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概论 (答案已整理)

中国经济概论 (答案已整理)
中国经济概论 (答案已整理)

2134 《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D )

A.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主要鼓励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C)

A.建立市场经济

B.放弃计划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3.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好的发展阶段是(A )

A.“一五”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下列关于资源禀赋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C )

A.资源禀赋是指由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物质资料

B.不同的国家或个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C.各国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当,差别不大

D.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着丰饶或贫瘠的差异

E.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总体看并不乐观

5.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C)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就是人民收入的提高

6.下列对于投入(成本)产出(收益)的组合中哪一种最有效率( C )A.高投入、高产出

B.高投入、低产出

C.低投入、高产出

D.低投入、低产出

7.下列哪一点不属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 B )

A.经济决策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

B.经济决策权分属于不同的企业

C.经济运行依靠行政命令推动

D.企业已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

8.下列哪个选择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 D)

A.这些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B.天然具有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

C.农业发展的成本较低

D.农民人数众多

9.作为普通企业,当商品滞销,价格下跌时,企业会生产规模,向市场提供的商品。(D)

A.扩大、更少

B.扩大、更多

C.缩小、更多

D.缩小、更少

10.公共物品是指( B )

A.即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B.即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C.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D.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11.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 B )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2.下面哪一点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C)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B.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且要实现经济结构转换

C.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

D.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变量带来有转折性的意义

13.关于“经济体制”,不正确的理解是(C )

A.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组织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式和具体制度

B.在一种经济制度下可以有若干种经济体制

C.经济体制同等于经济制度

D.经济体制的好坏可以决定经济效率的高低

14.中国在改革前是一个( A )

A.计划经济国家

B.市场经济国家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国家

D.混合经济制度国家

15.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双轨制”现象(B )

A.调解手段双轨

B.管理方法双轨

C.价格双轨

D.决策行为双轨

E.政策双轨

16.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变迁与国际产业结构演化变迁的一般规律( C)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不尽相同

D.曾经相同

17.下列对于家庭联想承包责任制绩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土地的家庭经营制度对农业生产的特点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B.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不用支付劳动监督成本

C.把土地交给农民家庭经营是一种极富激励的制度安排

D.该制度的绩效不如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制度

E.家庭经营制度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反应灵敏

18.改革后的中国国有企业应该是( D )

A.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

B.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

C.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

D.分门别类承担不同任务的经济主体

19.以赢利为目标的普通企业( D)

A.只存在于第一产业中

B.只存在于第二产业中

C.只存在于第三产业中

D.存在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

20.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C )

A.实行承包制

B.实行租赁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实行全面国有制

21.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指( A)

A.全部由于外商出资举办的企业

B.由于资本都属于外方,因此该类企业不具备中国法人资格

C.国家可以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有化和征收

D.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22.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来源结构的特点是( B )

A.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

B.以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投资为主体

C.以美国投资为主体

D.以日、韩投资为主体

23.社队企业和乡镇企业两者之间本质的不同是( C)

A.社队企业必须把自己的生产限制在自己性经营的范围内

B.社队企业不得冲击计划经济秩序

C.乡镇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社队企业不是

D.社队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乡镇企业不是

24.在过去的20多年中,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B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一、第三产业

25.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 A )

A.制造业

B.农业

C.服务业

D.教育、科学研究

26.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根本不同之处是( C )

A.合作双方的责任、权益和义务不同

B.合作的国家和企业不同

C.投资的方式和享受收益、分担风险的形式不同

D.在税收方面的不同

27.下述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归纳不正确的是( D)

A.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大高于大部分国家

B.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高于大部分国家

C.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低于大部分国家

D.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高于大部分国家

E.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低于大部分国家

28.下列不属于中国股票结构构成的是( C)

A.国家股

B.法人股

C.集体股

D.公众股

E.外资股

29.下列关于股票特征,正确的说法是( D )

A.股东可以将股票退还给股份公司

B.公司保证股票的收益不得低于零

C.所有的股票都拥有流通性

D.股票价格具有波动性和风险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ABD)

A.基本建立起了市场需求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调整机制

B.第一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持续减少

C.第二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变化剧烈

D.第三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2.中国粮食“立足国内,基本自给,适度进口,促进交换”是( ABC )

A.21世纪中国的粮食战略与策略

B.不同于原有的高度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战略

C.不同于主要依靠进口的粮食消费模式

D.主要依赖国际资源和市场的新的战略选择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 ABCD)

A.传统的高度集中地计划体制弱化、缩小乃至解体的过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强化、扩大、发展的过程

C.国家直接调控经济的作用逐步减少的过程

D.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加强的过程

4.中国存在市场经济的原因是( BCD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B.中国存在社会分工

C.中国存在大量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经济实体

D.劳动者的劳动力依然是商品

5.人类所拥有的资源具有稀缺性带来的后果是( ABCD)

A.使人具有了经济人的特征

B.使节约成为必要

C.生产了如何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D.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制度才得以发展起来6.粗放型经济增长指( BCD )

A.不需要通过增加投入、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

B.必须通过增加投入、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

C.是中国过去几十年一直采用的经济增长方式

D.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7.下列哪些是租金或地租( ABC )

A.农民转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收入

B.城乡居民出租个人住房所获得的收入

C.投资者开采矿山交纳的资源使用费

D.帮助他人买卖股票获得的收入

E.银行存款获得的收入

8.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经济主体具有强烈追求利润的冲动

B.经济主体有权自主经营并自负盈亏

C.市场经济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对外开放

D.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

9.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国有企业的目的是( ABCD )

A.作为一种国家调节经济的政策工具

B.优化产业结构、贯彻产业政策、维护经济稳定

C.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缺陷

D.实现整个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

10.宏观调控的方式与经济体制有密切关系( AD)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更多的是采取直接调控方式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更多的是采取间接调控方式

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更多的是采取直接调控方式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更多的是采取间接调控方式

11.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是( ABC )

A.这些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B.天然具有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

C.农业发展的成本较低

D.农民人数众多

1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 ABCD )

A.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协调区域经济

B.保持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C.实现西部现代化

D.实现全国现代化

13.下列对于“经济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指经济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

B.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质

C.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有很大差异

D.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没有很大差异14.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的途径主要有( ABCD )

A.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

B.依靠政权力量强制性转移

C.对农业征重税

D.采用“剪刀差”的形式进行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

15.改革前中国产业结构的形成( BC )

A.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B.不符合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C.是根据政府的外生力量来决定的

D.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16.传统农业中的人口过多( ACD )

A.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B.并不妨碍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

C.使国民经济的转型存在困难

D.不利于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

17.中国应该“利用比较优势,促进农产品交换”是由于( ACD)

A.中国在生产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B.中国在土地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C.中国生产粮食不具有比较优势

D.中国生产经济作物具有比较优势

18.中国农村居民个人收入的主体构成是( ABC )

A.出售农副产品收入

B.外出打工收入

C.乡镇企业工资收入

D.利息、租金、利润

19.原来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输血”渠道主要有( ABD)

A.直接的财政补贴

B.间接的财政让税

C.放权让利

D.政府干预下的银行贷款

20.改革前中国的国有企业必须承担( ABC)

A.经济职能

B.政治职能

C.社会职能

D.最求利润最大化

21.一般来说,国有企业与普通企业存在下列哪些不同(ABCD )

A.出资者不同

B.目标和作用不同

C.活动的领域不同

D.对社会的贡献不同

22.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特点是( AB )

A.各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很不平衡

B.外资主要集中在东方沿海地区

C.外资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

D.外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23.随着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国经济中企业构成的变化表现为( AD )

A.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下降

B.非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下降

C.国有企业比重不断上升ABCE)

A.该国的产业结构构成

B.该国的发展阶段

C.该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

D.该国劳动年龄人数的多少

E.该国政府制定的政策等

25.当经济萧条的时候,财政应采取的政策是( ABC)

A.增加财政支出

B.减少税收

C.刺激总需求扩大

D.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26.福利国家模式中社会保障的特点是( ABC )

A.对全民实行高水平广覆盖无差别的社会保障

B.个人得到的保障与个人缴费的多少联系不紧密

C.政府的财政负担和个人、企业的税收负担都十分沉重

D.具有奖勤罚懒的性质

E.有利于工作积极性提高和经济增长

27.中国之所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因为( ABDE )

A.市场经济既要有劳动力系统,也要有稳定系统

B.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需要有相应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

C.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D.中国的国情状况和人口状况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E.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8.1980—1993年的财税改革的内容是( AB )

A.“分灶吃饭”

B.财政大包干

C.统收统支

D.分税制

29.中国在吸收FDI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BCD )

A.改善投资环境

B.地区之间竟相引资,降低总体效益

C.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D.投资、引资方式难以吻合

30.对于中国发行的外资股,不正确的说法是( ABC)

A.境内上市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

B.境外上市的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

C.在内地注册并在香港地区上市的H股

D.在纽约上市的N股

三、判断题

√1.如果经济是零增长,人口是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实力就会下降

×2.改革前中国实行的是轻重工业均衡发展的战略

×3.经济增长时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有经济增长就一定有经济发展

×4.市场经济是自主型经济,政府的作用将逐步完全退出市场

√5.市场失灵,指由于各种原因的引起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无法发挥固有的作用×6.双轨制是指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两种改革方式

√7.由于中国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不大,因此农业不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8.中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别鲜明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适度进口粮食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过多与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

×11.外国没有国有企业,只有中国才有国有企业

√12.无论在哪个国家,企业都是创造财富的微观单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3.非国有经济与非国有企业没有任何区别

√14.发展型消费结构是指收够100%的就业

×15.充分就业就是指劳动力能够100%的就业

√16.所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口都可以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17.社会保险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储蓄性和补偿性等特征

√18.财政是政府活动的经济基础

√19.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履行政府的稳定职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政策性银行不经营商业性信贷业务,实行保本经营

√21.只有进行了投资的社会成员,才可能获得利润

×22.金融债券只能由中央银行发行

√23.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2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民经济有很大贡献

√25.国家股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26.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

×27.个人投资于股票、债券、期货、外汇、房地产、保值商品等,肯定可以获得利润

√28.财政调控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29.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只有直接调控这一种方式

×30.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2134 《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D C A C C C B D D B

11—20 B C C A B C D D D C

21—29 A B C B A C D C D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D ABC ABCD BCD ABCD

6—10 BCD ABC ABCD ABCD AD

11—15 ABC ABCD ABC ABCD BC

16—20 ACD ACD ABC ABD ABC

21—25 ABCD AB AD ABCE ABC

26—30 ABC ABDE AB BCD ABC

三、判断题

1.如果经济是零增长,人口是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实力就会下降

答案:正确

2.改革前中国实行的是轻重工业均衡发展的战略

答案:错误

3.经济增长时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有经济增长就一定有经济发展

答案:错误

4.市场经济是自主型经济,政府的作用将逐步完全退出市场

5.市场失灵,指由于各种原因的引起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无法发挥固有的作用答案:正确

6.双轨制是指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两种改革方式

答案:错误

7.由于中国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不大,因此农业不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答案:正确

8.中国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别鲜明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答案:正确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错误

10.适度进口粮食有利于缓解中国人口过多与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的矛盾

答案:正确

11.外国没有国有企业,只有中国才有国有企业

答案:错误

12.无论在哪个国家,企业都是创造财富的微观单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答案:正确

13.非国有经济与非国有企业没有任何区别

答案:错误

14.发展型消费结构是指收够100%的就业

答案:正确

15.充分就业就是指劳动力能够100%的就业

答案:错误

16.所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口都可以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答案:正确

17.社会保险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济性、储蓄性和补偿性等特征

答案:错误

18.财政是政府活动的经济基础

答案:正确

19.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履行政府的稳定职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政策性银行不经营商业性信贷业务,实行保本经营

答案:正确

21.只有进行了投资的社会成员,才可能获得利润

答案:正确

22.金融债券只能由中央银行发行

答案:错误

23.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赢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

答案:正确

24.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民经济有很大贡献

答案:正确

25.国家股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答案:正确

26.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

答案:正确

27.个人投资于股票、债券、期货、外汇、房地产、保值商品等,肯定可以获得利润

答案:错误

28.财政调控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答案:正确

29.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只有直接调控这一种方式

答案:错误

30.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

答案:错误

四、简答题

1.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有哪些变化?

答案:1.经济体制发生了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

2.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3.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

4.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5.人民生活实现了两步历史性跨越

2.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案:1.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2.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3.国家保护自由财产不受侵犯

3.市场经济有哪些功能?

答案:1.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

3.提供价值评估的客观标准

4.提供奖优罚劣的强制手段

4.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不同?

答案:(1)假定前提不同。(2)决策方式不同。

(3)信息传递方式不同。

5.划经济体制的缺点有哪些?

答案:(1)政企职责不分,国家权利过分集中,统得过多过死,限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2)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4)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造成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

6.市场经济的功能?

答案:(1)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2)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

(3)提供价值评估的客观标准

(4)提供奖优罚劣的强制手段

7.场经济建立的三个基本前提条件?

答案:(1)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2)人类可利用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3)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8.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案:1.产业结构有农业占优势比重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2.工业结构不断发生优化变化

3.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

演进

9.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的不同?

答案:(1)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综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同家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发展乃至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过渡,是一个渐进的是利用市场机制自发发展的过程。(2)发展电国家的工业化通常是政府选择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往往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自觉的过程,其工业化通常是在政府的扶持下从外部移入或自己建设而发端的,工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与它并存的是一个传统的庞大的落后的农业部门。

10.中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答案:粮食贡献、原料贡献、市场贡献、资本贡献

11.简述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是什么?

答案:(1)耕地自然条件较差,人均耕地占有量处于较低的水平(2)中国水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相对不足

(3)农业生态环境呈现恶化趋势

12.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1.市场经济既要有加速器,也要有稳定器;

2.市场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需要游相应的社会风险防范机制;

3.中国的特殊国情、人口状况需要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4.当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迫切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3.请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答案:1.市场经济的分配性失灵所致;

2.经济转轨过程中政策与制度的不完善所致;

3.垄断是行业收入悬殊的主因;

4.与分配和再分配密切相关。

14.库兹涅茨为什么认为个人收入差距会随经济发展先扩大在缩小?

答案:1.经济发展使贫穷国家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过渡,收入差距由大转小;

2.经济发展使资源禀赋的差距经历了由大到小的变化,收入差距由大转小;

3.低收入阶层政治地位的改善。

15.中国财政收入的构成是怎样的?

答案: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债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16.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

答案:1.社会融资结构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影响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

3.商业银行本身改革不到位

17.为什么加入WTO将推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答案:1.促进中国银行业的体制改革

2.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质量

3.有利于国内金融机构拓展海外业务,参与国际竞争

4.促进国内金融机构进行结构调整

18.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股票市场?

答案:筹集资金、转换机制、3优化资源配置、分散风险

19.股票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1.不可偿还性

2.收益性

3.流通性

4.股东参与性

5.价格波动性

6.高风险性

20.证券市场的主体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答案:1证券发行主体

2证券投资主体

3证券市场中介主体

4证券市场监督主体

21.改革至今中国经济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答案:1.国内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市化发展滞后,地区间差距明显

2.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偏低,贫困人口觉得数量较大

3.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

4.在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出现了买方市场,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5.自然资源的过快消耗与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五、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

答案: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增长,是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2.粗放型经济增长

答案:粗放型经济增长(也叫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增加投入、增加成长要素的数量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3.经济发展

答案: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4.集约型经济增长

答案:集约型经济增长(也叫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5.所得税

答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纯收益额所征收的税

6.流转税

答案:流转税是以商品的销售收入额或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7.税收

答案: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凭借政府权力,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照法律所规的程序和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8.金融债券

答案: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9.经常性支出

答案:经常性支出是指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10债券

答案:债券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作为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直接向社会以借债凡是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的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借款凭证

11.股票

答案: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

12.国家股

答案:国家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股份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

包括以公司现有的国有资产折算成的股份

13.建设性支出

答案:建设性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社会物质生产部门的建设投资支出

14国债

答案: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15.财政赤字

答案: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形成的差额

六、问答题

1.何谓“双轨制”?“双轨制”为什么是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桥梁?

答案:(1)双轨制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一种过渡性的经济体制。

(2)双轨制是从旧体制通向新体制的桥梁,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冲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这是经济体制的一种彻底转轨。这个转轨大致过程是:首先将市场机制部分地引入到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上来,在其内部培育起一个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生长点。然后随着他的成长壮大,逐渐成为与计划经济并立的另一极,从而使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规并存、共同调节经济运行。最后,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占据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主导地位,经济转轨过程宣告完成。

(3)因此,双轨制是中国政府为了保证非国有经济能够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系还没有完全打破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

2.请分析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过程。

答案: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式由中国独特的工业化道路和城乡分治体制决定的。

2中国工业化起点低,缺乏发展经济可以依托的工业基础。

3被当时的国际社会封锁、孤立,无法从外部获得发展工业化的资金。

4采用“剪刀差”的形式从农业中积累起工业化的启动资金(原始积累),促进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

5实施禁止劳动力流动政策,以控制城市人口增长,从而形成城乡两大经济板块。

6这种“城乡分治”政策的结果是逐步演化成了二元社会结构,从地域和人口两方面把中国切成泾渭分明的两大板块,构成中国特有的社会状态。

3.中国与发达国家一样,第一产业(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比较低。这是否说明中国

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为什么?

答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产业创造的GDP底是因为他们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他们已走过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和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历史发展阶段,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的这种偏低是在农业作为一个容纳了全国一半左右劳动力的产业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低的内涵式完全不同的。中国第一产业创造的GDP比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都要低,这说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它们更低,是农村人口消费水平低下、农村投资不足的综合表现。

4.传统的劳动力配置制度和就业体制有何特点?

答案: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中期和短期假话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企业使用劳动力体制看,国有单位新增职工指标由国家控制,具体分配和招工由地方政府负责;集体经济单位新增职工指标由地方管理,报中央劳动部门备案。企业用工制度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固定工制度,即通常所说的“铁饭碗”。在国民经济计划增加职工指标的范围内,所招收的职工都属于固定工。第二种是临时工或合同工。这是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工作期限、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的制度。招收临时工也必须编制计划。

其特点:

1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终生就业

2城镇职工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保障制度

3剥夺了企业和职工进行相互选择的自由

4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5.什么是公共财政?试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案:公共财政是指,政府通过非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行为。

其职能有:

1资源配置职能

A财政在政府部门内部配置资源

B财政对非政府部门资源配置的调控

2收入分配职能

A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

B通过转移支付给低收入人群以补贴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 中国文化要略整理(7-10章)

第七章宗教信仰 1. 中国人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最为突出。 2. 中国古代的祭祀以天地的仪式以(封禅)最为重要。 3.封禅:就是由帝王来祭祀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设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 近的小山上祭地。封禅的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 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 4. 史书记载第一个封禅的皇帝是(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 5. 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 6. 往泰山封禅,到汾阴祭后土,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 7.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8.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9.四渎: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 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 10. 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 11. 从(秦始皇)时候开始,宗庙成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 12. 庙号:即帝王死后在太庙受祭时享有的称号。如:明太祖、明成祖、清世祖、清圣祖 13. 帝王祭祀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祭祀祖先用(宗祠)。 14. 现存最大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 15. 北京阜成门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 16.(师)是哪些可以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个人。 17.(汉高祖刘邦)亲祭孔子是封建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文帝)追封孔子(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 (东汉光武帝刘秀)明确把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来尊崇; 到(唐贞观四年),开始全国性的祭孔。 18. 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在我国 又叫(释教),管和尚叫(释子)。 19. 迦叶摩腾、竺法兰翻译的(《四十二章经》),据说是中国最早的佛经。 20. 佛教在(两汉)之间传入中国。 2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的表现: (1) 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 (2) 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 庐山等地; (3) 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 (4) 西行求法活动成风。

中国经济概论简答题

简述市场经济的缺陷。 (一)宏观性失灵。是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实现宏观总量平衡,必然造成经济的周期。 (二)信息性失灵。是出现逆向选择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 (三)公共性失灵。是市场无法自发地提供公共物品。 (四)垄断性失灵。是垄断厂商通过操纵价格,牟取暴利,破坏市场机制作用。 (五)外部性失灵。是市场主体的活动给外部带来经济损失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作作用来矫正 (六)分配性失灵。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会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简述乡镇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乡镇企业成为推动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由统计资料表明,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从1000亿元上升到1万亿元人民币,仅用了7年时间,而全国社会总产值从1000亿元到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却经历了31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当时被称为“异军突起”,它既是当时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成为推动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 (二)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税收增加的主要来源之一 2002年乡镇企业上缴国家税金2786.17亿元,约占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4.7%。2005年上缴税金达到4200亿元,是2000年的2.07倍,年均增长15.6%。而且乡镇企业在这方面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上缴的直接税收上,还体现在乡镇企业是中国制度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乡镇企业成为中国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领域,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后,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和加工工业产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宏观经济的意义上位矫正产业结构失衡做出了巨大贡献。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比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更接近于中国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能满足当时市场对于日用消费品的需求。 (四)乡镇企业是促进国有经济体制转换的重要外部力量 乡镇企业的所有生产要素几乎都来自于计划分配范围之外,要靠市场竞争取得,其产品也是靠价格竞争和推销才能售出。因此乡镇企业完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物。这种市场经营方式,给国有经济施加了竞争压力,促进了后者在经营机制方面的改革。 (五)乡镇企业促进了中国向市场经济方向的全面转轨 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资源配置和价格双轨制中的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有力地冲击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资源配置制度和宏观政策环境,并创造出以较低的风险和成本完成这两项改革的条件:乡镇企业与各种非国有经济企业一起,在市场中进行资源配置和大量生产,完成了使中国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从而为双轨合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简述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的途径。 把资本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二是依靠政权力量强制性转移。 (一)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 依靠市场机制自动转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尔雅当代中国经济答案

5春学期《当代中国经济(尔雅)》在线作业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 1. 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和变迁中采用的方式是以下哪种形式? A. 强制性 B. 诱致性 C. 自发性 D. 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 ? 正确答案:D 2. 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 A. 公有制下企业管理者应遵循生产条件带来的收益由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共同分享的原则进行分配。 B. 公有制下企业高管也应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C. 私有制下企业高管依靠所有权进行分配。 D. 分配中还需考虑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或是非个人所有。 ? 正确答案:B 3. 传统公有制在确定其范围和形式的时候,一般不考虑以下哪个因素? A. 社会化的程度 B. 劳动形式的不同 C. 占有主体的限制 D. 生产技术的特点 ? 正确答案:B 3. 关于我国利率和储蓄投资实际情况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储蓄增长速度高于投资增长速度 B. 储蓄投资存在不对称性变化 C. 应当抑制储蓄来降低高储蓄率 D. 应当提高投资能力

? 正确答案:C 4. 不同时期的主导消费品不一样,储蓄行为具有阶段性,收入增加不会立刻引起消费行为的增加。因此,两个阶段过渡时期储蓄会? A. 不变 B. 不一定 C. 增加 D. 减少 正确答案:C 4. 在选择利率政策的时候,以下哪种因素一般不主要考虑其影响? A. 股票市场的供求 B. 借贷资金的供给 C. 借贷资金的需求 D. 社会平均利润率 ? 正确答案:A 5. 以下关于规范政府调节过程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 加大税率以实现社会公平 B. 包括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 C. 合理规范税制 D. 适当的转移支付 ? 正确答案:A 7. 储蓄资源的提供者对于资产的需求往往有着“三性”的偏好,这不包括? A. 流动性 B. 收益性 C. 安全性 D. 风险性 ?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真题考研专业课真题汇总答案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一、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4年25人 2015年50人 2016年50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①专业基础(笔试) ②英语口试 ③综合素质 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6:1左右(竞争较激烈) 2、笔试以汉语基础与应用、文学文化分析、综合写作能力为主。 3、复试满分250分,其中专业基础(笔试)50分,英语口试50分,综合面试150分。 4、总成绩=初试成绩*66.7%+复试成绩*33.3%。 5、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6、同等学历的考生需要加试2门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 育明教育针对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开设的辅导课程有:专业课课程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年份政治英语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总分 2014年50分50分90分90分350分 2015年50分50分90分90分350分 2016年55分50分90分90分360分 (北师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三、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专题2018期中 参考答案

2018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前四题必答,后两题任选一题 必答题: 1.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生产要素的增加,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0.5分)由于自然资源受国土面积限制,劳动力受人口增长速度限制,资本积累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0.5分) ?产业结构的升级(0.5分)如果将生产要素从低附加值的产业部门转移到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即使要素投入不增加,经济也可以实现增长。 ?技术进步(1分)即使产业结构不变、各种要素不增加,如果技术取得进步,就能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出,带来经济增长。 ?制度的完善(0.5分)完善的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和技术,使生产位于生产可能边际曲线上。 以上四个因素中,技术进步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关键,因为其他三个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技术变迁的可能性和速度。(1分) ?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维持较快技术变迁,以打破资本边际回报递减的规律,维持较高的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可引《改造传统农业》一书的理论)(1分) ?技术进步与结构变迁:新技术的产生是产业升级的前提(0.5分)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度作为上层建筑,要与实际的经济状况相适应(0.5分) 2. 科学革命主张利用数学模型来表述假说、用可控制实验来检验假说,是一场方法论的革命。(1分)工业革命也是一场方法论的革命,其本质在于技术变迁的加快。(1分) 科学革命对工业革命有两方面的贡献:其一,方法论上的贡献,提供了可控制实验作为试错的方法和手段。(1分)其二,推动技术分布曲线向右移动。(1分) 更为重要的是,利用可控制实验发明新技术在遭遇到瓶颈时,可以通过基础研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从而使技术分布曲线不断向右移动。(2分) 因此在欧洲出现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变迁的速度才能得以不断加快。 所以说,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3. 农业合作社的成功在于集体生产比个人生产更具有规模经济。(1分) 农业生产的特性是难以监督。(1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比较难以监督,工序也没有严格的标准。要让一个农业合作社能够维持下去就需要每个人进行自我监督。 在农业合作社中,自愿原则非常关键。退社自由对努力干活的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权利,同时对偷懒的人是一种实质的威胁。(2分)因为越来越多人不努力干活会造成人员不断退社,最终导致合作社解散,偷懒的人也必须回去单干,得不到规模经济的好处。 如果剥夺退社自由,合作社的解散或能干的人退出就不再是一种威胁,那么偷懒的人会继续偷懒,努力的人因为没有退社选择,也会不再努力工作。在没有退出权的一次性博弈中,偷懒才是所有人理性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多人不努力干活,生产力水平下降,导致合作社失败。(2分) 4. 自生能力是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1分)

中国经济概论复习题(全)附答案

一、单选题 1.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是,产业结构随经济发展经历了:()。 A. 由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 B. 由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一次产业占优势的演进 C. 由二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一、三产业占优势比重的演进 D. 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2. 下列对于国有企业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 中国的国有企业既是特殊企业,又是一般企业。 B.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是特殊企业。 C.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是一般企业。 D. 中国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以追求利润为目标。 3. 下列对于“经济结构”说法错误的是() A. 指经济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 B.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C. 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有很大差异 D. 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济结构没有很大差异 4. 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A. 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 主要鼓励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 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 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5.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 实行承包制 B. 实行租赁制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建立市场经济 B. 放弃计划经济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7. 公共物品是指()。

A. 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B. 既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C. 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D. 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物品。 8. 下述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特点归纳不正确的是:() A.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大大高于国际经验 B. 第二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高于国际经验 C. 第三产业占GDP的份额大大低于国际经验 D.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高于于国际经验 E. 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份额大大低于国际经验 9. 下述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的农业经营方式 B. 是对人民公社制度的有效替代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 D. 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生产制度 1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有企业承包制存在的问题?() A. 承包制不能使企业取得独立经济主体的地位 B. 企业获得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 C. 企业只能“负盈不负亏 D. 承包基数界定很难合理 E. 承包制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11. 中国现阶段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形成机制是()。 A. 计划形成价格为主 B. 国家控制价格为主 C. 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 D. 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12. 一国的产业结构往往对其就业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A.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B. 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C. 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通常比较容易解决就业问题 13.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 A. 公司制 B. 合伙制 C. 业主制 D. 承包制 14. 市场经济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

尔雅-经济与中国经济-答案完整版

尔雅-经济与中国经济-答案完整版

货币与资本主义(一) 1【单选题】《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作者不包括()。 A、伊特韦尔 B、米尔盖特 C、帕尔格雷夫 D、纽曼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2013年前后,中国公民工资收入总额约占中国GDP的()。 A、8% B、18% C、24% D、37% 我的答案:D 3近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都是() A.产业调整问题 B.经济稳定问题 C.经济结构问题 D.三农问题 我的答案:D 4【判断题】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货币发行量有关,货币发行过多容易造成通货紧缩,反之则造成通货膨胀。()我的答案:× 5【判断题】没资本主义就没有现在的货币。()我的答案:√ 货币与资本主义(二) 1【单选题】2013年前后,中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左右。 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按照劳动交换产品体现了()的思想。 A、自由民主 B、货币是符号 C、等价交换 D、平等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在货币方面失去的权力不包括()。 A、印制权 B、发行权 C、使用权 D、调整权 我的答案:C 4.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要早于工业革命。()我的答案:√ 5.中世纪的宗教教会严格反对劳动价值论,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对其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我的答案:× 货币与资本主义(三) 1.【单选题】资本主义将所有生产活动变成货币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计算自身价值 B、便于管理生产成本 C、便于比较不同行业产值 D、便于约束工人行为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2013年前后美国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大约占美国GDP的()。 A、3% B、8% C、14% D、19% 我的答案:C 3.1825年()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中国文化要略试题

第二章中国地理概况 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马来西亚B.老挝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华中师大) 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_____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赣 B.湘 C.晋 D.浙(厦门大学) 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省。 4、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南师大) 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西南大学) 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___________市。(西南大学) 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______________个。(2010,西南大学) A.32 B.34 C.33 D.35 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2011,北师大) 9、填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________、大理寺等组成。六部为____、_____、____、兵部、_____、______。(2011,武汉大学) 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______位于江西。(2011,中国传媒大学) 8、判断: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2010,浙师大) 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___________ A中州中原B赤县神州C 交趾安南D禹贡禹城(2010,华中师大) 第三章中国历史的发展 1、最能反映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2010,厦门大学) 2、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2010,浙师大) 3、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石质工具是________: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细石器 D、复合石器(2011,武汉大学) 4、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 。(2011,浙师大)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__。(2011,中山大学) 6、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011,中山大学) A.长江B黄河C珠江三角州D华北平原 7、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__________.。 A.云南元谋B浙江余姚C内蒙赤峰D河南安阳(2010,华中师大) 8、判断:仰韶文化要早于河姆渡文化。(2010,南师大) 9、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_________。 A 元谋猿人B蓝田猿人C北京猿人D汤山猿人(2010,南师大)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2010,浙江师大) 11、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__。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2011,浙江师大) 12、秦灭六朝,建立统一的秦朝是在___________年。(2010,西南大学) 1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被合称为“______五霸”。(2013,北师大) 14、在北京_______发现了北京猿人。(2013,北师大) 1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2013,北师大)

《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doc

2134《中国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鉴于中国的国情,需要在相当长的吋间内(D) A.主要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B.主要鼓励资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C.主要鼓励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D.鼓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并存,共同发展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C) A.建立市场经济 B.放弃计划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以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D.建立类似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3.改革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好的发展阶段是(A ) A.“一五〃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调整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4.下列关于资源禀赋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C ) A.资源禀赋是指由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的物质资料 B.不同的国家或个人拥有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C.各国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当,差别不大 D.各国的资源禀赋存在着丰饶或贫瘠的差异 E.中国农业的资源禀赋情况总体看并不乐观 5.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C)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人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就是人民收入的提高 6.下列对于投入(成本)产出(收益)的组合中哪一种最有效率(C) A.高投入、高产出

B.高投入、低产出 C.低投入、高产出 D.低投入、低产出 7.下列哪一点不属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B ) A.经济决策高度集屮于政府手屮 B.经济决策权分属于不同的企业 C.经济运行依靠行政命令推动 D.企业已完成国家任务为目标 &下列哪个选择不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粮食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D) A.这些国家土地资源丰富 B.天然具有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 C.农业发展的成本较低 D.农民人数众多 9.作为普通企业,当商品滞销,价格下跌时,企业会生产规模,向市场提供的商品。(D) A.扩大、更少 B.扩大、更多 C.缩小、更多 D.缩小、更少 10?公共物品是指(B ) A.即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B.即不具有排他性又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C.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D.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的商品和服务 11?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B )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2?下面哪一点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C)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答案

1 不属于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比如京九铁路)的目标的是 A、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B、形成沿线的经济增长极 C、带动当地投资和就业 D、为铁路部门谋取最大利润 正确答案:D 2 最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A、国民收入最大化 B、政府收入最大化 C、企业收入最大化 D、个人收入最大化 正确答案:A 3 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划分,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不包括国民收入在哪个部门的分配比例? A、政府 B、家庭 C、社会团体 D、企业

正确答案:C 4 对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划分角度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最终用途 B、参与主体 C、分配过程 D、参与分配的要素 正确答案:A 5 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要素主要是哪两个? A、制度与技术 B、资本与技术 C、资本与制度 D、劳动和非劳动要素 正确答案:D 6 我国国民收入直接由政府来控制的比例最高时高达多少? A、.84 B、.76 C、.54 D、.34 正确答案:A

7 以下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优点是 A、利用内在的经济效应 B、利用外在的经济效应 C、利用外在的市场效应 D、利用内在的市场效应 正确答案:B 8 外部经济的效应存在是什么的一个表现? A、宏观调控 B、通货膨胀 C、市场失灵 D、通货紧缩 正确答案:C 9 一种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活动产生的有利影响称之为? A、内部效应 B、边际效应 C、相关效应 D、外部效应 正确答案:D 10

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在不同承担主体间发生变动时,会使得增量资源在国民部门间分配的比例发生改变。 正确答案:√ 11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从增量资源的分配上进行调整的。 正确答案:√ 12 增量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构成比例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而与其支出结构无关。 正确答案:× 13 各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 正确答案:√ 14 在中国,政府控制的国民收入份额总体呈上升趋势 正确答案:× 15 按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要素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 正确答案:√ 16 在现有的生产力结构下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在其适应范围内是没有局限性和缺点的。

北语对外汉语参考书目

亲爱的2012年考研朋友们: 欢迎您浏览本贴。以下内容均是我为大家特意整理呈现的,尤其是为准备报考北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以下简称“汉教”)的备考者们。如果您有意报考或者您需要了解一些相关信息请您继续您的阅读。余在此即不赘述。 一、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介绍: 1、“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 “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 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能力和文化传播技能。 培养方法采用课堂教学与国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方式。 学位论文与汉语国际教育或推广紧密结合。论文类型可是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报告、个案研究、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 课程考试与教学实习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北语官方发布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招生信息: 根据教育部《关于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8〕19号)要求,为适应我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2009年在部分高等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开展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我校是首批二十四所试点工作单位之一。 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招生经验,我部拟增列“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代码050180)二级学科硕士点(目录见招生简章),报名条件、考试方式、录取程序与统考生相同,招生规模为30人。考试科目为:①政治理论,②统考英语,③对外汉语教学概论,④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其中业务课二“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专业代码050102)业务课二考试科目相同,主要考察考生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业务课一“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主要考察学生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知识和素养,以满足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特此通知。 ——以上内容来自

中国经济概论多选题

《综合测验题》(一) 1.下列对与“经济增长”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D.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主体具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冲动 B.经济主体有权自主经营并自负盈亏 C.市场经济反对闭关自守,主张对外开放 D.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优胜劣汰 3.城市化是指()。 A.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 B.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伴生现象 C.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将变为农村人口 D.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变为城市人口 4.农业部门的资本贡献是指()。 A.农业剩余的净流出 B.从农业剩余中减去农业部门购买的工业品数额剩余部分 C.农业部门向城市提供农产品的价值总和 D.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购买的工业品价值总和 5.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与依法破产的最大区别在于()。 A.政策性破产时全部资产首先用于安置失业和下岗职工,而不是清偿银行债务 B.政策性破产时债权人的利益将得到优先照顾 C.政策性破产意味着最终都讲由国家财政承担责任 D.政策性破产是国家支持国企政策的优惠政策 1.ACD 2.ABCD 3.ABD 4.AB 5.ACD 6.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 A.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B.已经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C.已经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 D.已经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 7.失业依其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2017最新《经济与中国经济》答案超星尔雅选修课

货币与资本主义(一) 1 近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都是()。 A、产业调整问题 B、经济稳定问题 C、经济结构问题 D、三农问题 正确答案:D 2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作者不包括()。 A、伊特韦尔 B、米尔盖特 C、帕尔格雷夫 D、纽曼 正确答案:C 3 2013年前后,中国公民工资收入总额约占中国GDP的()。 A、8% B、18% C、24% D、37% 正确答案:D 4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货币发行量有关,货币发行过多容易造成通货紧缩,反之则造成通货膨胀。()正确答案:× 5 没资本主义就没有现在的货币。() 正确答案:√ 货币与资本主义(二) 1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府在货币方面失去的权力不包括()。 A、印制权 B、发行权 C、使用权 D、调整权 正确答案:C 2 按照劳动交换产品体现了()的思想。 A、自由民主 B、货币是符号 C、等价交换 D、平等 正确答案:D 3 2013年前后,中国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左右。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A 4 中世纪的宗教教会严格反对劳动价值论,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正确答案:× 5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要早于工业革命。() 正确答案:√ 货币与资本主义(三) 1 1825年()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正确答案:C 2 资本主义将所有生产活动变成货币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计算自身价值 B、便于管理生产成本 C、便于比较不同行业产值 D、便于约束工人行为 正确答案:C 3 2013年前后美国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大约占美国GDP的()。 A、3% B、8% C、14% D、19% 正确答案:C 4 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欧文、傅里叶等。() 正确答案:√ 5 货币的出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确答案:√ 货币与资本主义(四) 1 美国的储蓄率走势是()。 A、迅速上升 B、迅速下降 C、基本不变 D、先升后降 2 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大约终止于()。 A、17世纪80年代 B、18世纪8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3 实行凯恩斯主义会大量增加()的财富。 A、富有阶层 B、贫困阶层 C、中间阶层 D、国家政府 4 货币供应量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波动幅度,不能随着社会需求大幅度调整。()5 琼·罗宾逊是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 货币与资本主义(五) 1 有效需求指的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应该考虑()。 A、潜在的需求总量 B、理论上的需求总量 C、最小的需求量 D、能够实现的最大需求量 2 ()写了第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中国经济专题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

第二章 仁 第一,保障城镇劳动力的全面就业。重工业具有资本密集程度商的特征,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低,如政府不加干预,就会产生过爲的失业率,影响社会稳定。 第二,保障城镇职工的低工资水平。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面临严重的积累困难,政府必须人为的扭曲生产要素的价格,包括压低工资水平。 第三,抹平具有不同人力资本禀賦的职工之间的报酬。人力资本积累不同表现为不同的生产效率,由于国有企业是唯一的就业场所,拥有高人力资本的职工尽管得不到应有的激励,但这种较优越的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很低。 第四,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维持低工资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为维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要求实行基本生活用品的低价格政罠?二是为保障职工及家庭的基本生活还需要提供实物福利和社会性服务,这必须限制受惠者的范国。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就业体制均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2、 为实施电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必须实行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制度,以保障职工及家庭的基本生活还需要提供实物福利和社会性服务,这必须限制受惠者的范围?从而国家在制度上实行了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户藉制度的实施限制了城乡人口、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为的造成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扭曲,进而减缓了城市化水平。 3、 第一,就业是否存在竞争。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育,城市职工就是不再是“铁饭碗”, 而需要面临就业岗位的竞争,特别是与外地劳动力的竞争。 第二,就业渠道是否单一。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的第二个方面为是否就业渠道单一。企业制度改革以前,我国劳动力就业的唯一渠道就是国有企业。随着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吸收了大量的城市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和农村转移劳动力。 第三,各自的产业结构是否对比较优势做出不同的反应?传统就业体制下,各自产业结构无法对比较优势作出不同的反应,并没有根据不同所有制企业对资本的集约程度不同而做出相应反应。事实上,国有企业与资?本集约程度的相关系数为负,全部非国有企业为正。 4、 第一,资源重新配置效应。改革以前,由于政府人为的扭曲的劳动力的配置,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改革以后,资源配置逐步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发挥了中国劳动力资本丰富的比校优势,进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第二,保持比较优势的效应.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于是劳动力的这种流动,有助于为城市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资源,有助于保持经济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 第三,填补岗位空白的效应。与农村地区劳动力相比,城市地区劳动力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就业层次较高,而就业层次较低的职位需要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行填补,以保证整个经济的完整运行。 第四,促进城市建设的效应。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城市发展模式,计划体制下依赖于投资资源的再分配;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发展主要通过自我融资实现。当城市建设越来越依赖市场的自我融许吋,较多的人口和更为活跃的经济就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积累来源。 5、 第一,如何保持城乡就业的稳定与增长。从需求角度看,目前尚有许多因素是就业形势趋势继续严峻。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人口数量虽最终不能决定中国的长期就业形许,但是劳动力素质的确构成就业增

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管科

中国经济概论 课程论文 试论我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 专业: 学号: 姓名: 一、前言 继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GDP增长速率放缓以来,通胀压力持续走高,6月份通胀率到达2.3%,中国经济整体走势渐趋平稳,一时“唱空”、“唱衰”中国经济论再度反弹,甚嚣尘上,对中国经济未来持悲观态度,认为中国经济会走向硬着陆的风险持续增加,但将来中国经济到底会走向何方,不能仅立足于当前国内增长速率与通胀变化,要在世界经济大气候条件下,综合考究国内情况各项数据情况与未来发展空间,结合历史上发达国家或发达经济体发展过程,综合判断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形势,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真实的判断。 二、经济硬着陆的衡量指标 经济硬着陆是指一国政府试图在短期内消除严重通货膨胀,实施强力的财政与货币紧缩政策,结果导致市场经济各种均衡关系遭到破坏,经济增速出现严重下滑的现象。经济硬着陆的主要影响: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市场萧条,企业减产或倒闭,失业增加,人均收入减少,甚至出现政局动荡。 衡量我国经济硬着陆的主要指标有三:(I>经济增长率。经济学界把GDP低于

7%作为我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底线指标;(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o CPI如果持续上涨,财政与货币政策长期收紧,可能导致经济硬着陆;(3)失业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失业率超过6%将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对中国经济短期波动和长期经济前景,学界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预计未来10-20年中国经济还能有年均8%的增速。但我的判断是中国经济会呈下滑趋势,得出这个结论受凯恩斯的影响。凯恩斯提醒经济史学家注意一个明确的结论:“各国利润的膨胀时期与萎缩时期与国家兴盛与异常相符。” 国家的繁荣与否,在于国家各个行业是否能够盈利,如果所在国家的盈利额都在减少,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便处于下行期。虽然我国的国家情况还未达到悲观境地,但相比与改革开放三十年后GDP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然落下了帷幕。2013年我国GDP总量达到568845亿元,但同期增长 7.4%,2014年第一季度GDP为128213同比增长7.4%。具体见下表3-1与3-2 3-2 GDP环比增长速度 GDP环比增长速度(%) 2011年1季度 2.3 2季度 2.5 3季度 2.2 4季度 1.8 2012年1季度 1.4 2季度 2.1 3季度 2.0 4季度 1.9 2013年1季度 1.5 2季度 1.8 3季度 2.3 4季度 1.7 2014年1季度 1.4 表3-12013年GDP初步核算 绝对额(亿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GDP 568845 7.7 第一产业56957 4.0

2016尔雅当代中国经济课后练习答案(1.31-1.50)-分章节

1.31储蓄过程与投资过程 1 以下哪种理论认为储蓄是投资的资源,因而储蓄从物质形态上制约着投资的行为和规模。?A、金融决定论 ?B、投资决定论 ?C、储蓄决定论 ?D、收入决定论 我的答案:C 2 不同时期的国民收入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变动存在不同步性,其原因不包括是? ?A、收入增加的非规律性 ?B、收入的增加与消费增加不同步 ?C、强制储蓄的形式和强度不同 ?D、消费具有阶段性 我的答案:A 3 沟通储蓄部门和投资部门的通道有哪些? ?A、储蓄者利用自己储蓄的资金进行投资行为 ?B、储蓄者将自己的资金交给金融中介产生间接金融资产 ?C、不通过金融中介直接地买卖直接金融资产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储蓄与投资过程之间的分离需要通过金融来建立联系,其渠道不包扩以下哪种? ?A、自我融资 ?B、投资者购买间接金融资产 ?C、间接融资 ?D、储蓄者购买直接金融资产 我的答案:B 5

凯恩斯认为在国民收入小于最优国民收入的情况下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储蓄增加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A、增加投资 ?B、增加消费 ?C、降低利率 ?D、提高准备金率 我的答案:A 6 哈罗德-多马模型将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归结于什么的高低? ?A、税率 ?B、通货膨胀率 ?C、储蓄率 ?D、准备金率 我的答案:C 7 我国的货币化指标在最初1978年的时候只有多少? ?A、21.34 ?B、31.98 ?C、65.87 ?D、133.94 我的答案:B 1.32储蓄和投资的函数解释 1 社会价格的变动率取决于什么? ?A、经济波动周期 ?B、经济增长率

?C、超额需求的大小 ?D、通货膨胀率 我的答案:C 2 当主导消费品具备相对稳定性的时候国家的储蓄变动主要受制于什么变量??A、投资 ?B、利率 ?C、税率 ?D、收入 我的答案:D 3 什么时候计划储蓄的行为不受其价格变动率影响? ?A、通货膨胀率较低的时候 ?B、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 ?C、和通货膨胀率无关 ?D、无法确定 我的答案:A 4 投资的增加必然引起储蓄的增加 我的答案:× 5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我的答案:× 6 决定计划投资的因素和决定计划储蓄的因素是一样的。 我的答案:× 1.33收入、储蓄与金融间的关系

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1.《中华文明大视野》,袁行霈主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 《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3. 《中国人的教养》,蔡元培著,周瑶译,天地出版社。 4. 《中国传统道德》,罗国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中国文化的重建》,费孝通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张岂之主编,太白文艺出版社。 7.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 《儒家文化大众读本》,梁国典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9. 《家教与门风》,彭林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10. 《大家小书》丛书,周伦玲等整理,北京出版社。 11.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凤凰出版社。 12.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赵昌平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唐诗入门》,程章灿著,凤凰出版社。

14. 《唐诗百话》,施蛰存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15. 《吴小如讲杜诗》,吴小如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6. 《宋诗选注》,钱锺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7. 《唐宋散文举要》,王水照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18. 《唐宋词举要》,彭玉平撰,商务印书馆。 19. 《唐诗宋词十五讲》,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1. 《金元明清词选》,夏承焘、张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2. 《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元明清散曲选》,王起主编,洪柏昭、谢伯阳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4. 《唐诗鉴赏辞典》,俞平伯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5. 《宋词鉴赏辞典》,夏承焘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6. 《元曲鉴赏辞典》,蒋星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7. 《古文鉴赏辞典》,陈振鹏、章培恒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8. 《福乐智慧》,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国经济概论复习题

** 1.下列对于“经济发展”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数量的增加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B.经济增长意味着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是指整个社会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全面进步 D.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其他合基础 * 2.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A.全面小康社会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B.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而且要实现经济结构转换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变量带有转折性意义 ** 3.下列对市场经济建立的基本前提的表述哪一个不正确()。 A.市场主体都是经济人 B.存在大量活跃在市场上的企业 C.用于生产的资源具有稀缺性 D.国家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4.二元经济结构是指()。 A.一个社会内部同时并存着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 B.一个社会内部只存在着经济不发达部分和传统经济部门 C.一个社会内部只存在着经济发达部分和现代经济部门 D.二元经济结构只是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特点 *** 5.下列哪项不是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A.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B.工业结构不断发生优化变化 C.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D.在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和创造的GDP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 1.C 2.C 3.B 4.A 5.D ** 6.城市化滞后,将会()。 A.导致农村人口偏多,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第二产业发展困难 C.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善 D.促进城市人口向城乡郊区转移 * 7.不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企业制度是()。 A.国有制企业 B.个人业主制企业 C.合伙制企业 D.公司制企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