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教学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学》课件10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学》课件10公共政策执行

2.法律手段
➢ 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 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 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 的方法。
➢ 法律手段除了与行政手段一样具有权威性 和强制性外,它还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的 特点。
3.经济手段
➢ 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 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 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原因
➢ 从理论上看,在美国60年代末70年代初政策科学 研究的视野拓宽,要求对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 各种因素和环节作全面深入的研究。过去人们忽 视了对政策执行、评估和终结的研究,这制约着 政策分析学科的发展,必须加以纠正。
➢ 从政策实践上看,60年代由约翰逊政府所发起的 “伟大社会”改革的许多政策项目并没有取得预 期的结果,这促使人们去评估政策,并寻找政策 执行方面的原因。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 下,政策执行在70年代初以后成政策科学研究的 一个焦点话题。
➢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目标 (理想)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是检验政 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事 关政策的成败。因此,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过程 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政策执行在政策活动及其生 命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3. 政策执行:进入研究领域
➢ 兴起。70、80年代,西方尤其是美国公共政策研究 领域出现了一场研究政策执行的热潮,形成了声势 颇大的“执行运动”(Implementation Movement)。它的兴起以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 (T.L. Pressman and A. Wildavsky)对美国联邦 政府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项目——“奥克兰计划” 执行的跟踪研究并于1973年完成的报告《执行》一 书的出版作为标志。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的研究 表明,奥克兰计划并不是按政策制定者所设想的那 样被执行的,它并没有取得预定的目标,问题就出 在它被执行的方式上尤其是“联合行动”的困难上, 他们的工作引发了政策执行的热潮,导致了70、80 年所谓的“执行运动”的兴起。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 0 1 4年第 o 4 期 第3 0卷 ( 总3 6 4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 R NA L OF E D UC AT I ON L A I N S T I T U TE OF J I L I NP R OVI N C E
No . 0 4, 2 01 4 Vo 1 . 3 0 To t al No . 3 6 4
51
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模拟各种情景和政策活动 ,
不能进行大胆设想和独立思考 , 对案例 中所反映的 问题或者缺乏了解 , 或者不能把握案例实质 。这样 , 案例教学就成为活跃课堂氛围和增强学习兴趣的工 具, 而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思辨能力。 ( -) 提高公共政策案例教学效果 的思考 1 . 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 重视案例教学
( 一)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特点 公共政策是一 门综合性学科 , 具有鲜明的实践 导向, 其教学过程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
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 的桥梁 , 是一种典 型的实践性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以案例为 中心 , 使教师和学生
知识用案例快速 、 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 同时也能够使 学生 了解和掌握具体的案例分析方法。这种教学方
法 的优点 是能 够对 问题 进 行 深 入 的分 析 , 节 省课 堂
在“ 教” 与“ 学” 中互动起来 , 它与传统教学方式有较
大不 同。其特点 : 一是重新界定 了教师与学生 的角 色。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不 同, 它更加关注复 杂的社会现实, 在教学中注重发挥教师 的引导作用 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 合。 案例教学通过再现某个实 际的政策过程 , 鼓励学生 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 同时引导其进入相应 的情 景之 中 , 激 起 他 们 学 习 的兴趣 。三 是 教 学 方 式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邓恩

• • • •
方法 经验的方法 实证的方法 规范的方法
主要问题 它现在和将来会存在吗(事实) 它有何价值(价值) 应该干什么(行动)
政策分析方式
• 前瞻性分析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和执行之前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回溯性分析
• 主要涉及政策行动开始之后信息的提供和转换
• 综合性分析
• 是一种全面的分析形式,它综合了致力于政策行动采取之 前和之后的信息的提供与转换,它具有前瞻性和回溯性分 析的所有优点,但没有他们的任何缺点
判断预测
• 判断预测试图用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 合成 • 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
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 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 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复的 填写问卷,以及结合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 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 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三、政策问题构建步骤
元问题
问题界定 问题搜索
问题情势
实质问题
问题感知
问题明确化
正规问题
四、问题构建的方法 1、综摄法: 新问题其实只是伪装的旧问题,而旧问题 的解决经验中 可能包含着新问题潜在的解决方案。 (1)个人类比 (2)直接类比 (3)想象类比
2、头脑风暴法 (1)挑选专家 (2)意见和评论分开 (3)保持开放和宽松的气氛 (4)对意见分清主次,形成建议
本书的特点
• 1、专栏的设计:书中有意增设了一些专门的栏目, 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 2、图表的使用:书中采用了大量的图示与表格, 用以更为直观地说明政策分析的程序、方法和结 构 • 3、案例的引用:书中的举例大多是最新出现的问 题,反映了当前的一些实际情况 • 4、各章小结: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都对本章的 关键术语、主要原则和理论进行了总结,有助于 读者把握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 5、学习提示:每章后面都有学习提示,目的是帮 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第六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第六章  公共政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公共政策学》PPT课件)
混合扫描模型要求决策者将这“两种摄像机” 结合起来使用。
(四)政治系统模型
1.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同样也被应用于公共 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主体是指政治系统。政 治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全部特征,同时又有其
特殊性。
2.戴维·伊斯顿提出、阐释和完善了政治系统分析 框架。当它被应用于公共政策学时就被称作决 策的政治系统模型。
4.集团模型假定:现代政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 团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这个 假定可以分解成如下一组命题:
(1)制定政策是政治过程的决定性阶段,而政 治过程则是各集团争取影响公共政策的行为过 程。
(2)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相互竞争着的集团 之间达成力量平衡的过程,每一政策都是集团 间妥协的产物。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理论模型中,有一部分 主要是在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决策科学中建构 起来的,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认识 论本质;另一部分则和政治科学有着极密切 的联系,注重于反映和解释政策过程的社会 本质。
一、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政策制定者是全智全能,还是在主客观条 件的限制下认识外部世界;对事物的客观规律 的认识是一次完成的,还是一个渐进的从相对 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过程;
第二阶段:决策中。内含: ①细分资源; ②建立配合优先顺序的动作目标; ③建立一套 配合优先顺序的其他重大价值; ④准备一套主 要的政策方案 ; ⑤对于各种不同方案利益与 成本进行可靠的预测;⑥在比较预测的成果后, 建立各种不同方案所可能得到的利益需要的成 本,并择定最佳方案; ⑦估定最佳方案的成本
7.经过对理性主义模型进行批评和改进,形成了 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
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政策制定的 科学程序。二是努力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 分析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等手段与方法,进行 科学决策。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5篇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5篇

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5篇第1篇示例:一、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1.1 政策评估的定义和意义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的政策措施进行系统、全面、客观的评估,以检验政策的有效性、效率、公正性和可持续性,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其对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政策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政策的成效、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意见。

评估应该公正、客观、科学、独立、及时,确保评估结果具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

政策评估可分为实施评估、结果评估和影响评估。

实施评估注重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价,结果评估关注政策目标的达成情况,影响评估则考虑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数理统计等。

2.1 公共政策评估在决策制定中的作用公共政策评估可以帮助政府有效指导决策,减少政策实施风险,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通过评估,政府能够了解政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政策方向,保障政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公共政策评估,政府可以及时发现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使政策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评估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评估结果可为政府提供经验积累和教训总结,促进政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能力,进一步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结语第2篇示例:公共政策评估是指对政府或其他决策机构实施的政策措施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的过程。

在当今社会,公共政策评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政府了解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影响,为政策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本文将就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展开探讨。

一、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效果评估理论、逻辑框架理论、实证研究理论等。

效果评估理论是评估研究的核心理论之一,它通过对政策实施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第一章公共政策绪论第一节理解公共政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1951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和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正式出版,提出了“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这一概念,标志着政策科学的诞生。

而拉斯韦尔本人则被誉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创立者”。

一、公共政策的涵义(The Definition of Public Policy)•目前,学术界对于公共政策的定义尚无一致的看法。

学者们关于公共政策概念的界定见仁见智。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哈罗德•D•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指出,“政策是一种为某项目标、价值与实践而设计的计划” •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托马斯•R.•戴伊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选择要做的或者不要做的事情。

”•罗伯特•艾斯通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关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达即为P=f (G, E),其中,P指公共政策,G指政府系统,E指生存环境。

•司图亚特•S•那格尔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作出的决定。

”•概括:所谓公共政策就是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它具体地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措施等。

•关键词:政府等社会公共权威;选择行为;解决某种社会问题;行为准则二、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The Nature of Public Policy)•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三、公共政策的分类(The Type of Public policies)•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会中的公共政策必然也是数量众多、类型各别,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政策体系。

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公共政策可以作不同的分类:1、从政策层次的角度划分: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总政策(general policy):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总的行动准则,它是一种根本性的、全局性的政策,包括总路线、总方针、总纲领等。

2024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作业答案

2024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作业答案

2024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计25分)1. 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和措施。

公共政策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旨在解决社会问题,提高政府治理能力,促进国家发展。

2. 政策制定: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指政府为解决特定问题或实现特定目标,通过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征求民意、制定方案等方式,确定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的过程。

3. 政策执行: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指政府将政策内容转化为具体行动,将政策目标落到实处的过程。

政策执行涉及到政府各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协同合作,需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确保政策效果。

4. 政策评估: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指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效果、评估绩效等方式,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为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的过程。

5. 政策监督:政策监督是指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政策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的行为。

政策监督旨在防止政策滥用权力和资源,保障公共利益。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公共政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公共性:公共政策旨在实现公共利益,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2)目标性:公共政策针对特定问题或目标制定,具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和预期效果。

(3)合法性:公共政策依法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宪法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4)动态性:公共政策随社会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5)执行性:公共政策需要通过政府各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协同合作,将政策内容转化为具体行动。

2. 请简述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

答: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问题识别:识别社会问题,明确政策制定的必要性。

(2)政策方案设计:针对问题制定可行的政策方案,包括目标、手段、预算等。

第八章 公共政策分析

第八章  公共政策分析

[案例]强制还是自愿 婚检争论的政策分析/first/200906/13/content_806994.htm
黑龙江恢复强制婚检引争议 2003年8月,国务院颁布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婚检作为结婚登记必 要条件的规定。但全国人大常委会1 994年颁布的《母婴保健法》中规定,男女 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或鉴定证明。如此一来,强制婚检 的尴尬可想而知。 在黑龙江,今年6月人大审议通过了省卫生厅修改后的《黑龙江省母婴保健 条例》,保留“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婚前健康教育, 凭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婚姻登记”等内容。此举使该省成 为实行自愿婚检以来,我国第一个恢复强制婚检制度的省份。之后黑龙江省婚 姻登记处明确表示,将继续执行《婚姻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这意味着, 《黑龙江省母婴保健条例》规定的强制婚检,将不会被婚姻登记部门采纳为登 记结婚的前置条件。这个态度将黑龙江省人大也置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尽管如此,黑龙江的这一“突破”还是引起了其他省份卫生部门的关注。 赞同者认为,婚检自愿会损害下一代的健康,改为强制体现了社会对婚检重要 性的反省和认识上的深化。反对者认为,结婚是公民的一项私权利,婚检自愿 体现了民主和以人为本。法学界则从法律冲突角度进行分析,建议修改《母婴 保健法》,取消强制婚检。 2005年7月,由国务院法制办、民政部牵头,卫生部、人口计生委、财政部 联合组成的国务院联合调查组,就这一争论给出答复:婚前医学检查应当鼓励, 但必须坚持婚检自愿,不必要也不宜实施强制婚检。
体智慧,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来获取政策信息,进 行政策分析的方法。
德尔菲法 流程
• 三、定量分析的方法
政策分析不能单凭经验、想象或直觉进行决策, 必须要有准确可靠的数字资料为依据。 • 优点: • 1、政策信息的条理化、精确化。 • 2、为政策分析提供比较全面的方法。 • 3、对复杂又不确定的问题的表述更容易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管理学、 当代中国史、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尤其重要。 管理学、 当代中国史、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尤其重要。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
• 在逐步修正、确立基本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正确地 在逐步修正、确立基本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上,全面、
理解一些重要的关系, 理解一些重要的关系, • 例如,“应然”与“实然”的关系,“价值中立”与“价值偏 例如, 应然” 实然”的关系, 价值中立” 好”的关系,“最佳”与可行性的关系,“国际标准”与“中 的关系, 最佳”与可行性的关系, 国际标准” 国国情”等,。 国国情”
评价》 评价》 • 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 戴伊: 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 • 梁鹤年:《政策规划与评估方法》 梁鹤年: 政策规划与评估方法》
北大系列:《美国公共政策经典译丛》(北大出版社) 北大系列: 美国公共政策经典译丛》 北大出版社)
• 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11版) 戴伊: 理解公共政策》 • 杰伊·沙夫里茨:《公共政策经典》 沙夫里茨: 公共政策经典》 • 布赖恩·D.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 琼斯: 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
作业要求:
课堂讨论与发言
• • • •
认真阅读指定的参考文献和教学案例 积极、热情、认真地参加课堂讨论 积极、热情、 锻炼发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形成良好的发言风范
读书报告
• • • • •
根据每次的专题确定读书的内容 选择自己有感觉的写作对象 能够对所阅读的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锻炼自己阅读的眼光和品位 字数不少于1000
知识基础要求
鉴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性、独特性和复杂性, 鉴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性、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课程对各位选课同学的知识基础具有较高的要求: 本课程对各位选课同学的知识基础具有较高的要求:
• 知识结构比较全面: 知识结构比较全面: • 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知识结构,其中公共行政、经济学、行政 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知识结构,其中公共行政、经济学、 公共行政
王佃利、曹现强主编: 公共决策导论》 王佃利、曹现强主编:《公共决策导论》,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 张国庆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 张国庆主编: 公共政策分析》 版社2004年。 版社 年 陈庆云: 公共政策分析》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年 宁骚主编: 公共政策学》 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年 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 方法》, 张金马: 公共政策分析:概念 过程.方法》 过程 方法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04 陈振明: 公共政策分析》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2年版。 年版。 版社 年版
THE E N D
清华系列:公共政策经典译丛(三联书店) 清华系列:公共政策经典译丛(三联书店)
• 保罗﹒A﹒萨巴蒂尔编:政策过程理论 保罗﹒ 萨巴蒂尔编: • 迈克尔·豪利特等:《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 豪利特等: 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
卡尔·帕顿等: 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华夏出版社 卡尔 帕顿等:《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华夏出版社2001 帕顿等 年版。 年版。
共政策》 共政策》
复旦系列: 公共管理系列复旦译丛 公共管理系列复旦译丛) 复旦系列:(公共管理系列复旦译丛
• • • •
吴锡泓等编:《政策学的主要理论》, 吴锡泓等编: 政策学的主要理论》 盖伊·彼得斯:《美国的公共政策——承诺与执行》(第6版) 彼得斯: 承诺与执行》 科尼利厄斯·克温:《规则制定——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 年。 克温: 政府部门如何制定法规与政策》 理查德·D·宾厄姆:《项目与政策评估:方法与应用》 宾厄姆: 方法与应用》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 应当注重培养关于当代公共政策问题的兴趣和理解力,不断提 应当注重培养关于当代公共政策问题的兴趣和理解力,
高研究当代政策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高研究当代政策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内容
公共政策与政策系统 政策价值基点与目标选择 政策工具选择与应用 政策分析途径与范式 政策议程与政策设计 政策执行与政策评估 社会政策及其分析框架书并重, 本课程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和读书并重,集中面授与分 散自学相结合。 散自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将按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师主讲,学生参与; 课堂教学将按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师主讲,学生参与; 每一讲座设置相关主题,并设有相关参考书目。 每一讲座设置相关主题,并设有相关参考书目。 倡导“启发式”教学,鼓励积极的、活跃的、严谨的、 倡导“启发式”教学,鼓励积极的、活跃的、严谨的、 严肃的、具有创意的思考和争论; 严肃的、具有创意的思考和争论; 倡导“参与式”学习,主张课上与课下、 倡导“参与式”学习,主张课上与课下、教师和学生的 广泛参与; 广泛参与; 倡导“网络化”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与学、 倡导“网络化”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与学、 读书与写作、课堂内与课堂外、 读书与写作、课堂内与课堂外、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广泛 地连接起来。 地连接起来。
教学目的
本课程既重视学理研究和学术功底的培养, 本课程既重视学理研究和学术功底的培养,以 加强和提高学习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加强和提高学习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又重视当代公共政策实践问题的了解和把握, 又重视当代公共政策实践问题的了解和把握, 以加强和提高同学对公共政策问题的感应能力、 以加强和提高同学对公共政策问题的感应能力、 领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对能力。 领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应对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修习, 通过本课程的修习,选课同学应当进一步熟悉 当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当代公共政策的主要的理论和政策问题,进一 步掌握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步掌握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 注意追踪当代中国政府管理的发展动态, 注意追踪当代中国政府管理的发展动态,进而 能够对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 开有价值的研讨。 开有价值的研讨。
人大系列: 公共政策经典译丛》 人大系列:《公共政策经典译丛》
• 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导论》 邓恩: 公共政策导论》 • 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 金登: 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 • 詹姆斯·安德森:《公共政策制定》(第5版) 安德森: 公共政策制定》 • 弗兰克·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 费希尔: 公共政策评估》 • 德博拉·斯通:《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 斯通: 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 • 盖伊·彼得斯:《公共政策工具:对公共管理工具的 彼得斯: 公共政策工具:
规范的公共政策学术论文
• 格式规范,符合学术投稿要求 格式规范, • 选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中的政策实践,内 选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中的政策实践,
容有针对性 • 字数5000—8000 • 内容有创新,有自己的见解 内容有创新, • 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不要为作业而作业 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
基本参考材料: 基本参考材料: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 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对象:09级研究生 授课对象: 授课教师:王佃利 授课教师:
dianli75@
课程描述
公共政策分析是行政管理研究生的核心必修课 是公共管理实践中政策活动的理论指导, 程,是公共管理实践中政策活动的理论指导, 是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 是政策实践的分析框架。 本课程以公共决策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系统分 本课程以公共决策的基本理论为基础, 析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的基本理论体系。 析公共政策在现代社会中的基本理论体系。 在教学课程中,结合具体案例, 在教学课程中,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政府公共 政策形成的原因,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政策形成的原因,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公 共政策形成和执行的过程与环境等, 共政策形成和执行的过程与环境等,从而对公 共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共政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