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印刷中常见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水性油墨脱色现象怎么解决

水性油墨脱色现象怎么解决
1、遇到水性油墨脱色问题,首先要考虑墨在基材上是否有很好的附着力,墨本身没有附着力即使加光油也没用。
一般是用胶带对附着力进行检测,按照标准可以用3M-600胶带测试,不那么严格也可以用普通胶带。
如果胶带粘100%脱落,则基本可以判定为没有附着力。
2、印纸的水性油墨和印塑膜的水性油墨是不同的,其选用的树脂种类不同,所以要考虑你是不是拿印纸的油墨印塑膜了,如果是这样附着力肯定很差,自然也不可能通过耐磨测试。
3、如果附着力没问题,既然已经上了光油,那么整个墨层的耐磨能力就几乎完全依靠光油的抗磨擦能力了。
首先还是要确认光油在墨层上是否有足够好的附着力,如果光油在墨层上没有附着力,自然也起不到保护的作用。
一般油墨中如果含有较多蜡或悬浮型耐磨助剂的话会极大地影响光油在其上面的流平性和附着力,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削减油墨中的耐磨助剂含量(或完全去掉),使光油能在墨层上牢固附着并充分铺展流平,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事实上只要光油中含有足够的耐磨助剂即可。
第 1 页共1 页。
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印刷油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印刷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印刷油墨故障及其解决方法:1.墨色过浅或过深-墨色过浅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过高,可以适当调节油墨粘度或稀释剂的使用量。
-墨色过深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过低,可以适当添加增稠剂或粉料来增加油墨粘度。
2.墨色不均匀或出现条纹-墨色不均匀可能是由于油墨混合不均匀,可以通过充分搅拌或调节油墨的流动性来解决问题。
-出现条纹可能是由于印版的压力不均匀,可以调整印版的压力或更换不平的印版。
3.墨层过厚或过薄-墨层过厚可能是由于油墨流动性太好,可以调节油墨的粘度或通过增加印刷速度来减少墨量。
-墨层过薄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太高,可以添加稀释剂或减少印刷速度来增加墨量。
4.墨团飞溅或印刷品出现印痕-墨团飞溅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流动性太好,可以通过降低印刷速度或调整油墨的流动性来避免问题。
-印刷品出现印痕可能是由于印版表面不平整,可以更换印版或进行更细致的印版调整。
5.油墨干燥速度过慢或过快-油墨干燥速度过慢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成膜性不足,可以添加干燥剂或改用干燥性能更好的油墨。
-油墨干燥速度过快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流动性太差,可以添加稀释剂或调整油墨的流动性。
6.油墨颜色变化或褪色-油墨颜色变化可能是由于油墨成分的不稳定,可以更换质量更好的油墨。
-油墨褪色可能是由于不适宜的存放环境,可以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
总结起来,解决印刷油墨常见故障的关键在于了解问题的根源,并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来解决。
同时,定期对印刷设备和材料进行维护和检查,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产量。
水墨印刷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水墨印刷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一、承印物粘结、蹭脏故障原因:1.水墨不干;2.复卷张力太大;3.存放印刷品的室温太高排除办法:1.提高干燥温度;3.降低复卷张力;4.印刷成品放在凉爽处二、糊版、堵版故障原因:1.印版太浅;2.印刷压力太大;3.供墨量太多;4.水墨粘度太高;5.水墨干燥速度过快;排除办法:1.加深印版;2.调整印刷压力;3.降低供墨量;4.降低水墨的粘度;5.降低干燥温度三、叠色不良故障原因:1.多色套印中印后面的颜色时,前一色未干;2.后印的颜色使前一色发生剥离现象;3.后印的色叠印不上排除办法:1.提高第一色干燥速度;2.降低后印色墨的粘度或降低印刷压力;3.降低后一色的粘度或提高其附着力四、印刷针孔故障原因:1.水墨在墨辊上干得太快,传墨不匀;排除办法:1.减慢水墨的干燥速度;五、颜色太浅故障原因:1.水墨的粘度太低;2.网纹辊网线太细;3网纹辊磨损或未清洗干净;4.上墨量太小排除办法:1.提高水墨的粘度;2.调换粗网线的网纹辊;3.换用新的网纹辊或对网纹辊进行彻底清洗;4.降低传墨辊或刮墨刀的压力或适当增加版滚筒压力(凹版),加快印刷速度(柔版)。
六、颜色太深故障原因:1.水墨的粘度太高;2.网纹辊太粗;3.水墨色饱和度太高;4.上墨量太大排除办法:1.加稀释剂降低粘度;2.换细网纹辊;3.加撤淡剂降低颜色深度4.提高传墨辊或刮墨刀的压力或适当降低版滚筒压力(凹版)七、印刷品有斑点故障原因:1.塑料薄膜厚薄不均匀;2.水墨太稀薄;3.水墨的粘性大;4.印版涂墨不匀排除办法:1.调换厚薄均匀的薄膜;2.加新配的水墨;3.增加水墨的粘性;4.从水墨和供墨检查传墨不匀的原因八、墨色不匀故障原因:1.印版不平整;2.承印物厚度不均匀;3.传墨不匀,如网纹辊磨损;4.网纹辊网线数太低排除办法:1.印版背后研磨,或贴胶纸校正;2.调换厚薄均匀的的承印物;3.更换网纹辊九、线条边缘发毛故障原因:1.水墨干燥速度太快;2.压力不匀,压力调节不当;3.环境灰尘的影响排除办法:1.降低水墨的干燥速度;2.调整印版与网纹辊之间的压力;3.减少环境灰尘十、套印不准故障原因:1.收、放料张力不均匀;2.薄膜有荷叶边;3.薄膜接头不平;4.前一色压力太大,使图象变形排除办法:1.调节收、放料张力;2.调整张力、更换薄膜;3.重新接头;4.调节印刷压力十一、印刷牢度差故障原因:1.塑料薄膜电晕处理不足;2..塑料薄膜印刷适性极差;3.墨的粘附力不够排除办法:1.塑料薄膜重新处理,要求表面张力处理到40达因以上;2.更换塑料薄膜;3.向本公司提出改进要求十二、颜色不稳定故障原因:1.粘度或PH值有变化;2.操作过程有误;3.配墨过程有误排除办法:1.检查粘度和PH值与上次印刷时有所变化;2.检查操作程序3.向本公司反应质量事故十三、起泡故障原因:1.印刷速度太快;2.加入过多稀释剂或硬度高的自来水排除办法:1.2.加入消泡剂十四、干燥速度太快故障原因:1.印刷速度太慢;2.敞开放置时间过久;3.墨干燥速度过快;4.干燥温度太高排除办法:1.提高印刷速度;2.添加稀释剂;3.加入慢干剂调节;4.降低干燥温度,甚至不需要干燥系统十五、干燥速度太慢故障原因:1.印刷速度太快;2.墨干燥速度太慢;3.干燥温度低排除办法:1.降低印刷速度;2.添加慢干剂;3.提高干燥温度。
水性光油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水性光油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水性光油的特点:水性光油又称水分散性上光涂料,其最大特点是上光品无气味、无毒性、无溶剂挥发、无环境污染、无危险等级,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生产环境,有利于操作工人的劳动保护。
水性光油对商品无味觉和气味影响,是国际上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环保型上光油。
广泛适用于食品、烟类、扑克牌、药品、儿童玩具等特殊商品在内的各类商品的印刷包装。
可用水稀释和用水清洗设备。
上光后表面成膜快、滑爽度高、耐磨性强、不泛黄、上光膜弹性好、光泽高,同时还具有防潮、防水、防油等特点,品性能远远超过油溶性上光油。
发达国家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开始禁用油溶性上光油,我国目前水性光油的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各种不同功能的水性光油的不断涌现,水性上光油将成为市场主流。
如何选择正确的水性光油:目前市面上水性光油的品种越来越多,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价格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
选择产品时,比价格更要比质量,尽管上光油在印刷成本中所占比例有限,但由于上光是印刷的最后一道工序,如果上光油层质量出现问题,由此带来的损失就太大了。
所以必须以性能价格比最优的水性上光油为首选。
在实际选择时必须注意:1、查。
查看产品包装是否标准,商标、说明书是否齐全。
2、闻。
打开包装桶盖,闻一闻产品的味道。
但闻味道要有科学性,许多人在开盖瞬间闻味,并以此判断产品味道的大小,其实这并不正确。
国内外水性光油绝大多数是氨溶性树脂,通过氨来调整光油的PH值。
氨是挥发性物质,在密闭的包装桶中,与光油中的水、乙醇及其它一些挥发性物质形成混合物而达到饱和蒸气压状态。
混合物气体中的氨含量大小,人体嗅觉无法分辩,(一般在人体嗅觉阈值2-3级0.6-5mg/L),这些物质含量较少,对人体不会形成伤害。
由于光油配方不同,混合物中可能还含有乙醇、异丙醇、低沸点醇醚等,含量不同,表现出的气味就有差别。
比较科学的鉴别方法是开盖后过一会、或者将光油倒出来闻,这样才能反映光油的真实气味。
水性油墨应用注意事项

应用烟包凹印水性油墨,现将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1.制版要求印版宜采用电子雕刻凹版或激光雕刻凹版,网穴深度宜在15~25μm之间。
2.溶剂的选择与油墨黏度的控制优先选择纯净水(或蒸馏水)作为主要溶剂。
如果选择自来水作为主要溶剂,需要对自来水进行硬度检测。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可以在溶剂配比时少量加入乙醇、异丙醇等溶剂,但比例过高会降低树脂的再溶解性,出现堵版等印刷故障。
通过加入水等溶剂将油墨黏度控制在15~25s(涂3杯),具体黏度应根据印刷速度、印版网穴深度、印品色相等工艺条件来确定。
正式印刷前根据印版网穴深度调整好油墨黏度之后,在印刷过程中尽量不要往油墨中加水,只要添加新墨即可,以保证印品前后色相及色浓度一致。
3.合理使用各种助剂,提高水性油墨印刷适性①消泡剂:用于消除水性油墨中的泡沫,用量一般为1%~2%。
一般来说,当水性油墨的黏度过高、pH值过低,或印刷速度较快,以及加入的主要溶剂水的硬度较高时,容易产生气泡,气泡过多会导致印品漏白、溅墨、墨色不均等印刷弊病。
②稳定剂:又叫pH值稳定剂,主要成分是有机胺类物质。
稳定剂主要用于调节和控制水性油墨的pH值,使其稳定在8.0~9.5,此时水性油墨的印刷适性良好。
当水性油墨pH值高于9.5时,即碱性太强,水性油墨的黏度会降低,干燥速度会变慢,耐水性会变差;当水性油墨pH值低于8.0时,即碱性太弱,水性油墨的黏度会升高,油墨易干燥并堆积在印版上,引起版面蹭脏、堵版,还会产生泡沫,且耐水性也会随之降低。
一般来说,在印刷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应加入适量的稳定剂,以稳定水性油墨的pH值,同时还可调节水性油墨的黏度,并对油墨进行稀释。
③稀释剂:主要用于降低水性油墨的黏度,用量应控制在3%以内,以防水性油墨的色相变浅,同时可保持水性油墨的pH值不变。
稀释剂应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以防水性油墨黏度过低。
④慢干剂:慢干剂可抑制和减缓水性油墨的干燥速度,防止水性油墨在印版网穴内干固,减少堵版和糊版等印刷故障的发生几率。
油墨在印刷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色力才能满足要求。由于印刷速度越来 越快,油墨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和干 燥性以及良好的抗水性,所以对油墨中 颜料的耐水性是要求很高的。因此,颜 料溶于水,会产生浮脏。 二、油墨和水的关系 胶印印刷是利用油和水的平衡来达 到印刷的目的,除油墨外,水也是印刷过 程不可或缺的材料。版面水份的大小对
产品的质量有直接影响。改变墨斗下墨 量或者增减版面水份都可以改变印迹墨 色的深浅。当然不可能单纯依靠减少水分 来加深墨色,因水分过少会使版面空白 部分起脏;相反水分过大,如单从加大墨 量来解决,则一连串的麻烦都会出现。 墨量改变的同时要注意水量的变化, 同时还要经常保持正确地判别水、墨量 之间的关系,防止发生“墨大水大”这 种
多的自由电子,所以有利于亲水基础的 形成。因此在墨辊脱墨时,几乎都是首 先从铁串墨辊开始,特别是下串铁墨辊 与印版间的距离最近,脱墨现象出现最 早。甚至多数情况下,只有铁墨辊产生 脱墨。 当橡胶或塑料墨辊表面有干结的油 墨层时,使其表面失去亲油的吸附性质, 这才可能出现脱墨现象。发现墨辊脱墨,
应该及时处理纠正,否则将会造成墨色 深淡前后不能一致,严重时使版面图纹 得不到正常的墨量供应,因图纹基础裸 露而致图纹溃损,影响印版耐印率和产 品质量。 防止墨辊脱墨的方法是改变墨辊的 材料和严格控制油墨的乳化值,减少油 墨的乳化。工艺操作上一般采用减少版 面供水量,降低润版液的酸性及树胶的
油墨的粘度与乳化程度成反比关系, 即随着粘度的增大,乳化程度减小,反 之亦然。而油墨的流动度与乳化程度成 正比关系,即流动度增大,乳化程度加 重。 (3)冲淡剂和催干剂的影响 常用的冲淡剂有白墨、白油、维利 油等。其中维利油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铝, 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与水有一定程度
的离解,吸湿性较强。白油的组成由碳 酸镁、硬酯酸、调墨油和水混合而成乳 状液。这种实质上由乳化剂所制备的冲 淡剂当然会促进乳化。所以油墨中如加 入相当数量的该类物质,就很易乳化。 例如深红墨印刷时乳化值较小,但加入 上述的冲淡剂而配制的淡红墨,印刷时 脱墨现象就较严重。 作为催干剂的金属皂类是一种强力
油墨印刷故障及处理方法!

油墨印刷故障及处理方法油墨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式,它一般用于快速生产大量相同的印刷品。
在油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这些故障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印刷质量并造成浪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墨印刷故障及处理方法。
油墨不均匀当油墨在印刷品上显示不均匀时,可能是由于油墨不同稠度或流量不一致所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1.检查油墨的状态:如果油墨已经干了或者过期了,就需要更换油墨。
如果油墨太稠,可以添加一些稀释剂或更换更薄的油墨。
2.调整油墨供应:检查油墨供应系统以确定是否有过多或过少的油墨流入印刷机。
如果有过多的油墨,则需要清除过剩的油墨;如果有过少的油墨,则需要增加油墨供应。
笔较背的问题笔较背的问题通常会在印刷的边缘或空白区域出现。
这可能是由于滚筒或刮刀不正确引起的。
以下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1.调整刮刀的位置。
刮刀的位置应该要正确调整,使得油墨均匀分布,不至于过多或过少流入。
2.更换刮刀。
如果刮刀已经老化或磨损,就需要更换一个新的。
油墨流线痕迹油墨流线痕迹通常出现在印刷品的表面上。
这可能是由于滚筒表面有根痕划过或者表面不光滑所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1.更换滚筒。
如果滚筒表面已经磨损严重或有根痕划过,就需要更换滚筒。
2.调整滚筒的位置。
滚筒的位置不正确也可能造成油墨流线痕迹。
应该调整滚筒的位置,使它们与压印材料的角度正确匹配。
印版烧损印版烧损是指印版表面出现氧化和劣化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热量不均匀,刮刀太紧,或者其他因素所引起的。
解决方法包括:1.调整压力。
如果刮刀太紧,就需要调整刮刀的位置或增加印刷机的压力。
2.冷气烘干。
如果可能,可以通过冷气烘干的方式来防止印版烧损。
油墨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方式,但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及时对这些故障进行处理,可以提高印刷质量,节省时间和资源。
根据故障的类型,可以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因此,任何一个印刷从业人员都应该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以便在遇到故障时彻底解决问题。
印刷行业中的问题解析与整改计划

印刷行业中的问题解析与整改计划一、印刷行业存在的问题印刷行业是一门重要的制造业,其涉及到出版物、包装和广告等多个领域。
然而,当前印刷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技术滞后、人才短缺和市场竞争激烈等。
为了促进印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整改计划。
1. 环境污染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和溶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特别是传统的平板印刷技术,其涉及大量油墨和溶剂的使用,容易产生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
这些VOCs不仅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还可能对水源和土壤产生潜在风险。
2. 技术滞后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传统印刷企业迅速适应新技术变革并实施自动化生产系统。
然而,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仍存在技术滞后的现象。
由于缺乏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他们无法满足客户对个性化、高质量的印刷品的需求。
3. 人才短缺印刷行业需要拥有一支具备专业技能的工作队伍。
然而,由于相关领域人才培养不足,导致了印刷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
很多年轻人选择其他行业就业,而传统印刷技术的学习成本较高,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给不足的局面。
4. 市场竞争激烈印刷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之间在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
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一些新兴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灵活经营模式迅速崛起,在市场份额上与传统企业形成竞争。
二、整改计划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促进印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我们制定的整改计划:1. 环境友好型生产引导印刷企业转型为环境友好型生产。
鼓励使用水性油墨和环保材料,并积极推行废水处理技术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
同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印刷企业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 技术创新与转型鼓励印刷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流程的改进。
通过引进数字化印刷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系统,提高印刷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并提供培训机会以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
3. 人才培养和引智加大对印刷行业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性油墨印刷中常见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水性油墨的印刷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下面几个:
1)排制印刷版位置不准,造成印版的重新调整
原因分析:由于套色和局部印版位置标注不明确,排版时误差较大,在实际生产中印刷位置明显产生偏差。
现在的印刷设备基本是滚筒式印刷,而排版是在平面上,必然会产生纵向位置误差,又由于印刷压力的大小还产生缩率问题。
采取措施:首先在制作1:1墨图时,应按正常百分比的缩率绘制。
排版时严格按墨图位置调整印刷版。
在套色精度要求很高时,应使用“十字线”排版法,印版与墨图的十字线对正,必要时可用放大镜检查偏差。
2)水性油墨印刷重影和漏白问题
原因分析:这两个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
印刷图案或文字周围出现重影,是因为网纹辊与印版的压力过大引起的;印字前部边缘出现重影,则是因为印刷滚筒与压印辊之间的压力过大引起。
大面积印刷透底、漏白又是由于印刷辊与压印辊压力不够所产生。
这两个问题是相反的压力所造成。
采取措施:印刷重影问题应当调整网纹辊和版辊之间的间隙和压力,俗称上压力。
重影是因为上压力过大,网纹辊挤压印刷版变形产生,所以要增加两辊的间隙相应减少压力。
印刷漏白问题则应调整版辊与压印辊之间的间隙和压力,俗称下压力。
由于版辊和压印辊间隙过大,遇大面积印刷产生不实,这就需要加大下压力。
另外印刷版不平整、版衬、印版硬度等质量都会影响上述问题的产生,应进行局部调整。
3)开槽刀和纵压线尺寸不准,产生水性油墨印刷位置不准确
原因分析:由于开槽、压线未按工艺图纸要求的尺寸调整,造成纸板长度或宽度制造尺寸偏离,最终影响印刷位置不准。
采取措施:首先应按图纸的制造尺寸调整开槽或压线尺寸,要求位置准确,然后根据准确的尺寸位置重新调整印版位置,检查开槽或压线轮因磨损所产生的偏差。
文章来源:水性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