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追补方法应用的探讨

电量追补方法应用的探讨
电量追补方法应用的探讨

电量追补方法应用的探讨

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5-10 09:58:24 内容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电量追补的方法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对现场工作人员、电量追补人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计量、电量追补、应用

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中,计量部门作为电力企业的“秤杆子”,在确保电力企业所供电量“颗粒归仓”的作用中及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如用户窃电、接线错误和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如计量装置出现故障、偏差等,都会造成电能计量装置出现多计、漏计和错计现象。在出现上述现象时,不可避免的将会对电量进行追补。由于此项工作涉及到用户及电力企业双方面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电量追补的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公正性,使用户及电力企业双方都满意。电量追补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应用中,只有灵活使用,对症下药才能确保不出现计量纠纷。

一、电量追补方法简介

1、计算法:又称“公式法”,即通过电能计量装置工作原理推导出装置正确计量时所计电能量A与错误计量的电能量A*比值,推导出电量更正系数K=A/A*,即:A=KA*,其中,K为正时,表示电能表正转,K为负值时电能表反转。计算需采用功率因素时,其取值为正常月份的平均功率因数或其它计量设备正确记录计量差错期间的平均功率因数。

由于电力先使用后结算的商品属性,如果客户电能表发生计量差错,按照《供用电规则》第八十条的规定,客户先按抄见电量如期缴纳电费,然后再进行追补电量。因此,追补电量等于实际电量减去错误接线时电能表所计电量。用公式表达为:

ΔA=A-A*=K A*- A*=(K-1)A*

当ΔA值为正值时,应对客户追补电量;当ΔA值为负值时,应向客户退补电量。上式中,K值应取绝对值,因为电能表无论正转或反转,都记录了客户使用的电能,两者差别只是误差不同而已。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超差时,以“0”误差为基准,计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其计算公式为:△A= [A*r%/(1+r%)]*倍率,△A为需退补电量值,r%为装置误差。其中,r%为电能表拆回在校验台上校验时,加入额定电压负荷电流为标定电流的120%、50%、10%,功率因数为cosφ=1.0时测出这三个负荷点的误差值,一般测三次取其平均值,然后用下面的公式求出r%。

r%=(f10+3f50+f120)/ 5

上式中,f10------10%标定电流,cosφ=1.0时平均误差值

f50-------50%标定电流,cosφ=1.0时平均误差值

f120-----120%标定电流,cosφ=1.0时平均误差值

r%是正数时,应为退电量;r%是负数时,应为补电量。

电能计量装置PT二次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时,以允许电压降为基准,按验证后实际值与允许值之差补收电量。计量用互感器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应以测试后的实际变比,计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

2、主副表法。主副表法是指在同一个关口计量点装设2块同等级的关口表,公用同一套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二次回路。事先指定其中一块表作为主表,供电量结算使用,另一块表作为副表,其电量参考使用,两块表一经指定后就不能随意交换。应定期对同一时间段内的主副表电量进行比对校核,一旦超出允许误差就应立即报警,到现场查找原因,如果只有一块表出现超差或故障,则以另一块表的电量供结算使用,如果两块表均出现超差或故障,则应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电量追补。这种方法适用于只有一块表出现超差或故障的情况,不适用于两块表均出现超差或故障的情况以及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二次回路造成的超差或故障的情况。

3、母线电量平衡法。这种方法基于母线电量平衡的原理。采用母线电量平衡法时,应在母线各进出线处均装设关口表,当其中一块关口表出现超差或故障时,可根据母线电量平衡的原理,通过该母线上的所有其它关口表的电量以及母线线损计算电量,可以计算出该关口表的追补电量。母线电量平衡法适用于母线各进出线均装设关口表的情况。

4、线损法。线损法是指在关口线路两侧各装设一套电能计量装置。事先指定其中一套电能计量装置提供的电量供结算使用,另一套电能计量装置提供的电量备用。应定期对同一时间段内线路两侧的两套电量进行比对校核,一旦超出线损允许范围就应立即报警,到现场查找原因,以其中正常的电能计量装置提供的电量并考虑线路线损计算电量进行电量追补。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但要求准确计算关口计量装置故障期间的线损电量。

5、比较法:又称“估算法”,即在难以推导出电量更正系数的情况下,利用此方法推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此方法可为以下几种方式:a.以调度部门电能量采集系统的有关数据为参考,并综合考虑正常时期电力线路同比功率时的计量状况,推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b.以下一级或对侧电能计量装置所计电量,并考虑相应的损耗等情况;c.以计量正常月份电量或同期正常月份电量为基准,以及用户值班记录、用电负荷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推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d.以更正后的计量装置所计电量(一般为一个抄表周期)为基准,以及用电负荷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推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e. 以同一计量装置中其它正确计量单元(设备)或以主(付)计量装置正确计量的电量为基准,以及用户值班记录,用电负荷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推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

6、测试法:通过在保持电能计量装置错误计量的同时,另在该计量回路中按正确接线接入一只合格的电能表,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负载运行计量一段时间,然后用正确接线电能表所计电能量A,除以同时间内错误计量的电能量A*,推导出电量更正系数K=A/A*,计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

在进行电量追补时应至少选择两种方法,两种方法相互验证,最终酌情考虑采用其中一种方法进行电量追补。进行电量追补时还可综合参考负荷曲线、失压记录、变电站运行记录、电能量计费系统采集数据等相关数据验证追补电量的准确性。

二、电量追补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较多的为计算法、母线电量平衡法、线损法。

1、对于第一种方法“计算法”,实际应用中主要应用在终端用户及变电所特殊情况下。现举例如下:

2007年4月6日21点——4月24日18点,由于110kV烽火台变10kV PT二次

侧B相断线,导致所有10kV出线电量丢失。此时由于所有10kV线路包括主变10kV侧电量均丢失,因此无法使用母线电量平衡法进行追补,只能使用计算法。追补电量如下:A=

A*= =

K=A/ A*= =2

ΔA=A-A*=K A*- A*=(K-1)A*=(2-1)A*= A*

即追补电量为错误计量的电能量。

2、母线电量平衡法主要应用在变电所表计出现故障情况下的电量追补,不适用于用户。举例如下:

35kV二堡变10kV新村线在2006年6月7日12:00至6月28日00:00期间表计出现故障。此期间应追加的电量为:

母线平衡率按二堡变6月1日10kV母线平衡情况0.23%计算:

表计故障期间的输入电量:1829879 kWh,输出电量:1424320 kWh

设10kV新村线表计在此期间应追加的电量为X:

则:

X=401360kWH

3、线损法既适用于变电所,也适用于用户,现举例如下:

110kV城东变#1主变110kV侧电能表2007年3月24日23点-3月28日11点,10kV侧电能表3月23日16点-3月24日17点,由于表计死机造成电量丢失。由于此时主变两侧表计均故障,因此无法应用母线电量平衡法进行追补。由于线路两侧均安装有电能表,因此使用线损法进行追补。此期间应追加的电量为:

#1主变110kV侧:3月23日-3月24日,110kV吐城线线损为-0.77%进行计算如下:设#1主变110kV侧表计在此期间应追加的电量为X:

故障期间输入电量:410520 kWh,

则:(410520-X/410520)*100%=-0.77%X=413681kWH

4、对于用户电能表超差,其追补方法按计算法进行追补。由于其特殊性,现举例如下:

鄯善县亚星纺织有限公司计费电能表2006年8月由于受大电流冲击,造成电能表误差偏离准确度等级,在此期间多计电量。此期间应退的电量计算如下:

此电能表拆回校验,加入额定电压,负荷电流为标定电流的120%、50%、10%,功率因数为COSΦ=1.0时的误差分别为:1.1%、1.3%和-0.7%,其加权平均值的误差值为:

r%=(f10+3f50+f120)/5=(-0.7%+3×1.3%+1.1%)/5=0.86%

△A= [A*r%/(1+r%)]*倍率

此表8月份抄见电量为674400kWh,倍率为1000

则应退电量=[674400×0.86%/(1+0.86%)]×1000=57993.4kWh

5、在现场工作中,例如轮换电能表、现场校验指示仪表等,由于须将二次电流回路短接,造成电量丢失,此时由于时间一般不长,可以使用在短接电流回路前此条线路的功率乘以短接时间的方法进行电量追补。现举例如下:

2007年2月2日,更换吐鲁番发电厂1#发电机主表,回路短接时间为9分钟,当时功率为140MkWH,因此应追补电量为:140*1000*9/60=21000kWH

三、结语

以上简单介绍了电量追补的方法及在实际中的应用,电量追补的方法还有很多,但由于不太常用,在此就不再多说。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掌握了上述几种常用方法,并灵活应用,基本就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常用(电)计算公式资料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 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 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 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 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 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 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 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 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 (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 式中 N——选定转数 P——实际功率kW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 (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求电度表误差 式中 T——N转的标准时间s 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

电能表计量错误(接线错误或倍率错误)追补电量计算(15分)

电能表计量错误(接线错误或倍率错误)追补电量计算 1、一客户电能表,经计量检定部门现场校验发现慢10%(非人为)已知该电能表自换装之日起至发现之日止,表计电量为900KWh,应补收多少? 解: △W=W*(-10%)÷(1-10%)= -100(KWh) 按《规则》规定补电量从上次检验到更正之日止的0.5计算为5000KWh。 2、XX工业用户受电容量1630KVA(1000KVA和630各一台), 2009年3月14日暂停1000KVA变压器一台,启用日期为5月月3日,问该户 3、4、5月份如何计收基本电费?(按容量计收基本电费) 解:3月份:1000KVA,使用时间3月1日至3月13日,计13天 计算公式: 1000*()=433(KVA) 630KVA用全月,计费容量为630KVA 3月份基本电费=433+630=1063*28=29764(元) 4月份: 计费容量为630KVA,1000KVA停用 4月份基本电费=630*28=17640(元) 5月份:1000KVA,使用时间5月3日至5月31日,计9天 计算公式: 1000*()=300(KVA) 5月份基本电费=300+630=930*28=26040(元)

3、一客户高供低计变压器400KVA,有功铁损300KWh/月有,无功铁损400KVar/月有,K值=2.3,本月有功抄见电量15000KWh,无功抄见电量6000KVar,求本月有功、无功损耗是多少?本月有功、无功总电量分别是多少? 解: 有功铁损=(300KW ) 315KVA以上0.01;315KVA及以下0.015有功铜损=15000*1%(300KWh) 无功铁损=400(KVarh) 无功铜损=150*2.3=345(KVarh) 有功损耗=345+150=450(KWh) 无功损耗=400+345=745(Kvarh) 有功总电量=15000+450=15450(KWh) 无功总电量=6000+745=6745(KVarh) 4、XX工业用户有三只电流互感器变比低压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计量表一套, 2007年5月4日过负荷烧坏V相、W相电流互感器.电表示数为20. 2007年5月24日检查时发现V相已被客户私自换为电流互感器,并极性反接,W相被换为电流互感器.到 2007年5月月5日更正时电表示数为260.请计算应退补的电量? 解: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极性正加,极性反减P0=3UIcosфPx=UIcosф-{(UIcosф*()/()}+{(UIcosф*()/()}= UIcosфф G= P

超级电容电量简易计算

超级电容电量简易计算 2011-05-21 00:49:18|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电压(V) = 电流(I) x 电阻(R) 电荷量(Q) = 电流(I) x 时间(T) 功率(P) = V x I = 能量(W) = P x T = Q x V 容量 F= 库伦(C) / 电压(V) 将容量、电压转为等效电量 电量 =电压(V) x 电荷量(C) 实例估算: 电压5.5V 1F(1法拉电容)的电量为5.5C(库伦),电压下限是3.8V,电容放电的有效电压差为5.5-3.8=1.7V,所以有效 电量为1.7C。 1.7C=1.7A*S(安秒)=1700mAS(毫安时)=0.472mAh(安时) 若电流消耗以10mA计算,1700mAS/10mA=170S=2.83min(维持时间 分钟)。 转 电荷量 通常,正电荷的电荷量用正数表示.负电荷的电荷量用负数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量的整数倍 这个最小电量叫做基元电荷 它等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的多少,也等于一个质子所带电量的多少 而库仑是电量的单位 1库仑=1安培·秒 库仑是电量的单位,符号为C。它是为纪念物理学家库仑而命名的。若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 库仑不是国际标准单位,而是国际标准导出单位。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量e= 1.6021892×10^19库仑(元电荷), 也就是说1库仑相当于6.24146×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 电荷量的公式: C=It(其中I是电流,单位A ;t是时间,单位s) 电量 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电能表在不同失压状态运行时电量追补系数的计算

电能表在不同失压状态运行时电量追补系数的计算 摘 要:电能表是供电部门最重要的计量表计,也是用户缴纳电费的依据,因此,保证电能 表的准确计量是供电部门的重要职责。但运行中的电能表,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而 造成电能表部分元件失压运行却是很常见的。 因此此类电能表合理、准确和快速 地求算出实际的使用电量,这不仅是供电部门规范化管理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一 部分,也便于用户能予理解和接受。本文通过不同类型的电能表在不同的失压状态 下运行时的分析和数学运算,从而为此类电能表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遍适用的计 算电量追补系数的公式,以及相应的电量追补系数速查表,以供供电部门相关人员 使用。 关键词:电能表 失压 电量 计算 电能表是供电部门向用户收取电费的依据,因此确保电能表的 准确计量,是供电部门的重要职责。同时电能表在运行中,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而使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或节点松脱,从而造成电能表部分元件的失压运行和电能表的错计量,也是常有发生的。这时如何根据电能表已记录电量来确定用户的实际用电量,过去大多是由业务人员按同期比照方法来确定的,这不仅不科学,且人为的因素也较大。随着电能表断线记录仪的应用,虽能及时记录到相应的失压相别和时间,给电量追补的计算提供了依据,但因缺乏统一的计算公式,以致成为供用双方容易扯皮的部分。因此,根据电能表不同的失压运行状态和相应的时间,求算出电能表相应的电量追补系数,不仅是体现供电部门规范化管理的一项举措,同时也为用电服务人员提供了方便、用户也便于接受,因此是很有必要的。 1 单相电能表失压运行时追补电量系数的计算 单相电能表它只有一个由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所组成的计量元件,在正常运行时,其计量的电功率P 和电量A 可表示如下: 1cos A U I T P T φ=?=?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费计算总体计算顺序: 注:以上有两个追补电量的过程,主要考虑到有些追补电量需要参与到变损和线损的计算,而有些追补电量不需要参与变损和线损的计算。到底采用哪种电量追补方式,视标志而定。 1 计算抄见电量 [分时表不能在计量点设置中设置成不执行分时电价] 对于普通表和执行分时电价的总段,如下处理: 电能表度差=(本月表码—上月表码),根据度差进行数据溢出安全保护。 如果度差大于等于零,则有:抄见电量=度差*综合倍率 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抄见电量=(最大量程+度差)*综合倍率 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 对于执行分时电价的峰谷表,则如下处理: 峰段抄见电量 = 峰度示差*综合倍率 谷段抄见电量 = 谷度示差*综合倍率 总段抄见电量 = 总度示差*综合倍率 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 峰段抄见电量 = (最大峰量程+峰度示差)*综合倍率 谷段抄见电量 = (最大谷量程+谷度示差)*综合倍率 总段抄见电量 = (最大总量程+总度示差)*综合倍率 平段抄见电量 = 总段抄见电量–峰段抄见电量–谷段抄见电量 峰段电量=峰段抄见电量+峰增减电量+峰换表电量 谷段电量=谷段抄见电量+谷增减电量+谷换表电量 平段电量=平段抄见电量+平增减电量+平换表电量 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 其中:综合倍率=PT倍率*CT倍率 注意: 1)如果本月起码大于上月止码,注意更新满码标志,以便数据溢出保护 2)对于换表电量,在抄表初始化时进行计算 3)对于增减电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计算抄见电量时进行处理,直接合计到相应的表计和时段上。 4)对于正常表码和需量表要求保留四位小数 5)对于分时表,其中的总段电量为机械总段 追补电量的说明:通过工作单追补电量,则追补电量只对本月有效,通过追补界面,则对每个月都有效,对于分时表,追补应对峰、平、谷分别追补,不能将电量放置在总段,非分时表只能在总段进行追补,表前追补参与表的套扣和变损计算,表后则不参与。 2套表处理 套表分为用户内套表和用户与用户间的套表两种情况,其中用户间的套表也称为过表。 说明: 1.本系统要求每块子表最多可以有两块父表。套表层数允许4层套表的情况。 2.存在三种套表类型,真实子表,定量表和定比表,所有统称为子表。在进行套表处理时,按照真实子表,定量和定比的顺序进行处理。 3.将所有套表子表的电量相加,累加到父表的扣减电量中,对于有两块父表的情况,在第一块父表扣完的情况下,将剩余电量放在第二块父表上套扣,当所有的父表都不够减时, 见第7点处理方式。 4.对于父表分时,子表分时的情况,对应时段的电量做相应扣减。当子表电量大于父表电量

精确计算电池剩余电量

精确计算电池剩余电量 关键字:电池剩余电量测量电流积分电压测量 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医疗设备以及测量仪器等便携式设备可谓随处可见。随着便携式应用越来越多的向多样化、专有化、个性化方面发展,有一点却始终未变,那就是所有的便携式设备均靠电池供电。 在对系统的剩余运行时间进行预测的时候,电池可以说是供电环节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之一。随着便携式应用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需要实现更多的关键性操作,例如利用移动电话进行账户管理、便携式数据记录器必须保留相应的功能以应对完全工作交接、医疗设备必须完整保存需要监控的关键数据等等。 本文将讨论尽可能精确计算剩余电池电量的重要性。令人遗憾的是,仅通过测量某些数据点甚至是电池电压无法达到上述目的。温度、放电速率以及电池老化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充电状态。本文将集中讨论一种专利技术,该技术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测量锂电池的充电状态以及剩余电量。 现有的电池电量监测方法 目前人们主要使用两种监测方法:一种方法以电流积分(current integration)为基础;而另一种则以电压测量为基础。前者依据一种稳健的思想,即如果对所有电池的充、放电流进行积分,就可以得出剩余电量的大小。当电池刚充好电并且已知是完全充电时,使用电流积分方法效果非常好。这种方法被成功地运用于当今众多的电池电量监测过程中。 但是该方法有其自身的弱点,特别是在电池长期不工作的使用模式下。如果电池在充电后几天都未使用,或者几个充、放电周期都没有充满电,那么由内部化学反应引起的自放电现象就会变得非常明显。目前尚无方法可以测量自放电,所以必须使用一个预定义的方程式对其进行校正。不同的电池模型有不同的自放电速度,这取决于充电状态(SOC)、温度以及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历史等因素。创建自放电的精确模型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数据搜集,即便这样仍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该方法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在完全充电后立即完全放电,才能够更新总电量值。如果在电池寿命期内进行完全放电的次数很少,那么在电量监测计更新实际电量值以前,电池的真实容量可能已经开始大幅下降。这会导致监测计在这些周期内对可用电量做出过高估计。即使电池电量在给定温度和放电速度下进行了最新的更新,可用电量仍然会随放电速度以及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方式)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一、计算用电总量 方法一: P=1.05~1.10(k1∑P1/Cosφ+k2∑P2+ k3∑P3+ k4∑P4)公式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 V A)(相当于有功功率Pjs)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方法二: ①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P js1=Kx×ΣPe 无功功率:Q js1=P js1×tgφ 视在功率:S js1=(P2 js1 + Q2 js1)1/2 =P js1/COSφ

=Kx×ΣPe /COSφ 公式中:Pjs1--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 Qjs1--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ar) Sjs1--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A) Kx--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Pe--换算到Jc(铭牌暂载率)时的设备容量 ②总的负荷计算: P js=Kx×ΣP js1 Q js=P js×tgφ S js=(P2 js + Q2 js)1/2 公式中:Pjs--各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w) Qjs--各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var)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Kx--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会同时出现的需要系数 二、选择变压器 方法一: W=K×P/COSφ 公式中:W——变压器的容量(KW) P——变压器服务范围内的总用电量(KW)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1.1 Cosφ——功率因数,一般为0.75 根据计算所得容量,从变压器产品目录中选择。 方法二: Sn≥Sjs(一般为1.15~1.25Sjs)公式中:Sn --变压器容量(KW)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关口电量追补方法

关口表运行主要问题分析 宋晓林 (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关口表在电网电能计量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其在现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到关口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问题主要与关口电能计量的特殊性、关口表功能的复杂性以及关口表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有关。为解决并避免这些问题,应该严格遵守《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规程的要求,加强关口表的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同时发挥和完善关口表和电能计量系统的功能,从而确保关口表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关口表;电能计量装置;电能量计量系统 中图分类号: TM930.7 关口表是指安装运行在发电企业上网、跨区联络线、省网联络线及省内下网等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用于贸易结算和内部经济指标的考核,大多为进口的0.2S级多功能电能表,在整个电网的电能计量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与关口电能计量的特殊性和现场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有关,以下对关口表在现场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1 关口表的现场实负荷检验 关口表现场实负荷检验是关口表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由于某些电网交换关口点的潮流大小和方向变化快、负荷较低,并且关口表基本采用功能复杂的国外电能表,给现场误差检验和功能检查增加了困难,在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中详细规定了关口表现场实负荷检验的安全工作要求、检验项目、检验条件、检验方法等内容,对现场检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在现场检验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严格执行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压互感器二次严禁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严禁开路。接通和断开电流端子时必须用仪表进行监视。标准表和试验端子之间的连接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标准表的电流连接端子应具有自锁功能。 (2)现场检验前应首先检查工作条件是否具备。当负荷电流低于被检电能表标定电流的10%(对于S级的电能表为5%)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或者负荷变化较大时不宜进行误差测定; (3)检查关口表和计量用互感器二次接线是否正确,可以采用相位表或带接线检查功能的现场校验仪检查接线。检查应在电能表接线端进行。此项工作即使在现场不具备误差检验条件时也应酌情进行。 (4)检查关口表的主要功能是否正常。最好使用关口表抄表设置软件检查。检查前先用标准时钟(GPS时间或北京时间)校准笔记本电脑时钟。用软件读取并保存关口表的电量底度值、时钟、电池状态、失压记录、事件记录、负荷曲线、瞬时量、冻结或结算时间、费率时段(在采用多费率结算时)等数据,然后逐项检查是否正常。关口表时钟误差较大时应校准时钟,电池故障时应及时更换电池。

电量计算怎么算

电量计算怎么算 主体结构施工与装修相比结构施工时用电量比较大,因此按照主体结构施工用电量计算。 1 施工机械用电 PC= K1∑P1 其中:PC为施工用电容量 K1为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6 P1为设备同时使用最大容量 2 照明用电 P0= 1.10(K2∑P2+ K3∑P3) 其中:P0为照明用电容量 K2为室内照明同时使用系数,取0.8 P2为室内照明容量 P3为室外照明容量 K3为室外照明同时使用系数,取1.0 最大用电量 P=PC + P0 施工用电总容量 PR= 1.10*P/0.8 其中PR=为用电总容量 0.8=为功率因数 临时施工用电现场电量怎么计算 [ 标签:施工用电,电量 ] 所有机械的功率相加(用电总荷),然后呢 施工现场用电方案

1、工程概况 2、用电总平面布置 详见施工用电平面布置图 3、使用施工动力情况 名称数量(台)额定功率 (KW)名称数量(台)额定功率 (KW) 混凝土搅拌机 1 10 弯曲机1 5.5 插入式振捣器 3 3.3 镝灯2 10.5 平板振捣器 3 6.6 塔吊1 20.9 电焊机 1 15 碰焊机1 100 切割机 1 15 蒸饭箱1 9 钢筋切断机 1 5.5 开水炉1 9 经计算施工现场全部动力设备总功率∑P=210.3KW,根据常规估算,施工计划用电计算为: P动=K×∑P / COSφ =0.7×210.3/0.75=196.28KW 考虑到照明及生活用电按10% P动,则实际需用电量为: P总 =1.1×P动 =215.9KW 现场业主提供总电源,提供的施工用电能满足施工机械要求,我公司进场后将按照施工要求临时用电线路布置。 4、配电线路布置: 4.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总电源是由业主提供的低压电系统380/220电压的总配电箱,整个施工现场按三级配电内容形式布置,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用电设备。对各施工用电配电箱、分配箱、开关箱按现场线路逐一编号,“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箱内所用开关,用明显的标志注明其回路和所控用设备等,开关箱有专人负责,周围无杂物并定期有持证电工按时检查,整个施工现场供电线路严禁非电工擅自装、安用电器、拉高电线,以防发生触电伤害。 4.2现场在配电间中布置一台总电箱ZX1,下设FX1、FX2、FX3、FX4、由各分电箱接至各用电设备。 4.3配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覆盖施工现场,架零线离地面4米以上,在各配电箱处打地钻进行重复接地,零线应与其他各导线颜色区别开来。 4.4施工现场中使用的配电箱、开关箱、对固定式的安装高度要求箱底与地面和垂直距离均为1.3M,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口一律高在箱体的下底而且防绝缘损坏。整个施工用电实行分级保护,装设漏电保护器具分路匹配,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箱内严禁有杂物及工具。 4.5照明有专用漏电保护箱,镝灯、小太阳灯等金属外壳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不得低于2.5M,如低于需使用36V安全电压供电。 4.6熔断器、闸具参数与设备容量需匹配,严禁使用金属丝。 4.7进场后按机械设备设置位置,生产用电设置位置和临时用房设置位置,满足施工和施工管理线路配置。 5、导线截面的选择 5.1为了保证供电线路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导线截面选择如下: 1、总电箱至FX1导线选择: ①根据FX1主要负责钢筋切断机、弯曲机、电焊机用电。故假定用电量为45KW。 取K=1 、COSφ=0.75、∑P=45KW I=P/ *V*COSφ=1*45*1000/1.7*380*0.75=91.17A 故选择16㎜2截面BX型铜芯橡皮线。 ②FX1至下各用电设备线路计算: FX1下各用电机械单体最大功率为15KW,按安全载流量选择: 取K=1 、COSφ=0.75、∑P=15KW I=P/ *V*COSφ=1*15*1000/1.7*380*0.75=30A 故选择6㎜2截面BX型铜芯橡皮线。 2、总电箱至FX2导线选择: ①根据FX2主要负责塔吊用电。故假定用电量为20.9KW。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算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 算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电机的耗电量以以下的公式计算:耗电度数=(根号3)X 电机线电压 X 电机电流 X 功率因数) X 用电小时数/1000 电机的额定功率是750W,采用星形接法,接在三相380伏的电源上,用变频器监测电流是1.1A;我又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测得每相电流为1.1A,这就说明变频器和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电流是一致的。因为电机是星形接法,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380×× = 724 W,这样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接近于电机的额定功率。如果电机是三角形接法,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倍,电机实际消耗功率的计算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三相交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等于线电压 × 线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为450kW,功率因数为,电机效率为%,现运行中发现电流为40A,电压为6000V,那么怎么正确计算电机的各项功率以及电机有功及无功的损耗 高压电机一般为三相电机. 视在功率=×6000×40= 有功功率 =×6000×40×=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平方减有功功率平方开根二次方) 有功损耗=有功功率×%)=×= 无功损耗=无功功率×%)=×= 注明:

电机不运行于额定状况,效率及功率因数是有偏差的,上述数值只能为理论值,可能与实际会有点小偏差。 因为铭牌上所标的额定功率是电机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所以不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象一个10KW的电动机,他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是10KW,但它所消耗的电功率要大于10KW,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P=*U*I*cosΦ .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到提高到了现在的到,但负载率就是使用者掌握的,就不是统一的了。过去在电机电流计算中功率因数常常取,现在也常常是取。 2.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就是*线电压*线电流*功率因数。那你的实际电压是395V,实际电流是140A,那么它的实际功率就是: *395*140*=81kw 如果是空载,功率因数还要小,功率也就还要少,消耗电能也就少。

如何准确计算追补电量

如何准确计算追补电量 在我们电力部门的日常检查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电能计量装置引起误差电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进行电量的退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人根据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结合实例总结了一些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1 引起误差电量的可能性对于电能计量装置而言,其引起误差 电量的可能性: (1)电能表本身误差超出范围; (2)由于表内故障电能表停转、慢转、快转; (3)接线接触电阻较大; (4)接线错误。当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超过规定值,则必须进行电量的退补。 2 退补电量的计算方法 2.1相对误差法。原有的电能表接线保持原状运行,再按正确接线方式接入一只相对误差合格的电能表,选择常用负载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则原计量装置的总体相对误差为: Y= (W / x-W z 0)/W z ox 100% (—) 式中W x――试验期间,原电能表计量的电量,kWh W 0――试验期间,正确接线电能表计量的电量,kWh Y――原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相对误差,%

当原电能计量装置的抄见电量为Wx时,对应的正确电量为 wo= wxi + Y 退补电量为 △W= Wk W0= Wx-(Wx/ 1+Y) = (Y/1+Y) Wx (二) 式中Wx原电能表计量的电量,kWh W0实际用电的电量,kWh △W 退补电量。 应该说明的是,y 不仅包含了被试电能表的元件误差,还包括了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 例:某用户电能表经校验慢5%抄表电量20000kWh问应补多少电量? 解:应补电量为 2.2更正系数法。更正系数的定义为 (三) 式中Wx电能表错误接线期间的抄见电量,kWh W0错误接线期间的正确电量,kWh 则实际电量为WO=GXWX 所以,只要得知GX便可根据错误的抄见电量WX求出实际用量W0求更正系数GX —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2.2.1 实测电量法。利用测相对误差的方法,在试验期间(如一天)内,测得标准表和误接线电能表计量的电量W'0 和W'x,再 由式(三)即可求出更正系数GX。 2.2.2功率比值法。由于电能表计量的电量与它的反映的功率

电费计算公式(教学备用)

大工业用电电费计算公式 以功率因数0.90为基数,低于该数时罚款(每低于0.01 点罚款1%)高于该数时奖励(每高于0.01点奖励0.5%) 1:罚款数= (基数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因数)×1%×总电费 2:奖励数=(基数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因数)×0.5%×总电费 3:倍率=电压互感器倍率X电流互感器倍率 4:有功电量=(本月有功表数—上月有功表数)×倍率 5:无功电量=(本月无功表数—上月无功表数)×倍率 6:峰段电量=(本月峰段表数—上月峰段表数)×倍率 7:谷段电量=(本月谷段表数—上月谷段表数)×倍率 8:平段电量=有功电量-峰段电量-谷段电量-照明电量 9:峰段电费=差数×倍率×电价 10:谷段电费=差数×倍率×电价 11:应收电费=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力率电费 12:电度电费=有功电量×电价 13:力率电费=(基本电费+峰段电费+谷段电费+平段电费)×力率考核百分比 14:动力电费=(峰段电费+谷段电费+平段电费)+力率电费 15:照明电费=照明电量×照明电价 16:应收电费合计=基本电费+动力电费+照明电费 17:有功电量=峰段电量+谷段电量+平段电量+照明电量 18:力调电费=峰段+谷段+平段+基本电费

19:平段电量=大工业有功总-峰段电量-谷段电量 20:基本容量:暂停部分容量的基本电费按50%计算收取=(容量+容量)×使用天数/30+现使用容量×未使用天数/30天×0.5 21:或(基本电费=使用容量/使用天数+现使用容量) 22:城市附加及其他费用的电量以使用的容量分别计量: a:使用30KV A变压器城市附加、可再生能源附加、库区移民基金、重大水利基金的计算电量=非居有功总。 b:在当月使用30KV A、400KV A变压器时,城市附加分别为:非居有功、大工有功(总),而可再生能源附加、库区移民基金、重大水利基金=非居有功+大工有功(总)。 公司的力调标准为:90%,依据实际测算出的力率给予相应的罚款和奖励,主要依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功率因数=有功用电量/√(有功用电量的平方+无功用电量的平方) 有功:P、无功:Q 视在功率S=√P2+Q 2 功率因数COS&=P/S 税率为17%

常用(电)计算公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 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 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 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 (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 式中 N——选定转数 P——实际功率kW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 (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求电度表误差 式中 T——N转的标准时间s 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

能实现电量追补的用电系统的研究

附件一: 编号 陕西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建议书 项目名称:实现电量追补的用电系统的研究 申请单位: 起止时间: 项目负责人: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简表 项目名称实现电量追补的用电系统的研制 项目负责人姓名单位X 性别年龄 4 专业职称 项目分类 技术 攻关 新技术 开发 新产品 试制 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 应用理论 基础研究 软科学 研究 推广是是是是是 项目组 人数其中 高级职称中级职称 研究生初级职称 协作单位 珠海国测电能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协作形式合作申请金额(万元) 研究起止年月 其中资助自筹 项目内容、意义和预期成果摘要[项目内容] 目前,电力系统中存在多种需要对电量进行追补的情况。例如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故障造成电表一相或多相不计量,或者电能表本身故障造成不计量,以及接线错误等原因造成少计量。但是目前电表安装比较分散,抄表不及时,造成当电表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同时由于电能表记录的现场数据不够充分,给电量追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该课题研发一种新型的电能表以及专门的后台管理软件,来克服电量追补的困难。并能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智能的诊断,提出有效的建议来降低线损。 [项目意义] 电量追补系统不仅能及时发现线路和设备故障,还能根据丰富的现场数据快速,准确地对电量进行追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供电部门的损失。并且可以减少或避免供用电双方的纠纷。同时,该系统还能给反窃电的工作有力的支持,和真实详细的证据。对于维护全社会电网的安全和稳定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在城乡电网中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及电量计算方法$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及电量计算方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及电量计算方法 力调电费是根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进行收取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

变压器计量电费简单计算方法 首先应收电费=电度电费+基本 电费+利率调整电费 电度电费=有功电量*电价 基本电费=变压器容量*基本电价 利率调整电费的计算方法: 首先确定利率标准; 力调电费是根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进行收取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 你的功率因数标准应该是的。

力调电费=力调系数*(基本电费+目录电费) 基本电费=容量*26元 目录(电度电费)电费=目录(电度电费)电价*电量力调系数根据功率因素查表得出

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1]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P=1.05~1.10(K1∑P1/Cosφ+K2∑P2+ K3∑P3+ K4∑P4) 其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K1、K2、K3、K4——需要系数,如下表: 用电名称数量需要系数 备注K 数值 电动机 3~10台 K10.7 如施工中需要 电热时,应将其用 电量计算进去。为 使计算结果接近实 际,式中各项动力 和照明用电,应根 据不同工作性质分 类计算 11~30 台 0.6 30台以 上 0.5 加工厂动 力设备 0.5 电焊机 3~10台 K2 0.6 10台以 上 0.5 室内照明K30.8 室外照明K4 1.0 按电流来进行选择(三相四线制线路) I线=K X*P / [31/2*(U线*cos?)]

其中: I线——电流值 K X——同时系数(取0.7~0.8) P——总功率 U线——电压(380V或220V) cos?——功率因素,临时网线取0.85 查表可得,当I线=301.41总线路采用以下截面为70mm2的裸铜线 施工用电计算 各机械用电量一览表 序号 机械或 设备名称 型号或规格 数 量 单机功 率(KW) 合计 功率(KW) 备 注 1 升降机SCD200/200AJ 3 2×10.5 63.0 2 插入式 振动器 ZN42 7 1.2 8.4 3 平板振 动器 ZW10 5 1.1 5.5 4 钢筋切 断机 GQ40F 3 3 9.0 5 钢筋弯 曲机 GW40D 3 3 9.0 6 钢筋调 直机 LGT6/14 3 15 45.0 7 钢筋对UN1-75 1 75.0KVA 75.0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费计算总体计算顺序: 注:以上有两个追补电量的过程,主要考虑到有些追补电量需要参与到变损和线损的计算,而有些追补电量不需要参与变损和线损的计算。到底采用哪种电量追补方式,视标志而定。 1 计算抄见电量 [分时表不能在计量点设置中设置成不执行分时电价] 对于普通表和执行分时电价的总段,如下处理: 电能表度差=(本月表码—上月表码),根据度差进行数据溢出安全保护。 如果度差大于等于零,则有:抄见电量=度差*综合倍率 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抄见电量=(最大量程+度差)*综合倍率 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 对于执行分时电价的峰谷表,则如下处理: 峰段抄见电量= 峰度示差*综合倍率 谷段抄见电量= 谷度示差*综合倍率 总段抄见电量= 总度示差*综合倍率 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 峰段抄见电量= (最大峰量程+峰度示差)*综合倍率 谷段抄见电量= (最大谷量程+谷度示差)*综合倍率 总段抄见电量= (最大总量程+总度示差)*综合倍率 平段抄见电量= 总段抄见电量–峰段抄见电量–谷段抄见电量 峰段电量=峰段抄见电量+峰增减电量+峰换表电量 谷段电量=谷段抄见电量+谷增减电量+谷换表电量 平段电量=平段抄见电量+平增减电量+平换表电量 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 其中:综合倍率=PT倍率*CT倍率 注意: 1)如果本月起码大于上月止码,注意更新满码标志,以便数据溢出保护2)对于换表电量,在抄表初始化时进行计算 3)对于增减电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计算抄见电量时进行处理,直接合计到相应的表计和时段上。 4)对于正常表码和需量表要求保留四位小数 5)对于分时表,其中的总段电量为机械总段 追补电量的说明:通过工作单追补电量,则追补电量只对本月有效,通过追补界面,则对每个月都有效,对于分时表,追补应对峰、平、谷分别追补,不能将电量放置在总段,非分时表只能在总段进行追补,表前追补参与表的套扣和变损计算,表后则不参与。 2套表处理 套表分为用户内套表和用户与用户间的套表两种情况,其中用户间的套表也称为过表。说明: 1.本系统要求每块子表最多可以有两块父表。套表层数允许4层套表的情况。 2.存在三种套表类型,真实子表,定量表和定比表,所有统称为子表。在进行套表处理时,按照真实子表,定量和定比的顺序进行处理。 3.将所有套表子表的电量相加,累加到父表的扣减电量中,对于有两块父表的情况,在第一块父表扣完的情况下,将剩余电量放在第二块父表上套扣,当所有的父表都不够减时, 见第7点处理方式。 4.对于父表分时,子表分时的情况,对应时段的电量做相应扣减。当子表电量大于父表电量时,见第7点处理方式。当父表的峰谷时段不够扣减的情况,以父表电量为准,将子表中多余的电量移到平段中,再做相应扣减。

电气相关计算公式

一电力变压器额定视在功率Sn=200KVA,空载损耗Po=,额定电流时的短路损耗PK=,测得该变压器输出有功功率P2=140KW时,二次则功率因数2=。求变压器此时的负载率和工作效率。 解:因P2=×Sn×2×100% =P2÷(Sn×2)×100% =140÷(200×)×100%=% =(P2/P1)×100% P1=P2+P0+P K =140++2× =(KW) 所以 =(140×)×100%=% 答:此时变压器的负载率和工作效率分别是%和%。 有一三线对称负荷,接在电压为380V的三相对称电源上,每相负荷电阻R=16,感抗X L=12。试计算当负荷接成星形和三角形时的相电流、线电流各是多少 解;负荷接成星形时,每相负荷两端的电压,即相电压为U入Ph===220(V) 负荷阻抗为Z===20() 每相电流(或线电流)为 I入Ph=I入P-P===11(A) 负荷接成三角形时,每相负荷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即==380V 流过每相负荷的电流为 流过每相的线电流为 某厂全年的电能消耗量有功为1300万kwh,无功为1000万kvar。求该厂平均功率因数。 解:已知P=1300kwh,Q=1000kvar

则 答:平均功率因数为。 计算: 一个的电感器,在多大频率时具有1500的电感 解:感抗X L=则 =(H Z) 答:在时具有1500的感抗。 某企业使用100kvA变压器一台(10/,在低压侧应配置多大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解:按题意有 答:可配置150/5的电流互感器。 一台变压器从电网输入的功率为150kw,变压器本身的损耗为20kw。试求变压器的效率解:输入功率 P i=150kw 输出功率 PO=150-20=130(KW) 变压器的效率 答:变压器的效率为% 某用户装有250kvA变压器一台,月用电量85000kwh,力率按计算,试计算该户变压器利率是多少 解:按题意变压器利用率 答:该用户变压器利用率为56%。 一台变压器从电网输入的功率为100kw,变压器本身的损耗为8kw。试求变压器的利用率为多少解:输入功率为 P1=100kw 输出功率为 P2=100-8=92kw 变压器的利用率为 答:变压器的利用率为92%。 有320kvA,10/变压器一台,月用电量15MWh,无功电量是12Mvarh,试求平均功率因数及变压器利用率 解:已知 Sn=320kva,W P=15Mva

电池电量检测方法及原理 pdf

FUEL GAUGE 电池电量检测方法及原理锂电池具有高存储能量、寿命长、重量轻和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已经在现行便携式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手机、多媒体播放器、GPS终端等消费类电子设备中。这些设备不但单纯地只是支持单一的通讯功能,还支持流媒体播放和高速的无线发送和接收等等功能。随着越来越多功能的加入且要获得更长单次充电的使用时间,便携式设备中锂电池的容量也不断地增大,以智能手机为例,主流的电池容量已经800mAH增长到现在1500mAH,并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随着大容量电池的使用,如果设备能够精确的了解电池的电量,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了电池,防止其过放电,同时也能够让用户精确地知道剩余电量来估算所能使用的时间,及时地保存重要数据。因此,在PMP和GPS中,电量计不断加入到设备中,并且电量计也在智能手机中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在一些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中,如图1所示,电池电量的显示已由原来的柱状图变为了数字显示。 本文介绍和比较三种种不同电量计的实现方法,并且以意法半导体的STC3100电池监控IC为例,在其Demo实现了1%精度的电池精度计量。 (a)柱状图电量显示(b)数字精确电量显示 图1 Windows Mobile 手机中电量计量 1,电量计的实现方法和分类。 据统计,现行设备中有三种电量计,分别是: 直接电池电压监控方法,也就是说,电池电量的估计是通过简单地监控电池的电压得来的,尽管该方法精度较低和缺乏对电池的有效保护,但其简单易行,所以在现行的设备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然而锂电池本身特有的放电特性,如图2所示。不难从中发现,电池的电量与其电压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这种非线性导致电压直接检测方法的不准确性,电量测量精度超过20%。电池电量只能用分段式显示,,如图1.a所示,无法用数字显示精确的电池电量。手机用户经常发现,在手机显示还有两格电的时候,电池的电量下降得非常快,也就是因为这时候电池已经进入Phase3。 图2 锂电池放电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