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音乐鉴赏
卡门序曲赏析

卡门序曲赏析
《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完成于1874年,它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歌剧。
该剧讲述了吉普赛姑娘卡门与军曹霍塞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热情、奔放的吉普赛民族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俗。
序曲采用了回旋曲式,快板,2/4拍。
一开始,由木管与弦乐引出哀婉的旋律,描写斗牛场内观众等待比赛开始时的情景。
乐队缓缓奏出序曲的主题,哀愁悲凉,表现了吉普赛女郎卡门悲剧性的命运。
整个序曲基本建立在两个主题之上,第一个主题艾克斯弦乐的轻盈活泼,描绘出春意盎然的欢乐情景,;第二个主题由长笛和单簧管演奏,生动地刻画出卡门婀娜多姿的形象。
以上两个主题贯穿全曲,通过不同的乐器以及不同的强弱、速度、音色等手法来谱成优美的旋律。
该序曲的旋律来自歌剧第二幕中斗牛士埃斯卡米罗所唱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歌曲的旋律爽朗热烈,充分体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
乐队在演奏时运用了多种音色手法,使音乐的情感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该序曲的节奏紧凑,具有明显的舞蹈特征,描绘出吉普赛人热闹欢腾的场面。
序曲中还运用了戏剧性手法,通过音乐的变化和对比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矛盾冲突,为全剧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卡门序曲》是一部充满生命力和情感表现力的音乐作品,它通过优美的旋律、音色手法和戏剧性手法等手段,描绘出吉普赛民族独特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俗,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悲剧性命运。
歌剧《卡门》 之音乐鉴赏

歌剧《卡门》之音乐鉴赏WZMC2010姓名:学号:歌剧《卡门》之音乐鉴赏《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
作曲家比才的代表作品——歌剧《卡门》,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
作为法国杰出的作曲家,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
(一)内容介绍四幕歌剧《卡门》是梅拉克和阿莱维根据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这部歌剧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它以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
《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
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
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
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着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剀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
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二)作品分析《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
卡门鉴赏2000字

卡门鉴赏2000字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所创作的歌剧作品,创作于1874年。
这部歌剧讲述了一个热情的吉普赛女子卡门与叛逆的男子唐·何塞之
间的爱情故事。
它表现了热情、欲望和追求自由的气息,是一部充满
活力和感性的作品。
歌剧的开头描绘了一群男子在工作中唱歌,其中的唐·何塞显得
十分不情愿,因为他更喜欢自己的吉他和在荒野上漫游的自由生活。
他的一次出任务过程中,遇到了吉普赛女子卡门,她的热情和性感吸
引了唐·何塞。
在她的影响下,他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跟随她去过着
放荡不羁的生活。
卡门的舞蹈和歌声表现了她的自由和对生活的激情,同时也表达
了她的欲望。
她不断地吸引着男人们的注意,但她的心却只属于
唐·何塞。
唐·何塞也爱她,但他的爱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的本性,他仍然渴望着自由,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和欲望渐渐地使他沉迷于自己
的梦想之中。
他对卡门的爱逐渐变成了控制和占有,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歌剧《卡门》运用了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其中一些深受欢迎。
比如说,“《卡门》组曲”中的第一、二乐章富有激情和力量,表现了卡门的性感、热情和自由。
第三、四乐章通过表现唐·何塞的恐惧和担心,以及他对于卡门的思念和深情,较为温柔而深情。
这使得这部歌剧弥漫着强烈的感性气息,非常打动人心。
总之,《卡门》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歌剧,它展示了人性我们欲望和追求自由的种种表现,同情又刺激人心,其音乐也是十分出色的。
如果您对古典音乐感兴趣,那么它肯定是不容错过的。
高中音乐_歌剧《卡门》赏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歌剧《卡门》赏析学情分析1、学生在学习歌剧《卡门》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在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了一些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需要的音乐的基本要素。
2、学生刚开始对歌剧会产生排异的情绪,如果在了解故事情节的情况下,加上对音乐要素的敏感性,或许会越来越喜欢听。
希望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慢慢地了解歌剧,喜欢上歌剧。
效果分析本节课学习后;1.同学们可以通过自主组织课堂讨论,运用发现法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的快乐。
基本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
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力。
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2. 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音乐表演活动中,大胆的表现,大胆的展示;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教材分析本课是湖南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音乐的戏剧—歌剧《卡门》赏析。
这是一节以感受、体验、鉴赏为主的欣赏课。
通过听赏歌剧《卡门》,使学生了解歌剧这一体裁的主要特征,体验歌剧唱段的深刻内涵和韵味,从而培养学生对歌剧艺术的兴趣,增进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评测练习连线题旋律富有歌唱性咏叹调速度自由旋律简单特定的曲式宣叙调乐句不规整有讲究的伴奏教学反思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
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
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卡门序曲的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音乐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国作曲家比才及其代表作品《卡门》。
2. 通过欣赏《卡门序曲》,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感受《卡门序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了解《卡门序曲》的背景及创作背景。
教学难点:1. 欣赏《卡门序曲》时,如何把握作品的情感表达。
2. 分析《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法国作曲家比才及其代表作品《卡门》。
2. 提问:同学们对《卡门》有什么了解?有哪些感兴趣的地方?二、欣赏《卡门序曲》1. 播放《卡门序曲》音乐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情感?能否描述一下?三、分析《卡门序曲》1. 教师讲解《卡门序曲》的背景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2. 分析《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组织形式。
3. 提问:同学们在欣赏《卡门序曲》时,如何把握作品的情感表达?四、课堂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分别讨论以下问题:a. 《卡门序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b. 《卡门序曲》的背景及创作背景;c. 《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d. 如何把握《卡门序曲》的情感表达。
2.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卡门序曲》的音乐风格、特点及创作背景。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卡门序曲》,让学生了解了法国作曲家比才及其代表作品《卡门》。
在欣赏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特点,了解了作品的背景及创作背景。
通过课堂活动,学生提高了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卡门序曲》中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欣赏教案

《卡门序曲》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无疑是西方管弦乐作品中最为著名、最为受欢迎的序曲之一。
其音乐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和音乐家,每一次演出都会激起无限的共鸣和感受。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深入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从中领悟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在欣赏《卡门序曲》这个经典的音乐作品时,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呢?下面,就结合乔治·比才的《卡门序曲》,来探究音乐欣赏的本质。
一、歌剧中的启示《卡门序曲》是著名歌剧《卡门》的序曲,歌剧以主人公卡门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女色斗士卡门与军官何塞之间的悲剧恋情。
歌剧的结尾,卡门被何塞所杀,预示着她的命运的悲剧性和预言性。
正是这种悲剧 tragedy 的情感内核,也寄托了民族情感与自然情感的统合。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要深刻地理解作曲家在这首曲子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让音乐之美更深入人心。
二、旋律的优美《卡门序曲》的旋律极为优美,童谣般的轻快旋律引人入胜,特别是弦乐和木管乐器形成的甜美旋律,让人感受到无限的柔情与美好。
整个序曲由热情洋溢的舞曲和忧郁沉闷的副主题组成。
这种旋律可以让听众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这体现了乔治·比才杰出的作曲才华,更向人们展示了音乐的魅力和艺术性。
三、对比的魅力旋律和灵魂并不是音乐的全部,乐曲的对比也给人带来了深刻印象。
比如,序曲的其中一段短暂的“福音曲”与其他旋律呈鲜明对比,突出了旋律之间的微妙和巧妙的对比调和。
在音乐欣赏中,注意到这些对比之处,从而对音乐的意境有更深层次的领悟,体味音乐的魅力,提高卓越的鉴赏力。
四、表现力的张力《卡门序曲》的乐器组合非常完美,演奏过程中极具表现力。
特别是鼓点和铜管乐器,加强了音乐的节奏感,我感觉整个乐曲浑然天成、统一和一致,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这种表现力的张力,也是音乐所具有的特质之一。
《卡门序曲》的魅力不仅在于旋律的优美,更在于乐曲所包含的情感故事、对比魅力和表现力的张力等方面。
卡门鉴赏2000字

卡门鉴赏2000字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创作的歌剧,首演于1875年。
作品以描绘桑巴音乐和西班牙风情见长,并且融合了歌舞和情感故事。
本剧的故事背景是在西班牙塞维利亚,讲述了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卡門和士兵唐·何塞之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卡门是个自
由自在的吉普赛女郎,在半街头上为自己唱歌跳舞取得观众的掌声,而唐·何塞则是军营的一名士兵,在一次抓捕卡门的任
务中,两人擦出了火花并展开了一段热烈的、纠缠不清的恋爱。
本剧的音乐风格非常丰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描绘西班牙风情的部分。
比才在音乐中引用了许多西班牙的民歌、民间乐器甚至是旋律节奏等元素,让整个歌剧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此外,《卡门》的音乐中还融合了大量的情感故事,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卡门的辞世之歌——《卡门之歌》。
这首曲目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感人至深的歌词,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在这首歌曲中,卡门在面临死亡时回顾了自己生命中所有的经历和感受,这样的情感表达极具感染力。
总的来说,乔治·比才的《卡门》是一部音乐和情感完美结合
的经典歌剧。
它不仅是西班牙音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成为了世界音乐的经典之一。
在音乐节目、音乐会和歌剧院中都会频繁上演,为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音乐之旅。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卡门序曲》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学习音乐鉴赏时,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各种古典音乐,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而在很多课程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卡门序曲》成为了主要内容之一。
《卡门》是法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比才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卡门序曲》作为这部歌剧的开场曲,其音乐风格大胆、热情、富有情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能够对该曲进行深入的鉴赏,有助于提升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我们需要对《卡门序曲》的基本元素进行分析。
此曲由多个段落组成,整首曲子的速度逐渐加快,节奏变得更为强烈,这暗示了剧情的紧张发展。
在和声方面,其使用了大量充满热情和欢乐的旋律,跳跃的变奏和强力的节奏感,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我们需要对《卡门序曲》的音乐形式进行研究。
此曲采用了串联式音乐形式。
最初,乐曲以轻柔的背景旋律开头,然后逐渐加强,开展出大胆的主旋律。
此后,该曲的节奏加快,加强了对主旋律的强调,从而高潮迭起,形成强烈的音乐效果。
整首曲子音乐情感的高低起伏,让人们在听,看,感受,想象和理解中得到提升和升华。
我们需要分析《卡门序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帕萨里尼一直认为,《卡门序曲》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序曲之一。
它凸显了比才的音乐才华和作曲风格,同时具有非常高的音乐艺术价值。
乔治·比才在19世纪离世后,其音乐再次受到关注,更让人们重温了其音乐创作的辉煌历史,并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了其优秀作品的魅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卡门序曲》的学习和鉴赏,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加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对音乐的理解。
《卡门序曲》的音乐风格独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独特的音乐音调和变化节奏拉近了观众和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让人们深入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着的情感。
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卡门序曲》是一首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能够帮助音乐学习者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该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其艺术价值都非常突出,能够带给我们无限的音乐魅力和心灵的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ewaf[引言]:《卡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之一,也是19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
它以其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丰富巧妙的和声配器手法以及强烈感人的戏剧性发展,把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部歌剧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比才通过对女主人公卡门独立不羁的性格刻画,强烈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思想,满腔热情地讴歌了自由,体现了他对全部生活的坚定信念。
因比才的改革,法国的歌剧更加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在世界的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一重要席位。
尤其他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后辈写实派颇具影响力。
而《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卡门》不但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促进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
一、关于比才比才(Georges Bizet 佐治·比才,原名亚历山大·塞扎尔·莱奥波德·比才,1838-1875)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
歌剧《卡门》是他一生创作中最优秀、最伟大的作品。
这部歌剧的音乐语言生动鲜明,和声配器巧妙,戏剧情节发展非常感人。
比才的音乐朴实、明朗、流畅,常以乐观精神展示生活中的矛盾,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比才只活了37岁,但留下的丰富音乐遗产的价值确是难以估量。
作为法国杰出的作曲家,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
二、剧情简介烟草厂女工卡门是一个美丽迷人而性格浪漫倔强,放荡不羁的吉普赛姑娘,工厂下班时,她看到了在广场站岗的军曹唐.霍塞,对他一见钟情,于是,卡门便运用了她罕有的女性的魅力来诱惑唐.霍塞,致使霍塞忘记了他原来的情人米卡埃拉而坠入卡门的情网。
一天,在广场上,卡门因与人打架伤人而被捕入狱,而霍塞因深深爱上了卡门,在押解的途中又被卡门的美貌和花言巧语所打动,逐私自放走了卡门,霍塞因此而丢掉了军职而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集团,但可怜的霍塞此时才发现卡门已经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诺,于是导致霍塞与埃斯卡米诺之间的决斗。
在决斗中卡门又明显地袒护埃斯卡米诺,这更使霍塞简直无法忍受。
在盛大而热烈的斗牛场面中,正当卡门为埃斯卡米诺的胜利而欢呼时,霍塞在斗牛场的一角找到了卡门。
他请求卡门能回心转意,但倔强的卡门此时已经被那个英勇的斗牛士埃斯卡米诺所倾倒,在霍塞拔剑威胁之下,她仍断然拒绝了他的爱情,最后终于死在霍塞的剑下。
三、音乐特色分析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其中烟厂女工们吵架的合唱形象逼真,引人人胜;群众欢度节日的合唱欢快热烈,色彩缤纷。
歌剧着力刻画了女主人公卡门鲜明而复杂的性格。
剧中描写卡门的主导动机,又称为“命运动机”,这个具有匈牙利或吉卜赛音阶特征(包含两个增二度)的动机贯穿于全剧,在关键处不断地预示或点明这部歌剧悲剧的结局。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
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
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
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
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
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行板、d小调转F大调、2/4拍子,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
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为快板、3/8 拍子,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选自第二幕中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有活力的主旋律。
第二幕中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诺答谢和欢迎崇拜他的群众而唱的一首歌。
它采用单二部曲式(主、副歌形式)与分节歌的结合,雄壮的音调,有力的节奏宛若一首凯旋的进行曲。
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
第三幕占卜一场,卡门与两位女伴的三重唱,对卡门作了深刻的心理刻画。
歌曲采用回旋曲的形式,对比的几个插部,调式,调性和节拍都与主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由卡门唱出的“不管洗多少遍,这些无情的纸牌,总告诉你死!”这深沉而哀伤的内心独自,进一步揭示出卡门的悲剧命运。
其中著名的《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
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
第四幕终场的二重唱,卡门音调冰冷和坚定的语气与霍塞先是热烈、转而析求,最后绝望的旋律形成尖锐对比,具有扣人心弦的悲剧力量和强烈而紧张的戏剧性。
正像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
四、作品分析比才用自己的生动音乐为《卡门》注入灼热的南欧色调和浓郁的西班牙风情。
在喧闹的塞维利亚街头和人声鼎沸的斗牛喝彩背后,演绎着一出令人惊诧的情爱悲剧。
龙骑兵何塞受卡门诱惑,拜倒在卡门裙下。
但两人发生龃龉,何塞以死要挟,卡门拒不屈从,最终导致惨剧。
直截了当的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配以光彩夺目的音乐和节奏铿锵的舞蹈。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连续观赏《卡门》二十次之多,他的一席话至今仍保留着当时因兴奋异常而忘乎所以的口吻:“这音乐令人愉快,但并非法式或德式的愉快,而是非洲的愉快。
宿命笼罩着它;它的快乐短暂、突然、不求谅解。
我羡慕比才有勇气表达这种欧洲文雅音乐先前没有语言可以表达的感性——这种更为南方、棕黑、烧灼的感性……还有爱情,被移到大自然中的爱情!爱情作为一种命运,一种灾难,讽刺、直白、残酷,就像大自然本身!结束这部作品的唐·何塞的最后喊叫——‘是我杀死了她,我……我亲爱的卡门!’,如此严峻、如此可怕地表现出构成爱情核心的悲剧性反讽,我从来没有见过。
”到底是精通音乐的大思想家。
尼采以其典型的尖锐感受力,一针见血地击中了歌剧《卡门》的实质。
不错,《卡门》写的是爱情。
但是,《卡门》不仅仅是在写爱情。
或者说,《卡门》中的爱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
它通过爱情,写出了感性生命的不可预测与不可捉摸,也连带写出了人生命运的乖戾、盲目和无情。
卡门,一个吉普赛女郎,美貌泼辣,桀骜不驯。
她是所有男人的猎物,又是所有男性的陷阱。
何塞,一个普通士兵,循规蹈矩,恪尽职守。
但他不自觉走入卡门的魔圈,厄运从此缠身,直至走向毁灭。
这就是感性生命的原初状态——“南方、棕黑、烧灼”;这也就是爱情的本真原型——“讽刺、直白、残酷”。
然而,在歌剧《卡门》中,残酷的生活真实和刺目的道德悖论却从不给人以压抑和沉重的感觉。
这必须归功于比才的音乐才智和敏锐判断力。
“命运”的主导动机是不祥而阴沉的,但难得在音乐中刻意渲染,而且常常跟随卡门的身影,一变转型为小鸟式的轻盈灵活。
卡门的音乐配置始终充满半音的诱惑和舞曲的节律,其音乐勾人魂魄的魅力否决了观众对她进行正统道德判断的可能。
何塞令人同情又让人唾弃,比才利用音乐的色调变化充分展示了他的犹豫,无奈,情不自禁,痛不欲生,以及最后的歇斯底里。
就连有点让人讨厌的斗牛士,比才也通过一曲雄健豪放的《斗牛士之歌》,使这个没有多少戏剧分量的人物在观众脑海中打下深深印记。
歌剧《卡门》通过这种“举重若轻”的处理,以轻松自如和明快干练的笔调描绘出一幅灼热的南国生活画面。
如本文开头所言,这种黑白互衬、明暗相映、正反交错正是《卡门》最突出的艺术特质。
《卡门》揭示出人生正面价值(爱情与自由)与负面威胁(堕落与死亡)具有反讽意味的相辅相成。
它以逼真的写实展现出人性的辩证悲剧,但绝无半分多余的浪漫眼泪。
这得力于作曲家能以超然物外而又体贴入微的心态对待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和每一个情境。
为此,比才在《卡门》中获得了堪与莫扎特媲美的成就。
《卡门》在莫扎特辞世八十余年后,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再现了莫扎特般的智慧,同时又预示了真实主义的来临。
透亮的莫扎特与棕黑的真实主义,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范畴在《卡门》中碰头相遇。
出现这个奇迹,在整个歌剧史中仅此一次。
五、总结总之,《卡门》是一部生动的音乐文学,它用音乐鲜明地刻画出性格相异的人物形象,并且集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
《卡门》的音乐始终紧密配合着舞台动作,中间没有静止的音乐场景。
剧中进行曲、咏叹调、舞曲等交替出现,乐曲爽朗流畅,具有炽热的西班牙音乐特色。
所有这些音乐又通过严谨的戏剧逻辑组合为一体,紧凑而简练,表现了真实的生活,使其成为雅俗共赏、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一部伟大作品。
这部歌剧还包含了许多首在音乐会最常见的选曲,最著名的是序曲和“哈巴涅拉舞曲”,重要唱段如“米凯拉的咏叹调”、“花之歌”和“斗牛士之歌”等都是歌剧文献中最精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