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量追补的方法与计算

电量追补的方法与计算
电量追补的方法与计算

在高功高计、高功低计中,经常遇到由于计量故障或人为窃电后追补电量的问题。高功

高计一般采用高压计量箱,高压计量箱分为两元件(A、C两相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用V/V接线)及三元件型(A、B、C三相均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用Y/Y0接法),最常见的计量故障有高压保险熔断、缺相失压计量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错接线,

或长期使用后二次线同二次接线端子电化学腐蚀造成接触不良,也接近于短接(这种方式在实际运行中,采用低压互感器计量的更严重,)以及人为的窃电。例如,短开高计的B 相,造成的失压(不影响正常使用),及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短接、短接高计的一次,利用

电容性电流移相窃电,割断二次计量电缆等。以上计量事故一经出现均涉及到电量追补问题。第一节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和三相电能表的接线一、二次断压更正系数计算

电压互感器的断压有两种情况,因为电压互感器有两绕组,一个是一次侧、一个是二次

侧,所以有一次侧断压和二次侧断压,虽然规程规定二次侧不能加装熔丝造成的二次侧

断压。

电压互感器的断压还与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和相数有关,所以有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和电压互感器(Yy型)接线断压时的两种情况。下面分别叙述。

1.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的三相有功电能表

有一次侧和二次侧断压两种情况

1.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一次侧第一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2.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一次侧第二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3.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一次侧第三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4.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二次侧第一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5.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二次侧第二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6.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二次侧第三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7.电能表第一相电压线圈故障断线(即断压)。

8.电能表第三相电压线圈故障断线(即断压)。

对于4)-6)项,如电压二次回路没装熔断器时,则没有这种故障情况产生。

1.第一相、第二相、第三相一次侧断压相量分析和更正系数计算

2.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一次侧断开第一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1.断开一次侧第一组电压画出向量图,如图13-1所示,并进行一下计算。

第一元件:

W1=U UV I Utcos(30°+ φ )

第二元件:

W2=U wv I utcos(30°- φ )

断第一相电压时,Uu=0,Uuv=0 W1=U UV I Utcos(30°+ φ )

=0x I Utcos(30°+ φ )=0

W=W1+W2=0+W2=W2

W= Uwv I utcos(30°- φ )

=UwvIwt[cos30°cosφ + sin30°sinφ]

=UwvIwt[cosφ +sinaφ]

设三相电压、电流平衡

W = U LIpht[cosφ +sinaφ]

(2)第一相断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更正系数

计算时用K=这个方式方便计算。

1.功率因数cosφ==,φ=30°代入下式:

2.更正系数

即当用户一般平均的功率因数为时,更正系数为.

1.更正率=更正系数– 1= – 1=

2.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一次侧断第三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1)断一次侧第三相电压画出相量图如图13-2所示,按相量图进行计算如下:第一元件:

W1=U UV I Utcos(30°+ φ )

第二元件:

W2=U wv I wcos(30°- φ )

断第三相电压时,Uu=0,Uuv=0

W2=U UV I wcos(30°- φ )

=0 I wcos(30°- φ )=0

W=W1+W2=0+W1=W1

W= Uwv I utcos(30°+ φ )

=UuvIut[cos30°cosφ - sin30°sinφ]

=UuvIvt[cosφ +sinaφ]

设三相电压电流平衡时:

W = U LIpht[cosφ - sinaφ]

(2)断第三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更正系数

计算时用(这个式方便计算)

(3)设功率因数cosφ==,φ=30°代入下式:

即当用户一般平均的功率因数为时,更正系数为 3

1.更正率=更正系数—1=3—1=2

3.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一次侧断第二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1)断一次侧第二相电压,画出相量图如图13-3所示,并进行以下计算如下:第一元件:

第二元件:

(2)设三相电压、电流平衡时:

(3)断第二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更正系数

从以上的更正系数计算可知,断第二相电压时的更正系数是2,与功率因数大小无关。(4)更正率=更正系数-1=2-1=1

4.三相60°无功电能表断一次侧第一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1)断一次侧第一相电压,画出相量图,如图13-4所示,并进行下列计算:

第一元件:

第二元件:

当断一次侧第一相电压时:Uu=0 U’uw=0

故Q2=0Iwtcos(120°-φ)=0

Q=Q1+Q2=Q1

Q=U’vwIutcos(60°-φ)

设三相电压电流平衡时:Q=U L I phtcos(60°-φ)

(2)断第一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3)设cosφ==,φ=30°代入下式:

当cosφ=时断第一相时更正系数为 1.

(4)更正率=更正系数-1=1-1=0(即不用更正)

5.三相60°无功电能表断一次侧第二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1)断一次侧第二相电压画出相量图如图13-5所示,计算如下:

第一元件:

第二元件:

当断第二相一次侧电压时:Ub=0 U’bc=0

故Q1=0Iutcos(60°-φ)=0

Q=Q1+Q2=Q2

=U’uwIwtcos(120°-φ)

设三相电压、电流平衡时:Q=U’uwIwtcos(120°-φ)

(2)断第二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3)cosφ=1,φ=0°代入上式计算得:

当,无功电能表停转,不计量。

6.三相60°无功电能表断一次侧第三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1)断一次侧第三相电压画出向量图如图13-6所示,进行计算如下:

第一元件:

第二元件:

当断一次侧第三相电压时,U′uw和U′vw相位角改变U′′uw和U′′vw位置如图13-6所示,其计算就是以上Q1和Q2的式子;除了相角改变外还有其相量也改变计算如下:

两个元件之和:Q=Q1+Q2

设三相电压、电流平衡时:

(2)断第三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断第三相一次电压时其更正系数为2,与功率因数无关:

(3)更正率=更正系数-1=2-1=1

7.(Vv型)接线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断压和二次侧断压的更正系数(其数值是一样的)(1)三相有功电能表的更正系数:

1)第一相断压更正系数是当cosφ=时为.

2)第二相断压更正系数是当cosφ=时为2.

3)第三相断压更正系数是当cosφ=时为3.

(2)三相60°无功电能表的更正系数:

1)1)第一相断压更正系数是当cosφ=时为1

2)第二相断压更正系数是当cosφ=时为-.(电能表反转)

3)第三相断压更正系数是当cosφ=时为2.

第二节电压互感器星形(Yy型)接线和三组电能表一、二侧侧断压更正系数计算

1.星形接法电压互感器一次断压时二次侧电压情况

由一次断压时二次侧电压情况,给出接线图如图13-7所示。

1.一次侧断U相电压时二次侧Uuv,Uwv,Uuw的端电压

1.一次侧断V相电压时二次侧Uuv、Uwv、Uuw端电压

1.一次侧断W相时二次侧Uuv、Uwv、Uvw端电压

1.一次断U相熔丝计算

2.给出一次侧断U相熔丝的接线图(图13-8)相量图(图13-9)

3.按相量图13-9进行计算:

第一元件:

第二元件:

1.更正系数的计算

1.更正率的计算

更正率=更正率-1==

1.一次侧V相熔丝计算

2.一次侧断V相的熔丝时绘出相量图和接线图(13-10)

3.照相量图13-10进行计算

第一元件:

第二元件:

1.更正系数的计算

1.更正率的计算

更正率=更正系数-1==

1.一次侧W相熔丝计算

2.一次侧断W相的熔丝,绘出相量图和接线图(13-11)

3.按照相量图13-11进行计算

第一元件:

第二元件:

3、更正系数的计算

4、更正率的计算

更正率=更正系数-1==

以上是星形接法的电压互感器断开一次侧熔丝的更正系数。而断开二次侧熔丝的更正系数就不相同,现说明如下:

1.二次侧U相断电压计算

2.二次侧断U相电压绘出接线图和相量图,图13-12

3.按照相量图进行计算

1.更正系数K

2.更正率的计算

更正率=更正系数-1=-1

六、二次侧W相断电压计算

1、断二次W相电压绘出接线图、相量图(图13-13)

2、按照相量图进行计算

1.更正系数的计算

2.更正率=更正系数-1=-1

3.二次侧V相断电电压的计算

4.断二次侧V相电压的接线和相量图(图13-14

5.断二次侧V相电压的计算

1.更正系数的计算

更正系数

1.更正率=更正系数-1=2-1=1

1.Yy型接线的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断压的更正系数和更正率:(断开U、V、W

相电压)

2.一次侧断U相电压的更正系数为,更正率为.

3.一次侧断V相电压的更正系数为,更正率为

4.一次侧断W相电压的更正系数为,更正率为

九、Yy 型接线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断压的更正系数和更正率(断开u、v、w相电压)

1)二次侧断U相电压的更正系数为,更正率为-1

十、Yy型接线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当cosφ=时,φ=30°的更正系数和更正率

1)二次侧断U相电压的更正系数为,更正率为.

1.二次侧断V相电压的更正系数为2,更正率为 1

2.二次侧断W相电压的更正系数为3,更正率为 2

十一、更正系数和更正率的计算注意事项

1.上述证明星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一次断压和二次断压的更正系数是不同的,所以

必须注意区分

2.对于电压互感器的运行,应注意其电压是否正常,故应定期测试电压,或加装断

压计时装置,发现电压不正常断压时更加分析清楚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是(Yy型)还是(Vv型)的接线,其二是一次侧熔丝断还是二次侧熔丝断,其三是断那一相

电压,以上三个方面情况必须搞清楚后才能计算更正系数,否则就会计算错误,

少收或多收电费。

3.还有对于开口角型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和星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有不同的地方,

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V、v型接线电压互感器断一二次侧电压的更正系

数和星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断二次侧电压的更正系数是一样的,所以除了对星形

接线电压互感器一次、二次电压不同外还要区别是星形还是开口角型接线电压互

感器断电压。以及断U相、V相、W相等。

4.规程规定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准装设熔丝的,故星形接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断压

是不应该的,但电能表的电压线圈是有可能断线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采用以

上(Yy型)电压互感器二次侧断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第三节三相电能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断线的更正系数计算

高压点能计量装置的除了电压互感器外,还有电流互感器,所以电压互感器的故障上面

两节已经叙述,但还要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故障,接错线是一种故障,电流互感器二次接

线或接触不良也接近等于断线,原因是电流互感器的端电压很小,接线时接触不好就造

成断线。下面举例电流互感器断第一相、第三相,第二相(人工V相电流)的相量计算和更正系数的计算。

1.电流互感器断第一相二次电流导线的计算

2.画出断第一相二次电流的相量图(图13-15)

3.按照相量图13-15进行计算

第一组元件:

第二组元件:

两元件总和:W=W1+W2

第一相电流Iu断线Iu=0

所以W1=Uuv0cos(30°+φ)=0

°-φ)= UwvIwt(cos30°cosφ+sin30°sinφ)W=W1+W2=0+W2=W2=UwvIwtcos(30

因 Uuv=Uwv=UL Iu=Iw=Iph=

3、更正系数的计算(下面两种计算方法)

更正系数K=

更正系数K=

设时,φ=30°(即用户负荷功率因数为)

1.更正率=更正系数K-1==

2.电流互感器断第三相二次电流导线的计算

3.画出断第三相二次电流的相量图(图13-16).

4.按照相量图13-16进行计算

第一组元件:

第二组元件:

两元件总和:W=W1+W2

因 Uuv=Uwv=UL Iu=Iw=Iph,断第三相电流Iw=0

电流互感器断第三相二次电流导线,所以Iw=0,只剩下第一组元件的数值,即:W2= =0

W=W1=

1.更正系数的计算

更正系数K=

因,代入下式计算:

更正系数K=

1.更正率=更正系数-1=3-1=2

2.电流互感器断第二相二次电流(人工Iv电流)导线的计算

3.画出断第二相二次电流(人工Iv)的相量图(图13-17)

4.按照相量图13-17进行计算

第一组元件:

第二组元件:

两组元件总和:

1.更正系数的计算

更正系数K=

1.更正率=更正系数-1=2-1=1

从计算证实与功率因数的大小无关

第四节互感器断压、断流的更正系数和技术数值

1.有关断压的各相的电流数值情况

2.单相电压互感器接于高压线路中运行,这是最简单的接线,但只能测量线间电

压。单相电压互感器制造简单修理容易,维护也方便,故被广泛使用,如图

13-18所示。

3.用两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Vv型,此种接线简单,而且可以节省一只电压互感器

又能满足三相电能表或仪表所要求的线间电压,如图13-19所示

1.用三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成星形或称Yy型,中性点可接中线且接地做保护,此种

接线广泛应用。能达到测量线电压和相电压。如图13-20所示

2.用一只三相三铁芯电压互感器,此种电压互感器能满足三相电能表的线间电压;

但负荷不平衡引起误差,此种电压互感器不能用作测量每组对地电压用。如图

13-21所示。

3.三相仪表用电压互感器(五柱式),可用于对地的绝缘监视。当然主要绕组只用于

接三相电能表、瓦特表等仪表。另外一个绕组是开口三角形接法是用于监视绝

缘,如图13-22所示。

1.对Yy型和Vv型的电压互感器的熔丝断压或断线的测试情况:

2.Yy型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同相的一次和二次的熔断和断线二次反映电压情况是不一

样的,特别是其更正系数是不一样的。

3.Vv型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同相的一次和二次的熔断器熔断和断线二次反映电压情况

是不一样,但是其更正系数是一样的。

4.用三单具相电压互感器接成星形即Yy型的接线,当断一次和断二次时,二次各相

与相间的电压是不同数值,线电压情况表见表13-1。

5.用两具单相电压互感器接开口角形即Vv型,当断一次和二次时,二次各相与相间

的电压是不同的电压互感器开口角形即Vv型接线一次侧断压时的线电压情况见表13-2

1.有关断压时的相量计算、更正系数计算、更正率的计算

常用(电)计算公式资料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 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 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 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 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 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 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 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 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 (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 式中 N——选定转数 P——实际功率kW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 (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求电度表误差 式中 T——N转的标准时间s t——用秒表实际测试的N转所需时间(s)

电能表计量错误(接线错误或倍率错误)追补电量计算(15分)

电能表计量错误(接线错误或倍率错误)追补电量计算 1、一客户电能表,经计量检定部门现场校验发现慢10%(非人为)已知该电能表自换装之日起至发现之日止,表计电量为900KWh,应补收多少? 解: △W=W*(-10%)÷(1-10%)= -100(KWh) 按《规则》规定补电量从上次检验到更正之日止的0.5计算为5000KWh。 2、XX工业用户受电容量1630KVA(1000KVA和630各一台), 2009年3月14日暂停1000KVA变压器一台,启用日期为5月月3日,问该户 3、4、5月份如何计收基本电费?(按容量计收基本电费) 解:3月份:1000KVA,使用时间3月1日至3月13日,计13天 计算公式: 1000*()=433(KVA) 630KVA用全月,计费容量为630KVA 3月份基本电费=433+630=1063*28=29764(元) 4月份: 计费容量为630KVA,1000KVA停用 4月份基本电费=630*28=17640(元) 5月份:1000KVA,使用时间5月3日至5月31日,计9天 计算公式: 1000*()=300(KVA) 5月份基本电费=300+630=930*28=26040(元)

3、一客户高供低计变压器400KVA,有功铁损300KWh/月有,无功铁损400KVar/月有,K值=2.3,本月有功抄见电量15000KWh,无功抄见电量6000KVar,求本月有功、无功损耗是多少?本月有功、无功总电量分别是多少? 解: 有功铁损=(300KW ) 315KVA以上0.01;315KVA及以下0.015有功铜损=15000*1%(300KWh) 无功铁损=400(KVarh) 无功铜损=150*2.3=345(KVarh) 有功损耗=345+150=450(KWh) 无功损耗=400+345=745(Kvarh) 有功总电量=15000+450=15450(KWh) 无功总电量=6000+745=6745(KVarh) 4、XX工业用户有三只电流互感器变比低压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计量表一套, 2007年5月4日过负荷烧坏V相、W相电流互感器.电表示数为20. 2007年5月24日检查时发现V相已被客户私自换为电流互感器,并极性反接,W相被换为电流互感器.到 2007年5月月5日更正时电表示数为260.请计算应退补的电量? 解: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 极性正加,极性反减P0=3UIcosфPx=UIcosф-{(UIcosф*()/()}+{(UIcosф*()/()}= UIcosфф G= P

电能表在不同失压状态运行时电量追补系数的计算

电能表在不同失压状态运行时电量追补系数的计算 摘 要:电能表是供电部门最重要的计量表计,也是用户缴纳电费的依据,因此,保证电能 表的准确计量是供电部门的重要职责。但运行中的电能表,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而 造成电能表部分元件失压运行却是很常见的。 因此此类电能表合理、准确和快速 地求算出实际的使用电量,这不仅是供电部门规范化管理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一 部分,也便于用户能予理解和接受。本文通过不同类型的电能表在不同的失压状态 下运行时的分析和数学运算,从而为此类电能表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遍适用的计 算电量追补系数的公式,以及相应的电量追补系数速查表,以供供电部门相关人员 使用。 关键词:电能表 失压 电量 计算 电能表是供电部门向用户收取电费的依据,因此确保电能表的 准确计量,是供电部门的重要职责。同时电能表在运行中,由于种种不同的原因而使电压互感器保险熔断、或节点松脱,从而造成电能表部分元件的失压运行和电能表的错计量,也是常有发生的。这时如何根据电能表已记录电量来确定用户的实际用电量,过去大多是由业务人员按同期比照方法来确定的,这不仅不科学,且人为的因素也较大。随着电能表断线记录仪的应用,虽能及时记录到相应的失压相别和时间,给电量追补的计算提供了依据,但因缺乏统一的计算公式,以致成为供用双方容易扯皮的部分。因此,根据电能表不同的失压运行状态和相应的时间,求算出电能表相应的电量追补系数,不仅是体现供电部门规范化管理的一项举措,同时也为用电服务人员提供了方便、用户也便于接受,因此是很有必要的。 1 单相电能表失压运行时追补电量系数的计算 单相电能表它只有一个由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所组成的计量元件,在正常运行时,其计量的电功率P 和电量A 可表示如下: 1cos A U I T P T φ=?=?

超级电容电量简易计算

超级电容电量简易计算 2011-05-21 00:49:18|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电压(V) = 电流(I) x 电阻(R) 电荷量(Q) = 电流(I) x 时间(T) 功率(P) = V x I = 能量(W) = P x T = Q x V 容量 F= 库伦(C) / 电压(V) 将容量、电压转为等效电量 电量 =电压(V) x 电荷量(C) 实例估算: 电压5.5V 1F(1法拉电容)的电量为5.5C(库伦),电压下限是3.8V,电容放电的有效电压差为5.5-3.8=1.7V,所以有效 电量为1.7C。 1.7C=1.7A*S(安秒)=1700mAS(毫安时)=0.472mAh(安时) 若电流消耗以10mA计算,1700mAS/10mA=170S=2.83min(维持时间 分钟)。 转 电荷量 通常,正电荷的电荷量用正数表示.负电荷的电荷量用负数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量的整数倍 这个最小电量叫做基元电荷 它等于一个电子所带电量的多少,也等于一个质子所带电量的多少 而库仑是电量的单位 1库仑=1安培·秒 库仑是电量的单位,符号为C。它是为纪念物理学家库仑而命名的。若导线中载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 库仑不是国际标准单位,而是国际标准导出单位。一个电子所带负电荷量e= 1.6021892×10^19库仑(元电荷), 也就是说1库仑相当于6.24146×10^18个电子所带的电荷总量。 电荷量的公式: C=It(其中I是电流,单位A ;t是时间,单位s) 电量 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如何准确计算追补电量

如何准确计算追补电量 在我们电力部门的日常检查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电能计量装置引起误差电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地进行电量的退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人根据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结合实例总结了一些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1 引起误差电量的可能性对于电能计量装置而言,其引起误差 电量的可能性: (1)电能表本身误差超出范围; (2)由于表内故障电能表停转、慢转、快转; (3)接线接触电阻较大; (4)接线错误。当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超过规定值,则必须进行电量的退补。 2 退补电量的计算方法 2.1相对误差法。原有的电能表接线保持原状运行,再按正确接线方式接入一只相对误差合格的电能表,选择常用负载同时运行一段时间,则原计量装置的总体相对误差为: Y= (W / x-W z 0)/W z ox 100% (—) 式中W x――试验期间,原电能表计量的电量,kWh W 0――试验期间,正确接线电能表计量的电量,kWh Y――原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相对误差,%

当原电能计量装置的抄见电量为Wx时,对应的正确电量为 wo= wxi + Y 退补电量为 △W= Wk W0= Wx-(Wx/ 1+Y) = (Y/1+Y) Wx (二) 式中Wx原电能表计量的电量,kWh W0实际用电的电量,kWh △W 退补电量。 应该说明的是,y 不仅包含了被试电能表的元件误差,还包括了接线引起的计量误差。 例:某用户电能表经校验慢5%抄表电量20000kWh问应补多少电量? 解:应补电量为 2.2更正系数法。更正系数的定义为 (三) 式中Wx电能表错误接线期间的抄见电量,kWh W0错误接线期间的正确电量,kWh 则实际电量为WO=GXWX 所以,只要得知GX便可根据错误的抄见电量WX求出实际用量W0求更正系数GX —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2.2.1 实测电量法。利用测相对误差的方法,在试验期间(如一天)内,测得标准表和误接线电能表计量的电量W'0 和W'x,再 由式(三)即可求出更正系数GX。 2.2.2功率比值法。由于电能表计量的电量与它的反映的功率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供电局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费计算总体计算顺序: 注:以上有两个追补电量的过程,主要考虑到有些追补电量需要参与到变损和线损的计算,而有些追补电量不需要参与变损和线损的计算。到底采用哪种电量追补方式,视标志而定。 1 计算抄见电量 [分时表不能在计量点设置中设置成不执行分时电价] 对于普通表和执行分时电价的总段,如下处理: 电能表度差=(本月表码—上月表码),根据度差进行数据溢出安全保护。 如果度差大于等于零,则有:抄见电量=度差*综合倍率 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抄见电量=(最大量程+度差)*综合倍率 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 对于执行分时电价的峰谷表,则如下处理: 峰段抄见电量 = 峰度示差*综合倍率 谷段抄见电量 = 谷度示差*综合倍率 总段抄见电量 = 总度示差*综合倍率 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 峰段抄见电量 = (最大峰量程+峰度示差)*综合倍率 谷段抄见电量 = (最大谷量程+谷度示差)*综合倍率 总段抄见电量 = (最大总量程+总度示差)*综合倍率 平段抄见电量 = 总段抄见电量–峰段抄见电量–谷段抄见电量 峰段电量=峰段抄见电量+峰增减电量+峰换表电量 谷段电量=谷段抄见电量+谷增减电量+谷换表电量 平段电量=平段抄见电量+平增减电量+平换表电量 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 其中:综合倍率=PT倍率*CT倍率 注意: 1)如果本月起码大于上月止码,注意更新满码标志,以便数据溢出保护 2)对于换表电量,在抄表初始化时进行计算 3)对于增减电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计算抄见电量时进行处理,直接合计到相应的表计和时段上。 4)对于正常表码和需量表要求保留四位小数 5)对于分时表,其中的总段电量为机械总段 追补电量的说明:通过工作单追补电量,则追补电量只对本月有效,通过追补界面,则对每个月都有效,对于分时表,追补应对峰、平、谷分别追补,不能将电量放置在总段,非分时表只能在总段进行追补,表前追补参与表的套扣和变损计算,表后则不参与。 2套表处理 套表分为用户内套表和用户与用户间的套表两种情况,其中用户间的套表也称为过表。 说明: 1.本系统要求每块子表最多可以有两块父表。套表层数允许4层套表的情况。 2.存在三种套表类型,真实子表,定量表和定比表,所有统称为子表。在进行套表处理时,按照真实子表,定量和定比的顺序进行处理。 3.将所有套表子表的电量相加,累加到父表的扣减电量中,对于有两块父表的情况,在第一块父表扣完的情况下,将剩余电量放在第二块父表上套扣,当所有的父表都不够减时, 见第7点处理方式。 4.对于父表分时,子表分时的情况,对应时段的电量做相应扣减。当子表电量大于父表电量

能实现电量追补的用电系统的研究

附件一: 编号 陕西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项目 建议书 项目名称:实现电量追补的用电系统的研究 申请单位: 起止时间: 项目负责人: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简表 项目名称实现电量追补的用电系统的研制 项目负责人姓名单位X 性别年龄 4 专业职称 项目分类 技术 攻关 新技术 开发 新产品 试制 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 应用理论 基础研究 软科学 研究 推广是是是是是 项目组 人数其中 高级职称中级职称 研究生初级职称 协作单位 珠海国测电能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协作形式合作申请金额(万元) 研究起止年月 其中资助自筹 项目内容、意义和预期成果摘要[项目内容] 目前,电力系统中存在多种需要对电量进行追补的情况。例如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故障造成电表一相或多相不计量,或者电能表本身故障造成不计量,以及接线错误等原因造成少计量。但是目前电表安装比较分散,抄表不及时,造成当电表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同时由于电能表记录的现场数据不够充分,给电量追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提升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该课题研发一种新型的电能表以及专门的后台管理软件,来克服电量追补的困难。并能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智能的诊断,提出有效的建议来降低线损。 [项目意义] 电量追补系统不仅能及时发现线路和设备故障,还能根据丰富的现场数据快速,准确地对电量进行追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供电部门的损失。并且可以减少或避免供用电双方的纠纷。同时,该系统还能给反窃电的工作有力的支持,和真实详细的证据。对于维护全社会电网的安全和稳定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在城乡电网中

精确计算电池剩余电量

精确计算电池剩余电量 关键字:电池剩余电量测量电流积分电压测量 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医疗设备以及测量仪器等便携式设备可谓随处可见。随着便携式应用越来越多的向多样化、专有化、个性化方面发展,有一点却始终未变,那就是所有的便携式设备均靠电池供电。 在对系统的剩余运行时间进行预测的时候,电池可以说是供电环节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之一。随着便携式应用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需要实现更多的关键性操作,例如利用移动电话进行账户管理、便携式数据记录器必须保留相应的功能以应对完全工作交接、医疗设备必须完整保存需要监控的关键数据等等。 本文将讨论尽可能精确计算剩余电池电量的重要性。令人遗憾的是,仅通过测量某些数据点甚至是电池电压无法达到上述目的。温度、放电速率以及电池老化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充电状态。本文将集中讨论一种专利技术,该技术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测量锂电池的充电状态以及剩余电量。 现有的电池电量监测方法 目前人们主要使用两种监测方法:一种方法以电流积分(current integration)为基础;而另一种则以电压测量为基础。前者依据一种稳健的思想,即如果对所有电池的充、放电流进行积分,就可以得出剩余电量的大小。当电池刚充好电并且已知是完全充电时,使用电流积分方法效果非常好。这种方法被成功地运用于当今众多的电池电量监测过程中。 但是该方法有其自身的弱点,特别是在电池长期不工作的使用模式下。如果电池在充电后几天都未使用,或者几个充、放电周期都没有充满电,那么由内部化学反应引起的自放电现象就会变得非常明显。目前尚无方法可以测量自放电,所以必须使用一个预定义的方程式对其进行校正。不同的电池模型有不同的自放电速度,这取决于充电状态(SOC)、温度以及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历史等因素。创建自放电的精确模型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数据搜集,即便这样仍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该方法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在完全充电后立即完全放电,才能够更新总电量值。如果在电池寿命期内进行完全放电的次数很少,那么在电量监测计更新实际电量值以前,电池的真实容量可能已经开始大幅下降。这会导致监测计在这些周期内对可用电量做出过高估计。即使电池电量在给定温度和放电速度下进行了最新的更新,可用电量仍然会随放电速度以及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关口电量追补方法

关口表运行主要问题分析 宋晓林 (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摘要:关口表在电网电能计量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其在现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到关口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问题主要与关口电能计量的特殊性、关口表功能的复杂性以及关口表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有关。为解决并避免这些问题,应该严格遵守《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规程的要求,加强关口表的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同时发挥和完善关口表和电能计量系统的功能,从而确保关口表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关口表;电能计量装置;电能量计量系统 中图分类号: TM930.7 关口表是指安装运行在发电企业上网、跨区联络线、省网联络线及省内下网等关口电能计量装置中的电能表,用于贸易结算和内部经济指标的考核,大多为进口的0.2S级多功能电能表,在整个电网的电能计量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与关口电能计量的特殊性和现场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有关,以下对关口表在现场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1 关口表的现场实负荷检验 关口表现场实负荷检验是关口表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由于某些电网交换关口点的潮流大小和方向变化快、负荷较低,并且关口表基本采用功能复杂的国外电能表,给现场误差检验和功能检查增加了困难,在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中详细规定了关口表现场实负荷检验的安全工作要求、检验项目、检验条件、检验方法等内容,对现场检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在现场检验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严格执行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压互感器二次严禁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严禁开路。接通和断开电流端子时必须用仪表进行监视。标准表和试验端子之间的连接导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标准表的电流连接端子应具有自锁功能。 (2)现场检验前应首先检查工作条件是否具备。当负荷电流低于被检电能表标定电流的10%(对于S级的电能表为5%)或功率因数低于0.5时,或者负荷变化较大时不宜进行误差测定; (3)检查关口表和计量用互感器二次接线是否正确,可以采用相位表或带接线检查功能的现场校验仪检查接线。检查应在电能表接线端进行。此项工作即使在现场不具备误差检验条件时也应酌情进行。 (4)检查关口表的主要功能是否正常。最好使用关口表抄表设置软件检查。检查前先用标准时钟(GPS时间或北京时间)校准笔记本电脑时钟。用软件读取并保存关口表的电量底度值、时钟、电池状态、失压记录、事件记录、负荷曲线、瞬时量、冻结或结算时间、费率时段(在采用多费率结算时)等数据,然后逐项检查是否正常。关口表时钟误差较大时应校准时钟,电池故障时应及时更换电池。

电量追补的方法与计算

在高功高计、高功低计中,经常遇到由于计量故障或人为窃电后追补电量的问题。高 功高计一般采用高压计量箱,高压计量箱分为两元件(A、C两相有电流互感器、电压 互感器,采用V/V接线)及三元件型(A、B、C三相均有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用 Y/Y0接法),最常见的计量故障有高压保险熔断、缺相失压计量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 错接线,或长期使用后二次线同二次接线端子电化学腐蚀造成接触不良,也接近于短 接(这种方式在实际运行中,采用低压互感器计量的更严重,)以及人为的窃电。例 如,短开高计的B相,造成的失压(不影响正常使用),及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短接、 短接高计的一次,利用电容性电流移相窃电,割断二次计量电缆等。以上计量事故一 经出现均涉及到电量追补问题。 第一节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和三相电能表的接线一、二次断压更正系数计算 电压互感器的断压有两种情况,因为电压互感器有两绕组,一个是一次侧、一个是二次侧,所以有一次侧断压和二次侧断压,虽然规程规定二次侧不能加装熔丝造成的二次侧断压。 电压互感器的断压还与电压互感器的接线和相数有关,所以有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和电压互感器(Yy型)接线断压时的两种情况。下面分别叙述。 1.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的三相有功电能表 有一次侧和二次侧断压两种情况 1.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一次侧第一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2.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一次侧第二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3.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一次侧第三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4.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二次侧第一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5.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二次侧第二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6.电压互感器(Vv型)接线,二次侧第三相的熔丝熔断造成断压; 7.电能表第一相电压线圈故障断线(即断压)。 8.电能表第三相电压线圈故障断线(即断压)。 对于4)-6)项,如电压二次回路没装熔断器时,则没有这种故障情况产生。 1.第一相、第二相、第三相一次侧断压相量分析和更正系数计算 2.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一次侧断开第一相电压的更正系数计算

电量计算怎么算

电量计算怎么算 主体结构施工与装修相比结构施工时用电量比较大,因此按照主体结构施工用电量计算。 1 施工机械用电 PC= K1∑P1 其中:PC为施工用电容量 K1为设备同时使用系数,取0.6 P1为设备同时使用最大容量 2 照明用电 P0= 1.10(K2∑P2+ K3∑P3) 其中:P0为照明用电容量 K2为室内照明同时使用系数,取0.8 P2为室内照明容量 P3为室外照明容量 K3为室外照明同时使用系数,取1.0 最大用电量 P=PC + P0 施工用电总容量 PR= 1.10*P/0.8 其中PR=为用电总容量 0.8=为功率因数 临时施工用电现场电量怎么计算 [ 标签:施工用电,电量 ] 所有机械的功率相加(用电总荷),然后呢 施工现场用电方案

1、工程概况 2、用电总平面布置 详见施工用电平面布置图 3、使用施工动力情况 名称数量(台)额定功率 (KW)名称数量(台)额定功率 (KW) 混凝土搅拌机 1 10 弯曲机1 5.5 插入式振捣器 3 3.3 镝灯2 10.5 平板振捣器 3 6.6 塔吊1 20.9 电焊机 1 15 碰焊机1 100 切割机 1 15 蒸饭箱1 9 钢筋切断机 1 5.5 开水炉1 9 经计算施工现场全部动力设备总功率∑P=210.3KW,根据常规估算,施工计划用电计算为: P动=K×∑P / COSφ =0.7×210.3/0.75=196.28KW 考虑到照明及生活用电按10% P动,则实际需用电量为: P总 =1.1×P动 =215.9KW 现场业主提供总电源,提供的施工用电能满足施工机械要求,我公司进场后将按照施工要求临时用电线路布置。 4、配电线路布置: 4.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总电源是由业主提供的低压电系统380/220电压的总配电箱,整个施工现场按三级配电内容形式布置,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用电设备。对各施工用电配电箱、分配箱、开关箱按现场线路逐一编号,“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箱内所用开关,用明显的标志注明其回路和所控用设备等,开关箱有专人负责,周围无杂物并定期有持证电工按时检查,整个施工现场供电线路严禁非电工擅自装、安用电器、拉高电线,以防发生触电伤害。 4.2现场在配电间中布置一台总电箱ZX1,下设FX1、FX2、FX3、FX4、由各分电箱接至各用电设备。 4.3配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覆盖施工现场,架零线离地面4米以上,在各配电箱处打地钻进行重复接地,零线应与其他各导线颜色区别开来。 4.4施工现场中使用的配电箱、开关箱、对固定式的安装高度要求箱底与地面和垂直距离均为1.3M,配电箱、开关箱进出线口一律高在箱体的下底而且防绝缘损坏。整个施工用电实行分级保护,装设漏电保护器具分路匹配,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箱内严禁有杂物及工具。 4.5照明有专用漏电保护箱,镝灯、小太阳灯等金属外壳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不得低于2.5M,如低于需使用36V安全电压供电。 4.6熔断器、闸具参数与设备容量需匹配,严禁使用金属丝。 4.7进场后按机械设备设置位置,生产用电设置位置和临时用房设置位置,满足施工和施工管理线路配置。 5、导线截面的选择 5.1为了保证供电线路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导线截面选择如下: 1、总电箱至FX1导线选择: ①根据FX1主要负责钢筋切断机、弯曲机、电焊机用电。故假定用电量为45KW。 取K=1 、COSφ=0.75、∑P=45KW I=P/ *V*COSφ=1*45*1000/1.7*380*0.75=91.17A 故选择16㎜2截面BX型铜芯橡皮线。 ②FX1至下各用电设备线路计算: FX1下各用电机械单体最大功率为15KW,按安全载流量选择: 取K=1 、COSφ=0.75、∑P=15KW I=P/ *V*COSφ=1*15*1000/1.7*380*0.75=30A 故选择6㎜2截面BX型铜芯橡皮线。 2、总电箱至FX2导线选择: ①根据FX2主要负责塔吊用电。故假定用电量为20.9KW。

电量追补方法应用的探讨

电量追补方法应用的探讨 RSS 打印复制链接大中小发布时间:2011-05-10 09:58:24 内容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电量追补的方法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对现场工作人员、电量追补人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计量、电量追补、应用 在现代电力企业管理中,计量部门作为电力企业的“秤杆子”,在确保电力企业所供电量“颗粒归仓”的作用中及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如用户窃电、接线错误和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如计量装置出现故障、偏差等,都会造成电能计量装置出现多计、漏计和错计现象。在出现上述现象时,不可避免的将会对电量进行追补。由于此项工作涉及到用户及电力企业双方面的经济利益,这就要求电量追补的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公正性,使用户及电力企业双方都满意。电量追补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应用中,只有灵活使用,对症下药才能确保不出现计量纠纷。 一、电量追补方法简介 1、计算法:又称“公式法”,即通过电能计量装置工作原理推导出装置正确计量时所计电能量A与错误计量的电能量A*比值,推导出电量更正系数K=A/A*,即:A=KA*,其中,K为正时,表示电能表正转,K为负值时电能表反转。计算需采用功率因素时,其取值为正常月份的平均功率因数或其它计量设备正确记录计量差错期间的平均功率因数。 由于电力先使用后结算的商品属性,如果客户电能表发生计量差错,按照《供用电规则》第八十条的规定,客户先按抄见电量如期缴纳电费,然后再进行追补电量。因此,追补电量等于实际电量减去错误接线时电能表所计电量。用公式表达为: ΔA=A-A*=K A*- A*=(K-1)A* 当ΔA值为正值时,应对客户追补电量;当ΔA值为负值时,应向客户退补电量。上式中,K值应取绝对值,因为电能表无论正转或反转,都记录了客户使用的电能,两者差别只是误差不同而已。 电能计量装置误差超差时,以“0”误差为基准,计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其计算公式为:△A= [A*r%/(1+r%)]*倍率,△A为需退补电量值,r%为装置误差。其中,r%为电能表拆回在校验台上校验时,加入额定电压负荷电流为标定电流的120%、50%、10%,功率因数为cosφ=1.0时测出这三个负荷点的误差值,一般测三次取其平均值,然后用下面的公式求出r%。 r%=(f10+3f50+f120)/ 5 上式中,f10------10%标定电流,cosφ=1.0时平均误差值 f50-------50%标定电流,cosφ=1.0时平均误差值 f120-----120%标定电流,cosφ=1.0时平均误差值 r%是正数时,应为退电量;r%是负数时,应为补电量。 电能计量装置PT二次压降超出允许范围时,以允许电压降为基准,按验证后实际值与允许值之差补收电量。计量用互感器发生匝间短路故障,应以测试后的实际变比,计算出需退补的电量值。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算

电机的耗电量的公式计 算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电机的耗电量以以下的公式计算:耗电度数=(根号3)X 电机线电压 X 电机电流 X 功率因数) X 用电小时数/1000 电机的额定功率是750W,采用星形接法,接在三相380伏的电源上,用变频器监测电流是1.1A;我又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测得每相电流为1.1A,这就说明变频器和钳形电流表测得的电流是一致的。因为电机是星形接法,线电压是相电压的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380×× = 724 W,这样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接近于电机的额定功率。如果电机是三角形接法,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是相电流的倍,电机实际消耗功率的计算是一样的。 这就说明:三相交流电机实际消耗的功率就等于线电压 × 线电流。 电机额定功率为450kW,功率因数为,电机效率为%,现运行中发现电流为40A,电压为6000V,那么怎么正确计算电机的各项功率以及电机有功及无功的损耗 高压电机一般为三相电机. 视在功率=×6000×40= 有功功率 =×6000×40×= 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平方减有功功率平方开根二次方) 有功损耗=有功功率×%)=×= 无功损耗=无功功率×%)=×= 注明:

电机不运行于额定状况,效率及功率因数是有偏差的,上述数值只能为理论值,可能与实际会有点小偏差。 因为铭牌上所标的额定功率是电机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所以不等于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就象一个10KW的电动机,他能输出的机械功率是10KW,但它所消耗的电功率要大于10KW,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P=*U*I*cosΦ . 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不是一个定数,它与制造的质量有关,还与负载率的大小有关。为了节约电能,国家强制要求电机产品提高功率因数,由原来的到提高到了现在的到,但负载率就是使用者掌握的,就不是统一的了。过去在电机电流计算中功率因数常常取,现在也常常是取。 2.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就是*线电压*线电流*功率因数。那你的实际电压是395V,实际电流是140A,那么它的实际功率就是: *395*140*=81kw 如果是空载,功率因数还要小,功率也就还要少,消耗电能也就少。

电费计算公式(教学备用)

大工业用电电费计算公式 以功率因数0.90为基数,低于该数时罚款(每低于0.01 点罚款1%)高于该数时奖励(每高于0.01点奖励0.5%) 1:罚款数= (基数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因数)×1%×总电费 2:奖励数=(基数功率因数—实际功率因数)×0.5%×总电费 3:倍率=电压互感器倍率X电流互感器倍率 4:有功电量=(本月有功表数—上月有功表数)×倍率 5:无功电量=(本月无功表数—上月无功表数)×倍率 6:峰段电量=(本月峰段表数—上月峰段表数)×倍率 7:谷段电量=(本月谷段表数—上月谷段表数)×倍率 8:平段电量=有功电量-峰段电量-谷段电量-照明电量 9:峰段电费=差数×倍率×电价 10:谷段电费=差数×倍率×电价 11:应收电费=电度电费+基本电费+力率电费 12:电度电费=有功电量×电价 13:力率电费=(基本电费+峰段电费+谷段电费+平段电费)×力率考核百分比 14:动力电费=(峰段电费+谷段电费+平段电费)+力率电费 15:照明电费=照明电量×照明电价 16:应收电费合计=基本电费+动力电费+照明电费 17:有功电量=峰段电量+谷段电量+平段电量+照明电量 18:力调电费=峰段+谷段+平段+基本电费

19:平段电量=大工业有功总-峰段电量-谷段电量 20:基本容量:暂停部分容量的基本电费按50%计算收取=(容量+容量)×使用天数/30+现使用容量×未使用天数/30天×0.5 21:或(基本电费=使用容量/使用天数+现使用容量) 22:城市附加及其他费用的电量以使用的容量分别计量: a:使用30KV A变压器城市附加、可再生能源附加、库区移民基金、重大水利基金的计算电量=非居有功总。 b:在当月使用30KV A、400KV A变压器时,城市附加分别为:非居有功、大工有功(总),而可再生能源附加、库区移民基金、重大水利基金=非居有功+大工有功(总)。 公司的力调标准为:90%,依据实际测算出的力率给予相应的罚款和奖励,主要依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功率因数=有功用电量/√(有功用电量的平方+无功用电量的平方) 有功:P、无功:Q 视在功率S=√P2+Q 2 功率因数COS&=P/S 税率为17%

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后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探索

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后追补电量的计算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18-07-10T09:33:04.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作者:宋景龙 [导读]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在故障状况下运行时,所计得的电量是不正确的,此时如何正确计算退补电量是用电、计量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酒泉供电公司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在故障状况下运行时,所计得的电量是不正确的,此时如何正确计算退补电量是用电、计量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电能计量装置发生故障将影响用户电量的准确计量,为此提出一种故障后利用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分相电量记录功能计算追补电量的方法。本文分析了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后电量追补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故障;计算方法 引言:电能计量装置在故障状况下运行时,所计得的电量是不正确的,此时如何正确计算退补电量是用电、计量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需要采用追补方法来对这部分电量进行追补计算,这一过程中最关键是要选择科学的电量追补计算方法,实际的追补计算法需要根据电能表的故障类型进行科学选择。 1、三相三线两元件计量原理简介 本文分析三相三线两元件高供高计中的电量追补方法,该分析方法也适用于三相四线高供高计。 图 1 三相三线两元件接线原理图 正确接线时三相三线两元件功率表达式,而实际中因计量人员的工作疏忽或业务不熟悉导致错误接线的情形时常发生,引起错误计量。为了保障供电企业和用户的切身利益,就需对错误接线时的电量进行及时追补。下面对更正系数法和平均电量法追补电量进行详细分析。 2、计量设备故障后追补电量的计算法 由于电能计量设备故障类型不同,实际的电量追补方法也有所差异,通常采取以下追补电量计算方法。 2.1更正系统数法 如果三相负载处于平衡状态,适合选择更正系数法来进行电量追补,这是因为该方法能够更加精准、便捷地计算出电量。对于不同类型的计量设备故障,更正系数法的运用规律也不同。 2.1.1 电能表记录失压与失流故障 通过公式ΔW=(k-1)W′,要明确发生故障时的电量,但是,其中问题在于电能表运转过程中很难具体明确失压的时间范围,也就是不能准确得知失压期间的电量,这就为更正系数法的运用带来了难度。现阶段,多采用智能电表,而且其中安装了很多电量寄存器,主要发挥电量存储功能,对此需要先求得更正系数,再利用公式来对应算出失压 / 失流状态下需要追补的电量。有如下关系式: 追补电量 = 电能表失压值/失流期间电量×(更正系数-1)×倍率 利用以上关系式能够得出失压过程中的总电量,同时,参照电能表常规运行期间各费率电量和该期间总电量的比例与失压时间范围内的电量相乘,对应得出需要追补的各费率电量。 2.1.2 单相失压故障 电能表工作过程中,当电压二次回路出现断开,或者互感器保险丝熔断时都容易出现单相失压故障,架设是前者原因,一般情况下失压相电压下降达到0,相反,如果是后一种原因,则只需要对电压二次回路接线进行调整,确保其处于正确接线状态,一般失压相将获得一个相位,以及幅值较为平衡的感应电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残余电压,该电压的数值一般处于10-60V。在单相失压状态下,更正系数会有所差异。 当A/B/C三相平衡的状态下,通常可以有如下关系:U≈U ab≈U cb,I≈I a≈I c。如果电压没有任何残余,则能够对更正系数进行约分处理,相反,则要将现实测得的残余电压值带入公式,最终计算得出结果。 2.2 母线电量平衡法 该方法主要是参照母线电量平衡来对应求出其中故障性电能表中的电量,更加适合用在关口电能表的电量追补,这是因为这一类电表通常负荷动态变化大、相位频繁变化,无法通过近似估算的方式来计算得出失压时的电量。其所适合的故障类型为:①通过电量采集设备,来得知不同线路处于失压状态下总的电量;②凭借420电表、320 电表失压过程中电量以及变压器的电量损耗的和来得出结果。 2.3 综合误差法 所谓的综合误差法就是综合性地计算误差。也就是把电能表、电流与电压互感器以及二次压降等在运行中出现的计量故障,利用计量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及电量计算方法$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及电量计算方法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及电量计算方法 力调电费是根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进行收取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

变压器计量电费简单计算方法 首先应收电费=电度电费+基本 电费+利率调整电费 电度电费=有功电量*电价 基本电费=变压器容量*基本电价 利率调整电费的计算方法: 首先确定利率标准; 力调电费是根据《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进行收取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 你的功率因数标准应该是的。

力调电费=力调系数*(基本电费+目录电费) 基本电费=容量*26元 目录(电度电费)电费=目录(电度电费)电价*电量力调系数根据功率因素查表得出

临时用电计算公式及计算实例[1]1[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计算 P=1.05~1.10(K1∑P1/Cosφ+K2∑P2+ K3∑P3+ K4∑P4) 其中: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W); P3——室内照明容量(KW); P4——室外照明容量(K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K1、K2、K3、K4——需要系数,如下表: 用电名称数量需要系数 备注K 数值 电动机 3~10台 K10.7 如施工中需要 电热时,应将其用 电量计算进去。为 使计算结果接近实 际,式中各项动力 和照明用电,应根 据不同工作性质分 类计算 11~30 台 0.6 30台以 上 0.5 加工厂动 力设备 0.5 电焊机 3~10台 K2 0.6 10台以 上 0.5 室内照明K30.8 室外照明K4 1.0 按电流来进行选择(三相四线制线路) I线=K X*P / [31/2*(U线*cos?)]

其中: I线——电流值 K X——同时系数(取0.7~0.8) P——总功率 U线——电压(380V或220V) cos?——功率因素,临时网线取0.85 查表可得,当I线=301.41总线路采用以下截面为70mm2的裸铜线 施工用电计算 各机械用电量一览表 序号 机械或 设备名称 型号或规格 数 量 单机功 率(KW) 合计 功率(KW) 备 注 1 升降机SCD200/200AJ 3 2×10.5 63.0 2 插入式 振动器 ZN42 7 1.2 8.4 3 平板振 动器 ZW10 5 1.1 5.5 4 钢筋切 断机 GQ40F 3 3 9.0 5 钢筋弯 曲机 GW40D 3 3 9.0 6 钢筋调 直机 LGT6/14 3 15 45.0 7 钢筋对UN1-75 1 75.0KVA 75.0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量电费计算算法 电费计算总体计算顺序: 注:以上有两个追补电量的过程,主要考虑到有些追补电量需要参与到变损和线损的计算,而有些追补电量不需要参与变损和线损的计算。到底采用哪种电量追补方式,视标志而定。 1 计算抄见电量 [分时表不能在计量点设置中设置成不执行分时电价] 对于普通表和执行分时电价的总段,如下处理: 电能表度差=(本月表码—上月表码),根据度差进行数据溢出安全保护。 如果度差大于等于零,则有:抄见电量=度差*综合倍率 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抄见电量=(最大量程+度差)*综合倍率 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 对于执行分时电价的峰谷表,则如下处理: 峰段抄见电量= 峰度示差*综合倍率 谷段抄见电量= 谷度示差*综合倍率 总段抄见电量= 总度示差*综合倍率 如果度差小于零,则有: 峰段抄见电量= (最大峰量程+峰度示差)*综合倍率 谷段抄见电量= (最大谷量程+谷度示差)*综合倍率 总段抄见电量= (最大总量程+总度示差)*综合倍率 平段抄见电量= 总段抄见电量–峰段抄见电量–谷段抄见电量 峰段电量=峰段抄见电量+峰增减电量+峰换表电量 谷段电量=谷段抄见电量+谷增减电量+谷换表电量 平段电量=平段抄见电量+平增减电量+平换表电量 总电量=抄见电量+换表电量+增减电量 其中:综合倍率=PT倍率*CT倍率 注意: 1)如果本月起码大于上月止码,注意更新满码标志,以便数据溢出保护2)对于换表电量,在抄表初始化时进行计算 3)对于增减电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计算抄见电量时进行处理,直接合计到相应的表计和时段上。 4)对于正常表码和需量表要求保留四位小数 5)对于分时表,其中的总段电量为机械总段 追补电量的说明:通过工作单追补电量,则追补电量只对本月有效,通过追补界面,则对每个月都有效,对于分时表,追补应对峰、平、谷分别追补,不能将电量放置在总段,非分时表只能在总段进行追补,表前追补参与表的套扣和变损计算,表后则不参与。 2套表处理 套表分为用户内套表和用户与用户间的套表两种情况,其中用户间的套表也称为过表。说明: 1.本系统要求每块子表最多可以有两块父表。套表层数允许4层套表的情况。 2.存在三种套表类型,真实子表,定量表和定比表,所有统称为子表。在进行套表处理时,按照真实子表,定量和定比的顺序进行处理。 3.将所有套表子表的电量相加,累加到父表的扣减电量中,对于有两块父表的情况,在第一块父表扣完的情况下,将剩余电量放在第二块父表上套扣,当所有的父表都不够减时, 见第7点处理方式。 4.对于父表分时,子表分时的情况,对应时段的电量做相应扣减。当子表电量大于父表电量时,见第7点处理方式。当父表的峰谷时段不够扣减的情况,以父表电量为准,将子表中多余的电量移到平段中,再做相应扣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