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摆论文报告

风力摆论文报告
风力摆论文报告

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

摘要

本风力摆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直流电机,驱动模块以及姿态检测模块构成闭环系统。其中控制模块采用STM32F103为控制芯片,直流电机为执行机构,电子调速器为电机驱动。MPU6050采集风力摆姿态角,MCU处理姿态角数据后通过PID算法调节直流风机以控制风力摆快速画直线、摆角度,恢复静止的功能,并能按照要求画圆,在受风力影响后能够快速恢复画圆状态。另外本系统采用OLED显示屏实现了友善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

关键词:STM32F103 MPU6050 PID算法电子调速器

1系统论证与比较 1.1系统基本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主控制模块、姿态检测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悬挂模块四部分组成,实现了风力摆控制系统。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风力摆控制系统总体框图

1.2姿态检测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定律,当倾角传感器静止的时候,由于物体的侧面还有垂直方向是受到其他力的作用,只有重力的作用,也就是说作用在它身上的就只有重力加速度了,所以由此产生的重力垂直轴与加速度传感器灵敏轴之间的夹角,可以用来测量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量,就是我们所说的倾斜角。但是倾角传感器侧重于静态测量,不适合检测运动物体

的角度变化。

方案二:MPU6050。MPU6050六轴传感器集成3轴MEMS 陀螺仪和三轴MEMS 加速度计,每个轴对应有一个16位AD 转换器。正常工作时,陀螺仪和加速度计

主控系统

STM32

电源模块

姿态检测传感器

按键控制

液晶显示

电机驱动模块

风力摆

分别采集X轴,Y轴,Z轴的电压值,然后通过AD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通过I2C总线传送到控制芯片,但此时得到的值不是实际的角度和角速度值,还必须经过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转换,才能得到实际的角度和角速度值。该传感器整合了6轴运动处理组件,免除了组合陀螺仪与加速器时之轴间差的问题,减少了大量的封装空间。在平衡小车,智能型手机,手持型游戏产品,3D遥控器上面应用较为广泛。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选择方案二。

1.3电机驱动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电调。电调全称电子调速器,电子变速器是有"电流增压"作用,电变内部电路有一套FET管("增压管")..电流输入电子变速器,内部电路接收来自接收机的信号,根据信号,把电流作出合适的增压,然后把"增压"后的大电流输出到马达. 至于控制部分,控制信号是一组方波信号,控制电调在单位时间内开关的次数。并对无刷电机起调速作用。同时电调可为3-4个舵机和接收器供电。

方案二:L298N直流电机驱动。L298N是一款常用的电机驱动芯片,该芯片组成的驱动模块内含两个H桥的高电压大电流全桥式驱动器,可以用来驱动直流电动机和步进电动机、继电器线圈等感性负载,只需要控制输入IN1,IN2,IN3,IN4的高低电平就可以控制电机方向,控制EN1,EN2就可以控制速度(PWM),但是该模块L298N的输出电流2A,瞬态也只有3A,因此不适合驱动大电流大功率的电机。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到电机驱动的电流较大,选择方案一。

1.4风力摆运动控制方案系统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使用3个直流风机作为风力摆的动力系统。在搭建风力摆的模型时,三个电机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形状,此时对整个系统做受力分析,系统的合力点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处,此时三个电机受力的力臂均匀,所受的力都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上,要使风力摆做直线运动,圆周运动规律都比较好控制,只要控制三个电机不同的转速,但是三个电机比较小,摆放在一起,如果三个电机同时运动,产生的气旋会相互影响,不同的速度影响的规律也不一样,此时系统就不容易。

方案二:使用4个直流风机作为动力系统。四个电机以十字架的形状规律摆放,每两路电机分别控制X轴和Y轴的运动,这样搭建起来的系统,可以灵活地控制风力摆系统做直线运动,任意角度运动以及圆周运动。但是电机具有一定的重量,四个电机对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摆杆的要求会很高。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到风力摆系统控制的灵活性,采用方案二。

2系统硬件设计及相关分析计算

2.1风力摆的模型分析

风力摆在静止状态时,和静止的倒立摆模型一样,只受到重力和摆杆对它的拉力,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系统打破这种平衡。一旦电机开始运动时,风力摆就开始运动,假设某一时刻,摆杆向左摆到了α度,摆杆要想达到平衡状态,必须产生向右的作用力。此时摆杆的受力状态如图X所示。

图2 摆杆的受力分析

A点为风力摆与旋转臂(万向节)连接处,设此时摆杆收到电机风扇产生的反作用力为F,方向如图所示,此时力F的作用是使摆杆继续向右摆起,因此可以根据此受力分析给电机相反的角加速度。假使摆杆做设置不同长度的直线运动,不同角度运动以及圆周摆时,需要设定角度值赋给MCU控制系统,系统的模型简化为下图所示。

图3 摆的角度分析

摆杆需要摆出多大的长度,多大的角度以及圆周运动都可以设定摆杆的半径,通过公式可以求出设定的角度值,然后把这个角度值赋给PID 算法调节里的角度设定值。

2.2风力摆系统框图

风力摆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风力摆,控制器是电机,主控MCU 输出

不同的PWM ,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来控制电机的速度。传感器是MPU6050,角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摆杆的角度变化,反馈给主控MCU,通过PID 算法来自动调节PWM.控制回路电路图如下所示。

图4 电机控制模块子系统框图

设定角度值

PID 调节

PWM

电机驱动

电机

控制对象 风力摆

摆杆角度检测反馈

2.3姿态检测模块的设计

2.3.1 姿态检测模块原理

在风力摆姿态检测系统中,MPU6050主要用于检测摆杆倾斜角的变化,其静态响应好,能够准确实时测量摆杆的角度,其输出值围绕某个轴向的旋转角速率,通过角速率对时间积分即可得到角度值。该模块内部有数字运动处理器(DMP),DMP 从陀螺仪、加速度计以及外接的传感器接收并处理数据,处理结果可以从DMP寄存器读出,或通过FIFO 缓冲。DMP 有权使用MPU 的一个外部引脚产生中断。

图5 MPU6050模块

2.3.2 姿态检测子系统电路原理图

MPU6050与主控MCU连接时,I2C总线和24C02、RDA5820共用,实际检测时,只用模块的两个端口,SCL和SDA分别负责时钟通信和数据包的传送。模块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6 MPU6050模块原理图

2.4电源模块的的分析计算

系统的电源模块分为两个部分:考虑到直流电机需要大功率驱动,启动时需要大的电流,采用了开关电源设计,由市电220V输出稳定的12V,5A的电压,同时继续对输出稳压成5V给MCU模块供电。电路图分别如下所示:

图7 开关电源

图8 5V 稳压电路

3算法设计与软件流程图 3.1PID 算法设计

PID 控制是一种简单而又常用的工程控制的控制算法。在控制系统中通过对设定值与反馈值取偏差,然后将偏差的比例(P )、积分(I )、微分(D )通过线性组合形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本系统采用增量式PID 控制对角度的误差量进行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其结果构成系统的PW M 波占空比控制信号送入电机驱动。首先,控制器将获取的风力摆的角度值与当前设定值比较求出误差,然后对误差量进行PID 算法处理得到一路PWM 占空比,通过电机驱动控制风力摆使其摆到所需角度。

PID 控制相应的控制算法式为:

00(t)

e(t)K (t)d(t)t

e i d

de u K e K u dt

=+++? 0101(t)

[e(t)(t)d(t)]t

p d de K e T u T dt

=+++? (1)

式中u ——控制端输出;

0u ——偏差为零时u 的初值;

e(t)——调节器输入函数,即给定量与输出量的偏差;

p K ——比例增益;

1T ——积分时间常数;

d T ——微分时间常数;

将上式展开,函数可以分为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三部分。核心控

制其计算公式一般为离散分量,需要对差分方程作出近似处理后改为

(t )d t (j )k

t

e j e T ==∑?

(t)(k)e(k 1)

de e dt T

--= 式中 T ——采样周期; K ——采样序号;

e(k 1)-和e(k)分别为第k-1和第k 次控制周期的偏差; 综合以上几个公式,可以得出差分公式为:

001(k){[e(k)(j)[e(k)e(k 1)]]}k

d p j T T u K

e u T T

==++--+∑ (2)

3.2软件流程图 3.2.1主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1所示

3.2.2风力摆运动子程序流程图

风力摆运动子程序流程图如图12所示。

运动子程序开始读入设定角度读入检测角度

PID算法

计算每个电机调

节策略

控制电机运动

是否运行到设定值

子程序返回

N Y

开始

初始化

显示风力摆控制系读取键值

KEY1按下KEY2按下KEY3按下KEY4按下KEY5按下KEY6按下

画≥50cm直线

画出可设置直线

设置角度摆动

放开保持静止

画半径可设的圆

干扰后做圆周摆Y

Y

Y

Y

Y

Y

N

N

N

N

N

N

N

N

图11 主程序流程图图12运动子系统流程图

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4.1测试方案

硬件软件联调:调试时,下载线连接单片机,以便程序执行后实时观测控制算法中多个变量,如风力摆角度,方向,电机速度等。 通过独立按键来控制不同的程序,以实现不同的功能。相互功能之间没有干扰。记录下每次实现不同功能的性能指标。

4.2 测试条件与仪器

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

序号 名称、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1 秒表 1 无 2 风速仪 1 无 3 卷尺

1 无

4 FLUKE 15B 型万用表 1

精度为21

4位

5

量角器

1

精度为s 1001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4.3.1测试结果(数据)

(1)从静止开始, 15s 内控制风力摆做 类似自由摆运动, 使激光笔稳定地 在地面画出一条长度不短于 50cm 的直线段, 其线性度偏差不大于± 2.5cm , 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表二 摆出≥50cm 直线

次数 1 2 3 4 5 6 时间(t ) 5s 4s 7s 8s 9s 5s 误差(cm ) 0.8

0.8

1.2

0.9

1.4

1.7

(2)从静止开始, 15s 内完成幅度可控的摆动,画出长度在 30~60cm 间可设置,长度偏差不大于±2.5cm 的直线段,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表三设置可摆动距离

距离(cm)30 40 50 60

时间(t) 1 2s 5s 11s 8s

2 1.5s 7.5s 9s 9s

3 1.6s 7.2s 9.2s 8s

误差(cm) 1 1 2 3 3

2 1.2 1.8 3.2 3.5

3 0.8 2.

4 2.8 3.3

(3)可设定摆动方向,风力摆从静止开始, 15s 内按照设置的方向(角度)摆动,画出不短于 20cm 的直线段;

表四设置角度摆动

角度(°) 0/180 45/135 90/270 135/45 180/0

时间(s) 1 2 23 2.3 28 8

2 1.7 24 1.8 26 6.5

3 1.8 22 1.2 29 7.6

误差1 2.0 5 4 6 5

2 2.1 8 3.8 7.6 4.2

3 1.8 10 4.5 11 4.5

( 4)将风力摆拉起一定角度( 30° ~45°)放开, 5s 内使风力摆制动达到静止状态。

表五松开后风力摆保持静止

角度10°20°30°60°180°

时间1 9s 23s 32s 40s 24s

时间2 10s 18s 34s 38s 26s

2.发挥部分

( 1)以风力摆静止时激光笔的光点为圆心,驱动风力摆用激光笔在地面画圆, 30s 内需重复 3 次;圆半径可在 15~35cm 范围内设置,激光笔画出的轨迹应落在指定半径±2.5cm 的圆环内;

表六做半径可设置的圆周摆动

半径(cm)15 20 25 30 35

时间60s 53s 78s 25s 100s

误差(cm) 2 5 4 2

( 2)在发挥部分( 1)后继续作圆周运动,在距离风力摆 1~2m 距离内用一台50~60W 台扇在水平方向吹向风力摆,台扇吹 5s 后停止,风力摆静止。

发挥项第二项没有完成任务。

5结论语

本风力摆控制系统以STM32F103为主控MCU,利用MPU6050检测角度、和PWM电机驱动技术,并配合PID调节算法实现了风力摆控制系统的直线运动,规定角度运动圆周运动等功能,且受风力影响后能够快速恢复画圆状态,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基本上完成了基础性部分,发挥项只做了第一项,第二项没能完成文物。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力求硬件线路简单,充分发挥软件编程方便灵活的特点,来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

从测试结果看来,在采取多项误差校正措施的情况下,特别是加入的局部闭环反馈环节的引入,系统的控制误差明显减小,系统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响应时间也符合题目要求。

参考文献。

[1]冯智勇,曾瀚,张力. 基于陀螺仪及加速度计信号融合的姿态角度测量[M]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36(4):137-140.

[2]王红.基于PID算法的旋转倒立摆系统设计.青岛:青岛工学院,2014.

[3]王凯. 基于MPU6050的双轮平衡车控制系统设计.福建龙岩学院,2009.

[4]张睿.零点工作室.Altium Designer 6.0原理图与PCB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07. [5刘军.例说STM32.[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6] 陈萍.现代通信实验系统的计算机仿真[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附录1:电路原理图

简易风力摆报告设计

设计了一个简易风力摆控制装置,由直流风机组,陀螺仪,直流减速电机以及激光笔等组成。以MSP430F14单片机为核心,用PW波控制控制电机转速,调节风力大小,并以四个风机上下与左右同面两两并在一起对碳素管及激光笔进行工作,使细杆及激光笔在 风机的作用下可进行自由摆动且进一步可控摆动在地上划线,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并且可 以设定摆动方向且画短线,已经能够在将风力摆拉起一定角度放开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平衡。 关键词:风力控制摆、陀螺仪、轴流风机、PWM B速、MSP43C单片机 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 1方案设计与选择 1.1设计内容 要求一个下端悬挂有(2~4只)直流风机的细管上端固定在结构支架上,只由风机提供动力,构成一个风力摆,风力摆上安装一个向下的激光笔。通过单片机代码指令控制驱动风机使风力摆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并使激光笔在地面画出要求的轨迹,风力摆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风力摆结构图 1.2设计要求 1.2.1基本要求 (1)从静止开始,15s内控制风力摆做类似自由摆运动,使激光笔稳定地在地面画出一条长度不短于50cm的直线段,其线性度偏差不大于土 2.5cm,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⑵从静止开始,15s内完成幅度可控的摆动,画出长度在30~60cm间可设置,长度偏差不大于土 2.5cm的直线段,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3)可设定摆动方向,风力摆从静止开始,15s内按照设置的方向(角度)摆动,画

出不短于20cm的直线段; (4)将风力摆拉起一定角度(30~45 ° )放开,5s内使风力摆制动达到静止状态。 1.2.2发挥部分 (1) 以风力摆静止时激光笔的光点为圆心,驱动风力摆用激光笔在地面画圆,30s内 需重复3次;圆半径可在15~35cm范围内设置,激光笔画出的轨迹应落在指定半径 ± 2.5cm的圆环内; (2) 在发挥部分(1)后继续作圆周运动,在距离风力摆1~2m距离内用一台50~60W台扇在水平方向吹向风力摆,台扇吹5s后停止,风力摆能够在5s内恢复发挥部分(1)规定的圆周运动,激光笔画出符合要求的轨迹; (3) 其他。 2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 2.1单片机选择 方案一:采用STC89S51芯片,该款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具有32位输入/ 输出,可以实现处理、存储等功能⑴,但是其灵活性不高,需实时保护软件现场,否则易丢失信息,存储能力较弱。 方案二:采用MSP430F14芯片,该款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其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存储空间较大,稳定性较强。 二者比较之下,选择方案二作为此次设计的核心控制部分。 2.2直流风机选择 方案一:采用12V 4.5A的轴流风机,风力很大,可以将自身轻松吹起,但是体积较大,质量较重。 方案二:采用12V 1.5A的小风机,体积小,质量轻。但是风力足够大,单电机产生 的风力可吹起4个相同电机

简易风力摆报告设计

摘要 设计了一个简易风力摆控制装置,由直流风机组,陀螺仪,直流减速电机以及激光笔等组成。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用PWM波控制控制电机转速,调节风力大小,并以四个风机上下与左右同面两两并在一起对碳素管及激光笔进行工作,使细杆及激光笔在风机的作用下可进行自由摆动且进一步可控摆动在地上划线,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并且可以设定摆动方向且画短线,已经能够在将风力摆拉起一定角度放开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平衡。 关键词:风力控制摆、陀螺仪、轴流风机、PWM调速、MSP430单片机

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 1方案设计与选择 1.1设计内容 要求一个下端悬挂有(2~4只)直流风机的细管上端固定在结构支架上,只由风机提供动力,构成一个风力摆,风力摆上安装一个向下的激光笔。通过单片机代码指令控制驱动风机使风力摆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并使激光笔在地面画出要求的轨迹,风力摆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风力摆结构图 1.2设计要求 1.2.1基本要求 (1)从静止开始,15s 内控制风力摆做类似自由摆运动,使激光笔稳定地在地面画出一条长度不短于50cm 的直线段,其线性度偏差不大于±2.5cm,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2)从静止开始,15s 内完成幅度可控的摆动,画出长度在30~60cm 间可设置,长度偏差不大于±2.5cm 的直线段,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3)可设定摆动方向,风力摆从静止开始,15s 内按照设置的方向(角度)摆动,画出不短于20cm 的直线段; (4)将风力摆拉起一定角度(30~45°)放开,5s 内使风力摆制动达到静止状态。 1.2.2发挥部分 (1)以风力摆静止时激光笔的光点为圆心,驱动风力摆用激光笔在地面画圆,30s 内需重

论文答辩申请报告书推荐

论文答辩申请报告书推荐 本文在比较广泛地搜索、整理并系统地归纳总结出英语动词主被动语态之间不对称现象的大量翔实、可靠的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语言学理论展开严谨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探索。 本文主要研究发现:首先,对英语主被动语态之间的不同选择根源于英语动词的行为本身包含的行为特征,对英语动词本身的语义特征及内涵的深入认识在英语主被动语态认知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其次,英语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时会导致部分句子成分的位置移动,这也有可能引起句子语义的变化;再次,英语中存在一些词类,比如,限定词,数量词和代词等肯能影响英语主被动语态的选择;最后,英语语态的选择与转换不仅仅涉及到句法结构,主要信息的变化,而且关系到语用、语义和人类认知心理诸多个方面。 此外,对英语主被动语态之间不对称现象的切入点在于英语动词这一词类本身,所以,以英语词类为切入点或可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研究、认识英语语言乃至普遍语言的规律性的东西。 最后如何将英语主被动语态不对称现象的深层原因,比如动词的行为特征,英语句法,英汉思维差距等因素体现在英语动词语法习得和使用过程中是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本人保证:所提交论文完全为个人工作成果,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及计算数。 (通过查阅文献和阅读相关资料,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格式和要求,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经过指导教师审核检查、评阅教师审核,所写论文已经达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特申请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经过长时间的充分准备,所有设计资料已经准备齐全,在第一草、二草、三草、征稿等阶段的不断推敲上,已全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内

容。现已向答辩组提交的内容有: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毕业论文,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记录表,5、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中期检查表,7、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表。综上所述,本人已具备参加答辩能力,现向答辩组提出正式申请,望批准!(根据学校要求自己改一下)

基于STM32的风力摆控制系统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8486571.html, 基于STM32的风力摆控制系统的设计 作者:黄一珀丁斌董杨潘嘉睿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22期 【摘要】该风力摆控制系统是由单片机控制核心、ADXL345 数字三轴重力加速度芯片、直流电机、电机驱动模块以及液晶显示模块几个部分构成的闭环系统。利用单片机产生不同占空比的PWM波给驱动模块让其产生正弦波驱动为电机提供工作电压,运用相位合成和占空比调节实现对风力摆的运动轨迹控制,通过实际数据试验出风力摆的控制规律,稳定的完成了风力摆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要求。 【关键词】正弦波角度传感器直流电机 一、设计方案及原理分析 本系统由机械结构、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摆杆角度测量模块、电机和电源等组成,下面分别论证一下几个模块的选择。 1.1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案 风力摆控制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测量控制系统,其中的机械结构则是这个测控系统的对象,对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后期控制算法的设计,对象制作的越稳定可靠,系统的性能就会越好。所以在制作这样一个精密控制系统的时候,前期的机械结构的制作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制作的时候要尽量确保它的稳定性,例如选用合适的材料、采用尽量好的制作工艺等。该风力摆控制系统中,机械结构大概分成以下几部分,风机、摆杆、摆杆转轴、底座和激光笔。 1.2控制模块方案 采用STM32F103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STM32F103基于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强大的定时、中断功能,方便对传感器模块和电机的控制,可以快速进行复杂的运算。同时具有大容量的RAM和ROM,可存储大容量的程 序。编程时可以直接调用库函数,提高编程效率。能够较为迅速的从传感器中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快速反馈给电机进行下一步动作。 1.3电机驱动模块方案 采用L298N驱动。L298N是一种全桥驱动芯片,它响应频率高,一片L298N可以分别控制两个直流电机,而且还带有控制使能端。用该芯片作为电机驱动,操作方便,结合单片机可实现对电机速度的精确控制,调速特性优良、调整平滑、调速范围广、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率的负载冲击,还可以实现频率的无级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

学术报告论文格式

学术报告优秀论文格式 1 编写要求 1.1 学术论文须用A4标准白纸。 1.2 学术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 2.5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装订线:0.5cm;页眉:1.5cm;页脚:1.5cm。 1.3学术论文文正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行间距设置为“多倍行距1.2”。 2学术论文的构成 前置部分: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 主体部分:论文主体 参考文献 后置部分:英文题目——作者——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3字体要求: 题目:小二号宋体 摘要:小四号宋体 一级标题:三号宋体 二级标题:小三宋体 三级标题:四号宋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 英文摘要:Times New Roman 小四 4正文格式 (1).学术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三号黑体,居中)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小三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四号黑体,居左) ××××××××××××(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1)××××(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a .××××(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2).图: 图应编排序号。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字体为5

号宋体。 (3).表: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表注应编排序号,并将附注文字置于表下。字体为5号宋体。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参考文献的表示格式为: 著作格式:[序号]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格式:[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号·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学术论文:[序号]作者·题名[学术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发布日期技术标准:[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5其他: 本学术论文格式规范标准的解释权在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会。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2015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 【本科组】 2015年8月15日

摘要:本设计是基于STM32F103VE单片机为核心的简易风力摆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电源供电模块,直流风机及驱动模块、角度检测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继电器及驱动模块、蜂鸣指示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构成。STM32F103VE通过改变PWM占空比来实现对直流风机速度及方向的控制,该风力摆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题目要求,简单做直线运动、复杂做圆周运动。 关键字:风力摆角度传感器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 一.方案论证: 1.系统结构 1)机械结构如图1所示。 一长约67cm的吸管上端用万向节固定在支架上,下方悬挂4只直流风机,中间安装陀螺仪,构成一风力摆。风力摆下安装一向下的激光笔,静止时,激光笔下端距离地面18cm。 图 1 2)测控电路结构 测控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 编码器按键

图2 2.方案比较与选择 其实整体电路架构上图已经给定,主要是几个关键部分————直流风机选型及架构、直流风机驱动电路、传感器、主控芯片选择,我们分析如下: 1)直流风机的选型 方案一:采样大电流成品直流风机,虽然风力够大,但驱动多个风机所需电流过大,单个电源难以满足要求,而且比较重,多个电机使得惯性过大难以控制。鉴于以上两点,弃用。 方案二:采用小型高速电机加螺旋桨自制直流风机,风力大,体积小,质量轻,而且性价比高。 风力摆控制系统风机质量轻,减小惯性,容易起摆;风力大,风速控制范围大,摆动角度大;体积小,减少外部的干扰;鉴于以上几点,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STM32微处理器 角度传感器 直流风机 电机驱动电路 风机供电 OLED 液晶显示 蜂鸣器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 告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风力摆控制系统 学院: 计算机学院 项目:风力摆控制系统 负责人:王贤朝 指导老师:张保定 时间: 2017年5月20日

摘要 本系统采用K60开发板作为控制中心,与万向节、摆杆、直流风机(无刷电机+扇叶)、激光头、反馈装置一起构成摆杆运动状态与风机速度分配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单片机输出可变的PWM波给电机调速器,控制4个方向上风机的风速,从而产生大小不同的力。利用加速度计模块MPU6050,准确测出摆杆移动的位置与中心点位置之间的关系,采样后反馈给单片机,使风机及时矫正,防止脱离运动轨迹。使用指南针模块判别方向,控制系统向指定方向偏移。控制方式采用PID算法,比例环节进行快速响应,积分环节实现无静差,微分环节减小超调,加快动态响应。从而使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很好地实现自由摆运动、快速制动静止、画圆、指定方向偏移,具有很好地稳定性。 关键词:K60、空心杯电机、MPU6050、PID、无线蓝牙 目录

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 【本科组】 一、系统方案 系统基本方案 控制方案设计 为了实现题目要求我们采用K60单片机做为主控芯片,用加速度计陀螺仪模块MPU6050来计算角度和风机状态,用直流风机带动摆杆运动。当MPU6050检测到摆杆的角度时,可根据三角函数公式计算出摆杆现在距离中心的具体位置(方向、距离),单片机会控制PWM波的输出大小来控制风机的风速与方向,使摆杆达到在特定位置静止或按照一定的轨迹运动。当摆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给四个风机同时上电且风向都向外,此时摆杆仍处于受力平衡——静止状态。此时降低X轴上一个风机的转速,摆杆将会带动激光头在X轴上画一条直线,当达到一定的倾斜角度时,单片机可根据角度计算出此时距离中心的距离是否>=25cm,若达到要求后,此风机减速,X轴反方向上电机逐渐加速,恢复到初始速度,反方向做相同的运动。在此过程中,单片机做出A/D采样,Y轴方向方向风机随时做出矫正,防止发生轨迹偏移。 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由于摆杆长度(60cm~70cm)较长,且要求激光头在地面画出15cm~35cm的圆,所以要求横杆的距离要足够长。横杆长度较长加之摆杆重量较大,所以要求底座要有足够的重量来支撑整个系统。如果结构不稳或者重量不够,摆杆运动过程中将会产生倾倒或者抖动等现象,影响测试结果。于是,底座采用了“工”型结构,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摆杆材料方面,我们选用轻便的硬

风力摆控制系统论文

风力摆控制系统 摘要:本系统采用STM32F103ZET6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对置于风力摆上的MPU9150陀螺仪采集的角度进行处理得到角度与风力摆位置的关系,再通过驱动输出PWM波控制轴流风机,使风力摆到达指定的位置,做规定的圆周运动。本系统通过PID调试,测试表明,各项功能已达到或超过本题目要求。 关键词:MPU9150;PID;轴流风机

1.系统方案 本系统主要由主控制器,陀螺仪,电机驱动模块,轴流风机,激光笔组成,下面分别对这几个模块进行选择与论证。 1.1陀螺仪的选择 方案一:MPU6050。 9轴运动处理传感器,它集成了3轴MEMS陀螺仪,3轴MEMS 加速度计,以及一个可扩展的数字数字运动处理器DMP,可用I2C接口连接一个第三方的数字传感器,比如磁力计。MPU-6050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分别用了三个16位的ADC,将其测量的模拟量转化为可输出的数字量。一个片上1024字节的FIFO,有助于降低系统功耗。但零飘较严重。 方案二:角度传感器。当连结到RCX上时,轴每转过1/16圈,角度传感器就会计数一次。往一个方向转动时,计数增加,转动方向改变时,计数减少。计数与角度传感器的初始位置有关。当初始化角度传感器时,它的计数值被设置为0。角度传感器一般测静态的角度,倾角用加速度计。明显在本系统中角度传感器不如陀螺仪方便使用。 方案三:MPU9150。MPU-9150 是采用系统级封装 (SiP),集合了两个芯片:MPU-6050 和 3 轴数字罗盘 AK8975,其中 MPU-6050 包含 3 轴陀螺仪、3 轴加速计以及能够处理复杂 9 轴 MotionFusion 算法的板载Digital Motion Processor? (DMP?) 。这款元件集成 9 轴 MotionFusion 算法,能够访问所有内部传感器,以收集全套传感器数据。MPU9150测转角的速度的,可以积分得到转的角度,动态性能好,静态差,零飘基本无,很适合本系统。 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方案三。 1.2轴流风机的选择 方案一:四线可测速、包含温控PWM调速轴流风机。此种轴流风机一般重量较大,启动时间长,虽然风量大但明显不适合本系统的实时检测调整的思路。 方案二:三线可测速轴流风机。此种轴流风机重量较轻,启动时间短,直接接驱动即可对其进行控速,风量也很大,比较符合题目各项要求的时间限制。 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方案二。

优秀论文申请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优秀论文申请报告 篇一: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申请书 附件八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申请书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教师电话: 合肥工业大学教务部制 篇二:优秀学位论文申请书 优秀学位论文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 学科专业指导教师姓名 学位论文类别博士□硕士□专业硕士□ 申请日期年月日

申 请 一、申请人提交的材料 1.学位论文(博士5份、硕士3份); 2.优秀学位论文申请书(1份),电子文档一份。 二、申请程序 1.申请者填表; 2.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3.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说明 注:1.附随此表提供包括获得成果栏中的5篇学术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首页复印件;专著封面和版权页复印件;获奖证书及专利证书复印件。 2.表中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代码和名称均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一九九七年六月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代码和名称填写。 作者简况表 学院名称:填表日期: 注:1.表中一级学科及二级学科的代码和名称均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 一九九七年六月份公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

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代码和名称填写。 2.本表不要装订在“有关证明材料”中。 篇三:优秀论文申请 题目:临潼区教职中心教学楼设计 学院(部门):建筑工程学院学号:090705106姓名:韩鑫专业:土木工程班级:090705指导教师:李养成摘要本设计主要讲述了的教学楼的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我的设计是教学楼的设计,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6层,建筑总高度25.2m,总建筑面积6013㎡。根据设计要求,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中要考虑抗震设计。设计包括建筑部分、结构部分、楼梯、基础等。计算内容包括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选取及线刚度的计算;恒载、活载、地震作用下梁端、柱端弯矩、剪力的计算;框架内力组合;框架梁柱配筋计算;楼梯配筋计算。楼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整个方案设计基本符合设计和结构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手算后,还使用pKpm等工具进行了电算,并进行对比,熟悉了设计的全过程,掌握了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设防烈度地震作用内力组合楼梯条形基础关键词:土木工程;地震作用;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1绪论

学术论文报告

标题:《南宋时期书院的教学活动探微》 作者:赵国权(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封475004) 出处:北京大学联合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四期(总第42期) 参考书目:1.苗春德赵国权《南宋教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141页 2.季晓峰《中国书院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200页 3.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492页 4.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158页 5.邓洪波《中国书院章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7-58页 概括: 本文具体从四个方面来探究南宋时期书院的教学活动。南宋王朝定都江南,书院及理学发展的中心也因此而向南移。张拭、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等理学家们纷纷以书院为阵地,潜心研究并传播儒学和理学,致使书院的教学活动异常活跃。吕祖谦、朱熹等率先颁布了书院学规,确立了明德亲民、传道机敏、学而优则仕等三大教学目标。除向弟子传授经学目标外,还注重实用性知识的介绍以及如何备战科举考试。教学方法上亦有颇多新意,诸如定期祭祀先贤、以利后贤,平日活动及考核要记录在案等等。常用的教育方式是“升堂讲说”,弟子可以当堂质疑问难,听讲者不受地域和门户的复制。尤其是一些知名学者常带领大家外出到其他书院进行游学和讲学活动:典型的例子有朱熹拜访张拭的“岳麓会讲”,开了书院教学活动的新风,为后世书院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 我的看法: 对于探究类学术论文来说,首先得选取一个研究的点:这个点内容不需要太宽泛,但一定要具体。例如这篇《南宋时期的教学活动探微》所选取的关键点就在于南宋书院的教学活动。开篇即向我们点明书院的前身及其发展轨迹,着重点出南宋书院的繁荣发达的表现及原因。然后四个小标题分别是“一、颂行学规让书院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二、确立以明德亲民、传道济民及学而优则仕为书院的教学目标”“三、以传习经学、经济之学及举业为教学内容”“四、以升堂讲学、分斋研习、游学和访学等为主要教学活动方式”,从教学前提、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等关键点阐明文章的主题和发展,简洁大方,一目了然。而第二点上又细分为传习经学、实用学科知识、温习举业等方面,这样就使文章显得详略得当,骨肉丰满。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论文三要素中的阐明论点,而在阐明论点之后,我们该做什么呢?是通过强而有力的论据来证明我们观点的正确性。作者通过举例吕祖谦为丽泽书院制定规定;朱熹重修白鹿书院后以南康郡守和洞主的身份拟定出《白鹿洞书院揭示》以及明道书院山长周应和奉命修《建康府志》等事例充分阐明书规的重要性;然后以三个层面“修身层次上的明德亲民”“学术层次上的传道济民”“就业层次上的学而优则仕”等论证书院教学目标。这不仅仅是由当时忠儒尊理的文化思潮引起的,更是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最终目的决定的。而在阐明教学内容一章上,则注重另辟蹊径、独步陶然。大量充分的史料都指向了一个明确的中心:教学内容的确立既包括四书五经等理论性的内容,同时也包含实用学科知识的教授。总体而言,这篇学术论文属于总分的结构,作者先由史实引出问题,然后分四个方面来阐述问题。这样,就完整地回答了为什么进行研究、怎样进行的研究,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来表达的问题。

风力摆论文

论文 题目: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庞刚 学号:201206070422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124 指导教师:郑恩让 2016年 1 月 4 日

风力摆控制系统 庞刚 (陕西科技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 摘要:本组选择的是2015年大学生电子竞赛B题——风力摆控制系统。针对于题目基础部分与发挥部分要求,设计了一个以飞思卡尔公司单片机MK60为控制单元、2对垂直放置的轴流风机组为执行器单元、陀螺仪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以信息融合方式实现的(角度)传感器单元形成了一个三维空间的闭环控制系统(风力摆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空间矢量法将被控量投影到X和Y 两个独立坐标上,分别利用相互独立的PID、FUZZY等控制方法实现风力摆系统系列动作。实验表明:本竞赛小组设计制作的风力摆系统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完成各种任务。 关键词:风力摆,MK60,轴流风机,角度传感器,空间矢量法,PID Wind pendulum control system P ANG Ga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cademy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Xi Xi’an 710021)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Electronic Competition in this group chose B question - Wind pendulum control system. For the base portion and play in the title part of the requirements, we designed a Freescale microcontroller MK60 control unit, two pairs of vertically disposed axial air units for the actuator unit, a gyro sensor and an acceleration 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way to achieve (angle) sensor units form a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of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wind pendulum control system).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space vector will be charged the amount projected onto X and Y coordinates of two separate, independent of one another, respectively PID, FUZZY and other control methods to achieve a wind pendulum series of actio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ce team designed a wind pendulum system with high accuracy can complete various tasks. Keywords: Wind swing, MK60, axial fans, angle sensors, space vector, PID 1 方案论证 首先我们对该系统的结构及风力摆运 动控制方案的比较论证。

学术报告和论文如何撰写

学术报告和论文如何撰写? 学术报告 学术性社会调查报告指的是基于社会调查的毕业论文或者要发表在国内、国际期刊上的研究论文。虽然各个学校或期刊可能在格式上要求不同,但是内容上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 有了足够的材料积累,并收集、分析了数据之后,就是正式撰写报告与论文的时候了。虽然说文无定法,一个行为研究方面的论文一般遵循一个相当固定的报告格式。这种写作格式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讲是一个福音。毕竟写八股文还是比较容易的。一个论文的基本结构分以下几部分: (1). Introduction (概述) (2).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理论发展) (3).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 (4).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 (数据分析与结果)(5). Discussion and Implications (讨论与引申) (6). Conclusion (结论) 在我们解释每一部分要写什么之前,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从粗到细(top-down process) 的写作过程。从平时的材料积累开始,在写一篇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最好的写作方法就是从纲要开始,然后对每一点进行细化,得到更细的纲要,一直到成文。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每一段文字的第一句是对本段的总结。

概述 Introduction中要写什么?以下的要点可以供你选择: (1)一个研究课题的所对应的现实现象的实际重要性。比如,对于一个研究网上广告的文章,其现象的实际重要性可以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来说明。研究者可以用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营业总额的增长与广告总额的增长来说明一个课题实际重要性。 (2)提出业界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通过搜索引擎做广告是很多公司所关心的问题。研究者可以用这业广告的营业总额来说明其受关心程度。对问题进行明确化,使之直接关联到本研究课题。业界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比如,业界关心的是一个广告位置是否值一定的价格。 (3)对以往的研究做一个高度概括的总结,并提出其不足。比如,以往研究可以研究了不同的广告表现方式(比如使用动画,使用影视片断) 对用户注意力的影响,却没有研究广告位置对注意力的影响。(4)明确本文的科研主题。用一句很明确的话来表明科研主题。一个科研议题中要明确包含因变量(比如:attention),并尽可能包含主要的自变量。 (5)解释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或方法,并指出其贡献。 (6)解释论文结构。 要注意的是,在Introduction,研究者要明确定义因变量。其实,研究的现实重要性与理论重要性都要围绕着这个因变量,科研主题更是如此。一个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在文献回顾之后才说“本文的研究

风力摆控制系统 设计报告

摘要:本系统主要是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芯片控制4只直流轴流风机,从而调节风机转速来控制使风力摆呈现不同状态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主控板,无线遥控器,直流轴流风机,摆架框架等四大部分组成风力摆控制系统。 关键字:风力摆无线 STM32单片机直流轴流风机

一.系统方案 1.系统方案论证 本系统主要由遥控模块、控制模块、陀螺仪模块、直流轴流风机组成,添加一些辅助电路作为扩展功能。系统工作有六种工作模式,使用无线遥控切换模式并显示。下面分别论证这几个模块的选择。 1.1直流风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使用直流鼓风机。直流鼓风机的机械摩擦非常小,具有较大的精度,并能提供足够的风力进行运动。但在实验过程中,风机启动速度较慢,且由于其自身重量过大,风摆在运动过程中受惯性影响极大,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要求。 方案二:采用直流轴流风机。直流轴流风机是在固定位置使空气流动,自身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小,且出风口大,能够很好的提供动力与控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较快的启动,并能较好的实现任务要求,符合实验需要。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风力摆在运动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控制摆杆的姿态,且需要风机启停反应快,故选择方案二。 1.2控制器模块的论证与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器主要用于计算摆杆姿态、控制直流轴流风机PWM、使摆杆能完成相应等功能。 方案一:采用STC89C51作为系统控制器。它的技术成熟,成本低。STC89C51是8位的单片机,数据传输速度慢,在用于精密的操作时,不能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且复杂的控制算法难以实现,不利于控制。 方案二: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单片机作为控制器。STM32系列单片机是32位、RISC、低功耗的处理器。在进行高精密的操作时,处理能力非常强,运算速度快,具有很好的控制能力,且成本低,更符合实验要求。 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方案,采用方案二。 2.系统结构 根据上述方案的论证,我们确定以STC32F103作为控制核心,采用型号为PFB0812XHE的直流轴风机控制摆杆运动,用陀螺仪MPU6050检测状态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板,然后通过单片机计算处理得出摆杆的姿态并调整直

怎样写学术论文和读书报告

怎样写学术论文和读书报告 怎样写学术论文和读书报告 要点 " 一、怎样写学术论文 " 二、为什么要练习读书报告? " 三、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 四、读书报告的要求 " 五、读书建议 一、怎样写学术论文 " 写学术论文不难,难的是事先明白它的要求、形成按学术规范从事研究的日常习惯 " 学术规范的日常化 " 学术论文应考虑如下九方面要求: 第一,他 " 把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作为直接研究对象 " 借对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的阐释而间接表现自我 " 考察研究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的能力 " 首要的是“他”性而非“我”性,是借助“他”性而呈现“我”性 " 少走冤枉路 第二,材 " 必须援引足够的文献注释或调研材料 " 考察收集和引证文献材料的能力 " 一看论述能否以材料作论据 " 二看材料是否可靠而翔实 " 三看是否按规范作注 " 注释是学术论文的支撑点 " 评委看论文常常就看注释 第三,小 " 学术论文选题不是广博而是窄小,即选取有特定范围、边界或程度并具备材料基础的具体对象去研究 " 可选择人物、概念、流派或形态的历史等,不宜直陈新理论 " 20年多年前导师告诫弟子:写一群作家或一个时代的文艺思潮 第四、新 " 学术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 " 创新能力: 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思维加工和再造, 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协作精神,挑战风险的勇气等等 大学生创新素质 " (1)好奇心和兴趣 " (2)直觉和洞察力

" (3)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 " (4)人文素质,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等 第五、厚 " 厚是指厚重、沉厚。 " 小而不单薄 " 新但不浮泛 " 小而新的题目需以厚实的材料和严谨的分析去使其丰厚、沉稳 " 厚是指对问题采取多方面、立体或层层推进的研究,使人产生丰厚的感受 第六、面 " 论文的“点”可以牵涉宽广的平面 " 要使小题目不显小气,就需将其置放到宽广平面去分析 " 研究文学人物或作品需研究其同时代人物或语境 " 既通过面阐释点,又通过点阐释面, 实现点面互释 " 面要求宽广视野、比较眼光、全局胸怀 第七,实 " 处处求实、实证 " 以研究基础、翔实材料和严实论证取胜 " 一是有厚实的学术素养 " 二是对对象有足够了解 " 三是小心论证,不说空话,有可靠材料 第八、透 " 说理透彻、分析透辟 " 不要求深不可测,而要求透彻、透辟 " 与其讲深不如说透 第九、反 " 在写作中随时回头反思,反复思量或追问研究是否匹配,做出调整、推翻先前结论。反有三层: " 一是返回原初起点去再思,调整研究方案 " 二是反过来从相反方向去质疑,自我反驳 " 三是返回去把自身当作研究对象,返观自我人格投影 " 为学与为人的互动 个案分析 " 2002级吕挺同学介绍毕业论文写作体会 " 论文题目: –日记体与女性身体关注 " ——试析格非小说《人面桃花》 " 吕挺:毕业论文写作体会 二、为什么要练习读书报告? " 传承知识 " 训练理解、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 " 体会治学奥秘 " 为创新而积累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告

风力摆控制系统设计报 告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风力摆控制系统 学院: 计算机学院 项目:风力摆控制系统 负责人:王贤朝 指导老师:张保定 时间: 2017年5月20日

摘要 本系统采用K60开发板作为控制中心,与万向节、摆杆、直流风机(无刷电机+扇叶)、激光头、反馈装置一起构成摆杆运动状态与风机速度分配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单片机输出可变的PWM波给电机调速器,控制4个方向上风机的风速,从而产生大小不同的力。利用加速度计模块MPU6050,准确测出摆杆移动的位置与中心点位置之间的关系,采样后反馈给单片机,使风机及时矫正,防止脱离运动轨迹。使用指南针模块判别方向,控制系统向指定方向偏移。控制方式采用PID算法,比例环节进行快速响应,积分环节实现无静差,微分环节减小超调,加快动态响应。从而使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很好地实现自由摆运动、快速制动静止、画圆、指定方向偏移,具有很好地稳定性。 关键词:K60、空心杯电机、MPU6050、PID、无线蓝牙 目录

电路................................................................... .. (3)

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 【本科组】 一、系统方案 系统基本方案 控制方案设计 为了实现题目要求我们采用K60单片机做为主控芯片,用加速度计陀螺仪模块MPU6050来计算角度和风机状态,用直流风机带动摆杆运动。当MPU6050检测到摆杆的角度时,可根据三角函数公式计算出摆杆现在距离中心的具体位置(方向、距离),单片机会控制PWM波的输出大小来控制风机的风速与方向,使摆杆达到在特定位置静止或按照一定的轨迹运动。当摆杆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时,给四个风机同时上电且风向都向外,此时摆杆仍处于受力平衡——静止状态。此时降低X轴上一个风机的转速,摆杆将会带动激光头在X轴上画一条直线,当达到一定的倾斜角度时,单片机可根据角度计算出此时距离中心的距离是否>=25cm,若达到要求后,此风机减速,X轴反方向上电机逐渐加速,恢复到初始速度,反方向做相同的运动。在此过程中,单片机做出A/D采样,Y轴方向方向风机随时做出矫正,防止发生轨迹偏移。 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由于摆杆长度(60cm~70cm)较长,且要求激光头在地面画出15cm~35cm的圆,所以要求横杆的距离要足够长。横杆长度较长加之摆杆重量较大,所以要求底座要有足够的重量来支撑整个系统。如果结构不稳或者重量不够,摆杆运动过程中将会产生倾倒或者抖动等现象,影响测试结果。于是,底座采用了“工”型结构,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摆杆材料方面,我们选用轻便的硬质铁质材料与风机进行刚性连接,既

答辩申请报告范文3篇

答辩申请报告范文3篇 答辩申请报告范文篇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本人从xx年9月起进入**大学物理学院攻读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学制3年。研究方向为量子光学,主要从事量子态和关联成像问题的研究。在两年的理论学习过程中,一贯认真刻苦、各门成绩优秀。并在导师**教授和其他各位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牢固掌握了本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现学期已满,各科课程均已通过考核。 本人在恩师的细心指导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借鉴众多前辈的成果。已圆满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论文成稿之际,本人向论文答辩委员会申请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答辩,请予审核批准。 申请人: ** **年 ** 月 ** 日 答辩申请报告范文篇二:学号: 姓名:祖振敏 工程领域 研究方向:水文水资源 学位论文皂市水利枢纽工程对渫水流域 题目: 培养学院

学校导师姓名、职称:徐向阳教授 单位导师 申请人工作 单位: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申请日期: 20xx年x月x日 河海大学学位办公室制表 答辩申请报告范文篇三:答辩申请: 本文在比较广泛地搜索、整理并系统地归纳总结出静电能3种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明确地认识了静电能的定义。 本文主要研究发现:首先,通过分析电容器并联过程中静电能损失的计算,得出静电能损失与电容器的始末状态有关,与过程无关;其次,了解到带电体的静电能是组成该带电体的电荷元之间的互能的总和[8];最后,通过分析资料,整理对比了两个例题,得到3种方法的相同和不同处,得出用储能方式计算静电能,仅适用于带电导体。 本人保证:所提交论文内容全部为个人工作成果。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所有的论文资料都已经准备齐全,在经过第一稿的初步,第二稿的进步,第三稿已经完成毕业论文的要求内容。 现已向答辩组提交的内容有:1、毕业论文设计书,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毕业论文第一稿,4、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第一稿的指导意见书和毕业论文第二稿,5、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第二稿的指导意见书和毕业答辩第3稿,6、毕业论文答辩申请。 通过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我在写这3稿毕业论文的期间认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参赛注意事项 (1)8月12日8:00竞赛正式开始。本科组参赛队只能在【本科组】题目中任选一题;高 职高专组参赛队在【高职高专组】题目中任选一题,也可以选择【本科组】题目。 (2)参赛队认真填写《登记表》内容,填写好的《登记表》交赛场巡视员暂时保存。 (3)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应出示能够证明参赛者学生 身份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随时备查。 (4)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 (5)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外进行设 计制作,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迴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 【本科组】 一、任务 一长约60cm~70cm 的细管上端用万向节固定在支架上,下方悬挂一组(2~4只)直流风机,构成一风力摆,如图1所示。风力摆上安装一向下的激光笔,静止时,激光笔的下端距地面不超过20cm 。设计一测控系统,控制驱动各风机使风力摆按照一定规律运动,激光笔在地面画出要求的轨迹。 二、要求 1. 基本要求 (1) 从静止开始,15s 内控制风力摆做 类似自由摆运动,使激光笔稳定地 在地面画出一条长度不短于50cm 的直线段,其线性度偏差不大于±2.5cm ,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2) 从静止开始,15s 内完成幅度可控的摆动,画出长度在30~60cm 间可设 置,长度偏差不大于±2.5cm 的直线段,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3) 可设定摆动方向,风力摆从静止开始,15s 内按照设置的方向(角度) 摆动,画出不短于20cm 的直线段; (4) 将风力摆拉起一定角度(30°~45°)放开,5s 内使风力摆制动达到静 止状态。

2015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风力摆控制系统论文.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风力摆控制系统(B题) 2015年8月15日

摘要 系统为由STC 12单片机控制模块、姿态采集模块、风力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人机交互系统以及风力摆机械结构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MPU6050采集风力摆的姿态角,单片机处理姿态角数据后通过PID精确算法调节直流风机以控制风力摆。本系统实现了风力摆在仅受直流风机为动力控制下快速起摆、画线、恢复静止的功能,并能准确画圆,且受风力影响后能够快速的恢复画圆状态,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另外,本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各参数及测试模式可有按键并通过液晶显示,性能好,反应速度快。 关键词:PID算法 MPU6050 STC 12单片机人机交互

目录 一、系统方案 (1) 1.1主控制器件的论证与选择 (1) 1.2 姿势采集的论证与选择 (1) 二、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 (2) 2.1 风力摆控制系统的分析 (2) 2.2、基础部分功能实现的分析与计算 (3) 2.2.1 基础一功能实现的分析与计算 (3) 2.3、发挥部分功能实现的分析与计算 (4)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5) 3.1电路的设计 (5) 3.2 基础部分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5) 3.2.1基础部分系统框图 (5) 3.3 发挥部分系统框图与电路原理图 (6) 3.3.1系统框图 (6) 3.4 电源 (6) 3.5程序的设计 (6) 3.5.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 (6) 3.5.2 程序流程图 (6) 四、测量方案与测量结果 (7) 4.1测量工具 (7) 4.2 测试方案及结果 (7) 五、结论与心得 (8) 六、参考文献 (9) 附录1:电路原理图 (10) 附录2:源程序(部分)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