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中医特色护理的应用

合集下载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

乐至县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1、手法整复、推拿治疗一、作业目的:骨伤科正骨手法整复骨折或关节错位,推拿理筋手法施术于穴位产生平衡阴阳,补虚泻实,调理气血及缓解疼痛的目的。

二、适应症:(一)骨折。

(二)脱臼。

(三)筋伤。

(四)骨病。

(五)伤科杂症。

(六)神经系统疾患:脑中风后遗症、肋间神经痛、颈臂神经症候群、坐骨性神经痛。

(七)肌肉、骨关节疾病:网球肘、冷冻肩(五十肩)、下背痛、骨关节炎、肌肉酸痛。

三、禁忌:过饱、过饿、特别疲劳、酒醉等不宜过重手法,怀孕者应告知医师。

四、用物准备:诊疗床或坐椅、无菌口腔棉枝、75%酒精、优碘、生理食盐水、换药车、纱布、副木、棉卷、骨折换药医材、治疗巾、红外灯、常备外用药紫云膏、金创膏等。

五、作业方法(一)经望、闻、问、切确诊病人,向病人说明治疗目的及步骤,并取得病人同意。

(二)怀疑骨折者,可照x- ray确定诊断,再行复位。

(三)拉上围帘,协助病人选择合宜体位。

在患处或治疗相关部位进行开功舒缓手法。

(四)进行中医骨伤科手法整复与推拿。

(五)进行缓和收功手法。

(六)若需外用药包扎则在患处敷贴外用药。

(七)初诊病人及遇异常特殊状况,应有护理纪录。

(八)正骨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提按端挤、摇摆碰触、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

(九)上骱手法:手摸心会、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端提捺正、按摩推拿。

(十)理筋手法:舒筋通络、活络关节。

(十一)夹缚固定:夹板、石膏绷带、胶布、副木支架固定。

(十二)骨伤内治法:损伤三期辨治,按损伤部位辩证施治。

(十三)骨病内治法:消、托、补。

(十四)伤科杂症内治法:发汗解表、养阴清热、固涩收敛、镇纳安神、健脾利湿。

(十五)外治法:敷贴类、搽擦药、熏洗湿敷类、热熨类。

(十六)练功疗法。

六、护理指导:(一)教导病人放松心情,坐或卧应采舒适、能持久之姿势。

(二)告知与施术者合作,勿随意移动体位,防止因手法用力而受伤。

(三)施术时间依病情医嘱而定,一般为需5-60分钟。

中医院一科一品具体实施措施

中医院一科一品具体实施措施

中医院一科一品具体实施措施模板一骨科疾病患者易出现肢体疼痛、肿胀,功能性便秘、尿潴留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康复与舒适。

中医护理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积极发展骨科中医护理技术,骨一科开展腕踝针、耳穴压豆、耳尖放血、中药涂擦、中药塌渍、穴位贴敷、艾灸、温通刮痧等十余项骨科中医护理技术,在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的不适、加强围手术期患者康复锻炼过程中,疗效显著。

1、腕踝针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

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

适用于多种痛症及高血压、失眠等内科疾病。

2、耳穴压豆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地揉、按、捍、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持续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3、其他中医护理技术中药涂擦、中药塌渍、穴位贴敷、艾灸等骨科中医护理技术,具有消肿止疼,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

图片实施“一科一品”,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疾病专科护理,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我们始终坚持因病施护、因人施护,在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凸显专科特色,塑造专科护理品牌。

模板二口服给药是临床上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适用范围广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进人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是一项基本、高频的护理操作。

护士看服到口是避免遗漏、延误、错服、服用方法不当等用药错误的有效方法。

康复一科特开展“落实口服药看服到口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优质护理服务“一科一品”项目。

通过看服到口查检表进行查检,找出原因:患者进食、水温不合适、药物统一包装、患者留置胃管、康复训练未归,进行分析、制定对策,提高看服到口率。

一、通过制作常用药物手册,建立新药学习制度,纳入质控,月末统计归纳等方式加强护士看服到口意识。

骨科中医特色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骨科中医特色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骨科中医特色护理病例讨论记录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骨科中医特色护理病例讨论记录一、患者基本情况。

中医特色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特色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特色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被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患者对手术的应激以及并发症,以加速术后康复[1],其理念已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骨科及妇科等手术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在减少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等方面也逐渐凸显其独特的优势。

大量的文献荟萃显示,中医特色护理与FTS联合应用于围手术期中,明显减轻了机体应激反应和各器官功能障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大大加快了康复的进程,现综述如下。

1 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方面的应用1.1 减缓焦虑情绪一般情况下人体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因某种不良情绪刺激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则会超出人体的正常生理承受能力而导致各种疾病。

术前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担心手术失败、担心术中疼痛及术后出现后遗症等而焦虑不安、失眠等。

韩晓玲等[2]在常规术前指导的基础上采用指压手法联合耳穴埋籽对72例普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患者各项焦虑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认为采用指压联合耳穴埋籽能有效缓解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

杨海英等[3]对30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模式,运用辩证施护开展情志护理,结果护理后的SDS、SAS评分较护理前下降且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

范雪[4]对60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中医汤药、穴位按摩和针刺等方式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结果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各项治疗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杨巧玲等[5]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状态实施针对性护理,情绪以悲为主者采用“以喜克悲”的方法,情绪以恐为主者采用“以思克恐”的方法,情绪以思为主者采用“以怒克思”的方法,情绪以怒为主者采用“以悲克怒”的方法,结果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明显得到减轻。

1.2 减缓疼痛程度罗晓曦[6]选择混合痔手术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运用混合痔围手术中医常规护理与疼痛护理,干预组在手术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外科加速康复模式,结果: 干预组手术后6h﹑12h﹑24h﹑48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筋揉骨正”中医特色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筋揉骨正”中医特色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筋揉骨正”中医特色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王琳珏;郭锐;李钦宗;王爱国【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24(19)4【摘要】目的:基于“筋揉骨正”理论观察中医特色康复疗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住院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

对照组采用Intertan或PFNA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结合中医特色三期辨证治疗。

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髋关节功能、骨强度及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和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筋揉骨正”理论采用中医特色康复疗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骨密度,安全性良好。

【总页数】5页(P537-541)【作者】王琳珏;郭锐;李钦宗;王爱国【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9【相关文献】1.中医康复疗法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2.健骨活血汤配合康复疗法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康复中的应用3.探讨“骨正筋和、形神共调”康复原则在慢性肌骨功能障碍中的应用4.中医药特色疗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5.活血续骨汤配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膝痹病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关节病变。

膝痹病又称膝退行性关节病、膝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属于中医痹症、骨痹的范畴。

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受伤史、骨骼病病史。

(2)评估患者精神状态,患肢疼痛、肿胀、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的范围等。

(3)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5)中医证型:①风寒湿痹证。

证候: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

②风湿热痹证。

证候: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

③瘀血闭阻证。

证候: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

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④肝肾亏虚证。

证候: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

舌质红,少苔。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患者疼痛时可取足三里、解溪等穴拔罐,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3)加强对患者膝部的保护,戴护膝保暖;患肢可垫软枕抬高Q(4)功能锻炼:指导和协助患者活动肢体,如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训练。

(5)临证(症)施护:①膝关节疼痛:a.疼痛评估:评估诱因、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b.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C.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Qd.遵医嘱给予艾灸,取阿是穴、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等穴。

②膝关节肿胀:a.评估患肢红肿的程度及诱发因素,皮温、皮肤颜色及完整性,测量骸骨上下缘腿围。

b.遵医嘱对风湿热痹证患肢肿胀患者局部予膝关节冰敷治疗,注意防止皮肤冻伤,观察治疗效果。

C.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d.遵医嘱给予中药塌渍Qe.遵医嘱给予中药贴敷。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

骨折病人中医护理方案桡骨远端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二)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三)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四)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患肢肿痛1.评估疼痛性质,注意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桡动脉搏动情况。

2.局部制动,防止腕关节旋后或旋前。

3.遵医嘱局部冷敷,耳穴埋籽,减轻疼痛。

常用穴位:神门、交感、皮质下。

(二)患肢活动受限1.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起床时的注意事项。

3.鼓励患者开始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关节的各向活动。

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旋转及前臂旋转活动。

4.遵医嘱予以物理治疗如微波、中药贴敷等治疗。

三、中药特色治疗护理(一)传统伎俩整复、夹板外固定护理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办法及配合注意事项。

2.观察血供和肿胀情况:特别是在固定后1~4d。

应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肿胀程度、皮肤温度、色泽及感觉活动等情况,并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正确观察骨折远端血液循环的方法。

若指端苍白或呈青紫色,说明静脉回流障碍;若温度偏低,说明动脉供血不足。

3.患肢置于功能位置:病人站位时将肘关节屈曲90°,并用三角巾悬吊胸前,前臂保持中立位或稍旋后位。

卧位时自然伸肘并将前臂垫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及患肢肿胀消退。

4.夹板松紧度调整:一般在复位后3~4d,由于复位继发损伤,部分浅静脉回流受阻,以及局部存在损伤性反应,夹板内压消长变化大,所以应及时给予调整。

包扎固定松紧度以上下移动1cm为宜,以使夹板固定有效,防止因固定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失去固定作用而使骨折再移位。

浅谈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专科的有效应用

浅谈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专科的有效应用
2 0 1 3年第 9期
1 4 7
浅谈 中医护理技术在骨科专科的有效应用
曾雪群
摘 要: 中医护理是一种以辨证施护和整体现念为基本特色护理措施, 在 医疗保健及康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中医护理主要 是依 靠 中医护理技 术得 以在临床 中实践和 发展 , 这 同 时也是 对 中医护理理论 的一种重要检 验途径 。 本文综 述 了中医护理技术在 骨科 专科
技 术 的 必要 前 提 和关 键 。在 中医护 理 理论 中 , 人的生理 、 疾病 与 观 事物 的反 应 , 也是 机 体生 理功 能 的表 现 。 适 度 的 心理 活 动有 利
气候 、 地 理 化境 以及 社会 环 境 等都具 有密 不 可分 的 关 系 。 在 中医 于健 康 , 而 过度 甚至 不 良 的精神 活 动可 能会 导 致疾 病 或 者衰 老 。 中 医护理 中强 调 情致 护理 , 在护 理过 程 中根 据 患者 的性 格 护 理 中 主要 是 从 患 者的 心理 、 生 理 以 及所 处 的环 境 出发 , 对 患者 因 此 , 存 在 或 者潜 在 的 问题 进 行综 合 评 估 ,并 通 过 辩证 施 护 来 为患 者 特征 以及 情 绪 变化 等 , 综 合 采用 疏 导 、 移 情 和相 制 等 矫正 方 法 来 调节 患者 的 情绪 、 态度、 认知 、 感 受 和行 为等 , 使 患 者 保持 舒 畅 和 提 供 整 体性 的 中 医学 康 复护 理 。
发展 , 目前 已发展成为具有浓郁中医特色的护理学科 , 在临床护 能 发作 或加 重 , 如 哮喘 和 中风 等 , 因 此应 随 季节 施 以专 门护 理 。
理 及 中医学 中均 具 有重 要地 位 。 中医 护 理在 正 被 西方 医学 理解 2 . 3 中 医因地 制 宜护 理 :生 活 习惯 以及地 理 环境 对 人 的 生理 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