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与糖尿病的关系
人体背部与五脏关系图脊椎图

人体背部与五脏的关系图脊椎图五脏六腑在背部的反应区【背部图及口诀】肺部娇嫩最上面,左边为心右为肝,下面左脾右是胆,再下左胃右小肠,臀上左肾加膀胱,右边子宫和大肠。
☆脊椎的作用:☆脊柱不仅仅是支撑你的身体、缓冲身体的压力和震荡以及保护内脏的器官;脊椎的病变也不仅仅是引起颈腰部的疼痛和麻木;它还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头痛眩晕、胃痛腹泻、血压增高、性功能障碍。
目前发现,有超过百种的疾病与脊椎有关。
人的脊椎一旦异常,可以出现诸多看上去与脊椎毫不相关的内脏疾病。
这些疾病涉及内科、外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及皮肤科等。
许多病人辗转多家医院,多个科室,疾病未能得到根本的诊治,就是由于未能解决脊椎病变的原因。
人的脊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五个部分,其中颈椎骨有7节,胸椎骨有12节,腰椎骨有5 节,骶椎、尾椎共有10节,人的脊骨从上到下共有34节。
随着年龄增长,5块骶骨融合成一块骶骨,3—5 块尾椎则融合成一块尾骨,故成年人有24块独立的椎骨。
椎骨由椎体、椎弓及与椎弓相连接的突起三部分组成。
椎体:是椎骨的负重部分,由颈椎向下逐渐增大。
呈不典型的圆柱状,中间略细、两端膨大。
主要有骨松质构成,外包被薄层骨密质,上、下面较平坦,周围稍隆起,椎间盘的纤维环环绕其上。
椎弓:呈弓形,连接与椎体的两后外侧,包括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
椎弓很短而细,成水平位,其上、下缘各有一凹陷,分别称为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
相邻两椎骨的上切迹和下切迹围成一空,称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及血管通过。
椎弓板为椎弓根向后内侧的延续部分,是两个宽厚的骨板,在正中线汇合。
每一个椎体和椎弓围成的孔称为椎孔。
突起:由椎弓上发出一系列的突起,计有棘突1个,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个1对.共7个棘突:有椎弓板汇合处呈矢状位向后或后下方突出,其末端可以在体表触及,是重要的骨性标志。
横突:自椎弓根和椎弓板连接出呈冠状位向两外侧突出。
横突和棘突是肌肉和韧带的附着处。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与血清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关系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与血清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关系张溪【期刊名称】《中华养生保健》【年(卷),期】2024(42)11【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与血清碱性磷酸酶表达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月西安市鄠邑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6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随访患者的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随访到2023年5月1日,76例患者骨折术后愈合时间45~114 d,平均(67.28±1.38)d,骨折延迟愈合16例,占比21.05%(延迟愈合组)。
延迟愈合组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骨折主要部位、骨折到手术时间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骨密度、年龄、糖尿病占比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延迟愈合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正常愈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延迟愈合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76例患者中,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糖尿病、术后住院时间、骨密度、年龄与骨折术后愈合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糖尿病、术后住院时间、骨密度、年龄等都为影响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时间的重要因素(P<0.05)。
结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愈合的发生率比较高,与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糖尿病、年龄、骨密度、术后恢复情况存在相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为影响骨折术后愈合时间的重要因素。
【总页数】4页(P50-53)【作者】张溪【作者单位】西安市鄠邑区中医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相关文献】1.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疼痛及骨折愈合的影响2.血清H_(2)S水平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愈合的相关性分析3.绝经后骨折患者血清骨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水平与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4.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33水平和骨转换标志物表达水平与骨折风险的关联性研究5.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Ⅱ型胶原C端肽表达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梅花针疗法

糖尿病梅花针疗法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表现为血糖增高和糖尿病等,属于中医“消渴”范畴。
主要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
由于症状主次不同,分为上、中、下三消。
以口渴多饮为上消,属肺;多食善饥为中消,屈胃;多饮多尿为下消,属肾。
但临床上三消多同时出现。
本病发生多因素体肾亏,肺胃郁热,消耗阴液,致中气亏损,肾气不足而形成。
同时也与思虑过度,情绪不安,多食膏粱厚味,饮酒过度,恣情纵欲等有关。
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所致。
从而形成火热炽盛,消耗肺胃阴津,或阴虚火旺,上蒸肺胃,遂致肾虚与肺燥、胃热之病理表现,凡此即可发为消渴。
糖尿病梅花针疗法一叩剌部位:脊柱两侧、下腹部、腹股沟区,重点刺激腰、胀部及其两侧与异常发现的部位,并根据患者主诉的症状,适当刺激局部。
操作规程:先叩刺脊柱两侧3行各3遍,再重点刺激腰、抵部及其两侧5行各4遍或5遍.异常发现的部位来回叩刺5遍,然后对下腹部、腹股沟区做局部刺激。
采用轻刺法或正刺法。
操作间隔:每日叩打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糖尿病。
糖尿病梅花针疗法二叩刺部位:肺俞、肝俞、神门;肾俞、中脘、太渊;脾俞、廉泉、三阴交、然谷;关元、命门。
操作规程:1~3组穴,每次取1组穴。
以梅花针在上述穴位皮区各叩刺20~30下,并每日艾灸第4组穴。
采用轻刺法或正刺法。
操作间隔: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糖尿病。
糖尿病梅花针疗法三叩刺部位:曲池、阳陵泉、关元、三阴交。
肺热津伤型配鱼际、复溜;胃热炽盛型配中脘、内庭;肾阴亏虚型配带脉、阴阳两亏型配带脉,复溜;气阴两亏型配中脘、气海;自汗不止配大椎、至阴、合谷、复溜。
操作规程:对上述所选穴位,施以轻度或重度叩刺为宜。
采用轻刺法或正刺法。
操作间隔:2~3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糖尿病。
糖尿病梅花针疗法四叩刺部位:足三里、曲池、腕骨、三阴交、气海。
肺热津伤型配尺泽、鱼际、肺俞、中府;胃热炽盛型配胃俞、中脘、天枢、内庭、合谷;肾阴亏虚型配肾俞、太溪、复溜;阴阳两虚型配肾俞、关元、足三里、太溪;气阴两亏型配气海、百会、阴谷、复溜。
【疾病名】脊柱退行性疾病【英文名】degenerativespinaldiseases【缩写

【疾病名】脊柱退⾏性疾病【英⽂名】degenerativespinaldiseases【缩写【疾病名】脊柱退⾏性疾病【英⽂名】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s【缩写】【别名】脊柱退变;退⾏性脊椎病变;脊柱退⾏性⾻关节病;脊柱退⾏性变;退⾏性脊椎病;脊柱退⾏性⾻关节病;spondylosis【ICD号】M48.8【概述】脊椎退⾏性疾病(degenerative spinal diseases)多为⽣理性⽼化过程,是指成年以后才发⽣的脊柱椎间盘及椎⾻关节退变,是指发⽣在脊柱不同关节和韧带退变的通称,通常累及颈椎、腰椎、胸椎等。
临床特点为⼴泛的、多为⾮对称性椎间盘退变,椎体、⼩关节增⽣,⾻刺形成,脊椎周围韧带肥厚、钙化和⾻化,脊柱失稳等,多数伴有脊柱冠状⾯侧⽅移位、旋转性半脱位和⽮状⾯椎体滑脱,并继发脊柱侧弯等。
脊柱退⾏性改变最先发⽣在椎间盘。
⼀般不引起明显症状,当脊椎退⾏性变引起椎管及椎间孔狭窄时,临床上可产⽣脊髓神经根压迫症状。
遗传性、⾃⾝免疫性、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也可促使脊椎发⽣退⾏性变。
在脊柱的⾻质增⽣会引起相应的神经放射性疼痛症状。
【流⾏病学】脊柱退⾏性疾病临床⾮常多见,尤其好发于⽼年⼈,颈、腰椎发病率⾼。
随着社会⽼龄化不断进展,⽼年⼈⼝数量的增加,脊柱退⾏性疾病也越来越多见,⽇益成为影响中⽼年⼈健康和劳动能⼒的⼀个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活质量。
【病因】脊椎退⾏性疾病产⽣的原因可以是⽣理性⽼化,也可是先天性遗传、创伤、慢性劳损等。
⼀般认为关节软⾻随⽣理逐渐⽼化,⽔和透明质酸减少,胶原纤维暴露,软⾻破坏,关节⾯⾻质代偿性增殖、并随年龄的增长⽽愈益明显。
临床常发⽣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
1.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指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发⽣的椎间盘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和脊髓导致的⼀系列病理过程。
椎间盘突出的致病原因较多,主要与椎间盘退变、慢性劳损和外伤等因素有关。
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探讨

浙江临床医学202丨年5月第23卷第5期• 751••中医论坛•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探讨郭欣艳黄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糖尿 病人群逐年上升,研究显示,至2018年,中国成人2型糖尿 病患病率已升至12.8% "I。
糖尿病是一种以持续高血糖为表 现的代谢性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演变经历郁热虚 损,基本病机不离阴虚燥热〜。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 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治未病”理论及中医药特色疗法在糖尿 病不同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1“治未病”理论指导糖尿病防治1.1注重养慎,未病先防“消渴病”病因涉及先天禀赋不 足,后天外感邪气、食饮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最终导致机体阴虚燥热。
糖尿病家族史、肥胖或超重、运动量 缺乏等属于高危因素[3]。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其知道 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未病先防应注重摄生养 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避免过食膏粱厚味而致聚痰生湿;七情合宜、调摄精神,谨防情志过极而损耗阴液。
劳逸有度,以摄神形;调养五脏,以和为先;坚持锻炼,增强体魄,防止外邪内侵伤正。
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1.2既病早治,防其传变医家叶天士所云“务必先安未 受邪之地”,意指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方 式,内伤杂病的主要传变方式是循五行生克规律传变及经络 传变。
故要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就需正确推断疾病的传变 规律,保护未病脏腑使其不受侵袭,以此切断疾病传变途径,使其向愈。
“消渴”晚期常合并胸痹病、中风病、水肿病、雀肓病、耳聋病、疮毒病、痈疽病等。
既病防变即需采取相应 治疗方法,如可以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通络之 品ul,并辅以针刺、艾灸、熏蒸、足浴等中医特色疗法,尽早干预糖尿病本病,延缓或防止变病的发生。
1.3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瘥后防复意指,一为原病再发,二为复患它病。
松骨与脊柱矫正

松骨与脊柱矫正松骨与脊柱矫正广州人最重视养生保健,从老火靓汤到中医保健,上千年来源远流长。
在广州城中,最让人追捧的首先是各式中医推拿按摩店。
一般这种按摩店都会冠以某某保健中心的称呼。
来自沙特的萨利赫在前年来广州参加广交会时,被当地的客户朋友带去一家保健中心“松骨”后,就迷上了这种东方特有的放松方式。
从开始的不受力,被按摩技师按得“依哇鬼叫”,到现在必须使劲按才舒服,萨利赫每次来广州,固定的娱乐休闲方式就是每天晚上的“松骨”按摩。
“每次按完,好像旅途的疲惫一下子都消失了,真的‘好正’(很棒)。
”萨利赫用不标准的广州话形容那种让他像当神仙一样的美妙感觉。
而另外一个发生在北京的案例,却没有萨利赫赖的舒服,却落下了终生的残疾。
2008年3月3日下午,一起因“松骨按摩”引发的人身侵害案,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北京权金城国际酒店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被索赔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共计25万多元。
据受害人申某某说,2007年9月19日晚,他到北京权金城国际酒店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做大韩松骨按摩,店内安排工作人员闫某某为按摩。
由于闫某某在为其踩背时用力过大,申先生突然感到背部剧烈疼痛,当场全身不能动弹,并且多处出现红肿,伤势严重,权金城工作人员将申先生送往医院救治,经查申先生的伤势被确定为系外力过大造成腰椎严重损伤,后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医院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但因该手术风险很大,一旦不成功,很有可能导致病人瘫痪,而且术后的后遗症非常多。
申某某本人及其家人对此非常担忧,考虑至他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等问题,最终还是放弃了手术治疗,暂时采取保守治疗。
他之所以选择把对方告上法庭,是因为对方对他的后续治疗费用和损害赔偿采用拖延和置之不理的态度,让他无法接受。
他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何为松骨?正规按摩在广东的别称,广东叫松骨,松骨即是按摩。
现在,外面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整脊培训班,不少按摩推拿师也参加了一些短期的整脊培训班。
内分泌病历--糖尿病

姓名:张峻性别:男年龄:47 婚姻:已婚民族:汉籍贯:河北出生地:广西南宁户籍所在地:广西南宁职业:个体户单位:---电话:身份证号码:住址:广西南宁西乡塘区入院时间:2013年10月24日09时30分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多饮、多尿10年余现病史:患者自述2003年7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多饮(每日进水量约4000ml),多尿(具体次数和尿量不详)。
当时无恶心、呕吐、疲乏、口干及头痛,无怕热、多汗、心悸及腹泻,无皮肤紫纹、痤疮及皮肤色素沉着,无皮肤黄染、腹胀、纳差及口腔黏膜出血。
当时未予重视,未做任何治疗。
2003年10月到自治区人民医院例行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约15umol/l,餐后血糖约23umol/l,后诊断为“糖尿病”,予“诺和灵50R”注射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具体时间不详),多饮、多尿症状明显改善。
此后10年间,饮食未行控制,规律进行运动治疗(每周约运动3次,每次约1小时)。
每年均定期到医院住院复查,行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具体不详),同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先后使用过“诺和灵50R、诺和灵30R、诺和锐”等规律注射治疗(具体用药过程不详),2008年曾加用“二甲双胍”口服降糖治疗,后因腹泻等不良反应自行停药。
2011年起开始规律口服“米格列醇”治疗,同时加用“利拉鲁肽”规律注射治疗。
期间每天均使用家用血糖仪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两者均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具体数值不详),偶尔因工作压力大而有波动。
10年间无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减轻,无恶心、呕吐、肌肉酸痛,无泡沫尿,无下肢及颜面部水肿,无视力模糊及眼睛胀痛,无指端发凉、手脚麻木、皮肤瘙痒及四肢感觉异常,无腹泻、便秘、尿潴留及尿失禁,无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及心前区疼痛,无咳嗽、咳痰、咯血、气促、长期低热、乏力、纳差及盗汗,无尿急、尿频、尿痛、腰痛等其他特殊不适。
2013年10月24日,患者因复查要求入住我科。
脊柱相关疾病从椎

1.要求高
2.时间长
开放性手法
猛、准、狠、快
3.有痛苦
4.治疗后反应, 骨正筋柔
1.理筋、理肌、正骨, 三兼治
三大手法
缓、轻、柔、准
2.循序渐进
3.长杆手法为主 4.缺乏细腻和柔美
微型手法 缓、轻、柔、准
.闪动力、深透力 .短杆手法,缩小力距 .多元理论为支点 .艺术性
.多元理论为支点 .充分运用力学, 解剖特性、牛顿力 学定律 .安全性、艺术性 进一步提升 .更加科学规范
特 色 掌 根 旋 转 斜 推 法
合力为 一
掌 根 对 抗 整 复 法
患者俯卧位,医者站 于一侧,以T8压痛为 例(左右压痛均 可)。医者一手掌根 部放于T8上方,一手 掌根部放于T8下方, 两掌根缓慢向上、向 下旋转到与T8横突相 平行(感觉有力线传 导到患椎时),稍加 旋转的力度和角度 ,即可听到弹响声, 脊诊诊察压痛点消失 或减弱。此法适用于 体质较强壮的中青年 患者。以T4~T10椎体 为主。
评分为31分),诊断为抑郁症,查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
颈椎C2-3,胸椎T6,7,9棘突偏歪,椎旁可触及阳性 点。
整脊治疗
对双侧颈、肩、背部行松肌理筋法,后施颈部 定点调颈法及胸椎定点掌根旋压法,以痛点消失 为度,术后患者顿觉双眼视物较前清晰,呼吸顺
畅,心情略为好转。1次/d,连续治疗25d,失眠、
临床研究
大量总结病例,总结脊诊整脊治疗脊柱相 关疾病的病例,一方面我们继续总结临床 经验,进一步探求疾病发生发展在脊柱上 的反应规律,逐步建立脊柱辨证论治模式, 并加强随访,跟踪调查治疗的近期及远期 疗效,做客观的评估。
谢 谢
整脊技术
整脊技 术 是医者运用手力功底,来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精神倦怠,尿糖以及血糖升高。严重时可致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的代谢也相继紊乱,尤其是脂肪代谢紊乱可引起酮症酸中毒、失水、昏迷等。原发性糖尿病的病因迄今不清。本节叙述的是由于胸椎后关节紊乱所致的糖代谢紊乱。
(一)病因病理 胰腺的交感神经发自胸6~ 10脊髓侧角,经腹腔丛,在脾旁分为胃十二指肠支和胰十二指肠支,支配胰腺血管收缩及抑制分泌;副交感神经来自迷走神经背核,经腹腔丛分为脾及胃十二指肠分支,在内脏附近为终末节,支配分泌增加和血管舒张。交感神经在脊椎损害处因椎关节错位,尤以滑脱式错位时骨性压迫而损害及脊髓、周围神经的同时,可致交感节前纤维发生脱髓鞘的炎症病变,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致胰岛血循环障碍及分泌紊乱。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兴奋,除直接引起血管收缩外,还使交感-肾上腺功能亦增强,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抑制,而致胰岛分泌下降,又使肝糖原分解而血糖升高。血糖的持续升高,是各系统继发性损害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表现 多尿最常见,每天3 000~4 000mL,甚至多达10 000mL以上,小便次数亦多,每日可达20余次。其次为多饮、多食、消瘦。另外,还可有皮肤瘙痒,四肢酸痛或麻木,视物不清。
(三)诊断要点 1.有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多尿、形体消瘦及尿有甜味等表现。 2.辅助检查:查空腹血糖连续2次以上> 7.8mmoI/L,任何时间查血糖超过11.1mmoI/L。糖耐量试验(口服75g葡萄糖2小时血糖)超过11.1 mmoI/L。必要时还可以做尿酮、尿糖等检查。
3.触诊检查:背肌紧张,在棘突间有摩擦音或筋络滚动感为棘上韧带剥离的表现。胸6~10旁一侧或双侧压痛,急性期压痛明显,慢性期压痛较轻。从棘突偏移的位置可判断椎体错位类型:棘突前凹或后凸,为胸椎前后滑脱式错位。上下2个棘突偏歪,方向相反,为胸椎左右旋转式错位。棘突单个或多个向同一侧偏移,为胸椎侧弯侧摆式错位。邻近棘突间出现变宽或变窄现象,上宽下窄为仰位式错位,而上窄下宽为倾式错位。若兼有上述2种以上错位表现为混合式错位。
4.X线检查:有时胸6~ 10可有多椎体呈现不同程度的侧弯或略有旋椎现象,椎体前缘可有轻度骨质增生。
(四)手法复位治疗 1.先松弛背部软组织。 2.根据胸椎错位类型,分别选用俯卧位双向分压法、旋转分压法、俯卧冲压法、仰卧垫压复位法,立位靠墙垫压复位法或坐位扳肩膝顶复位法,对年老体弱或骨质疏松者,宜用悬提摇摆复位法。
3.水针注射治疗劳损点:不用葡萄糖液,每次用4~6mL胎盘组织注射液及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在患椎椎旁劳损点各注射2~3mL。隔日1次,每疗程7~8次。
(五)针刺治疗 【主证】 上消型:咽中发热,口渴烦饮。舌红,苔微黄,脉数。 中消型:消谷善饥,自汗,小便频数,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细。 下消型:小便过多,混浊,尿中有沉淀,面目黧黑。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治疗】 上消型:肺俞、鱼际、廉泉、合谷,针用泻法。 中消型:曲池、足三里、脾枢、内庭,补泻兼施。 下焦型:肾俞、复溜、太溪、三阴交,针用补法。 (六)辨证施治 1.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组成】太子参30g,生石膏30g(先煎),知母12g,生地黄24g,天门冬12g,麦门冬12g,天花粉12g,黄连10g,甘草4g。
【功效】清泄肺胃,生津止渴。 【主治】肺胃热盛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口渴引饮无度者加五味子、石斛酸甘化阴,生津止渴。 2.玉女煎合泻心汤加减: 【组成】生石膏30g(先煎),牛膝15g,知母12g,麦门冬12g,黄芩12g,黄连12g,生地黄24g。
【功效】清心泻火。 【主治】心胃火盛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大便秘结甚加大黄,以荡涤胃肠,清热泻火。口渴引饮加玄参、石斛以养阴生津止渴。
3.天麻钩藤饮、知柏地黄丸加减: 【组成】知母12g,黄柏12g,山茱萸12g,山药12g,栀子12g,牡丹皮12g,天麻12g,钩藤12g,石决明15g(先煎),生地黄24g。
【功效】清热滋阴潜阳。 【主治】肝阳偏亢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肝阴不足、头晕目眩甚者加枸杞子养肝柔肝,肝胆实热而口苦目赤加龙胆草以清肝胆实热。
4.生脉散加味: 【组成】太子参30g,五味子10g,麦门冬12g,生地黄24g,黄芪30g,知母15g,石斛12g。 【功效】益气养阴,宁心敛肺。 【主治】气阴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加远志、熟枣仁养心安神。口渴多饮者加天花粉、玄参养阴生津止渴。
5.归脾汤加减: 【组成】黄芪30g,太子参30g,白术12g,茯苓12g,熟地黄24g,麦门冬12g,酸枣仁15g,木香6g(后下)。
【功效】补益心脾。 【主治】心脾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心阴不足、心火偏亢而心烦、口舌生疮加黄连以清泄心火。脾虚、纳呆、腹胀加春砂仁、厚朴行气宽中。
6.一贯煎加减: 【组成】生地黄24g,麦门冬12g,沙参15g,枸杞子12g,白芍18g,酸枣仁15g,黄芪15g,当归12g。
【功效】养肝益心。 【主治】心肝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偏于心虚、心悸失眠、怔忡健忘甚者加阿胶、黄连,以养血清心宁神。偏于肝血不足、肝阳偏亢而急燥易怒、头晕目眩加龙骨、牡蛎、钩藤以镇肝熄风。偏于心血虚、心气不足而心悸气短加太子参、五味子补益心气,加丹参活血养血。
7.右归饮加减: 【组成】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山药18g,牡丹皮12g,熟附子10g,肉桂3g(焗服),龟板15g(先煎),杜仲12g,枸杞子12g°
【功效】滋阴壮阳。 【主治】肾阴阳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小便频数量多加桑螵蛸。遗精、早泄加金樱子、芡实。阳痿加阳起石、淫羊藿。 8.四君子汤合四神丸加味: 【组成】党参20g,炒白术20g,茯苓12g,补骨脂10g,吴茱萸12g,肉豆蔻12g,五味子10g,甘草4g。
【功效】温补脾肾。 【主治】脾肾阳虚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阳痿加熟附子、肉桂、锁阳以壮阳。夜尿频数加桑螵蛸、覆盘子、益智仁以固涩缩尿。耳鸣失聪加桑寄生、磁石益肾通窍。
9.天王补心丹、交泰丸加减: 【组成】太子参30g,麦门冬12g,生地黄24g,黄连10g,肉桂3g(焗 服),柏子仁15g,酸枣仁15g,茯苓15g。
【功效】补益心肾。 【主治】心肾两虚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浮肿尿少甚加猪苓、大腹皮以利水消肿。胸闷憋气甚加枳实、全瓜萎以宽胸理气。 10.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 【组成】全瓜萎15g,薤白12g,丹参15g,郁金12g,枳实10g,赤芍12g,桂枝10g。 【功效】温阳通痹。 【主治】心阳虚弱型糖尿病。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心胸作痛甚加三七、延胡索以活血行气止痛。胸闷憋气加厚朴以宽胸行气。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加太子参、五味子补心气、敛心阴。失眠多梦加柏子仁、酸枣仁以养心安神。
(七)食疗选方 1.梨汁、马蹄汁、鲜茅根汁、麦冬汁、藕汁各30mL,和匀,凉服或隔水炖服。治肺胃热盛型糖尿病。
2.太子参15g,龙眼肉20g,淮山药20g,黄芪20g,五味子10g,粳米100g。煮粥食。治心脾两虚型糖尿病。
3.黄芪30g,淮山药30g,冬瓜100g,荷叶60g,沙参30g,枸杞子15g,生地15g。水煎,分2次服。治心肝两虚型糖尿病。
4.党参30g,破故纸10g,巴戟20g,淮山药30g,粳米100g。前3味先用水煎取汤,再加入淮山药、粳米煮粥食。治脾肾阳虚型糖尿病。
5.老鸭1只,冬虫草10g,黄芪20g,麦冬15g,生地20g。煮汤服。治心肾两虚型糖尿病。 6.猪胰1个,杞子20g,淮山药30g,云苓30g煮汤服。治心肝两虚型糖尿病。 (八)饮食宜忌 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增加蛋白质含量,对肥胖超重患者应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宜采用豆油、菜油、玉米油、茶油等植物油作为食用油。进食山药、薏苡仁、南瓜、西瓜、草莓、藕汁、豌豆、绿豆、豇豆、莲子、枸杞子、银耳、泥鳅、黄鳝、蚌肉、猪胰、牛乳等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和缓解症状的作用。禁用含糖过高的甜食。限制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附典型病例:男性,32岁,经理。背腰痛、胸闷9日,糖尿病1 5个月。连日打保龄球致腰背痛、胸闷,曾敷药及服跌打药效果不明显。于15个月前体格检查发现有糖尿病后,一直服药治疗。5天前检验空腹血糖11.2mmol/L。触诊检查,右背斜方肌、
菱形肌、背阔肌紧张,胸5~8棘突偏歪、压痛明显,腰3横突有硬结,压痛。上身旋转及前屈受限。X线片显示胸椎略侧弯,胸5~8棘突偏离脊柱中线,双侧腰3横突较长。诊断:糖尿病(胸椎后关节紊乱)。
治疗:用手法摇腿揉背松驰背部肌肉,再用单向冲压法纠正胸椎侧弯及棘突偏歪,点按腰3横突。4次治疗后背痛明显减轻。再继续用上法加水针治疗(不用葡萄糖液),隔日一次,另嘱病者每天在单杠悬吊及做引体向上,俯卧位进行飞燕式背肌锻炼,经常去游自由泳或仰泳。治疗21次后复查空腔血糖5.9mmol/L,尿糖正常。此后病者每3~6周来检查及巩固治疗一次,并坚持上述锻炼,一年后复查糖尿病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