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设计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设计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设计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充要条件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概念之一,主要讨论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今后数学推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高考说明明确要求达到B级。与老教材相比,苏教版新教材作了3方面的调整,①时间调整:将这部分内容从高一上学期移

到高二选修2-1中,教学时间后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加强,从而更加能够接受和理解;②定义的处理:新教材的定义显得更简洁、精炼;③题量大幅增大。新教材更好地贯彻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这一教学观。在“充要条件”这节内容前,还安排了“四种命题”作为必要的知识铺垫。这部分内容是第一次进入中学数学教材,安排在充要条件之前讲授,既可以使学生丰富并深化对命题的理解,也便于老师讲透充要条件这一基本数学概念。2.学情分析: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在学习充要条件这一概念时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够充分,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讲解这节内容时,不一味拔高要求,追求一步到位,而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滚动式地逐步深化,使之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发展完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②熟练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真假的判别,并进一步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③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自觉地对定义进行转化,转化成推理关系及集合的包含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类比能力:“多观察”,“勤类比”,通过大量的问题,会观察其共性及个性;

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善归纳”,对一些事例,观察后进行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

③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重建构”,通过反复的观察分析和类比,把归纳出的结论,建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3.情感目标:

①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构造数学命题,发展体验获取知识的感受;

②通过对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③通过“多观察、勤类比、善归纳、重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敢于把错误的思维过程及弱点暴露出来,并在问题面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定义

②教学难点:难点1:学生对“充分条件”的概念相对较易接受,而必要条件的概念则难以理解.对于

“B=>A”,称A是B的必要条件难于接受,A本是B推出的结论,怎么变成条件了呢?对这学生难于理解。难点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难点突破方法:①形象理解法:古代《墨经》里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有精辟的描述:充分条件: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是为“大故”;必要条件:无之则不然,有之则未必不然,是为“小故”。

②多观察、勤类比、善归纳、重建构

③题组引路、逐层深化、归纳总结、明确要点

四、教学方法

1.通过问题引领,创设性地激发学习兴趣,让数学的课堂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关注学生思维情感的培养;

2.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利用时间,提高效率;

3.编制题组,不仅给学生创设一个思维空间,而且通过点拨可以更好地归纳、提升;

4.在强化基本概念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训练,注重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应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

透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本环节约2分钟)

情境一

当某一天你和你的妈妈在街上遇到老师的时候,你向老师介绍你的妈妈说:“这是我的妈妈”,你想一想这个时候你的妈妈还会补充说你是她的孩子吗?

情境二

下图是一个简单电路图,开关A 闭合,灯泡亮吗?

设计意图:两个情境问题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两个问题分别和语文、物理有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充分”“必要”的含义,更准确的理解应该以数学定义为依据。

(二)复习回顾,温故知新(本环节约5分钟) 复习回顾:写出下列原命题的四种命题,并判断真假 (1)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y x y x ==则若,)2(22

1,1)3(2≥≥x x 则若

5,234≠+≠≠y x y x 则或)若(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解答,口答完成

教师点拨:(5)直接判断比较困难,可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

设计意图:①复习巩固命题有关知识;②顺其自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三)探究新知 建构模型 (本环节约8分钟)

1.“若p 则q ”为真,记作“p q ?” ; """q p q p ≠>为假,记作“则若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定义(板书)

一般地,如果已知p q ?,那么就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 是p 必要条件.

理解词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特征:充分条件:有它就行,没它未必不行

必要条件:没它不行,有它未必就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理解:如图:有一个圆A ,在其内又含有一个圆B ,请回答::p “A 为绿色” :q “B 为绿色”,p 是q 的什么条件,q 是p 的什么条件?

充分性: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足够的,足以保证的。如“A 为绿色”是“B 为绿色”的一个充分条件,就是说“A 为绿色”足以保证“B 为绿色”,它符合上面的“若p 则q ”为真的形式(即p q ?)

必要性:必要就是必须,必不可少。如若“B 为绿色”,则A 可能为绿色,也可能不为绿色,但如果“B 不为绿色”,那么“A 不可能为绿色”,因此,必要条件简单说就是:有它不一定,没它不行。而“B 不为绿色”就是q ?,“A 不为绿色”就是p ?,即“若非q ,则非p ”为真,它与“若p 则q ”为互为逆否的等价命题, 也就说明了“p q ?”等价于“p q ???”,即p 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称q 是p 必要条件.

集合的观点理解:设满足条件p 的元素构成集合A ,满足条件q 的元素构成集合B ,若B ?A ,则q 是

p 的充分条件。类似地,可用集合观点描述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概念吗?(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

3.几个定义(板书)

①p 是q 的充要条件: p q ?且q p ? 记作p q ?. ②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q ?且q p <≠ ③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q p ≠>且q p ? ④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q p ≠>且q p <≠

(四)题组引路,归纳总结(多媒体显示3组例题)(本环节约20分钟) 例1 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 q 是p 的什么条件:

(1)01:=-x p ,0)2)(1(:=--x x q

(2)p :三角形ABC 的三条边相等,q :三角形ABC 的三个角相等 (3)p :直线平行,q :内错角相等 (4)p :b a >, q :2

2

b a >

学生活动:内容简单,由学生自己解决,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对所学理论直接应用,熟悉概念

例2 用“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填写下表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组间交流,汇报成果

教师微笑着提问:请同学们试着总结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一般步骤?

学生尝试,教师引路,规范表达、总结出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3步走:(板书) 第一步:认清条件和结论;

第二步:考察p q ?和q p ?的真假; 第三步:下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述几个问题的交流、思辩,在讨论中得到正确答案,从而加

深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认识,并浓缩成解题方法。

例3 请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填空:

(1)“|2|3x -<”是“05x <<”的 条件 (2)“2

0x ≤”是“0x ≥”的 条件 (3)x A ∈且x B ∈ x A B ∈ 的________条件 (4)3≠x 且2≠y ,是5≠+y x 的______条件 (5)3≠x 或 2≠y ,是5≠+y x 的________条件

设计意图:1.进一步理解概念

2.让学生熟练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3步走” 3.总结判别充分、必要条件的4个策略(板书)

①等价简化命题;②集合法;③转化思想:转化为等价的逆否命题;④否定一个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五)课堂练习、感受理解(本环节约5分钟)

课本(人教版选修2-1)第8页练习1、2、3

设计意图:透过书本的基础题,进一步加深理解

(六)提炼小结、反思提高:(由学生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解题方法、思想和策略)(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2)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3步走;

(3)判别充分、必要条件的4个策略。

(七)布置作业巩固深化

课本P8习题1、2、3、4

(八)课外探究思维升华

选修2-1 P9探究 拓展

设计意图:进一步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概念新授课,也是学生实践、探索、总结、体验的研究课。课堂由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归纳总结、教师适时点拨,解决问题在课堂,同时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和老师各方面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室内设计教案

xx学院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 课程代码: 任课教师: 专业班级:艺术设计 计划课时:84学时 教材版本: 参考教材: 、 第一阶段理论课时:11课时 第一章引导篇——实践对应的理论知识点 教学目的: 了解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分类,系统了解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懂得室内采光与照明的基本概念和要求,掌握室内采光与照明的方式方法。学会家居色彩设计,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并应用到设计中去。 本章重点:能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很好的和实际结合起来。 本章难点:难点是各个设计理论的综合与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 1.室内设计介绍 2.家居功能设计 ~ 3.室内人体工程学 4.家居照明 5. 室内设计基础 6. 家居色彩设计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 教学步骤:

第一节室内设计介绍 第二节室内设计的概念 室内一词被广泛应用是在二战以后,1965年开始 所谓室内,是指建筑的内部空间 ~ 组成室内的实质是空间而非建筑,也就是说室内的本质是空的,需要我们考虑和设计的即是空间. 欧洲的建筑物主流是石结构石结构→砖结构→混凝土结构 其建筑主体的建造技术与室内装饰技术因性质耐久性的不同,由最初的一个建筑设计师设计全部到内外分离,当时的主要内容有:雕刻,织物,绘画,家具,装饰品等. 完全分离是在1600-1700年的巴洛可和罗可可时期,由于室内装饰的大量增加,出现了一室内装饰为目的的专门设计人员. 东方的建筑物主体是木结构,主义结构本身就构成了室内设计,其结构和材料的美感是室内的主体. 现代室内设计是一西方建筑和西方生活习惯为基础,其风格的进入是西方进入的开始,其特点是一家具为设计中心的陈设装饰内部空间. 二、室内设计的发展 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 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即使是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参考教案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 (2)初步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数学地思维”,增加对学习逻辑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克服畏惧感,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法(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在导入阶段的教学中,回顾上节研究的命题的一般形式“若p则q”和其真假判断的方法,先向学生介绍真假命题的简记符号。同时以命题“若x>0,则x2>0。”和其逆命题“若x2>0,则x>0。”为例让学生学习符号的使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先分析下面的问题:(幻灯显示) [幻灯显示]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研究其逆命题的真假(用p与q的相互推出符号表示你的判断)。 p q (1)若x>2,则x>1。 (2)若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4)若a2>b2,则a>b。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1)、(2)两个命题,分析引出对“充分的”和“必要的”这两个词汇的感性认识: 首先,在原命题中研究前者对后者的制约程度: 比如(1)中,p能推出q,表明要得到结论q,有了条件p就足够了,也就是说条件p对

于结论q是“充分的”。在(2)中,p不能推出q,表明条件p对于结论q是“不充分的”。 其次,在逆命题中研究后者对前者的依赖程度: 比如(2)中,p不能推出q,但p能被q推出,这说明p对于q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呢?作出分析: 命题(2)中,两三角形面积相等不能说明两三角形必然全等,但是,如果两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则两三角形会全等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如果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是必然相等的。这也就是说,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成立所“必须具备” 的条件。那么,我们就说,p对于q而言是“必要的”。(板书:必要的)而在(1)中,p不能被q推出,表明条件p对于结论q是“不必要的”。 再让学生类比分析(3)、(4),不难得出:在(3)中,p对于q既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在(4)中,p对于q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 结合上面的分析,向学生指明:我们看到,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这种相互推出的关系反映了两者之间的一种“充分的”或是“必要的”联系。在数学中,我们对这种联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引入的新的定义来描述它,这就是本节将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阐述定义,理解内涵 由此,我们引入了如下定义: [幻灯显示] 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 如果已知p q,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在引导学生理解定义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这里的p和q都叫做“条件”,那么“结论”又是什么呢?(引起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发言)强调:分清“条件”和“结论”是理解定义的关键! 接下来再回到例1,对其中存在的充分必要关系再次进行认识。 [幻灯显示]例1、试判断下列各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q 又是p 的什么条件?(学生分析作答) p q (1)若x>2,则x>1。 (2)若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

新授课: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一、【教学目标】 重点: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 难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知识点:使学生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能正确判断是否是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 能力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教育点: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构造数学命题,发展体验获取知识的感受. 自主探究点:通过“会观察”,“敢归纳”,“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把错误 的思维过程及弱点暴露出来,并在问题面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 考试点: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概念,能正确判断是否是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 易错易混点:复杂的问题中分类讨论的标准搞不清楚. 拓展点:从集合的角度解释充分必要条件. 二、【引入新课】 我来自墨子故里——滕州,送给大家一件礼物,请语文课代表接受我的礼物,并给大家朗读翻译.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中就有这样一段话“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是为大故”“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是为小故”.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逻辑: 1.若我是枣庄一中的学生,则我是山东省的学生. 2.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平时的努力学习是必要的. 在数学中,也讲“充分”和“必要”,让我们共同学习这个有意义的课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板书)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数学中对应研究的概念、关系,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有助于提高兴趣和深入领会概念的内容,特别是必要条件的理解. 三、【探究新知】 问题1:前面讨论了“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的真假判断,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探究一:将命题写成“若p 则q ”的形式,说明由条件经过推理可以得到结论吗,并判断此命题的真假? 若p :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q :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若p 则q ”为真,是指由p 经过推理可以得出q ,也就是说,如果p 成立,那么q 一定成立,记作p ?q .“若p 则q ”为假,记作p q (板 书) 探究二:要想说明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有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个条件就足够了吗? 足够了,也就是充分了. 探究三:如果两个三角形面积不相等,这两个三角形能全等吗? 探究四:要想说明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必须成立吗? 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必须具备,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必要条件. (2)若0a =,则0ab =;

教学设计方案评分标准

教学设计方案评分标准 【课程章节及名称】(1分) 【计划学时】(1分) 【教学设计思路】(10分)说明学习内容和其价值、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意图、欲达到的效果如提高学生的哪方面的能力等。体现现代化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内容分析】(10分)包括:教材版本(1分)、整体教学内容分析(5分)、教学重点(2分)、和教学难点(2分) 【学习者分析】(10分)说明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特点。【学习目标】(8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维度阐述,要求明确、具体、规范。 【教学准备】(5分)说明课前准备了哪些教学媒体和资料,需要学生做哪些工作,多媒体课件、教学仪器、设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查找====资源,必要时阐明分组情况。 【板书设计】(5分) 【教学过程】(40分)这部分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具体的教学活动以及一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若学生在本过程环节阐明了教学活动设计的意图等教学设计思路部分的内容或资源及媒体运用部分的内容,可酌情加分。若学生在本部分写明了板书内容,可酌情将板书设计部分的分值划入本部分。 【资源及媒体的应用】(5分)阐述课上所用到的支持教师教的资源和支持学生学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教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媒体资源。说明资源利用的原理或理念。 【教学设计后记】(5分) 说明设计此教案在教学上达到哪些效果,学生反应如何,自己对自己这次的设计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自己的评价等内容。 注:若学生没有按照以上格式写,在整个教学设计方案中阐述了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学情分析等内容,或者板书设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环节阐明,可以酌情给分。 A4纸,手写,题头格式如下 班级学号姓名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室内设计基础与实务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理论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明确室内设计的含义、目的与原则,认识、理解室内设计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掌握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设计原则与方法、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关系,能够正确运用设计方法,做出较完整的初步课题设计,为今后室内专题设计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教学内容 1、理论讲授:共分八章。系统讲授室内设计原理,并示以大量的图片范例加以阐述说明。 2、实践考察:结合理论讲授,对设计企业、设计实例进行考察,了解设计的实践设计流程,为课程设计做好准备。 3、课题设计:以理论讲授为指导,在实践考察的基础上,做出住宅室内设计的设计方案。 二、教学方法 教学以影像多媒体理论教学为主,采用课堂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及答疑,实践考察、设计辅导相结合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的逻辑关系和实例分析的结合,运用生动而形象化的方式讲授,使学生理解领会概念、含义、特征、规律。教学过程中按教学内容的章节布置思考题。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对课题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学生有效的掌握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表达方法的有机结合,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重点 教学难点: 1、避免单调枯燥的理论讲授,多结合实例,直观生动的讲授。 2、对室内设计与建筑关系的正确理解。 教学重点:

1、对室内设计基本观点、原则、规律、方法的理解与掌握。 2、使学生能够在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完成课题设计。 课程框架: 室内设计概论 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 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室内空间设计 室内色彩设计 室内照明设计 室内家具与陈设 室内绿化与水体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论 一、室内设计的含义: 所谓室内设计,是指将人们的环境意识与审美意识相结合,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的一项活动。具体地说,就是指根据室内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的环境,运用物质材料、工艺技术及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内部空间;赋予使用者愉悦的、便于生活的、工作、学习的理想的居住与工作环境。从广义上说,室内设计便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创造性活动。 空间设计思想:“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 “室之用”建筑的室内空间的功用,它的前提是建筑物形式:在建筑的四壁开设门窗以构成“室”,但是构成真正的建筑物之用途的,是其“无”,即建筑的

公开课充要条件教案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二)能力训练要求 1.充要条件的概念.1.理解并掌握充要条件的概念. 2.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的方法.2.掌握判断命题的条件的充要性的方法. 3.把充要条件的思想自觉地运用到解题之中.3.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2.命题条件的充要性判断. ●教学难点 命题条件的充要性判断. ●教学过程 Ⅰ.复习回顾 1、什么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试判断下列命题的条件是结论成立的什么条件? (1)若a是无理数,则a+5是无理数. (2)若a>b,则a+c>b+c. (3)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则判别式Δ>0. Ⅱ.讲授新课 §1.2.2充要条件 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叫做等价符号,“p?q”表示“p?q,且q?p”. 这时p既是p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命题(1)中因:a是无理数?a+5是无理数,所以“a是无理数”是“a+5是无理数”的充分条件;又因“a+5是无整数?a是无理数”则“a是无理数”又是“a+5是无理数”的必要条件,因此,“a是无理数”是“a+5是无理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命题(2)中因“a>b?a+c>b+c”,又有“a+c>b+c?a>b”,则“a>b”是“a+c>b+c”的充要条件. 命题(3)中因:“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实根?Δ>0”,又有“Δ>0”?“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实根.” 则“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等实根”是“判断式Δ>0”的充要条件. 例1 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b=0,q:f(x)=ax2+bx+c是偶函数; (2)p:x>0,y>0,q:xy>0; (3)p:a>b,q:a+c>b+c; (4)p:两直线平行;q:两直线的斜率相等. 命题(1)中因“(x-2)(x-3)=0?x=2或x=3x-2=0”; 而“x-2=0?(x-2)(x-3)=0”,所以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命题(2)中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命题(3)中因“x=3?x2=9”,而“x2=9”x=3”,所以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命题(4)中因“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因“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命题(5)中因:p:x 3 2+ x=x2?x(3 2+ x-x)=0,解得x=0或x=3;q:2x+3=x2得x= -1或x=3.则有p q且q p.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由命题(5)可知:对复杂命题条件的判断,应先等价变形后,再进行推理判定.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北师大版)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1充分条件 2.2必要条件 2.3充要条件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中条件之间关系的分析,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帮助学生抓住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等概念的本质,更好地理解概念. (2)通过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说话准确、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 (2)在探求未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提高思维的逻辑性. ●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含义.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 难点:对必要条件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合作—探索”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合作中去领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含义;在探索中,体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教师用书独具)

●教学建议 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实例,让学生从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在巩固练习时,选题内容尽量涉及几何、代数较广领域,但不可拔高要求,追求一步到位,而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滚动式逐步深化,使之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步发展完善.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引导归纳, 给出定义深入探究, 获得新知反馈练习, 形成方法总结反馈, 申 拓展引 已知直线l1:y=k1x+b1,l2:y=k2x+b2. (1)由k1=k2能推出l1∥l2吗? 【提示】当k1=k2,b1=b2时,l1与l2重合,故由k1=k2不能推出l1∥l2. (2)由l1∥l2能推出k1=k2吗? 【提示】由l1∥l2能推出k1=k2. 1.推断符号“?”的含义 “若p,则q”为真,是指由条件p经过推理可以得到结论q,记作p?q,读作“p推出q”.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室内设计原理》教案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

点名,考勤记录,纪律强调。(5分钟) 一、新课导入(5分钟) 在人的一生里,有很长的时间生活活动于室内空间中,因此在人们设计和倡导的室内环境空间内,一定会直接影响到期间的生活质量、生产活动的效率,也必然关系到人们最基本的安全、健康、以及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环境的心理需要等等。 二、新课学习(50分钟) (一)室内设计的概念: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环境的一门实用艺术。 (二)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的区别 室内装饰或装潢:原义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 室内装修:装修一词具有完成的含义,着重于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方面,顾名思义主要指土建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对室内各个界面、门窗、隔断等最终的装修工程. 三、课堂讨论(20分钟) (一)室内设计的原则 1、功能性设计原则 这一原则的要求是使室内空间、装饰装修、物理环境、陈设绿化最大限度的满足功能所需,并使其与功能相和谐、统一。 2、经济性设计原则:广义来说,就是以最小的消耗达到所需的目的。 3、美观性设计原则 4、适切性设计原则 适切性简单地说,就是解决问题的设计方案与问题之间恰到好处,不牵强也不过分. 四、重点难点回顾及总结(10分钟) 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既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教案

高考数学 充要条件 专题教案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第6课时:充要条件 高考数学 充要条件 专题教案 一.课题:充要条件 二.教学目标: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意义,能够判定给定的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 三.教学重点:充要条件关系的判定.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关系的判定; 2.充要条件关系的证明. (二)主要方法: 1.判断充要关系的关键是分清条件和结论; 2.判断p q ?是否正确的本质是判断命题“若p ,则q ”的真假; 3.判断充要条件关系的三种方法: ①定义法;②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的等价性;③用数形结合法(或图解法). 4.说明不充分或不必要时,常构造反例. (三)例题分析: 例1.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中选一种作答) (1)在ABC ?中,:p A B >,:sin sin q A B > (2)对于实数,x y ,:8p x y +≠,:2q x ≠或6y ≠ (3)在ABC ?中,:sin sin p A B >,:tan tan q A B > (4)已知,x y R ∈,22 :(1)(2)0p x y -+-=,:(1)(2)0q x y --= 解:(1)在ABC ?中,有正弦定理知道: sin sin a b A B = ∴sin sin A B a b >?> 又由a b A B >?> 所以,sin sin A B A B >?> 即p 是q 的的充要条件. (2)因为命题“若2x =且6y =,则8x y +=”是真命题,故p q ?, 命题“若8x y +=,则2x =且6y =”是假命题,故q 不能推出p , 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取120,30A B ==o o ,p 不能推导出q ;取30,120A B ==o o ,q 不能推导出p 所以,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因为{(1,2)}P =,{(,)|1Q x y x ==或2}y =,P Q ≠ ?, 所以,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例2.设,x y R ∈,则22 2x y +< 是||||x y +≤ )、是||||2x y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由图形可以知道选择B ,D .(图略) 例3.若命题甲是命题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命题丙是命题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命题丁是命题丙的充要条件,则命题丁是命题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因为甲是乙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故甲能推出乙,乙不能推出甲, 因为丙是乙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故乙能推出丙,丙不能推出乙, 因为丁是丙的充要条件,故丁能推出丙,丙也能推出丁,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精品文档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案评价标准 教师教学考核标准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素质,规范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学校管理的科学途径,坚持全面衡量和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试行量化管理,逐步将教师的考核规范化、数字化,通过考评记分制,为学期末考评、年度考核、职称晋级、树模评优提供依据,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杠杆作用,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范围:全体任课教师。 三、考核领导小组 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刘若丹 副组长: 王振陆、李占友 成员: 各教研组长 四、考核办法及原则 按照每项要求对每一位教师的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作为教师考核分。 1、促进性原则: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品牌建设。 2、合理性原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

1 / 5 精品文档 则,做到优质优奖。 3、导向性原则:体现“重过程、比结果,重团队、比素质,重全面、比质量”的导向。 4、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 5、坚持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五、考核项目 分三个级别指标: A级指标分教学常规工作、教学绩效、教研成果三个方面;比例分别为50%、40%、10%。 B级指标分备课、上课、教学研究、培优辅差、作业测试、上交材料、教学绩效、教研成果等八个方面。 备课 考核要求: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案规范完整,教案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设计、作业布置、板书、反思等。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写教案,教案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设计精当,重难点突出,环节、课型完备。教案要分课时书写,备课要有3课时的提 2 / 5 精品文档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教案

《人体工程学》教案

目录 概述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概述(人体工学与室内设计,人体学简介及发展) 第二章人体与室内 第一节人体尺寸 第二节人体活动 第三章人体与家具(人体工程学在家具中的运用) 第一节工作面的高度 第二节座位的设计 第三节卧具的设计 第四章人的知觉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人的感觉与空间环境 第五章人的行为心理与空间环境 作业设计

课程总体安排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学分:2 学时:32(其中实训14学时)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的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概述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今后的设计课程联系紧密。课程的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应用范围、研究方法;人体在室内的尺度、活动范围、作业效率,人体与家具、环境的关系,人的行为心理与室内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对“人” 与“室内环境”等研究对象科学、全面的了解。掌握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科学知识,了解本专业学习、工作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培养正确、科学的人体工程学观念和实测、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原理与解决室内设计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

§1.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014高考会这样考 1.考查四种命题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2.考查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概念的理解,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3.在解答题中考查命题或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复习备考要这样做 1.在解与命题有关的问题时,要理解命题的含义,准确地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 2.注意条件之间关系的方向性、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方向正好相反; 3.注意等价命题的应用.

1.命题的概念 在数学中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如果p?q,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q。注意对定义的理解:例如:若p?q,q p [难点正本疑点清源] 1.等价命题和等价转化

(1)逆命题与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2)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同真假; (3)当判断原命题的真假比较困难时,可以转化为判断它的逆否命题的真假. 2.集合与充要条件 设集合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则有 ?,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A B ?,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若B?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B A (3)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4)若A?B,且B ?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题型一四种命题的关系及真假 例1已知命题“若函数f(x)=e x-mx在(0,+∞)上是增函数,则m≤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 A.否命题“若函数f(x)=e x-mx在(0,+∞)上是减函数,则m>1”是真命题 B.逆命题“若m≤1,则函数f(x)=e x-mx在(0,+∞)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

室内设计教案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室内设计》讲义及实训方案 授课教师:孙凯 所在教研室:设计教研室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授课班级: 14(三)艺术设计 2015年3月 页脚内容20

《室内设计》自编讲义 第一节住宅室内设计的内容 一、当代家庭装修业的概况 我国的住宅设计大体经历了“住得下”、“分得开”、“方便舒适”三个阶段。发展到今天我国的住宅室设计得到料较大的发展。住宅的类型也增加了,集体的公寓到大平米的独栋式的住宅,从小平米的到超大平米的都有。同时装修风格也在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如今公共装修与家庭装修与工程量的比已经达到了1:1的关系,占有了1000亿元的市场。 现在家居装饰进入了一个比较活跃的时期,从简单的基本装修到目前的“时装化”、“个性化”的趋势已日益显著,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装饰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住宅室内设计发展快 二、住宅空间的功能要求 1、住宅空间与人的实用要求 人的各种需求决定了住宅内部有不同的空间属性。比如视听、休息、学习等,那相应 页脚内容20

的就会出现起居室、卧室、和书房等空间。 2、住宅空间与人的精神需求 页脚内容20

第二节住宅室内平面规划与空间 一、住宅室内环境的分析 住宅内部按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门厅(玄关、过厅、过道)楼梯 门厅是从家庭入口到期他客房的一个过渡空间,它的基本功是起缓和冲击作用,此外,人们进门家门一般在此换鞋和整装。 楼梯是联系上下两层的通道,也是一个过渡过城 2、起居室,客厅 起居室是从事日常起居活动,如看报纸欣赏音乐等等。客厅那就是会客的空间属性。在我国 当前的居住水平,一般将起居室与客厅合二为一。起居室兼客厅应具备上述两种空间的功能。 3、餐厅 餐厅为居室的用餐空间。除用餐外还应具有储藏用具、储藏食品饮料的功能。 4、工作室、书房 工作室、书房为从事创作、阅读等个人活动的场所。 5、卧室(分为主卧、儿卧、老人卧、客卧、佣人卧等) 卧室是供睡眠,进行私密活动及促藏物平的场所,其功能包括、睡眠储藏、阅读及梳妆等。 6、厨房 厨房的功能主要是食物的处理加工。 7、卫生间 卫生间是集沐浴、更衣、洗漱、化妆、如厕等多种机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二、住宅空间设计的布局和要求 页脚内容20

充要条件教案

1.5充要条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个概念。 2、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个概念,熟练判断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二八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会观察”“敢归纳,”“善建构”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构造数学命题,发展体验获取知识的感受。 2、通过对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相对性,培养同学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 2判断给定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在P=q中q是p的必要条件的理解; 2如何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 三、教法及学法 教法:情景引导,师生互动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四、【设计思路】

小结'扩展例题'练习反馈。 五、【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同学们,当某一天你和你的妈妈在街上遇到老师的时候,你向老师介绍你的妈妈说:“这是我 的妈妈.”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个时候你的妈妈还会不会补充说:“你是她的孩子”呢? 不会了!为什么呢?因为前面你所介绍的她是你的妈妈就足于说明你是她的孩子. 那么,这在数学中是一层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意义的课题一一充分条件与必 要条件. 为等价转化作铺垫 引出课题 充分、必要条件定义:(推断“=”的含义) 如果p =:q ,称p是q的充分条件,同时q是p的必要条件? 思考:①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应该是p= q 还是q = p ? ②如何去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 典型例题分析: 例1、用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填空 (1 )由于命题“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是实数”是正确的,因此“a是有理数”是a是实数 的_______________ , a是实数”是“是有理数”的 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首先给出推断符号“”,并引出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讲述了充要条件的初步知识.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1)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 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 要条件是重要的数学概念,主要用来区分命题的条件 系. 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应该: (2)在判断条件 ①首先分清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然后尝试用条件推结论,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推理方法可以是直接证法、间接证法(即反证法),也可以举反例说明其不成立; ③最后再指出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和条件的关系时,要注意: (3)在讨论条件

,但,则是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 ⑤若 (4)若条件 助集合知识,有助于充要条件的理解和判断. ,则是的充分条件; ①若 显然,要使元素 ②若 ③若 ,且,则是的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④若 (二)教法建议 1.学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知识,要注意与前面有关逻辑初步 ,与四种命题中的,要求是一样的.它 知识内容相联系.充要条件中的 们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不能判断真假的语句,也可以是含有逻辑联结词或“若 则”形式的复合命题.

2.由于这节课概念性、理论性较强,一般的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学中始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自我思考、相互交流中去结概念“下定义”,去体会概念的本质属性.3.由于“充要条件”与命题的真假、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相互关系紧密相关,为此,教学时可以从判断命题的真假入手,来分析命题的条件对于结论来说,是否充分,从而引入“充分条件”的概念,进而引入“必要条件”的概念.4.教材中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定义没有作过多的解释说明,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定义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些熟悉的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来认识“充分条件”的概念,从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来引出“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设计示例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2)能正确判断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还是充要条件;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4)在充要条件的教学中,培养等价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用具:幻灯机或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用幻灯投影): (1)若 ,则;

【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含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评分标准】

【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设计(含课堂教 学、教学反思)评分标准】 评价标准权重分应得分科学性教学理念:体现新课程和新课标理念。 3 教学目标:具备“三维”,目标设定体现课型特征且具体明确,能正确确定教学重难点。 3 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内容安排适度,教学要求把握适当,教学要点实施具有操作性,教学流程循序渐进,清晰合理,教学目标和手段协调一致。 3 教学资源的利用:资源及媒体运用合理、有效。 2 板书设计:书写规范、表意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2 规范性完整教案的基本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型、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含活动设计意图、学生活动预设、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2 教学环节完整、清晰,本学科基础知识准确,相关学科知识引用恰当,整合得当。 1 创新性教案编写格式上新颖,具有鲜明个性特色,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突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具有新颖性和实效性; 学法指导具体得当,有创新; 教材解读有独到合理的见解。 3 能制作简易课件。 1 最后得分评委签字: 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评分标准(满分70分)选手编号: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权重分应得分教学展示目标与实施三维目标明确、具体、科学合理,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能动态调控教学过程。 5 教材的理解与处理准确把握教材的文本价值,突出教学重点,驾驭难点准确; 创造性地利用、开发教学资源并整合教学内容。 10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合理,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实施能够较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15 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能整合各种资源,媒体运用得当。 5 教师素养仪表大方得体,教态自然; 普通话标准,语言生动,简练清晰; 板书书写工整规范; 灵敏机变,善于驾驭课堂。 10 教学效果整体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统一和谐);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有效完成教学各环节任务。 10 说课围绕主要内容取舍有度,详略得当;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5 能够对教学展示环节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并简要说明这样做的依据。 5 现场答辩针对本课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问题回答准确,语言流畅精炼,思维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对新课改理念理解正确,呈现一定的教育综合素养。 5 最后得分评委签字: 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反思评分标准(满分10分)选手编号: 评分内容评分标准权重分应得分自我评价能够准确评判自己教学的优点和缺憾。

充要条件 教案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本节需要将逻辑推理关系这点重点掌握,把逻辑推理关系熟记。 知识提炼 “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说,由p可推出q记作:p?q,并且说p叫q的充分条件,同时q叫p的必要条件。 例题: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 (1)p:x=y;q:x2=y2; (2)p: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q: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解:(1)因x=y?x2=y2,即p?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因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即p?q,所以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又因: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即q?p。则q也是p的充分条件,p也是q的必要条件; 变式: (a)p:x=1或x=2,q:x2-3x+2=0; (b)p:x=2或x=3,q:x-3=x-3. 解:(a)因x=1或x=2?x2-3x+2=0,即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 的必要条件又因x2-3x+2=0?x=1或x=2.则q也是p的充分条件,p也是q的必要条件。 (b)因x=2或x=3/?x-3=x-3,但x-3=x-3?x=2或x=3.即p/?q,而q?p。所以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 特征: ①充分条件的特征是:“有它就行,没它未必不行”; 当某一天你和你的妈妈在街上遇到老师的时候,你向老师介绍你的妈妈说:“这是我 的妈妈.”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个时候你的妈妈还会不会补充说:“你是她的孩子” 呢?为什么?

因为前面你所介绍的她是你的妈妈就足于说明你是她的孩子 ②必要条件的特征是:“没它不行,有它未必行”; 例:没有氧气,人类就不能生存;有了氧气,人类未必就能生存.我们说,氧气是 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③充要条件的特征是:“有它就行,没它不行”. 1、从逻辑推理关系看: ①若条件p?结论q,但结论q条件p,则条件p是结论q的充分不必要条 件; ②若结论q?条件p,但结条件p结论q,则条件p是结论q的必要不充分 条件; ③若条件p?结论q,且结论q?条件p,则条件p是结论q的充要条件; ④若条件p结论q,但结论q条件p,则条件p是结论q的既不充分又不 必要条件; 注意:逻辑推理关系用来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依据。需要重点掌握 例、如果A?B?C,那么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A?B说明A是B的充分条件,B?C说明B与C互为充要条件,又由A?B?C知A?C, 2、从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上看: 若条件p以集合A的形式出现,结论q以集合B的形式出现,则 ①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 ②若A?B,则A是B的必要条件; ③若A = 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注意:集合关系用来判断小范围可以退出大范围,但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1. 2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精品教案

§1.2 .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方案一:适合特色班 【设计与执教者】:单位 113,姓名李琼, e-mail地址liqiong0302@126。 【教学时间】:40分钟 【学情分析】: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基本的数学逻辑用语,数学学科中大量的命题用它来叙述。是上一课时命题的真假的进一步的深化,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在此引入概念,对于这几个概念的准确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体会和思考,对于这些概念的运用和掌握有赖于后续的学习,学习中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在后续的教学中经常借助于这些概念去表达、阐述和分析。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于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多让学生举例讨论,教学方法较灵活,学生参与意识强,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维品质。 (3)情感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举例,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利用命题的等价性,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 【教学难点】:关于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过程设计】: ,但 ,但 ,且 ,且是 ,且

的什么条件 :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 :; ) :; 是 是 是 方程 。所以

的充分条件;,则是,则是,且是的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课后练习 1.在如图的电路图中,“开关A 的闭合”是“灯泡B 亮”的________条件( ) A .充分非必要 B .必要非充分 C .充要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 2.设a ∈R ,则a>1是a 1 <1(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一次函数n x n m y 1 +-=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是( ) A .m>1,n<-1 B .mn<0 C .m>0,n<0 D .m<0,n<0 4、四边形为菱形的必要条件是( ) A .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且垂直, 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设命题甲为:0<x <5,命题乙为|x -2|<3,那么甲是乙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如果,,a b c 都是实数,那么p :0ac <,是q :关于x 的方程2 0ax bx c ++=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