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采摘节—混合运算优质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采摘节—混合运算优质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6采摘节—混合运算优质教案

采摘节——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序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现在是什么季节?果园里都有什么水果成熟了呢?

这一切都在等着我们来摘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采摘节上逛一逛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采摘活动入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根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请看,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贴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贴数学问题)

(1)还剩几只篮子?

(2)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会解决吗?请同学说一下算式。

2、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与刚才的图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数学信

息吗?

如果仍然要问“还剩多少个篮子?”你会解决吗?自己在数学本

上试试看。

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总结:不管哪一种算式我们都是用了同一种方法,都是先算要分多少个篮子,再算还剩几个。

观察综合算式,总结算法,揭示课题

1、观察综合算式,是怎么算出得数。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总结:像这种既有乘法又有减法的综合算式,还有一个名字叫乘减混

合运算。(板书课题)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你能从图中找到什么数学信息?(板贴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一共来了多少人?

同学们会做吗?请你自己解决,开始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交流、讨论你是怎样解决的

3、观察算式,交流算法,揭示课题

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先算——,再算——

总结: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这种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综合算式叫乘加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总结算法

请你认真观察这几个混合运算,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乘法)

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重要先算什么?

归纳: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后算加减。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刚才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解决了采摘过程中的种种问题,

我们的采摘活动也马上就要结束了,你能跟老师说说这次采摘之旅你有什么收获?

采摘节——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序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含有除加或除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除加或除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3、能够正确地进行除加或除减的运算。

4、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含有除加或除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含有除加或除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

杨阳一家来到了采摘节上,他们进入了葡萄园,从图中我们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杨阳摘了35千克葡萄;

杨阳的爸爸摘了45千克;

杨阳的妈妈摘的葡萄可以装12箱。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解决问题

1、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杨阳摘了多少箱,再算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35÷5=7(箱)

12-7=5(箱)

列成综合算式怎样列呢?

学生试列,纠正错误。

12-35÷5

=12-7

=5(箱)

2、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葡萄?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统一认识综合算式的算法。

3、想一想,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

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又有除法,应先算除法。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信息窗3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序号: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通过尝试改变运算的顺序,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进行混合运算。

3、培养进行较复杂运算的能力、能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谈话: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愿意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吗?请看大屏幕:

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看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收集到的信息也很全面。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爸爸装的梨能装几盒?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非常好。善于提出问题的孩子才会喜欢动脑筋解决问题。这么多问题,有没有你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

生交流

1、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先要完整的把题目说出来,你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

来吗?(指名生说)。

预设:一筐苹果可以装60个,一篮苹果比一筐苹果少38个,3篮苹果多少个?

师:想一想,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然后拿出练习本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

师小结:咱们同学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看出第一种写法不对。后面三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先算60-38,这非常好。老师也很喜欢第四位同学的写法。而且这位同学的写法和我们的数学家不谋而合。像这样的算式,为了先算60-38,数学家们用了一个符号来帮忙把应当先算的一步突出起来。它就是第四位同学用的小括号。

板书:小括号()。

追问:你觉得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呢?生交流。

预设:小括号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计算这个算式时需要先算减法,所以把它加上小括号。

师:有了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遇到括号该怎么办呢?对,要先算括号里的;也就是说小括号括出的一步要最先算。

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1)

师:现在,你知道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该怎么计算了吗?

老师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6-56)×8

(82-79) ×13

130×(90-87)

(45+36) ×2

9×(260+40)

374-74×2

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出示红点问题三:你会计算下列各题吗?

84÷(8-4)

56÷(5+3)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那么,你能根据我们学习的内容来解决问题吗?

出示问题4:爸爸摘的梨能装几盒?请你先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指名板书交流。

第一关:我会算:

师:刚刚我们说了运算顺序的六道题,你能准确地计算吗?

课件出示:

(86-56)×8

(82-79)×13

130×(90-83)

(45+36)×5

9×(260+40)

374-74×2

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第二关:我会比算式有无小括号对比教学

师:这两题你会算吗?请大家在本子上计算。

(50-20)÷550-20÷5

师:我们已经知道在混合运算中,遇到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用这个知识我

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学校有6间微机室,每间有35台电脑。现在每间增加了10台电脑,现在有多少台电脑?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或什么新的问题,也可以说出来,会提问题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谁先来?

生交流,师相机强调算式中的小括号有什么作用?

计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注意什么?强调自主探究的重要性。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做分子,分母乘分母做分母,能约分先约分。分子和整数与分母约分,因倍关系的先约分。 (2)列乘法算式的原理:“1”是已知量,求“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3)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比较: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 (5)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法1:画图(基本方法)。 法2:分数除以整数: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分母不变,分子除以整数。法3:a÷b=a×1/b(b≠0) (6)列除法算式的原理:“1”是未知量,已知“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1”是多少用除法。 (7)商与被除数大小的比较:

(8)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 1、找“1”(“的”前面是“1”) 2、判断“1”是已知量,用乘法。“1”是未知量,用除法。 3、实量×对应的分率,实量÷对应的分率。(“的”后面是对应的分率) 第三单元:比 (9)比的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10)求比值的方法:前项÷后项 (11)化简比的方法: 1、依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2、化简整数比:找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因数,前项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化成最简整数比。 化简分数比:找前项和后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前项后项同时乘最小公倍数,再化简整数比。 化简小数比: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化简整数比。 (12)按比例分配:找总量,找出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甲:乙=a:b,甲是乙的a/b,乙是甲的b/a,甲是全部的a/a+b,乙是全部的b/a+b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为了打造特色课堂,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整理

青岛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分数的乘法 分数分类 分1.有单位(表示具体数量) : 数2.无单位(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谁的几分之几是谁 (单位一)×(分数)=(结果) 找单位一的捷径: 在一个问题中,如果有1个“的”是一个无单位分数,那“的”的前面就是单位一;如果有“占”或“比”,那“占”或“比”的后面就是单位一。 发现: 当一个分数乘1时,结果是它本身;乘真分数时,结果小于它本身;乘大于1的假分数时,结果大于它本身。 第二单元 分数除法 1.第二单元目标 分数除法⑴分数除法①运算意义 ②计算方法 ③分数混合运算

⑵解决问题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②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③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2.分数除法样式: ⑴分数除以整数2∕3÷5 ⑵一个数除以分数3∕4÷3/5 3.解决分数除法的方法: ⑴画图分析 ⑵算式 4.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 5.一个数越除以真分数,结果越大。 6.算分数除法时,一定要记住:路程÷时间﹦速度 7.单位“1”不知道的情况下用除法,知道时用乘法。 8.⑴分数(看) ⑵单位“1”(找) ⑶单位“1”是否知道(问) ⑷到底用乘法还是用除法(选) ⑸列式(列) 第三单元知识整理——比 比的认识 1,“:”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叫作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比的后项。

2,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按比例分配 把总数乘份数分之几,得数就是相应比的数。 例:明明体重30千克。 明明体内水分占体重的。其他物质占体重的 水分:30×=30×=24(千克) 其他物质:30×=30×=6(千克)。 六年级上册知识整理---第四单元 1、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圆有无数条直径、半径。 4、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这个比值就叫圆周率,用字母π(读pai)表示。 5、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6、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那么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d或C=2πr。 6、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就是:S =πr2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本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四年级一共一个教学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状况悬殊太大,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学好数学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成绩突出。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如计算准确性较差,尤其是缺乏灵活的计算能力,对于概念学习,缺少应有的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从解决问题来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的地方,如:不够灵活、不够深入、不够准确,缺少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些都是本学期需要侧重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分段统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识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2.能灵活运用对称或年、月、日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能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简单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 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 的43 。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 2.买30千克大米,吃了4 5 千克还剩( )千克;买30千克 大米,吃了4 5 ,吃了( )千克。 3.120的23 的4 5 是( ) 4.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 5 。 ( )是单位“1” 5. 甲的3 5 相当于乙。 把( )看作单位“1”。 6. 乙的7 8 与甲相等。 把( )看作单位“1” 7. 12的91是( )。 8. 54的2 1 是( )。 9. 3 2米的6倍是( )。 10. 15个52 吨是( )。 二、判断题。 1.5×29 表示5个29 相加。( )2. 自然数a 的倒数是 1a 。( ) 3. 1吨的 45 和4吨的 1 5 一样重。( ) 4. 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 25 米后,还剩下 3 5 米。 ( ) 5. 60的 25 相当于80的 3 10 。( ) 三、选择题。 1.5千克的3 1与3千克的5 1相比( )。 ①5千克的3 1重 ② 3千克的5 1重 ③ 一样重 2.)189 7(5 218)9 75 2(××=××这是根据( )。 ① 乘法交换律 ② 3.下面图中,( ① 4.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 ① 一个数(零除外)与它的倒数的乘积等于1。

② 已知b =14 13×a (a 是非零自然数),a 肯定比b 大。 ③ 男生人数的4 3相当于女生人数。这句话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 “1”。 5.下面等式正确的是( )。 ① 31 ×21=312 1 ② 21+43×4=43×)21+4( ③ 6=6×6 5+61】 四、能简算的要简算。 17× 916 ( 34 +58 )×32 59 × 34 +59 × 1 4 54 × 18 ×16 15 + 29 × 310 44-72×512 25843?? 232124? 15 1365139?? 11511543+? 6511765114?+?24)3143(?- 9 1)4151(?+ 52+43×32 (41-61)×12 1413×13+1413 265×10 3 ×39 347 ×28 34 ×815 ×310 五、解答题。 1.学校购进3600本儿童读物,其中181是经典名著,40 3 是科普读物。经典名著和科普读物各多少本? 2. 某工厂一月份用电4800度,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 10 1 ,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多少度?二月份实际用电多少度? 3. 爸爸今年40岁,儿子的年龄比爸爸年龄的4 1 多4岁,儿子今年 多少岁? 4. 有300个桃子,大猴子拿走31,小猴子拿走余下的4 1 。小猴子拿 走了多少个桃?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绿色生态园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连乘、连除、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用列表和摘录等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孩子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生活日常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2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到生态园观赏花卉的情境,借助问题“3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引入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材通过摆学具,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问题“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探究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参观蔬菜种植区的情境,借助问题“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和”把番茄苗移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探究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呈现了多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如;列表法、画线段图等,可操作性强,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三、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以及乘加(减)、除加(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分析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用乘法、除法或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让学生学会用列表或摘录等到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成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整理信息的方法。 五、教与学建议 1、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2、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细心填空。 1.8 7=( )(小数)=( )%。 2. 5的倒数是( ),0.4与( )互为倒数。 3. 在○里填上“〉”、“<”或“=”。 49×23○49 65×1○65÷1 83÷73○8 3 4.一桶啤酒倒出3 2,刚好倒出12千克。这桶啤酒原来重( )千克。 5.一箱葡萄重28千克,吃了4 1,还剩( )千克 。 6. 为了庆奥运,实验小学绘制了一幅百米长卷图,其中六年级绘制的占全长的 52。六年级绘制了( )米画卷。X|k |b | 1 . c|o |m 7.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这是一个( )三角形。8.6:0.2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9. 一辆汽车4小时行了全程的 53,这辆汽车每小时行45千米,全程长( )千米,行完全程需( )小时。 10.小明用圆规画了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画得圆的周长是( )厘米。 11. 希望小学六年级一班美术兴趣小组有12名学生,这12名学生的身高(厘米)是: 154 156 158 165 158 148 158 151 150 162 163 149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12. 前进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测验,结果有97名学生及格,3名学生不及格,及格率是( )。 13.在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4.盒子里有大小相同的20个红、黄两种球。要想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5 3,盒子里应放红球( )个,黄球( )个。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17分) 1、一张光盘的刻录面为环形,内圆的直径是4厘米,外圆直径是12厘米,这张光盘刻录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件羊毛衫的标签中写有“羊毛85%”表示()占()的85%。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 : 3, 乙数除以甲数的商是(), 甲数占两数和的()%. 5、圆周率表示的是()和()的倍数关系,用字母()表示。 6、在同圆里,半径是直径的(),它们都有()条。 7、六年级(1)班某天的出勤率是98%,全班共50人,这个班当天缺勤()人。 8、在○里填上>、<或=。 1×○13÷1○3 10○10÷ 9、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5,可以写出数量关系式:()×=() 10、1米的4/7是()0.75比1/4多()% 18是()的1倍()比18多15%。 二、判断题:(6分) 1、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 2、已知X×Y=1,那么X和Y互为倒数。() 3、4米增加它的1/4后,再减少1/4,结果还是4米。() 4、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5、小明家12月份用电量比11月份节约了110%。() 6、A和B为自然数,A的等于B的40%,那么A<B。() 7、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 8、5米: 10分米= 1 : 2 。() 9、新培育的玉米良种,发芽率达到120%。() 三、选择题:(6分) 1、一堆煤,运走1/4吨,还剩下()。A3/4B3/4吨C无法确定 2、把0.85、7/8、85.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第二位的是() A0.85B7/8C85.1% 3、一个圆的直径扩大2倍,那么这个圆的周长就扩大()。 A 6.28倍B2倍C4倍D2π倍 4、把5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千克B10%千克C2千克D千克 5、甲数减少了它的1/4后是75,这个数是()。 A30B45C100D125 6、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 A1/4B78.5%Cπ/4 7、母子俩的年龄差是28岁,母子的年龄比是3:1,那么儿子是() A 16岁 B 7岁 C 14岁 D 15岁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4分) 1 ()÷()=()%=():40 2.9份,每份煤重(),每份是这堆煤的()。 3.()比20米多20%,3吨比()千克少40%。 4.9 ÷()= 0.75 =():24 =()% 5.0.75: 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6.()和它的倒数的和是2。 7.走一段路,甲用了15分钟,乙用了20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9.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25% ,剩()米 10.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18.8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 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出勤率是( ) 12. 一个半圆的半径是6dm,它的周长是()dm,面积是()dm2。 二、判断。(10分) 1.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5,那么乙数比甲数多25%。 ( )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不一定比原数大。 ( ) 3. 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 3.14倍。() 4. 一个真分数乘一个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真分数。() 5. 得数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 某人栽了101棵树,全部成活,其成活率为101%。() 7.加工97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7%。 ( )

8. 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面积也相等。() 9. 如果a×23 =b×35 (a、b都不等于0),那么a B、< C、= 4. 100克糖水中含糖10克,则水与糖的比是() A、10:1 B、11:1 C、9:1 5. 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cm2。 A、28.26 B、12.56 C、50.24 6. 1000元存入银行3年,到期时取出1045元,则取出的1045元叫() A、本金 B、利息 C、本金和利息 7.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0天完成,乙队独做16天完成,甲队的工作效率比乙队快() A、37.5% B、60% C、62.5%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径一定比直径短 B、圆具有对称性 C、圆是曲线图形 9.周长相等时,()的面积最大。 A、圆 B、长方形 C、正方形 10.把30%的百分号去掉,原来的数就()。 A、扩大100倍 B、缩小100倍 C、不变 11. 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两段相比()。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青岛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部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全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2—10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精选文档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小红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5 6 ,小明的邮票是小新 的43 。如果求小新的邮票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如果求小明有多少张是把( )看作单位“1”,列式是( )。 2.买30千克大米,吃了4 5 千克还剩( )千克;买30千克 大米,吃了4 5 ,吃了( )千克。 3.120的23 的4 5 是( ) 4. 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4 5 。 ( )是单位“1” 5. 甲的3 5 相当于乙。 把( )看作单位“1”。 6. 乙的7 8 与甲相等。 把( )看作单位“1” 7. 12的91是( )。 8. 54的21 是( )。 9. 3 2米的6倍是( )。 10. 15个52吨是( )。 二、判断题。 1.5×29 表示5个29 相加。( )2. 自然数a 的倒数是 1 a 。( ) 3. 1吨的 45 和4吨的 1 5 一样重。( ) 4. 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 25 米后,还剩下 3 5 米。 ( ) 5. 60的 25 相当于80的 3 10 。( ) 三、选择题。 1.5千克的3 1与3千克的5 1相比( )。 ①5千克的3 1重 ② 3千克的5 1重 ③ 一样重 2.)189 7(5 218)9 75 2(××=××这是根据( )。 ① 乘法交换律 ② 乘法结合律 ③ 乘法分配律 3.下面图中,(

精选文档 ① ② ③ 4.下面错误的说法是( )。 ① 一个数(零除外)与它的倒数的乘积等于1。 ② 已知b =14 13×a (a 是非零自然数),a 肯定比b 大。 ③ 男生人数的4 3相当于女生人数。这句话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 “1”。 5.下面等式正确的是( )。 ① 31 ×21=312 1 ② 21+43×4=43×)21+4( ③ 6=6×6 5+61】 四、能简算的要简算。 17× 916 ( 34 +58 )×32 59 × 34 +59 × 1 4 54 × 18 ×16 15 + 29 × 310 44-72×512 25843?? 232124? 15 1365139?? 11511543+? 6511765114?+?24)3143(?- 9 1)4151(?+ 52+43×32 (41-61)×12 1413×13+1413 265×103 ×39 347 ×28 34 ×815 ×310 五、解答题。 1.学校购进3600本儿童读物,其中181是经典名著,40 3 是科普读物。经典名著和科普读物各多少本? 2. 某工厂一月份用电4800度,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 10 1 ,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用电多少度?二月份实际用电多少度?

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较简单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口算。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口算;商是两位数笔算;商中间有0除法;商末尾有0除法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问题: 1.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融为一体。 2.重视引导对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构建。 3.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4.借助教具学具,引导学生在手动操作中理解算理,从而掌握算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数学学具等 课时安排:10课时 第1课时总第()课时 课题:走进果蔬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非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非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预习提纲: 1.看一看:仔细默读课本2-3页的内容。 2.读一读:朗读课本2-3页的内容。 3.做一做:利用方格图,动手分一分你所提出的问题。 4.算一算:试着算一算你所提出的问题及自主练习的第1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同学们,烟台一年一度的国际果蔬博览会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品种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课件:国际果蔬博览会) 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情景图,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有重点地板书问题。 二、学习新知: (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同学整理一下,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全班交流。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索 (课件:国际果蔬博览会第一幅图) 1.解决红点问题“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客户?”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客户?”这个问题,你想怎样解决? (1)小组互相交流讨论算法、列出算式,交流。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96÷3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得好。 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① 96÷3=32(个) 90÷3=30 6÷3=2 30+2=32

青岛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三上数学三富饶的大海 ——三位数乘一位数 信息窗1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第1 课时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乘法,p23页和自主练习部分题目。教学目标: 1、能口算几百数乘一位数。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6×8 60×8 2×5 2×50 30×3 40×4 60×3 20个十是()个百 12个十是()百()十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P23页信息窗1中有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出示。 师:看来呀,我们三(2)班的孩子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形成算法。 (一)探究学习红点一的计算方法 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 生:算式:400×2=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鼓励自主写出答案,想一想:怎样算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汇报。后,教师小结。 (二)尝试练习,自主完成,交流订正。 P24页自主练习第1题。 (三)探究学习第二个红点 1、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312×3 2、合作计算,后探讨算法 3、小结:与两位数乘法一样,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4、尝试练习:p25页自主练习第4题。 四、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信息窗1中的其他问题。 2、p24页自主练习的第2、3题。 3、合作订正。 五、质疑反思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计算时,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或建议同学的吗?或计算时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 孩子们,同学们友好的提醒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 希望同学们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 1、口算: 13×3= 20×4= 50×6= 300×2= 210×4= 160×1= 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 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2、笔算(指名板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