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装与机器鱼──仿生减阻与仿生推进

合集下载

鲨鱼皮肤结构及其仿生材料的应用研究

鲨鱼皮肤结构及其仿生材料的应用研究

鲨鱼皮肤结构及其仿生材料的应用研究鲨鱼皮肤是自然界中最引人注目的结构之一。

它的结构非常独特,具有良好的防护和减阻特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鲨鱼皮肤的结构,以期能够制造出类似的仿生材料。

这种材料有望被应用于飞行器、船舶、水下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提高其飞行和游动效率,以及防护能力。

鲨鱼皮肤的结构鲨鱼皮肤的表面被许多类似于牙齿的小结构覆盖,这些牙齿状的结构称为鳞片。

与其他鱼类的鳞片不同,鲨鱼鳞片的顶部是锥形的,向后倾斜。

当水流经过鳞片时,流线被分隔成多个小流线,从而减小了阻力,并使水流更加平滑地穿过鲨鱼身体。

而且,鲨鱼皮肤表面的小凸起还能增加摩擦力,使鲨鱼在游泳时更易于操控方向和速度。

除了鳞片外,鲨鱼皮肤中还有一种称为粒细胞的结构。

在皮肤里面,粒细胞和鲨鱼神经系统相连,能够探测外部的温度、压力和电场等物理量。

这些感觉器官能够帮助鲨鱼快速找到猎物,同时也能提醒鲨鱼身体周围的危险情况。

仿生材料的应用随着对鲨鱼皮肤结构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了其在仿生材料制造方面的潜力。

仿生材料是通过模仿生物的结构、物理或化学特性制造出来的一种材料。

仿生材料具有很多优点,如轻量、刚性、柔韧、防护和减阻等性能。

因此,它们在工业、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仿生材料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飞行器和船舶领域。

由于鲨鱼皮肤的减阻和防护效果,仿生材料可以应用于翼型表面和船体表面,提高其飞行和游泳效率。

此外,仿生材料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水下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

在水下机器人领域,仿生材料可以使机器人更好地适应水下环境,并提高其操作性和控制性。

在医疗设备领域,仿生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血管支架、人工关节等医用材料,以及用于修复神经元和人体组织等方面。

总结鲨鱼皮肤结构以其独特的物理特性一直以来都受到科学家的关注。

它将我们的关注从传统的材料转移到了仿生材料,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鲨鱼皮肤的结构,人们可以制造出类似的仿生材料,以提高机器人、船舶、飞行器和医疗设备等产品的防护和减阻能力。

仿生学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仿生学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运用

仿生学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运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生学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逐渐被认识和重视。

仿生学是生物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作原理,将其运用于机械工程设计中,可以帮助工程师解决各种设计问题,并提供创新的设计思路。

本文将介绍仿生学在机械工程设计中的运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仿生学在流体力学设计中的运用仿生学在流体力学设计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借鉴鲨鱼的皮肤纹理和肌肉结构,可以设计出减阻、降噪的船舶外表面材料。

仿生学原理还可以用于改善飞机的气动性能,如模仿翅膀上的微小结构设计新型的翼面材料,降低空气湍流产生的阻力。

此外,仿生学还可以应用于涡轮机的设计中,通过研究鸟类的飞行机制来改进涡轮叶片的形状和材料选择,提高涡轮机的效率。

二、仿生学在材料科学设计中的运用仿生学在材料科学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

例如,借鉴蚕丝的结构和纺丝技术,可以制造出轻巧、坚韧的仿生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仿生学还可以应用于制造纳米材料,通过模仿植物叶片的微纹理来设计新型的纳米材料,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

三、仿生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运用仿生学在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机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例如,通过仿生学原理来设计新型的车轮结构,可以减少摩擦阻力,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仿生学还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的设计中,通过研究昆虫的运动机制和身体结构来改善机器人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

此外,仿生学还可以应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通过模仿树木的结构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四、仿生学在机械系统控制中的运用仿生学在机械系统控制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智能化程度。

例如,通过模仿蚂蚁的协作行为来设计多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机器人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

仿生学还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中,通过研究昆虫的视觉和感知机制来改善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和决策能力。

鲨鱼皮仿生减阻表面的制备方法

鲨鱼皮仿生减阻表面的制备方法

鲨鱼皮仿生减阻表面的制备方法制备鲨鱼皮仿生减阻表面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种制备方法:
1.准备材料:选用合适的基材,如金属、聚合物或陶瓷等。

根据基材的形状和尺寸,准备相应的模具。

2.模具制作:根据鲨鱼皮的结构,设计模具的形状和图案。

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设计,然后将设计好的图案输出到激光切割机或刻蚀机上,制作出模具。

3.涂覆材料:将基材放置在模具上,然后使用涂覆方法将模具上的图案转移到基材上。

常用的涂覆材料包括聚合物、金属或陶瓷等。

4.固化:根据所选涂覆材料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化方式。

固化方式可以是热固化、光固化或电子束固化等。

5.脱模:在涂覆和固化完成后,将基材从模具上脱下来,得到具有鲨鱼皮仿生结构的表面。

6.后处理:根据需要,对制备好的表面进行后处理,如清洗、抛光或抗氧化处理等。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鲨鱼皮仿生结构的减阻表面。

这种表面的减阻性能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基材的性质、涂覆材料的性质、模具的设计和制备工艺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

1。

鲨鱼皮的仿生原理

鲨鱼皮的仿生原理

鲨鱼皮的仿生原理概述鲨鱼皮的仿生原理是指通过模仿鲨鱼皮表面的特殊结构和纳米级细节,将其应用于人造材料的设计中,以达到减阻、抗污、减噪和减摩等效果的技术。

鲨鱼皮的独特外观和功能使得仿生原理成为求解工程和科学问题的灵感来源。

鲨鱼皮的特殊结构鲨鱼皮独特的特殊结构是鲨鱼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海洋环境而形成的。

其表面由许多小鳞片组成,这些鳞片呈V形排列,类似于一排瓦片。

鳞片上还有很多微小的凸起,形成了一系列细小的纳米级刺毛。

这种结构使得鲨鱼表面变得光滑,水流在鲨鱼身上顺畅流过,从而减少了水流的阻力。

仿生原理在人造材料中的应用1. 减阻鲨鱼皮的仿生原理可以应用于交通工具和建筑物表面的设计,减少空气或流体的阻力。

将鲨鱼皮的表面结构应用于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外壳,可以使空气更顺畅地流过,降低飞行阻力和空气阻力,提高运载效率和燃油利用率。

2. 抗污鲨鱼皮的仿生原理还可以应用于防污材料的设计。

仿鲨鱼皮的表面纳米级刺毛能有效减少污物的黏附,使其随水流被冲刷掉。

这种特性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外墙、玻璃窗等地方,减少污渍的附着和积累,保持建筑物的清洁。

3. 减噪鲨鱼皮的仿生原理在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仿鲨鱼皮的材料可以有效阻隔声音的传播,降低噪音污染。

将仿生材料应用于室内隔音墙、隔音门等,可以提供一个更安静的环境,改善生活质量。

4. 减摩鲨鱼皮在水中具有出色的减摩特性。

仿鲨鱼皮的材料可以用于水泵、船舶等机械设备的摩擦减少。

将仿生原理应用于水动力学设计中,可以降低摩擦损失,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

仿生原理的优势与挑战优势1.减阻:仿生材料能够降低阻力,提高空气或流体运动效率。

2.抗污:仿鲨鱼皮的表面结构具有自洁功能,减少了清洁维护的频率。

3.减噪:仿生原理在隔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创造一个更安静的环境。

4.减摩:仿生材料能够降低机械设备的摩擦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挑战1.制造成本:制造仿生材料和结构需要专业技术和大量资金投入。

仿生表面减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_马付良

仿生表面减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_马付良

在海洋经济建设和 海 洋 国 防 中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 海中航行 体 的 运 行 速 度 和 能 量 消 耗 率 是 评 价 其 性能的 重 要 指 标 , 运行速度决定着航行体的性
;修 回 日 期 : ;基 金 项 目 :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浙 江 省 重 点 科 技 创 新 团 队 项 目 收稿日期 : 2 0 1 5-1 0-1 2 2 0 1 5-1 1-2 0 5 1 3 3 5 0 1 0) ( ) ;宁波市创新团队项目 ( ) 2 0 1 1 R 5 0 0 0 6 2 0 1 1 B 8 1 0 0 1 ,男 ( ,研究员 ,博士 ;研 究 方 向 :海 洋 航 行 体 界 面 调 控 与 仿 生 减 阻 ; :( : 通讯作者 :曾志翔 ( 汉) 1 9 8 2- ) T e l 0 5 7 4) 8 6 6 8 5 8 0 9; E -m a i l z e n z h x@n i m t e . a c . c n g ;网络出版地址 : : / / / / / 网络出版日期 : 2 0 1 6-0 1-3 0 1 7∶0 9 h t t www. c n k i .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1 1. 3 9 0 5. t . 2 0 1 6 0 1 3 0. 1 7 0 9. 0 0 4. h t m l p g ] ( ) : 引文格式 :马付良 ,曾志翔 ,高义民 ,等 .仿生表面减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J .中国表面工程 , 2 0 1 6, 2 9 1 7-1 5.MA F L, Z E NG Z [ ] , X,GAO r o r e s s Y M, e t a l .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a n d o f b i o n i c s u r f a c e d r a r e d u c t i o n J . C h i n a S u r f a c e E n i n e e r i n 2 0 1 6, 2 9 p g g g g ( ) : 1 7-1 5.

一种仿生机器鲨鱼[发明专利]

一种仿生机器鲨鱼[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265157.1(22)申请日 2018.10.29(71)申请人 厦门大学地址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72)发明人 谢其宸 何汶峰 任露露 张宇 杨晨 张颖 吕巧伶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代理人 张素斌(51)Int.Cl.B63H 1/36(2006.01)B63G 8/14(2006.01)B63G 8/2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仿生机器鲨鱼(57)摘要一种仿生机器鲨鱼,涉及仿生水下潜器领域,包括鱼头、胸鳍系统、背鳍、鱼身骨架、设备舱和鱼尾驱动系统;所述鱼头与鱼身骨架通过头部舵机连接,头部舵机固定在鱼身骨架前部,可以控制鱼头左右摇摆;所述胸鳍系统通过改变胸鳍角度实现机器鲨鱼运动中的上浮下潜;背鳍固定在鱼身骨架上,鱼身骨架内放置设备舱,鱼身骨架上开有螺丝孔,用以连接舵机以及其他扩展设备;设备舱内放置单片机和电池等;鱼尾驱动系统通过联动件牵引实现主舵机带动整个尾部柔性摆动,最后一个尾部关节有尾鳍舵机,单独控制尾鳍摆动。

本发明结构简单,仿生效果逼真,扩展性强,可实现水下三维运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CN 109319075 A 2019.02.12C N 109319075A1.一种仿生机器鲨鱼,其特征在于:包括鱼头、胸鳍系统、鱼身骨架、设备舱和鱼尾驱动系统;所述鱼头包括鱼头外壳和头部舵机,所述鱼头外壳和头部舵机连接,所述头部舵机设于鱼身骨架的前部;所述胸鳍系统包括胸鳍舵机和连接在胸鳍舵机上的胸鳍;所述胸鳍舵机装接于鱼身骨架前部的侧面;所述设备舱安装于鱼身骨架内,设备舱内装有单片机和电池;所述鱼尾驱动系统包括尾部关节、主舵机、主舵盘、联动件和弹性件;所述主舵机设于鱼身骨架的后部,主舵机连接主舵盘;所述尾部关节通过联动件与主舵盘连接;所述弹性件设于尾部关节内并贯穿尾部关节。

仿生学:自然界启发的创新设计

仿生学:自然界启发的创新设计

仿生学:自然界启发的创新设计
仿生学,作为一门源于生物学的跨学科领域,正在为现代科技和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它以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和生物结构为模板,试图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技术和设计难题。

在仿生学的启发下,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创新设计。

例如,鸟类的飞行启发了航空工程师开发更加高效的飞行器设计,如飞机翼的结构和动力系统的优化。

另一个例子是鲨鱼皮肤表面微结构的仿效,帮助研发了减阻涂层和水下机器人的设计,使其更加流线型和高效。

在医疗领域,仿生学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模仿植物的细胞壁结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更加生物相容性的药物传递系统和人造器官材料,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仿生学还在材料科学、建筑设计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展现了其潜力。

例如,蜘蛛丝的强度和柔韧性启发了新型材料的开发,用于制造更轻、更强的建筑结构和服装。

仿生学的原则还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创新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与自然共生。

总之,仿生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或设计方法,更是一种从自然中汲取智慧的哲学。

通过深入理解和模仿自然界的精妙设计,人类可以创造出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仿生学在农机减阻中的应用

仿生学在农机减阻中的应用

仿生学在农机减阻中的应用董铭强【摘要】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阻力过大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仿生学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新思路。

详细介绍非光滑表面脱附减阻、减粘降阻的机理,及其在农机减阻方面的应用现状,为仿生学在农机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many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high resistance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the promotion, and bionics appears to be 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smooth surface desorption drag and reducing adhesion and re-sistance and its application status in agricultural drag reduc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onics in the design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仿生学;农机;脱附减阻;机理;减粘降阻【作者】董铭强【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沈阳 1108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1;S220.1仿生学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是指人类模仿生物功能发明创造技术结构的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鲨鱼装与机器鱼──浅谈仿生减阻与仿生推进
92/05/12作者: 陈政宏成功大学造船及船舶机械工程学系
德瑞普(Draper)公司研发的机器鱼。

仿生流体工程学ﻫ
传统的生物学主流不论是研究生物的组织、结构、形态、类别及生态,或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的分子生物学,怎样也轮不到生物力学,特别是其中看似没有明显用途的流体力学,除了人工心脏与血管相关的问题外,大概没人会注意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这些年来,一些生物物理学家与流体力学工程师们,已经默默地将生物物理学与流体工程结合在一起,为人类科技的进展提供一条新的路线。

在内流场方面,人工心脏及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研究成为追求长寿者的希望所在;在外流场方面,各式交通工具必备的推进系统也有诸多模仿生物的发展,以寻求更有效率、节省能源的推进方式。

在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有时会将「鱼类尾鳍重新吸收流场中的动能以增加推进效率」这一类生物运动的原理应用到工程机械上,我们称这种模仿生物的工程应用为「仿生工程学」。

仿生工程在机械、化工等各方面都有发展,在此我们以流体力学方面的例子说明科学家与工程师是如何发展仿生工程的。

ﻫﻫ对流体力学家或工程师而言,诸如船与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阻力与推进是密不可分的问题,运动性能与操控也是如此,这两者都是他们最关切的问题。

因此,当人类想要在流体中有更好的交通工具或机械时,不免会见贤思齐来模仿生物一番,看看动物有何妙招可以减少阻力、提高推进效率、或增加运动操控性能。


虽然「仿生」一词是近年来的产物,其实这种想法早就存于我们远祖的脑中。

游泳正是最好的例子:蝶式的下半身摆动是学鱼类的摆尾;近年来仰式很流行的出发及转身时的潜泳也是学鱼类的摆尾,如果练习得当,此方式既有效率又快速,所以已经被国际泳协明文规范限制以此方式游行的距离。

否则,一来大家要比谁憋气较久,二来仰式可能要变「潜式」了。

过去就有选手曾经在国际大赛中,出发后以此摆尾潜泳方式游了近40公尺才冒出水面换气的例子。

一般而言,提升或改良某种事情不外乎开源与节流两种方法,最好能双管齐下,提高推进效率也是如此,以下我们分减阻与推进两方面来看。

ﻫﻫ仿生减阻
流场控制是减低阻力的方法之一,借着改变物体表面附近的流场来达到减低摩擦阻力的目的。

生物学家观察许多鱼类及鲸豚类的皮肤后发现这些皮肤并不单纯,经过仔细的研究,想出了各种模仿鱼类或鲸豚类皮肤的方法。

ﻫﻫ表面构造减阻法:在适当的位置上挖一些微小的壕沟,这些壕沟会改变贴近物体表面的流场紊性边界层中原有的结构与速度分布,因而减少摩擦阻力。

在鲨鱼表皮上发现这些微壕沟有特殊的V形结构,且以特别的方式排列,这些壕沟的形状与尺寸大小是否有不同的影响,是近年研究的重点。

游泳选手的新泳装从头包到脚,称为鲨鱼装,可以减少阻力,就是这原理的应用。

另外,这两年才在莲叶上发现的奈米级微小突起结构,改变了水滴的附着能力,它就是导致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这种微小突起结构,也是未来应用奈米科技于交通工具减阻上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ﻫ一九六○年代,科学家发现海豚的皮肤不只光滑而且有特殊的弹性。

于是他们分析海豚的皮肤构造,发现除了表皮外,下面有两层柔软的脂肪层,而这样的组合称为柔顺性表面,可使皮肤随着水流略微改变外形。

据此,许多科学家模仿这种结构进行减阻实验,但是并非十分成功。

不成功的原因究竟是在于未能适当地模仿,或是这样的柔顺性表面根本与减阻无关,至今仍有争议、尚无定论。

ﻫ主动壁减阻法:这种减阻方法主要是借着物体表面的活动来改变紊性边界层中原有的结构与速度分布,但是这牵涉到如何借着微侦测器感应紊性边界层中的流场速度变化,再加以适当地让物体表面配合活动。

此类技术的困难度相当高,现有的研究报告并不多,但随着微机电系统开发的日渐成熟,或许将来大有可为。

ﻫﻫ表面材质或分泌物减阻法:科学家在研究鱼类及鲸豚类的皮肤时还发现,牠们的皮肤会分泌特殊的分泌物覆盖在表皮上。

因而,科学家又想到另一类改变摩擦阻力的方法,这种改变表面材质的减阻方法有下列数种: ﻫ
涂装减阻法是借着在物体表面涂装不同的漆料,以不同的化学性质改变物体表面与流体的摩擦系数,而减低摩擦阻力。

这种表面加工技术对人类而言是最简便的,只要找对涂装漆料就似乎大功告成。

然而,如何发现适当的涂料,什么涂料适合何种运动,以及在应用上须克服的腐蚀与剥落等问题,都亟待进一步研究。

ﻫ微喷减阻法是将微小物质由物体表面喷入周围的流场中。

依喷入流场中物质的差异,微喷法也分为两种:同质流体与非同质物。

这些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减低50%以上的阻力,但是若应用不当,反而有增加阻力的反效果。

喷入边界层中的可以是流场中相同的流体(如用于飞机的空气或船的水)。

美国航天总署与空军曾以F-16战斗机为原型,联合开发一种三角翼的实验机F-16XL,并在其机翼上装上感应及微喷—微吸系统,来研究借着改变边界层中原有的速度分布,以控制边界层的剥离,减低黏性压差阻力的可行性。

ﻫﻫ与表面构造类的技术一样,微泡注入法也是想借着改变紊性边界层中原有的结构与速度分布,来减低阻力。

其原理是利用气体与边界层中液体不同的密度与速度,来改变流场结构与速度分布。

目前已发现微泡须注入紊性边界层中靠近中间区的缓冲层才有明显效果,日本学者也已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应用于平底船的船底上。

ﻫ加入的物质也可以是微小的高分子聚合物,或是以高分子聚合物结合微泡注入法形成一种混合物注入边界层中,以模仿鱼类皮肤特殊的分泌物,借着改变流体分子间的摩擦力,使流体(一般而言是水)的黏滞性局部改变,从而改变摩擦阻力。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另外准备高分子聚合材料,无法就地取材。

ﻫ目前国内与造船工程相关的几个校系正进行这一方面的整合型研究计划,以船型及表面材质或分泌物的减阻方式为研究重点。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入会改变流体的黏滞性与表面张力,使其应用范围扩大,目前有许多基础研究环绕在高分子聚合物对流体各种行为的改变上。

法国的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液体中加入少量特别的高分子可以改变流体的黏滞性,使水从牛顿流体(即流体的剪应变与剪应力成线性正比)变成非牛顿流体,而使一滴液体落在固体表面时减少、甚至不会四溅,这项成果或可用于与喷嘴有关的应用中。

另外有一种减阻技术是在物体尾部喷出流场中的流体,利用此喷流来改变流场中的流线,从而减少黏性压差阻力。

此方法已被德国人成功应用于汽车上。

ﻫ仿生推进
ﻫ在推进方法上,人类的模仿也是多采多姿,有的是直接模仿生物推进的方法与型态;有的仅仅是应用相同的原理;有的是介于二者之间,应用生物推进的原理来改良人类原有的设计。

ﻫﻫ摆动翼片:除了前述人类游泳的方式外,摆动的翼片可说是我们最早模仿生物来推进交通工具的例子。

我们现在可能无法确定中国人传统船只上摇橹的方式是否得自生物的启发,还是纯粹试误的结果,但是摇橹的推进原理与鱼类摆尾推进是一样的。

近年日本的研究指出,一般橹的推进效率与现代设计良好的船用螺桨不相上下,甚至在特别良好的状况下,其效率可达80%,超过目前一般的螺桨。

至于欧美近代的一些发展,则可以确定是来自观察鱼类运动的灵感,这些包括一八四八年英国人佛礼士(Robert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