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式婚礼

访谈式婚礼
访谈式婚礼

08.6.15的访谈式婚礼

根据多年婚礼主持的经验,我发现现在参加婚礼的人群中不少的宾客对新人的情感历程都不了解,如果婚礼仪式没有任何特色的话,那千篇一律的婚礼仪式将使宾客感到乏味,这时的主题婚礼与访谈婚礼就应运而生了。

做访谈的婚礼的两大要素是:

一:对新人的性格、生活、情感历程具备一定的了解,做到有话题可聊。二:新人非常健谈,可以和主持人猜出火花。

掌握了这两大要素,就可以从新人的爱情故事里提炼出来一些新人愿意说;大家乐意听的婚礼素材。我一般会采取问答的形式推进流程,以6. 15婚礼的问题举例:

1:认识的时间地点?

2:因为什么认识的?

3:当初见到对方的第一眼的感觉是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

4:谁先向对方发起的爱情攻势?

5:结婚的请求是谁先向对方提出的?

6:印象中,对方做的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或意外的惊喜?

7:互相称呼对方最多的称谓?比如说:亲爱的;老婆;老公;媳妇;孩儿他妈;还有老郭,小王,等等。

8:最欣赏对方的哪一点?

9:最希望对方改进的一点?

10:你觉得你们属于那个类型:互补型、默契型、男耕女织、针锋相对型?新人举例说明。

11:此时最想和对方说的一句话?

12:把你们的爱情比喻成一个季节,你们觉得是春、夏、秋、冬?

通过以上访谈问答的形式,带大家走进一对儿新人的情路世界里,让我们了解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的点点滴滴。同时也会爆料一些他们感情生活中的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

想办婚礼的新人不妨试试这种方式,应该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和意外的惊喜哟!

访谈式婚礼的总结

默认分类2008-05-08 21:55:08 阅读297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4月20日,我在梅江南小岛酒楼作了一场访谈式婚礼。这个形式的典礼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尝试的。早在去年的11月,我的朋友宋炜老师就跟我预订了这场婚礼。从12月开始,我们俩便开始了前期的筹备。

听朋友说,曾经有同行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但是效果不是理想。如何能够达到新人的满意,来宾的满意,以及自我的满意成为我俩思考的问题。据了解,曾经进行过尝试的同行,是一个人在台上与新人交流,而且过分的依赖主持人与新人彼此之间的表述。使得现场来宾从注意力上投入的不足。

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我们的婚礼主持人都是业余出身,新闻访谈的功力不足,不具备人家崔永元、白岩松的访谈水平,所以提出来的问题不够尖锐,不能抓人,对来宾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此外,我们的新人绝大多数都鲜有舞台的经验,上台后精神紧张,加之个人的表现力并不突出,使得访谈的效果大打折扣。

为此,我们也是周密策划,一方面,对典礼的程序进行设计安排,与我沟通后敲定细节。我们考虑:曾经尝试过的访谈式婚礼,都是主持人一个人在台上与新人交流,缺少必要的铺垫。所以我们将采取双人主持的形式,在访谈中主持人与新人实行男女对搭。我们俩都为对方将要进行的提问做好铺垫,也为新人的表述进行小结。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现场形式的单调,我们决定以PPT作为一个线索贯穿典礼全过程,由此来引出访谈的内容,并穿插各项节目的进行。宋炜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新人的资料,对新人以及新人的父母、朋友进行背对背的视频采访,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典礼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

其间,在4月初,我曾经和王纲老师谈起这个典礼。王老师对这个新颖的形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且和我就典礼的整体思路进行了探讨。王老师的意见是:第一,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充分;第二,主持人的访谈思路要清晰;第三,要和新人进行详细的彩排,模拟现场效果。

我们俩能想到的,该做的准备工作都作了。我们俩的思路是不是清晰,我也不知道了,哈哈。至于彩排,模拟现场,还是拉倒吧,实在是没空了。我们还是和新人坐在一起,简单的沟通了一下。就这么顶着走吧!

20日那天还下雨了,我狂奔了两场之后,于5点半赶到小岛酒楼。这倒霉天气,我愣没有迟到,嗬嗬,好兆头啊!宋老师已经把现场都安排就绪了,我们按照预想的时间顺利开场。

整场典礼基本上是按照我们俩的设想一步步进行的,来宾们也给予了很好的配合,掌声不断,这也给了我们俩极大的鼓舞。

礼成后,我立即找到了婚礼的摄像师,询问镜头中的视频效果。李飞、沈振刚两位摄像老师也对这个典礼的形式和效果给予了肯定。我们俩这才踏实了一点。

五一节的假期忙过去了,我拿到了光盘后,静下来自己认真审视典礼,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第一,在筹备工作中,还有很多可以关注的点,没能够充分的挖掘出来;第二,在访谈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话题,还有待于探讨;第三,在双人主持的配合中,还有不够协调、默契的地方;第四,在现场来宾的参与度上,还有待于提高。

总之,迈出了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也许新人对于婚礼是满意的,来宾感觉婚礼是新颖的,但是我们自己必须要清醒地看到不足之处。有反思才会有提升啊!下半年,还有一个这样的婚礼了,希望做的更好。

给自己鼓鼓劲,加油!

汉式婚礼主持词

开场舞:水袖舞蹈 1、礼乐开场: 司仪:各位宾朋,李褚二府联姻盛典正式开始!鸣——钟——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幅员三千里,上下五千年。风雅颂,荡气回肠;周六礼,龙凤呈祥。各位长辈、各位嘉宾、各位亲友,万福金安!今日乃年月日,我们共聚一堂,同贺李府公子李振华、褚府千金褚文娟联姻之喜。《左传》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服章实乃我华夏民族文化之精髓,今日一对新人着汉服、寻周制,整我额冠,抚我霓(ni)裳,意为重现我炎黄华美之衣冠,弘扬我中华典雅之仪范。良辰吉时已至,请司礼者各司其职,执事者各执其事。各位宾朋,掌声同迎新婿新妇入喜堂。 (新婿新妇入场——向司仪行礼——向观众行礼——站毕) 2、沃盥(guan)礼天: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金堂双璧合,预祝万桃春, 请室者进冠,示人行沃盥(guan)之礼。 (侍者呈上两盥,另两名侍者向盥里倒水,新婿新妇洗手,擦拭,侍者退场)4、同牢礼:请新人入席。男西女东,取阴阳交替之意。各位宾朋,在我国古代的礼仪中,同牢而食,合卺而饮是婚礼的重中之重。它所蕴含的是夫妻二人尊卑一体,同甘共苦之意。新人行同牢之礼。古有遗训,男女自七岁时坐不同席、食不共器,以示男女有别,直至新婚当日,夫妻二人同牢而食,以示共同生活之开始。今后夫妻二人应当相互信任、形影不离、休憩相关、命运相连! (新婿新妇在指引下跪在几案旁,由赞者指引二人同吃)

5、合卺礼:新人行合卺之礼。合卺酒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表示二人今后要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同时寓意夫妻二人合二为一,永结同心。新人执酒盏、进酒馔;礼者换酒盏,新人执酒盏、进酒馔。请新人“合卺而饮”,与子同衣、与子同食,此酒此行,此生不渝!新人——起—— (新婿新妇在礼者指引下喝酒——换酒盏——喝酒——喝酒——合卺——) 6、解缨结发:汉式婚礼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人体根本,永恒珍惜,今日成婚,记我先祖,延续宗族这是具有汉民族性格的优美仪式,请新婿新妇行解缨结发之礼! 红缨一缕,系男儿思念铁骨柔肠。两簇青丝,情相悦共结百年同心!解缨结发礼成! (侍者呈上器物,新人相互剪下一缕头发,用红缨系好,放入锦囊中,然后两人一起封锦囊。) 7、互换信物《诗经》中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为回报,永以为好也”,大意是说你给我一个木瓜,我还你一块美玉,不是回报,而是愿永结同好之意。夫妻之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今日新婿新妇,互换家传信物以示心诚。新婿为新妇佩戴玉镯,玉镯不但有驱邪避恶、祈佑平安之意,自古更是爱情忠贞不渝之象征。新妇为新婿佩戴玉佩,古人云:“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此外玉佩更是夫妇二人永恒誓约之证物! (侍者呈上信物,新人互相佩戴信物待司仪说完,侍者呈上诗词本,二人共读誓词)

西式婚礼司仪主持词(最新版)

编号:YB-JH-0360 ( 演讲稿)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西式婚礼司仪主持词(最新版) The speech drafts have the functions of propaganda, agitation, education and appreciation, making them convinced and empathizing in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西式婚礼司仪主持词(最新版) 本演讲稿作用为: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 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 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本内容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使用。 西式婚礼司仪主持词 公元20XX年4月30日XX先生XXX女士浪漫婚礼现在开始(1开场音乐) 1【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非常荣幸与现场的所有嘉宾,一起来见证一对新人盛大的结婚典礼仪式,我是主持人殿民,首先我代表今天的两位新人,以及他们双方的家长,向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结婚典礼的所有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 记得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上辈子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人上辈子的一千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相识。 我们的新郎新娘,他们成长在同一座城市,呼吸着同一种空气,

汉文化婚礼策划

有喜庆今世缘 “琴瑟在御” 泰州大型汉服婚礼方案

目录 一、活动主题 (1) 二、活动宗旨 (1) 三、活动背景 (1) 四、活动对象 (2) 五、活动时间 (2) 六、活动组织 (2) 七、活动流程 (2) 八、活动亮点 (3) 九、活动意义 (3) 十、赞助费用 (4) 十一、媒体宣传 (4) 附件: (5)

有喜庆今世缘“琴瑟在御”泰州大型汉服集体婚礼 二、活动宗旨 泰州大型汉服集体婚礼以弘扬汉文化,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宗旨,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以婚礼的形式集中展现出来。让社会群众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从而产生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建设。 婚礼是“礼之本”。举办汉式婚礼,是遵从先辈的传统,穿上交领、胡袖,并有长长拖尾的绚丽汉服举行婚礼,可以领悟到汉民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白头偕老的婚姻内涵,民族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都会在这一刻油然而生。对于参与者来说是十分难忘的回忆。 三、活动背景 泰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北翼,是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之一。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泰州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 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经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我们的礼仪文化灿烂文明、别具一格,我们的汉族服饰优雅尊贵、尽显风度。在全球化经济与文化效果日益显现的今天,一个民族的语言、服饰成为了自身文化认同和软实力的体现。汉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汉服也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而复兴。 此次大型汉服集体婚礼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与民族特色集中起来并以婚礼的形式完美展现,让青年切身感受中国领先于世界的民族风采。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习俗中国婚礼文化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中国婚礼习俗仪式,中国婚礼流程,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 1.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从传统婚庆习俗到现代的变迁

从传统婚庆习俗到现代的变迁 从古至今婚礼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或者一个中国家庭来说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午后为大”从这些也不难看出中国对于繁衍生息,传宗接代的重视,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对于婚礼给予无限的期望,同时也希望盛大的婚礼能为新人,或者整个家庭带来好运与吉祥,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里传承下来了无数婚礼习俗。而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民族又有不同的习俗。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变迁,婚庆习俗也在不断变化。希望通过本文可以对婚庆习俗的变迁有个透彻的分析与解释。 中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因此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后来演化为婚礼。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传统婚礼习俗总以大红色烘托着喜庆、热烈的气氛。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的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 传统的婚礼习俗包括: 1、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六礼:是指由求亲、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 4、闹洞房: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5、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6、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姊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姊妹

汉式周制婚礼文案

2011.04.10 ~ 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我们恭谨庄严的汉式周制婚礼本帖最后由如雷贯耳于 2011-3-5 22:58 编辑 婚礼主题:汉式周制婚礼 相识日期:2009年7月12日 相恋日期:2010年1月19日 登记日期:2010年9月10日 婚礼日期:2011年4月10日 婚礼男主角:图图 婚礼女主角:小熊 婚礼伴郎(御):图图的准堂妹夫 婚礼伴娘(媵):小熊的表妹 婚礼侍从:汉连堂同袍 仪式酒店:香洲花园空中乐园 婚礼布置:八月婚典 婚礼策划:八月婚典 婚礼摄像:双机+摇臂,八月推荐 婚礼主持:八月推荐 婚礼跟妆:马燕(海蓝造型) 婚礼摄影:大个 婚礼婚车:奔驰SLK350+千禧奔 婚纱摄影:索菲新娘 婚纱:奢羽

? 还在念书的时候,在电视上看过成都一场汉式婚礼的报道,印象极为深刻。幸运的是,对这种古朴,庄重,安静的婚礼,图图也极为向往。做汉婚的决定之前,我们也有所顾虑,主要是担心宾客已经熟悉了西式婚礼,对这种身着古服又安静缓慢的汉婚仪式,会觉得矫情做作。但是大连并非没有汉婚的先例,作为炎黄子孙,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至少前几场汉婚的宾客对于这种婚礼模式还是认可并且饶有兴致的。幸运的是,双方父母也非常赞成我们的做法,我们没有了家庭的压力,可以轻装上阵,实现我多年的夙愿。 凤冠:S&L 工作室定做 婚戒:I DO 汉服+翘头履:七七坊定做 ?

礼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虽有贵贱、尊卑、亲疏的阶级痕迹,却不能否认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根基。汉式婚礼被称为“礼之本”,汉族子孙订立婚约结为夫妇,严遵古礼,谨慎郑重,不嬉戏,视两姓之婚约崇高而神圣。汉式婚礼的风格大体上可以分为汉式周制、汉式唐制、汉式南风、汉式明制,周制朴素典雅,唐制华彰雍容,南风温婉动人,明制绚烂丰富。在各种风格中,我们偏爱汉式周制婚礼,虽没有红红火火的热闹气氛,同牢合卺结发这些严肃不喧闹的仪式,也依然温柔并且有力。那种云淡风轻又勤恳慎重的周制之仪,也多少满足我们俩人心中小小的虚荣的所谓“士人情怀”吧。 汉式周制婚礼正婚礼可分为沃盥、同牢合卺、解缨结发、执手叩拜等环节。“沃盥”是行礼前的清洁活动,新婿新妇应净手,表示对婚礼的尊重。“同牢合卺”是正婚礼中最主要的部分,通俗的说就是新婿新妇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喝酒。《礼记·内则》有云:“男女七岁坐不同席,食不同器”,而自结婚之日起,新婿新妇就可以在同席吃饭了,所以称为同牢。同牢的仪式中,需要新婿新妇分别吃黍(黄米)、稷(小米)、肺(猪肺),食前需要先祭天。合卺即是喝合卺酒,汉婚中的合卺酒不是通俗意义上的交杯酒。将一个葫芦状的匏分为两半,新婿新妇各拿一半,中间用红绳连起,瓢中盛满酒,新婿新妇喝一半酒,然后将瓢交换,喝另一半,这就是合卺。“解缨结发”就是将新婿新妇的头发各剪一缕,结成一束,结发夫妻由此而来。最后还有执手和叩

西式婚礼流程及主持词

西式婚礼流程及主持词 1.(开场)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 在这美好温暖的日子里,作为今天婚礼的主持人,当我手持话筒站在这里,我深感荣幸。各位亲朋好友,怀着一颗颗真诚祝福的心情,带着满满的深情厚意,从百忙中赶来参加婚礼。 在这美好时刻请允许我代表二位新人他们的父母对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也许是缘分,也许是上天早巳注定,两条爱情的平衡线穿过茫茫人海今天就要交汇在一起了,XX-5-25在xx大酒店,一场甜蜜温馨的婚礼开始了。鼓乐敲起来(灯光灭) 2.(请新郎和新娘)来宾们,现在请大家用热烈掌声有请今天的男主人公新郎登场,新郎xx先生向全场挥手致意表示感谢。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现在请大家把目光投向幸福之门,用最热烈掌声欢迎新娘入场。(新郎过去从新娘家人手中接新娘,站好)沐浴在幸福甜蜜之中的新郎和新娘、手挽着手,面带着微笑走上舞台。大家掌声响起来。(上台) 在大家的掌声中,在来宾的祝福声中,新郎新娘闪亮登场。 郎才女貌,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祝他们花好月圆,天长地久! 3.(婚礼誓言)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现在是北京时间十一点二十八分,是个非常吉祥的时刻,今天那我们的xx先生和zz小姐怀着两颗彼此相爱的心,终于走上了这庄严神圣的婚礼圣堂!

我们先请问新郎先生,您愿意娶您身边这位美丽的小姐为您的妻子吗?(愿意)请给点掌声再来一次!无论生死贫富永远不离不弃吗?(s)那么好请问新娘小姐:您愿意嫁给在您身边这位英俊的先生为您的丈夫吗?(愿意)无论生死贫富永远不离不弃吗?(s) 这正是:上帝匹配,两厢情愿,前程灿烂,一生平安! 在这美好的时刻,新郎新娘的心情都是非常的激动,请问新郎您身边这位美丽小姐就要成为您的妻子了,你简单的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你今天的心情。同样也请问新娘,您身边这位英俊的先生,一位深深爱着你的男人,要成为您的丈夫了,你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表达一下你今天的心情。 4.(交换新婚戒指)下面请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新婚戒指是有情人的定情信物,象征爱情的洁白和永恒。 我有个问题问新郎新娘:新郎新娘交换的新婚爱情戒指,戒指带在哪个手哪个指上?(左手的无名指上)。这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人们无名指中的一根血脉与心脏是相连的,代表他们心心相印,心灵相通。所以,爱情戒指要带在左手的无名指上。 下面有请新郎新娘在台上共同来演绎这庄严的一幕。请伴娘呈上爱情戒指。这是一双金子般心灵的互动,这是两股清泉般情感的交流,相互交流着两颗忠贞不渝的心,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但对两人来说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个重大转变,由恋人变成了爱人。戒指已带手指上了,(我要问新郎)这新婚戒指还有一种叫法,称新婚戒指为一把锁,叫爱情锁,他把新郎新娘的爱情紧紧锁在一起,永不分离。

汉代婚礼礼仪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汉代婚礼礼仪 篇一:汉代婚礼流程1 汉代婚礼策划案例 一、策划目的: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礼是对婚姻最庄重的承诺。闪亮,一生只有一次。 很多女人从孩童时代就开始幻想一个浪漫、 温馨又别开生面 的婚礼。不做司空见惯的王子与公主,不走流于俗套的婚礼过程。用一种仪式将我们的爱情铭记。庄重、典雅、高贵。大唐霓裳用失落的传统记录那一刻的古典与浪漫。 二、婚典使用器材及物品: 服装:新郎、新娘采用帝王传统的结婚礼服凤冠霞帔,需提前一个月向影视剧组或婚纱影楼租取。 花轿:花轿较难租取,提前两个月预定好花轿。 旗罗伞盖:位于迎亲队伍中,花轿之前。可使整个迎亲仪式壮观。婚庆市场上比较紧俏,可以提前两个月向影视基

地租取。盖头 马鞍:放于洞房的门槛上,新娘跨马鞍,一世保平安。 火盆:放置于大门口,新娘迈过去,寓意婚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天地桌:置于院中。桌子上放有大斗、 尺子、 剪子、 镜子、算盘和秤。 成为“六证”民间有“三媒六证” ,表示新婚合理的说法。 秤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后盖头,取义:“称心如意” 花烛:在婚礼仪式中使用的大红色蜡烛,上有金银龙等彩饰。 浴手盆:灌盥礼时用。 暖手香炉:灌盥礼时用。 花球彩带:新郎迎接新娘,走上舞台时用。 酒店门口龙凤拱门中式背板走道地毯 (酒店提供) 来宾签到台 (酒店提供)音响控制台、音箱、有线和无线麦克等音响设备(酒店提供)

新人入场时散的花瓣和花篮 锣鼓唢呐及乐手 抬花轿人员 (新郎方提供) 舞狮表演 司仪等工作人员 三、婚礼流程 第一部分:场景布置 场景描述:红色为主。 背景板:拉开的红色的帷幔,呈现金色的龙凤和中间大大的喜字。背景中央放着天地桌, 桌子上放有大斗、 尺子、 剪子、 镜子、 算盘和秤。 桌子两边燃烧着红色的花烛。舞台及过道铺红色地毯。 酒店门口:龙凤拱门。 第二部分:迎亲过程 8:00 花轿在舞狮、旗罗伞盖、锣鼓、唢呐的伴随下,从婚庆酒店出发,来到接新娘的指定地点。新娘由兄弟或表兄弟抱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过文定:婚前一个月,把男女双方的时辰八字相夹,定下日期,男家带备“三牲酒礼”到女家。 过大礼:男家择定良辰吉日,带备礼金及礼饼、椰子、茶叶、槟榔、海味、三牲(包括鸡两对、鹅两对、猪脾两只)、莲子、芝麻、百合、红枣、龙眼干、糯米粉、片糖、洋酒、龙凤镯一对、结婚戒指和金链等等,送到女家。当女家收到大礼后,将其中一部份回赠给男家,这叫“回礼”。通常是把上列物品的一半或若干,再加上莲藕一对、芋头一对、石榴一对、四季桔一对、手帕、女婿的西装、皮带、礼、银包、纸扇一对、利是两对,上写“五代同堂,百子千孙”。 嫁妆:古时,女子需要一个大桔和一个小桔到男家做嫁妆,内放七十二件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还有“蝴蝶双飞”~较剪;“良田万顷“~尺,龙凤被、枕头、床单等床上用品;拖鞋两对、睡衣和内衣裤各两套;子孙桶(痰盂),内放红鸡蛋一对、片糖两块、十只红筷子、姜两片、还要一把伞。 上头:上头仪式于大婚正日的早晨举行,须择时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开始(约一小时之差),并由“好命佬”和“好命婆”替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男女双方均要穿着睡衣,女方更要在一个看见月光的窗口,开着窗进行。所谓“好命佬”和“好命婆”是男女家中的长辈,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从前,女方上头后便不准落地走动,所以上花轿时须由大妗姐背着。上头时“好命佬”、“好命婆”会一边梳一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 正日出门:打开红伞,代表开枝散叶。撒红豆绿豆和米于伞顶和车顶,用以辟邪。 三朝回门:一对新人代备以下物品返女家:金猪两只、酒一壶、鸡一对、西饼两盒、生果两篮、面两盒、猪肚、猪肉两斤。女家须留女儿及女婿食饭。回门后女家照例回礼,包括西饼、竹蔗、鸡仔、生菜、芹菜、猪头和猪尾。由于时代进步,一切从简,以上各礼均可以利是代替,代替猪肉的,谓之猪肉金。代替西饼的,也就是西饼金了。 禁忌:孕妇和带孝者都不可以目睹新人出门及过门,更不能触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物品。若“爬头”结婚的新人,须在其未婚兄长之裤裆下穿过才可以出门。

汉式婚礼主持词古代结婚主持词

汉式婚礼主持词古代结婚主持词 结婚就像一缕清风,轻抚着你我的躯体。那你知道哪些古代结婚主持词?下面为你了几篇古代结婚主持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拜天地日月星,请一对整衣冠,拱手作揖。 风调雨顺,一鞠躬; 五谷丰登,再鞠躬; 天为媒地为妁,家业兴旺,三鞠躬!天地礼毕,掌声请起! 再拜高堂,老祖宗。有请一对新人转过身来,跪,整衣冠,拜。 祝父母多福多寿,一鞠躬; 愿高堂幸福安康,再鞠躬。 中式婚礼主持词(三)

古人常说: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情是缘还是爱,在冥冥之中把他们撮合在一起。使他们俩相知相守在一起,不仅是上帝创造了这对新人,而且还要创造他们的后代,创造他们的未来。 此时此刻,新娘新郎结为恩爱夫妻,从今以后,无论贫富、疾病、环境恶劣、生死存亡,你们都要一生一心一意忠贞不渝地爱护对方,在人生的旅程中永远心心相印、白头偕老,美满幸福。 花烛高照喜逢佳期姻缘好, 金童玉女恰遇良辰幸福长! 各位嘉宾、各位亲朋:吉时良辰到,喜迎玉人来! 大家请看,现在的时间是,上午十点四十八分,这正是十全十美四平八稳的吉时良辰。现在我宣布新郎xxx 新娘xxx的新婚大 殿现在开始! 新婚典礼第一项: 鸣炮、奏乐!(点炮,乐队起)

鞭炮齐鸣迎新人,鼓乐喧天喜盈门, 吉时良辰开典礼,高朋满座和新婚! 有请新人入场。 新婚典礼第二项:证婚人证婚 有请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郎才女貌,倜傥少年 典礼证婚,美玉配婵娟。 新婚典礼第三项:拜堂 大红的喜子挂中央,花烛高照拜花堂。 都说新人脚下有黄金请二位新人转转身!(四人转身背对二老) 一拜天地 感谢祖国山河养育!

二拜高堂 感谢爹娘辛勤教养 夫妻对拜 白头偕老恩恩爱爱 (行礼)正所谓: 三拜九叩成大礼, 和谐美满结连理! 新婚典礼第四项:新娘子敬改口茶 喜茶捧在手,佳人往前走 诸位请雅静,新娘要改口! 新娘含羞笑,叫声我咋没听到?

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流程

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流程 中国传统婚礼丨婚礼流程丨婚礼策划 虽然从古至今的婚礼形式大相径庭,但婚礼流程大致没太大变化,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到现代基本保留着! 中国传统婚礼流程基本如下: 1、祭祖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 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 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 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别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 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燃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0、摸橘 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1、牵新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2、跨火盆 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 13、喜宴

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5、闹洞房 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中国各个朝代的婚礼形式

中国各个朝代的婚礼形式 各个朝代婚礼习俗: 随着朝代的变更,掌握历史的民族特性等各方面原因,婚礼习俗在各个朝代也会有不同的特性,今天我们所说的古代婚礼大都是明清时期的,所谓“凤冠霞帔,大红喜服”,成为了婚礼最具象征意义的表征。 一、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奠定者是周朝,当时的婚姻制度属于“礼”制的一部分,他们制定的三大婚姻原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周代还设有官媒,专司判合之事。结婚遵循“六礼”程序、离婚遵守“三不去”和“七去”的原则。就结婚制度的“六礼”来说,分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程序。其中,亲迎更为复杂,根据《礼记》的记载,要求男方先到女方的家庙拜祭其祖先,然后再用车接女方到男家,要举行夫妇同器共餐、饮交杯酒等仪式,才算完成结婚之礼。另外还有“结发为夫妻”的说法,也都是从周朝开始的。这些制度和习俗的形成,历经多少朝代后,还一直流传至今。 二、汉代人看婚礼把婚礼看成是一件很庄严肃穆的事情,如同看待国家之间歃血为盟,兄弟之间结拜为盟,婚约就是一场盟誓。破坏这种应当永恒的约定,要受到起码是道义的惩罚,因此盟誓有咒语的性质。汉人以人法天,自然界的万物,乃是天阳、地阴所化生。男女则是社会的阴阳两极,是人类的渊源,是一切伦理的起点。 完整的婚礼习俗包括了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正

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婚后礼,也叫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来看,汉代人婚礼是用青布幔搭成帐篷,举行交拜之礼。《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另外,礼服的颜色是玄黑色和纁黄色的婚礼服。同时也有了闹洞房的习俗,但是起初的意思是为了驱邪。 三、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盛的一个时代,无论从服装还是人的观念上来看都更为开放,婚礼习俗方面比前朝有简略的趋势,但是仍然遵从沿袭下来的制度,大体上婚礼包括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称“六礼”。唐纳征纳之物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等,各有不同的寓意。新娘到了新郎家后,父母以下的人都要从小门出去,再从大门回来,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迹。在唐代,新妇不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长,而且还要拜观礼的宾客,称为“拜客”。也有闹洞房的习俗,唐代称之为“戏妇”,然后新婚夫妻进入新房(新郎是倒着走进新房的)共饮合欢酒,后世称“交杯酒”。 新娘在亲迎过程中都会使用遮盖物,或帷帽,或皂罗,或扇子,统称为“盖头”。唐代妇女结婚常用纨扇和折扇两种,故洞房定情,古语美称为“却扇”。“钗钿礼衣”这个词算是唐朝婚服的最好阐释,华丽精致是主调,色调方面呈现男服绯红,女服青绿。 四、宋朝的婚礼在唐朝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议婚时,开始出现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相媳妇就是相亲,

汉唐婚礼策划方案

汉唐婚礼策划方案 2017年汉唐婚礼策划方案 流程: 一:婚前礼 1?醮子礼 新婿父母端坐,新郎向父母行拜礼;父亲赐酒,新郎一饮而尽;父亲说些鼓励的话后,新郎官辞别父母 2?迎亲 新郎拜别父母后来到新妇家。手捧贺礼。 3?催妆诗 新妇盛装后在内室等候。侍女为新郎出题赋诗,新郎所赋催妆诗需新娘满意后才开门。(“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二:正婚礼 赞者:“并蒂花开六月天,康刘两府缔良缘,鸳鸯谱订成佳偶,伉俪荣谐到百年。各位来宾,今日是农历甲午年六月十一日,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刘府康府联姻之喜。《尚书》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有服章之美谓之夏。”礼仪服章实为我华夏民族文化之精髓。今日一对佳偶着汉服,循古制,再现我泱泱大国之仪范,神圣庄严。各位宾朋,良辰吉时已到请执礼者各执其礼,执事者各执其事。 正婚大典开始:新婿迎新妇!”

新人:新婿从前迎新妇,两人揖礼后一同款款前行。 侍女:(新人揖礼后)打灯笼前导,新郎新娘入场。 音乐(故宫的回忆) 1.交拜礼: 赞者:(新人至几案前站定后)“绿云环髻簪钗艳,白首盟心石比坚。新人交拜,谢父母,再拜,答谢宾朋,三拜。” 新人:依指令拜三拜 侍者:打灯笼站在新人之后。 2.沃盥(guàn)礼 赞者:“请侍者呈盥洗之器,新人仰掌受沃,沐去尘垢,行沃盥之礼,以示庄严。” 侍者:为新人浇洗,擦手。 新人:净手后,熏香。 音乐(云水禅心) 3.宣读告文 侍者:呈《告文》 赞者:“奉天之作,承地之合,顺父母之意,从新人之愿,新人,今日行婚姻大礼,结为夫妻,合为一家。告曰: 康刘联姻,合家同心。新人盟约,百年不分。毕生恩爱,相敬如宾。生儿育女,承续家命。勤俭创业,繁荣家门。天地其佑,祖先 其知,告于四方宾朋。” 音乐:(倾尽天下) 坐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范文,网,习俗,婚礼,传统,中国,,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婚庆礼仪中查看更多范文。 1.食汤圆:新郎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及闺中女友一起吃汤圆,表示离别,母亲喂女儿汤圆,新娘哭。2.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这新娘,此时,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拦住新郎,可是条件要新郎答应,通常都以红包礼成交。3.拜别: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4.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匾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头顶不能见阳光,另一方希望像这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注:准备竹匾,并在上面贴上喜字)5.礼车:竹匾可置于礼车后盖。6.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回赠红包答谢。(注:准备一把扎有两个小红包的扇子)7.不说再见:当所有人离开女方家门时,决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8.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应将扇子掷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

小男孩将扇子捡起后交给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赠红包答谢。9.燃炮:礼车离开女方家燃放鞭炮。10.摸桔子:礼车至男方家,由一位拿着两个桔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桔子,然后赠红包答谢。11.牵新娘:新娘下车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匾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12.忌踩门槛:要跨过门槛。13.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14.进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准有任何男人进入洞房。(进洞房要选订时辰)15.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中国现代婚礼礼仪大全

中国现代婚礼礼仪大全 中国现代婚礼礼仪大全 1 上门赠礼 新人双方正式确定结婚意愿之后,一定会按照惯例拜访双方父母。这时候备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既关乎面子,又表示诚意。保养品、首饰、洋酒……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妥当的选择是能根据父母喜好购买。 2 长辈敬礼 婚礼中,新人常会邀请亲戚朋友中的长辈作为婚礼的证婚人或嘉宾。如果只是口头邀请难免有失礼数,邀请长辈到外小聚,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方面体现诚意,一方面也可以让对方更了解你们“两个人”。 3 朋友回礼 相信您邀请来做婚礼后援团的朋友应该都是死党,彼此之前的交情可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细心的新人一定会从朋友的立场出发来送礼品。直接赠送当天的部分服饰就是不错的主意,既可以和自己的礼服配合,也可以免去朋友不必要的花费。 4 收礼之礼 接受来宾礼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节,一般由新娘双手接收,道谢之后交由身旁的伴娘保管,再和来宾来个礼貌的合影作纪念。千万不要出现手拿红包和来宾入镜头的尴尬画面,伴娘用来装红包的手袋也要大方得体才行。 5 蜜月回礼 蜜月之行,可不是购物之行,只需要购买些当地的特色礼物赠送给父母和比较亲密的朋友就可以了。以表明蜜月的甜蜜和他们在你们心中特殊的地位。赠送的方式也不用太正式,轻松而开心最重要。 6 迎亲之礼 婚礼当天上午,新郎要带着伴郎们一起到新娘家中接亲,此时免不了被新娘的姐妹们一阵“拷问刁难”,巧妙回答问题之余,发红包是免不了的,但这个环节只是习俗,只是为了讨个好彩头,无须花费太多。 7 待人之礼 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司仪……婚礼当天有许多婚庆专业人员在现场为新人服务,最好事先为他们安排好相应的席位,或者购买好食品请他们提前就餐,体现对他们服务的尊重的同时,您也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8 拜谢之礼 婚礼当天,新郎到新娘家迎亲,需要向新娘父母行拜谢之礼;而后新人一起到新郎家中,同样要向新郎父母行拜谢之礼。一般流程为,新人向父母奉茶、鞠躬道谢,其后新人要吃一些加入花生、莲子、蜜枣等带有好寓意食品的甜羹等。 9 问候之礼 如果您婚礼结束后不是立即赶赴蜜月,就一定要注意在婚礼后第二天感谢一些重要人物咯:向双方父母打电话或是登门请安,向前一天辛苦的伴郎伴娘们表示感谢,对前来证婚的长辈也要表示感谢。 婚礼当天的基本礼仪大全 收到邀请喜帖后要马上作出回应

汉式婚礼主持词---最新

汉式婚礼主持词最新 一、画外音:“华夏者,有华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乃称夏”。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二、片头出,朱门打开。 三、掌灯,宫女提灯出场,点亮T台两侧 四、华服告天——(新郎盛装出场)旁白:惟天地以辟万物滋养于斯 日受其精 月润其华 天理之奥含于其中。礼请新郎!华服告天! 五、催妆诗——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新婿作诗催妆。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催妆礼成。 六、为新娘披嫁衣——新娘的母亲亲手为新娘披一件嫁衣。旁白:渭河之邦蒹葭苍苍悠久龙城白露为霜我为雄雉(zhi) 扬扬四野偕子于归灿灿华裳。 六、迎娶新娘——(请新郎恭请娘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新婿迎新妇。 七、新人上场——请新人升喜堂 汉式婚礼主持词范文二 一、奠雁请婚、龙凤贴

主持人:高山流水天籁曲,琴瑟和鸣寄真情。烛光点点相思恋,双双鸿雁表忠贞。主持人:用雁者,取其随时南北,不失其节,顺阴阳往来也。 二、催妆明志。 主持人:玉漏涓涓银汉清,鹊桥新架路初成。催妆既要裁篇咏,凤吹鸾歌早会迎。 宝车辗驻彩云开,误到蓬莱顶上来。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 从者: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 场内: 一、茶道MV 画外音:婚礼将启,整肃立。诸君安坐,以待正礼。 二、静场婚礼主持词维,甲午年己巳月戊子日 依岁之证,以月之令,新郎、新娘正婚庆典,吉时。 三、龙鼓(奏乐) 四、主持人开场白 伏以天开地辟,便有人伦。女嫁男婚,方成夫妇。兹值才子小登科之日,正当新人大车驾之时,礼请翟府老爷开礼敬香。 五、开礼敬香 六、新郎入场

汉式婚礼流程

汉式婚礼流程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一场大气恢弘的汉式婚礼,为了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展现华夏传统礼仪,复兴华夏传统婚礼。我们的两位新人在他们的大喜之日,以华夏汉婚的礼仪方式为大家带来他们的婚礼。 1.花童为新人持灯引路 有请新人在花童的引领下进入婚礼的殿堂。 2.新人进场面向观众,受友人贺 3.伴郎,伴娘随新人进场分别列两边 4.友人歌贺新人 5.行盥(贯)洗礼 请新郎新娘行沃盥之礼。汉族的传统礼仪非常讲究洁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与世无争,这就叫圣善若水。接下来有请两位新人迎接来自天山雪莲圣水的盥洗。你们的爱在圣水的盥洗下能够相互包容 6.行对席礼 请新人相对而坐,行对席礼 7.行同牢礼 新人同牢而食,以示相敬如宾。新人先敬天地,以感谢天地喜赐良缘。新人同席而坐,同席而食,食同一牲畜之肉,以示夫妻合二为一,将携手共度一生 8.行合卺(紧)礼 行合卺礼,就是现在所说的交杯酒。以示同甘共苦,永结同心。新人同饮一杯酒,以示同尊卑。至此,友好,水乳交融,永浴爱河。 9.解缨结发 有请主婚人,请新人入席。行结发之礼,象征夫妻和睦,结发同心,永不分离。请新郎为新娘去缨,请新娘结发。 (在这神圣的时刻,新人将进行传统的结发仪式。代表新人生命相依,命运相连。缠绵的情感就像这乌黑的发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辈子相连,相守一生,请将你们的合发珍藏在锦囊中,锁住你们一生的情缘,愿你们恩爱永不分离。) 10.行执手礼 请新郎新娘闭目、举手、行执手礼。长夜未央,庭燎之光。言念君子,玄

衣纁(熏)裳。彼美孟姜,鸾(卵)声将将。颜如舜华,宛如清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天长地久,为尔佳缘。请赞者献百合。祝新郎、新娘百年好合。 11.交换信物 有请两位新人在伴郎和伴娘的协助下交换信物。朋友们,在我国古代,古人认为每年大雁春天会南归飞回自己的故乡,只要交换了定情信物,从今以后,将会彼此心心相印 12.共拜天地 一拜天地:一拜赐良缘,二拜喜联姻,三拜结同心,四拜宴双亲 二拜高堂:一拜知恩结,二拜记亲恩,三拜报春晖 三夫妻对拜:一叩首,喜结连理,二叩首,和和美美,三叩首,长长久久揭盖头:秤杆新,秤杆亮,秤杆挑出金凤凰。 13.受友人贺 14.礼成 永恒瞬间,记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华丽汉服,点缀的是两颗相爱的炽热之心;火红地毯,同牢合卺得到伟大祖先的保佑;含情脉脉,结发执手预示相敬如宾,幸福永远。 (礼毕,祝愿新人执子之手,与子同归,早生贵子,家运绵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谢各宾客亲友为新人做见证。新郎,新娘携家人请众宾客入席,谢谢大家。)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中国民俗传统婚礼的特点 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倡导时尚健康婚礼 什么是婚礼司仪:主持与主持人:(执事) 1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接人待宾方面是很讲礼仪的。婚礼司仪是结婚典礼的主持人,他是近似相声、文艺节目主持演说表演行业朗诵诸多艺术的综合艺术。 好的婚礼主持要侃侃而谈,知识渊博、风度潇洒、仪表堂堂;同时能引曲释疑、说学逗唱,诙谐风趣、雅而不淡,笑而不脏、司仪应该像一位仪表端庄的报幕员一样,把整个婚礼贯穿起来,渲染出喜庆气氛。他有时超过一般的相声,可称为黑土地文化中的一绝。 2.主持与主持人的区别……。 3执事……。传统、红白喜事…… 4主持人的重要性与责任。 ……。人生,三个字“生”“偶”“死”。 瞬间……。 一个时尚、健康、难忘的婚礼、婚典,仪式当然是最隆重和必不可少的一幕,因此主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婚庆主持人应具备五气:霸、福、运、喜、匪。 传统、中式婚礼需备物品及场地 中式突出一个“红”字……。 场地当红不让,红色是最饱满最明快的色彩,是最豪放最浓烈的色彩,是最喜庆最美好的色彩,是最醒目最性感的色彩,红色的审美意义也是功不可没。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红色很多意义.古代美人必然是“红杉翠袖”“红螺轻纱”“红袖添香”在东方,红色象征喜庆和吉祥;红色象征爱情和渴望,在婚礼上,红色更是不可代替的颜色,下意识中,所有中国姑娘都梦想红色婚礼裙子和喜轿,红色是民族式婚礼的永恒色彩。红色显得热烈充满活力,婚礼现场以红绸花或红灯笼装饰,中国传统的宫灯极具民族风情。 大红“喜”字,红地毯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准备物品。 1新人服饰(伴郎、伴娘可随意) 2主持人服饰布掸、扇子、斗 3供桌、桌披、天地牌位、香炉……。 4四种干果(核桃、枣、栗子、花生) 5饺子(七个)(长寿面)供果等……。 6弓箭 7马鞍 8火盆 9苹果新郎手中拿(也可以手拿花瓶)交杯酒杯碗筷 10秤杆镜子 11舞台背景 四.中式花轿婚礼程序 1备马亮轿(准备阶段) 2新郎告假,向父母亲属长辈 3舞狮开场 4起轿迎亲(接亲) 5新娘家落轿迎亲

汉式传统婚礼流程

汉式传统婚礼流程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最全汉式传统婚礼流程汉式婚礼,是华夏汉族传统婚礼中场面大气磅礴,仪式庄严肃穆的一种。一般婚礼的整体结构分为三部分: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一、汉式婚礼流程——婚前礼 婚前礼的基本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1、纳采 男方向女方求婚,以雁为贽见礼物。《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2、问名 纳采后,问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 3、纳吉 问名之后,男方“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仪礼·士昏礼》)。男方问名后,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派使者带雁到女家报喜,仪如纳釆。 4、纳征 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纳聘以订婚。《仪礼·士昏礼》:“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5、请期 男方择定成婚吉日,正式约定女方,以雁为贽见礼物。《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郑玄注:“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 二、汉式婚礼流程——正婚礼 正婚礼的基本流程:亲迎、交拜礼、对席礼、沃盥礼、共牢合卺、合卺礼、解缨结发、执手礼

1、亲迎 新夫亲往迎娶新妇。 2、交拜礼 交拜之礼是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礼仪。新人面向主席台跪坐于垫子上,表达了新人对天地、父母和彼此的一种感恩与承诺。 3、对席礼 新人相对而站,中间夹着几案,新人相对而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结发为夫妻,恩爱永不移。 4、沃盥礼 沃盥之礼是指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浇水盥洗,表达出新人对婚礼的郑重之情。新婿自行将手、脸擦拭干净,后为新妇浸湿毛巾,擦手,净面。代表着此刻两位新人怀着纯洁明净的心投入新的生活。 5、共牢合卺 《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同牢”指新夫新妇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合卺”指新夫新妇各执一合卺杯,相对饮酒。新人在婚礼上同席用餐,宣告从此在生活上合为一家,象征新人福寿同享,甘苦与共。 6、合卺礼 新婿斟酒,两人各饮一半后交换饮尽,两人将葫芦拼接好,新娘迅速缠紧葫芦。葫芦代表多子多福。夫妻共饮后,愿二人从此能同甘共苦、一生相扶。之后将葫芦拼接如初,红绳相系。象征新人从此夫妇一体,永不分离。 7、解缨结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