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

合集下载

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

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

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大桥镇塔冲村表年农民企业家谭升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谭升平是大桥镇大冲村9组成员。

他出生于1978年,现年34岁,受过高中教育。

现任广东省东莞市中堂中顺塑料制品厂总经理。

从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到个人净资产超过6000万元的公司老板,谭升平以坚韧不拔的精神,一路拼搏、汗流浃背、高歌猛进,开创了一条辉煌的企业之路,成为当代青年农民的领军人物,不愧为青年农民致富的楷模。

一、艰难创业1998年,谭升平高考不及格,他的大学梦破灭了。

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在名单上失败了。

20岁时,他怀着创业致富的梦想,独自南下广东。

在第一段时间里,因为没有找到他想要的工作,他成了一个“失业流浪者”。

他经常露宿街头,甚至每天只能吃一包快餐面来充饥。

他没有选择放弃和逃避,而是坚持下去。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他进入一家塑料厂工作。

对于当时处于困境、有工作的谭升平来说,他有谋生的资本。

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由于谭升平勤奋、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他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的工资也从几百元迅速涨到了几千元。

但谭升平并不满意。

除了努力工作,他还利用所有时间和机会,认真研究市场上各种流行款式的塑料制品的生产技术。

一年后,他完全掌握了当时流行的塑料制品的生产技术。

2001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技术本领,被聘为厂里的技术师傅,可享受10万余元的年提成收入。

岗位的晋升和收入的改观为他之后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积累了经验和财富。

2021年,眼观时机和条件成熟,谭升平谢绝了老板的强力挽留,毅然决定创办中堂中顺塑料制品厂,走上了独自创业的道路。

建厂之后,他瞄准中高档塑料制品的广阔市场,凭借良好的市场信誉和技术,迅速拓展了业务,在几年时间内,所生产的塑料制品就远销到新疆、内蒙、湖南、四川等地。

近几年来,为使工厂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谭升平一方面广纳贤才,一方面强化工厂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他本着精工细作,追求卓越,客户满意,持续改进质量的方针,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没有职业理想的人也能成功的例子

没有职业理想的人也能成功的例子

没有职业理想的人也能成功的例子以没有职业理想的人也能成功的例子为题,列举一下:1. 马云:马云是中国著名企业家,曾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在年轻时,马云并没有清晰的职业理想,他曾申请过30多个工作岗位,但都遭到拒绝。

然而,他没有放弃,继续寻找机会。

最终,他创办了阿里巴巴,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巨头。

2. 刘强东:刘强东是中国京东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

在大学期间,他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甚至考研也是因为没有找到工作才选择的。

然而,在一次实习中,他发现了电子商务的潜力,并决定创办自己的电商平台。

如今,京东已成为中国领先的电商企业之一。

3.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主席。

在年轻时,毛泽东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曾经做过教师、图书馆馆长等工作。

然而,他通过自学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最终带领中国实现了革命胜利。

4. 李嘉诚:李嘉诚是香港著名商业巨头,长江实业集团的创始人。

在年轻时,李嘉诚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曾经做过餐馆服务员等工作。

然而,他通过勤奋努力和敏锐的商业眼光,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5. 乔布斯: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现代科技业的传奇人物。

在年轻时,乔布斯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曾经辍学,走过许多岗位。

然而,他通过对技术和设计的热爱,最终创办了苹果公司,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

6. 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世界首富。

在年轻时,盖茨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曾经放弃了大学学业。

然而,他通过对计算机的热爱和努力学习,最终成功创办了微软公司。

7. 杰夫·贝佐斯:杰夫·贝佐斯是亚马逊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在年轻时,贝佐斯并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曾经从事过金融行业工作。

然而,他通过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洞察力,成功创建了亚马逊,将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

8. 珍妮-杰克逊:珍妮-杰克逊是美国著名歌手、舞者和演员。

超越自我挑战市场--农民经纪人先进事迹

超越自我挑战市场--农民经纪人先进事迹

超越自我挑战市场--农民经纪人先进事迹好几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具有远大理想,出以坚定的信心,施以努力的奋斗,才有超人的成就。

这句话,对临泉县吕寨镇大成蔬菜交易市场创始人朱朱大成来说,是最恰当不过了。

他以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使大成蔬菜交易市场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脱颖而出,勇立潮头,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誉。

孙大成,现年35岁,大专文化,农民企业家,县劳动模范,县六、七届政协委员。

XX年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市十佳农民经纪人。

孙大成给人的印象是平易、儒雅、豁达、丝毫没有农民经纪人失地农民的架子。

憨厚、耿直,犹如秋天的一株高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汉子,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些明智,一分刚毅,一片赤诚。

他常说的一句话:“人要讲奉献,不能光想着自己”。

自己就是这条信念,并使他成为农民增收的“助力器”,成为“天下第一椒”远嫁他乡的“红娘”。

XX年以来,年均销售农副产品18万吨,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农民年均收入700多元。

2021年,孙大成带着水里刨金的渴望,带着众乡亲发家致富假白的期望,先后数次自费开赴北上,寻求土里刨金的路子,当他历经磨难后,才发现反季节蔬菜是农民脱贫的方向,于是他带领父老健康发展致力延秋辣椒的发展,不论白天黑夜,风里雨里都滚爬在大棚里。

起初,由于小大小闹,生产的延秋辣椒产不仅货俏而价扬,亩均纯收入6000元,到2021年,由于大面积终止,使延秋辣椒卖难问题充分显露起来出来,面对一袋袋堆积如山的香菇延秋花生,孙光华起初不只所措,当辣椒成堆倒掉仍掉时,心如刀绞的孙大成从中悟出了深刻的道理:光调整结构远不能让农民兄弟奔小康,只有解决卖难环境问题,才能构建乡亲的小康梦。

于是他第三度到武汉,天津等档口考察,创办蔬果交易市场。

让在小康路上毫无后顾之忧地奋力飞奔。

2021年底,孙大成拿出仅有的4万多元积蓄,又以房地产作抵押贷款30万元,创办了孙大成蔬菜期货交易所,并以月工资1000元的高薪聘请11名能说会道,有经济头脑的、有资本市场经验的农民奔赴武汉、天津、长春、西安、兰州、等大中城市农贸市场为当地农民找来婆家,功夫不负有心人,交易市场成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本的积累如山的400余吨延秋辣椒销售一空,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农民增收。

一片冰心在“五叶”——记一心为农民着想的科技企业家王学品

一片冰心在“五叶”——记一心为农民着想的科技企业家王学品

科 技 是第 一 生 产 力
,

王 学 品深 谙这 一 道
,
C 的简 陋 厂 房里 绘 出 了图




他 把 依 靠科 技 进 步

面向农村 市场

处处

他从 大 专 院 校
, ,
研 究 所 的 汽 车制造 厂 请 来
,
,
为 农民着想定为 适应

立 厂之 本

,

适用
,

能 人 贤士
3
攻 克 了技术 上的 一道道难 关
,

产 品 围绕 市 场
,
发 展 围 绕科技

,
王 学 品 的大 胆 采 用 高
,
实现
高 起 点 定 位的方 针
果 断 决策

,
既 保证 了 产 品 质量
。 ,
同 时 也 解决 了 环
转 产 为 农业
,
境污 染问 题

农村 农 民 服务 的 农 用 车
在气温高达摄氏 4 0 纸

没有 图纸
他率职 工
,

司机
.
4 个 品 种 的农 用 运 输 车 9 6 年又研制 个 量级 2
们 随 车带件 棉大 衣 和 一 些 干 粮 饿 了 啃 几 口 漠 渴 了喝几

凉开 水
累 了就 蜷 缩 在 驾 驶 室 打 个
H F C 2 3 1 0一 1 型 车

五 叶牌 H FC
,
1 3 OS 一 2
,
型车 和

,
终 于 提 前完 成路试

赵亚夫:写在大地上的论文最美丽

赵亚夫:写在大地上的论文最美丽

现年78岁的赵亚夫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带领数十万老区农民实现了“小康梦”,被誉为“一生惠农兴农的大地活雷锋”。

他曾先后荣获“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958年,赵亚夫的志愿是要让农民吃得饱;1984年,赵亚夫的目标是要让农民有盼头;现在,赵亚夫的成果是已让群众过得好。

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带领丘陵山区农民走出一条“以农富农”的幸福路,他写在大地上的论文是如此最美丽。

人生有目标,奋斗无止境。

执著的精神追求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障,袁隆平、李保国、赵亚夫等中国农业届的科学家,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干好一件事,就是让近十四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是让中国几亿农民走上了以农富农的致富路,在继承与创新中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目标,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研究方向,始终以增产量、提质量为己任,他们把对党和人民的爱深深播撒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用一生的奋斗和努力,践行了中国为什么行,他们的崇高精神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心为群众,实干最光荣。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以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广大共产党员坚持初心不改,牢记使命宗旨,以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富农兴农的重要抓手,把驻村扶贫脱困当作是重大历史责任,把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共同富道路作为奋斗目标,他们用自己的实心、实情、实干,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不惧苦与累,硕果铸丰碑。

有目标的牵引才会有行动的动力,东一榔头西一锤子,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怎么也干不出好成绩。

我们的科学家们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一个领域的研究,一次次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一次次的突破铺就了成功的基石,他们视苦累为等闲,把困难当挑战,在科研领域零基础的情况下,最终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中国造也实现了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到中国标准新跨越。

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

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

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大桥镇塔冲村表年农民企业家谭升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谭升平是大桥镇塔冲村9组人,1978年出生,现年34岁,高中文化,现为广东省东莞市中堂中顺塑料制品厂总经理。

从一人普通的打工仔到拥有个人净资产6000多万元的公司老总,谭升平凭着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一路艰辛,一路血汗,一路凯歌,闯出了一条闪光的企业路,成为了当代青年农民的佼佼者,无愧于青年农民企业致富的楷模。

一、艰难创业1998年,谭升平高考落榜,大学梦破灭。

他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落榜不落志,20岁的他怀揣创业致富的梦想只身南下广东闯荡。

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没有如愿找到工作,他成为了一名“无业游民”,经常露宿街头,甚至每天只能吃一包快餐面赖以充饥,身陷困境的他,没有选择放弃和逃离,选择坚持和坚守。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进入了一家塑料厂打工。

对当时身处逆境的谭升平来说,有了一份工作就有了维持生计的资本,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由于谭升平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的工资也迅速由几百元上涨到几千元。

但谭升平并未满足,而是在勤恳做事之余,利用一切时间,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各类市场流行款式塑料制品的制作技术,一年之后,他便全面掌握了当时畅销的塑料品制作技术。

2001年,他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和过硬的技术本领,被聘为厂里的技术师傅,可享受10万余元的年提成收入。

岗位的晋升和收入的改观为他之后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积累了经验和财富。

2005年,眼观时机和条件成熟,谭升平谢绝了老板的强力挽留,毅然决定创办中堂中顺塑料制品厂,走上了独自创业的道路。

建厂之后,他瞄准中高档塑料制品的广阔市场,凭借良好的市场信誉和技术,迅速拓展了业务,在几年时间内,所生产的塑料制品就远销到新疆、内蒙、湖南、四川等地。

近几年来,为使工厂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谭升平一方面广纳贤才,一方面强化工厂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他本着精工细作,追求卓越,客户满意,持续改进质量的方针,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人生追求无止境

人生追求无止境

材料二:矿石装火车装多了,工 人要费不少劲扒去多的;装少了,货 主不干。为了早日掌握这项技术,每 次作业完毕,别人歇着了,许振超还 留在车上,练习停钩、稳钩。四五个 月后,他开的门机钢丝绳走起来也一 条线了,一钩矿石吊起,稳稳落下, 不多不少,正好装满一车皮。这手 “一钩准”的绝活,很快就被大家传 开了。
“我的未来不是梦”
结合自己的实际, 畅所欲言话成才。
成才的关键是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
成才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 实现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
做一做:
1、大家共同写出班级的成1)马克思讲这则寓言故事,要告诉 他的女儿什么道理?给你什么样的启 示? (2)说说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自己 对未来的打算。
五一劳动者表彰大会 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分组讨论交流:
看了这些资料后,我们
对人才有什么新的认识?
归纳结论: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 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学习目标:
1、确立正确人才观念;
2、使自己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3、实现人生意义。
教学重点:
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念;
使自己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教学难点:
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 义。
美文欣赏
大海是小溪的追求,彼岸是航海的追求,阳光是小树 的追求,快乐美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正是有了追求,才有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机,泉水叮咚 奔向大海,雄鹰展翅搏击长空,百舸争流万里航行。正是 有了追求,才使我们的人生异彩纷呈。 生活如波涛起伏的大海,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 要有了追求,就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不为琐碎的小事烦 躁不安,不为眼前的利害患得患失,也不为一时的成败狂 喜大悲,追求会使你目视前方、心地坦然、步履坚韧。 追求是牵引成功的线索,只要不懈地追求,即使曾被 搁浅的小舟,也会随百舸抵达成功的彼岸,即使曾经落伍 的孤雁,也会赶上伙伴,飞上万里云天。 你想获得快乐、充足、富足、美丽、潇洒的人生吗? 那么你唯有追求。追求便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凉城县世纪粮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全喜个人简介

凉城县世纪粮行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全喜个人简介

李全喜个人简介内蒙古凉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他以贺龙故居和草原天池、草原温泉而著称。

在这风景这边独好的蓝色高原岱海湖畔,有一位德高望重、有口皆碑、被当地老百姓褒奖为“中国田也”的传奇人物。

他就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工商联副主席、世纪粮行进出口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田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岱海镇杂粮营销协会会长、全市“十大”杰出青年、青年创业示范带头人的农民优秀企业家李全喜。

李全喜,是地地道道的背靠黄土面朝天的庄户人,他致富靠勤劳、成功贵坚持,是他从“田也”里走出的新农民。

李全喜,是个貌出众、语不惊人的极为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是他靠出众的智商、过人胆识、执著追求,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李全喜,不是生下来就是一个企业家,而是他在农村最苦最累的环境中,穷则思变,迎难而进,勇立潮头,超越自我,探索出一条发家致富路。

奏响了一路创业、一路拼搏、一路艰辛、一路赞歌的人生新篇章。

穷则思变谋出路艰苦创业不言败“年小志大,穷则思变”。

1970年,李全喜出生在凉城县西厢六队的一个贫困农家,家里兄妹三人,他排行老大。

幼年的他亲眼目睹了家乡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和少吃没穿的那段苦日子,小小年纪的李全喜过早地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激励了他发奋努力奔出这贫瘠山沟的决心和勇气。

他从小就十分懂事,又聪明手巧,学习又刻苦,小学时在班里的学习一直名列前茅。

可是,因李全喜家里人口多,缺乏劳动力,全家五口人就靠父母耕田养家糊口,他看到父母起早贪黑种地也难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为了弟弟、妹妹读书,作为兄妹中排行老大的他,只好放弃读书,替父母挑起了家庭担子,为他们分忧解愁;家境所迫,15岁的李全喜初中未毕业,就选择了进城拜师学木工,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为家里挣点钱。

凭着自己头脑灵活,刻苦从师学艺,学木工的几年里,由于年小力薄,机制木工活是个重体力劳动,拉锯破料、用袍子推木头,常常是汗水湿透了衣服,两手全打起了泡,一天下来累的成稀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
民企业家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位执著追求的青年农民企业家——大桥镇塔冲村表年农民企业家谭升平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谭升平是大桥镇塔冲村9组人,1978年出生,现年34岁,高中文化,现为广东省东莞市中堂中顺塑料制品厂总经理。

从一人普通的打工仔到拥有个人净资产6000多万元的公司老总,谭升平凭着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一路艰辛,一路血汗,一路凯歌,闯出了一条闪光的企业路,成为了当代青年农民的佼佼者,无愧于青年农民企业致富的楷模。

一、艰难创业
1998年,谭升平高考落榜,大学梦破灭。

他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落榜不落志,20岁的他怀揣创业致富的梦想只身南下广东闯荡。

在起初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没有如愿找到工作,他成为了一名“无业游民”,经常露宿街头,甚至每天只能吃一包快餐面赖以充饥,身陷困境的他,没有选择放弃和逃离,选择坚持和坚守。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进入了一家塑料厂打工。

对当时身处逆境的谭升平来说,有了一份工作就有了维持生计的资本,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由于谭升平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很快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的工资也迅速由几百元上涨到几千元。

但谭升平并未满足,而是在勤恳做事之余,利用一切时间,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各类市场流行款式塑料制品的制作技术,一
年之后,他便全面掌握了当时畅销的塑料品制作技术。

2001年,他凭着出色的工作业绩和过硬的技术本领,被聘为厂里的技术师傅,可享受10万余元的年提成收入。

岗位的晋升和收入的改观为他之后实现创业致富的梦想积累了经验和财富。

2005年,眼观时机和条件成熟,谭升平谢绝了老板的强力挽留,毅然决定创办中堂中顺塑料制品厂,走上了独自创业的道路。

建厂之后,他瞄准中高档塑料制品的广阔市场,凭借良好的市场信誉和技术,迅速拓展了业务,在几年时间内,所生产的塑料制品就远销到新疆、内蒙、湖南、四川等地。

近几年来,为使工厂朝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谭升平一方面广纳贤才,一方面强化工厂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他本着精工细作,追求卓越,客户满意,持续改进质量的方针,推进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目前,工厂拥有员工2380人,5条生产线,产品380余种,年销售收入亿元,年创利税2000多万元,年收入1300余万元。

谭升平通过不断追求,终于在东莞开创了一片广阔天地,成就了创业致富的梦想。

二、情系乡邻
谭升平富了,可他没有忘记乡亲们同,没有忘记这一方生他养他的故土。

对谭升平来说,每次回家探亲是他心里最不安的时候。

看着父老乡亲们还苦苦守着一亩三分田,过着并不宽裕的生活,他心里不是滋味。

因为他也是农民出身,家里曾经也是那么贫穷。

纯朴的乡情深深地触动着谭升平的心,他总是想,我一个人富裕算不了什么,
只有带领乡亲们致富,那活着才有意义。

谭升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铁了心要带领乡亲们奔向致富路。

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企业,接纳和安排了280多名本地贫困群众就业,让他们到自己的公司打工挣钱。

对于家乡来工厂打工的乡亲们,谭升平一方面关心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关注他们的成长,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致富能人,本地的老百姓都翘起大拇指说:“谭总致富不忘乡亲,富了不忘本,真是个大好人啊!”对所有员工他都真心相待,真情相助,坚持每月发清工资,从不拖欠和克扣。

谭升平这一举动,既为自己赢得了员工们的充分信任,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极大地调动了员工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加了企业发展的凝聚力。

他之所以能够在风云莫测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企业,正是源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是他成功的秘诀所在。

如今的谭升平不仅享誉当地,更为本地群众所称赞。

这背后,蕴含了谭升平一颗赤子之心,一片家乡之情。

三、造福桑梓
谭升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企业家。

他致富思源、富不忘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总是尽力为家乡脱贫致富奔小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人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忘本,要为社会、为家乡的发展多作贡献。

”这是谭升平的一番朴实的话语,也是他成长道路上始终不渝的宗旨。

多年来,他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
召,尽自己所能,为大桥镇的经济发展出力献策,真情反哺社会。

一直来,他经常为家乡慷慨解囊捐款修桥筑路,致力家乡建设和扶贫捐款等,如捐资修建了胡套、塔冲等村道和水利设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行路难、用水难等问题。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乡情,在外打拼多年,如今富裕起来的谭升平,时刻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时刻关注家乡的建设与发展,2010年家乡水泥路硬化,他捐款20万元,每年对贫困户捐助5万元,此外,他多年还坚持对家乡敬老院的老人嘘寒问暖、送医送药。

他真情为民的义举赢得了家乡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赞扬和肯定。

家乡的所有公益事业建设,他都慷慨资助,“富而有仁”是谭升平的美德,他的事迹有家乡广为传颂。

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民营企业家,谭升平并没有沉浸在过去的功劳、荣誉和已取得的业绩当中,而是以清醒的头脑,更加成熟的社会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不断争取把企业做强做大,谈到对未来的展望,谭升平语出惊人:引领中国塑料制品市场、挑战亚洲市场、走出世界。

他的人格魅力和创新精神为民营企业树立了一面旗帜,他决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心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