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多维度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多维度解读
□李巧玲
【摘要】正确、有效地解读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的前提。解读教
材不仅要解读文本的表面信息,还要关注单元话题、图片信息、文化背景等内容之间的联系。
要多维度地解读教材,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解读单元话题,突出语言功能;分析文本体
裁,领会编者意图;联系上下文分析,理解文字寓意;挖掘图片信息,拓宽教材内容;了解文化
背景,延伸教材深度。以此真正用活教材,用好教材,为英语课堂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教材解读;单元话题;体裁;文化
教材是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将课程理念转换为课堂学习活动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必须要有课程意识,跳出教材的局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同时还要基于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水平和实际需要,为他与表演;2.语音准确,注意语调变化;3.声情并茂,声音洪亮;4.表达流利,表演结束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木偶表演场景。具体教学片段如下。T:At the Animal show,we can perform some programs.Here are four programs.They are:●Program 1:Sing and chant.请你用动物木偶表演一首我们学过的歌曲或歌谣。●Program 2:Model show.请你用动物木偶为我们展示它的身体部位,并用“Look at my...It ’s...”句型进行介绍。●Program 3:请你用动物木偶和同伴演个双簧,一个木偶在后面说话,另一个木偶在前面表演所说的内容。●Program 4:以A short play 表演绘本故事。学生分为四人一组,教师要求各组组长抽取节目单,并按照要求组织小组成员表演节目。节目表演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评价表,根据评分要求给每个节目打分,达到一项要求得一颗星,达到全部要求得三颗星,成绩优异的小组的每位成员获得一张点赞卡。
(三)期末综合展评
成果性评价也被称为终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小学一、二年
级话题式情趣课程的评价主要以free talk 口语评价形式为主。这一评价会对学生听、说、读、唱、演和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检测。教师提供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多方面
能力,最终依据六个Topic ,就课堂free talk 表现、展演表现、期末口语成绩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总体来看,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话题式情趣课程以话题建构为内容,以情趣激发为目标,以“歌曲+儿歌+绘本+展演+动画”为主要形式。它通过
菜单式网上选课、走班式课程实施,利用过程性、发展性及成果性的三维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体验中,具备了初步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英语交际能力,初步养成了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为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中心小学315020)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5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
课堂新
探
30
们挑选最合适的教材,并在充分分析和研读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使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然而,在解读教材的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文本的主题内容,而忽视了重要的细节内容。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部分实例来谈一谈如何对教材作更深入、更细致的解读。一、解读单元话题,突出语言功能语言的功能有许多种,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然而,要让学生用所学英语来进行交际,首先教师必须把教材中的语言知识转换为学生的语言能力,以此来提升其英语语言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基于教材编者的意图,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等诸多因素进行文本解读。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将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结合在一起,以一个话题为核心进行编排,总体呈现出一种模块式的编写体系。这种系统化的编写使得教学内容相对集中,语言知识循环累加,有利于实现学生对语言的习得和发展。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的Unit 4Hobbies ,这一单元的话题是兴趣爱好,这一话题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学生自我介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只提供了一个范例,内容相对单薄。对于教师来说,不能用一个范例的简单重现或讲解来进行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学生用I like...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用He/She likes...来介绍他人的兴趣爱好。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喜爱的颜色、科目、动物、季节、食物等内容设计综合活动,丰富课堂操练的内容。二、分析文本体裁,领会编者意图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第一板块都是语篇,即Story time ,这也是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 前,教师先注意到的往往是语言知识点、话题内容及故事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文化等因素,而忽视了对文本体裁的解读。事实上,译林版小学《英语》中的Story time 有着多种丰富的体裁,对话、故事、小诗、书信、日记等均有涉及。那么,为什么要这样编写?通过分析编者的意图可以发现,这是为了使呈现的内容更真实,语境更自然,同时也更符合常态的逻辑关系。因此,当教师翻开一篇新的文本时,首先应分析它的体裁,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从而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
(一)关注不同体裁的表达内容
不同体裁的文本在内容表达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 7Summer holiday plans 中的Story time ,它以对话的形式讨论暑假出游的计划,其中涉及的语法项目是一般将来时中助词will 的用法。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课上教师为了重点强化will 的用法,不论是课前导入环节还是课后拓展环节都让学生用I will...句型来向他人
介绍自己的计划。然而,该教师忽视了文本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问句:Where will.../How long will.../Will you...这些句子表明这节课最主要的内容是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共同谈论计划,而不是仅仅用I will...来做机械的自我介绍。再如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能忽视故事的趣味性,也不能忽视寓言带来的教育意义,而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弱者看似微不足道,但有时也能给强者提供帮助;强者虽然强大,但有时也需要弱者的帮助。最后启发学生思考:Why the lion and the mouse become friends at last?
(二)学习不同体裁的表现形式
不同体裁的文本在其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小学英语中最常见的文本体裁是短文和对话,但也
有一些例外。如六年级上册Unit 2What a day!这一单元的Story time 是一篇日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文本内容,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撰写日记的格式要求:开头要有time ,date ,weather 等要素;写日记一般用过去时态,并按时间顺序写……学习完课文之后可以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让
教学月刊·小学版2018/5综合JIAOXUEYUEKANXIAOXUEBAN
课堂新
探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