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3+2”中高职衔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_5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3+2”中高职衔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进入换档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产业的主力军,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基础,“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确立职业教育发展“系统培养、多样成才”的原则,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清晰的定位,要求“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3+2”中高职衔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1.“3+2”中高职衔接培养对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存在职业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打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通道,推进“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特别是对于技术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传承和积累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利于培养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久久为功的“工匠精神”,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2.加强技术技能积累的要求

2017年5月,李克强总理对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出重要批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希望技能大赛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职业教育进一步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仅靠传统的中职或高职教育均难以单独实现。中职层次教育由于受到层次与年限的限制而无力承担,高职教育尽管在教育层次上已属高等教育,但由于生源在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教育方面仍然处于零起点,也难以达到

以上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衔接培养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具备长学制的优势,能够遵循认知规律,通过在不同认知阶段科学设置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侧重以及难易程度,系统地帮助学生完成技术技能的积累。

3.有助于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

“3+2”中高职衔接培养,有助于促进技术技能的衔接培养,发挥职业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更加注重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促进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融合发展,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中等和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养成的独特作用,推进优秀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将绿色节能、生态环保、循环经济等先进理念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更加有利于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有机融合。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内涵要求

1.科学定位,明确层次定位

作为中高职衔接教育主要承重的两个主体,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是有明确区分的,高职强调的是技术技能,而中职主要强调技能。因而,中高职的衔接发展不是中职与高职两种教育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其在多种特征上兼容性的精准对接,要求中高职衔接培养院校在明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理解中高职衔接培养的目标内涵,合理设计在衔接培养过程中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过程。

2.对接产业,强化职教特色

职业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只有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为自身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彰显职业院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色力量。因而,如何融入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是中高职衔接培养承担主体院校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表示要扶持航空产业,同时我国正处于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学院应充分利用身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化中高职衔接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3.提高质量,提升整体水平

中等职业院校应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创新教育理念与办学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实际,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拓展办学思路,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

集团化办学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中职院校办学活力;按照市场需求重整课程体系,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育理论的研究,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整合优化办学资源,拓展多样化的校外实训资源,充实与更新校内实习实训设备,为学生在校期间职业技能培养提供稳定的硬件资源;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加强师资培训等途径,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特别是要重视“双师型”专业师资的培养。多渠道、全方位地支持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重点任务

1.把握质量核心

质量是职业院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目前中高职人才衔接培养模式在各高校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与实践,但与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升级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质量保障意识不强、质量保障体制不健全、质量保障目标不统一等。中高职衔接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亟待从组织系统、制度体系、运作机制和监控评价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只有在办学过程中牢固把握质量核心,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稳中求胜,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2.突出产教融合主线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背景下,以转变传统职业教育观为先导,以经费的投入和体制、机制的建设为保障,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习实训资源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核心,以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纵深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教协同,按照产是支撑,教是核心;校企合作,按照校是龙头,企是基础的原则”,全力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3.加强分段培养

中高职衔接培养涉及了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两个主体,其能否求得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中高职院校达成一致的合作意向,双方相互协作、求同存异,共同探讨中高职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解决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互聘共用、教学管理与评价等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双主体办学共赢的局面,提升双方的办学实力与水平,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中高职系统衔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对接产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技术技能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层次化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中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