生存环境符合标准。

三、疾病防控林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常见疾病的侵袭,为了保证养殖的顺利进行,需要注重疾病预防与控制。

1. 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人群过于拥挤栽种引发疾病的传播。

2. 规范的养殖操作:准确把握养殖基本技术,比如定时更换水源、定时对底泥进行过滤等措施,以减少疾病来源和传播。

3. 定期检查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蛙类健康体检,注意寻找并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加强蛙类的免疫力,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四、市场前景林龟养殖是一项利润丰厚的养殖业务。

林蛙的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旺盛。

在养殖成本方面,与其他养殖业相比,林蛙的养殖投入相对较低。

因此,林蛙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林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林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林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指在养殖林蛙时需要关注的一些方法和事项,包括饲养环境、饲料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

本文通过对于林蛙的生态习性和养殖需求的分析,提供了一些常用且有效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有意从事林蛙养殖的人们有所帮助。

正文:引言林蛙是一种适应性广泛,喜欢栖息在湿润环境下生活的爬行动物。

其需求的饲养环境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养殖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林蛙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林蛙养殖爱好者有所帮助。

1. 养殖环境选择林蛙的养殖环境选择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林蛙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中活动,所以养殖场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并且保持较高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为宜。

其次要保证空气流通,以维持充足的氧气供应和排除污浊空气。

2. 饲料管理林蛙是肉食动物,主要以昆虫、节肢动物及小型爬行动物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饲料,如蝇幼虫、蟋蟀、蚓虫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添加鸟蛋或肉类制品等。

3. 关注健康状况防止疾病是林蛙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定期观察林蛙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异常现象,进行适当的处理。

对于常见的疾病,如传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可以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定期清理饲养环境,防止因脏乱引起疾病患病。

4. 繁殖与繁育林蛙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在养殖中应重视繁殖工作。

优质种蛙的选取可以提高繁殖后代的质量。

在蛙卵孵化期,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蛙卵的孵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幼蛙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幼蛙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合理的饲料,以促进其成长和发育。

5. 注意环境保护在进行林蛙养殖的同时,也要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

林蛙是一种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环境维护和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在养殖林蛙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对外界环境造成过多的破坏,并密切关注相关环保政策和法规。

结论通过对林蛙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林蛙的养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关注许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蛙蝌蚪期,幼蛙及成蛙的喂养
蝌蚪孵出后,首先吃包卵的卵膜,卵膜吃7—10天,吃完后再开始吃饵料,一般将7份玉米面和3份豆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后呈稍干状喂蝌蚪即可。

喂的时候将饵料直接投放到水中即可。

蝌蚪经过50天左右的喂养就变成幼蛙,登陆上岸,变成幼蛙以后就要吃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

只要温度适宜,小蛙就开始活动捕虫,每天用小黄粉虫或蛆虫饲喂,喂时将虫直接撒在蛙场四周的地面上。

实际养殖中,一般采用繁育黄粉虫或蝇蛆来喂养幼蛙及成蛙,黄粉虫用稻壳繁养,蝇蛆可用1份猪、牛、羊血(任意一种)兑40—50份水加入少量稻壳或玉米面放到室外的缸、盆、水泥池、土池中,3—5天自然产出大量的蛆,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来得快,数
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