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教学提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国秀丽一、基本概念:

1报酬递减律: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报酬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2肥料利用率:指当季作物吸收营养元素的数量与施入土壤中肥料营养元素总量的百分数3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提出N、P、K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4土壤肥力指标法:基于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原理,用相关分析选择最佳浸提剂,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以生物相对指标校验土壤有效养分肥力指标,确定相应的分级范围值,用以指导肥料的施用。

5营养诊断施肥法:利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正常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从而确定施肥方案的一种施肥技术手段。

6肥料生产系数:每千克肥料养分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千克数

7植株临界浓度:指当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浓度,作物的产量显著下降或出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

8边际利润:增减单位肥料成本所引起的施肥利润的增减额

二、知识点

1、施肥的基本效应有哪些?

良好效应:a增产;b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c改善农产品质量;

d增强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e有效减轻农业灾害

不良效应:a 造成土壤质量下降b引起大气污染 c 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

d引起地下水污染 e 引起食品污染

2、施肥的基础理论有哪些(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施肥的理论基础对合理施肥有什么指导意义?

a 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每次收获必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使土壤中养分减少,土壤贫化,要维持地力和作物产量,就要归还植物带走的养分

b最小养分率: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c报酬递减率:从一定面积土地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定限度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而报酬增加速度却在逐渐递减

d因子综合作用率:作物高产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因子,如空气、温度、光照、养分、水分、品种以及耕作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必然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种限制因子的制约

3、计量施肥有哪些方法?

a养分平衡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是施肥量确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包括地力差减法:根据作物目

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求得实现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占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的比率)

b土壤肥力指标法:基于农作物营养元素的土壤化学原理,用相关分析选择最佳浸提剂,测定土壤有效养分,以生物相对指标校验土壤有效养分肥力指标,确定相应的分级范围值,用以指导肥料的施用。

c肥料效应函数法:根据施肥量与产量数量关系指导施肥的方法

d营养诊断法:利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物正常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从而确定施肥方案的一种施肥技术手段

4、什么是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养分平衡法:以养分归还学说为理论依据,根据作物计划产量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施肥量的方法,是施肥量确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基本内容:几个参数的确定:①基础产量;②目标产量;③形成100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④肥料利用率;⑤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

肥料需要量(千克)=(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目标产量确定(以地定产法,以水定产法,前几年平均单产法(前三年平均单产量+前三年平均单产量*年递增率));目标产量养分吸收量(千克)=目标产量×牧草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千克)=(土地面积×供应养分土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速效养分测定值×校正系数

5、如何根据已有的参数确定肥料用量?

上为地力差减法,下为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

6、什么是等产线?等产线有哪些特点?

肥料效应曲面上产量相同的各点连线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

一般呈现椭圆形,距原点越近,产量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产量水平较高的等产线一半曲率较大,特别是交互效应为正效应时,尤为明显。等产线上各点的产量相同,但获得某一产量的养分配比不同,其中有一最佳配比。

7、什么是形态诊断?形态诊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指通过外形观察或生物测定了解某种养分丰缺与否的一种手段

①症状诊断;②长势、长相诊断

优点: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简单方便,对于一些常见的有典型或特异症状的失调症,常常可以一望而知

缺点:一是凭视觉判断,粗放、误诊可能性大,遇疑似症,重迭缺乏症等难以解决二是经验型的,实践经验起着重要作用,只有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者才可能应付自如

三是形态诊断是出现症状之后的诊断,此时作物生育已显著受损,产量损失已经铸成,因此,对当季作物往往价值不高。

8、依据边际产量和边际利润率关系如何经济施肥?P88

9、什么是施肥技术和施肥方式?

施肥技术:将肥料施入各种栽培基质或直接施于作物的一种手段,其组成要素包括施肥量及养分配比、施肥时期、方式和采用适当的机具等。

施肥方式:将肥料施于土壤和植株的途径与方法。

10、稻田土壤养分特点、水稻需肥特性及水稻施肥技术

稻田土壤的养分特点:a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氧化还原电位下降,淹水后土壤PH渐趋于中性,b 淹水土壤中的氮几乎全以铵态氮形式存在 c 淹水后可使土壤磷的供应能力显著增加 d 淹水可使土壤中的低价铁、锰增加 e 使土壤中的有些养分有效性降低,造成锌的有效性降低 f 硫在还原性条件下会产生硫化氢,一定浓度可使水稻遭受毒害

需肥特性:a 水稻对养分的吸收量:与小麦、玉米等等禾谷类作物相比,水稻需氮量偏低,而对P、K需求量与小麦、玉米等相当,但总需肥量仍高于小麦,水稻是需硅量较大的作物

b 需肥规律:水稻对N P K的最大吸收量都是在拔节期,表明拔节期是水稻营养的最大效率期;水稻在抽穗前吸收的三要素养分数量已占总吸收量的大部分,所以各类肥料早期供应不容忽视

原因:①Fe3+的还原的增加引起磷酸盐的溶解;②Fe-P和Al-P的水解;

③土壤有机质厌氧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等螯合了土壤中的Ca、Fe、Al等离子,减少了磷的固定;④有机阴离子和Fe-P、Al-P中磷酸根离子的交换;⑤pH值的趋中性使磷的溶解度和解吸量增加;⑥闭蓄态磷的溶解和增加了磷在土壤中的扩散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淹水也促进了土壤中的铁、锰离子和钾的交换反应,使钾的有效性增加。

3.水稻施肥技术:

a 前促施肥法特点: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也有集中在基肥一次全层施用的

适用于:双季早晚稻和单季早熟稻

b 前促、中控、后补施肥法特点: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中期控氮、后期补施粒肥

适用于:南方单季中稻

c 前稳、中促、后保施肥法特点:施足基肥,重施穗肥、后施粒肥

适用于:生长期较长的水稻品种和土壤保肥力差的田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