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坯体原料

合集下载

陶瓷的制造工艺流程

陶瓷的制造工艺流程

陶瓷的制造工艺流程
《陶瓷制造工艺流程》
陶瓷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

从原料的准备到成品的烧制,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的设计和操作。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陶瓷制造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陶瓷的主要原料包括粘土、石英、长石和石膏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精细的筛选和混合,确保其成分和质量达到要求。

2. 成型:原料在经过混合后,需要进行成型。

成型的方法有手工成型、机械成型和注塑成型等。

通过成型,原料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的陶瓷坯体。

3. 干燥:成型后的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这一步骤非常关键,因为如果水分未能充分去除,会在烧制过程中导致产品变形或开裂。

4. 装饰:一些陶瓷制品需要进行装饰,可以使用绘画、贴花、贴金或刻字等手法。

这些装饰可以增加产品的美观度和附加值。

5. 烧制:烧制是陶瓷制造中最重要的环节。

陶瓷坯体需要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以将其变成坚硬的陶瓷制品。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会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和原料特性有所不同。

6. 磨光和包装:烧制后的陶瓷制品需要进行磨光处理,以去除
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

随后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完整性。

以上便是陶瓷制造的典型工艺流程,虽然每一步骤都显得简单,但实际操作中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陶瓷产品。

陶瓷工艺学--2.1-2.3-坯料的类型-配料的依据及配料计算-09.10

陶瓷工艺学--2.1-2.3-坯料的类型-配料的依据及配料计算-09.10
高瓷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提高白度。但是含量多会提高 瓷的烧成温度,若过少(低于15%),则瓷坯容易变形。 ③ K2O与Na2O。主要由长石引入,它们也是成瓷的主要组分。起助 熔作用,存在于玻璃相中提高其透明度。一般K2O与Na2O的总量控 制在5%以下为宜,否则会急剧地降低瓷的烧成温度及热稳定性。
❖ 为了克服精陶坯釉适应性能差、后期龟裂和铅溶出量过大的三大 缺点,要求正确选配坯釉组成合理制定生产工艺,改革现有的 装饰方法和彩料。
第2章 坯料及配料
第一节 坯料的类型
普通陶瓷坯料一般都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 故可通称为粘土质坯料。由于使用的粘土种 类以及熔剂原料的种类不同,所以还可以将 坯料进一步加以区分。如以长石作为主要熔 剂原料的坯料称为长石质坯料。
本章以介绍长石质瓷、绢云母质瓷、磷酸盐 质瓷和镁质瓷坯料为主,同时也介绍一些其 它质地的陶瓷坯料(如硅灰石质陶瓷、锂质 陶瓷、叶蜡石质陶瓷等)。
(二)精陶的化学组成
❖ 我国生产的日用精陶大多属长石质精陶,坯料配方属粘土石英-长石三元组分体系。在生产特大型制品时,为了减少 变形开裂等缺陷的产生,往往可以引入10%~30%的熟料。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二分。
❖ 我国生产的日用精陶坯料,根据加入原料的情况基本上 可分为高铝坯料(氧化铝含量为30%左右)和高硅质坯 料(SiO2含量为70%以上)两种,由于所采用的粘土多 为含SiO2较高的粘土,因此实际配方属高硅质。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二分。
二、精陶坯料 (一)陶器的种类
陶器分为粗陶器、普通陶器和细陶器。精陶是一种细陶器 制品。胎体颗粒细而均匀,烧结程度较差,吸水率一般在 8%~20%。
精陶制品常用于日用制品,称为日用精陶;用于建筑材料 上,称为建筑精陶。

陶瓷坯料种类

陶瓷坯料种类
陶瓷坯体类型
—— “土 ”与“火”的艺术— —
坯体分类
▪ 依据:按烧成温度划分: ❖ 硬质瓷:烧成温度大于1250 ℃ ❖ 软质瓷:烧成温度小于1250 ℃
▪ 依据:按熔剂类型划分:
❖ 1. 长石质瓷 ❖ 2. 绢云母质瓷 ❖ 3. 骨灰瓷
1.长石质瓷
❖ 1.1 概述
▪ 属长石—石英—高岭土为主的三组分配料。是北方瓷区 最普通的配料。据熔剂成分变化范围的不同,可配成 1150~1450 ℃各种烧成温度范围的瓷器。
❖ 1.5 常见类型
③ 高石英质瓷
石英含量在30-40%,长石10-30%,粘土3050%。
特点:
半透明性差,热稳定性差,烧成温度居中。
应用:
艺术瓷、日用瓷。
2.绢云母质瓷
❖ 2. 1 概述 ▪ 属K—Al—Si系统,南方瓷区大部分是高
岭石和瓷石(绢云母和石英)的二组分配料。 主要矿物组成:高岭石,绢云母,石英,水云
2.绢云母质瓷
❖ 2.3 工艺特点
③ 烧成用还原焰,成瓷后色调柔和。 ▪ 特点: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 ▪ 应用:日用瓷,工艺瓷。
3. 骨灰瓷
❖ 3.1 概述
▪ 骨灰瓷英文名称“Bone China”,又名“骨质瓷”, 简称‘‘骨瓷”。
▪ 骨灰瓷是以动物骨灰为主要熔剂制成的瓷器。
▪ 岩相组成:
❖ 3.2 骨灰瓷的由来
▪ 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在英国一个叫北斯特拉福德郡的一个 小村子里,有位年青人叫乔斯,他家祖祖辈辈从事陶瓷制造, 所以他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学习制陶术。但乔斯是一个雄心勃勃 的人,从来不满足于父亲那些大黑罐子,总想有朝一日制造出 白色瓷器。他曾用康沃尔粘土(白色煅烧瓷土)和康沃尔瓷石制 造瓷器,但无论如何瓷器总发生变形。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 一个老炼金术士,这种人可从各种矿石中提取金,但在当时已 所剩无几了。乔斯听说过发明德来斯汀瓷器的就是一个炼金术 士。他将自己试验失败的情况给老人谈了一下,老人说:“孩 子,你的陶器就象是一个人,有血有肉但缺少骨头,骨头这东 西到处都有,为什么不加一些呢?” 。

瓷砖胚体知识点总结图

瓷砖胚体知识点总结图

瓷砖胚体知识点总结图瓷砖胚体是指制作瓷砖时所使用的原料混合后成型的未经烧制的半成品,也是瓷砖的基础。

瓷砖胚体的品质直接影响着瓷砖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下面就瓷砖胚体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

1. 瓷砖胚体的原料瓷砖胚体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瓷石、石英、长石等天然矿石材料,通过混合、研磨和筛分等工艺进行混合配比。

其中,粘土是瓷砖胚体的主要原料,占比约为65%~70%,瓷石、石英和长石等材料是胚体的辅料。

不同的原材料比例和配比会影响瓷砖的硬度、耐磨性、吸水率等性能。

2. 瓷砖胚体的成型工艺瓷砖胚体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干压成型和浇注成型。

干压成型是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利用压力机进行成型,通过模具的挤压和震动使原料充分密实,形成坯体。

浇注成型是将原料混合后以浆体状态倒入模具中,然后通过振动平整,利用自身的流动性形成坯体。

两种成型工艺各有优劣,干压成型的成品尺寸稳定,密实度高,适用于规格较大和较厚的瓷砖;而浇注成型可生产异形瓷砖和薄瓷砖。

3. 瓷砖胚体的干燥工艺成型后的瓷砖胚体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其内部的水分,提高瓷砖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采用室温干燥和热风干燥两种方式。

室温干燥是将胚体放置在干燥室内,借助自然风力和温度逐渐干燥;热风干燥则是通过热风箱或烘干机等设备,利用高温烘干。

不同的干燥工艺会影响瓷砖的干燥速度、坯体内部的拉伸和压缩应力等,从而影响瓷砖的质量。

4. 瓷砖胚体的装饰工艺瓷砖胚体在成型后需要进行装饰,包括釉面处理、印花、背面处理等。

釉面处理是利用专用喷涂设备对瓷砖表面进行釉彩喷涂,形成瓷釉层;印花是将设计图案通过丝网印刷或数字喷墨技术印刷到瓷砖表面;背面处理是对瓷砖背面进行清理、喷涂胶体等工艺处理。

装饰工艺的精湛程度直接影响着瓷砖的外观和质感。

5. 瓷砖胚体的烧制工艺经过成型、干燥和装饰处理后的瓷砖胚体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工艺是将瓷砖胚体放入坩堝或瓷砖窑中,经过高温烧结成型。

烧制的温度、时间和气氛等都会影响着瓷砖的成键和晶体结构,从而影响瓷砖的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

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

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

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膨润土是一种重要的陶瓷原料,其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对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合理地使用膨润土不仅可以改善坯体的塑性和可塑性,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硬度、强度和耐火性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膨润土的特性。

膨润土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能力,能够吸附并固定坯体中的各类杂质和有害物质,净化坯体,同时能改善坯体的可塑性和塑性,使得坯体更加易于成型和加工。

在陶瓷坯体中使用膨润土时,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用量。

一般来说,膨润土的添加量应根据制品的具体需求来确定,不同的陶瓷制品对膨润土的用量要求也不同。

一般而言,添加2%~8%的膨润土可以起到良好的塑性调节作用,并使得坯体更加均匀致密。

其次,膨润土的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

在将膨润土加入到原料中时,应将其事先充分细化和分散,避免形成团块。

可以选择干法或湿法加入,但要确保膨润土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同时,在加入膨润土后,要适当调整坯体的湿度,保证坯体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

此外,膨润土的选择也需要根据制品的要求进行。

不同的膨润土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膨润土可以使得制品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常见的膨润土有天然膨润土和人工合成膨润土,其中人工合成膨润土具有粒度均匀、化学稳定等优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最后,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不仅要根据产品需求来确定,还需要结合工艺条件和设备设施来综合考虑。

在具体生产中,可以通过试验和实践来确定最佳的膨润土添加量,最终获得理想的制品质量和产品性能。

综上所述,膨润土在陶瓷坯体中的用量对产品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膨润土,合理确定添加量,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改善坯体的塑性和可塑性,提高产品的硬度、强度和耐火性能。

因此,在陶瓷制品的生产中,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膨润土的使用,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陶瓷材料工艺学--坯体装饰

陶瓷材料工艺学--坯体装饰

渗花
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坯体 装饰 色坯、 斑点、 绞胎
化妆土
• 化妆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坯体上施好 化妆土后再施釉,通常将此种化妆土称为釉 底料或底釉。用于掩盖坯体中铁化合物的颜 色,以提高釉面白度或颜色釉的呈色效果。 通常选用烧后呈白色的粘土。另一种化妆土 用于改变坯体的表面颜色和抗风化能力。 • 在制品的表面施此种化妆土后,使产品形成 类似某种天然矿物的表面。也可以在化妆土 层上剔划或描绘纹样作为装饰。化妆土的用 途很广,从日用陶瓷器皿到建筑卫生陶瓷都 可使用。
镂空、 刻花 堆雕
化妆 土
渗花
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坯体 装饰 色坯、 斑点、 绞胎
刻花
• 它是依照设计的稿样在坯体上用铁、竹制的 刀、扦等:厂具刻划出装饰纹样,施透明釉 烧成。这种装饰方法目前多用在陶器上。 • 刻花通常用竹木、金属制成刻划工具,对坯 泥进行刻花,刻花又分干坯刻花和湿坯刻花, 对坯料性能要求与镂空要求相同。 • 刻花有的施釉,有的不施釉。另外,色釉刻 花是将刻花和颜色釉结合运用的一种装饰方 法,它是把多种色釉按作者的设计要求,运 用刻划纹样的不同部位,使画面层次鲜明, 色调变化丰富,具有板画的、 斑点、 绞胎
粉料混合法工艺流程
原料 ↓ 配料 ↓ 球磨 浆料池搅拌→色料配料→柱塞泵供浆 ↓ 除铁过筛→ →喷雾干燥→粉料罐 浆料池搅拌→柱塞泵供浆→喷雾干燥 →粉料罐 →配粉→混合→过筛→色料坯料陈腐
镂空、 刻花 堆雕
化妆 土
渗花
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坯体 装饰 色坯、 斑点、 绞胎
镂空、 刻花 堆雕
化妆 土
渗花
郑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坯体 装饰 色坯、 斑点、 绞胎
化妆土

制作陶瓷的步骤

制作陶瓷的步骤

制作陶瓷的步骤陶瓷是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艺术品,它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包括原料的选择、制作、烧制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制作陶瓷的步骤。

一、原料的选择陶瓷的原料主要包括粘土、石英、长石、瓷石等。

其中,粘土是最基本的原料,它的种类有很多,如黏土、赤陶、白陶等。

不同种类的粘土在制作过程中的性质和用途也不同。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根据制作的目的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原料。

二、制作1. 搅拌:将粘土和其他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机或手工搅拌均匀。

2. 制坯:将搅拌好的粘土放在制坯机上,用手或机器将其压制成所需形状的坯体。

3. 成型:将制好的坯体放在成型机上,用模具或手工将其成型成所需的形状。

4. 雕刻:在坯体表面进行雕刻,可以雕刻出各种图案和纹路。

5. 磨光:用砂纸或磨具将坯体表面磨光,使其表面光滑。

三、干燥制作好的陶瓷坯体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干燥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温度: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陶瓷的质量。

2. 控制湿度: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陶瓷的质量。

3. 防止变形: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陶瓷坯体变形,可以采用逐渐升高温度的方法进行干燥。

四、烧制烧制是制作陶瓷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烧制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控制温度:在烧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陶瓷的质量。

2. 控制气氛:在烧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气氛,避免氧气过多或过少,以免影响陶瓷的质量。

3. 控制时间:在烧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时间,避免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免影响陶瓷的质量。

4. 降温:在烧制完成后,需要将烧制好的陶瓷坯体缓慢降温,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快而导致破裂。

五、装饰烧制好的陶瓷可以进行装饰,如上釉、彩绘等。

装饰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在进行装饰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以免影响陶瓷的质量。

陶瓷坯釉料制备技术

陶瓷坯釉料制备技术

陶瓷坯釉料制备技术
陶瓷坯釉料制备技术是指将原始材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工艺加工,制成用于陶瓷生产的壁厚均匀、强度合适、吸水率适中的坯体和用于装饰、保护的釉料。

首先,制备陶瓷坯体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料,如粘土、砂、长石等,根据所需的工艺特点和成品要求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坯料。

接着,采用压力成型或流动成型等工艺,将坯料制成坯体并进行初次烧结,形成较为坚硬的基础体。

然后,制备陶瓷釉料所需原料数量相对较少,常采用分别称量的方式混合原料,然后加水制成釉浆,并进行过筛、研磨等处理,以确保釉料的细度和均匀性。

最后,将制备好的陶瓷坯体放入釉浆中浸泡,晾晒后进行烧结,使釉料与坯体融合成为整体,表面呈现出具有装饰性和保护性的漂亮釉彩。

陶瓷坯釉料的制备需要多次摸索和实践,才能使用科学的技术加工原料,制成优质的釉料和坯体,生产出质量稳定、外观亮丽的陶瓷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