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用地现状及问题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韶关市用地现状及问题分析

撰稿人:向艳芬 201117020110

指导老师:唐常春

一、简介

韶关市地处广东省的北部,北江上游、浈、武二水交会处。原为曲江县治。重工业城市,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广东省规划发展的六大都市区和九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处广东省的北部,广东省辖市,,重工业城市,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广东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位于省境北部、北江上游、浈、武二水交会处。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南连珠江三角洲,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是粤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之一。

二、土地利用现状

韶关市地处粤北山区,是广东省的北部生态屏障,森林面积较大,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相对广东省其他地区小。

根据韶关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05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838501公顷,其中农用地1685777公顷,建设用地69127公顷,未利用地83597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91.69%、3.76%、4.55%,土地利用率为95.45%。农用地中,主要以林地为主,占土地面积的75.55%,分布较均匀,耕地则主要分布于市域范围内的河谷平原及台地,以灌溉水田和旱地为主,园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面积相对较小,在全市呈零星状分布。

建设用地占的比例小且分布较为分散,大多集中于各县(市、区)的政府所在地和中心城镇,以城乡建设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其他建设用地相对较少。

表1-1 韶关市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表单位:公顷、%

注:表中数据合计数不闭合是由于计算中的四舍五入所致,非计算错误。

三、土地利用现状问题

(一)农用地减少较多,建设用地增长较快

1996-2005年,全市农用地减少4966.79公顷,年均减少551.87公顷;而同期全市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3046.81公顷,年均增加338.53公顷,增长过快,建设占用消耗农地规模较大。

(二)城乡建设用地粗放,集约利用水平偏低

一方面,城镇规划不够完善和工业布局不尽合理,占用良田较多,一些地方用地功能混杂,导致土地利用效益不高,土地闲置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分散建设、占地面积大的问题,2005年全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24.29平方米/人,远高于《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的上限。根据“四查清,四对照”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存量建设用地面积为646.82公顷,其中闲置用地、空闲用地和其他存量用地面积分别为608.65公顷、28.24公顷和9.93公顷。

(三)农田污染加剧,农业生态脆弱

近年来,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扩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挫,耕地重用轻养的情况比较普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耕地地力变差。一些工业项目布局不合理或基础配套不到位,也直接或间接地对耕地造成不同程度污染,并且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农田水利设施条件不尽完善,农田抗洪抗旱能力较差,洪涝灾害时有发生。

四、土地利用战略

(一)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根据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原则和要求,围绕“建设粤北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发展排头兵”的战略目标,构建珠三角向内陆战略延伸之节点发展战略和韶关市强工富市、开放带动、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框架,实现全面保障、统筹协调、永续利用、和谐安全的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二)土地利用战略重点

(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把基本农田的保护放在首位,强化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持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重点保护集中连片的基本农田,改造中低产田,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都市农

业和环保型生态农业。

(2)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用地

新增建设用地要优先安排生态环境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等项目,保证国家重点建设用地;同时适度安排旅游休闲用地。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稳步推进不适宜耕种土地的退耕还林。加强尾矿地、退化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复垦,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3)统筹城乡土地利用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采取城镇点轴发展模式,重点保障中心城市、有发展潜力的次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城镇用地。调整村镇空间布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中心集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农村居住区用地空间布局。结合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规划和实施好“城中村”等“三旧”用地改造。(4)节约集约用地

优化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严格控制外延扩张。坚持城镇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村庄用地整理,以及工矿废弃地整理,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村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提高用地效率。

参考文献:

1 、《韶关土地利用现状评价研究》韶关市规划网

2 、《韶关市规控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韶关市规划网

3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李德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