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选择结构If语句的嵌套

合集下载

VB第四章理论课件

VB第四章理论课件

选择结构:即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条件判断结 果,执行某一事件
第一节 If语句
使用IIF函数
IIf函数主要用于简单的条件判断中。
IIf函数格式为: 变量名=IIf(<条件表达式>,<真部分>,<假部分>) 规则: 该函数在运行时,首先计算“条件”的 值,如果条件的值为TURE——则IIF函数的 返回值(函数值)就是“真部分”的值” ; 否则,IIF函数的返回值(函数值)就是“假 部分”的值。
块结构条件语句IF…THEN…ELSE…END IF 语法结构为: If <条件> 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条件

1
2
1. If…Then结构
例1:输入两个数,分别放在x和y变量中,比较它们大小,
然后将大数放在x中,小数放在y中。 …… x%=Text1.text Y%=Text2.text If x < y Then t=x x=y y=t End If Print x, y ……
假定X的值是5,则在执行以下语句时,其输出结果为 “result”的语句是:
A. Select case x B. Select case x case 10 to 1 case is>5,is<5 Print “result” Print “result” End select End select C. Select case x D. Select case x case IS>5,1,3 to 10 case 1,3,is>5 Print “result” Print “result” End select End select

第三节 选择结构

第三节 选择结构

第三节选择结构一、教材分析选择结构是VB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之一,在解决有条件选择问题上.具有自己的优势。

选择结构在数学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根据不同的可能性,设计不同的流程,执行不同的程序。

本节将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实践使学生掌握实现选择结构的基本语句,了解控制选择结构程序执行的判断条件的构成。

本节的两个活动,在设计上具有一种递进关系,对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条件变换的形式,实现由简单到多重选择结构程序语句的教学,然后通过多重选择结构程序与专用的多分支选择语句程序的对比分析和运行,让学生体验不同选择语句的适用情况。

存所有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对选择条件的处理贯穿始终,是学习选择结构的重要线索,能否对其充分理解,将直接关系到选择结构的学习效果。

活动一:用if语句实现简单选择结构。

本活动通过对书城发放购书券活动条件的分析,设计算法流程,根据流程完成程序编写,在设计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if语句,了解选择条件。

这样做旨在使学生通过算法分析与程序的执行情况,探究选择条件是如何控制程序的运行的。

活动二:用if语句的嵌套实现多重选择结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涉及对复杂条件进行判断,本活动的设计就是使学生对活动一中条件进一步复杂化时也能分析设计,用if语句的嵌套实现多重选择结构,旨在让学生体验在程序中如何设计多重条件,学会如何利用多重条件控制选择结构程序的执行。

活动三:使用多重选择语句实现活动二的程序。

尽管用if语句能够实现多重选择结构,但是程序的可读性和效率较差,因此,VB提供了一种专用的多重选择语句,根据选择的条件,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多重选择程序设计,本活动通过学生阅读程序代码,了解该语句的使用过程及其相应的功能。

通过与活动二程序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每种语句的适用范围。

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编者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程序化设计,通过不同的选择语句实现对各种选择流程的控制。

学生能够使用选择语句实现各种选择流程的控制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其中,根据对问题的分析,设计决定选择程序执行不同流程的控制条件,是本节的难点。

程序流程有三种最基本的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讲解

程序流程有三种最基本的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讲解

布尔表达式练习
?-3<-2<-1 False a=3:b=4:c=5 ?a=b=c False 表示一个数x是能被3整除的奇数 x Mod 3=0 and x Mod 2< >0 x Mod 2=1 and x Mod 2< >0 表示一个数x∈[2,5] x>=2 and x<=5 表示一个数x不在[2,5]区间内 x<2 or x>5
(y Mod 4=0 AND y Mod 100<>0 ) OR 400=0 AND y Mod 100=0 )
(y Mod
(y Mod 4=0 AND y Mod 100<>0 ) OR y Mod 400=0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56秒
判断闰年的科学依据
每经过4年,剩余的时间为:5小时48分56秒×4=23小时15分44秒 则每4年都要多加24小时- 23小时15分44秒=44分16秒
每经过100年,就会多加44分16秒×25=18小时26分40秒
比较接近一天,所以每到100年,就将这多加的近似一天的时间减去, 即停止追加一天 而实际上又少加了24小时- 18小时26分40秒=5小时33分20秒 每经过400年,就会少加4 × 5小时33分20秒≈24小时 所以每过400年,就应该再补加一天 故:每4年闰年出现一次;每400年,闰年再出现一次 其它的整100年,闰年停止出现一次
每400年闰年再出现一次其它的整100年闰年停止出现一次12选择控制结构选择控制结构又称分支结构它体现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自我判断能力程序可以根据当前执行的某个条件进行比较判断并依据判断的结果成立与否来决定下一步做什么不做什么在两条或多条程序路径中选择一条来执行即只执行程序中的一部分语句可见在此结构的程序运行过程中有些语句会执行一次有些语句在此次程序运行过程中没有机会执行

vb备考课件 精品难点第三章 第四章_OK

vb备考课件 精品难点第三章 第四章_OK

执行过程:先求表达式的值,然后将值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如: x = x + 1
注意:虽然赋值号与关系运算符等于号都用“=”表示,
VB系统会根据所处的位置自动判断是何种意义的符号
2021/8/22
3
赋值符号“=” 右边可以是变量、常量、函数调用等特殊的表达式。
左边一定只能是变量名或对象的属性引用。 下面的赋值语句都是错的: 5=X
1)
循环执行次数 Int(1332 1) 4
输出为:2 5 8 11 I=14
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For i = 1 To 5
Print Tab(i); String(6 - I, "▼");
Print Spc(6); String(I, "▲")
Next i
2021/8/22
n=0 n=1 n=2 n=3 n=4
2021/8/22
16
函数计算
Select Case n
Case 0
p=1
Case 1
p=x
Case 2
p = (3 * x * x - 1) / 2
Case 3
p = (5 * x * x - 3) * x / 2
Case 5
p = ((35 * x * x - 30) * x * x + 3) / 8
End Select
2021/8/22
<表达式列表>: 与<变量或表达式>同
类型的下面四种形式之 一:
• 表达式 如: “A”
• 一组枚举表达式(用
逗号分隔) 如:2,4,6
• 表达式1 To 表达式2

VB第3章_控制结构

VB第3章_控制结构

8
type参数及功能
常数 vbOKOnly VbOKCancel VbAbortRetryIgnore VbYesNoCancel 值 0 1 2 3 显示OK按钮 显示OK及Cancel 按钮 显示Abort、Retry 及 Ignore 按钮 显示显示 Yes、No 及 Cancel 按钮 功能描述
Print "B" Else Print "C" End If ElseIf score >= 60 Then Print "D" Else Print "E" End If End Sub
'此处为小于70分的情况
22
3.2.3 Select Case语句
格式:
说明: 变量或表达式:数值型或字符表达 式 表达式列表:与“变量或表达式” 的类型必须相同,可以是下面4种类型
End Sub
28
求和运行结果
29
例3.10 实现计算器函数区中求阶乘(n!) Private Sub Cmd_n_Click( ) Dim i, n, s As Long s=1 n = Val(InputBox("输入n(1-12)", "求n!")) For i = 1 To n s=s*i Next MsgBox s, 0, "n!" End Sub
7
3.1.2 数据的输入、输出函数
2. 输出函数MsgBox
格式 :MsgBox(prompt [,type][,title][,helpFile,context]) 说明:
① prompt是字符串类型,提示
② type是一个整数值或符号常量,用来控制在对话 框内显示的按钮、图标的类型。 如上例中输出: MsgBox s, 0, "Area"

Vb_程序的选择结构select_case结构PPT课件

Vb_程序的选择结构select_case结构PPT课件
If 语句
◦ 单行结构条件语句
If 条件1 Then 语句序列1 【 Else 语句序列2】
◦ 块结构条件语句
If 条件1 Then 语句块1
[ElseIf 条件2 Then 语句块2]
[ElseIf 条件3 Then 语句块3 ]
…… [Else
语句块n] End If
IIf 函数
result=Iif(条件, true部分, False部分)
End Select
【例3】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 。
分析:
(1) 如果a=0;b=0,则方程无解,提示重新输入系数; b0,则 x=-c/b
(2) 如果a0; b2-4ac=0 ,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则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则有两个共轭复根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 = Val(Text1.Text): B = Val(Text2.Text)
Label1. Caption = strC + "是数字字符"
Else
Label1. Caption = strC + “是其他字符"
End If
将以上语句用Select Case语句实现
【例2】:评定成绩等级 90~100:“优”80~89: “良”70~79:“中”60~69:“及格”
60分以下为“不及格”
7.2 多分支控制结构 ——select case语句
一、Select Case语句
1、基本格式
Select Case <测试表达式> Case <表达式1> <语句块1> Case <表达式2> <语句块2> …… Case Else <语句块n>

vb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


例4.1算法的描述
例4.1 输入三个数,然后输出其中最大的数。 将三个数依次输入到变量A、B、C中,设变量MAX存放 最大数。其算法如下: 1) 输入A、B、C。 2) A与B中大的一个放入MAX中。 3) 把C与MAX中大的一个放入MAX中。 4) 输出MAX,MAX即为最大数。
例4.2 算法的描述2
伪代码示例
例如:例4.1可用如下的伪代码表示
Begin(算法开始)
输入 A,B,C IF A>B 则
A→Max
否则 IF C>Max Print Max B→Max 则 C→Max
End (算法结束)
二 用传统流程图表示算法
1、传统流程图中的基本符号
起止框 I/O框 判断框
处理框
流程线
连接点
2、三种基本结构的表示
S2
S3
i=1 当i<=100 N xi≠0 打印xi i=i+1 Y
示例2
输入100个数存入 X1,x2,……x100 让x1,……x100中的 非素变为0 打印x1…..x100中 不等于0的数 S1 i=1 当i<=100
判断xi是否是素数, 若不是则将xi=0
S21
S2 S3
i=i+1 j=2
直到j>xi/2
xi=0
Y
i=i+1 i=1
当i<=100
细化后的流程图
N
xi≠0
打印xi
Y
i=i+1
4.2 顺序结构 4.2.1 赋值语句
形式: 变量名=表达式 对象.属性=表达式 功能: 将表达式的值赋值给变量名或指定对象的属性。 一般用于给变量赋值或对控件设定属性值. 例: sRate!=0.1 Text1.Text = "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6.0” 说明: 1 执行过程:先求表达式的值,然后将值赋值给左边的变量。 2 右边的表达式可以是变量、常量、函数调用等特殊的表达式。 3 不要将“=”理解为数学上的等号: A=A+1 是表示将A单元的值加1后以放回到A单元。

C语言if语句的使用讲解

C语言if语句的使用讲解C语言if语句的使用讲解if语句(if statement)是指编程语言(包括c语言,C#,VB,汇编语言等)中用来判定所给定的条件是否满足,根据判定的结果(真或假)决定执行给出的两种操作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C语言if语句的使用讲解,欢迎参考~if语句的使用用if语句可以构成分支结构。

它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判断,以决定执行某个分支程序段。

C语言的if语句有三种基本形式。

语句的三种形式1) 第一种形式为基本形式:ifif(表达式) 语句其语义是:如果表达式的值为真,则执行其后的语句,否则不执行该语句。

【例1】#includeint main(void){int a,b,max;printf(" input two numbers: ");scanf("%d%d",&a,&b);max=a;if (maxprintf("max=%d",max);return 0;}本例程序中,输入两个数a、b。

把a先赋予变量max,再用if语句判别max和b的大小,如max小于b,则把b赋予max。

因此max中总是大数,最后输出max的值。

2) 第二种形式为: if-elseif(表达式)语句1;else语句2;其语义是:如果表达式的值为真,则执行语句1,否则执行语句2 。

【例2】#includeint main(void){int a, b;printf("input two numbers: ");scanf("%d%d",&a,&b);if(a>b)printf("max=%d ",a);elseprintf("max=%d ",b);return 0;}输入两个整数,输出其中的大数。

改用if-else语句判别a,b的大小,若a大,则输出a,否则输出b。

第三章 VB基本语法

必须为常数
Dim a(10) As Integer
2、多维数组
如:student.strname表示学生姓名
3.3 变量与常量 命名规则: (1)必须以字母或汉字开头,由字母、汉字、 数字或下划线组成,长度小于255个字符; (2)不能用VB中关键字; (3)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4)最好在变量名前加可以用来表明变量数据 类型的前缀。
1、变量: 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变化的量。 声明方式: (1)用Dim语句 Dim 变量名 [As 类型] 注意: 若省略“As 类型”,则为变体类 型 变量名后可以加类型符来代替“As 类型” 一条Dim语句可以同时定义多个变量。
5、Select Case语句(情况语句)
Select Case 变量或表达式 Case 表达式列表1 语句块1 语句块2 · · · · · · · · · · · · · · [Case Else 语句块n+1] End Select
可以是数值 型或字符型
用逗号分隔的枚举表达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ase 表达式列表2 表达式1 To 表达式2; Is 关系运算符表达式。
所有的变量都具有数据类型,变量的数据类型 决定了如何把变量的值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3.2.1 标准数据类型 3.2.2 自定义类型 定义正确数据类型的意义: 1、减少错误发生
2、节省内存
1、数值数据类型
Visual Basic 的数值型数据分为整型数和浮点数 两类。其中整型数又分为整数和长整数,浮点 数分为单精度浮点数和双精度浮点数。 (1)整型数(integer): 不带小数点和指数符号的数。
Else
<语句块2>
语句块1

VB中IF语句的使用教学教案

学生讨论,互相探讨
学生讨论如何转化模式?
师生互动,理顺思路
进入主题
得出程序设计思路
分析思路
剖析程序
巩固
练习
辅导学生上机练习,观察学生谁做出了好的作品,解决学生的疑难点
辅导学生上机练习
安排能力好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学生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调试代码
互助协作
评价
修正
观察学生,看其对自己的作业是否满意,是否有成就感
对好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看老师演示作品
相互交流作品
相互交流
促进
迁移
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不能自己总结出来
对VB开发的程序和小游戏进行巩固迁移
一起总结这个程序的编程思想和流程
让学生使用准备好的VB开发的程序和软件,让学生对程序解决问题有更深的了解。
和老师一起回顾并总结
学生自己运行程序,更深的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
(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5)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过程,能够解释其意义。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首先请每相邻的2个同学一起玩儿时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并简单介绍玩的方法,然后老师演示VB做好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小程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流程。通过解剖这段程序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流程。在学生练习中,让学生编写运行程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最为成功的地方是,以学生为本,教材处理恰当,通过运行编程实现锤子、剪、布游戏程序抓住学生的视线,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引入课题,通过剖析程序让学生了解编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学生上机实践,亲身感受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感悟编程的过程,感受到编程就像跟计算机对话一样。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