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工程

水处理工程
水处理工程

水处理工程

水质工程学

一名词解释:

1、凝聚: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

2、絮凝:主要指脱稳胶体或悬浮物集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

3、固体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固体体量

4、拥挤沉降:废水中大量可沉固体在有限的水体中下沉时,颗粒受水的阻力,沉速减小,相互间干扰加剧,液体与颗粒群间形成清晰界面,并以界面形式下降的过程称为拥挤沉降

5、滤速:单位过滤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滤过水量

6、均一系数:是指筛上保留40%体积)树脂样品的相应试验筛筛孔孔径与保留90%树脂样品相应试验筛筛孔孔径的比值

7、湿真密度:指在单位真体积内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

8、湿视密度:单位体积内紧密无规律排列的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

9.同向絮凝:是指由水力和机械搅拌推动水流运动引起的脱稳颗粒间的碰撞絮凝。

10.异向絮凝: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产生的絮凝。

11.自由沉降:悬浮物浓度不高,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相不碰撞,呈离散状态,各自独立的完成沉降的过程。

12.絮凝沉降: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浓度低的悬浮物颗粒的沉淀,由于絮凝作用颗粒质量增加,沉降速度加快,沉速随深度而增加

13.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14.有效粒径:是指筛上保留90%(体积)树脂样品的相应实验筛筛孔孔径(mm)用符号d90表示。

15.强制滤速:部分滤池因进行检修或翻砂而停运时,在总滤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其它运行滤格的滤速。

16、混凝:是指在水中加入某些溶解盐类,使水中细小悬浮物或胶体微粒互相吸附结合而成较大颗粒,从水中沉淀下来的过程

17、冲洗强度:冲洗滤池时,单位层冲洗一次所耗用时间内通过的水量。

18、湿温度:

19、吸附等温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它们在两相中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20、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

21、污泥比重:

22、氧的利用率:

23.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它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

24.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本项指标所表示的是混合液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25.SVI:污泥体积指数,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

26.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体积百分比。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

能就越好。SV30值越大,沉降性能越差。

27、污泥回流比:污泥回流比(R)是指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QR与污水流量Q之比,常用%表示。

28、污泥龄:在曝气池从其生成到排出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曝气池内的微生物全部更新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29、滤层含污能力:一个过滤周期内,如果按整个滤层计,单位体积滤料中的平均含污量称滤层含污能力。

30 澄清

3.胶体的稳定性原因和分类?

答:胶体的稳定性的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状态的特性。

亲水、憎水胶体的原因共性:①胶体的动力稳定性;②胶体的带电稳定性;③胶体的溶剂化作用稳定性;

对于憎水胶体,通常带电稳定性和动力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对于亲水胶体,其水化作用稳定性占主导地位,带电稳定性,则处于次要地位。

4.混凝的机理?

答:①压缩双电层作用:根据薄的双电层能降低胶体颗粒的排斥能,如果能使胶体颗粒的双电层变薄,排斥能降低相当小时,两胶体颗粒接近时,就可以由原来的排斥力为主变成吸引力为主,胶体颗粒间就会发生凝聚。

②吸附—电中和作用:吸附电中和作用指出胶体颗粒表面吸附异号离子,异号胶体颗粒或带异号电荷的高分子,从而中和了胶体颗粒本身所带部分电荷,减少了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使胶体颗粒更易于聚沉。

③吸附架桥作用:吸附架桥作用指出分散体系中的胶体颗粒通过吸附有机或无机高分子物质架桥连接,凝集为大的聚集体而脱稳聚沉,此时胶体颗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高分子物质在两个胶体颗粒之间像一座桥样将其连接起来。

④网捕—卷扫作用:网捕卷扫作用指投加到水中的铝盐,铁盐等混凝水解后形成较大量的具有三维体结构的水和金属氧化物沉淀,当其体积收缩时,会像多孔的网一样,将水中胶体颗粒和悬浮浊质颗粒捕获卷扫下来。

5.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答:①水温的影响②水的pH值的影响

③水的碱度的影响④水中浊度颗粒浓度的影响

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⑥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的影响

⑦混凝剂投加方式的影响⑧水利条件的影响

6.影响沉淀效果的因素?

答: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与颗粒沉速或沉淀池的表面负荷有关,而与池深和沉降时间无关。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把沉淀池设计得浅些、表面积大些,这就是颗粒沉淀的浅池理论。

7:混凝剂的选取原则和特点

当水中污染物主要呈胶体状态(或乳化状态),且ζ电位较高时,应投加无机混凝剂使其脱稳凝聚;若絮体细小,还需投加高分子混凝剂或配合使用活性硅酸等助凝剂。很

多情况下,将无机混凝剂与高分子混凝剂并用,可明显提高混凝效果,扩大应用范围。

8消毒剂的选取和特点

选择消毒剂应遵循“高效、安全、稳定、经济、方便”的原则。所选用的消毒剂应具有强大的杀菌和杀病毒能力;安全无毒性和残留性,刺激性小,无特殊的臭味和颜色;药剂的有效期长且稳定,与其他消毒剂无配伍禁忌;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容易得到。

通常按所杀灭微生物的种类,可将消毒剂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其作用水平也决定了它们各自的“势力范围”。

9.混凝过程中有混合、反应(絮凝)两个阶段的要求有何不同?两个阶段控制指标是什么?为什么?

答:⑴混凝阶段:需要剧烈短促的搅拌,混合时间短,大约在10~30s内完成,主要目的是使混凝药剂快速均匀地分散到水中以利于混凝剂的快速水解,聚合及胶体颗粒凝聚,因此需要对水流进行快速剧烈搅拌,G值在700~1000 S之间。

⑵絮凝阶段:需要有适当的紊流程度及较长的时间,主要靠机械或水力搅拌促使颗粒碰撞凝聚,同向絮凝起主要作用,G值控制在1* ~1* 。

⑶指标:G和T.

10浅池理论

设斜管沉淀池池长为L,池中水平流速为V,颗粒沉速为u0,在理想状态下,L/H=V/ u0。可见L与V值不变时,池身越浅,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若用水平隔板,将H分成3层,每层层深为H/3,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只需L/3,就可以将u0的颗粒去除。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3。如果池长不变,由于池深为H/3,则水平流速可正加的3v,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也即处理能力提高倍。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这就是20世纪初,哈真(Hazen)提出的浅池理论。

12、澄清池的原理

澄清池是一种将絮凝反应过程与澄清分离过程综合于一体的构筑物。

在澄清池中,沉泥被提升起来并使之处于均匀分布的悬浮状态,在池中形成高浓度的稳定活性泥渣层,该层悬浮物浓度约在3~10g/L。原水在澄清池中由下向上流动,泥渣层由于重力作用可在上升水流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原水通过活性污泥层时,利用接触絮凝原理,原水中的悬浮物便被活性污泥渣层阻留下来,使水获得澄清。清水在澄清池上部被收集。

13滤池的配水系统类型、特点、原理及适用情况?

答:(1)大阻力配水系统:有穿孔主干管及其两侧一系列支管以及卵石承托层组成,每根支管上钻有若干布水孔眼。这种配水系统在快率池中被广泛应用。

优点:配水均匀。

缺点:结构复杂,水头损失,以致冲洗时耗能较大。

适用情况:单池面

积F≤100M2的普快率池。

(2)小阻力配水系统在滤池底部设较大的配水室,在其上面铺设阻力较小的多孔滤板、滤头等进行配水。

优点:阻力较小。

缺点:配水均匀性稍差。

适用情况:虹吸滤池,无阀滤池,移动罩冲洗,单滤池面积≤25M2。

14.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及控制?

答:⑴产物:氯消毒的副产物主要有三卤甲烷(THM)和卤乙酸(HAA)两大类副产物;

⑵危害:①THM是一类挥发性有机物,通式为CHX3,其中X为卤素。水中的THM对人类的健康会产生潜在的影响,有的物质已被证明为致癌物质、或可以致癌物质。THM是水处理过程中氯与THM的前体反应所产生的,THM的前体多为天然有机物如腐殖物质。

②HAA是比THM致癌风险更高的难挥发性卤代有机副产物,包含有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溴乙酸等。HAA的前驱物也是水中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等天然大分子物质。

⑶控制方法:强化混凝、粒状活性炭吸附及膜过滤。

15、臭氧消毒的优缺点

臭氧是一种非常活泼的氧化剂,通常认为通过臭氧化杀灭细菌的作用,是由于细胞壁分解(细胞溶解)而直接发生的。臭氧的杀灭细菌的能力比氯更有效。臭氧化不产生溶解固体,且不受钱离子和进水pH的影响。

但是臭氧消毒和液氯一样,也会产生副产物。它跟液氯消毒时产生的副产物不同,包括醛类、各种酸、醛酸和酮酸,当有澳化物存在时,也可以产生无机溴酸盐离子溴仿、溴化醋酸以及溴化氰等有机物质。

16活性炭吸附作用及优缺点

活性炭吸附主要有以下特点:

(1)活性炭是非极性的吸附剂,能选择吸附非极性物质;

(2)活性炭是疏水性的吸附剂,在有水或水蒸气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

(3)活性炭孔径分布广,能够吸附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

(4)活性炭具有一定的催化能力;

(5)活性炭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于硅胶等其他吸附剂。

17:水厂除藻类的方法

目前混凝前加氯:或二氧化氯、强化混凝、采用气浮工艺等除藻方法在水厂中较为普遍采用,而生物膜处理法极其组合工艺由于可有效去除藻类、藻毒素,出水稳定,水质安全性高,目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18:水厂污泥去除方法

19:脱氮除磷的机理

20:完全混合污泥法、氧化沟、AB工艺、A2/O、SBR工艺的机理

完全混合污泥法:液流有回流的推流式。初次沉淀后的废水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大约曝气6小时,进水与回流污泥通过扩散曝气或机械曝气作用进行混合。流动过程中,有机物经过吸附、絮凝和氧化作用等作用被去除。一般地,从曝气池流出

的混合液在二沉池沉淀后,沉淀池内的活性污泥以进水量的25~50%返回曝气池(即污泥回流比为25~50%)。这种方法常用于低浓度生活污水处理,对冲击负荷很敏感。生化需氧量(BOD5)的去除率达85~95%。

氧化沟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如进水、曝气、沉淀、污泥稳定和出水等全部集中在氧化沟内完成,最早的氧化沟不需另设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设备。后来处理规模和范围逐渐扩大,它通常采用延时曝气,连续进出水,所产生的微生物污泥在污水曝气净化的同时得到稳定,不需设置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处理设施大大简化

AB法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为主,同时发生不完全氧化反应,生物主要为短世代的细菌群落,去除BOD达50%以上。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法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SBR工艺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A2/O工艺原废水与含磷回流污泥一起进入厌氧池,除磷菌在这里完成释放磷和摄取有机物;混合液从厌氧池进入缺氧池,本段的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循环由好养池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倍的进水量。然后,混合液从缺氧池进入好氧池——曝气池,这一反应池单元式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都在本反应器内进行。最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风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而且在厌氧-缺氧-好养交替运行条件下,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21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论述)

①水解阶段:复杂的非溶解性的有机物质在产酸细菌胞外水解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简单的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的过程。

②产酸发酵阶段:有机物既作为电子受体也是电子供体的生物降解的过程,产酸发酵过程中,产酸发酵细菌将溶解性单体或二聚体有机物转化为以挥发性脂肪酸和醇为主的末端产物,同时产生新的细胞物质。

③产氢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是将产酸发酵阶段2C以上的有机酸(除乙酸)和醇转

化为乙酸,氢气,二氧化碳的过程,并产生新的细胞物质。

④产甲烷阶段

:产甲烷阶段是由严格专性厌氧的产甲烷细菌将乙酸,甲酸,甲醇,甲胺和二氧化碳、氢气等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22:

23稳定塘、土地处理和人工湿地

土地处理:污泥有节制的投配到土地上,通过土壤——植物系统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吸附过滤与净化和自我调控功能,使污水在生物降解的污染物控制的降解净化氮、磷等营养物质和水分得以再利用,促使绿色植物生长并获得增产。

稳定塘:又称氧化塘,是人工适当休整或人工修建的设有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生物净化功能。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24:污泥处理的方法

①污泥的卫生填埋②污泥的直接土地利用

③污泥的焚烧

25:生物膜法的基本特征

答:生物膜法主要适于处理溶解性有机物。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的有机物和少量悬浮物被生物膜吸附降解为稳定的无机物(CO2、H2O等),这就是生物膜法去除有机物的基本原理。

生物膜的表面,总是吸附着一薄层污水,称之为“附着水”,其外层为能自由流动的污水,称之为“运动水”。当附着水中的有机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并氧化分解时,附着水层中有机物浓度随之降低,而运动水层中浓度高,固而发生传质过程。污水中的有机物不断转移进去被微生物分解。微生物所消耗的氧,沿着空气、运动水层、附着水层而进入生物膜;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物和二氧化碳等,沿相反方向释出。

26: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比较

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

过程: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活动,约有三分之一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其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约有三分之二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细胞质),即进行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后者就是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或生物膜的增长部分,通常称其剩余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又称生物污泥。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生物污泥经固—液分离后

,需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优点: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浓度小于500mg/L 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

在废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分为三部分进行:部分转化为CH4,这是一种可燃气体,可回收利用;还有部分被分解为CO2、H20、NH3、H2S等无机物,并为细胞合成提供能量;少量有机物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的组成部分。由于仅少量有机物用于合成,故相对于好氧生物处理法,其污泥增长率小得多。

27: A2/O法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厌氧--缺氧—好氧法)、氧化沟工艺的脱氮除磷过程

各反应器单元功能:厌氧反应器:原污水进入,同步进入的还有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该反应器的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氧化。

缺氧反应器:该反应器主要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

28.污泥膨胀和污泥腐化

答:(1)污泥膨胀:异常的污泥结构松散,沉淀性能差,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很大,在二沉池固液分离效果差,造成污泥流失,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

29:氧转移的影响因素

①污水水质;②水温;

③氧分压(CS值受氧分压和气压的影响;气压低CS↓反之CS↑;CS——氧的混合浓度)

2.如何提高溶解氧的传质速度?

①提高氧总转移系数,这样需要加强液相主体的紊流程度,降低液膜厚度,加速气,液界面的更新,增大气、液接触面积等。

②提高CS值。提高气相中的氧分压,如采用纯氧曝气,深井曝气等。

UASB的构造,特点

优点:

1. 污泥床内生物量多,折合浓度计算可达20~30g/L;

2. 容积负荷率高,在中温发酵条件下,一般可达10kgCOD/(m³.d)左右,甚至能够高达15~40kgCOD/(m³.d),废水在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所需池容大大缩小。

3. 设备简单,运行方便,勿需设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不需要充填填料,也不需在反应区内设机械搅拌装置,造价相对较低,便于管理,且不存在堵塞问题。

莫诺特方程和劳麦方程的意义

污水处理工程师简历范文

污水处理工程师简历范文 污水处理工程师打造让招聘官看着舒服的个人简历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求职者要在编写个人简历时重视言语简短,但是简短不代表简单,不仅要用最短的句子还要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这是非常考验求职者语言表达能力的。并且在编写个人简历时不能出现标点使用错误的情况更不允许出现错别字。在个人简历的编排上求职者可以参考网络模板,但是绝不能生搬硬套。 篇一:污水处理工程师简历范文个人信息 XXX 性别:女 婚姻状况:已婚 民族:汉 户籍:湖南 年龄:29 现所在地:长沙 身高:164cm 联系电话: E-mail:https://www.360docs.net/doc/b315153494.html, 求职意向 希望岗位:污水处理工程师 工作年限:2 职称:初级 期望月薪:面议 求职类型:全职 到岗时间:随时 工作经历 2020.6-2020.7 广州佑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助理。工作描述:为环评报告的编写、报批、相关图纸的绘制,水处理工程方案的设计。

水处理工程:参与过的水处理技术方案有康臣药业80 m3/d污水治理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参与艺康化工厂15m3/d化学废水治理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环评影响评价:独立完成的项目行业类别涉及电子制品、化学制品、营养品、纺织业、橡胶制品、污水处理、饮品制品、房地产、餐饮等。 2020.8-2020.12 广州市双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担任水处理工程师助理。工作描述:为水处理设备图纸的绘制及设计,废水处理技术方案的编制。 1、公司所生产的水处理设备机械图绘制(三视平面图及三维图)以及相关电路图的绘制; 2、8月独立完成某厂30 m3/d生活废水处理技术方案;10月独立完成大湖养殖股份有限公司1500m3/d水产加工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及完成其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湖南长沙环保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 毕业日期:2020-6 专业:城市水净化技术 2020-03 2020-04 湖南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城市水净化技术环境污染治理运营管理培训合格证书(工业废水) 专业能力 语言水平:普通话及粤语熟练;英语良好; 计算机能力:熟练操作Windows、Office2000、Excel等办公应用软件,精通AutoCAD软件绘图,基本能使用天正给排水及soliword软件绘图。 专业特长: ①熟悉各种废水处理工艺,能做出合理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能独立完成部分相关工程设计和工程预算; ②能够独立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编写与报批; ③水处理设备绘图及设备设计。

水处理工程技术复习题

水处理工程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油类对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及(自然环境)的严重影响 2、按沉淀池的水流方向可分为(竖流式)(平流式)(辐射式) 3、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由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曝气系统)(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4、(悬浮物)和(胶体)是饮用水处理的主要取出对象。 5、根据微生物在处理过程中对氧气的要求不同,废水的生物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 6、消化池主要是由(集气罩)(池盖)(池体)(下锥体)组成 7.根据稳定塘内溶解氧和在净化中起作用的微生物种类,可将其分为(好氧塘,厌氧塘,兼性塘,曝气塘) 8、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消化降解过程可分为(水解酸化阶段(酸性发酵))、(产甲烷阶段(碱性发酵))(产氮产乙酸) 9、普通快滤池反冲洗供给方式有冲洗水泵和冲洗水塔两种。 1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四类指标(感官性状)(化学)(毒理学)(细菌学) 11、快滤池的反冲洗法(高速水流反冲洗)(气—水反冲洗)(表面辅助冲洗加高水流反冲洗) 12、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分为(适应期)(对数增长期(等速增长期))(减速增

长期(增长率下降期))(内源呼吸期(衰亡期)) 13、“凝聚”是指水中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它是瞬时的,“絮凝”是指脱稳胶体(相互聚结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 14、污泥浓缩的主要方法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离心浓缩) 15、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水温),(PH值),(碱度),(悬浮物浓度)和(水力条件)等 16、活性污泥浊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三要素是(有机物)(良好的活性污泥)(充足的空气) 17、快滤池的冲洗方法有(高速水流反冲洗)(气水反冲洗)(表面辅助冲洗加高速水流反冲洗) 18、工业废水包括(生产污水)(冷却水)(生活污水) 19、沉淀池布置的基本形式有(竖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斜板沉淀池) 20、生物滤池有(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三种)。二.选择题 1、常规的地表水处理工艺( A ) A.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B.混凝+过滤+沉淀+消毒 C.混凝+沉淀+臭氧+消毒 D.混凝+过滤+消毒 2、下列哪项是平流沉淀池的特点(B)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摘要:针对项目用地紧张、处理后出水用作冲厕、绿化浇洒等特点,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加物化法处理的中水处理工艺。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设计参数、设计总结等,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的中水处理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建筑中水 abstract: the tight project site, the treated water used for flushing and poured green features, provide a compact two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lus the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in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describes the process, design parameters, design summary, etc., design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water treatment.key words: water treatment;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construction of water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增加, 城市的日益扩展,特别是世界人口急剧增多,加之人类活动失控, 水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造成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及浪费严重,采用建筑中水系统,使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和建筑小区供生活杂用,既可减少污染排放,使污水无害化,又可增加可利用的水 资源从而节省水资源,是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

《水处理工程》绪论

《水处理工程》 第二篇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讲义) 左剑恶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003年7月 主要参考书目: 1)《水处理工程》,第一版,顾夏声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 2)《现代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钱易等,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 3)《排水工程》,第三版,张自杰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4)《水污染治理工程》,黄铭荣、胡纪萃,高教出版社,1995 5)《废水生物处理数学模型》,第二版,顾夏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6)《水处理微生物学》,第三版,顾夏声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第一章废水生物处理概述 第一节废水生物处理简介 一、废水生物处理的目的和重要性 1、废水生物处理的目的 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目的有以下3点:①絮凝和去除废水中不可自然沉淀的胶体状固体物;②稳定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③去除营养元素氮和磷。 2、废水生物处理的重要性 ①城市污水中约有60%以上的有机物只有用生物法去除才最经济; ②废水中氮的去除一般来说只有依靠生物法; ③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有90%以上是生物处理法; ④大多数工业废水处理厂也是以生物法为主体的。 二、微生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主要有三个作用: ①去除溶解性有机物(以COD或BOD5表示)(将其转化成CO2和H2O),去除其它溶解性无机营养元素如N(最终转化为N2气)、P(转化为富含磷的剩余污泥从水中分离出来)等; ②絮凝沉淀和降解胶体状固体物(某些难降解颗粒或胶体状有机物,可以通过微生物产生的胞外多聚物等具有絮凝效果的物质发生沉淀,与剩余污泥一同被排出系统;或通过吸附较长期地滞留在系统内而被缓慢降解);

环境工程给水处理工程考题

环境工程给水处理工程考题 填空题:20分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项目分为四类: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如色度浊度嗅和味等;;二类是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不希望过量的化学物质;三类是对人体健康无益但一般情况毒性也很低的物质;四类是有毒物质。 2理想反应器模型: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CMB,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 推流式反应器PF 3由布朗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是异向絮凝,由流体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是同向絮凝。 4混合设备: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5高分子物质投量过多时,将产生“胶体保护”作用,高分子物质投量过少不足以将胶体架桥连接起来。 6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降低Re和提高Fr数的有关措施是减小水力半径R。 7混凝剂投加:泵前投加,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水射器投加,泵投加。 8澄清池的基本原理主要依靠活性污泥达到澄清目的 9快滤池冲洗方法:高速水流反冲洗(最常用),气水反冲洗,表面助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10配水系统分类:大阻力配水系统(常用),小阻力配水系统。 名词解释:2分×5个 1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2自由沉淀: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沉速不变,称为自由沉淀。 3直接过滤: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为直接过滤。 4负水头:在过滤过程中,当滤层截留了大量杂志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时,便出现负水头现象。 5折点氯化:为了获得自由性氯,加氯量超过折点需要时称为折点氯化。 判断:2分×5个 1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2拥挤沉淀: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虽然其粒度和第一种的相同,但沉速却减小,称为拥挤沉淀。 3水中所含的氯以氯胺存在时,称为化和性氯,水中所含的氯不以氯胺存在时为自由性氯。 4 pH值越低消毒作用越强,证明HOCI是消毒的主要因素。 5自由性氯的消毒效能比化合性氯要高的多。 简答题: 1混合和返混在概念上有何区别?返混是如何造成的? 混合:停留时间相同的物料之间的混合。 返混:停留时间不同的物料之间的混合。 造成返混的原因:环流,对流,短流,流速不均匀,设备中存在死角及物质扩散。 2余氯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余氯:加氯量减去需氯量所剩下的量为余氯。

中水处理工艺及选择

一、中水处理的工艺及选择。 1、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为了将污水处理成符合中水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 (1)预处理该阶段主要有格栅和调节池两个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 (2)主处理该阶段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 (3)后处理该阶段主要以消毒处理为主,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标准。 2、主处理的方法按目前已被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1)生物处理法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处理,一般以好氧处理较多。 (2)物理化学处理法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本方式,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提高了水质,但运行费用较高。 (3)膜处理采用超滤(微滤)或反渗透膜处理,其优点是S 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积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减少了很多。但目前对此工艺在实际应用上还存有一定争议。 3、工艺流程的选择 工艺流程的选择需确定工艺流程时必须掌握中水原水的水量、水质和中水的使用要求,应根据上述条件选择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在选择工艺流程时,应考虑装置所占的面积和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噪声和臭气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中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目前大多数以生物处理为主处理方法;在工艺流程中消毒灭菌工艺必不可少,一般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取决于中水水源和中水的用途,中水水源不仅影响处理工艺的选择,而且影响处理成本,因此,中水水源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我国主要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所处理的中水主要用于浇花、冲厕、洗车等。当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物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调节池--->过滤池--->消毒池--->储水池 --->排放当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生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水力筛--->调节池--->生化池--->过滤池 --->消毒池--->储水池--->排放上述工艺设施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计成地上式或地埋式结构。 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是将中水回用处理的几个单元集中在一台设备内进行,其特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一般的处理量小于1500

取水工程、给水处理习题

取水工程、给水处理习题 1、给水水源的类型有哪些?(地面水源:江河、湖泊、水库、海洋;地下水源:浅井水、深井水、泉水) 2、地面水源的特点有哪些?(特点:矿化度、硬度低;水量充沛但水质易受污染;取水构筑物的构造复杂) 3、给水水源卫生防护有那些具体要求?(地下水源的卫生防护:取水构筑物的外围不小于10M,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并加绿化,防止含水层的污染;回灌水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面水源的卫生防护:取水口周围半径不小于100M为卫生防护区;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段范围内为水源卫生防护地带,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做好水源水质的保护工作。) 4、地表水取水构筑物有那些形式?(固定式和活动式) 5、给水处理的任务是什么?(任务:将原水经过投药、混合反应、沉淀(澄清)、过滤、消毒等工艺流程,去除原水中所含的各种有害杂质,达到符合人们生活、生产用水水质标准的水) 6、原水中有哪些杂质?这些杂质在水厂中是如何处理的?(杂质: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处理:常规处理方法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和特殊处理方法:除臭除味降铁软化和淡化除盐等) 7、常规水处理工艺流程?你所在的水厂采用什么样工艺流

程?采用这一工艺流程的理由是什么? 8、混凝的机理是什么? 9、混合的目的是什么?混合时的要求有哪些? 10、混合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1、混合和絮凝的设备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 12、絮凝的目的是什么?其设备有哪些型式?絮凝的设计参数有哪些? 13、什么是自然沉淀?什么是混凝沉淀?什么是自由沉淀?什么是拥挤沉淀? 14、何为理想沉淀? 15、根据颗粒在水中的沉速公式,影像沉速的原因有哪些? 16、沉淀设备有哪些形式? 17、平流沉淀池构造分哪些部分?各部分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18、在平流沉淀池中,常用的排泥设施有哪些? 19、在平流沉淀池中,沉淀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 20、如何判定混凝、沉淀设备运行正常? 21、在混凝、沉淀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反常现象?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来纠正? 22、投药、混凝、沉淀设备的运行管理包括哪些技术测定内容?如何运行?其意义何在? 22、澄清池净水的机理是什么?

水处理工程技术试卷试题下载

水处理工程技术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水处理工程技术》习题库 第一篇水质与水处理基本概论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1. 什么是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有何特点? 2. 天然地表水有何特征? 3.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有何特征? 4. 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有哪些?其测定意义如何? 5. 什么叫水体自净?其工作原理是什么?水体自净过程有哪些? 6. 简述河流水体中BOD与DO的变化规律。 7. 什么是氧垂曲线?氧垂曲线可以说明哪些问题? 第二章水处理方法概论 1.简要说明城市污水典型处理流程。 2.给水处理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3.给水处理的方法应怎样确定?主要采用哪些单元处理工艺? 4.污水处理有哪几个级别? 第二篇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处理工艺原理 第三章水质的预处理 1.格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按其形状分为几种? 2.按格栅栅条的净间隙大小不同,格栅分为几种?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3.格栅栅渣的清除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4.均和调节池有何作用?按其调节功能可分几种类型? 第四章混凝和絮凝 1. 胶体有何特征?什么是胶体的稳定性?试用胶粒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 体稳定性的原因。 2. 目前普遍用几种机理来描述水的混凝过程?试分别叙述。 3.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 什么是助凝剂?目前我国常用的助凝剂有几种?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投加助凝剂?

5. 目前常用的絮凝池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第五章沉淀 1.试述沉淀的四种基本类型。 2.完成沉淀过程的主要构筑物有哪些? 3.理想沉淀池的有哪三个假定? 4.影响沉淀池沉淀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5.选用沉淀池时一般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6.平流式沉淀池的流人装置有什么作用?具体做法有哪些? 7.常见澄清池有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第六章过滤 1.试分析过滤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2.什么是直接过滤?直接过滤工艺有哪两种方式?采用直接过滤工艺应注意哪些问题? 3.什么是“等速过滤”和“变速过滤”?两者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形成?属于“等速过滤”和“变速过滤”的滤池分别有哪几种? 4.什么是“负水头”现象?负水头对过滤和反冲洗造成的危害是什么?避免滤层中出现“负水头”的措施是什么? 5.什么是滤料“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过大对过滤和反冲洗有何影响? 6.气、水反冲洗的原理是什么?气、水反冲洗操作方式有哪几种? 第七章吸附 1.名词解释:吸附、吸附法、吸附剂、吸附质、分散相、吸附过程、解吸过程、吸附平衡、平衡浓度、吸附速度、吸附容量。 2.吸附类型有哪些?分别描述各自的特征。 3.影响吸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试述吸附剂的表面特性。 5. 活性炭的一般性质有哪些? 6.吸附操作分为哪几种形式,并分别加以阐述。 7.水处理常用的动态吸附设备有哪些? 8. 什么是吸附剂的再生?活性炭的再生方法有哪几种?

某大学中水处理设计实例

某大学中水处理设计实例 摘要随着水资源匮乏的日益突出,合理利用水资源及科学有效的节约用水已 为人们所关注,建筑中水利用在业内一直被认为是节水的较好方式,特别是对于有丰富优质杂排水的建筑小区来说,节水效果及经济意义就更为显着. 关键词优质杂排水水量平衡工艺流程最大出水负荷反冲洗水量调节容积投药一.工程概况:某大学学生宿舍区北临校园 体育场,西面为食堂,南接现有学生宿舍区,东侧为校园休闲山体.建筑呈行列式布置. 宿舍分一类宿舍和三类宿舍二大类,均为六层建筑,其中1#.2#.3#楼为一类宿舍,其内设单独的卫生间,1#宿舍建筑面积,2#宿 舍,3#宿舍,总建筑面积,共按2544人入住设计;4#.5#.6#楼为三类宿舍,其内设公共盥 洗室和淋浴室,每栋建筑面积均为,总建筑 面积16343m2,共按2736人入住设计.食堂面

向宿舍区,东面设置餐厅出入口,食堂共分 四层,建筑面积为因本工程位于某市郊区, 周围为自然山体,市政给水资源不是很丰富,本着节约水资源出发,本工程考虑收集1~6 号宿舍楼的淋浴废水和盥洗废水(并考虑与前.后期生活废水合并)作为中水源水,经中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小区内冲厕用水. 二.水量平衡计算: 水量平衡计算表 序号建筑物人数无中水冲厕用水定额日用 水量(m3/d)中水冲厕用水定额中水用水量(m3/d)淋浴用水定额盥洗用水定额优质杂 排水量(m3/d)中水原水量(m3/d)11号楼912200L/人.天/人.天/人.天30L/人.天号 楼912200L/人.天/人.天/人.天30L/人.天号楼720200L/人.天14460L/人.天/人.天 30L/人.天号楼912130L/人.天/人.天/人. 天25L/人.天号楼912130L/人.天/人.天/人.天25L/人.天号楼912130L/人.天/人.天/人.天25L/人.天总计5280 水量平衡图水量平衡图 由上表及图所示,本工程选用优质杂排水作

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B

《电厂给水处理课程设计B》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4916718 课程名称: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B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Of Power Plant 设计周数:1 学分:1 开设学期:第五学期 适用专业:适用于本科环境工程及电力环保专业 先修课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及电厂给水处理工程 一、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在完成《电厂给水处理工程》课程之后开设,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水处理技术知识,进行实际模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以加深对水处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锅炉水处理初步设计的能力。 二、选题要求 选题要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注意选题内容的先进性、综合性、实践性,应适合实践教学和启发创新,选题内容不应太简单,难度要适中;最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反映水处理新水平,并且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成果宜具有相对完整功能。 三、任务及要求 1、任务 (1)具有收集设计基础资料、分析资料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具备系统选择的能力; (3)具有处理构筑选型和计算的能力 (4)具有总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的初步能力 (5)具有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初步能力 2、要求 (1)选定设计课题,下达设计任务 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或由指导教师提供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并尽量早些,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指导教师在公布课程设计课题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设计任务、技术指标和要求、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2)教师讲解 a.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安排、考核方法、注意事项 b.讲授必要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知识、原理。 (3)学生查询资料,进行设计并完成设计报告

《水处理工程技术》习题库答案

第四章混凝和絮凝 1.胶体有何特征?什么是胶体的稳定性?试用胶粒之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 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答:胶体的基本特性有光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的表面性能、电泳和电渗现象。胶体的稳定性是指胶体颗粒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致使胶体颗粒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同性电荷的静电斥力和颗粒表面的水化作用。胶体稳定性分为动力学稳定和聚集性稳定两种。 E A E R 图1 相互作用势能与颗粒间距离关系 (a)双电层重叠;(b)势能变化曲线 可以从两胶粒之间相互作用力及其与两胶粒之间的距离关系进行分析。当两个胶粒相互接近至双电层发生重叠时,就会产生静电斥力。相互接近的两胶粒能 否凝聚,取决于由静电斥力产生的排斥势能量E R 和范德化引力产生的吸引势能 E A ,二者相加即为总势能E。E R 和E A 均与两胶粒表面间距x有关。从上图可知, 两胶粒表面间距x=oa~oc时,排斥势能占优势。X=ob时,排斥势能最大,用E max 表示,称排斥能峰。当xoc时,吸引势能均占优势,x>oc时,虽然两

胶粒表现出相互吸引趋势,但存在着排斥能峰这一屏障,两胶粒仍无法靠近。只 有x

中水处理站设置原则

3.1.中水处理站设置原则 酒店内需设置中水系统,酒店管理公司要求有此设置来满足申报绿色运营酒店的相关要求。 3.2.水源 3.2.1洗手盆及淋浴排水 3.2.2客房空调系统冷凝水 3.2.3泳池及其机房排废水 3.3.原水排水系统 酒店内采用完全污、废分流系统。 店内地上全部及地下洗衣房排水与员工淋浴区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分流体系粪便污水及含油污水通过污水系统直接排出室外化粪池或隔油池,洗浴类优质杂排水经过废水管网收集后重力排入酒店内污水处理站内原水储水池,同时设置事故阶段排入中水站的废水采用重力直接排向室外的排水管和转换阀。(分流、溢流、超越措施)地下室员工淋浴及洗衣房内排水设置集水坑及提升泵,采用局部提升的方式排入中水原水储水池,同时应设置事故排水出户管,并设置转换阀。(分流、溢流、超越措施) 洗衣房的排水须增设棉织纤维过滤网。 3.4.中水量平衡 原水收集率按相应回收项的给水量的80%进行设计。 处理系统按间歇运行方式设计调节水池等储水设施的储水容积。原水调节水池及水处理池采用土建结构的方式。 3.5.处理方式 生物膜处理方式,水质达到如下用水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杂用水水质标准》 3.6.中水用水区域 酒店内中水用于如下区域: 3.6.1全楼冲厕 3.6.2屋顶绿化浇水 3.6.3地下车库冲洗 用水 3.6.4室外景

观绿化浇水 3.7.中水供水系统 3.7.1设置中水储水水箱储存处理后达水质标准的中水。中水供水系统采用水箱+变频供水 泵组的方式联合供水。 3.7.2水箱材质采用304不锈钢。 3.7.3水箱容积按一天的平均处理水量进行设置。同时,设置有中水系统的酒店内,生活市 政自来水按照导则进行计算后的储水水箱容积,应除去中水储水箱容积。 3.7.4中水供水系统末端压力范围为0.1~0.45MPa。 3.7.5中水系统分区同给水系统。 3.8.中水供水系统计量 3.8.1进水处理机房的原水系统设计计量水表。 3.8.2各分区供水系统设置总计量水表。 3.9.中水供水管道材质

环境工程给水处理工程考题

环境工程给水处理工程考题 填空题: 20分 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水质项目分为四类:一类属于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如色度浊度嗅 和味等;;二类是对人体健康有益但不希望过量的化学物质;三类是对人体健康无益但一般 情况毒性也很低的物质;四类是有毒物质。 2理想反应器模型: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 CMB,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CSTR, 推流式反应器 PF 由流体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是同向3由布朗运动所造成的颗粒碰撞聚集是异向絮凝, 絮凝。 4混合设备: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机械混合。 5高分子物质投量过多时,将产生“胶体保护”作用,高分子物质投量过少不足以将胶体架 桥连接起来。 6在平流式沉淀池中,降低Re和提高 Fr数的有关措施是减小水力半径R。 7混凝剂投加:泵前投加,高位溶液池重力投加,水射器投加,泵投加。 8澄清池的基本原理主要依靠活性污泥达到澄清目的 9快滤池冲洗方法:高速水流反冲洗(最常用),气水反冲洗,表面助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10配水系统分类:大阻力配水系统(常用),小阻力配水系统。 名词解释: 2分×5个 1胶体稳定性: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2自由沉淀: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 用,沉速不变,称为自由沉淀。 3直接过滤: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为直接过滤。 4负水头:在过滤过程中,当滤层截留了大量杂志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 该处水深时,便出现负水头现象。 5折点氯化:为了获得自由性氯,加氯量超过折点需要时称为折点氯化。 判断: 2分×5个 1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胶体颗粒尺寸很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 2拥挤沉淀: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虽然其粒度和第一 种的相同,但沉速却减小,称为拥挤沉淀。 3水中所含的氯以氯胺存在时,称为化和性氯,水中所含的氯不以氯胺存在时为自由性氯。 4 pH值越低消毒作用越强,证明HOCI是消毒的主要因素。 5自由性氯的消毒效能比化合性氯要高的多。 简答题: 1混合和返混在概念上有何区别?返混是如何造成的? 混合:停留时间相同的物料之间的混合。 返混:停留时间不同的物料之间的混合。 造成返混的原因:环流,对流,短流,流速不均匀,设备中存在死角及物质扩散。 2余氯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余氯:加氯量减去需氯量所剩下的量为余氯。

水处理工程技术复习题库答案

《水处理工程技术》习题库答案 第一篇水质与水处理基本概论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1.什么是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有何特点? 答:水资源是人们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了数量和质量的定义,又包括了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从广义来说,是指人类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天然水,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从狭义讲,就是人类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这部分水主要指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及渗入地下的地下水。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匀;(2)时间分配不均匀。 2.天然地表水有何特征? 答:天然地表水的杂质特征:天然地表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几乎各种污染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流入地表水,且向下游汇集。地表水中按杂质颗粒的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类。以悬浮物形式存在的主要有石灰、石英、石膏和黏土及某些植物;呈胶体状态的有黏土、硅和铁的化合物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即腐殖质和蛋白质;溶解物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及一些重金属的盐类,还含有一些溶解气体,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 3.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有何特征? 答:生活污水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弃物所污染的水;工业废水是指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过的并被生产原料等废料所污染的水。当工业废水污染较轻时,即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没有被生产原料严重污染,如只有水温上升,这种污水称为生产废水,相反,污染严重的水称为生产污水。 4.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有哪些?其测定意义如何? 答:物理指标:水温、臭味、色度以及固体物质等。水温:对污水的物理性质、生物性质、化学性质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讲,污水生物处理的温度范围在5~40°C。臭味:是一项感官性状指标,天然水无色无味,被污染的水会产生气味,影响水环境。色度:生活污水的颜色一般呈灰色,工业废水的色度由于工矿企业的不同而差异很大。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一般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及生物体三种;化学指标:(1)有机物指标: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需氧量等。BOD在一定条件下,即水温为20度时,由于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COD是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质,氧化成CO 2和H 2 O,测定其消耗的氧化剂量,用(mg/L)来表示。 TOC是将一定数量的水样,经过酸化后,注入含氧量已知的氧气流中,再通过铂作为触媒的燃烧管,在 900°高温下燃烧,把有机物所含的碳氧化成CO 2,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记录CO 2 的数量,折算成含碳量。 TOD是指将有机物氧化后,分别产生CO 2、H 2 O、NO 2 和SO 2 等物质,所消耗的氧量以mg/L来表示。当污水 水质条件较稳定时,其测得的BOD 5、COD、TOD和TOC之间关系为:TOD>CODcr>BODu> BOD 5 >TOC。(2)无 机物指标:包括氮、磷、无机盐类和重金属离子及酸碱度等。生物指标:指污水中能产生致病的微生物,以细菌和病毒为主。污水生物性质检测指标为大肠杆菌指数、病毒及细菌总数。 5.什么叫水体自净?其工作原理是什么?水体自净过程有哪些? 答:水体自净过程是水体受到污染后,经过复杂的过程,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地或完全地恢复原来状态。从净化机理来看可分为三类,即物理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物理净化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混合、沉淀、挥发使河水的污染物质降低的过程,这种过程,污染物质总量不减;化学净化是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中和、分解合成等使河水污染物降低的过程,这种过程只是将污染物质存在的形态及浓度发生了变化,但总量不减;生物净化是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水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得有机污染物质氧化分解从而使得污染物质降低的过程。这一过程能使有机污染物质无机化,浓度降低,污染物总量减少,这一过程是水体自净的主要原因。 6.简述河流水体中BOD与DO的变化规律。 答:由于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消耗溶解氧的速度与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成正比(一级反应)。而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受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如温度不变,压力不变,水中溶解氧是一个定值。如果水中的微生物将溶解氧全部耗尽,则水体将出现无氧状态,当DO﹤1mg/L时,大多数鱼类会窒息死亡。此时,厌氧菌起主导作用,水体变坏。河流水体中溶解氧主要来自于大气,亦

水处理工程中的曝气系统

水处理工程中的曝气系统 一、曝气系统的作用 曝气系统是通过曝气设备搅动污水加快空气中的氧气转移到污水中的速度,进而提高污水中氧气的含量,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曝气是水处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提高水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 二、曝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曝气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向待处理的水中灌注氧气,确保池内微生物供氧充分。普通曝气系统主要是由1个浮体、多组曝气装置和控制器组成的。在工作过程中,将曝气装置组放置在浮体上,汲水后,将汲取的水流从另一个方向喷出、雾化或曝气。控制器是控制这一类曝气装置的终端,它能够产生第一推力,促使曝气设备朝对应的方向靠拢。对曝气设备而言,其性能特征主要表现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搅拌均匀、施工成本低、能耗小,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并且不会产生噪声或引发其他公害。 三、曝气设备的常见类型 曝气设备主要有鼓风曝气设备、表面曝气设备和潜水射流曝气设备三种。 1、鼓风曝气设备 鼓风曝气设备采用的工具是具有一定风量和压力的曝气风机,其将空气强制加入到污水中是通过扩散曝气器并连接输送管道完成的,该设备能够使池内液体与空气充分接触。鼓风曝气设备系统是由曝气装置、鼓风机以及连贯的管道组成的,其中通过一系列管道将空气输送到安装在生化池底部的曝气装置就是鼓风机,空气经过曝气装置时会形成不同尺寸的气泡,气泡经过上升与流动最后在液面处破裂,这一过程是氧向混合液转移的作用。 空气洗港器进油啮

2、表面曝气设备 表面曝气设备是利用马达来直接带动轴流式叶轮运作,同时由导管经导水板将废水向四周喷出,喷出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片薄薄的水幕,在空气中会与空气接触并形成水滴,水滴在落下撞击液面时产生的乱流以及大量的气泡会使水中的含氧量增加。表面曝气设备与鼓风曝气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不需要修建鼓风机房以及大量的布气管道和曝气头,同时表面曝气设备的设施简单、集中,因此其可以节约成本投入。 下图为立式倒伞曝气机外形简图: 3、潜水射流曝气设备 潜水射流曝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水流会通过连接于泵出口的喷嘴座快速地输送到混气室中,进气导管引导空气进入混气室并与水流结合,最后由扩散管排 出。深水自吸式潜水射流曝气机是潜水射流曝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由WQ型潜水排污泵、扩散管、进气管以及消音器等所组成,由潜水电泵产生的水流在经过喷嘴座时,速度会发生变化,形成高速水流,同时在喷嘴座周围形成负压,以使进气管吸入空气,空气会与水流结合形成液气混合流,最后高速喷射而出,其中会夹带大量的气泡,在较大面积和深度的水域里涡旋搅拌,完成曝气。 下图为潜水射流曝气机简图: 四、曝气设备的应用及选用鼓风曝气设备、表面曝气设备、潜水射流曝气设备可 应用于SBR、A/O、 A/A/O、氧化沟、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污水处理工艺。水处理工程中曝气设备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很多的数据中有着很明显的体现,我们在选择曝气设备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个问题,因为曝气设备的参数的不同,会影响着水处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在分析水处理工程曝气设备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有所体会,确定水处理工程中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和测定水处理工程中曝气应用的性能对于水处理工程中曝气设备的应用来说非常的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曝气设备的性能问题,更加影响了水处理的效果。通过对水处理工程中曝气设备的应用的分析,我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到现今我们的水处理工程中曝气设备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改进这些问题,最后逐步地提高水处理工程的质量。

水处理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所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向学生全面讲授面向化工生产需求的给水和废水处理工艺,涉及到水处理的物理处理单元,化学处理单元和生物处理单元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工艺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主要构筑物的构成和运行特点、典型的给水与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以及相关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包括四部分的内容,各部分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水处理技术基础掌握常见水质指标的含义及测定方法;了解水资源与水循环,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废水的出路,水体的自净作用和废水的排放标准等基本概念; 水处理之物理法掌握格栅(筛网)、沉淀、上浮(气浮)、过滤等物理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了解物理处理方法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水处理之化学法掌握化学混凝、中和、化学沉淀、氧化还原、吸附法、离子交换、膜分离等物化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特别针对当前海水淡化典型工艺流程,海水淡化产水的后处理,海水淡化后浓盐水的综合利用等有较深刻的认识,并对当前物化处理方法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有所了解。 水处理之生物法了解废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与工艺,主要包括述废水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废水的天然处理工艺以及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等。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适宜安排在修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之后学习,注意与上述课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联系理解。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了解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处理对象提出水处理方案,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调试以及相关项目管理;学生应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展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的化工生产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应籍此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总之,在知识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工程科学的知识,研究和开发水环境污染控制的方法,为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符合要求的水质;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素质方面,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树立立志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的志向。

什么才是优秀的水处理工程师

什么才是优秀的水处理工程师 一、行业概况:水处理是应用性的学科,行业技术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1.1、技术门槛普遍比较低 水处理工程的建设结果基本都比较直观和易于理解,技术模仿和进入门槛普遍较低,模仿起来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功底,多花些心思琢磨后还经常能形成一些自己的改进。因为这些特性,行业尤其重商务而轻技术,碰到技术问题时通过监管漏洞以及商务技巧来回避风险。另外,由于门槛低,大量的小环保工程公司也因此层出不穷。 1.2、入门容易,精通难 水处理的项目看起来比较简单、容易复制,但工程的实际效果往往不好,经常出现刚开始运行就要改造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水处理的变化性大,如果在工程设计时对各种要素评估不足、工艺设计中考虑不周全、工程建设水平控制不到位、调试应对能力不足等,都会导致工程结果不好。 水处理设计中,经验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在作为最权威设计依据文件的设计规范中,设计参数往往只是建议值而且取值范围非常大;而水处理项目建成后实际进水值和设计值经常会出现较大的偏差,难以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对于各单位的技术人员,接触到的项目类型一般较为单一,同行交流机会少,还受到商业保密因素的制约,获得项目经验的途径少。以上这些都制约了技术人员设计能力的成长。 好的设计需要有良好的综合能力,而设计的综合能力需要基于良好的理论功底和大量类型丰富的各种工程实践经验,整个行业特点和市场特性决定了水处理技术的入门容易而精通较难。 1.3、科研单位与行业协会作用有待挖掘

应用性科研引领着技术的发展,在水处理的科研领域,目前的科研重点偏理论性研究,在应用性研究中和工程设计需求的关联不多。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是鼓励企业参与科研,以加强成果的扩散,但企业一线人员的科研实力偏弱,往往流于形式。在应用性科研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后可以推动行业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行业协会是行业技术获得的重要来源,比如德国的排水技术协会(ATV)会定期根据最新研究更新污水处理的设计规范,提供行业设计指导。这种由行业协会组织编写的设计规范内容非常详实,时效性强,可大大地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参考和利用。国内的类似导则偏指导性,中国的行业协会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为行业设计水平的提升发挥作用。 二、技术需求特点 水处理从业技术人员经常要能应对不同的差异性大的技术支持需求,有其鲜明的特点。 2.1、水处理涉及的范围广 水处理涉及的范围广,从大类来分包括以下几类: (1)城镇、乡村给水:城镇给水厂(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乡村给水处理设施等。 (2)城镇、乡村排水:城镇污水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乡村排水处理设施,包括城市污泥的处置等。 (3)工业园区污水:各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典型的有化工园区、石化园区、制药园区、印染园区等。 (4)工业给水与循环水:常规给水、纯水、超纯水、循环水处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