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卷)洛南中学2011届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洛南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洛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其次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文化区隔等对于文学活动有不同的影响。
这些影响,最终将反映到作家特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上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北方《诗经》和南国《楚辞》的不同文风,认为前者“辞约而旨丰”,后者“瑰诡而惠巧”。
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明确地将地理环境、种族与时代并列为文学生成“三要素”。
关于文化地理差异带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做过阐述。
他说:“自然环境确定着一个民族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像人的皮肤一样,许久地保持下来并渗透到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
”事实正是如此,地理环境以及据此而来的综合性人文氛围,不仅影响到区域习俗、文化传统、作家性格等,而且还会作用于文学文本的传播路径和接受方式,而这一切都将以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为核心。
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造就了郭沫若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沈从文敏感柔弱的特性心理。
地理区隔所造成的重要文化差异的表征之一,便是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
语际交往事实上指的是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其中自然包含了不同区域、不同语种间的文学对话。
语际交往过程中的非对称原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际交往中短暂处于强势地位的语种对相对弱势语种的强迫性渗透,二是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的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
文学语际交往中存在着“语言霸权”问题,比如西方的主流语种——英语对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语种的霸权。
我们有理由预期,英语霸权地位还将持续下去,据此进行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种种探讨也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牵制。
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缘由有三个。
2011年高一年级期第二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10315附详细答案

2011年高一年级期第二学期月考数学试卷110315附详细答案闵行(文绮)中学2011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 数学试卷 2011.3一. 填空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函数()2log f x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2. 计算: 23log 3log 4⋅=__________.3. 与2009︒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_________.4. 计算:105︒=__________rad5. 试画出函数()12log 1y x =-的大致图像.6.函数()()211f x x x =+≤-的反函数是()1f x -=_______________.7.集合(){}lg A y y x ==-,{}12x B y y -==,则A B =_______________.8.函数()213log 2y x =-的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9.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1,3A --,则cos α=;tan α= .10.半径为2cm 的扇形的的面积为43π2cm ,则该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为________.11. 某种汽车安全行驶的稳定性系数u 随使用年数t 的变化规律是0t u u e λ-=,其中0u 、λ是正常数.经检测,当2t =时,00.90u u =,则当稳定系数降为00.50u 以Oxy121-2-11-33-下时,该种汽车的使用年数至少为_________(结果精确到1).12. 函数()x x x f --=22,有下列四个结论,则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① ()x f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② ()x f 在R 上是增函数 ③ 128log 33f-⎛⎫= ⎪⎝⎭④ ()x f 没有最小值 二. 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3πα=”是“3sin 2α=”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分且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1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① {}{}36090,18090,k k Z k k Z ααββ=⋅︒±︒∈==⋅︒+︒∈; ② ()()cos 2cos k k Z παα+=∈; ③ 若4α=,则sin 0cos 0αα><且.A .0 个B .1 个C . 2 个D . 3 个15.函数xx y ||lg =的图象大致是------------------------------------------------------------------( )A. B . C . D .16.若2log1sin x α=+()R α∈,则函数24312x x y -+⎛⎫= ⎪⎝⎭的值域为-------------------------( )A .(]0,2B . 11,162⎡⎤⎢⎥⎣⎦C .1,14⎡⎤⎢⎥⎣⎦D . 1,28⎡⎤⎢⎥⎣⎦三. 简答题(共4小题,共计56分,每小题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17. (本题满分12分)解方程:(1)239xx += (2)()()22log 95log 322xx-=-+18.(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8分)设()x f 是R 上的奇函数,且当0>x 时,()12log f x x =,(1) 当0<x 时,求()x f 的表达式;(2) 解不等式()2f x ≤;19.(本题满分16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6分)已知函数()()()231log 1x x f x xx ⎧<⎪=⎨≥⎪⎩(1) 若()14f x =,求x 的值; (2) 若()112f x ≤≤,求满足要求的x 的取值范围; (3) 试讨论关于x 的方程a x f =)((a 为常数,且R a ∈)的解的个数,若存在解时写出相应的解.20.(本题满分16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6分) 设0>a ,()xx a b x f 22+=是R 上的偶函数.(1)求b a ,的关系;(2)用定义证明()x f 在()0,+∞为增函数;(3)当[],1x ββ∈-+(0>β)时,()f x 的值域是12,2ββ+⎡⎤⎣⎦,求a 的值.2011年高一第二学期月考数学试卷(解答) 11—3-071. [)1,+∞2. 23. 209︒4. 712π5. 略6. ()12x x --≥7. ()0,+∞ 8. (,2-∞- 9. 12-3 10.23π 11. 14 12. ① ②③13. A 14. C 15. D 16. D17.(满分12分) 解:(1)239xx += 24x x ⇒=+1º 当0x ≥时 24x x =+ 解得4x =- 不满足要求2º 当0x <时 24x x -=+ 解得43x =- 满足要求;所以原方程的解为43x =- (6分)(2)()()22log 95log 322xx-=-+原方程可化为()234330x x-⋅+= ()()31330x x⇒-⋅-= 31x ⇒=或 33x=0x ⇒= 或 1x = 经检验:1x =是原方程的解,0=x 为増根,(6分)18.(12分)解: (1)当0<x 时,0x ->()()12log f x x ⇒-=-∵()f x 是奇函数 ∴()()()()122loglog f x f x x x =--=--=-(4分)(2)由题意,得()12200140log 2log 24x x x x x x >⎧<⎧⎪⎪⇒≥-≤<⎨⎨≤-≤⎪⎩⎪⎩或或又()00f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14,0,4⎡⎫-+∞⎪⎢⎣⎭(8分)19.(满分16 分).解:(1)31log 4x = 或 42x =(4分) (2) []3log2,02,2x ⎡⎤∈-⎣⎦(4分)(3)当[){}3,0a ∈+∞时 方程有一解,其解为2ax =; (2分)当()0,3a ∈时 方程有两解,其解为2ax =和3log x a =; (2分)当(),0a ∈-∞时 方程无解.(2分)20.(满分16分)解:()()()211112122a f f a ab b b =-⇒+=+⇒=由题意:()1122x xab f x a R ⎛⎫==+⎪⎝⎭显然当是上的偶函数时,.()()()()()()12121212201221020,x x x x x x f x f x a f x +<<⎛⎫-=--< ⎪⎝⎭+∞设所以在上是增函数.()()()()()()[]()()()()()()()()()1112111220,31,1010221112221424442316161041232f x R f f f x f f x f f a f a a a a aa a a a a a ββββββββββββ+++++∞-=<+∴∈-+≤≤+⎧==>⎪⎨⎛⎫+=+= ⎪⎪⎝⎭⎩⎛⎫=+= ⎪⎝⎭±⇒-+==+>∴=由上已证可知:在上是偶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所以当有由题意由式得解得满足要求时,:代入。
陕西省洛南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11.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下面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B.a比b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在水中a光的速度比b 光的速度小
D.在水中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D. 在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弹簧对物体A和物体B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题意可知,物体A在压缩弹簧时,做减速运动,物体B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做加速运动,某时刻二者的速度相等,此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在弹簧被压缩并获得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B的速度并不为零,选项AB错误;
(3) [4]物体在导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速度分别为 和 ,因此动量守恒需要验证
M1 =M2
14.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C.虽然光的频率相同,但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而饱和光电流也可能相同,故C错误;
D.由 ,可知,Uc-γ图象的斜率k= 为常数,所以两个光电管的Uc-v图象的斜率一定相同,故D错误.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计21分)
13.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和B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2011年下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咱果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一)选择题(12分,共6题,每题2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祖籍. jí溺.死 nì佃.户 tián 妯.娌 zhóuB.炫.耀 xuàn 造孽. niè瘦瘪. biě蓦.地 mòC.豪绅. shēn 哭泣. qì衙.门 yá私塾. súD.迁徙. xī蹒.跚 pán 浩瀚. hàn 绚.丽 xú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执著追求风餐露宿开国元勋为富不人B.崭露头角消声匿迹节衣宿食支掌门户C.风尘扑扑寥寥无几不辍劳作宽厚仁慈D.任劳任怨含辛茹苦汗马功劳名正言顺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早晨的阳光)月B. 虽.乘奔御风(虽然)不以疾.也(快)就.傅读书(靠近)惟手熟尔.(罢了)C. 哀转久绝.(断绝,消失)晴初霜旦.(早晨)至于夏水襄陵.(大的土山)D. 而.(但是)翁知.我(把……当知己)公亦以.(因,凭借)此自矜.(夸耀)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是。
”我的老师说。
B.“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C.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D.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5.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朋友,那么你如何真诚地想他(她)道歉呢?得体的一项是()(2分)A.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C.对不起,我虽然错了,但是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
D.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6、下列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最新】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设{1,2,3,4,5,6},{1,3,5}U M ==,则U M =( ) A .{2,4,6} B .{1,3,5} C .{1,2,4} D .U2.“1x >”是“||1x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复数z=i·(1+i)(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lg 11x y x +=-的定义域为( ) A .(1,)-+∞ B .[1,)-+∞C .(1,1)(1,)-+∞ D .[1,1)(1,)-⋃+∞ 5.设函数21,1()2,1x x f x x x⎧+≤⎪=⎨>⎪⎩,则()()3f f =( )A .15B .3C .23D .1396.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3y x =B .||1y x =+C .21y x =-+D .||2x y -= 7.已知2x >,若()12f x x x =+-在x n =处取得最小值,则n =( ) A .52 B .3 C .72D .4 8.()y 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曲线,且有如下对应值则()y f x =在区间[1,6]上的零点至少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9.若2325x x a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4]-∞B .(,6]-∞C .(8],-∞D .(,10]-∞ 10.21()log (2)3x f x x ⎛⎫=-+ ⎪⎝⎭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411.已知()f x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满足(1)(1)f x f x -=+.若(1)2f =,则(1)(2)(3)(50)f f f f ++++=( ) A .50- B .0 C .2 D .5012.已知函数f (x )=133,1log ,1x x x x ⎧≤⎪⎨>⎪⎩则函数y =f (1-x )的大致图象是( ) A . B .C .D .二、填空题13.复数32i z i-+=+的共轭复数z =____________. 14.不等式|x ﹣1|﹣|x ﹣5|<2的解集是_____.15.函数()25log 23y x x =+-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16.用{,min a b ,}c 表示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2,2,100x f x min x x x =+-≥,则()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三、解答题17.(1)2lg 25lg 2lg 50(lg 2)+⋅+;(2)10220.53122(0.01)516--⎛⎫⎛⎫+⨯- ⎪ ⎪⎝⎭⎝⎭.18.已知函数2()23=++f x x ax ,[]4,6x ∈-.(1)当2a =-时,求()f x 的最值;(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y f x =在区间[]4,6-上是单调函数;19.已知函数()()32,14f x x g x x =--=-++.(1)求不等式()1f x ≤的解集;(2)若不等式()()1f x g x m -≥+的解集为R ,求m 的取值范围.20.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设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sin x y θ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4πθ-=.(1)写出曲线C 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求曲线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大距离.2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1()(0)1x x a f x a a -=>+ (1)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证明;(2)当2a =时,判断()f x 的单调性,并求()10f x m +-=在[]1,2-上有解时,m 的取值范围.2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普通方程为2246120.x y x y +--+=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4πρθ⎛⎫+= ⎪⎝⎭(Ⅰ)写出圆C 的参数方程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设直线l 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P 为圆C 上的任意一点,求·PA PB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A【分析】由集合补集的概念直接运算即可得解.【详解】因为{1,2,3,4,5,6},{1,3,5}U M ==,所以{}2,4,6U M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集合补集的运算,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2.A【分析】由不等式||1x >,求得1x <-或1x >,结合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不等式||1x >,可得1x <-或1x >,当“1x >”时,可得“1x <-或1x >”是成立的,反之,当“1x <-或1x >”时,可得“1x >”不一定成立的,所以“1x >”是“||1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及应用,以及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B【解析】2(1)1z i i i i i =+=+=-+,故对应的点在第二象限.4.C【分析】由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分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1010x x +>⎧⎨-≠⎩,解得(1,1)(1,)x ∈-⋃+∞,所以()lg 11x y x +=- 的定义域为(1,1)(1,)-+∞.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具体函数定义域的求解,属于基础题.5.D【分析】由自变量的范围直接代入可得()233f =,进而可得()()233f f f ⎛⎫= ⎪⎝⎭,再代入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因为21,1()2,1x x f x x x⎧+≤⎪=⎨>⎪⎩,所以()233f =, 所以()()2221331339f f f ⎛⎫⎛⎫==+= ⎪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函数值的求解,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6.B【分析】根据常见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逐项判断即可得解.【详解】对于A ,函数3y x =为奇函数,故A 错误;对于B ,函数||1y x =+为偶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增,故B 正确;对于C ,函数21y x =-+在[0,)+∞上单调递减,故C 错误;对于D ,函数||2x y -=在[0,)+∞上单调递减,故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的判断,掌握常见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7.B【分析】转化条件为()()1222f x x x =-++-,再由基本不等式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2x >,所以()()11222422f x x x x x =+=-++≥=--, 当且仅当21x -=即3x =时,等号成立,所以当()f x 取最小值时,3x =,所以3n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8.B【分析】由题意结合零点存在性定理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y f x =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曲线,且()()230f f ⋅<,()()340f f ⋅<,()()450f f ⋅<,所以函数()y f x =在区间()2,3、()3,4、()4,5上均至少含有一个零点,所以()y f x =在区间[1,6]上的零点至少有3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判断函数零点的个数,属于基础题.9.C【分析】 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求2325y x x =++-的最小值,只需a 小于等于其最小值即可.【详解】232523258x x x x ++-≥+-+=,当3522x -≤≤时,等号成立,若2325x x a ++-≥恒成立,则8a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求最值问题,考查恒成立的求解方法,属于基础题. 10.C【分析】由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判断函数()f x 在[1,1]-上单调递减,即可求得最值.【详解】 因为函数13xy ⎛⎫= ⎪⎝⎭在[1,1]-上单调递减,函数2log (2)y x =+在[1,1]-上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21()log (2)3x f x x ⎛⎫=-+ ⎪⎝⎭在[1,1]-上单调递减, 所以函数()f x 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121(1)log (12)33f -⎛⎫-=--+= ⎪⎝⎭.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单调性的判断,考查了利用函数单调性求最值,属于基础题.11.C【解析】分析:先根据奇函数性质以及对称性确定函数周期,再根据周期以及对应函数值求结果. 详解:因为()f x 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且(1)(1)f x f x -=+,所以(1)(1)(3)(1)(1)4f x f x f x f x f x T +=--∴+=-+=-∴=,因此(1)(2)(3)(50)12[(1)(2)(3)(4)](1)(2)f f f f f f f f f f ++++=+++++,因为(3)(1)(4)(2)f f f f =-=-,,所以(1)(2)(3)(4)0f f f f +++=,(2)(2)(2)(2)0f f f f =-=-∴=,从而(1)(2)(3)(50)(1)2f f f f f ++++==,选C. 点睛: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相结合的问题多考查求值问题,常利用奇偶性及周期性进行变换,将所求函数值的自变量转化到已知解析式的函数定义域内求解.12.D【分析】先画出()f x 的图象,再根据函数图象变换,即可求得结果.【详解】先画出函数f (x )=133,1log ,1x x x x ⎧≤⎪⎨>⎪⎩的草图,令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得函数f (-x )的图象,再把所得的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y =f (1-x )的图象,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像的变换,涉及指数和对数函数图象的应用,属综合基础题. 13.1i --【分析】由复数的运算可得1z i =-+,再由共轭复数的概念即可得解.【详解】 因为()()()()3235512225i i i i z i i i i -+--+-+====-+++-,所以1z i =--.故答案为:1i --.【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及共轭复数的求解,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4.(),4-∞【分析】分1x <,15x ≤≤与5x >三种情况去绝对值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当1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1﹣x +x ﹣5<2,恒成立,15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x ﹣5<2,解得:1≤x <4,5x >时,原不等式可化为:x ﹣1﹣x +5<2,无解.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属于基础题.15.()1,+∞【分析】求得函数()25log 23y x x =+-的定义域为(,3)(1,)-∞-⋃+∞,令()223g x x x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函数的单调区间,结合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函数()25log 23y x x =+-满足2230x x +->,解得3x <-或1x >, 即函数()25log 23y x x =+-的定义域为(,3)(1,)-∞-⋃+∞,令()223g x x x =+-,则函数()g x 在(,3)-∞-单调递减,在区间(1,)+∞单调递增, 再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函数()25log 23y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解,其中解答中熟记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6.6【分析】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三个函数10y x =-,2y x =+,2x y =的图象,以此作出函数()f x 图象,观察最大值的位置,通过求函数值,解出最大值.【详解】10y x =-是减函数,2y x =+是增函数,2x y =是增函数,令210x x +=-,4x =,此时,2106x x +=-=,如图:2y x =+与2x y =交点是A 、B ,2y x =+与10y x =-的交点为C (4,6),由上图可知()f x 的图象如下:C 为最高点,而C (4,6),所以最大值为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概念、图象、最值问题.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题意得出()f x 的简图.17.(1)2;(2)1.9.【分析】(1)由对数的运算法则逐步运算即可得解;(2)由指数幂的定义逐步运算即可得解.【详解】(1)原式()()2lg5lg2lg50lg22lg5lg2lg1002lg5lg22=+⋅+=+⋅=+=;(2)原式()112211140.11116.9440.01=+⨯-=+=⨯-.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数运算和指数幂的运算,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8.(1)最小值是1-,最大值是35.;(2)6a -或4a .【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求出函数的最值即可;(2)求出函数的对称轴,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求出a 的范围即可.【详解】解:(1)当2a =-时,22()43(2)1f x x x x =-+=--,由于[]4,6x ∈-,()f x ∴在[]4,2-上单调递减,在[]2,6上单调递增, ()f x ∴的最小值是()21f =-,又(4)35,(6)15f f -==,故()f x 的最大值是35. (2)由于函数()f x 的图像开口向上,对称轴是x a =-,所以要使()f x 在[]4,6-上是单调函数,应有4a --或6a -,即6a -或4a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最值问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是一道中档题.19.(1)x 的取值范围是[]0,6;(2)m 的取值范围是(],3-∞-.【解析】试题分析:(1)可将不等式化为33x -≤,解得06x ≤≤,从而可得解集.(2)根据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可得3162x x -++-≥-,由12m +≤-可得3m ≤-,即为所求的范围. 试题解析:(1)原不等式即为()321f x x =--≤, ∴33x -≤,解得06x ≤≤,∴不等式的解集为[]0,6.(2)由题意得()()316f x g x x x -=-++-, ∵()()3131314x x x x x x -++=-++≥-++=,当且仅当(()3)10x x -+≥,即13x -≤≤时等号成立. ∴3162x x -++-≥-,由题意得12m +≤-,解得3m ≤-,∴m 的取值范围是(],3-∞-.20.(1)2213x y += (2) 【详解】试题分析:(1)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可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消去θ可得曲线C 的普通方程.(2)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正弦函数的有界性求得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试题解析:⑴由cos 4πρθ⎛⎫-= ⎪⎝⎭()cos sin 4ρθθ+=,∴:l 40x y +-=由x y sin θθ⎧=⎪⎨=⎪⎩得:C 2213x y += ⑵在:C 2213x y +=上任取一点),sin P θθ,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sin 432d πθ⎛⎫+- ⎪⎝⎭==≤ ∴当sin =3πθ⎛⎫+ ⎪⎝⎭-1,即56=-θπ时,max d = 考点:1.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21.(1)详见解析;(2)单调递增,证明见解析;28,35m ⎡⎤∈⎢⎥⎣⎦. 【分析】(1)按照1a =、1a ≠分类,结合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即可得解;(2)由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即可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由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函数()f x 在[]1,2-上的值域,即可得解.【详解】(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①当1a =时,()0f x =,函数()f x 既为奇函数又为偶函数; ②当1a ≠时,1()(0)1x x a f x a a -=>+为奇函数, 证明:1111()()01111x x x xx x x xa a a a f x f x a a a a ------+-=+=+=++++, ()f x ∴为奇函数;(2)当2a =时,函数21()21x x f x 单调递增, 证明:任取21x x >,则()()21212121212121x x x x f x f x ---=-++()()21211221212221222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 ()()()21212222121x x x x -=++,21x x >,21220x x ->,()()2121210x x ++>,()()210f x f x ∴->即()()21f x f x >,()f x ∴在R 上单调递增; 又11211(1)213f ----==-+,22213(2)215f -==+, 21()21x x f x -∴=+在[]1,2-上的值域为13,35⎡⎤-⎢⎥⎣⎦要使()10f x m +-=在[]1,2-上有解, 则131,35m ⎡⎤-∈-⎢⎥⎣⎦即28,35m ⎡⎤∈⎢⎥⎣⎦.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单调性及奇偶性的判断与证明,考查了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及函数与方程的综合问题,属于中档题.22.(Ⅰ)见解析;(Ⅱ)4.⎡-+⎣ 【分析】 (Ⅰ)由圆C 的普通方程,能求出圆C 的参数方程;由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sin 2ρθcos 2ρθ+=l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由直线l 的方程20x y +-=可得点(2,0)A 点(0,2)B ,设点(,)P x y ,则PA PB⋅24124sin 2cos 4)x y θθθϕ=+-=++=+,由此能求出PA PB ⋅的取值范围.【详解】(Ⅰ)圆C 的普通方程为22x y 4x 6y 120+--+=.∴圆C 的参数方程为{x 2cos θy 3sin 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πρsin θ4⎛⎫+= ⎪⎝⎭ρsin θρcos θ22+=, ∴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 20+-=.(Ⅱ)直线l 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由直线l 的方程x y 20+-=可得点()A 2,0,点()B 0,2.设点()P x,y ,则PA?PB ()()222x,y x,2y x y 2x 2y 2x 4y 12=--⋅--=+--=+-. 由(Ⅰ)知{x 2cos θy 3sin θ=+=+,则PA PB ⋅()4sin θ2cos θ4θφ4=++=++.θR ∈,44PA PB ⋅∴-≤+.PA PB ∴⋅的取值范围是4.⎡-+⎣【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参数方程、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的求法,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考查极坐标、直角坐标、参数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中档题.。
高二年级(2011届)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年级(2011届)月考语文试卷高二年级(2011届)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匪我愆期(qiān)�A其笑矣(xì)自牧归荑(tí)联袂主演(mèi) B、犹可说也(tuō)自牧归荑(guī)吾道先路(dǎo)隰则有泮(pàn) C、否泰分明(pǐ)重以修能(chóng)将子无怒(qiāng)留作遗施(wèi) D、周公吐哺(bǔ)绕树三匝(zā)赍钱三万(jī)贻我彤管(yí)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我徂尔赍钱怅然 B、其黄而殒婀娜矛戟 C、美人迟暮子伶骐骥 D、坚如磐石踟躅葳蕤 3、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开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B、《楚辞》产生于战国时代,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C、《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歌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木兰词》并称“乐府双璧”。
D、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的隐逸诗人,田园诗人的开创者。
《归园田居》等作品表现了诗人重返自然的怡然生活,继承了诗歌浪漫主义的传统。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这场球赛,我们班就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高2011级语文考试模拟试题.(试卷)doc

南溪一中高中2011级“二诊”模拟试题语文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模.样/模.范翘.尾巴/翘.首以待牵强./强.词夺理B.应.允/应.变独角.戏/钩心斗角.奢靡./所向披靡.C.殷.红/殷.实血.淋淋/呕心沥血.碑帖./俯首帖.耳D.屏.障/屏.弃朝觐./朝.夕相处积累./罪行累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唱双簧扑朔迷离勿庸赘言徇私舞弊B.度假村尚方宝剑坐镇指挥诘屈聱牙C.增殖税联袂出访备受关注披沙拣金D.通缉令甚嚣尘上贪赃枉法既往不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苹果砸脑袋”这段趣事显然经过牛顿本人润色。
不仅如此,后人也在不停地添油..加醋..,使故事中的牛顿更加人性化。
B.外援和主教练在出场费和转会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C.厄尔尼诺现象在世界各地造成的危害不一而足....,令人防不胜防。
D.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四川5.12地震后的灾后重建任务非常艰巨,全面复苏的进程缓慢曲折,但英勇的四川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正在重新站立起来。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郎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B、日前,网易、新浪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号召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家长的强烈要求和保障未成年人的迫切需要。
C、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总设计师刘竹生领导的科研小组提供的研究报告表示,我国目前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能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1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综)
宝鸡中学
2011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理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 分,考
试时间150 分钟。
答题卡分为I 卷机读卡和II 卷答题卡。
考试结束时,将所
有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涂在指定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卷共20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
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Cu 64 N 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
1.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共性()
A.都会出现着丝点的分裂加倍B.都有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C.都有染色体、纺锤体出现D.都是先有物质准备再有细胞分裂2.下列有关生物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2011届第二次月考试卷(政治)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5小题,每道小题2分,总计50分。
)1.物价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指标,人称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作为“晴雨表”的物价,可以反映下列内容:①商品使用价值②商品价值量③市场供求关系④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2.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
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下列属于国家采取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有:①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为3个电信运营商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②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③中国人民银行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进行总量调控④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先后联合发布了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A.①④ 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
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起“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路子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即由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权集中起来,请有实力的种植公司来盘活土地,农民则以土地“入股分红”并进入种植公司务工,实行土地股份合作有利于:①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③实现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④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收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6.2010年9月4日,中国企业500强在安徽合肥发布,中石化以1.39万亿元营业收入连续6年居榜首。
除了中石化外,前十的500强企业如国家电网、中石油、中国移动等企业全部为超大型国有企业。
这表明:①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②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大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7.“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长久的大计,也是当前的大事。
为此,企业应该: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扩大生产②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③加强科技开发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④以盈利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出发点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8.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A.①②④ B.②③C.③④ D.②③④9.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以下有利于再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①提高增值税率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③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④完善社会保障制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0.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09年政府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铁路投入运营5557公里,高速公路新建通车4719公里,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实现供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安排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2983个等。
这是发挥财政_________的作用。
A.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11.假定债券市场的一年期债券的利率有 2.25%、2.50%和3.0%三档。
一般来讲,与此三档利率水平相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A.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 B.金融机构政府工商企业 C.政府工商企业金融机构 D.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12.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要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应该:①降低劳动力成本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温家宝总理在2010全国两会上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从根本上看,这一提法的依据是:A.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B.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C.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D.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4.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式有许多,下面不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是:A.公民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信访举报B.公民将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后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C.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建议和要求的社情民意反映制度D.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或参加监督听证会15.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公民要想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做到: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和要求③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我国不断推进政治文明,据此回答16——17题16.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
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③选举制度与社会发展性适应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7.为制定一个府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
我国政府制定《纲要》做到了:A.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C.依法执政,行使国家立法权 D.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18.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变化。
同时,我国各级人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巩固和扩大。
在此基础上,十一届全国人人三次会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人代表。
这体现了: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9.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多次发生特大自然灾害,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③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0.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其自然生命的终结。
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
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2”的良好效果。
这一事例说明:①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②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③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④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
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
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在2009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网络民意”成为耀眼的关键词。
据此回答22-23题。
22.随着网络的发展,网民监督政府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全国铺开天罗地网,使官员的不当行为无处可逃。
这表明:A.监督权是公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B.网络开辟了中国特色民主的新渠道,有利于我国全民民主的实现C.网络问政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D.网民监督政府已成为反腐倡廉的主要途径23.专家指出:网络存在大多数人的暴力。
虽然谁都可以表达不同意见,但对于非主流的声音,其他网民往往群起而攻之,甚至经过人肉搜索干预其现实生活。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他人的权利。
网络需要缔造理性的公民。
从政治角度看,缔造理性公民,要求我们:A.看待事物要全面、客观 B.要珍惜公民的政治权利C.完善法制,加强网络监管 D.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2010年3月27日20:30—21:30,全球一百多个国家超过十亿人参加了“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该活动旨在提醒全球民众共同关注气候变化,形成绿色环保理念并采取切实行动,注意细节,低碳生产生活,保护地球家园。
根据材料回答24-25题。
24.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③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5.从经济生活的角看,实现低碳生产,最关键的是:A.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B.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C.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适度、绿色消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26题10分;27题15分;28题16分;29题9分;总计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