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2013年金融市场运行报告

2013年金融市场运行报告央行28日发布《2013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3年,金融市场各项改革和发展政策措施稳步推进,产品创新不断深化,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
2013年,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增加,公司信用类债券增速有所放缓;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同比减少,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下降;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移明显,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平坦化上移;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柜台交易量和开户量有所增加;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活跃度有所下降;股票市场指数总体下行,市场交易量有所增加。
2013年,债券市场共发行人民币债券9.0万亿元,同比增加12.5%。
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8.2万亿元,同比增加9.9%。
截至2013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2总额达29.6万亿元,同比增加13.0%。
其中,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余额为27.7万亿元,同比增加10.7%。
2013年,财政部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1.3万亿元,代发地方政府债券2848亿元,地方政府自行发债652亿元;央行票据发行5362亿元;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2.1万亿元;政府支持机构债券1900亿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1321亿元;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发行2996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58亿元。
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3.7万亿元3,同比增加4.0%。
其中,超短期融资券7535.0亿元,短期融资券8324.4亿元,中期票据6716.0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5.2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含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61亿元)66.1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5668.1亿元,企业债券4752.3亿元,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48.0亿元,公司债券4081.4亿元。
二、银行间市场成交量同比减少,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下降2013年,银行间市场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累计成交235.3万亿元,同比减少10.7%。
2013年银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银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对2013年中国银行业的分析报告:一、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2013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达到了176.67万亿元,同比增长14.63%。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改革的推进。
同时,中国银行业贷款规模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信贷投放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风险管理能力提升。
2013年,中国银行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金融市场波动,加强了风险管理能力。
不良贷款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较上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达到了0.96%。
这说明了中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创新能力提升。
2013年,中国银行业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推出了更多个性化的理财产品,满足了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中国银行业积极发展移动银行、互联网银行等新型渠道,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这些创新措施有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四、国际化进程加速。
2013年,中国银行业加快了向国际化的步伐。
中国银行纷纷扩大境外业务,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了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同时,一些中国银行也通过境外市场融资,增加了海外资金来源,降低了融资成本。
综上所述,2013年中国银行业在资产规模、风险管理、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进程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然而,也要注意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挑战也在增加。
中国银行业要加强风险防控,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为实体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金融支持。
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均创新高

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均创新高人民币升值超3%2014年01月16日 07:32 华尔街见闻我有话说中国货币M2余额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12月,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3.6%,增幅比11月低0.6%,比2012年同期低0.2%。
在11月数据小幅下调后,12月社会融资规模略高于11月,达到1.23万亿元。
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环比11月少增1421亿美元。
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7%,达到17.29万亿元的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4%。
信托公司和其他影子银行实体提供贷款增至创纪录的5.2万亿元左右,占社会融资总额的30%,这一比例高于2012年的23%。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年表示,2013年M2和贷款数据基本达到调控要求,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不会收紧或放松货币政策。
同时,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整合金融资源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
据整理,中国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17.29万亿元,比上年多1.53万亿元。
中国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89万亿元,同比多增6879亿元。
中国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825亿元,预期5700亿元,前值6246亿元。
中国12月货币供应M2年率+13.6%,预期+13.9%,前值+14.2%。
中国12月货币供应M1年率+9.3%,预期+9.0%,前值+9.4%。
中国12月货币供应M0年率+7.1%,预期+8.0%,前值+7.7%。
中国12月社会融资规模1.23万亿元,预期1.137万亿元,前值从1.23万亿元修正为1.2278万亿元。
中国四季度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前值从3.66万亿美元修正为3.6627万亿美元。
盛松成介绍,2013年12月,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和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16%和4.28%,略高于11月份,但是比年内最高时的6月份分别低2.42个和2.54个百分点。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编著的这《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对2013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2013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全球金融体系继续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我国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201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世界经济呈缓慢复苏态势.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增强,欧债危机进入相对平静期,日本经济受政策刺激强劲反弹后增速回落,新兴经济体增长总体放缓.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较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大幅贬值.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仍然存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欧元区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日本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国际金融环境变动和自身脆弱性的双重挑战.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需求平稳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政府债务水平总体可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重矛盾交织,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银行业运行平稳,存贷款平稳增长,资本质量较好,拨备整体较为充足,盈利增速放缓.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薄弱领域信贷投入继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金融监管有效性不断增强.但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积累,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同业、表外、理财等业务潜在风险应予关注,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下一阶段,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金融创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和改进银行业监管,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证券期货业发展总体稳健,业务创新取得积极进展,监管改革稳步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但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一些证券公司负债增长较快.下一阶段,要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推进监管转型,稳步开展产品和业务创新,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保险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资产规模继续增长,保费增速逐步回升,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偿付能力充足,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保险监管继续改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但财产险业承保利润下滑,人身险业流动性压力较大,消费者投诉有所增加.下一阶段,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业务结构和渠道结构,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金融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创新稳步推进.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利率波动加大.债券市场发行量继续增加,收益率水平上升.股票市场震荡走低,融资规模有所下降.外汇市场成交量快速增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票据融资交易活跃,黄金市场价格震荡下跌.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支付、清算和结算体系运行稳定,第二代支付系统成功上线,非现金支付工具蓬勃发展,农村地区支付环境显著改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与金融业改革发展开放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会计标准持续完善,多项会计制度顺利实施.《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征信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洗钱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性稳步提升.下一阶段,要不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效率,健全金融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完善征信管理和服务,提高反洗钱监管水平.宏观审慎管理进一步推进.国际社会继续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制定,推动执行巴塞尔协议#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加强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建设,推进场外衍生品改革.主要国家继续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美国“沃尔克”规则*终条款出台,欧洲银行业联盟取得实质性进展,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式运行.我国不断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金融监管协调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继续实施并完善逆周期宏观调控,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机制建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指出,2013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全球金融体系继续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仍面临一系列。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二、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709亿美元
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7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0%。人民币贷款余额65.7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比上月末和上年末均低0.1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6万亿元,同比多增294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975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6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784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765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45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029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515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4.8%,一季度外币贷款增加709亿美元。
三、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6.1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314亿美元
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00.70万亿元,同比增长16.0%。人民币存款余额9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1.0个和2.2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6.11万亿元,同比多增2.3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70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61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31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4.22万亿元,同比多增1.27万亿元。月末外币存款余额4416亿美元,同比增长29.2%,一季度外币存款增加314亿美元。
四、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4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46%
一季度, 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债券回购方式合计成交69.81万亿元,日均成交1.16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7.5%。
3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7%,比上月低0.30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46%,比上月低0.43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3年第三季度)

中国银行业运行报告(2013年三季度)第一部分:国内外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2013年三季度,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然较弱,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一是欧元区经济呈现不平衡复苏,核心国与重债国分化严重。
2013年二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3%,结束连续6个季度的萎缩态势,但欧元区内部经济失衡状况仍然较为严重,核心国德法经济好于预期,外围重债国仍深陷衰退。
其中,二季度德法GDP 环比分别增长0.7%和0.5%;而意大利、西班牙GDP环比分别下跌0.3%、0.1%。
高失业率和高债务等问题使欧洲经济复苏前景不明。
欧元区8月份、9月份失业率均保持在12.2%的历史最高位。
截至二季度末,欧元区政府债务占年度GDP比率达到93.4%,较上季末上升1.1个百分点。
8月份欧元区居民和企业贷款进一步下滑,显示货币传导机制不畅,部分国家金融体系仍很脆弱。
二是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明显,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三季度,美国ISM制造业PMI指数稳步回升,9月份达到2011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图1-1:部分欧元区国家GDP环比增速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图1-2:美国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长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56.2。
同时,房地产市场也保持回升态势。
8月份,S&P/CS 20个大城市房价指数同比上涨12.8%,连续9个月环比上升。
9月份,美国失业率下降至7.2%,比年初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但是,美国劳动参与率降至63.2%,为35年来最低,显示居民就业意愿低迷,劳动力市场依旧疲弱。
此外,财政减支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仍将持续。
虽然近期美国两党就临时提高国债上限和政府重新开门达成一致,但问题只是被延后,明年初两党再次面临博弈,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2013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3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3年,上海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序,创新转型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工业生产企稳回升,第三产业保持领先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
各项存款同比多增,各项贷款增速放缓,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证券期货业平稳运行,保险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活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4年,上海市经济将在加快改革中寻求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国资国企改革,既是上海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也将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率,需认真做好以下各项金融工作:一是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平稳适度增长。
二是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
三是加快金融改革创新,落实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各项举措。
四是加强流动性管理,防范各类金融风险。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各项存贷款增速放缓,信贷结构有所优化 (4)(二)证券期货业平稳运行,融资额显著下降 (7)(三)保险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服务民生能力不断提高 (8)(四)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活跃 (8)(五)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9)二、经济运行情况 (10)(一)投资和消费增速趋缓,外贸进出口有所恢复 (10)(二)工业生产企稳回升,服务业保持领先增长 (11)(三)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生产类价格继续下降 (13)(四)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提高,居民收入和企业效益稳步增长 (13)(五)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14)(六)房地产成交活跃,住宅价格继续上涨 (14)三、预测与展望 (15)附录: (16)(一)上海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6)(二)上海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7)专栏专栏 1 充分发挥央行再融资工具的引导支持作用 (5)专栏 2 上海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给上海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 (12)表表 1 2013年上海市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6)表 3 2013年上海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8)表 4 2013年上海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8)表 5 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9)表 6 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9)表 7 201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统计 (9)表 8 2012-2013年上海市支付体系建设情况表 (10)图图 1 2012-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2-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 3 2012-2013年上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6)图 4 2012-2013上海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7)图 5 2013年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分布图 (8)图 6 1978-2013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10)图 7 1978-2013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10)图 8 1978-2013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1)图 9 1978-2013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1)图 10 1984-2013年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1)图 11 1978-2013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12)图 12 2001-2013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3)图 13 1978-2013年上海市财政收支状况 (14)图 14 2002-2013年上海市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4)图 15 2013年上海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5)一、金融运行情况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各金融机构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配合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继续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平稳适度,有效发挥再贷款的引导功能,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合理流动性需求,为上海经济转型发展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2013年11月份金融场运行情况

2013年11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2013年11月,与上月相比,债券市场发行量有所减少;货币市场成交量增加,货币市场利率有所上升;现券成交量小幅增加;银行间债券指数下降,交易所国债指数小幅上升;上证股指上升,日均成交量减少。
一、债券市场发行和企业债券净融资情况11月份,债券市场发行6271.1亿元,同比减少16.1%,环比减少21.7%。
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1发行债券5897.0亿元,同比减少16.2%,环比减少25.2%。
1-11月,债券市场累计发行8.4万亿元,同比增加13.9%。
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8.1万亿元,同比增加12.8%。
11月末,债券市场总托管量为29.4万亿元。
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为27.6万亿元,占总托管量的93.9%。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托管量为5.2万亿元。
二、货币市场运行情况11月份,货币市场成交总量共计17.0万亿,同比增加7.5%。
其中,同业拆借市场成交2.7万亿元,同比减少29.7%,环比增加20.5%;质押式回购成交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8.2%,环比1含储蓄式国债,下同。
增加24.6%;买断式回购成交6374.0亿元,同比增加50.6%,环比增加10.4%。
1-11月,货币市场成交总量176.8万亿元,同比减少2.4%。
1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4.12%,较10月份上升29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4.12%,较10月份上升26个基点。
三、债券市场运行情况11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成交1.8万亿元,同比减少75.4%,环比增加23.3%。
11月末,银行间债券指数144.32,较10月末下降0.87%。
交易所国债指数139.06,较10月末上升0.14%。
四、股票市场运行情况11月末,上证综指收于2220.5点,较10月末上升78.9点,升幅3.7%。
上证A股市场日均成交915亿元,较10月份减少250亿元。
(资料来源: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