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饮食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腹泻婴幼儿的饮食调理与营养支持策略

腹泻婴幼儿的饮食调理与营养支持策略

腹泻婴幼儿的饮食调理与营养支持策略一、饮食调理策略1.调整饮食结构腹泻期间,婴幼儿的饮食应以易消化、低脂肪、低纤维的食物为主。

可以适量增加瘦肉、鱼肉、鸡肉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增加水分摄入腹泻会导致婴幼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因此要保证患儿的水分摄入。

可以适量给予水分丰富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等,同时鼓励宝宝多喝水。

3.适量补充电解质腹泻期间,婴幼儿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容易失调,适量补充电解质有助于维持生理功能。

可以给予适量的口服补液盐,如葡萄糖盐水、碳酸氢钠溶液等。

4.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腹泻好转后,要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可以先从流质食物开始,如米汤、菜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如烂糊、粥等,恢复正常饮食。

二、营养支持策略1.补充蛋白质腹泻期间,婴幼儿的蛋白质摄入不足,需要适量补充。

可以通过增加瘦肉、鱼肉、鸡肉等优质蛋白的摄入,以及给予适量的蛋白质粉来补充。

2.补充碳水化合物腹泻会导致婴幼儿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储备消耗,需要适量补充。

可以给予适量的米粉、面粉等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

3.补充脂肪腹泻期间,婴幼儿的脂肪摄入应适量减少,以免加重消化系统负担。

但在恢复期间,可以适量补充优质脂肪,如坚果、鱼油等。

4.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腹泻会导致婴幼儿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流失,需要适量补充。

可以通过给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来补充。

5.适量运动腹泻好转后,要鼓励婴幼儿进行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三、注意事项1.观察病情在饮食调理和营养支持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如有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2.个体化饮食每个婴幼儿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饮食调理和营养支持要因人而异,制定合适的方案。

4.预防感染腹泻婴幼儿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要做好预防工作,如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腹泻婴幼儿的饮食调理与营养支持策略至关重要。

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和照顾,相信宝宝们会很快康复,健康成长。

婴幼儿腹泻的饮食调理

婴幼儿腹泻的饮食调理

婴幼儿腹泻的饮食调理腹泻是指婴幼儿在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稀烂或呈水样的情况下,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

腹泻对孩子的营养摄入和水分吸收造成了困难,因此,正确的饮食调理对婴幼儿腹泻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婴幼儿腹泻的饮食调理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1. 给予充足的水分腹泻会导致婴幼儿丢失大量的水分,因此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给婴幼儿饮用些许温开水,以防脱水的发生。

同时,也可适量喂食含水量高的食物,如稀释的果汁、汤类等。

但需注意,避免给予过多的水分,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2. 饮食要易消化婴幼儿腹泻时,肠道的消化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此时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常用的易消化食物包括米粉、面粉糊、八宝粥、面包以及无油蒸熟的蔬菜等。

家长可以根据婴幼儿的喜好煮制这些食物,增加食欲。

3.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在婴幼儿腹泻期间,应避免给予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肠道充血、水肿、炎症等症状,因此应禁食辛辣食物、油炸食品、浓烈味道的调味品等。

如果婴幼儿正在进行辅食喂养,可以暂时停止喂食,等到腹泻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恢复。

4. 追加益生菌腹泻可能导致婴幼儿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影响肠道功能。

为了帮助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追加益生菌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可以选择婴儿益生菌粉末,根据医生建议和产品说明适量投喂,以增强肠道免疫力。

但需注意,益生菌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 遵循医生的建议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各异,临床表现也有差异,因此,在饮食调理方面,家长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给出具体的饮食指导,包括饮食种类、喂食量、喂食次数等。

遵循医生的建议是确保婴幼儿尽快康复的关键。

6. 注意卫生在婴幼儿腹泻期间,家长应特别注意饮食的卫生。

所有的食材、器皿、奶瓶等都要经过充分的清洁消毒。

煮制食物时,要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尽量减少细菌的传播。

总之,婴幼儿腹泻的饮食调理是一个相对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帮助孩子恢复健康,还能减轻其不适感。

儿科腹泻护理论文

儿科腹泻护理论文

儿科腹泻护理论文儿科腹泻护理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

方法对131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

结果痊愈出院60例,住院天数最少2d(3例),最多12d(1例),平均住院5.48d;好转出院的患儿69倒,住院最少1d(7例),最多9d(3例),平均住院3.71d,无死亡病例。

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一、概述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

本病一年内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尤其易于发病,不同季节发生的腹泻,临床特点有所不同。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1.易感因素婴幼儿易患腹泻与下列因素有关。

(1)消化系统发育不良: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少,消化酶活性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

(2)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酸度低,杀菌力弱,同时血中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不足,易患肠道感染。

2.感染因素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

(1)病毒感染: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冬小儿腹泻最为常见的病原。

其他有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

(2)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细菌感染中的主要病原,包括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致病性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其他有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3)真菌和寄生虫:小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梨形鞭毛虫、结肠小袋虫及蠕虫感染也可引起肠炎。

3.非感染因素(1)饮食不当:当喂养不定时、不定量或不适宜,以及突然改变辅食种类等,同时由于食物或食具被污染亦可引起肠炎。

(2)疾病引起:患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急性传染病可伴有腹泻。

(3)其他:个别婴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以及气候突然改变等因素均可引起腹泻。

护理论文《小儿腹泻观察与护理体会》

护理论文《小儿腹泻观察与护理体会》

小儿腹泻观察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观察与护理方法。

方法:对56例患儿给予口服补液、抗生素治疗、口服调节肠胃功能的药物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学精心的护理。

结果:56例患儿经过相应治疗,科学护理,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大便性状及颜色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1.1%。

结论:针对小儿小儿腹泻应尽早给予确诊并及时治疗,并伴有科学的护理措施,这样能够尽快控制小儿腹泻的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儿今早康复。

【关键词】小儿腹泻;观察;护理小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疾病之一,5岁以下儿童多发,易在夏秋季节好发。

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很多种,是由多种病原引起,造成大便次数增多、或者大便形状改变的消化道综合症。

患儿多为轻型腹泻,严重时可导致患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小儿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造成影响,更严重时有可能导致小儿死亡。

长期以来,小儿腹泻的发病率较高,全世界因为腹泻病死亡的婴儿在400万以上,我国小儿腹泻死亡率为0.51%。

因此对小儿腹泻不仅要加强治疗,还要在治疗过程中科学护理,继而提高治愈率。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56例儿科确诊的小儿腹泻患者,其中男儿32例,女儿是24例。

年龄3个月到1岁的有20例,1岁到2岁的为15例,2岁到3岁的为18例,5岁以上的为3例。

从病程上来看,2—4天的为18例,5—6天的为17例,7—8天的为14例,10天以上的为7例。

在这些腹泻患者中,9例有轻度脱水现象,5例患儿有重度脱水现象,6例患儿中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精神萎靡等。

1.2治疗方法对56例患儿入院后,均按照小儿腹泻诊断及防治指南中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对症治疗,一般腹泻者口服补液,预防脱水;如果是细菌性腹泻,可以给予抗生素治疗;脱水、电解质失调的患儿,可以口服调节肠胃功能的药物,进行相关护理。

1.3临床观察对患儿大便颜色、气味及形状进行观察,大便颜色呈黄色或绿色,且大便次数较多,呈现蛋花的样子,则是消化不良;患儿大便腥臭、蛋花汤样、黏液黄绿色,多为细菌性肠炎。

腹泻宝宝饮食该如何护理

腹泻宝宝饮食该如何护理

腹泻宝宝饮食该如何护理1. 引言腹泻是指婴儿或幼儿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并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的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其原因可能包括感染、食物过敏、消化道疾病等。

当宝宝患有腹泻时,饮食的调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为您介绍腹泻宝宝饮食的护理方法。

2. 宝宝腹泻时的饮食原则在宝宝腹泻时,正确的饮食护理可以帮助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以下是腹泻宝宝饮食的原则:2.1 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导致宝宝失水和电解质丢失,因此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关键。

宝宝可以喝水、果汁、盐水、果味冰块等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同时,可以咨询医生关于口服补液盐、葡萄糖盐溶液等补液剂的使用。

2.2 限制脂肪和蛋白质摄入宝宝腹泻时,消化系统对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能力可能下降,因此应限制宝宝的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

可以选择低脂、低蛋白的食物来保证宝宝的营养需求。

2.3 适度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宝宝能量的重要来源,适度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有助于补充能量和促进康复。

可以选择米粥、面条、馒头等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2.4 避免刺激性食物腹泻时消化系统对刺激性食物的耐受能力下降,因此应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例如辛辣食品、咖啡、浓茶等。

3. 宝宝腹泻时的饮食建议3.1 液体饮食•给宝宝提供温开水、淡盐水、稀饭水等温和的液体饮食,可以帮助宝宝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饮食要务必卫生,可以使用经过煮沸的水。

•可以适量给宝宝喂食果汁,但要注意果汁的浓度不要太高,最好稀释后喂食。

3.2 半流质饮食•当宝宝的腹泻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包括米粥、面条汤、蔬菜汤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可以适量添加一些易消化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南瓜、苹果等。

3.3 恢复正常饮食•当宝宝的腹泻症状完全消失,精神状态良好时,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逐渐增加宝宝的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选用一些低脂、低蛋白的食物。

•继续保持高纤维、易消化的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儿童腹泻护理个案范文

儿童腹泻护理个案范文

儿童腹泻护理个案范文背景信息腹泻是指儿童排便次数增多,便质变稀,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

常见的腹泻原因包括感染、饮食不当、肠道疾病等。

针对儿童腹泻,合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减轻症状、缩短疾病持续时间,促进儿童康复。

个案分析患者信息•姓名:小明•年龄:4岁•性别:男•主诉:腹泻、腹痛、食欲不振临床评估小明来院时血压、心率、体温均正常。

体检发现腹部轻度压痛,肠鸣音减弱,大便为水样便。

患儿情绪欠佳,嗜睡。

护理计划1.保持室温适宜:维持室内温度在23~25℃,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感染传播。

2.提供清淡易消化食物:给予孩子清淡的食物,如面汤、稀饭等,避免刺激性食物。

3.注意补充水分:儿童腹泻时容易脱水,要鼓励孩子多喝水,如喂奶、果汁等,同时提供含盐分的食物。

4.保持肛周干净:每次更换尿布或排便后,用温水和无刺激性湿纸巾擦拭肛周。

5.观察排便情况:每次排便后观察大便颜色、质地,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6.保持休息:提供良好的安静环境,尽量避免干扰,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小明的体温变化、病情进展,及时向医生报告。

8.教育家长正确护理:向小明家长提供关于腹泻护理的相关教育,包括正确的喂养方法、预防措施等。

护理效果分析在严格按照护理计划执行的情况下,小明的腹泻逐渐得到控制,大便恢复正常。

体温、心率和血压保持稳定,情绪也逐渐恢复。

通过持续观察和护理,小明的病情逐渐好转。

注意事项1.严格手卫生:护理人员在接触小明和处理排泄物之前,务必洗手、消毒手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及时沟通:护理人员和医生、家属之间要保持及时沟通,及时反馈患儿的病情变化。

3.避免交叉感染:小明的衣物、床上用品等要进行分类清洗,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合理用药:根据医生嘱执给予小明服药,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结论通过对小明的腹泻患儿的护理,可以看到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患儿康复。

针对儿童腹泻患儿的护理关键在于保持室温适宜、提供清淡易消化食物、补充水分、保持肛周清洁等。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护理和治疗论文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护理和治疗论文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护理和治疗摘要:秋冬交换时节是婴幼儿腹泻多发季节,不重视容易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脱水电解质紊乱【中图分类号】r72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06-01很多家长认为秋季了天气变凉了,主要要预防宝宝患感冒,因而对小儿腹泻就放松了警惕,其实秋季也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家长们要注意预防。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最主要的病毒性病原。

几乎每个5岁以下儿童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每年约有1800万小儿患严重轮状病毒腹泻。

在我国,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该病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

秋冬季是婴幼儿腹泻的高发季节,故称之为秋冬季腹泻。

这个时期以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最常见,传染源来自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病毒者。

急性期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病后第3~4天排病毒量最多。

该病传染性强,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途径传播或流行,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6月龄至3岁的小儿是主要的易感人群,但以6~11月龄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被轮状病毒感染后患儿往往起病急,呕吐、腹泻、发热、脱水是其主要症状。

患儿最初表现为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早期呕吐先于腹泻,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呕吐持续2~3天,随后24小时内开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乳白色样,偶有黏液,无脓血,多无特殊腥臭味。

绝大多数病例有发热,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容易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出现精神委靡、嗜睡、神志不清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病情较轻者,经积极治疗,腹泻在一周左右可治愈。

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正常情况下为自限性疾病,且临床表现绝大部分为轻症。

宝宝腹泻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神志、精神状态、面容、四肢温度、脉搏等变化,注意有无脱水现象及脱水是否改善或加重。

观察孩子的大小便次数、量及性状,并认真做好记录。

腹泻婴幼儿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实践

腹泻婴幼儿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实践

腹泻婴幼儿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实践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幼儿工作经验的工作者,腹泻是婴幼儿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面对腹泻的婴幼儿,如何进行科学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腹泻婴幼儿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实践。

一、腹泻婴幼儿的营养支持1.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腹泻会导致婴幼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因此,要保证宝宝有充足的水分摄入。

可以给宝宝喝些温开水,或者使用口服补液盐,以补充因腹泻导致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

2.调整饮食结构腹泻期间,宝宝的饮食应以易消化、低脂肪、低纤维的食物为主。

可以给宝宝吃些稀饭、面条、烂糊状的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等。

避免给宝宝吃油腻、辛辣、高纤维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3.补充营养素腹泻会导致宝宝体内营养素丢失,因此,要适当给宝宝补充营养素。

如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服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

二、腹泻婴幼儿的康复护理1.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注意腹泻次数、性状、量等。

如发现宝宝腹泻次数增多、性状改变、伴有高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保持皮肤清洁腹泻宝宝的臀部容易受到粪便的刺激,因此,要保持臀部清洁。

每次腹泻后,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臀部,并涂抹适量的护臀膏,以防红臀。

3.调整睡眠姿势腹泻宝宝睡觉时,可以适当调整睡眠姿势,如侧卧位,以减轻腹部压力,有利于康复。

4.加强保暖腹泻宝宝容易受凉,要加强保暖措施。

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宝宝着凉,加重病情。

三、预防腹泻的方法1.注意饮食卫生保证宝宝的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

哺乳期妈妈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增强宝宝抵抗力3.定期接种疫苗按照我国儿童免疫规划,定期为宝宝接种疫苗,预防肠道传染病。

腹泻婴幼儿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实践,需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护理。

通过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康复护理和预防措施,帮助宝宝度过腹泻期,健康成长。

腹泻婴幼儿的营养支持与康复护理实践面对腹泻的婴幼儿,除了基本的营养支持和康复护理外,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婴幼儿腹泻与饮食护理
6个月~2岁的婴幼儿腹泻病发病率较高,夏秋季节多发,因此也称为婴幼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我国卫生部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均将腹泻病列为几种重点防治的疾病
之一,它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命。

病因分为感染性腹泻与非感染性腹泻,前者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细菌以大肠感菌为主,病毒以轮状病毒为主。

临床主要表现为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常伴有呕吐、发热、精神不振等。

治疗腹泻主要是控制感染,调整饮食,消除病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代谢失调。

因此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

1.饮食护理
1.1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要想取得满意的疗效,合理的饮食护理也是重要环节之一。

临床研究证实,在急性腹泻时,仍有50%以上摄入的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禁食时间过长,势必导致体内蛋白质、热量和微量元素缺乏,使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致使病程迁延。

1.2饮食原则
对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暂时禁食6~8h,以利肠道休息,减少呕吐及腹泻次数,除非呕吐非常严重,一般不禁水。

对母乳喂养儿,只要呕吐不频繁,就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哺,但乳母的饮食含脂量要低些,喂奶时只喂半部分含脂肪较少的母乳,并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

人工喂养儿恢复饮食后可先给米汤或面汤。

暂时停止一切辅食,
饮食的质与量,应从少量到多量,从稀薄到浓稠,逐渐增加,充足补充水分。

由于腹泻和补液时,水溶性维生素损失较多,可通过维生素制剂来补充。

1.3口服补液
轻度、中度脱水患儿可饮用口服补液盐。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配方: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

小婴儿可每1~2min喂1小勺(约5ml),如有呕吐,可停10min左右,再每2~3min喂1小勺,无脱水婴幼儿每次腹泻后可服口服补液盐10~100ml,一天可服500ml左右。

轻度脱水最初4h服用量为:<4个月(新生儿除外)可喂200~400ml,4个月~1岁可喂400~600ml。

也可用公式计算:体重(kg)×
75ml/kg=用量(ml)。

如患儿口渴明显,也可酌情多喂给,4h后重新估计脱水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及用量(对6个月以内非母乳喂养儿,在此期间尚需要额外补给白开水100~200ml)。

如患儿出现眼睑水肿,需停服口服补液盐,改用白开水及母乳,水肿清除后必要时仍可继续服用口服补液盐。

1.4饮食禁忌
禁高脂膳食。

因为脂肪不易消化,而且有润肠的作用,会使腹泻加重。

禁辛辣刺激性食物,此类食物可刺激消化道黏膜,导致腹泻加重。

禁食高纤维食物,因可刺激消化道蠕动加快,使大便次数增多。

1.5使用儿童益生菌制剂
病情好转,恢复饮食后可及时使用儿童益生菌制剂,如妈咪爱、合生元等制剂,可缩短腹泻病程,早日恢复健康,特别是对轮状病毒腹泻的效果更好。

2.食疗验方[2]
应在病情稍缓,呕吐症状控制后试用。

2.1胡萝卜泥
用料:胡萝卜适量。

做法:将胡萝卜洗净,去除须根,蒸熟或煮熟捣烂成泥喂服,每日50~100g,分次。

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助消化之功,含有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脂肪、糖类,并含有大量果胶,有收敛和吸附作用,可抑制肠道蠕动。

2.2栗子仁糊
将栗子仁磨成粉,煮成稀糊,加白糖调匀喂服,每天空腹食用1~2次,连服3~5天,栗子味甘、咸、性温。

补肾强腰益脾胃,止泻,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脂肪酶等成分,可补中气,实脾止泻。

2.3莲子饭焦粥
用料:莲子50g(去芯)、饭焦适量、白糖适量。

做法:将莲子、饭焦加适量水同煮至稀粥样加适量白糖调味,空腹食用10~15天为1个疗程。

功能:莲子甘涩,可补脾止泻。

《本草纲目》载:“除寒湿,止脾泻久痢”。

莲子主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等。

饭焦也叫锅巴,有“运脾消食,止泄泻”的功用,主治脾虚泄泻,久痢,面色萎黄,手足不温,便下不消化食物。

3.小结
总之,对于婴儿腹泻,在治疗的同时早期采用饮食疗法,能增强疗效,缩短病程,增加体重,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应该及时对患儿家长宣教饮食护理的方法极其重要性,并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3-345.
[2]刘燕萍,陈伟,李宁.健康宝宝营养指南.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