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课件-高考生物第一轮考点透析复习课件7 最新
合集下载
09-10高三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课件课题七 酶和ATP

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生 成 物 的 量
4、特性:
a.高效性;
b.专一性;
c.需要适宜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和适宜 的pH。
5、分布: 细胞外(胞外酶:如各种消化酶); 细胞内(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
酶 B
蛋白质
A C
激 素
酶、激素和蛋白质的比较
探究酶的特性:专一性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2mL蔗糖溶液
太阳能
(最终的能量来源)
各种能源物 质间的关系
磷酸肌酸
(动物辅助的能源物质)
ATP
(直接的能源物质)
多糖、油脂等
(储存的能源物质)
转化
呼 吸 作 用 葡萄糖
(主要的能源物质)
肌糖元
(肌肉中的能源物质)
一、ATP的具体内容:
⒈ATP的生理作用:
ATP有哪些 元素组成?
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P
OH
~P
OH
OH
OH OH
P
P P
ATP和细 胞代谢间 的关系: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酶1 酶2
ADP +Pi+能量
注意:①酶不同:酶1是水解酶,酶2是缩合酶。 ②能量来源不同: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 于生命活动。 合成ATP的能量: 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 ③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 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溶胶。 总结: 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整体上是不可逆反应。
如果加入的不是碘液,而是本 三 加入唾液淀粉酶1mL,振荡反应约5min 尼迪特试剂,可不可以?
四 各加入两滴碘液 无明显现象 蓝色 振荡 蓝色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7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致癌因子诱发基因突 变
形成无限增殖的癌细 胞
发生改变
12/9/2021
实践探究
应用 癌症的发病机理及防治
情境材料 2019中国最新癌症报告出炉,每分钟约人确诊为癌症!同时 对癌症治疗的研究成果也捷报频传,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 获奖者在氧感知通路方面的研究中提出了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和转移 的新思路。
12/9/2021
12/9/2021
提升三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易混点辨析
1.“比较法”区分管家基因与奢侈基因
基因 管家基因
奢侈基因
细胞中表达情况 所有细胞均要表达
不同类型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功能 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 的 赋予不同细胞特异的生理功能
2.“图解法”区分分裂、分化、衰老及凋亡的细胞变化
12/9/2021
二、有丝分裂 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体细胞染色体2N=6条为例)
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12/9/2021
后期 末期
12/9/2021
思考:染色单体形成和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染色单体因DNA复制形成于间期,消失于后期着丝点分裂。
12/9/2021
三、无丝分裂
12/9/2021
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3)表示方法:如图中③ 乙 乙即 为一个细胞
周
期
。
(4)阶段划分:可分为分裂间期(乙 甲)和分裂
期
(甲
乙
)两
个
阶
段
。
思考:什么样的细胞有细胞周期?请举出几例。 提示: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等, 动物胚胎干细胞、生发层细胞、造血干细胞、受精卵等。
第7单元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A.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突变 ③基因突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的一个A突变为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变发生在a(填字母)过程中。
只有两个隐性纯合亲本中一个亲本的一个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时,才能得到每窝毛色异常鼠与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为1∶1的结果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
(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发生基因
返回
题组一 基因突变的实质 1.辐射易使人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 )
A.辐射引发的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基因所携带遗传信息的改变 B.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C.辐射所引发的变异可能为可遗传变异 D.基因突变不会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
据表可知,核糖体S12蛋白结构改变后,突变型枯草杆菌的核糖体不能与链霉素结合,而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为100%,说明突变型枯草杆菌对链霉素具有抗性,
AD项.正④确处碱是基对_G一_-_C个_替_换碱_为_A基_-_T 的__替__换__(_或__碱__基__对__改__变__
(4)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发生基因
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
碱基增添或缺失均会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
碱基对由
AT====突变成
A T====
。
返回
2.基因突变的概念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基因结构 3.发生时间 主要发生于 有丝分裂间期 或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连线]
的改变。 。
通_过__组__织__培__养__技__术__获__得__试__管__苗__,__让__其__自__交__,__其__子__代__即__可__表__现__出__突__变__性__状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12/9/2021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提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基因突变。
(× )
(4)在诱导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与基因
重组。( √ )
(5)基因突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提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
12/9/2021
解析答案
B [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患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因此通过染色体 检查无法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A 错误;甲患者 β 链 17~18 位缺失了 赖氨酸、缬氨酸,可推断其氨基酸的缺失是由基因中碱基对连续缺失所 致,C 错误;乙患者属于基因突变中的替换,因此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 之后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D 错误。]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2/9/2021
01
栏 目
02
导 航
03
04
12/9/2021
考点一 考点二 真题体验
[考纲展示] 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Ⅱ)
12/9/2021
考点一
基因突变及其与性状的关系
12/9/2021
12/9/2021
答案
(2)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的 DNA;亚硝酸、碱基类 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都可使不同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 有_随__机__性___的特点。
(3)基因突变的其他特点还有:_普__遍__性___、_低__频__性___和多害少利性。 7.意义 (1) _新__基__因___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_根__本__来__源___。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提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基因突变。
(× )
(4)在诱导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与基因
重组。( √ )
(5)基因突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
提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
12/9/2021
解析答案
B [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患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因此通过染色体 检查无法诊断该病携带者和患者,A 错误;甲患者 β 链 17~18 位缺失了 赖氨酸、缬氨酸,可推断其氨基酸的缺失是由基因中碱基对连续缺失所 致,C 错误;乙患者属于基因突变中的替换,因此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 之后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D 错误。]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2/9/2021
01
栏 目
02
导 航
03
04
12/9/2021
考点一 考点二 真题体验
[考纲展示] 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Ⅱ)
12/9/2021
考点一
基因突变及其与性状的关系
12/9/2021
12/9/2021
答案
(2)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的 DNA;亚硝酸、碱基类 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都可使不同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 有_随__机__性___的特点。
(3)基因突变的其他特点还有:_普__遍__性___、_低__频__性___和多害少利性。 7.意义 (1) _新__基__因___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_根__本__来__源___。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新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7 细胞的生命历程

二、分裂间期及有丝分裂 1.分裂间期及有丝分裂的过程
过程特点
植物细胞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 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 适度生长
前
染色质→染色体,核仁
期
解体、核膜消失,纺锤
体形成
中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
期
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
色体形态、数目的最
佳时期
动物细胞
后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
期
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
极
末
染色体→染色质,纺锤
考点3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知识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注意 衰老细胞中并不是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与衰老相关的酶的活性会提高。
2.细胞衰老的原因 (1)自由基学说
(2)端粒学说
注意 正常细胞会随分裂次数增多而衰老,而癌细胞中有端粒酶,可合成端粒DNA序列,使癌细 胞可以无限增殖。 3.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 (1)单细胞生物:二者同步。 (2)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并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 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知识归纳 解离和染色的时间控制及原因 解离和染色时间均需控制在3~5 min,原因:①解离时间过短,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开,装片内多
层细胞重叠,不易观察;解离时间过长,材料过于酥软,不易取出;②染色时间过短,染色体不能完全 着色;染色时间过长,染色体及周围结构均着色而无法分辨染色体。
三、显微图像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
1.(2022浙江1月选考,18)同一生物个体中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有差异。 ( ) 答案 √ 2.(2021浙江6月选考,1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消失,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答案 ✕ 3.(2021浙江1月选考,8)有丝分裂前期核DNA已完成复制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 ) 答案 ✕ 4.(2021全国乙,1)前期的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 ( ) 答案 √ 5.(2021河北,2)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 ) 答案 √ 6.(2020浙江1月选考,16)用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液培养,会使M期细胞减少。 ( )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