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
黄芩苷脂质体制备原理

黄芩苷脂质体制备原理
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原理基于脂质体的形成。
脂质体是一种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的双分子层囊泡,其结构类似于生物膜。
这种结构使得脂质体能够包裹药物,并作为药物载体在体内定向释放药物。
在制备黄芩苷脂质体的过程中,通常将黄芩苷与磷脂和胆固醇混合,通过一定的方法(如超声波处理、高压均质化等)将混合物处理成微小的囊泡,即形成脂质体。
这些脂质体可以包裹黄芩苷,保护药物免受体内酶的破坏,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此外,为了改善黄芩苷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差的问题,制备过程中可能还会加入一些表面活性剂或其他添加剂,以优化脂质体的性能。
总的来说,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原理是利用脂质体的形成和特性,将黄芩苷包裹在脂质体中,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黄芩苷提取物的制备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黄芩苷提取物的制备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作者:徐吉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03期摘要:目的以黄芩苷为指标,优化黄芩酶解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方法运用正交设计筛选酶解参数。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并计算其收率。
结果当复合酶用量为底物的1%,保温沉淀时间1.5 h,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 h时,黄芩苷收率达17.2%。
结论在优化的酶解条件下,黄芩苷的收率最高。
该研究为黄芩苷提取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正交设计;黄芩;酶解;黄芩苷【中图分类号】R284黄芩为唇形科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芩苷(baicalin)是黄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苷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利胆、保肝、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功能,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中药材有效成分往往被包裹在细胞壁内,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选用适当的酶作用于药用植物材料,可以使细胞壁及细胞间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物质降解,破坏细胞壁的致密构造,减小细胞壁和细胞间质等传质屏障对有效成分从胞内向提取介质扩散的传质阻力,从而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目前,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多以水提为主,运用生物酶解进行提取的报道不多。
为寻找酶解提取最佳工艺、提高黄芩苷的产率和纯度、减轻后处理的负担,本文运用正交设计全面考察了酶用量、提取时间和温度、保温沉淀时间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黄芩苷收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美国安捷伦公司Ag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四元泵,真空脱气机,自动进样器,柱温箱DAD检测器), Agilent 1100化学工作站;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Anke LXJ-ⅡB型离心机;上海跃进医学仪器厂数显式恒温水浴锅。
1.2 药材及试剂提取用复合酶(内含纤维素酶136万u/ml,半纤维素酶15万u/ml,果胶酶160万u/ml,β-葡萄糖酶0.8万u/ml)为宁夏和氏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黄芩苷对照品(自制,HPLC归一化法计算其含量大于98%);生药黄芩的干燥根(产地为青岛胶南黄芩GAP 产业基地),经青岛市炜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汪志仁药师鉴定为唇形科植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的干燥根。
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

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研究
1黄芩苷的简介
黄芩苷(Scutellari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来源于多种植物,通常以多酚类植物出现,已经具有多项药理活性。
研究表明,黄芩苷有止血止痛、抗炎、解热、抗氧化、抗病毒和肝保护作用,可用于治疗出血性痢疾、白喉、肺炎和胆结石等疾病。
2黄芩苷提取和测定方法
(1)黄芩苷的提取方法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乙醇提取法和玻璃酸乙酯结合法,其中常用乙醇提取法,采用高纯乙醇与黄芩提取物反应溶解黄芩中的物质成为溶液,然后过滤、洗涤,将洗涤液收集,将乙醇挥发掉,取到黄芩提取物,最后将提取物经过干燥,得到白色粉末态的提取物。
(2)黄芩苷的测定方法
一般使用的测定方法是HPLC法,首先将植物物质经过研磨、筛分处理,然后用乙醇提取物,该提取物在HPLC上测量,使用偏氟呋喃多次作为参比,以调整柱温度、流动相等、柱压和流动率实现分离,最后以检测UV信号来表示黄芩苷含量浓度大小。
3结论
黄芩苷是一类活性成分,具有多项药理作用,能够有效治疗多种疾病。
提取黄芩苷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常用的是乙醇提取法,而黄芩
苷的测定方法主要是用HPLC法来测定其含量,可以准确测定出黄芩苷的含量和活性成分。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黄芩中黄芩苷的最佳提取工艺。
方法选取温浸法、煎煮法、加碱温浸法中较佳方法,考察粒度、次数、提取时间和次数、分离方式等因素对黄芩苷收率的影响。
结果煎煮法效果优于其他两种方法,煎煮法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粒度40目,煎煮2次,物料比1∶10和1∶5,时间60 min和30 min,双层滤布过滤再离心分离,70℃保温60 min,酸沉静置3 h抽滤,50%乙醇洗涤2次,干燥得黄芩苷产品。
黄芩苷收率可达13.67%,其含量为85.7%,黄芩苷在pH 3.98低温水浴液中性质较稳定。
结论该实验结果为大规模提取生产黄芩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提取工艺稳定性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est extracting technology of baicalin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MethodsThe best extraction method was selected from controlled temperature water immersing,decoction and controlled temperature alkali added water immersing method,and the affecting factors on yield and content of baicalin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 decoction method was better than others,the good technology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decocted the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2 times with decuple water in 60 min and 5 folds water 30 min,respectively,then removed the residue with doublefiltration cloth and centrifuged,kept the temperature at 70℃ for 60 min,laid aside 3 hours,separated with centrifuge,dried the residue and obtained the baicalin product.The yield and content of baicalin was 13.67% and 85.7% respectively,the baicalin was stable at pH3.98.Conclusion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large-scale prodution of baicalin.Key words: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igi; Baicalin; Extracting technology; Stability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

(#999<%7<%& 收稿)
黄芩苷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黎万寿, 陈幸 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成都61004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31(2) 52次
2011(2)
29.马烽.陈明辉.朱亚玲 微波预处理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10) 30.周爱珍.董晓烨.尹华 RP-HPLC法测定散瘀膏中黄芩苷的含量[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7(6) 31.李谦.肖海涛.郝小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再造丸中黄芩苷的含量[期刊论文]-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6(2) 32.董学畅.韩勇.杨海英.王炯 黄芩苷标样制备及其固相萃取-HPLC测定研究[期刊论文]-云南化工 2005(6) 33.李廷钊.周萍.刘文庸.张川.苏娟.张卫东 HPLC法测定灯盏细辛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4(11) 34.张新广.王冬梅 黄芩苷提取工艺中沉淀时间的研究[期刊论文]-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4(3) 35.金敏 黄芩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9) 36.朱昌全.何惟胜 葛根芩连有效部位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药效学研究[期刊论文]-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1) 37.史高峰.张兴潜.祝娟娟.魏晓怡 黄芩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期刊论文]-应用化工 2011(11) 38.莫金钢.赵骥民.张黎丽 黄芩苷提取工艺的研究[期刊论文]-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 39.王地.关怀.邹海艳.于萍.徐扬.张红月 利用流体动力式超声提取中药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黄芩苷的提取分离鉴定

提 取 黄分 芩离 实 苷 验 流 程 图
黄芩粗粉50g
1)8倍量沸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水提)
滤渣(弃去)
合并滤液 2)加盐酸调至pH=2 ; 在80度保温半小时;放冷析晶 (酸沉)
滤液(弃去)
沉淀(黄芩苷粗品) 3)加水搅匀,用浓NaOH(40%)调至pH=7,溶解,过滤 (成盐酸沉)
滤液
4
实验原理
黄芩苷有多个酚羟基、羧基,显酸性, 在植物中常以盐的形式存在。故用沸水法提 取,再将提取液调至酸性,黄芩苷即析出。
5
黄芩苷的提取分离方法(沸水提取法)
(1)称取黄芩粗粉50g,置于1000ml烧杯中,加8倍量水 (500ml),加热煮沸1小时,如此2次,合并提取液。(水提) (2)将提取液加浓盐酸至pH1-2,加热至80度左右保温半小时 后,放冷析出结晶,抽滤。(酸沉) (3)收集粗品,加入8倍量水,搅匀,用浓氢氧化钠(40%)调 至pH7,溶解,过滤取滤液,加等量乙醇,使黄芩苷成钠盐溶解, 滤除杂质。(成盐除杂) (4)往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至pH1-2,充分搅拌,50度下保温半 小时使黄芩苷析出,滤取沉淀,以10ml乙醇洗涤,干燥,得黄芩 苷。再以7倍量95%乙醇洗涤,干燥,得较纯的黄芩苷。
黄芩粗粉50g18倍量沸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水提滤液弃去沉淀黄芩苷粗品2加盐酸调至ph2合并滤液3加水搅匀用浓naoh40调至ph7溶解过滤成盐酸沉残渣弃去滤液沉淀乙醇洗涤得黄芩苷纯品4加hcl至ph2充分搅拌50度下保温30min使黄芩苷析出过滤定性反应
1
天然药物化学
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2
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为唇形科植 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等功效。 【化学成分】 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主要为黄芩甙, 黄 芩素, 汉黄芩甙, 汉黄芩素, 7-甲氧基黄芩素, 7-甲氧 基去甲基汉黄芩素, 黄芩黄酮Ⅰ, 黄芩黄酮Ⅱ等。
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概论黄芩及其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抗炎、抗变态、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之外,近年来对其抗氧化、抗肿瘤和抗HIV21病毒的研究日趋深入,开发黄芩及其活性成分作为抗血栓、降血压、治疗冠心病和糖尿病以及防治肿瘤和艾滋病药物的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国内对黄芩苷提取工艺有较多报道,其提取方法主要有温浸法、煎煮法、微波法、超滤法,超声法等,但如何提高黄芩苷收率和纯度一直是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对整个工艺条件进行全面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影响黄芩苷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作一全面探讨。
本实验拟对水提酸沉法进行探讨,研究黄芩苷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旨在为生产实践中大规模提取生产黄芩苷提供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1.1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基源: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产地: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
功能主治: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新素Ⅰ,Ⅱ,去甲汉黄芩素,7-甲氧基黄芩素,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等.此外还有挥发油,苯乙醇糖苷类成分等.其成分含量与根的新老及不同炮制方法有关。
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肺炎及痢疾等病。
1.2 黄芩苷(Baicalin)图一黄芩苷分子式分子式:C21H18O11分子量:446.37熔点:223-225℃理化性质:本品为淡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
微溶于热水、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难溶于甲酸、乙酸、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氯仿等。
在植物中以盐的形式存在,含量约4.0%~5.2%黄芩苷为淡黄色晶体,熔点223℃,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可溶于热醋酸,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吡啶等碱性溶液。
黄芩提取工艺流程图

黄芩苷提取工艺流程图
黄芩药材10kg
粉碎成粗粉
加水浸泡1h,提取三次,2h/次,每次加水10倍量。
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当于药材3倍量水。
药渣备用。
50℃调酸,70℃保温1h
静置至室温
虹吸上清液备用
取沉淀
加4倍量水,离心
黄芩苷(含量80%以上)1.2kg
取药渣
沥水至近干
加入8倍量80%乙醇,温浸2h
取滤液,药渣再加入4倍量水煎煮1h 合并滤液
60℃调酸,70℃保温1h静置至室温虹吸上清液备用
取沉淀
加4倍量水,离心
105℃,减压干燥
黄芩苷o.25kg
合并以上两种酸液
浓缩至相当于药材重量
静置析晶
虹吸上清液,沉淀加4倍量水。
离心
105℃,减压干燥
黄芩苷o.25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芩苷(Baicalin)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热、 利 胆 、抗 炎 、镇 静 以 及 抗 肿 瘤 等 作 用 [1], 黄 芩 苷 难 溶 于 乙 醇 、 甲 醇 、丙 酮 ,微 溶 于 三 氯 甲 烷 和 硝 基 苯 , 几 乎 不 溶 于 水 [2], 使 得 其 生物利用度低,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黄 芩 苷 (江 苏 正 大 天 晴 药 业 ,批 号 :090808),黄 芩 苷 对 照 品(中药固体制剂制造 技 术 国 家工 程 研 究 中 心 ,批 号 :1084050514),聚 乙 二 醇 (PEG,国 药 集 团 化 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滴 丸 机 (DWJSY-11I, 博 森 制 药 机 械 有 限 公 司 ), 电 子 天 平 (METTLER TOLEDO),其他均为化学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
滴丸是固体或液体的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 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 介质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形而制成的制 剂,主要供口服,具有溶出快、生物利用度高、制备简单、质量 易控等特点[3]。 用聚乙二醇做基质,制成黄芩苷滴丸剂,具有 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等特 点。 本试验制备黄芩苷滴丸剂,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溶散时间短,30 min 释放度大于 80%。 结论 该滴丸处方合理,工艺简单,符合《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标准。
[关键词] 黄芩苷;滴丸;制备;正交设计
[中图分类号] R94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1(b)-0120-02
Study on the preparative technology of Baicalin Guttate Pills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 B 和 C 对试验结果有着显著影 响,即冷却剂温度影响最大,其次药液温度,基质配比虽有影 响,但溶散时限均在 30 min 内,无显著性差异。 由正交试验 结果可知,最佳滴制条件为 A1B3C1。 2.2 体外释放度测定 2.2.1 线 性 关 系 考 察 精 密 称 取 干 燥 至 恒 重 的 黄 芩 苷 20 mg 至 10 mL 容量瓶中,用 95%乙醇溶液溶解定容,精密量取 1 mL 到 50 mL 容量瓶中,用 95%乙醇溶液溶解定容成 0.04 mg/mL 的储备液, 取储备液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波长扫描,在 276 nm 处有最大吸收。精密量取储备液 0.5,1.0,1.5,2.0,2.5 mL
· 制剂与技术 ·
2012 年 11 月第 9 卷第 32 期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洪 怡 姚梦竹 刘亚杰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摘要] 目的 制备黄芩苷滴丸。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滴丸的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对滴丸的硬度、
圆整度、拖尾的评级和溶散时间影响,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研究。 结果 制备的黄芩苷滴丸外观圆整,丸重差异小,
水平
1 2EG1000∶PEG6000 药液温度(℃)
A
B
2∶1
60
1∶1
70
1∶2
80
冷 却 剂 温 度 (℃) C 5 10 15
选择滴口内外径为 4.6/6.0 mm 的滴头,滴口距离冷却液 6 cm,滴 速 60 滴/min,分 别 选 用 表 中 不 同 基 质 及 冷 却 液 ,滴 入 80 cm 长的不同温度的液体石蜡冷却液中,观察滴丸的成 型状况及沉降时间,以滴丸硬度、圆整度、脱尾情况及溶散时 限为考察指标。 硬度由硬至软分为 1~5 级,外形由圆整至不 圆整分为 1~5 级,脱尾情况由好至差分为 1~5 级,记录溶散 时间。 以硬度、圆整度、拖尾的评级和溶散时间作为评分标 准,即 K=硬度评级+圆整度评级+拖尾评级+溶散时间,以 K 值越小越好。 结果见表 2。
HONG Yi YAO Mengzhu LIU Yajie College of Pharmacy,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pare the Baicalin Guttate Pills. Methods The prescription was selected by orthogonal design and the investigation index were the effect of the ratio of groundsubstance, the temperature of drug and refrigerant to the hardness, the circular degree, the tail formation and the dissolution time. Results The appearance and the sharp of Baicalin Guttate Pills were circular. The difference of weight was small. The dissolution time was short. The release rate of 30 min was more than 80%. Conclusion The prescription is reasonable, the technology is simple, and the quality is according with the standard of Chinese Pharmacopeia (2010 edition, 2 volume). [Key words] Baicalin; Guttate Pills; Preparation; Orthogonal design
根 据 相 关 资 料 及 文 献 [4], 在 预 试 验 的 基 础 上 , 选 择 以 聚 乙 二醇 1000 和聚乙二醇 6000 为基质,以正交试验优选黄芩苷 滴 丸 的 基质 配 比 、药 液 温 度 和 冷 却 剂 温 度 ,选 用 选 择 L9(34) 正交表进行试验。
[基金项目]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本科生开放性实验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 洪怡(1979-),女,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药 物新 剂型 与 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